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综合性学习 我们的互联网时代
- 格式:ppt
- 大小:181.50 KB
- 文档页数:9
综合性学习我们的互联网时代【目标导航】1.了解网络交往的特点,感受互联网传递信息便捷的神奇性。
2.学习正确运用现代信息手段搜集和整理信息,知晓网络交往的规则和网上自我保护的知识,提高对网络交往的优势与陷阱的分辨能力。
3.能够正确使用网络,既不回避也不沉溺于网络交往,文明、恰当地进行网络交往,使之为生活、学习服务,抑恶扬善,享受健康的网络生活。
【课时安排】1课时。
自由分成学习小组,做好活动计划,分配小组成员活动任务,围绕“我们的互联网时代”的主题搜集关于互联网和我们生活的关系这一类资料,做好活动笔记,准备活动资料。
【新课导入】同学们,你们都有自己的微博吗?你们会用微信QQ聊天吗?你们会在网上查阅学习资料和娱乐吗?相信大家都有过这些经历吧!没错,我们现在已经进入了互联网时代,网络和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我们在享受互联网带来的便利时,也要思考随之而来的种种问题。
那么就让我们一起进入今天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一起来探讨一下吧!【重点解读】互联网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东西,正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交往方式,甚至极大地影响着我们的语言、文化、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
1.网络词语小研讨“点赞”“吐槽”“抢沙发”“萌萌哒”“3Q”“喜大普奔”等网络词语,有的来源于某些广受关注的新闻事件,网民借此表达自己的褒贬;有的起于键盘敲击的错误,进而干脆以谐音或简化的方式,构成一种简洁的表达;有的纯粹是为了好玩,以调侃的方式造一个新词……搜集一些常见的或最近正在流行的网络语言,搞清楚意思,做一下分类,分析它们是怎样产生的;试着用“非网络语言”表达它们的意思,思考这些网络词语在表达方面有什么独到之处;小组讨论:写作文时能否使用网络词语?作文中可以使用什么样的网络词语?应如何规范地使用网络词语?2.电子阅读面面观互联网时代,电子阅读已经成为阅读的一种常见方式。
设计一个简单的调查问卷,在同学、老师、家长、亲友中做个调查。
综合性学习我们的互联网时代教案(精选五篇)第一篇:综合性学习我们的互联网时代教案综合性学习我们的互联网时代教案一、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教学目标:1、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并学习多角度思考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敢于发表自己见解的心理品质。
2.、在辩论,交流中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3、通过小组合作学会从网络中搜集资料,帅选、整理资料。
4、养成耐心倾听,尊重他人发言的良好的交际习惯。
教学重点: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并学习多角度思考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敢于发表自己见解的心理品质。
教学难点:养成耐心倾听,尊重他人发言的良好的交际习惯。
二、教学方法1、调查问卷法:这是学生在实践中学语文的常用方法之一,调查并进而得出相应的结论,对培养学生脚踏实地的研究意识、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都有重要意义。
2、小组合作法:以学生合作探究、自主学习为主。
要求在小组中进行合理分工,善于倾听他人意见,形成良好的研讨氛围,做到有理、有据、有礼。
3、点拨指导法:在课堂展示等活动过程中,教师中适当进行指导和点拨。
三、课时安排课前准备:完成活动准备和活动指导,分配任务。
把全班分成三大组,分别完成三项任务:1.网络语言小研讨(1)小组合作,搜集一些常见的或流行的网络语言,查清楚意思,然后分类,并分析产生原因。
(2)小组合作,搜集已被收录工具书的一些网络词语,并试着用“非网络语言”表述它们的意思,思考这些网络词语在表达方面的独到之处。
(3)小组讨论:写作时能否使用网络词语?可以使用什么样的?应如何使用?最后归纳意见,转告老师,听取老师意见。
2.电子阅读面面观(1)小组合作,设计问卷调查,内容包括:电子阅读时间、方式、途经、以及电子阅读和纸质阅读所占的阅读比重,大家对电子阅读的态度和意见,问卷对象:同学,老师,家长,亲友等。
(2)回收,统计,汇总,分析,发现。
(3)小组研讨:电子阅读会不会代替传统阅读?3.用互联网学语文(1)邀请信息技术老师利用课外时间举办专题讲座,教大家学习如何使用搜索引擎,网络词典和专题数据库等。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综合性学习我们的互联网时代1.阅读下面这则新闻并拟写新闻标题。
2018年12月5日上午,由保定市委宣传部、市网信办、市文明办等15家单位联合主办的以“网聚正能量奋进新时代”为主题的第二届保定市互联网公益文化节,在保定市植物园广场前盛大启幕。
旨在进一步推动全市网络文化繁荣发展,提升网络文化影响力,丰富广大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唱响时代主旋律,汇聚网络正能量,助力保定市网络强市建设,做好网络公益事业。
2.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几年,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各种实用的移动端软件也应运而生,针对学生群体的多款作业软件也异军突起。
作业软件因其强大的自动解题功能,受到学生们的追捧。
不少学生将“帮做作业”软件视为一种快捷的学习方式。
【材料二】只要从手机应用商店搜索“作业”两个字,就能找到十几个解题的软件。
