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师范大学2010
- 格式:doc
- 大小:57.00 KB
- 文档页数:3
目 录2010年陕西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2011年陕西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2011年陕西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视频讲解] 2012年陕西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2012年陕西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视频讲解] 2013年陕西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2013年陕西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及部分详解2014年陕西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2014年陕西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2015年陕西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2015年陕西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及部分详解2016年陕西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2016年陕西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2017年陕西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2017年陕西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2018年陕西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2018年陕西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及部分答案2019年陕西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2019年陕西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及部分答案2010年陕西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一、名词解释(每题2.5分,共20分)1教学评价2创新教育3校本课程4成就动机5稷下学宫6定势7实科中学8泛智论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提出教学的教育性原则的教育家是______,他是______的代表。
陕西师范大学“校县共建”项目成果的调查报告——以与陕西省旬邑县、陇县共建关系为例摘要:陕西师范大学与陕西省咸阳市旬邑县、宝鸡市陇县建立共建关系,至今已有十五个年头。
围绕校县共建项目下的师资培训与校县教学单位之间的学习交流活动等相关问题进行调查报告,发现“校县共建”主要在教育学习观念的转变、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专业教师基本上实现了优化配备等方面对基础教育产生积极影响。
今后要在优化培养方案和重视实践环节两个方面加以提升,切实做好高等师范院校为县级教育服务。
关键词:校县共建;成果;调查报告2010年7月,陕西师范大学“风雨兼程十五年,走进陇旬话共建”课题组赴陕西省旬邑县、陇县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调研活动,围绕校县共建项目下的师资培训与校县教学单位之间的学习交流活动等相关问题,先后对旬邑县教育局及两所高级中学、陇县教育局、两所高级中学、一所县级中学、两所县级小学、两所乡办初级中学、三所乡办小学、一所县级幼儿园共两个高级教学行政单位、十三所学校进行了调查。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共建,曾经是进入新世纪前后的十年间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上一个耳熟能详的语汇,通过共建,高等院校获得教育部与主管部门及所在地政府的多重支持。
教育部直属高校陕西师范大学创建的校县共建模式,直接服务西部基础教育,它为促进高等院校特别是高等师范院校开展社会服务、提高教育科学研究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共建”活动发展,为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全面提高受教育者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做出了积极有效的探索和努力。
