2019北京人大附中初三(上)月考语文
- 格式:docx
- 大小:94.44 KB
- 文档页数:9
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三年级语文练习32019.12命题人:张芳王辉一、基础·运用(共12分)2019年初冬,我校初三年级师生参观了故宫博物馆,开展了以“走进紫禁城,感知文化瑰宝”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5题。
(1)午门是紫禁城总体建筑的一个重要组成。
它是故宫的正门,是真正的“宫门。
”进了天安门、端门,这只是进宫的“前奏”,进了午门,才算是进了宫。
有午门,没有午门,是不大一样的。
没有午门,进天安门、端门,直接看到三大殿,就太敞了,好像一件衣裳没有领子。
有午门当中一隔,后面是什么,都瞧不见这才显得宫里神①庄严,【甲】。
(2)午门的建筑是很特别的。
下面是一个凹形的城台,城台上正面是一座九间重檐庑殿顶的城楼;左右有重檐的方亭四座。
城楼和这四座正方的亭子之间,有廊庑相连属,稳重而不笨拙,玲珑而不纤巧,极有气派,俗称"五风楼"。
在旧戏里,五凤楼是皇宫的代称。
《草桥关》里姚期唱的“到来朝陪王在那五凤楼”,《珠帘寨》里程敬思唱的“为千岁懒登五凤楼”,指的就是这里。
实际上姚期和程敬思都是不会登上五凤楼的。
楼不但大臣上不去,就是皇帝也很少上去。
(3)午门有什么用呢?旧戏和评书里常有一句话:“推出午门斩首!”哪能呢!这是编戏编书的人想象出来的。
午门的用处大概有这么三项:一是逢什么大典时,皇上登上城楼接见外国使节。
曾见过一幅紫铜的版刻,刻的就是这一盛典。
外国时使节、满汉官员,分班肃立,极为隆重。
其次是献俘。
打了胜仗,要把俘虏押解到京城来。
第三,是举行廷杖。
廷杖,就是在朝廷上受杖。
不过把一位大臣按倒在太和殿上打屁股,也实在不太像样子,所以都在午门外举行(4)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五凤楼就很少有人上去。
民国以后,在这里建立了历史博物馆。
据历史博物馆的老工友说,建馆后,曾经修②过一次,从城楼的天花板上扫出了一些烧鸡骨头、荔枝壳和桂圆壳。
他们说,这是“飞贼”留下来的。
2019 北京人大附中初三(上)月考语文参考答案一、基础·运用(共 2 分)1.C(2 分)2.B(2 分)3.D(2 分)4.他们如同熠熠闪光的精神灯塔,提醒着我们从哪里来,又指引着我们往哪里。
(2 分)5.C(2 分)6.D(2 分)二、古诗文阅读(共 18 分)(一)默写(共 6 分)7.(1)寒林空见日斜时(2)鸡声茅店月(3)非宁静无以致远(4)风正一帆悬(5)游人去而禽鸟乐也月出惊山鸟/鸟鸣深润中/恨别鸟惊心(二)古诗阅读(共 5 分)8.弟弟哀伤豁达(3 分)9.(2 分)答案示例 1:“露从今夜白”点明秋意渐浓,也渲染了清冷的意境,“月是故乡明”则直接表达自己对故乡亲人的思念。
答案示例 2:“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通过写月亮的行踪变化,暗示时间的流逝,夜己深,词人却迟迟不能入眠,写出其思念弟弟的深情。
(三)古文阅读(共 7 分)10.B(2 分)11.C(2 分)12.①治军、治边有方,使外敌不敢入侵,朝廷人心安定。
(爱护士兵,爱抚边民)②淡泊名利,甘愿放弃不合规矩的升职。
③愿为朝廷分忧,驻守边关。
(3 分)(意思对即可)三、名著阅读(5 分)13.答案示例:鲁智深大闹野猪林。
鲁智深得知自己刚刚结识的林冲被高俅设计陷害,发配沧州,担心其安危,便暗中护送,在野猪林看到两个衙役想要结果林冲的性命时,冲出来救下林冲,体现其侠肝义胆,这便是“义”的体现。
(3分)14.答案示例:《西游记》中唐僧心怀慈悲,一心向佛,求取真经信念坚定,可谓“好人”;但他又常常人妖不分,固执己见,对斩妖除魔的悟空毫不留情,说他是“坏人”也不为过。
可见“世上没有绝对的好人,也没有绝对的坏人”。
(2 分)四、现代文阅读(共 25 分)(一)非连文本(7 分)15.广泛相提并论(2 分,每空 1 分)16.剪纸艺术面临不被了解和珍视、难以传承的困境,其原因有:民间文化、民间工艺长期不被重视,西方文化带来的巨大冲击。
北京市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三次月考试卷A卷一、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1. (2分)下面拟写的对联不符合对偶的一项是()A . 旗开得胜马到成功B . 风云三尺剑花鸟一床书C . 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D . 竹菊梅兰可养性琴棋书香养耐性2. (2分)(2019·北部湾模拟)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 《无题》《泊秦淮》的作者分别是唐代的李商隐、杜牧,二人并称为“小李杜”。