“10个伙伴9个都在用;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作文搜索,高分作文随手拈来。
”【材料三】据一位八年级学生小华说,他们班大部分有智能手机的同学都下载了这些作业软件,只要拿起手机对着题目拍个照,上传上去,快的话几分钟内就可寻求到最佳的解题方案。
用软件来问作业也成为时下学生交流的时髦方式。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上述三则材料所表达的主要内容。
(2)针对众多学生使用“作业软件”这件事,班里准备开展“作业软件使用利弊谈”班会活动,请你从利弊两个角度各陈述一条理由。
利:弊:3.综合性学习。
现代社会中,网络已经成为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近日,学校将组织一次“网络与语文”活动,请你参加活动,并完成以下任务。
(1)活动一:网络时代,取一个好的网名,既能展示自己独特的个性,又能体现高雅的志趣,如“柳暗花明”“夜雨时”“挑灯看剑”等。
请你给自己取一个别致的网名,并说说它的由来和含义。
(网名要求积极健康)【示例】网名:柳暗花明由来和含义:出自陆游《游山西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比喻人们在处于困境、遭遇挫折时,经过一番努力,又有了新的出路、新的天地。
《我们的互联网时代》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独立并且理性思考的能力,学习多角度思考问题的方法。
2. 在合作、交流中锻炼学生围绕活动主题有理有据表达观点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完成活动,学会从网络中搜集、筛选资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与他人合作,培养学生善于倾听他人意见、尊重他人观点的良好的交际习惯。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多角度看待问题、能有理有据的表达观点教学流程:一、走进生活,激趣导入导入语:上班,我用手机扫二维码借了一辆公共自行车,利用微信支付我买到了美味的早餐,而当我需要大量的教学资料时,我不仅仅利用手边的书面材料,还得感谢百度这个搜索引擎。
身处互联网时代的我们,正享受着互联网的便利,可是也随之带来了很多问题,同学们,通过本次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展开,我相信,大家一定会对互联网有更理性的认识。
二、展开活动,合作探究(一)网络词语小研讨1.学生展示课前所搜集的网络词语,师生共同体会网络词语的繁多2.通过展示现在流行的网络词语探究网络词语流行的原因(网络的普及,信息传播速度的加快,使得人们追求更快捷高效表意丰富,并且新颖有趣的沟通方式,这样就为网络词语的出现兴起提供了必要条件)过渡: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网络词语也在不断更迭变化当中,曾经流行的网络词语也会慢慢淡出人们的视野,比如……3.曾经流行的网络词语Hold住、肿么了、雷人、哇塞、巨……为何不流行了?(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这些词语已现在的过时,没了新意,而新颖的网络词语正不断出现,因此被冷落在所难免。
但不管怎样,它们是我的青春记忆)过渡:(这些网络词语在表达方面有其独到之处,在网际交流中,通过对语言的创新使用,可以体现个性,使用网络语言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合理地使用网络语言能使得交际语言轻松幽默。
网络流行语的影响力也会随着语言和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壮大。
)(正是由于网络词语的诸多优势,现在已经有一些网络词语收录进了工具书里,比如宅男、给力、点赞等,你能用非网络语言表述它们的意思么?)(探讨这几个词语的意思)过渡(网络词语有诸多优势,是不是代表着我们就可以肆无忌惮的使用它们呢?当然不能,所以我们要学会正确的使用网络词语)4.如何正确的使用网络词语呢?(网络词语的使用要规范,避免滥用,使用时要注意对象及场合。
第四单元综合性学习我们的互联网时代主课件配套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并学习多角度思考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敢于发表自己见解的心理品质。
2. 在辩论,交流中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学会从网络中搜集资料,帅选、整理资料。
2、通过讨论活动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并学习多角度思考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养成耐心倾听,尊重他人发言的良好的交际习惯。
教学重点: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并学习多角度思考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敢于发表自己见解的心理品质。
教学难点:养成耐心倾听,尊重他人发言的良好的交际习惯。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完成活动准备和活动指导,分配任务;第二课时在一周后进行活动展示,综合评议。
教学过程:一、图片展示互联网+的时代互联网阅读互联网已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东西,网上浏览、娱乐、游戏、聊天、视频、购物、晒图等等真是“应有尽有”,方便之极!互联网正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交往方式,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我们的互联网时代”。