1995年底和1996年初,陕西师大先后与革命老区陕西省旬邑县和陇县签订了《校县共建教育发展工程协议》。
这是该校探索和构建高师院校直接为基础教育服务模式的一次卓有成效的尝试。
根据协议,陕西师大选派专家,帮助两县制定教育综合改革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在两县分别实施“四个一工程”即在旬邑县建设一所示范高中,一所示范初中、一所规范化小学和一所中心幼儿园,在陇县建设一所示范高中、一所示范初中、一所规范化小学和一个规范化电教中心;共建“三个基地”,将两县建成陕西师大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研究试验基地、基础教育研究成果推广基地和陕西师大学生教育实习实践基地。
纳米材料复习题陕西师范大学材料学院2010级喻俊1、简单论述纳米材料的定义与分类。
2、什么是原子团簇? 谈谈它的分类。
3、通过Raman 光谱中任何鉴别单壁和多臂碳纳米管? 如何计算单壁碳纳米管直径?4、论述碳纳米管的生长机理(图)。
答:碳纳米管的生长机理包括V-L-S机理、表面(六元环)生长机理。
(1)V-L-S机理:金属和碳原子形成液滴合金,当碳原子在液滴中达到饱和后开始析出来形成纳米碳管。
根据催化剂在反应过程中的位置将其分为顶端生长机理、根部生长机理。
①顶端生长机理:在碳纳米管顶部,催化剂微粒没有被碳覆盖的的部分,吸附并催化裂解碳氢分子而产生碳原子,碳原子在催化剂表面扩散或穿过催化剂进入碳纳米管与催化剂接触的开口处,实现碳纳米管的生长,在碳纳米管的生长过程中,催化剂始终在碳纳米管的顶端,随着碳纳米管的生长而迁移;②根部生长机理:碳原子从碳管的底部扩散进入石墨层网络,挤压而形成碳纳米管,底部生长机理最主要的特征是:碳管一末端与催化剂微粒相连,另一端是不含有金属微粒的封闭端;(2)表面(六元环)生长机理:碳原子直接在催化剂的表面生长形成碳管,不形成合金。
①表面扩散机理:用苯环坐原料来生长碳纳米管,如果苯环进入催化剂内部,会被分解而产生碳氢化合物和氢气同时副产物的检测结果为只有氢气而没有碳氢化化物。
说明苯环没有进入催化剂液滴内部,而只是在催化剂表面脱氢生长,也符合“帽式”生长机理。
5、论述气相和溶液法生长纳米线的生长机理。
(1)气相法反应机理包括:V-L-S机理、V-S机理、碳纳米管模板法、金属原位生长。
①V-L-S机理:反应物在高温下蒸发,在温度降低时与催化剂形成低共熔液滴,小液滴相互聚合形成大液滴,并且共熔体液滴在端部不断吸收粒子和小的液滴,最后由于微粒的过饱和而凝固形成纳米线。
②V-S机理:首先沉底经过处理,在其表面形成许多纳米尺度的凹坑蚀丘,这些凹坑蚀丘为纳米丝提供了成核位置,并且它的尺寸限定了纳米丝的临界成核直径,从而使生长的丝为纳米级。
平衡致死系:利用倒位的交换抑制效应,以及紧密连锁的相邻基因间不易发生交换的原理,为同时保留不同基因座,的两个隐性致死基因而设计建立的特殊的果蝇品系。
花斑位置效应:在一群细胞中,某个基因的表达出现差异的现象,称为花瓣致死效应。
动态突变:基因组中的三核苷酸及其他长短不等的小卫星,微卫星序列的重复拷贝数(n)发生可变性扩增造成遗传物质的不稳定状态。
哈温定率:在群体相当大、个体之间进行随机交配、没有任何形式的选择、突变、迁移和遗传漂变发生时,下一代群体中的基因型频率将与前一代一样,于是这个群体便处于随机交配系统下的平衡状态。
莱特定律:当群体的等位基因频率为p、q,而且每代的近交系数为f(或F)时,群体的基因频率处于p2+fpq,2pq(1-f),q2+fpq的平衡状态。
亲缘系数:是指将群体中个体之间基因组成的相似程度用数值来表示即为血缘系数。
意义即拥有共同祖先的两个人,在某一位点上具有同一基因的概率。
核外遗传:细胞核以外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遗传现象。
母体影响:由于母体中核基因地某些产物积累在卵母细胞地细胞质中,使子代表型不由自身的基因型所决定而出现与母体表型相同的遗传现象,称母体影响。
雄性不育:植物中雌花发育正常,但花粉败育,不能自花授粉,不能结实,但授予另一正常植株的花粉即可正常结实的现象。
复制型转座:当发生转座时,整个转座单位作为一个整体而被复制,故转座的序列实际是原转座子的一份拷贝。
非复制型转座:当发生转座时,转座单位从供体部位切下插入鞭部位,并不复制转座子序列而直接转座的方式。
但在每一转座子的鞭接头部位可能进行极少量的DNA修复合成。
转座因子:细胞中能改变自身位置的一段脱氧核糖核酸( DNA)序列。
转座因子改变位置(例如从染色体上的一个位置转移到另一个位置,或者从质粒转移到染色体上)的行为称为转座。
P因子:黑腹果蝇的一种转座子。
长约2.9kb,两端各有31bp的反向重复序列,中央有4个编码区。
假显性:杂合子的一条同源染色体上的显性等位基因缺失,导致另一条同源染色体上的隐性等位基因得以表达的现象。
