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分析之串联质谱
- 格式:docx
- 大小:37.07 KB
- 文档页数:2
电喷雾串联四极杆质谱
电喷雾离子化技术是一种在实验中常用的软电离技术,主要应用于极性分子如大分子、手性分子等的离子化。
在电喷雾离子化过程中,首先使流动相和样品混合物通过喷嘴,然后在喷嘴和收集器之间施加高电压,这使得溶剂发生雾化并带电。
当这些带电的溶剂滴落时,由于静电场的持续作用,它们进一步细化并形成单个的微小液滴。
当这些液滴蒸发时,留下带电的分子或离子。
串联质谱技术是一种通过两个或更多级质谱仪来获取更精确的
分子结构信息的方法。
首先,初级质谱仪将分子离子化,然后选择性地将其传输到下一级质谱仪进行进一步的分析。
这样可以提供更多的碎片信息,从而更准确地推断出分子的结构。
四极杆分析器是一种常用的选择系统,用于分离特定质量的离子。
它由四根平行导体(通常是同轴的)组成。
试析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纺织品中的烷基酚聚氧乙烯醚使用高精度仪器检定纺织品中烷基酚聚氧乙烯醚(APEO)。
通过对样品中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的回收率计算评估方法的准确性,从而达到检测纺织品中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的目的,减少对人体产生的危害。
本文首先介绍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的危害性,然后開展相应实验,实验中主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的检测方式,实现对纺织品中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的有效检测。
标签: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纺织品;烷基酚聚氧乙烯醚前言人们日益了解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的危害性,以欧盟为代表的西方国家早年已经出台法规禁令对其进行限制。
同时,一些大型服装生产商也在其内部禁用物质列表(RSL)中加入了对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的管控。
本文分析了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的实际应用,及检测其在纺织产品中残留的意义。
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销售市场,出口额已经占到了世界总额的四分之一,为突破贸易的技术壁垒,避免违反进口国的法规禁令而被处罚,需要一套准确的、高效的检测方法。
本文讨论了使用甲醇作为提取溶剂,通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来检测纺织品中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的含量的方法。
在此环节不仅提高了现代检测技术,还促进了人员专业技术的进一步提升。
采用高效的液相色谱-质谱检测法来检定烷基酚聚氧乙烯醚,便于针对实际问题来提出有效的解决策略,提升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1.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的相关介绍烷基酚聚氧乙烯醚作为一种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具有明显的耐酸碱、性质稳定、成本低等优势,在印染助剂中添加一定的烷基酚聚氧乙烯醚,使其起到了很好的乳化、渗透、润湿、洗涤等作用。
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的生产过程:直链烷烃氯化,生成氯代烷烃,然后通过路易斯酸和酚缩合;路易斯酸直接与酚进行加成反应,在碱性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了氧化烯化[1]。