B . 除夕,农历年的最后一天晚上,又称“大年夜”,人们往往通宵不眼,有除旧迎新之意。
C .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中“金经”指佛经,“烽火连三月”中“烽火”指烽火台。
D . 太学是我国古代设在京城的最高学府,太学生入学的身份资格,在历代是不尽相同的。
3. (2分) (2017七下·个旧月考) 将下面几句话组成一段文字,顺序最合理的一项是()①这绿云红雾飘满了北京,衬上红墙、黄瓦,给人民的首都增添了绚丽与芬芳。
②在公园里,在马路旁,在草坪里,都可以看到新栽种的马缨花。
③远处望去,就像是绿云层上浮了一团团的红雾。
④细碎的绿叶密密地搭成了一座座的天棚,上面是一层粉红色的细丝般的花瓣。
A . ④②①③B . ③①④②C . ②④③①D . ②③①④4. (2分)下列各组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 . 胆怯(qiè)琴弦(xuán)锐不可当(dāng)鞠躬尽瘁(cuì)B . 诘责(jié)阔绰(chuò)功亏一篑(kuì)锲而不舍(qì)C . 攒动(cuán)颓唐(tuí)叱咤风云(zhà)相形见绌(chù)D . 慰藉(jiè)鸟瞰(kàn)蓦然回首(mù)广袤无垠(mào)5. (2分)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透友人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人大附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三年级语文练习2 2019.10一、基础·运用(共12分)9月30日为中国烈士纪念日,为了纪念英烈、弘扬家国情怀,校团委决定举行“浩然英雄气,赤诚中国心”的主题活动。
演讲组准备了一段国旗下演讲,阅读他的发言稿,完成1-4题。
(共8分)礼赞英雄从来都是最动人的乐章。
回首来路,无数先贤英烈赴汤蹈火、前仆后继,用鲜血染红党旗,用生命为共和国奠基,用奉献与牺牲为人民谋福祉。
缅怀他们、瞻仰他们的丰()伟绩是对共和国历史的郑重回眸,是对千万牺牲烈士的庄严承诺,凸显了“”、国庆不忘祭先烈的情怀。
他们如同熠熠闪光的精神灯塔,又指引着我们往哪里去【甲】展望前路,英雄们怀抱理想、恪.守职责、担当使命的高尚精神境界【乙】最能触发我们关于生死得失、苦乐安危、奉献索取的价值思考。
因而纪念英烈从来不是与“我”无关,也从来不是一个与当下、与我们渐行渐远的口号。
不忘初心,肩负使命,新时代的英雄史诗将由我们这一代人继续书写。
1.给加点字注音和填入()的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恪(kè)工B. 恪(gè)功C. 恪(kè)功D. 恪(gè)工2.结合语境,在这段文字横线处应填入的成语或俗语是()(2分)吃水不忘挖井人A.鞠躬尽瘁,死而后已B.吃水不忘挖井人3.在【甲】【乙】两处分别填入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甲】问号【乙】顿号B. 【甲】句号【乙】顿号C. 【甲】问号【乙】逗号D. 【甲】句号【乙】逗号4.画线的句子作为这段文字的过渡句,表达不全面,请修改。
(2分)答:5.书法组的同学搜集了许多烈士生前创作的诗歌,下面是他们在展板上张贴的两幅书法作品,其中对作品书体和诗歌内容的理解,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第一幅①第二幅②A.第一幅的字体属于行书,刚劲有力;诗歌充分表达了夏明翰为真理、为理想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和对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
北京市九年级上学期语文12月份月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句子默写 (共1题;共8分)1. (8分) (2019七上·富顺月考)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1)日月之行,若出其中;________,________。
(曹操《观沧海》)(2) ________,随君直到夜郎西。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3)乡书何处达?________。