陕西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原著)2005西方哲学史(含现代外国哲学)2005中国哲学史2005西方哲学(西方哲学史、西方哲学史原著、现代西方哲学)2005伦理学(原理、原著)2005西方伦理学史(含现代外国伦理学)2005政治学原理2005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2005中共党史2005毛泽东思想与邓小平理论(含原著)2005中国革命和建设史2005社会学概论2005社会现代化概论2005行政管理学原理2005综合(含管理学、政治学)20052003年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外国哲学、科学技术哲学专业复试试题2003级硕士研究生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复试试题2003年社会学研究生复试试题2003年政治学理论专业研究生复试试题2003年政治学理论专业同等学力研究生加试试题一:科学社会主义2003年政治学理论专业同等学力研究生加试试题二:马克思主义理论国际商学院西方经济学2005管理学20052003年国际商学院政治经济学硕士研究生复试试题2003年国际商学院国民经济学硕士研究生复试试题教育科学学院现代教育学(包括教育原理、中外教育史)2005心理学(普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2005心理学理论(含普通心理学、心理学史)2005心理学研究方法(含实验心理学、心理测量学)2005普通心理学2000——2002实验心理学2000——2001中外心理学史2001(此份不完整,缺题)教育学原理2005中国教育史2005外国教育史2005教育心理学2005学前教育学2005教育管理学2005社会心理学(含普通心理学)2005普通教育学(包括教育管理)2005中外教育史(包括普通心理学)2005课程与教学论(现代教学论)专业2003硕士研究生复试试题教育学原理专业2003硕士研究生复试试题教育硕士(教育管理)专业2003硕士研究生复试试题教育史专业2003硕士研究生复试试题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2003硕士研究生复试试题基础心理学专业2003硕士研究生复试试题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2003硕士研究生(同等学力考生)加试《普通心理学、教育管理学》试题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2003硕士研究生(同等学力考生)加试《教育学》试题新闻与传播学院教育技术学(含教学设计)2005计算机网络(含程序设计)2005,2010(2010为回忆版)新闻传播理论与新闻史2005新闻业务(采、写、编、评、广播电视)2005新闻传播理论与历史2010(回忆版)新闻传播实务2010(回忆版)2003年教育技术学专业硕士生复试综合试题体育学院教育学2005运动生理学2005体育概论2005体育社会学基本理论2005运动生物化学2005运动训练学20052003年硕士研究生运动人体科学专业运动生理学复试试题2003年运动人体科学运动生物化学复试试题2003年研究生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运动训练学》复试题2003年研究生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运动生理复试题2003年教育硕士《学校体育学》复试试题文学院文学综合(含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世界文学、文艺理论)2010(回忆版)语言综合(含古代汉语、现代汉语)2010(回忆版)美学原理2005中外美学史2005宗教学原理2005中外文化史2005教育学2005语文教学论2005文学理论2005中外文学史(中国部分只考古代,外国部分全部)2005语言学概论2005现代汉语2002,2005(其中2002年试卷内容不完整)中国播音学2005综合考试(新闻理论、语言学、语法)2005古代汉语(汉语言文字学专业)2005古代汉语(中国古代文学专业)2005古典文献学2005中国古代文学与古代汉语2005中国古代文学史2005中国现当代文学2005文学理论与外国文学2005文学理论(含比较文学理论)2005中国文学2005文学理论与比较文学2005世界文学2005现代文学2003当代文学2003文艺理论2003外国文学2003先秦两汉六朝文学2001文化理论2001中西哲学史2001,2010(2010为回忆版)文史哲经典文献知识2001元明清文学20012003年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硕士研究生同等学力加试考题2003年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硕士研究生专业课世界文学复试(笔试)考题2003年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研究生复试试题2003年硕士研究生语文教学论复试试卷2003年汉语言文字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复试题2003年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专业语言学概论专业复试题2003年文艺学专业复试试题2003年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复试试题2003年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同等学力加试试题一2003年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同等学力加试