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动物学第10章节肢动物2. 六足亚门主要特征
- 格式:ppt
- 大小:1.58 MB
- 文档页数:17
一、原生动物门包含种类:鞭毛虫、变形虫、纤毛虫主要特征:1、真核单细胞动物(绝大部分为单细胞个体,少数为单细胞群体)2、运动和摄食器官:鞭毛(鞭毛虫)、纤毛(纤毛虫)、伪足(变形虫)3、消化:通过食物泡4、呼吸、代谢:体表5、生殖方式:主要无性生殖(纤毛虫接合生殖(有性))6、适应性:包囊(一)鞭毛纲1、三分质膜(表膜条纹)2、绿色鞭毛虫有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形成副淀粉粒3、水分调节:伸缩泡吸收过多水分(溶有代谢废物),排入储蓄泡,再经胞口排出体外4、纵二分裂5、动鞭亚纲中的杜氏利什曼原虫引起黑热病(1/5),主要靠白蛉子传播,病症是肝脏肿大、发高烧、贫血以至死亡。
6、动鞭亚纲中的锥虫又叫睡病虫(二)肉足纲1、外质与内质2、伪足,变形运动,形成食物泡(胞饮)3、水分调节:伸缩泡吸收过多水分4、二分裂5、有孔虫帮助勘探矿物、石油;确定地质年代6、痢疾内变形虫(溶组织阿米巴)寄生在人肠道,能溶解肠壁组织引起痢疾(三)孢子纲1、间日疟原虫(四)纤毛纲(草履虫)1、三层表膜中间一层+最内一层形成表膜泡:缓冲带2、大小两核3、内外质之间有两个伸缩泡,一个在体前部、一个在体后部4、横二分裂/ 接合生殖二、海绵动物门主要特征:1、最原始、最低等的多细胞动物;细胞有相对独立性2、没有组织和器官的分化3、侧生动物4、体壁:两层细胞(扁细胞,领细胞)疏松结合,之间为中胶层5、水沟系6、生殖方式:无性/ 有性无性:出芽/芽球有性:精子由领细胞吞食后失去鞭毛和领成为变形虫状被带入卵内7、两囊幼虫、逆转现象8、分类:钙质海绵纲、六放海绵纲(硅质)、寻常(硅质/海绵质纤维)9、原始性(与原生动物相似):领细胞(领鞭毛虫)、细胞内消化、细胞疏松而独立进步性:发育中有胚层分化、具有几种不同功能的细胞且细胞之间有联系、与多细胞动物大致相同的核酸和氨基酸三、腔肠动物门主要特征:1、真正后生动物的开始2、浮浪幼虫3、辐射对称4、两胚层:腔肠动物第一次出现了胚层分化——内胚层、中胶层、外胚层5、皮肌细胞6、神经细胞:神经网,扩散神经系统7、消化循环腔8、世代交替:有性和无性生殖的方式往往在同一种生活史的不同阶段9、发育到囊胚就孵化出来(一)水螅纲【最低等,由此向其他两纲分化】1、结构简单2、水母型一般有缘膜,触手基部有平衡囊3、生活史大部分有世代交替现象(1)水螅型群体多态现象:同一生活型上存在不同的功能个体水螅体/生殖体(2)水母型(二)钵水母纲1、水母型发达、水螅型退化2、个体较水螅水母大,无缘膜3、消化循环腔较复杂4、生殖腺来源于内胚层(水螅水母生殖腺来源于外胚层)(三)珊瑚纲1、没有水母型,只有水螅型2、螅体构造复杂5、生殖腺来源于内胚层(水螅纲水螅型生殖腺来源于外胚层)包含种类:吸虫、涡虫、绦虫主要特征1、两侧对称2、中胚层:从扁形动物开始出现中胚层,成为三层动物3、皮肤肌肉囊4、消化系统:有口无肛门5、排泄系统:原肾管系(焰细胞)6、神经系统:有脑,出现了原始的中枢神经系统——梯形神经系统7、感觉器官:眼点和耳突8、固定生殖腺,可体内受精9、牟勒式幼虫(一)吸虫纲(寄生虫)1、吸盘2、日本血吸虫生活史(哺乳动物、钉螺)3、寄生虫对寄主的危害、更换寄主的意义【纽形动物】——纽虫与扁形动物相似但更加进步,其帽状幼虫与环节动物的担轮幼虫相似,所以介于扁形与环节动物之间五、假体腔动物包含种类:线虫动物门、轮虫动物门主要特征:1、假体腔(原体腔)2、排泄系统:原肾管系3、体表有非细胞的角质膜(一)线虫动物门(人蛔虫)1、呼吸与排泄系统:没有呼吸器官,厌氧呼吸。
第十章节肢动物门1.节肢动物门有哪些重要特征?节肢动物比环节动物高等表现在哪些方面?答:节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①全身包被发达坚厚的外骨骼,可防止体内水分的大量蒸发。
②高效的呼吸器官——气管,能高效地进行呼吸。
③简单的开管式循环系统。
④异律分节和身体的分部,提高了动物对环境条件的趋避能力。
⑤分节的附肢,有灵活的附肢、伸屈自如的体节以及发达的肌肉,藉以增强运动。
⑥强劲有力的横纹肌。
⑦灵敏的感觉器和发达的神经系统。
⑧独特的消化系统和新出现的马氏管。
2.从节肢动物的特点,说明在动物界中节肢动物种类多、分布广的原因。
答:为动物界种类最多的一门动物,与人类的生活、健康、经济等各方面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绝大多数种类陆栖;全身包被坚实的外骨骼,可防止体内水分的大量蒸发。
有灵活的附肢、伸屈自如的体节以及发达的肌肉,藉以增强运动。
还具备气管等空气呼吸器,能高效地进行呼吸;完全适应于陆上生活。
在无脊椎动物中,登陆取得巨大成功的一门动物,其绝大多数种类演化成为真正的陆栖动物,占据了陆上所有生境。
3.根据什么说节肢动物由环节动物演化而来?答:节肢动物由环节动物演化而来,为学者所公认。
节肢动物的原始远祖近似目前的环节动物,因此本门动物中体节较多的种类常被视为是较原始的。
至于节肢动物的原始远祖是怎样的?它与现存的类群之间究竟有何亲缘关系?节肢动物的起源是多元还是单元的?关于这些问题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下述见解流播较广:海栖的原有爪类或称原古颚类,是节肢动物的远祖,由此分别朝两个不同的方向演化,其一是:有爪纲→多足纲→昆虫纲。
这个演化方向显示了动物由海栖朝陆栖的发展。
有爪纲为环节动物与节肢动物间的一个过渡类型,既具环节动物的形态特点,如体表有薄的角质膜、由平滑肌形成的皮肌囊、按体节排布的多对巨管肾等;同时也有节肢动物的结构标志,如末端带爪的成对步足以及作为空气呼吸:瓣的气管等。
有爪纲只是节肢动物演化树上发展早期的一小侧支而已,其他节肢动物类群并非由此发展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