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手表构造及零件名称
- 格式:docx
- 大小:8.32 KB
- 文档页数:2
经常会有不少朋友对手表的构造及手表的各个部件感到迷茫,在此我们将通过两篇容,详细向各位表迷朋友解析手表的构造。
虽然每个手表的零件名称不尽一致,但我们以最通用的说法,为您图解每个零件的专有名称以及所在位置,并区分为六大部份。
本文先为您介绍前三大部分,依序为:一,外观部份、二,定位拨针部份、三,自动上链系统,希望能让您一目了然,并加深对手表的了解。
一、外观部份:指手表整体最外层的构造,如表壳、指针、面盘、底盖等零件。
上图中的A为透明后底盖、B为防水胶圈、C为机芯固定座。
图右A为时针轮、B为分针轮。
图A为鼓压、压板定位弹簧、B为龙芯、C为吉车、D为鼓车。
图A为夹板、B为小铁车、C为日里车。
二、定位拨针部份:包括一系列的杠杆与弹簧,它们的功用是使离合轮及上弦杆能上弦又能拨针。
当龙头外拉时,鼓压将鼓车往前推进,使鼓车能和小铁车结合,进而成为一连贯的传动轮系,达到拨针的效果。
(龙头压入时,鼓压将鼓车压回,此时,鼓车和小铁车呈现分离状态,进而和吉车结合,即成为上弦状态,随时可以上发条。
)拨针传动次序为龙头→龙芯鼓车→小铁车→日里车→分针车与时针车。
自动盘,图中以红圈标示的部份为滚珠轴承。
图A为自动系统机座(正面)。
图A为自动系统机座(反面)、B为自动传车压板。
A为自动一番车、B为自动二番车、C为止逆挡、D为自动三番车、E为离合定位弹簧、F为自动四番车(离合车)。
三、自动上链系统:是指自动盘经由滚珠轴承的旋转而产生一连串受重力牵引的自由运动,而达到上紧发条的效果。
其传动次序为:自动盘、自动四番车(离合车)→自动三番车→自动二番车→自动一番车→大卷车。
以上便是本文首先为您介绍的图解机芯零件的前三大部分,希望您能够通过图解的方式一目了然。
本文将持续为您介绍最后的三大部分,依序为:四、摆轮擒纵系统,五、上链机构轮系,六、动力传动轮系,希望能让您一目了然。
四、摆轮擒纵系统:它的作用是使指针及轮系成等时性的前进,在表体上是掌握等时性运动极为重要的系统。
手表种类和各部分零部件名称—手表种类手表零部件名称—长春名表网外部零部件表镜(LOOKING GLASS)(实物讲解):保护表面(表盘)。
表壳(WATCHCASE)(实物讲解):保护手表(即腕表)机芯免受外来的灰尘、露水或震动的损毁,同时为腕表提供时尚而又迷人的外型。
表带(BRACELET)(实物讲解):有皮带和金属链两种。
圈口(WATCH-FRAME)(实物讲解):锁紧表镜,有两种类型:一是固定型,可提供优美的外观;二是单向转动型,主要运用于运动型腕表,只要将其指针拨至分针处便可以计算重叠时间。
底盖(WATCH-BOTTOM)(实物讲解):保护手表内部机芯,其锁紧方式分为铰链螺丝锁紧、压力锁紧及螺丝锁紧三种。
表盘(WATCH-FACE)(实物讲解):主要用于显示时间,同时关系到手表的设计。
其可设计为不同的形状,也可使用不同的材质,时间刻度亦可选用简单漆印或突印。
指针(实物讲解):用于指示具体时刻。
表冠(WATCH-HEAD)(实物讲解):用于调校日期及时间、上链,用钢或金制成。
表扣(WATCH-BUTTOM)(实物讲解):多由不锈钢,钛金属制成。
内部零部件1、胶圈(RUBBER-CIRCLE):用于防止外来物质及恶劣环境(如灰尘、化妆品、气温变化等)影响和侵害。
2、内部机芯(INTER-MACHINE)及特殊功能(SPECIAL FUNCTION)(1)自动石英(AUTOQUARTZ):无需电池的精确石英时计,用手转动中央转轴或利用手臂的摆动而带动表内的飞跎转动,而转动时微型发电器产生的电能传送到储电及供电功能的电容,电容稳定地输出电能而推动微型电路石英计时装置。
(2)石英内机(QUARTZ):石英与电子经过特别处理综合输出动力,准确的石英震荡频率带来准确的石英动力手表。
两针石英表如果拔出把的会损坏机芯,而三针石英表如果拔出把的则会进水和进灰尘,所以不要将石英表的把的拔出来节省电能。
(3)自动内机(AUTOMATIC):自动上链机芯的动力是依靠机芯体的飞跎重量带来,当佩戴手表的手臂摇摆就会带动飞驼转动,同时也带动表内发条为手表上链。
机械表机芯示意图图解(二针):
由上到下:hour wheel--- 时轮;minute wheel--- 过轮;centre wheel---中心轮;mainspiring---表弦; winding pinion---立轮;escape wheel---擒纵论;click---止逆“轮”;jewel---宝石(轴承); pallet---擒纵叉;hairspring---游丝;balance wheel---摆轮.