试题二2003年硕士研究生复试《美学》专业试题2003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同等学力《美学》专业加试试题一2003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同等学力《美学》专业加试试题二2003年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复试题(笔试)外语学院二外日语2005——2006二外法语2005二外俄语2005二外德语2005专业英语(教育硕士专业)2005基础英语(教育硕士专业)2005基础英语(英语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2005综合课A(语言学、教学法、英汉互译)2006综合课A(英美文学、西方文化、英汉互译)2005综合课B(语言学、英语教学法)2005教育学20052003年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试题2003年英语教育硕士复试试题艺术学院教育学2005音乐教育学2005中外音乐史2005中外声乐史2005音乐分析及和声复调2005中国古代音乐文献2005中外舞蹈史2005舞蹈教学法(包括芭蕾教学法、中国民间舞教学法、中国古典舞教学法)2005 中外美术史2005中国画历代名作评析2005美术评论(名家名作评析:中国近现代部分、外国近代部分)2005艺术设计史2005设计作品分析2005美学原理新编20052003年攻读音乐学硕士学位研究生复试题民族器乐理论与演奏(陕西秦筝乐派)2003年攻读音乐学硕士学位研究生复试题音乐教育学(声乐艺术)2003年攻读音乐学硕士学位研究生复试题音乐教育学(中国古代音乐文献)环发中心中国通史2005中国自然地理2005中国地理学史20052003年历史地理专业硕士生入学复试试题西北民族中心民族学概论2005中国民族史2005艺术学概论20052003年中国少数民族史专业硕士研究生复试试题(综合)2003年中国少数民族史专业硕士研究生(同等学力)加试试题历史文化学院中国古代史(考古学及博物馆学专业)2005中国考古学2005中国古代史(史学类各专业)2004——2005古汉语与古文献知识2005历史文选2005中国近现代史2005世界通史2005世界近现代史2005古籍知识2003年复试试题中国古代史2003年复试试题文化史、思想史、经济史2003年复试试题历史学概论2003年复试试题中国古代文化史综合题2003年复试试题世界史2003年复试试题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教育学2005数学分析与高等代数2005数学分析2003,2005(答案有:2003)高等代数2005——2006数科院2003年研究生各专业复试试题物理学与信息技术学院教育学2005普通物理(力学、电磁学部分)2005高等数学(微积分与线性代数)2005热力学、统计物理2005量子力学(凝聚态物理、生物物理学专业)2005量子力学(光学专业)2005普通物理2005电磁学2005普通生物学2005物理学2005生物化学2005细胞生物学2005光学2005综合课(微机原理、C程序设计)20052003年光学、光学工程、天体物理专业硕士生复试试题(量子力学)2003年课程与教学论(物理)研究生入学复试《物理教学论》试题2003年声学专业硕士生复试《理论力学》试题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教育学2005化学教学论2005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2005分析化学(含仪器分析)2005有机化学2005普通物理2005普通化学20052003年硕士研究生复试无机化学试题2003年分析化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复试试题2003年硕士研究生复试物理化学试题2003年硕士研究生复试有机化学试题旅游与环境学院教育学2005中国地理(含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2005高等数学2005自然地理学2005人文地理学2005地理信息系统2005环境学概论2005地貌学2005生态学2005旅游学(含旅游管理学、旅游资源与开发)20052003年自然地理专业硕士入学复试题2003年人文地理硕士复试《旅游资源学》笔试题2003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遥感与地图学》试题2003年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面试试题2003年环境科学专业硕士生入学复试题2003年(地理)教育硕士复试题生命科学学院教育学2005生物教学论2005植物学2005生物化学2005动物学2005细胞生物学2005动物生理学2005普通生物学2005生态学20052003生科院研究生各专业复试细胞生物学试题2003生物课程与教学论硕士研究生复试试题食品工程系高等数学2005食品微生物学20052003年食品工程系硕士复试考试题(果品蔬菜加工学试题)2003年食品科学专业同等学力考生加试试题一:食品工程原理2003年食品科学专业同等学力考生加试试题二: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计算机科学学院高等数学2005数据结构20052003年硕士生入学复试数据结构试题继续教育学院现代教育学(包括教育原理、中外教育史)2005成人教育学(成人教育学、成人教育管理学)2005新闻出版科学研究所(学报)传播学(传播学理论、编辑出版学)2005综合课(新闻学原理含中国编辑出版史)2005。