APEO是聚合度不同,性质相似的一大类物质,实际应用中NPEO的比例最多约有80%,OPEO的比例占到了16%。
液相质谱串联质谱
液相质谱串联质谱(LC-MS/MS)是一种高效、敏感、选择性强的分析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分析、环境分析、食品安全等领域。
液相色谱(LC)将要分析的混合物分离成单一成分,质谱(MS)则对单一成分进行结构鉴定和定量分析,而串联质谱(MS/MS)则可以进行更加精细的结构鉴定和分析。
液相质谱串联质谱的优势在于其可以对复杂样品进行高效、高通量的分析,同时可以进行更加准确的定量和定性分析。
该技术的应用范围广泛,可以用于生物大分子的鉴定、药物代谢学研究、环境污染物的检测等领域。
- 1 -。
仪器分析之串联质谱串联质谱是一种先进的仪器分析技术,主要用于物质的结构鉴定、分析和定量测定。
它将两种或多种质谱仪相连,在不同质荷比区域进行质谱分析,从而得到更加详细和准确的分析结果。
串联质谱由质谱仪、离子源和质谱分析器三部分组成。
首先,样品通过离子源产生离子化的气态分子或离子。
然后,离子经过质谱分析器,按照质荷比对离子进行分离、筛选和定量测定。
最后,质谱仪记录和分析结果,生成质谱图。
串联质谱的主要优点是可进行多级质谱分析,可以对复杂的样品进行高效、准确的测定。
它还能提供更高的质谱分辨率和灵敏度,减少干扰物的影响。
此外,串联质谱可以通过选择离子反应的方式,对化合物的特定离子进行选择性检测,大大增加了分析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串联质谱的应用非常广泛。
在生物医药领域,串联质谱可用于药物代谢和药物中残留物的分析。
在环境领域,它可用于水和大气中污染物的监测和定量分析。
在食品安全领域,串联质谱可用于检测食品中的农药残留和毒素。
同时,在化学合成和新材料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
在串联质谱中,有两种常用的质谱分析方法,即电子轰击碎裂质谱(EI-MS)和电喷雾质谱(ESI-MS)。
EI-MS是一种常见的质谱技术,适用于小分子化合物的分析。
在EI-MS中,样品通过电子束轰击产生离子,然后通过质谱分析器进行质荷比的分离和筛选。
ESI-MS则适用于大分子化合物的分析,它将样品通过电喷雾产生离子,再进行质谱分析。
除了常规的EI-MS和ESI-MS之外,串联质谱还有其他一些特殊的质谱技术,如飞行时间质谱(TOF-MS)和离子阱质谱(IT-MS)。
TOF-MS具有极高的质谱分辨率和灵敏度,适用于快速分析。
IT-MS则可进行多阶段质谱分析,可以充分利用质谱分析仪的空间,提供更高的分析能力。
在实际应用中,为了提高串联质谱的性能,常常需要结合其他分析技术,如气相色谱(GC)和液相色谱(LC)。
GC-MS-MS和LC-MS-MS是常见的串联质谱技术组合,它们可以充分发挥GC和LC的分离能力,使得对复杂样品的分析更加准确和可靠。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iquid chromatography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LC-MS/MS)是一种分离检测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药物化学及药物代谢,生物医药,农药分析等领域,作为一种灵敏的高通量的鉴定和定量分析的手段。
LC-MS/MS的操作困难度略高,但技术表现却非常出色。
它的原理是将待测样
品分解成各组分,然后在液相色谱的的发射机构中排列和分离,得到分离峰后,将每个峰送入质谱计仪器中进行分子结构鉴定。
液相色谱与质谱结合起来,使得被测物质的定量和定性分析变得更加精准,得到了更高的灵敏度与精确度。
LC-MS/MS给人们的生活也带来了不少便利。
它能更有效的检测潜藏在食品中
的有害物质,甚至可以嗅出空气中的重金属物质,以确保食品和空气的安全。
此外,在医学上,LC-MS/MS也可以鉴定出血液中的分子标志物,从而帮助医生诊断乳腺癌、肝癌等,为患者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措施。
LC-MS/MS是当今药物及生物医药学研究领域最火热的概念,结合先进的检测
技术,它也为特定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更大的帮助,尤其是生物和分子诊断研究实验中。