(王湾《次北固山下》)(4)马致远的小令《天净沙·秋思》中与崔颢的诗句“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所表达的心情相似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5)《次北固山下》中说明新事物终将取代旧事物,事物总是向前发展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 。
二、综合性学习 (共2题;共19分)2. (7分) (2017八上·邗江期末) 在“汉字专题”活动期间,为了让更多的同学了解汉字,感受汉字的魅力,更好地正确地运用汉字,班级召开“汉字的魅力”主题班会。
(1)假如你做班会主持人,请你设计一段富有诗意和鼓动性的开场白。
(2)班会课上,图片展示。
图中的字是________。
同学们了解到:汉字经过了6000多年的演变。
大约在公元前14世纪,殷商后期的甲骨文被认为是“汉字”的第一种形式。
小篆后来演变成了________字体,它是小篆的简便写法,最早流行于秦代下层人物中间。
3. (12分) (2018八上·安达月考) 班上将开展“话说历史人物”综合性学习活动,要求你在活动中介绍一位历史人物。
为了完成任务,你将采访有关人士。
备选历史人物:康有为、梁启超、詹天佑、孙中山、廖仲恺、蔡廷锴、彭湃、叶挺、叶剑英、秦牧、李小龙(也可另选)(1)你准备介绍的历史人物是________。
你打算采访的对象是________。
(写出采访对象的身份)(2)为联系采访,你打电话给采访对象。
2020 届初三语文练习7 20200421一、基础·运用(共23 分)1.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完成(1)-(3)题。
中国书法发现了一切气韵结构的可能的姿态,而这一发现系从自然界摄取的艺术的灵感,特别是从树木鸟兽方面。
中国文人能从一枝枯藤看出某种美的素质,因为枯藤具有自在、不经修饰的雅逸的风①(质致),具有一种含弹性的劲.。
它的尖端蜷曲而上绕,还点缀着疏落的几片残叶,毫无人工雕琢的的痕迹,却是位置再适当没有。
中国文人接触了这样的景物,他把这种神韵融于自己的书法中。
他又可以从一棵松树看出美的素质——它的躯干劲.挺而枝杈转折下弯,显出一种不②(曲屈)不挠的气派,于是他把这种气脉融于他的书法风格中。
(1)依次给这段文字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劲(jìn)劲(jìn)B.劲(jìnɡ)劲(jìnɡ)C.劲(jìn)劲(jìnɡ)D.劲(jìnɡ)劲(jìn)(2)在这段文字横线处填入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 分)A.①质②曲B.①质②屈C.①致②曲D.①致②屈(3)画线的句子作为这段文字的首括句,有一处表达欠妥,请你加以修改。
(2 分)修改:2.下面文段中画线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3 分)浮躁时,不妨听一听舒缓的音乐,身心必能平静下来,其实抒情缓慢的音乐就像一剂镇定,可调解人的心情。
舒缓的音乐是慢吞吞的,循序渐进的,像是潺潺的细水轻轻地律动,像小小的雨丝浅浅地落,像夕阳下的光一点一点地绽放,来的一点都不放肆。
舒缓的音乐也是柔韧的,虽然乍听没有夸张的意味,过程也不是激烈昂扬,却丝丝入扣,紧紧贴服人心。
缓慢的音乐就像母亲的教导,不用高声大气,不必严厉苛刻,轻言细语,循循善诱。
A.调解B.循序渐进C.放肆D.循循善诱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 分)A.运动会即将举行,体育健儿们纷纷表示要充分发扬水平,取得佳绩。
2023北京人大附中初三10月月考语文2023.101、本试卷共10页,共五道大题,25道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试题答案一律涂或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3、在答题纸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用黑色签字笔作答。
一、基础·运用(14分)国庆假期学校初三年级开展了“讲好黄河故事,传承黄河文化”主题研学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下面是东东同学为活动准备的开场白。
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完成1-3小题。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象征,还是世界众多民族孕育生长、融合发展的象征。