陕西师范大学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物理学与信息技术学院2007级物理学、应电专业物理教学论(B)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总分分数答卷注意事项:1、学生必须用蓝色(或黑色)钢笔、圆珠笔或签字笔直接在试题卷上答题。
2、答卷前请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3、字迹要清楚、工整,不宜过大,以防试卷不够使用。
4、本卷共 5大题,总分为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0个小题,答案可能是1个或者得分评卷人多个,多选、错选都不得分,每题1分,共10分)1.年光绪皇帝下诏兴学,第二年制订了效法日本学制的,但只颁布而未实行。
( )A 1901,癸卯学制B 1902,壬寅学制C 1902,卯学制D 1901,壬寅学制2.物理教学艺术的准则包括:几个方面。
( )A 科学性准则B 简明性准则C 整体性准则D 针对性准则3. 3.学习物理除具有一般思维活动的特点外,还有学习物理学科思维的特殊性。
中4. 学生学习物理的思维特征表现在:思维的间接性、思维的概括性、思维的精确性、5. 思维的( )A 联系性B 发散性C 直接性D 逻辑性4.新课程改革,以“课程标准”代替“教学大纲”。
这种代替不仅仅是名称的变化,其中还包括以下()的实质性的变化。
( )A 课程取向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B 课程目标着眼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C 从关注教师教学转向关注课程实施过程D 课程管理从刚性转向弹性5.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阐明了科学探究在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中的重要意义和原则要求。
并提出了科学探究过程包含的七个要素。
除去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外还有( )A 分析与论证B 反思C 评估D 交流与合作6.如图所示,皮带平面可当作是一个与水平方向夹角为a的斜面,皮带足够长并作逆时针方向的匀速转动,将一质量为m的小物块轻轻放在斜面上后,物块受到的摩擦力:()A 一直沿斜面向下.B 一直沿斜面向上.C 可能先沿斜面向下后沿斜面向上.D 可能先沿斜面向下后来无摩擦力.7.质量分别为m、2m的A、B两同种木块用一轻弹簧相连.当它们沿着斜面匀速下滑时,弹簧对B的作用力为:()A 0B 向上C 向下D 倾角未知.无法确定8.如图所示,线段OA=2AB,A、B两球质量相等,当它们绕O点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以相同的角速度转动时,两线段拉力T AB∶T OA为:()A 3∶2B 2∶3C 5∶3D 2∶59.三块完全相同的木块从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下落,A块自由下落,B块在开始下落的瞬间即被一水平飞来的子弹击中(击穿出),C块在下落到一半距离时被另一相同的水平飞来的子弹击中(未穿出),则三木块落地时间关系为:()A t A=t B=t CB t A<t B<tC C t A<t B=t CD t A=t B<t C10.光滑地面上放着两钢球A和B,且m A<m B上固定着一轻弹簧,如图所示.现在A以速率v0去碰撞静止着的B球时,有( )A 当弹簧压缩量最大时,A、B丽球的速率都最小B 当弹簧恢复原长时,A球速率为零C 当A球速率为零时,B球速率最大D 当B球速率最大时,弹簧的势能为零二、填空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合计20分)得分评卷人1.2001年,教育部公布了《》,同年秋季入学,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开始在实验.2.中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特征可分为四个不同的层次,这些层次分别是:、、因果认识的兴趣和概括性认识的兴趣.3.教学语言是最基本的教学技能,在物理教学中,在物理教学中对教学语言运用由三方面的要求:要注意语言的 、注意语言的 、注意语言的简明性和启发性.4.评价一个测验质量一般有四个指标,它们是 、 、难度和区分度。
陕西师范大学跨学院课程实施办法(修订)为了推进我校学分制建设,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求,规范跨学院、跨专业选课及授课的管理工作,特制定本办法。