其仅占用少量的样品的前提下,在短时间内,就能最大限度提高检测效率,具有准确率高、重复性好、价格低的明显优势,这也使得它深受生命科学的欢迎。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原理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原理是一种新的蛋白质结构分析方法,它将液相色谱和质谱技术结合在一起,使得可以精确地鉴定蛋白质结构。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原理是一种快速、准确的蛋白质结构分析方法,可以用来分析蛋白质的活性、交联、糖基化、加氧、翻译后修饰等特征。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LC-MS/MS)将液相色谱和质谱技术结合起来,这也是当今常用的蛋白质鉴定的主要技术。
其原理是将样品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多个碎片,然后将这些碎片分别通过液相色谱技术和质谱技术进行分离、测量和鉴定。
在液相色谱技术中,样品经过处理后会以离子化形式分离,因为各种不同的离子具有不同的活性,所以它们会在柱子上分离,并以时间序列的形式释放出来。
在质谱技术中,样品经过离子化后,会按照质量-电荷比(m/z)比例进行分析,以获得离子质量谱图,从而可以鉴定出蛋白质中的碎片。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的步骤主要包括三个部分:样品处理、液相色谱分离离子化和质谱鉴定。
首先,需要对样品进行前处理,以获得蛋白质的纯化悬液。
然后,将悬液通过液相色谱系统进行处理,将蛋白质分解成
离子,并将离子分离出来。
最后,通过质谱技术对离子进行测量,以获得离子质量谱图,从而实现蛋白质的鉴定。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的特点是它可以快速、准确地鉴定蛋白质的结构、功能和活性,是目前最常用的蛋白质结构分析方法之一。
它可以用来分析蛋白质的活性、交联、糖基化、加氧、翻译后修饰等特征,而且它可以精确地鉴定蛋白质结构,可以提供准确的蛋白质信息。
此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还可以用来研究蛋白质的组装、结构变化、抗性变化和活性差异等,为蛋白质结构分析提供了更为准确的数据。
技术的基本情况1. 技术原理:(包括技术方法、所采用的仪器设备及技术的先进性、科学性等)质谱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将被测的化合物分子电离成不同质量电荷比(m/z)的带电离子,按其质荷比的不同进行分离,从而对化合物的成分和结构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并通过测定离子峰的强度计算出待测化合物的浓度。
串联质谱(MS/MS)是由2个质谱仪串联而成,一级质谱将化合物按不同质荷比进行分离并对化合物进行能量修饰,二级质谱检测被测物质及惰性气体碰撞后的碎片离子的子离子,由被测物质的质荷比及其碎片子离子的质荷比共同对一个物质进行定性、定量分析,串联质谱是一种特异性更高,更准确的物质定性、定量分析技术。
串联质谱用于新生儿代谢病的筛查的实际操作中通过利用含有稳定同位素内标的溶液对滤纸干血片样本进行萃取,然后用串联质谱系统进行检测。
每个分析物的检测结果及它们对应的稳定同位素内标相关并及分析物浓度成正比。
串联质谱分析中数据的采集是通过中性粒子丢失、母离子扫描和多反应监测三种模式来完成,获得的数据通过串联质谱系统中的软件处理完成。
应用液相串联质谱联用仪测定新生儿外周血液中40余种氨基酸、游离肉碱和酰基肉碱,根据外周血液血液中氨基酸、游离肉碱和酰基肉碱浓度的变化筛查出氨基酸代谢病、有机酸代谢病和脂肪酸代谢病共三大类40余种遗传性代谢病,并对其中一部分疾病做出诊断和鉴别诊断。
仪器选用了国内目前在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和诊断中普遍采用的AB SCIEX API 3200型液相串联质谱联用仪,该款仪器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超宽的动态范围和极高的可靠性,完全适用于遗传代谢病的筛查及诊断。