从黄河出发,她书写的不仅是一部中华史,更是一部世界史。
世界上没有第二条河流,能够如黄河一样,将梯次分明形态众多的高原、草原、平原连接起来:将异彩纷(chéng)的农耕文明、游牧文明、海洋文明沟通起来;将上百万年至今的人类活动历史完整地,不间断地贯通起来……她的存在本身是一种证明,人类终将(shú)途同归,百虑一致;.....她的奔流更是一种宣告,中华文明的伟大实践,就是人类走向共生的实践。
因此,。
1.根据文段中的拼音,书写汉字(2分)(1)异彩纷(chéng) (2)(shū) 途同归2.结合语境,在上文横线处填入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 B.黄河就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象征。
C.黄河就是文明的伟大实践。
D.黄河就是多形态地势的代表。
3.为了弄清“百虑一致”的意思,东东查阅了《现代汉语词典》,其中“虑”的释义可归纳为:①思想、思考②担忧。
请你根据文段内容及释义,解释“百虑一致”的意思。
(2分)下面是同学们为专题发言准备的素材。
请根据语境,完成4—7小题。
【黄河·文学】黄河是中原大地上最为雄浑壮美的奇观。
虽然早在《诗经》中就有对黄河的描写,但只有到了李白的笔下,才真正写出了黄河的气魄,写出了黄河的灵魂。
在这里,黄河势不可挡,一泻千里,奔腾咆哮,气势恢宏。
最著名的如“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诗句千百年来,传诵不衰。
北京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I卷一、句子默写 (共1题;共1分)1. (1分) (2019八下·封开期末)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求之不得,________。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关雎》)(2)故曰:________。
(《虽有嘉肴》)(3)白居易《卖炭翁》中最能表现卖炭翁极度反常的矛盾心理和悲惨境遇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4)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中借“孤鸿”表现作者心境的孤独和志趣的高洁的句子是:口________,________。
(5)把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默写完整。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二、基础知识综合 (共1题;共4分)2. (4分)(2011·枣庄)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小题。
那个大虫又饥又渴,把两只抓在地上略按一按,和身望上一从半空撺将下来。
武松被那一惊,酒都做了冷汗出了。
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来,只一闪,闪在大虫背后。
那大虫背后看人最难,便把前爪在地下,把腰胯一掀,掀将起来。
武松只一躲,躲在一边。
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却似半天里起了霹雳,振得那山岗也动,把这铁棒也似的虎尾,倒竖起来,只一。
武松却又闪在一边。
原来那大虫拿人,只是一扑、一掀、一剪。
三般提不着时,气性先自没了一半。
那大虫又剪不着,再吼了一声,一兜兜将回来。
武松见那大虫复翻身回来,双手抡起哨棒,尽平生气力只一棒,从半空劈将下来。
只听得一声响,簌簌地将那树连枝带叶劈脸打将下来。
定睛看时,一棒劈不着大虫;原来打急了,正打在枯树上,把那条哨棒折做两截,只拿一半在手里。
那大虫páo xiào着,性发起来,翻身只一扑,扑将来。
(1)给材料中划线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________________páo xiào撺簌________(2)选文中,一些动词用得特别好,从下面所给的词语中选择合适的填入空缺处。
北京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C卷一、句子默写 (共1题;共1分)1. (1分) (2019九上·诸暨月考) 古诗文名句默写。
(1)鸡声茅店月,________。
(《商山早行》)(2)汉文有道恩犹薄,________?(《长沙过贾谊宅》)(3)日出而林霏开,________。
(《醉翁亭记》)(4)《醉翁亭记》中“________”一句后成为成语,用来表示本意不在此而在别的方面。
