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三第4章第1节种群的特征
- 格式:doc
- 大小:283.19 KB
- 文档页数:7
第1节种群的特征1.阐述种群的特征及种群密度与其他特征的关系。
(难点)2.掌握动、植物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难点)种群的特征1.种群的概念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
2.种群密度(1)概念: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
它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2)应用。
①农林害虫的监测和预报。
②渔业上的捕捞强度的确定。
3.种群的其他数量特征(1)出生率和死亡率①出生率是指在单位时间内新产生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②死亡率是指在单位时间内死亡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2)迁入率和迁出率:对一个种群来说,单位时间内迁入或迁出的个体,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3)年龄组成①概念年龄结构是指一个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的比例。
②类型(对点连线)【提示】A—c—ⅡB—a—ⅠC—b—Ⅲ(4)性别比例①概念: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的比例。
②意义:对种群密度有一定的影响。
③应用:性引诱剂(信息素)诱杀某种害虫的雄性个体→破坏害虫种群正常的性别比例→降低害虫种群密度。
4.种群的空间特征(1)随机分布,如杂草的空间分布。
(2)均匀分布,如水稻的空间分布。
(3)集群分布,如飘虫的空间分布。
[合作探讨]探讨1:依据种群概念,请你确认下列①~④是否可看作一个种群?为什么?①两个池塘中的鲤鱼。
②某池塘中所有的鱼。
③一块农田中全部长出玉米粒的玉米。
④某中学高一·(五)班所有学生。
提示:①~④均不属于种群,理由如下:①不属“同一区域”;②不属“同一物种”(鱼有很多种类);③不属“全部个体”。
④“班级”不是一个自然区域,同时它不具有年龄组成、性别比例等种群的数量特征。
探讨2:种群的数量特征之间关系可用下图表示,其中②③④代表哪种特征,为什么?提示:②③④分别代表出生率、性别比例和年龄组成,因为年龄组成是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影响种群密度的,而性别比例是通过影响出生率来影响种群密度的。
[思维升华]1.种群特征之间的联系“+”、“-”分别表示增加、减小―→表示“直接因素”表示“间接因素”(1)出生率、死亡率以及迁入率、迁出率是决定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
第4章种群和群落第1节种群的特征【学习目标】1.列举种群的特征。
2.学会用“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来调查种群的密度。
3.说明种群的四个数量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学习重点】列举种群的特征。
【学习难点】说明种群的四个数量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自主学习与点拨】一、种群密度【预习完成】1.种群概念:生活在的生物的个体。
(不同种群在同一环境下种群密度差异,同一种群的种群密度也不是的。
)2.种群的特征:、、、。
其中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3.种群密度概念:种群在或中的个体。
4.估计种群密度的常用方法:和。
【思考与交流】1.什么是样方法?即在被调查的范围内,选取若干,通过计数每个内的个体数,求得每个样方的种群密度,以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
2.样方是什么?随机取样方的方法是,。
不同种类植物的样方大小一样吗?在调查的范围内样方的数量有限吗?每个样方内个体计数时有要求吗?3.知道每个样方内的个体数量后,怎样求该种群的种群密度估计值?4.这种方法是不是只适合植物吗?如不是,那么还可以适合什么生物种群密度的调查?5.标志重捕法概念?根据概念立式。
这种方法适合什么生物种群密度的调查?【练习巩固】1、种群是构成群落的基本单元。
种群研究的核心问题是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
(1)研究种群数量变化规律有重要的意义。
试举一例。
(2)下图是某小组的同学在进行双子叶草本苦荬菜种群密度调查时确定的小样方之一,圆圈表示个体。
请将应该计数的圆圈涂黑。
(3)下表是该班级10个小组的调查结果。
则该地块苦荬菜的种群密度为。