试剂采用广州市丰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提供的氨基酸、肉碱检测试剂,试剂盒采用了目前国内外应用普遍的先进非衍生化测定技术,临床应用于新生儿外周血氨基酸和肉碱的测定有较高的精密度和准确性,能极大限度的通过一次实验筛查出40余种遗传代谢病。
2. 技术在国内外的应用(包括该项技术在国内外的应用时间、范围、例数及该项技术的相关综述、参考文献,最好能提供准入批件)目前欧、美、澳洲及中国台湾地区都已经普及串联质谱疾病筛查方案,此方案可以更有效的一次性检测多达40余种遗传代谢性疾病,为针对性治疗提供有效依据,开辟了新的代谢病预防领域。
串联质谱临床用途串联质谱是一种高灵敏度、高特异性的生物分析技术,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治疗监测和遗传咨询等领域。
以下为串联质谱在临床方面的主要用途:筛查和诊断遗传性疾病串联质谱可用于筛查和诊断多种遗传性疾病,如苯丙酮尿症、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肾上腺皮质增生症、脂肪酸代谢异常等。
通过检测尿液、血液或其它体液中的代谢产物,串联质谱可快速、准确地诊断这些遗传性疾病。
检测肿瘤突变串联质谱可用于检测肿瘤样本中的突变基因,帮助确定肿瘤的基因型和恶性程度。
此外,通过检测肿瘤细胞的代谢产物,串联质谱还可以评估肿瘤的治疗效果和预后。
监测治疗效果串联质谱可用于监测治疗效果,帮助医生调整治疗方案。
例如,在肿瘤治疗过程中,通过检测肿瘤细胞的代谢产物,可以评估药物的疗效以及是否需要更换或添加其他药物。
遗传咨询串联质谱可用于遗传咨询,为患者和家庭提供有关遗传性疾病的风险、预防和治疗等方面的信息。
通过分析患者的基因型和表型特征,医生可以评估患者及其家庭成员的患病风险,并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
预测疾病风险串联质谱还可用于预测疾病风险,帮助个体了解自身可能患有的疾病类型及其发病风险。
通过对个体的基因型和表型特征进行分析,可以评估个体在未来可能面临的健康风险,从而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指导个体化治疗串联质谱可帮助医生根据患者的基因型和表型特征,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通过对患者的基因变异、代谢产物等进行检测,医生可以确定最合适的治疗方案,以提高治疗效果并减少副作用。
评估生育风险对于有遗传性疾病家族史的患者或夫妇,串联质谱可用于评估他们的生育风险。
通过对个体的基因型和表型特征进行分析,可以评估他们在生育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遗传风险,从而提供相关的遗传咨询和生育建议。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是一种现代化分析技术。
它结合了高效液相色谱(HPLC)和串联质谱(MS/MS)两种分析方法,能够快速、准确、灵敏地分析复杂的混合样品中的多种化合物。
HPLC-MS/MS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将样品通过高效液相色谱进行分离,然后以极高的分辨率将分离后的化合物导入串联质谱分析仪中进行质谱检测和分析。
HPLC部分能够通过改变流速、温度、化合物间隔、载气、反应物、固相分离等方法来分离样品中的成分。
MS/MS 部分则能够通过改变离子源、离子传输、离子选择和离子检测等方式检测化合物。
具体来说,HPLC-MS/MS技术的实现过程如下:需要准备一定量的样品。
样品通常是一种混合物,需要进行分离和净化。
这可以通过一系列的化学方法和生物技术实现。
将样品注入到高效液相色谱仪中进行分离。
高效液相色谱仪通过改变环境条件可以分离出复杂混合物中的单个分量,比如改变洗脱剂的浓度、PH值、离子强度来调整样品中化合物的排列顺序。
高效液相色谱仪具有高速分离和高效洗脱的特点,具有处理大量和复杂样品的能力。
接着,通过HPLC输出的流缓和制备离子源,离子源生成的离子对化合物分子进行离子化。
这个过程利用化合物分子上的R基或者H+来形成游离气态的化合物离子。
然后,将产生的离子通过串接质谱进行分析。