(5)韩愈在《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借景抒情,流露出对家国的眷恋,对前途悲观失落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6)杨绛先生曾说:“人生最美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
”这种面对“淡定与从容”,需要有“________,________”的豁达胸襟。
(填写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名句)二、基础知识综合 (共1题;共4分)2. (4分) (2018七上·杭州期中)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行走在文字的世界里,犹如打开了人间最美的画卷。
春天,文字就是那xī lì(①)的春雨,________着huā tuán jǐn cù(②)的江南;夏季,文字是那在jìng mì(③)的夜里吟唱的蟋蟀,守望着露水的黎明;深秋,文字就是那似火的红枫,尽情绽放zhù xù(④)了一夏的热情,________着生命里最精彩的片段;寒冬,文字就是如约莅临的漫天雪花,用期盼________了岁月无边的清寒。
文字如心,浅笔静开,相约于文字,________出生命最美的花环。
(1)阅读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2)给文中空缺处词语依次选择恰当的一项是()A . 润湿收获编织覆盖B . 收获覆盖润湿编织C . 润湿覆盖编织收获D . 润湿收获覆盖编织三、名著阅读 (共1题;共2分)3. (2分) (2019八上·澄海期末) 阅读下列名著选段,完成后面小题。
北京市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月考试卷A卷新版一、情景默写 (共1题;共7分)1. (7分) (2019八下·萧山开学考) 古诗文名句填空。
(1)树树皆秋色,________。
(王绩《野望》)(2) ________?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黄鹤楼》)(3) ________,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4)入则无法家拂士,________,国恒亡。
(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5)《三峡》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将自然景物和人的思想感情融为一体,侧面表现了三峡渔民船夫的悲惨生活。
二、名著阅读 (共1题;共8分)2. (8分) (2019九上·潮安月考) 阅读下列名著选段,完成下列小题。
《光的赞歌》(节选)(1)联系原著,说说在这首诗歌中,“光”有什么象征意义?(2)请结合选文,分析艾青诗歌语言的特点。
(3)“我是大火中的一点火星/趁生命之火没有熄灭/我投入火的队伍、光的队伍”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三、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4分)3. (4分) (2019八上·宣州期中) 某校八年级(3)班开展“读古诗·长知识”列活动,请你参与。
(1)下面是主持人张浩同学开场白中的一段文字,请你帮他修改。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从《诗经》到《楚辞》从唐诗到宋词,我们读着隽永的诗句路走来。
中国诗歌里隐藏着中国人的文化基因,(A)诗词情结一直埋葬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底,每当这种诗情被拔动时,我们都有一种莫名的兴奋,我们(B)在诗词中寻找美,()。
①(A)句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
________②文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________”,正确的写法是“________”。
③请仿照(B)句,在括号里补写恰当的句子。
________(2)下面是活动中的两道题,请回答。
①根据下面的诗句,写出两个传统节日的名称。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________阴晴圆缺都休说,且喜人间好时节:________②根据下面的诗句,写出两种植物的名称。