一、跨学院选课(一)实施目的1. 充分利用各学院教学资源,实行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 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学习空间,激励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满足学生个性学习要求,使学生在校期间能聆听到全校各学院名师的课程,对学生多方面获取知识创造更好的条件。
同时,也为加强学生通识教育提供多种渠道。
3. 在更高的层次上推动和促进各学院教学改革,为进一步推进学分制改革注入新的活力。
(二)有关规定1. 课程范围:各专业学科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
2. 课程类别:根据实际情况,各学院提供的跨学院选修课程,按照全校通识教育选修课分为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与技术、美育与健康、教师教育等4个系列。
3. 学生要求:学生跨学院选修的课程必须为非本专业课程(“非本专业课程”指本专业教学计划以外的课程),经考核合格后计入通识教育选修课学分。
4. 教师要求:对于各学院提供的跨学院选修课程的主讲教师,必须在学生选课前提交教师简介、课程简介,以及选修该课程应具备的前期知识准备等要求。
(三)实施步骤1. 根据各专业教学计划,首先完成各专业学科基础课(必修)和专业必修课的预置以及专业选修课的选课工作,确保各学院各专业教学计划正常进行;2. 教务处统计各学院各专业有课余量(教室空余座位)的学科基础课、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并将其分通识教育选修课分为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与技术、美育与健康、教师教育等4个系列;各学院负责汇总、提交相关课程的教师简介、课程简介和相关选课要求等信息;3. 教务处将可供全校学生选修的跨学院跨专业课程纳入全校通识教育选修课,按照全校通识教育选修课的要求,组织全校学生跨学院选课。
(四)考核及成绩管理1. 对于跨学院选修的学生,任课教师按照全校通识教育选修课的有关考核方式和要求进行。
陕西师范大学2010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30分)
1.298.2K 时,1mol 的氧气(可视为理想气体)经等温可逆膨胀后,体积胀大10倍,对该过程来说,其△H 和W 为
A 、△H =0,W=0
B 、△H =0,W=-5708.6J
C 、△H=5708.6J,W=-5708.6J
D 、△H=-5708.6J ,W=0
2.理想气体在卡诺可逆循环过程中,下列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A 、W =0 B 、△H =0 C 、△S=0 D 、△G=0
3.在373.2K,大气压力下,1mol 的水蒸发为同温同压下的水蒸汽,已知水的蒸发热为40.6kJ
·mol -1
,对于该过程来说,其系统的△S 和△G 分别应为: A 、△S=108J ·K -1,△G=0 B 、△S= -108J ·K -1,△G=0 C 、△S=0,△G=40.6kJ D 、△S=0,△G= - 40.6kJ
4.300K 时氨基甲酸铵在一封闭容器中达分解平衡,分解反应为:NH 2CO 2NH 4(s)≒2NH 3(g)+CO 2(g),则该系统的独立组分数C 和自由度f*为:
A 、C=1,f* =0
B 、C=1,f* =1
C 、C=2,f* =2
D 、C=2,f* =1
5.下列各式中哪个表示了偏摩尔量
,,,,,,,,C C C C
B B B B B T P n T V n S P n T P n A H U A B n n n n μ⎛⎫⎛⎫⎛⎫⎛⎫∂∂∂∂ ⎪ ⎪ ⎪ ⎪∂∂∂∂⎝⎭⎝⎭⎝⎭⎝⎭、 、 C、 D、 6.热力学第三定律可以表示为
A 、在0K 时,任何晶体的熵等于零
B 、在0K 时,任何完整晶体的熵等于零
C 、在0℃时,任何晶体的熵等于零
D 、在0℃时,任何完整晶体的熵等于零
7. CuSO 4与水可生成CuSO 4·H 2O ,CuSO 4·3H 2O,CuSO 4·5H 2O 三种水合物,则在298.2K 与水蒸气平衡的含水盐最多为
A 、不可能有共存的含水盐
B 、3种
C 、2种
D 、1种
8.
科尔劳乌斯关于电解质溶液的摩尔电导率与浓度的关系的公式:m m β∞
Λ=Λ (1-,仅适用于 A 、浓度小于0.001 mol ·dm -3的强电解质的稀溶液 B 、弱电解质
C 、无限稀的溶液
D 、摩尔浓度为1的溶液
9.298.2K 应用盐桥将反应H ++OH -=H 2O(l)设计成电池的是
A 、Pt,H 2|H +||OH -|O 2,Pt
B 、Pt,H 2|H +||OH -|H 2,Pt
C 、Pt,O 2|H +||OH -|O 2,Pt
D 、Pt,H 2| OH - || H +|H 2,Pt
10. 通电于含有Fe 2+、Ca 2+、Zn 2+、Cu 2+的电解质溶液中;已知Ф0(Fe 2+/Fe ) = -0.440V ,Ф0(Zn 2+/Zn ) = -0.763V ,
Ф0(Cu 2+/Cu ) = 0.337V ,Ф0(Ca 2+/Ca ) = -2.87V ,若不考虑超电势时,且各离子活度均为1,则在惰性电极上金属析出的次序为:
A 、Ca→Fe→Zn→Cu