在离子进入串联质谱仪的离子源之前,需要将它们选择性的分离为固定质量和电荷比的离子,这可以通过一系列的电子和电场进行控制来实现。
所得到的离子被送至陷入式离子阱,通过对离子的激发和断裂等过程,形成包含多种离子片段的离子质谱图谱。
这些离子片段遵循一定的质量电荷比的规律,可以通过特征峰和离子质量比等独特的质谱性质来鉴别。
将这些片段的数据输入到质谱数据库中,与已知化合物的质谱数据进行比对。
这样,就能够得到混合物中的每个化合物的特定质谱图谱,从而通过质量分析进行结构确认和鉴定。
HPLC-MS/MS技术的优点是明显的,该技术具有高效和灵敏的特点,能够分析非常低的浓度样品成分。
技术的基本情况1. 技术原理:(包括技术方法、所采用的仪器设备与技术的先进性、科学性等)质谱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将被测的化合物分子电离成不同质量电荷比(m/z)的带电离子,按其质荷比的不同进行分离,从而对化合物的成分和结构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并通过测定离子峰的强度计算出待测化合物的浓度。
串联质谱(MS/MS)是由2个质谱仪串联而成,一级质谱将化合物按不同质荷比进行分离并对化合物进行能量修饰,二级质谱检测被测物质与惰性气体碰撞后的碎片离子的子离子,由被测物质的质荷比与其碎片子离子的质荷比共同对一个物质进行定性、定量分析,串联质谱是一种特异性更高,更准确的物质定性、定量分析技术。
串联质谱用于新生儿代谢病的筛查的实际操作中通过利用含有稳定同位素内标的溶液对滤纸干血片样本进行萃取,然后用串联质谱系统进行检测。
每个分析物的检测结果与它们对应的稳定同位素内标相关并与分析物浓度成正比。
串联质谱分析中数据的采集是通过中性粒子丢失、母离子扫描和多反应监测三种模式来完成,获得的数据通过串联质谱系统中的软件处理完成。
应用液相串联质谱联用仪测定新生儿外周血液中40余种氨基酸、游离肉碱和酰基肉碱,根据外周血液血液中氨基酸、游离肉碱和酰基肉碱浓度的变化筛查出氨基酸代谢病、有机酸代谢病和脂肪酸代谢病共三大类40余种遗传性代谢病,并对其中一部分疾病做出诊断和鉴别诊断。
仪器选用了国内目前在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和诊断中普遍采用的AB SCIEX API 3200型液相串联质谱联用仪,该款仪器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超宽的动态范围和极高的可靠性,完全适用于遗传代谢病的筛查与诊断。
试剂采用广州市丰华生物工程提供的氨基酸、肉碱检测试剂,试剂盒采用了目前国内外应用普遍的先进非衍生化测定技术,临床应用于新生儿外周血氨基酸和肉碱的测定有较高的精密度和准确性,能极大限度的通过一次实验筛查出40余种遗传代谢病。
2. 技术在国内外的应用(包括该项技术在国内外的应用时间、范围、例数与该项技术的相关综述、参考文献,最好能提供准入批件)目前欧、美、澳洲与中国台湾地区都已经普与串联质谱疾病筛查方案,此方案可以更有效的一次性检测多达40余种遗传代谢性疾病,为针对性治疗提供有效依据,开辟了新的代谢病预防领域。
附件面膜类化妆品中氟轻松检测方法(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1范围本方法规定了面膜类化妆品中氟轻松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方法。
本方法适用于面膜类化妆品中氟轻松的定性定量测定。
2方法提要面膜类化妆品用饱和氯化钠溶液分散,用乙腈从分散液中提取氟轻松,用亚铁氰化钾和乙酸锌沉淀提取液中大分子基质,经固相萃取小柱净化,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分离,质谱检测器检测,采用保留时间和特征离子对丰度比定性,以待测物质相对应离子峰面积定量,以标准曲线法计算含量。
本方法的检出限为0.03 µg/g,定量限为0.05 µg/g。
3试剂和材料除另有规定外,本方法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或以上规格,水为纯化水。
3.1甲醇:色谱纯。
3.2乙腈:色谱纯。
3.3冰醋酸:优级纯。
3.4饱和氯化钠溶液。
3.5 10%亚铁氰化钾溶液:称取115 g亚铁氰化钾K4Fe(CN)6·3H2O固体,用水溶解定容至1000 mL。