人大附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三年级语文练习 2 2019.10一、基础·运用(共12分)9月30日为中国烈士纪念日,为了纪念英烈、弘扬家国情怀,校团委决定举行“浩然英雄气,赤诚中国心”的主题活动。
演讲组准备了一段国旗下演讲,阅读他的发言稿,完成1-4题。
(共8分)礼赞英雄从来都是最动人的乐章。
回首来路,无数先贤英烈赴汤蹈火、前仆后继,用鲜血染红党旗,用生命为共和国奠基,用奉献与牺牲为人民谋福祉。
缅怀他们、瞻仰他们的丰()伟绩是对共和国历史的郑重回眸,是对千万牺牲烈士的庄严承诺,凸显了“”、国庆不忘祭先烈的情怀。
他们如同熠熠闪光的精神灯塔,又指引着我们往哪里去【甲】展望前路,英雄们怀抱理想、恪.守职责、担当使命的高尚精神境界【乙】最能触发我们关于生死得失、苦乐安危、奉献索取的价值思考。
因而纪念英烈从来不是与“我”无关,也从来不是一个与当下、与我们渐行渐远的口号。
不忘初心,肩负使命,新时代的英雄史诗将由我们这一代人继续书写。
1.给加点字注音和填入()的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恪(kè)工B. 恪(gè)功C. 恪(kè)功D. 恪(gè)工2.结合语境,在这段文字横线处应填入的成语或俗语是()(2分)吃水不忘挖井人A.鞠躬尽瘁,死而后已B.吃水不忘挖井人3.在【甲】【乙】两处分别填入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甲】问号【乙】顿号B. 【甲】句号【乙】顿号C. 【甲】问号【乙】逗号D. 【甲】句号【乙】逗号4.画线的句子作为这段文字的过渡句,表达不全面,请修改。
(2分)答:5.书法组的同学搜集了许多烈士生前创作的诗歌,下面是他们在展板上张贴的两幅书法作品,其中对作品书体和诗歌内容的理解,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第一幅①第二幅②A.第一幅的字体属于行书,刚劲有力;诗歌充分表达了夏明翰为真理、为理想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和对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
北京师范大学海口附属学校初三年级月考 语文 科试题 共 7 页,第 1 页 北京师范大学海口附属学校初三年级月考 语文 科试题 共 7 页,第 2 页一、知识积累与运用(17分)1.书法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
请你赏读下面的书法作品,按要求答题。
(4分) (1)关于这幅书法作品的字体,下列选项中正确的一项是( )(2 分)A.草书B.隶书C.行书D.楷书(2)请用简体楷书将这两幅书法作品正确、规范地书写在田字格内。
(2 分)2.给语段内的加点字注音并根据拼音写汉字。
(4 分)当我们把自己的精神小屋建筑得美观结实、储物丰富后,不(1)f áng 扩大疆域,增修新舍,(2)矗. 立我们的精神大(3)厦. ,开(4)tu ò 我们的精神旷野。
因为,精神的宇宙是如此的辽阔啊。
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不可尽信书上所言,亦不可断章取义....,而应推敲细思。
B.“嫦娥一号”卫星的成功发射进一步表明中国要赶上发达国家并不是可望而不....可即..的事情。
C.他那矫揉造作....的谈话方法,令所有人感到厌恶。
D.小的时候总是讨厌父母的强聒不舍,长大后才明白父母是别有用心....。
4.下列病句修改错误的一项是( )(2分)北京师范大学海口附属学校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月考 语文 科试题试卷共 7 页 试题共 23 题考试时间 120 分钟 满分 120 分班级: 姓名: 考场号: 座位号:线请不要在密封线内答题密 封A .是否多读书,也是提高一个人语文素养的途径之一。
修改:去掉“之一”。
B .刘翔虽然在跨栏上有天分,在审美方面也有过人之处。
修改:将“虽然”改为“不但”。
C.经过岁月磨炼,使他的性格更加坚强了。
修改:将“使”删掉。
D.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
修改:在句尾加上“任务”。
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2分)A .《乡愁》的作者是余光中,他是现代诗人,因创作本诗而被称为乡愁诗人。
