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整理九年级初三语文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知识点整理.docx
- 格式:docx
- 大小:18.64 KB
- 文档页数:9
苏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汇总一、文言文学习1.经典篇目研读:深入学习几篇具有代表性的文言文,如《出师表》、《陈涉世家》等,理解其历史背景、作者情感及文章主旨。
2.文言字词与句式:掌握文中重点文言实词、虚词的用法和意义,积累常见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理解并识别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如省略句、倒装句、判断句、被动句等。
3.文化常识与思想内涵:了解与课文相关的古代文化常识,如官职制度、礼仪习俗等;探讨文章所蕴含的思想内涵、价值观念及人生哲理。
二、现代文阅读1.阅读策略与技巧:继续培养学生的阅读策略,如快速阅读、精读、批判性阅读等;引导学生掌握分析文章结构、理解作者观点、评价作品价值等技巧。
2.文体特征与表现手法:区分不同文体的特征,如小说、散文、议论文等;学习并理解各种表现手法在文章中的运用,如象征、对比、比喻、拟人等。
3.主题思想与情感:深入理解现代文的主题思想、作者的情感态度及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现实或人生哲理。
三、写作技巧与语言运用1.写作基础巩固:进一步巩固学生的写作基础,包括审题立意、选材组材、布局谋篇等能力。
2.文体写作训练:针对不同文体进行专项写作训练,如议论文的论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有力,记叙文的情节生动、人物鲜明,散文的意境深远、情感真挚等。
3.语言运用提升:注重语言的准确性和生动性,引导学生学习并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来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同时,注意语言的规范性和逻辑性。
四、文学鉴赏与评论1.文学作品鉴赏:选取经典文学作品进行鉴赏,引导学生从主题思想、人物形象、艺术特色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评价。
2.文学评论写作:教授学生如何撰写文学评论,包括如何提炼观点、组织论据、进行论证等;鼓励学生发表自己对文学作品的独特见解和感受。
五、综合实践与拓展1.名著阅读与分享:推荐并引导学生阅读经典名著,组织读书分享会,让学生交流阅读心得和体会。
2.语文综合活动:开展朗诵比赛、演讲比赛、作文竞赛等语文综合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知识点积累
整理:刘效芬审核:初三语文组
九送行
1.重点字词读音及解释
尴尬(gāngà):(神色、态度)不自然熙攘(xīrǎng)熙熙攘攘,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
邂逅(xièhòu):偶然遇见拘谨(jūjǐn):指言语、行动过分谨慎。
凄怆(qīchàung):悲惨,悲伤
2.成语识记
溢于言表:(感情)流露在言辞上、神情上。
神采奕奕(yìiyì):精神饱满的样子。
十给我的孩子们
重点字词读音及解释
考妣(kǎobi):(死去的)父亲和母亲姊姊(jiějie):姐姐刬(chǎn)袜:只穿着袜子着地
龌龊(wóchuó):这里指不干净
2.成语识记
鞠躬尽瘁():指小心谨慎,贡献全部精力。
瘁,劳累。
大失所望:表示原来的希望完全落空。
多多益善:愈多愈好。
益,更加
十一台阶
1.重点字词读音及解释
胯(kuà)骨:髋(kuān)骨的通称撬:念qiào 晌午(shǎngwǔ):中午
茬(chá):农作物收割后留在地里的茎或根
2.成语识记
微不足道:非常渺小,不值得一提。
若有所失:感觉好像丢掉了什么,形容心情惆怅.
十二呼兰河传
1.重点字词读音及解释。
倭瓜:即南瓜(葫芦科南瓜属的植物)。
是凡:凡是。
谎花huǎng huā:不结果的花。
初三下学期语文第三单元知识点汇总
11威尼斯商人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恻è隐癖pǐ性簌簌sù
庖pá代中流砥dǐ柱诉讼sòng
12变脸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糍粑íbā睡眼惺忪xīngsōng
打鼾hān徘徊páihuái阴霾ái
13枣儿
一、重点字词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童谣蓦然
羡慕囫囵吞枣
14音乐之声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峥嵘zhēngróng山麓lù鳞次栉zhì比
涟漪liánī嬷嬷ó
弥撒ísa远眺tià
1陈毅市长
一、简介
1文
《陈毅市长》是为纪念上海解放三十周年而创作的,上演后反响强烈。
人物原型:陈毅是久经考验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外交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者和领导者之一,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元勋。
江苏九年级下册语文复习知识点一、文言文阅读1. 文言文基础知识文言文的特点、起源、发展历程等。
2. 文言文句式和修辞手法平行句、排比句、对偶句、反问句、倒装句等;比喻、夸张、反问、设问等。
3. 文言文篇章结构和主题意义文言的篇章结构、标志性段落、承转句等;主题意义的归纳和概括。
4. 文言文阅读技巧通读整篇文章、理解句子段落的结构和逻辑关系、识别并理解生僻字词等。
二、现代文阅读1. 现代文阅读基础知识现代文的特点、起源、发展历程等。