3.6 20%乙酸锌溶液:称取239 g乙酸锌C4H6O4Zn·2H2O固体,用水溶解定容至1000 mL。
3.7Oasis HLB固相萃取小柱或相当者:60 mg,3 mL。
3.8 标准物质:氟轻松,纯度不小于99.0%;标准物质的分子式、相对分子质量、CAS登录号、化学结构图参见附录A。
3.9 标准储备液(ρ=1g/L):准确称取氟轻松标准物质(3.8)10mg,精确到0.01 mg,置于10 mL量瓶中,用甲醇溶解并定容,于-18℃下冷冻保存。
3.10 标准工作溶液:临用时,取标准储备液(3.9)适量,用乙腈稀释成0.05μg/mL、0.10μg/mL、0.20μg/mL、0.40μg/mL、0.80μg/mL系列浓度的标准工作溶液。
4仪器和设备4.1 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仪(ESI源)。
4.2 分析天平:感量0.0001g;0.00001g。
4.3 涡旋混合器。
4.4离心机:转速5000r/min,容量10mL;50mL。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是生物分析学中一种常用的分析技术。
在最近
几十年中,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已经发展成为分析各种微量和痕量物质的主要手段之一,在食品检测、农产品果实分析、药物分析等领域都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在分析微量物质方面有着出色的性能,它对环境中各类
芳香烃具有极高的敏感度,可以检测低于几ppb水平的物质,它还能够实现高通量的检测,检测速度快,检测精度高。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是将液相色谱与质谱联用的技术,它的特点是高灵敏度、高
准确度和高分辨率,可以实现良好的平衡,使得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在分析不易量化的少量物质方面表现优良。
其尤其适合检测混合物,可获得质谱分析中清晰突出的峰型,便于检测各成分的特征。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是一种高效、简便、精确的技术,通过其高灵敏度和准确性,随着许多研究项目的需求,这种技术的应用也会在不断推广,比如生物分析和医疗领域的各种检测任务,都可以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来实现精准测试,也能有效解决检测部分微量物质过程中出现的困难。
技术的基本情况1. 技术原理:(包括技术方法、所采用的仪器设备及技术的先进性、科学性等)质谱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将被测的化合物分子电离成不同质量电荷比(m/z)的带电离子,按其质荷比的不同进行分离,从而对化合物的成分和结构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并通过测定离子峰的强度计算出待测化合物的浓度。
串联质谱(MS/MS)是由2个质谱仪串联而成,一级质谱将化合物按不同质荷比进行分离并对化合物进行能量修饰,二级质谱检测被测物质与惰性气体碰撞后的碎片离子的子离子,由被测物质的质荷比及其碎片子离子的质荷比共同对一个物质进行定性、定量分析,串联质谱是一种特异性更高,更准确的物质定性、定量分析技术。
串联质谱用于新生儿代谢病的筛查的实际操作中通过利用含有稳定同位素内标的溶液对滤纸干血片样本进行萃取,然后用串联质谱系统进行检测。
每个分析物的检测结果与它们对应的稳定同位素内标相关并与分析物浓度成正比。
串联质谱分析中数据的采集是通过中性粒子丢失、母离子扫描和多反应监测三种模式来完成,获得的数据通过串联质谱系统中的软件处理完成。
应用液相串联质谱联用仪测定新生儿外周血液中40余种氨基酸、游离肉碱和酰基肉碱,根据外周血液血液中氨基酸、游离肉碱和酰基肉碱浓度的变化筛查出氨基酸代谢病、有机酸代谢病和脂肪酸代谢病共三大类40余种遗传性代谢病,并对其中一部分疾病做出诊断和鉴别诊断。
仪器选用了国内目前在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和诊断中普遍采用的AB SCIEX API 3200型液相串联质谱联用仪,该款仪器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超宽的动态范围和极高的可靠性,完全适用于遗传代谢病的筛查与诊断。