B 、Cu→Zn→Fe→Ca
C 、Cu→Fe→Zn→Ca
D 、Ca→Zn→Fe→Cu 11.反应A+B →C+D 的速率方程为r=k[A][B],则该反应
A 、是二分子反应
B 、是二级反应但不一定是二分子反应
C 、不是二分子反应
D 、是对A 、B 各为一级的二分子反应
12.平行反应11,122,2
,,,,12,1,2,,,a a k A E k A E
a a A B A C A A E E −−
−−→−−−−→= 若,则下列措施中不能改变B 和C 比例的是
A 、提高反应温度
B 、降低反应温度
C 、加入适当的催化剂
D 、延长反应时间
13.溶剂对溶液中反应速率的影响,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介电常数较大的溶剂有利于离子间的化合反应
B 、生成物的极性比反应物大,在极性溶剂中反应速率较大
C 、溶剂与反应物生成稳定的溶剂化物会增加反应速率
D 、非极性溶剂对所有溶液反应速率都有影响
14.在298K 时,蒸气苯在石墨上的吸附符合Langmuir 吸附等温式,在40Pa 时覆盖度θ=0.05,当θ=0.5时苯气体的平衡压力为
A 、760Pa
B 、400Pa
C 、200 Pa
D 、1000Pa
15.工业上为了将不同蛋白质分子分离,通常采用的方法是 A 、电渗 B 、电泳 C 、沉降 D 、扩散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
1.实际气体节流膨胀中,焦耳-汤姆逊(J-T)系数的定义为μJ-T = 。
2.对于气体反应,在一定压力下当反应的B B
ν∑ 时,惰性气体的加入使平衡朝正反应方向移动。
3.当温度变化时,标准氢电极的电极电势值Ф0(H +/H 2)值= 。
4.化学动力学中活化能E a 及阈能E c 中与温度无关的是 。
5.多孔硅有强烈的吸水性能,硅胶吸水后,其表面Gibbs 自由能将 。
三、推导证明题(10分)
某气体的状态方程PV m =RT+bP ,b 为大于零的常数,在等温可逆过程中,当其压力由P 1变为P 2时,对该气体:(1)证明△U=0;(2)推导其△S 的表达式。
四、计算题(共70分) 1.(14分) 取298.2K 和3×100kPa 的氧气10dm 3,反抗恒外压100kPa 进行绝热不可逆膨胀,求该过程的Q 、W 、△U 、△H 、△S 及△G 。
已知氧气在298.2K 时的摩尔标准熵0
m S =205.1J·K -1·mol -1,设氧气为理想气体。
2.(12分)100kPa 下N 2O 4的离解度在333K 时为54.4%,在373K 时为89.2%,试求反应N 2O 4≒2NO 2(g)的标准摩尔反应焓变△r H m 0及标准摩尔反应熵变△r S m 0。
设333K~373K 温度范围内反应的△C p =0.
3.(10分)在298.2K 时, 浓度为0.01mol·dm -3的CH 3COOH 溶液在某电导池中测得电阻为2220Ω,已知该电导池常数为36.7m -1。
试求在该条件下CH 3COOH 的电离度和电离平衡常数。
(已知λm ∞
(H +
)=349.8×10-4
S·m 2 ·mol -1 , λm ∞(Ac -)=40.9×10-4 S·m 2 ·mol -1)。
4.(14分) 298K 时,电池Zn (s )│ZnCl 2(0.56mol·kg -1
)│AgCl (s )|Ag (s )的E=1.015V ,
/)P E T ∂∂(= -0.402×10-4V/K ,已知:Ф0(Zn 2+/Zn )= -0.763V ,Ф0(Ag +/Ag )=0.799V ,AgCl(s)的K SP =1.7×10- 10。
(1)写出电子得失为2的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2)计算上述电池反应进度为1mol 时的△r H m 、△r S m 、△r G m 值;(3)计算电池反应的热力学平衡常数。
5.(12分)有人用核磁共振研究卤化氢(HX)对烯烃的高压加成反应,A+B→C,A 表示HCl,B 表示丙烯,C 表示氯丙烷,反应开始时[C]0=0.若对A 是m 级、对B 是n 级反应,在较短的时间间隔△t 内,有关系:
[C]/[A]=k[A]m-1[B]n △t 。
经过一系列实验发现:[C]/[B]与[B]无关:当[B]不变时[C]/[A]正比于[A]m-1。
今在保持[B]不变且相同的条件下,在较短的时间间隔△t 内,当P A 取9×P 0
、6×P 0
、3×P 0
(P 0
=100kPa )时,其[C]/[A]值之比9:4:1。
根据上述条件:(1)求反应物的级数及该反应的级数,并写出速率方程的微分式,以d[C]/dt 表示;(2)如果A 的浓度为a mol·L -1且保持不变,[B]0=1 mol·L -1、[C]0=0,写出当[B]=0.5 mol·L -1时反应所需时间的表达式(用速率系数k 等表示);(3)实验测得该反应在343K 时的表观速率系数为292K 时的1/3,求该反应的表观活化能E a 。
6.(8分)291K 时,各种饱和脂肪酸水溶液表面张力1ln 12.303b
c a γγ⎡
⎤
⎛⎫-
+ ⎪⎢⎥⎝⎭⎣⎦0=,式中γ0=0.07286N·
m -1,b=0.411,a 为随酸而异的常数,c 为浓度,设饱和吸附时c >>a,试求:(!)各种饱和脂肪酸水溶液的吉布斯
吸附等温式;(2)表面紧密排列时每个酸分子所占的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