2. 文章结构和段落衔接文章的开头、承接、过度、转折等;段落的开头、结尾、主题句、承接句等。
3. 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描述、夸张、比喻、对比等修辞手法的应用;使用修辞、植入感情等表达技巧。
4. 现代文阅读解题技巧根据关键词找到中心意思、理解段落的逻辑关系、分析词语的含义等。
三、古诗文鉴赏1. 古诗文基础知识古诗文的特点、起源、分类等。
2. 古诗文的结构和修辞手法五言、七言绝句的结构、押韵、对仗等;象征、夸张、比喻等修辞手法。
3. 古诗文的主题和意境通过诗词中的文字形象、意境的描绘等,理解诗词的主题和艺术特点。
4. 古诗文欣赏技巧辨析古诗中的典故引用、理解古诗中的意象等欣赏技巧。
四、作文写作1. 作文基本要求规范的书写、正确的标点符号、合理的段落分隔等基本要求。
2. 常见作文类型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的写作要求和特点等。
3. 作文思路和结构作文的开头、主体、结尾的设计和衔接等。
4. 作文表达技巧运用比喻、夸张、对比等修辞手法;运用扩充细节、列举例证等表达技巧。
以上是江苏九年级下册语文复习的知识点。
希望同学们在复习过程中能够认真学习,熟练掌握相关知识,并充分运用到课堂和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祝福大家学业有成!。
第三单元知识清单基础知识【字音字形】苟.得(gǒu)所恶.(wù)故患有所不辟.(bì)一豆羹.(gēng)勿丧.耳(sàng)不辩.礼义(biàn)一箪.食(dān)妻妾之奉.(fèng)乡.为身死而不受(xiàng)蹴.尔(cù)弗.受(fú)所识穷乏者得我与.(yú)唐雎.(jū)要.离(yāo)以头抢.地(qiāng)怫.然(fú)韩傀.(guī)免冠徒跣.(xiǎn)休祲.(jìn)色挠.(náo)白虹.贯日(hóng)缟.素(gǎo)寡.人(guǎ)寡人谕.矣(yù)嗜.学(shì)硕.师(shuò)负箧.曳屣.(qiè)(xǐ)皲.裂(jūn)媵.人(yìnɡ)裘葛..(qiúɡě)衾.(qīn)绮.绣(qǐ)容臭.(xiù)缊.袍(yùn)耄.老(mào)冻馁.(něi)谒.见(yè)撰.写(zhuàn)烨.然(yè)俟.(sì)贽.(zhì)塞.外声(sài)千嶂.里(zhàng)羌.管悠悠(qiāng)人不寐.(mèi)锦帽貂裘.(qiú)鬓.微霜(bìn)右擎.苍(qíng)麾.下炙(huī)霹雳..弦惊(pīlì)篱.下(lí)莽.红尘(mǎng)秋容如拭.(shì)【重点词语】《鱼我所欲也》★重点字词(1)故不为苟.得也苟:苟且。
(2)故患.有所不辟.也患:祸患,灾难;辟通“避”,躲避。
(3)非独贤者有是.心是:这样。
(4)蹴尔而与.之与:给予。
(5)妻妾之奉.奉:侍奉。
(6)此之谓失其本心..本心:天性,天良。
(7)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如使:假如,假使。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第三单元知识点梳理、编者:梦在他乡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一.重要词语的音和形:言简意赅.(gûi)繁琐.(suǒ)浩劫.(jiã)囊萤.(yíng)焚膏油以继晷.(guǐ)灯火阑珊..(lán)禁锢.(gù)反刍.(chú)悒郁.(yù)休憩.(qì)懵懵.懂懂(mýng)同胞.(büo)寸积铢.累(zhū)犀.锐(xī)蚁邱.(qiū)矻矻.穷年(kūkū)批大卻.(xì)譬.如(pì)浮光掠.影(lvâ)晦塞..(sâ)探骊.得珠(lí)蚌.壳(bàng)瞬.起瞬灭(shùn)度:千百度(dù)度(duó)着方步角:角度(jiǎo)(juã)主角传:传(chuán)播名人传(zhuàn)记刹:一刹(chà)那刹(shû)车散:散(sàn)布松散(sǎn)圈:圈(quûn)羊圈(juàn)子应:应(yìng)手(yìng)应当我补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背诵与默写:1.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语出韩愈的《进学解》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语出〈进学解〉。
3.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出自宋代晏殊的词《蝶恋花》。
4.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出自宋代柳永的词《凤栖梧》。
5.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出自宋代辛弃疾的词《青玉案》。
6.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九下第三单元知识点梳理第三单元走向未来的少年第五课少年的担当知识梳理1.如何认识多彩世界中的我?(1)在父母的引领下,我们开启了认识世界的第一扇窗,迈出了探索世界的第一道门。
我们走出家门,步入学校,逐步融入社会,走向更加广阔的世界。
(2)世界是多彩的,我们走向世界的形式是多样的。
①在走向世界的过程中,我们经历越来越多的事,遇见越来越多的人。
②我们会与世界各地不同国家、不同种族、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往。
③我们要珍视每一次交往的经历,努力建立起彼此之间的协作关系。
(3)我们在交往中探索世界,彼此守护,共同成长。
我们学会关爱,相互理解,赢得尊重,获得成长的力量。
面对困难时,我们勤于沟通,真诚合作,更加理性、智慧地解决问题。
我们一路历练、成熟,不断自我更新,逐渐为国家乃至世界承担起更多的责任。
2.为什么要为世界添光彩?(1)我们与丰富多彩的世界紧密相连,始终与这个世界彼此互动,同呼吸,共命运。
(2)每个人都是这个世界中的一员,所做的事都有可能对世界发展产生影响。
3.怎样才能为世界添光彩?(1)我们要从普通的事做起,通过自身的努力为人类发展和世界进步贡献智慧和力量。