2019北京人大附中初三(上)月考语文2019.10命题人:张芳王辉季雪娟考生须知1.本试卷共10页,共五道大题,24道小题,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2.在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姓名、班级和考号。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无效。
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9月30日为中国烈士纪念日,为了纪念英烈、弘扬家国情怀,校团委决定举行“浩然英雄气,赤诚中国心”的主题活动。
演讲组准备了一段国旗下演讲,阅读他的发言稿,完成1-4题。
(共8分)礼赞英雄从来都是最动人的乐章。
回首来路,无数先贤英烈赴汤蹈火、前仆后继,用鲜血染红党旗,用生命为共和国奠基,用奉献与牺牲为人民谋福祉。
缅怀他们、瞻仰他们的丰( )伟绩是对共和国历史的郑重回眸,是对千万牺牲烈士的庄严承诺,凸显了“”、国庆不忘祭先烈的情怀。
他们如同熠熠闪光的精神灯塔,又指引着我们往哪里去【甲】展望前路,英雄们怀抱理想、恪.守职责、担当使命的高尚精神境界【乙】最能触发我们关于生死得失、苦乐安危、奉献索取的价值思考。
因而纪念英烈从来不是与“我”无关,也从来不是个与当下、与我们渐行渐远的口号。
不忘初心,肩负使命,新时代的英雄史诗将由我们这一代人继续书写。
1.给加点字的注音和填入( )的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恪(kè) 工B.恪(gè) 功C.恪(kè) 功D.恪(gè) 工2.结合语境,在这段文字横线处应填入的成语或俗语是( )(2分)A.鞠躬尽瘁,死而后已B.吃水不忘挖井人3.在【甲】【乙】两处分别填入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A.【甲】问号【乙】顿号B.【甲】句号【乙】顿号C.【甲】问号【乙】逗号D.【甲】句号【乙】逗号4.画线的句子作为这段文字的过渡句,表达不全面,请修正。
(2分)答:5.书法组的同学搜集了许多烈士生前创作的诗歌,下面是他们在展板上张贴的两幅书法作品,其中对作品书体和诗歌内容的理解,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第一幅第二幅A.第一幅字体属于行书,端庄谨严;诗歌充分表达了夏明翰为真理、为理想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和对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
第一学期初三年级语文练习一、基础·运用(共12分)某校开展“寻找北京符号,宏扬传统文化”活动,初三某班负责“北京四合院”专题调查,请你和他们一起完成相关任务。
负责“北京四合院”专题的同学整理了一段介绍北京四合院的文字,请阅读并完成1--2小题。
(共4分)北京四合院又称四合房,是一种中国传统合院式建筑。
是历史上北京城建筑的集中体现。
就院落类型而言,它代表了北京上至皇族,下至平民各阶层、各类人群所居住的所有建筑形式,集皇家宫苑、王府官邸、名人故居、商贾宅院、平民杂院为一体。
就院落个体而言,又是一个缩小了的北京城。
大量灰色的平民四合院与色彩鲜明、气势①(恢,辉)弘的皇家宫苑相得益彰,彼此映衬,构成了北京特有的建筑美。
所谓合院,即是一个院子四面都建有房屋,房屋四合,中心为院,这就是合院。
一户一宅,一宅有几个院。
合院以中轴线贯穿,左右对称,北房为正房,东西两方向的房屋为厢房,南房门向北开,所以叫倒座。
房间总数一般是北房5间,东、西房各3间,南屋不算大门4间,连大门洞、垂花门共17间。
一家人有钱或人口多时,可建前后两组合院,甚至更多。
北京正规四合院一般依东西方向的胡同而坐北朝南建设。
与纵横交错的北京胡同构成中国传统住宅建筑中具有典②(型,形)性和代表性的建筑群。
北京四合院虽为居住建筑,却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
1.给这段文字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 对称(chèn )载体(zǎi)B. 对称(chèn )载体(zài)C. 对称(chènɡ)载体(zǎi)D. 对称(chènɡ)载体(zài)2.这段文字横线处填入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 ①恢②型B. ①恢②形C. ①辉②型D. ①辉②形负责“北京四合院”专题的同学搜集了以下材料,请阅读并完成3--4小题。
(共4分)胡同曾经是北京城市的重要象征,由此衍生的胡同文化也曾鼎盛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