普通机械手表仅以时、分、秒的计测为基本功能,它的基本结构原理如下所示。
1、原动系的结构是由条盒轮、条轴、发条等原件组成,是手表工作的能源部分,是补充整个机构的阻力消耗,推动各齿轮的转动,维持摆轮的震荡。
2、传动系由中心轮、过轮、秒轮、擒纵轮等组成,是将发动力传动至擒纵轮的一组传动齿轮,并带动指针机构。
3、擒纵调速系由擒纵机构和调速机构两部分组成。
调速机构是靠摆轮游丝的周期性振荡,使擒纵机构保持精确和规律性的持续运动,而取得调速作用的。
它包括摆轮部件、游丝部系、快慢针和活动外桩等部件。
擒纵机构由擒纵轮、擒纵叉、双圆盘等部件组成,向调速机构传递能量,计量振荡次数。
4、指针机构是通过传动系带动指针系统显示时间。
5、上条拨针系:
(1)上条:使原动系中的发条卷紧;
(2)拨针:拨动时、分针,校正手表所需指示的时间;上条和拨针是通过表壳外侧的上条柄来完成的。
手表的部位名称手表功能和指针介绍这是一只具备了有储电量指示功能的光动能高级手表,除了时间和日历功能外还有月相和秒表功能。
当充满电后,可在黑暗的环境中运行十个月。
各部分的名称:※12点位置:充电量指示针※6点位置:正常时间的秒针※秒针的下层是月相示意盘※9点位置:秒表的时针※3点位置:秒表的分针※上层的大指针:秒表的秒针※时分针:正常时间的时分针※下层的彩色指针:日期指示针(一)时间的调整当6点一侧的小秒针运行到60秒位置时,将把头拉出到②档位置,转动把头,使时分针指到现在时刻,依照广播或电视报时将表把推回原位,时间调整完毕。
(注意区分上午/下午时刻,避免发生中午变换日期的现象)(二)月相的调整将把头拉出①档位置,向左转动可调整月相。
请根据新闻或报纸找出当天农历日期,然后根据月龄参照图设定月亮位置。
(月龄图示表示月亮的月龄而非其实际形状。
其可作为月龄的概要指示图)(三)日期的调整将把头拉出①档位置,每向右转动一下,手表日历指针会转动一天。
(它不是万年历手表,所以每隔两个月要做一次调整)注意避免在晚间的9:00~凌晨1:00之间调整。
(四)秒表的使用方法按一下A 钮:秒表启动,大秒针会开始转动,再按一下A 钮,秒表暂时停止。
按一下B 钮:秒表复位。
(秒表以1/5秒精度可运行12小时)(五)电量显示根据指针位置判断手表储存的电量CHARGE 位置:无电或大约维持运行六日;第一级位置:可运行六日~六个月;第二级位置:可运行六~九个月;第三级位置:可运行九~十个月;(六)系统复位当手表遇到较大的静电、磁场等外界环境的干扰,引起指针不准时请按照下列方法调整:A. 先充电,使电量指示针指到第2级以上;B. 当秒针运行到“0”秒位置时拉出表把;C.同时按动C按纽和A按纽;D.重新调整手表的各指针;E.若上述调整依然不能有效,请将手表送西铁城公司维修站检查。
图解手表构造及零件名称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经常会有不少朋友对手表的构造及手表的各个部件感到迷茫,在此我们将通过两篇内容,详细向各位表迷朋友解析手表的构造。
虽然每个手表的零件名称不尽一致,但我们以最通用的说法,为您图解每个零件的专有名称以及所在位置,并区分为六大部份。