组别 1 2 3 4 5 6 7 8 9 10株数0 2 3 3 4 12 4 2 3 32、用标志重捕法来估计某个种群的个体数量,例如在对某种鼠群的种群密度的调查中,第一次捕获并标志39只,第二次捕获34只,其中有标志鼠15只,则对该种群的数量估计,哪一项是不正确的()A.该种群数量可用N表示B.该种群数量大约为88只C.该种群数量大约为100只D.N=(39×34)÷15二、出生率与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预习完成】1、出生率与死亡率概念:出生率是在单位内新产生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总数的比率。
死亡率是在单位内死亡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总数的比率。
2、迁入率和迁出率:概念:单位内迁入或迁出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总数的比率。
【思考与交流】1.这两对数量特征对种群的特征有什么意义?出生率与死亡率对种群大小和密度的起因素,迁入率和迁出率对种群大小和密度的起因素。
【练习巩固】1.下列对种群密度无直接影响的是()A.出生率和死亡率B.迁入率和迁出率C.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D.生态系统结构的复杂程度2.下列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决定因素是()A.年龄组成B.性别比例C.种群密度D.出生率和死亡率三、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预习完成】1.年龄结构概念:一个种群中个体数目的比例.2.年龄结构类型分为、、。
3.性别比例概念:是指种群中个体数目的比例。
【思考与交流】1.年龄组成有哪些?2. 年龄结构类型各自的特点、意义?3. 这两对数量特征对种群的特征有什么意义?年龄组成对种群大小和密度的起因素,性别比例对种群大小和密度的起因素。
【练习巩固】1、动物学家考察某牧区后认为,当地鹿群处于增长高峰期,今后还能增长十几年才会停止。
预测种群未来动态的信息主要来自()A.种群数量和密度B.鹿群的年龄结构C.性别比例D.出生率和死亡率【本课时必须记住的知识】种群的特征、及对种群大小和密度意义。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计算。
【随堂检测】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对种群数量特征描述的是( )A.我国的人口将逐渐步入老龄化阶段B.2003年,广东省人口的出生率为1.329%C.橡树种子散布能力差,常在母株附近形成集群D.由于微甘菊人侵,松树种群死亡率较高2、下图是一个种群的年龄分布图。
哪个种群绝灭的机会最大()A B C D3、有一块草原上有8户牧民,每户牧民各养了一群羊,其中有6户养的绵羊,有两户养的山羊,这8群羊是()A.一个群落B.一个种群C.两个种群D.八个种群4、调查某草原田鼠数量,在设置1公顷的调查区内,放置100个捕鼠笼,一夜间捕鼠32只,将捕获的鼠经标记后在原地释放。
数日后,在同一地方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鼠笼,这次共捕获30只,其中有上次标记过的10只。
请回答下列问题:(1)若该地区田鼠种群个体总数为N,则N= 头。
(2)要使上面所计算的种群个体总数和实际相符,理论上调查期必须满足的两个条件是。
A.有较多个体迁出调查区B.调查区内没有较多个体死亡C.调查区内没有较多个体出生D.有较多个体迁入调查区(3)调查甲、乙两草原所捕获鼠的月龄。
它们的月龄构成如下图。
据图分析:_______草原的田鼠种群属于__________型;_________草原的田鼠种群属于__________型。
(4)若某种群有成鼠a只(计算时作为亲代),每只雌鼠一生中产仔16只,各代雌雄性别比例均为1∶1,子代幼鼠均发育为成鼠,所有个体的繁殖力均相等,则从理论上计算,第n代产生的子代数为__________只。
A.a×8n-1B.a×8n+1C.a×8nD.a×8n-2【课后训练】1.下面关于种群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种群中的个体之间可相互交配繁殖B .一个种群由许多同种个体组成C .种群的个体数量是经常变动的D .种群内的个体间常因空间和食物发生竞争 2.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 )A .种群密度B .出生率和死亡率C .迁入率和迁出率 D.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 3.决定种群个体数量变动的因素,主要是( )①种群密度和出生率、死亡率 ②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 ③出生数量和死亡数量••••④迁出和迁入数量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④①4.在一块农田中,一次捕了25只田鼠,标记后放生。
一段时间后,再次捕捉了30只田鼠,其中有5只标记过的。
