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现高效课堂的几点体会
- 格式:doc
- 大小:32.50 KB
- 文档页数:4
如何实现高效课堂的几点体会
重庆开县敦好小学 朱小英
作为教师,就应该树立一种不懈追求与奋斗精神。去创造教学上的奇迹——是使自己的每一节课都成为高效课堂!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高素质、高水平创造性人才。所谓高效课堂就是课堂效益高,课堂质量高。如何才能实现这一目标呢?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有几点体会:
一、有高素质的教师是高效课堂的必备条件。
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教材驾驭能力、课堂组织能力、课堂调控能力等都是教师素质的体现,要想课堂高效,首先得提高教师素质:
1、 树立正确的质量观。
不同的质量观有不同的效率观。我们应该明确,好的课堂不仅有质而且有量。高质量课堂要求教师既有既定教学目标,又要能根据课堂实际情况进行教学;教师要优化教学时间,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自主探究的学习氛围中有所提高;教师讲解内容不在多,而在精要,组织讨论不在花哨,而在实用,合作互动不能天南地北,而要联系教材。
2、 教师应该具备把枯燥问题以生动活泼的形式讲给学生的能力。学生们一天天在封闭的教室里学习,很辛苦很疲惫,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充满
激情地学习与思考,都需要我们做教师的付出极大的努力,尽最大努力使课堂生动活泼,始终使学生保持一种兴奋的状态,才可以使提高教学效率成为可能。
3、 教师应该具备营造宽松融洽的课堂气氛和正确处理师生关系的能力。要做到这一点,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建立有效的尊重,使学生的高见能得到及时的鼓励,使学生的思维能得到适时的启发,只有这样才可以使课堂气氛活跃,促使学生始终处在兴奋积极思维的状态,把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落实到有序的教学过程中。
4、 教师要有备课充分的习惯。教师如何备课不充分,仓促上课,重难点把握不准,对教材的深度拓展不够。所以要改“仓促应战”为“万事俱备”。教师应该知道哪些知识点是必须让学生熟练掌握的,哪些知识是学生深刻理解的,还有哪些知识是让学生基本了解的。只有底码清楚,才可以使教学有的放矢,从而实现用最短的时间取得最大的收获。
二、有高素质的学生是实现高效课堂的保证。
教是为了学,只有学生学会了,才有效益,否则,教学将失去意义。学生要学、会学,必须具备如下习惯:
1、 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是否有良好的学习习惯,直接影响到课堂效率。如:预习习惯、倾听习惯和复习习惯等。在课堂上,学生光有表达是不够的,如何倾听别人的意见也是一种重要技能,也是学生综合素质的体现。学生在课堂上
能认真倾听老师的课和同学的发言才能积极有效的参与教学过程,开启思维的火花,获取知识,培养能力,保证课堂有效的进行。
2、 具有积极参与课堂的习惯。课堂教学是师生多边活动的过程,优化教学课堂的关键是教师在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最大限度的参与,让学生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表达。因此,教师必须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主动为学生参与创造条件,创设情景,培养学生的课堂参与能力,提高课堂效率。
3、 有独立自主的参与意识以及合作学习的习惯。“独立自主的学习”和“合作学习”这是新课程所倡导的理念。学起于思,思起于疑。疑是学生学习知识中启动思维的起点,作为教师要善于提出能引发学生思考的问题,使学生学习见疑生趣,产生解疑的求知欲和求成心。“设疑”与“质疑”是引起学生思考与探究的有效途径。另外,还要让学生平等参与学习提供机会,给予学生更多自由活动的时间和相互交流的机会。
4、 有浓厚的学习兴趣习惯。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著名教育家顾泠沅说“在课堂教学范围里对教师最有意义的是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也就是要使学习的内容让学生感兴趣,对有兴趣的事学生就会认真地把它学好。”可见,兴趣是学习的先决条件,学生有了兴趣,就能废
寝忘食地专研,克服各种困难,从而较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就会对学科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明显地表现出对所学内容必须理解、必须掌握的心理倾向,因而就学得十分积极主动,也很有成效。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我个人认为:课题的引入是基础,课堂教学是关键。好的课题引入可以马上吸引学生的注意了,把学生的思维集中到课堂教学中来,使效率提高。
总之,有了高素质的教师、有了能力强的学生,才会有高效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