试剂采用广州市丰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提供的氨基酸、肉碱检测试剂,试剂盒采用了目前国内外应用普遍的先进非衍生化测定技术,临床应用于新生儿外周血氨基酸和肉碱的测定有较高的精密度和准确性,能极大限度的通过一次实验筛查出40余种遗传代谢病。
2. 技术在国内外的应用(包括该项技术在国内外的应用时间、范围、例数及该项技术的相关综述、参考文献,最好能提供准入批件)目前欧、美、澳洲及中国台湾地区都已经普及串联质谱疾病筛查方案,此方案可以更有效的一次性检测多达40余种遗传代谢性疾病,为针对性治疗提供有效依据,开辟了新的代谢病预防领域。
百泰派克生物科技
串联质谱法测肽段序列原理
肽段测序是对肽段一级结构的氨基酸种类和排序进行检测分析,通常可使用串联质谱法测定肽段序列。
串联质谱可直接用于测定肽段的氨基酸序列,其原理是利用肽段在离子化过程产生亚稳定离子,通过分析相邻同组类型峰的质量差来识别相应的氨基酸残基。
串联质谱法测肽段序列是从一级质谱检测肽段母离子,采集质量峰值较高的肽段母离子进入二级质谱检测。
肽段母离子进入二级质谱后经惰性气体碰撞碎裂,肽段断裂产生碎片离子信号,通过检测肽段碎片离子信号即可获得肽段二级质谱图。
解析质谱图并根据各肽段质量数差值推导出肽段氨基酸序列,经过肽段之间的拼接可实现蛋白完整序列的测定。
百泰派克生物科技使用Thermo公司推出的Obitrap Fusion Lumos质谱仪结合Nano-LC纳升色谱技术,提供多肽测序服务,对多肽序列进行分析。
Obitrap Fusion Lumos质谱仪是现在分辨率和灵敏度最高的质谱仪,保证了低丰度肽段碎裂片段鉴定的灵敏度;同时在肽段碎裂过程中采取HCD与ETD结合的模式,保证肽段碎裂片段的完整性。
得到质谱原始数据之后,我们使用数据库或de novo从头测序的方式对原始数据进行解析。
仪器分析之串联质谱
串联质谱(Tandem Mass Spectrometry,简称MS/MS)是一种用于分析化学样品的仪器分析技术,它结合了质谱仪的离子化和分析能力,可以用于分析复杂样品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本文将介绍串联质谱的原理、仪器组成、应用领域等。
串联质谱的原理基于质谱仪的两个重要特性:离子化和质量分析。
在离子化过程中,化学样品中的分子被转化为带电离子,一般通过电离源实现,如电喷雾离子源(Electrospray Ionization,简称ESI)和电子轰击离子源(Electron Impact Ionization,简称EI)等。
离子化后的样品会进入质量分析阶段,其中会通过质量过滤来选择特定的离子异质体。
然后,所选离子会再次发生离子化,产生新的离子异质体。
根据这些离子异质体之间的关系,可以推导出样品中的化合物的结构和组成。
串联质谱的仪器组成主要包括两个重要部分:质谱仪和质谱分析器。
质谱仪主要负责离子化和质量分析。
离子化过程中,样品通常会被加热或溶解在溶剂中,并通过样品引入系统进行离子化。
质量分析中,离子进入质谱仪后,会经过离子透镜、碰撞池等部分,然后进入质量分析器。
质量分析器通常包括四极质量分析器、飞行时间质量分析器或离子陷阱质量分析器等,这些分析器根据不同的设计原理来分析离子。
质量过滤器根据离子的质量对其进行选择,在高真空环境下分析离子。
然而,串联质谱也有一些局限性。
首先,仪器的复杂性和高成本限制了其在许多实验室中的应用。
其次,样品的预处理过程可能会导致一些损失,影响到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而且,针对不同的样品和分析目标,需要选择合适的离子化源和质谱分析器。
综上所述,串联质谱作为一种仪器分析技术,结合了质谱仪的离子化
和质量分析能力,可用于复杂样品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它在生物医学研究、食品安全、环境科学和化学分析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尽管面临仪器复杂性、样品处理和选择合适的仪器等挑战,但串联质谱仍然是一种重要的分
析工具,可以为科学研究和工业应用提供有价值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