这块农田中约有田鼠( )A .25只B .100只C .125只D .150只 5.某草原上苍鹰的种群密度的大小可采用的调查方法是 ( ) A .总数量调查法 B .标志重捕法 C .样方法 D .无法估计 6.(多选)右图反映出( )A .该地区人口数量将下降B .该地区人口数量将增加C .该地区的出生率将增加D .根据此图可预测该地区50年后的人口数量 7.(多选)上题图中还反映了该地区的人作为一个种群的哪些特征 ( )A .种群密度B .出生率和死亡率C .性别比例D .年龄组成8.(多选)以下属于种群的是 ( )A .一株大豆根中的全部根瘤菌B .一碗水中的全部细菌C .一坛酒酿中的全部酵母菌D .一个发霉馒头中的全部真菌 9.下图为种群的年龄结构示意图,据图分析回答⑴图中A 表示种群的 型,A 图的年龄结构特征是 此时大于 ,种群密度的发展趋势是 。
⑵图中B 表示种群的 型,B 图的年龄结构特征是 其中 和 相近。
⑶图中C 表示种群的 型,其年龄结构特征是 ,种群密度的发展趋势是 。
⑷三图中的雌雄性别比例约为 。
【课堂小结反思】【教后反思】♀ ♂ ♀ ♂ ♀幼年期 A. B.. C..高中生物答题技巧有哪些高中生物答题技巧:选择题做题的速度不宜过快对于没有把握的题要随时标记,以便复查。
(1)读题,标出关键词:如“正确或错误”“可或可能”“一定”“主要”等。
(2)读完所有的选项:一是防止遗漏,一是进一步验证所选答案。
(3)不确定的先随意选一个,做需要做标记:一防涂卡出现错误,二是有时间后可以快速找到不确定的试题重新检查。
(4)做完所有选择题,就转涂好答题卡。
这一点特别重要,因为理综选择21个共126分,若最后涂卡,可能会因为心急造成的紧张导致涂卡出现严重的错误。
高中生物答题技巧:图表题1、借助示意图这一截体,能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某些生物学原理,同时可以有效地考查学生识图、分析和综合等方面的能力。
因此解答此类题目时要注意:(1)首先要读懂题干文字,要充分利用题干文字给予的提示和说明;(2)要仔细审读图示中的各个细节部分包括图示标题、计量单位、指示线及标注名称、箭头或连线、题注说明等;(3)严密分析设问,有针对性的从图示中寻找有关信息,并应用生物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回答问题。
2、表格是标书生物学内容的常用方式,它具有信息密集、比较性和条理性强的特点。
在解答此类是提示要注意一下技巧:(1)弄清楚表格材料的描述对象或范围,包括看清题干的文字说明,看清表格名称,看清表格的第一行和第一列,看清有关说明等;(2)筛选信息,就是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有选择的注意表格中的相关内容;(3)信息的处理和转换,即对表格中的数据进行整理,包括求总和、平均值、最大值、最小值、处理频率的高或低的数值等,有时可对表格中数据进行信息转换,如作图等,以便使结果更加清晰。
高中生物答题技巧:简答类大题(1)文字信息迁移题:解题时要认真阅读材料,针对材料提出的设问认真推敲,把握有效信息,找出真实内涵,揭示材料与设问之间的关系。
答题时要紧扣题意,观点准确,要点全面。
(2)曲线信息迁移题:解题时要通过阅读和分析图像,正确识标、明点和析线,理解图像中所表达的生物学内涵,将提取的有效信息转换为可利用的信息,最终迁移到新情境中去回答问题。
(3)图示信息迁移题:一要认真阅读,弄清图示的内涵和外延;二要挖掘图示中的隐含条件,找出解题所需条件;三要运用已有生物学知识进行辨析,以获得准确答案。
(4)表格信息迁移题:首先要看表格的名称、数据和备注等内容,明确解题所需的知识要点;再通过对表格中列举的数据进行全方位的比较,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最后分析原因,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在于分析表格中已存在的文字信息,然后根据所示信息,利用设问中的关键语句,搜索相应的信息,提取问题的答案。
高中生物答题技巧有哪些高中生物答题技巧:选择题做题的速度不宜过快对于没有把握的题要随时标记,以便复查。
(1)读题,标出关键词:如“正确或错误”“可或可能”“一定”“主要”等。
(2)读完所有的选项:一是防止遗漏,一是进一步验证所选答案。
(3)不确定的先随意选一个,做需要做标记:一防涂卡出现错误,二是有时间后可以快速找到不确定的试题重新检查。
(4)做完所有选择题,就转涂好答题卡。
这一点特别重要,因为理综选择21个共126分,若最后涂卡,可能会因为心急造成的紧张导致涂卡出现严重的错误。
高中生物答题技巧:图表题1、借助示意图这一截体,能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某些生物学原理,同时可以有效地考查学生识图、分析和综合等方面的能力。
因此解答此类题目时要注意:(1)首先要读懂题干文字,要充分利用题干文字给予的提示和说明;(2)要仔细审读图示中的各个细节部分包括图示标题、计量单位、指示线及标注名称、箭头或连线、题注说明等;(3)严密分析设问,有针对性的从图示中寻找有关信息,并应用生物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回答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