二、活动要求1.首先要了解互联网与我们生活的关系,了解互联网对我们生活方式、学习方式的影响,并能很好地利用好互联网。
2.利用互联网,要注意文明上网、绿色上网。
(一)网络词语小研讨你知道“点赞”“吐槽”“抢沙发”“萌萌哒”“3Q”这些网络词语的意思吗?我们该如何看待这些网络词语?1.小组合作,从网络中搜集常用的网络词语。
2.研讨这些网络词语的独用之处。
3.讨论这些网络词语能否在作文中出现,写出你们的见解,并告诉老师,也听听老师的意见。
活动展示1.网络语言小研讨(1)我搜集到的网络语言及意思。
a.“喜大普奔”:“喜闻乐见,大快人心,普天同庆,奔走相告”的缩略形式,表示一件让大家欢乐的事情,大家要分享出去,相互告知,共同庆祝。
多用于嘲讽、幸灾乐祸、落井下石等,也适用于欢喜等情况。
b.“不明觉厉”:“虽然不明白你在说什么,但是听起来感觉很厉害的样子”。
综合性学习我们的互联网时代◇教材分析◇互联网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不仅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而且极大地影响着我们的语言、文化、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
作为学生,我们需要重新审视互联网对我们的影响。
◇教学目标◇1.搜集正在流行、不再流行的网络词语,了解其含义、来源等,明确网络词语使用问题。
2.探讨电子阅读与传统阅读的利弊,取长补短,以更好地满足人们学习与阅读的需要。
3.正确认识互联网的两面性,扬长避短,使之为学习、生活服务。
◇教学重难点◇1.了解认识网络流行词语,正确对待网络流行语。
2.正确认识互联网的两面性,扬长避短,使之为学习、生活服务。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互联网时代到来后,我们身边发生了哪些变化呢?通信便利了,现在人们随时随地可以通过电子设备进行交流;扩大了人们的交友圈;方便了人们的日常;丰富了人们的娱乐生活,等等。
那身处互联网时代的我们,有没有遇到什么问题呢?今天这堂课,我们就通过以下这三个角度结合多个活动,来审视互联网对我们的影响,希望同学们通过这堂课对互联网有更深刻更理性的认识。
二、学习新课(一)网络词语小研讨1.教师展示PPT介绍网络词语。
2.小组搜集常见或正在流行的网络词语,了解其含义和来源。
3.小组合作讨论:这些网络词语在表达方面有什么独到之处?写作文时能否使用?然后举手上台,由小组代表展示学习成果。
明确:(1)简洁性。
例如:886(拜拜喽)、lswl(累死我了)(2)创新性。
例如:淘宝体(亲)。
(3)诙谐性。
例如:蓝瘦、香菇。
(4)形象性。
例如:“囧”字。
也正因为这些特点,有不少网络用语已被收录在工具书中。
但因为网络词语并不都是合乎语言规范的,所以在作文里尽量不要使用。
(二)电子阅读面面观1.小组合作,设计一份简单的调查问卷,在同学、老师、家长、亲友中做调查。
明确:调查内容包括:他们花费在电子阅读上的时间,电子阅读的方法或途径,电子阅读和纸质阅读在阅读中所占比重,大家对电子阅读的态度和意见(包括赞同的和反对的),等等。
部编版八年级初二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综合性学习:我们的互联网时代》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八年级初二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综合性学习:我们的互联网时代》是一篇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文章。
文章从互联网的发展、互联网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以及互联网的未来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阐述。
本单元的学习旨在让学生了解互联网的发展历程,认识到互联网对人们生活的深刻影响,同时培养学生正确使用互联网的习惯,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二. 学情分析初二的学生已经对互联网有了初步的了解,生活中也经常使用互联网。
但他们对互联网的认识还不够深入,对互联网的影响及其优缺点缺乏全面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深层次地去理解和思考互联网的影响。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互联网的发展历程,掌握互联网的基本概念和应用领域。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互联网的利与弊,养成正确使用互联网的习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互联网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
2.教学难点:互联网对社会、经济、文化等领域的深刻影响,以及如何正确使用互联网。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互联网资源等,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互联网的发展历程,引发学生对互联网的兴趣,导入新课。
2.教学新课:讲解互联网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
3.案例分析:分析互联网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让学生深入理解互联网的作用。
4.小组讨论:分组讨论互联网的利与弊,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和使用互联网。
5.总结提升: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正确使用互联网的重要性。
6.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