本文先为您介绍前三大部分,依序为:一,外观部份、二,定位拨针部份、三,自动上链系统,希望能让您一目了然,并加深对手表的了解。
一、外观部份:指手表整体最外层的构造,如表壳、指针、面盘、底盖等零件。
上图中的A为透明后底盖、B为防水胶圈、C为机芯固定座。
图右A为时针轮、B为分针轮。
图A为鼓压、压板定位弹簧、B为龙芯、C为吉车、D为鼓车。
图A为夹板、B为小铁车、C为日里车。
?二、定位拨针部份:包括一系列的杠杆与弹簧,它们的功用是使离合轮及上弦杆能上弦又能拨针。
当龙头外拉时,鼓压将鼓车往前推进,使鼓车能和小铁车结合,进而成为一连贯的传动轮系,达到拨针的效果。
(龙头压入时,鼓压将鼓车压回,此时,鼓车和小铁车呈现分离状态,进而和吉车结合,即成为上弦状态,随时可以上发条。
)拨针传动次序为龙头→龙芯鼓车→小铁车→日里车→分针车与时针车。
自动盘,图中以红圈标示的部份为滚珠轴承。
图A为自动系统机座(正面)。
图A为自动系统机座(反面)、B为自动传车压板。
A为自动一番车、B为自动二番车、C为止逆挡、D为自动三番车、E为离合定位弹簧、F为自动四番车(离合车)。
三、自动上链系统:是指自动盘经由滚珠轴承的旋转而产生一连串受重力牵引的自由运动,而达到上紧发条的效果。
其传动次序为:自动盘、自动四番车(离合车)→自动三番车→自动二番车→自动一番车→大卷车。
以上便是本文首先为您介绍的图解机芯零件的前三大部分,希望您能够通过图解的方式一目了然。
本文将持续为您介绍最后的三大部分,依序为:四、摆轮擒纵系统,五、上链机构轮系,六、动力传动轮系,希望能让您一目了然。
手表的原理应用笔记图解1. 手表的构成手表是由多个部件组成的复杂机械装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表盘:显示时间的标志性组件,通常以数字或标记形式呈现。
•表壳:保护和支撑手表内部机械组件的外壳。
•表链:连接表壳和表带的链条,使手表能够佩戴。
•表带:将手表固定在手腕上的带子,可采用皮革、金属或尼龙等材质。
2. 手表的工作原理手表的主要工作原理基于以下几个关键组件:•主发条弹簧:存储手表的动力,通过旋转发条来收集和释放能量。
•齿轮系统:将发条弹簧的能量传递给其他机械部件。
•摆轮:由发条弹簧提供的能量将摆轮推动,从而使手表运行。
•手表机芯:手表内部的核心机械装置,包括发条弹簧、齿轮和摆轮等部分。
3. 手表的时间测量手表的时间测量主要依赖以下两个组件:•摆轮:通过将发条弹簧释放的能量转换为振动,摆轮的摆动频率可以被转化为秒、分和小时。
•减速齿轮:手表通常采用齿轮系统将摆轮的高频振动转换为人们熟悉的秒、分和小时。
4. 手表的附加功能除了基本的时间显示功能,现代手表还具备各种附加功能:•日期和日历显示:通过添加额外的齿轮和指针来显示当前的日期和日历。
•闹钟功能:手表内置的闹钟装置可以通过发出声音或振动来提醒时间。
•定时器和计时器:手表上通常有额外的按钮,可以启动和停止计时功能。
•多时区显示:某些手表可以同时显示多个时区的时间。
•防水和防震性能:现代手表通常具备一定的防水和防震性能。
5. 如何维护手表为了确保手表的良好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以下是一些维护手表的要点:•定期清洁:手表应定期清洁和护理,以去除污垢和杂质,并预防积尘。
•避免撞击和震动:手表内部的机械部件非常精密,应避免重击和剧烈震动。
•防水性能测试:如果手表有防水功能,应定期检查和测试其防水性能。
•及时更换电池:对于电子手表,应在电池用尽之前及时更换电池。
•保养和维修:如果手表遇到故障或损坏,应及时找专业人士进行维修和保养。
以上是关于手表的原理应用的基本笔记和图解,希望对您了解手表有所帮助。
经常会有不少朋友对手表的构造及手表的各个部件感到迷茫,在此我们将通过两篇内容,详细向各位表迷朋友解析手表的构造。
虽然每个手表的零件名称不尽一致,但我们以最通用的说法,为您图解每个零件的专有名称以及所在位置,并区分为六大部份。
本文先为您介绍前三大部分,依序为:一,外观部份、二,定位拨针部份、三,自动上链系统,希望能让您一目了然,并加深对手表的了解。
一、外观部份:
指手表整体最外层的构造,如表壳、指针、面盘、底盖等零件。
上图中的A为透明后底盖、B为防水胶圈、C为机芯固定座。
图右A为时针轮、B为分针轮。
图A为鼓压、压板定位弹簧、B为龙芯、C为吉车、D为鼓车。
图A为夹板、B为小铁车、C为日里车。
?
二、定位拨针部份:
包括一系列的杠杆与弹簧,它们的功用是使离合轮及上弦杆能上弦又能拨针。
当龙头外拉时,鼓压将鼓车往前推进,使鼓车能和小铁车结合,进而成为一连贯的传动轮系,达到拨针的效果。
(龙头压入时,鼓压将鼓车压回,此时,鼓车和小铁车呈现分离状态,进而和吉车结合,即成为上弦状态,随时可以上发条。
)拨针传动次序为龙头→龙芯鼓车→小铁车→日里车→分针车与时针车。
自动盘,图中以红圈标示的部份为滚珠轴承。
图A为自动系统机座(正面)。
图A为自动系统机座(反面)、B为自动传车压板。
A为自动一番车、B为自动二番车、C为止逆挡、D为自动三番车、E为离合定位弹簧、F为自动四番车(离
合车)。
三、自动上链系统:
是指自动盘经由滚珠轴承的旋转而产生一连串受重力牵引的自由运动,而达到上紧发条的效果。
其传动次序为:自动盘、自动四番车(离合车)→自动三番车→自动二番车→自动一番车→大卷车。
以上便是本文首先为您介绍的图解机芯零件的前三大部分,希望您能够通过图解的方式一目了然。
本文将持续为您介绍最后的三大部分,依序为:四、摆轮擒纵系统,五、上链机构轮系,六、动力传动轮系,希望能让您一目了然。
四、摆轮擒纵系统:
它的作用是使指针及轮系成等时性的前进,在表体上是掌握等时性运动极为重要的系统。
五、上链机构轮系:
上链机械构造是一串的齿轮,它们连接上链杆,传动到发条上使发条旋紧。
上链传动次序为龙头→吉车→小卷车→小铁车→大卷车,如此便能达到上紧发条的效果。
六、动力传动轮系:
动力来源及传动次序为当发条上紧链时,发条产生张力推动发条盒齿轮产生极大推力,依序传动发条→二番车→三番车→四番车及小秒针车→五番车(擒纵轮)→马仔→摆轮,即成为一完整时间运转系统。
以上就是我们为您解析手表的构造,图解每个零件的专有名称以及所在位置,并将六大部份一一解说,希望读者能对机芯零件的专有名词能有更进一步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