(2)着眼未来,我们要适应世界发展趋势要求,全面提升个人素养:不断丰富知识储备,增强人文底蕴;树立科学精神,掌握科学思维方法;增强社会责任感,学会观察、思考各种社会现象,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实践创新能力。
4.为什么说少年强则中国强?(1)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息息相关,个人的未来与民族的未来紧密相连。
(2)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我们这一代青少年必将肩负起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任,成为国家的栋梁。
(3)青少年承载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命运。
青少年的品格影响着国家未来发展。
5.怎样理解青少年的责任是时代赋予的?青少年的责任是时代赋予的,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责任。
每一代青少年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都要在自己所处的时代条件下谋划人生、创造历史。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第三单元知识点梳理第三单元一、通假字(1)故患有所不辟(bì)也(“辟”同“避”,躲避)(2)万钟则不辩(biàn)礼义而受之(“辩”同“辨”,辨别)(3)所识穷乏者得(dé)我与(yú)(“得”同“德”,感恩,感激;“与”同“欤”,语气词)(4)乡(xiànɡ)为身死而不受(“乡”同“向”,从前)(5)故不错(cuò)意也(“错”同“措”,安放)(6)四支(zhī)僵劲不能动(“支”同“肢”,肢体)(7)同舍生皆被(pī)绮绣(“被”同“披”,穿) 二、一词多义词语例句释义得二者不可得兼动词,得到,拥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动词,同“德”,感恩,感激故不为苟得也动词,取得生舍生而取义者也名词,生命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动词,获得生命与所识穷乏者得我与语气词,同“欤”呼尔而与之动词,给徒亦免冠徒跣动词,裸露徒以有先生也副词,只,仅仅使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动词,派遣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动词,出使然虽然,受地于先王代词,这样秦王怫然怒形容词词尾,……的样子至礼愈至形容词,周到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动词,到达书每假借于藏书之家名词,书籍撰长书以为贽名词,信质援疑质理动词,询问非天质之卑名词,资质三、文言虚词词语例句释义而舍生而取义者也连词,表并列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连词,表转折,却以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介词,用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介词,凭借以君为长者介词,把徒以有先生也介词,因为之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结构助词,的愿终守之代词,指代安陵的国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长跪而谢之曰代词,指唐雎 四、词类活用类型 词语例句 释义 动词的使动用法 亡且秦灭韩亡魏。
使……灭亡。
伏,流伏尸二人,流血五步。
使……伏,使……流。
形容词作动词 广 请广于君。
扩充。
轻轻寡人与。
轻视。
名词作动词笔手自笔录。
用笔。
初三下册语文第三单元考点知识
一、要点字词
1.给以下加点字注音。
沙砾 l ì嶙峋 l ínx ún 狼嗥 háo
沉沦 miǎn孱 chán 弱愤懑 mèn
2.用适合的词语填空。
(1)那时候这里或许是一片芳香的草地,或许是的肥沃的湖沼,美
丽的大自然,万物鼎盛。
(2)全部都改变了:烧焦的石头代替了绿色的丛林,黑色的岩浆覆
盖了娇艳的野花。
(3)或许为它所感化,贞洁的白桦、挺秀的青杨、秀美的黄菠萝,
它们英勇的种子,都来了,来了。
(4)秋天的艳阳在丛林的树梢上欢喜地跳跃,把林子里的松、墨绿的唐棋、金色的杨、橘黄火红的枫,妆扮得五彩斑斓。
二、要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1.阳光不喜爱峡谷,峡谷难道不知道? 阳光是公正的吗 ?峡谷难道不理解 ?
2.火山制造了峡谷、深渊,却没有留下生命,山是光秃秀的,谷
是光溜溜的,太阳依旧高挂,但是山没有颜色,谷没有颜色
3.固然相对无言,倒是心心相通。
它仰慕峡谷深邃的品行,敬佩
峡谷坚毅的毅力,它为阳光的独爱愤懑,为深渊的遭受不平。
三、文学 (文体 )知识背记知识清单
《地下丛林断想》的作者是张抗抗。
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知识记诵手册1.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城东南)人,战国时期的思想家。
他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后世常以“孔孟”并称,有“亚圣”之称。
有《孟子》一书传世。
《孟子》长于言辞,其文气势磅礴,论证严密,富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对后来散文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2.刘向(约前77—前6),本名更生,字子政,沛县(今属江苏)人。
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
汉皇族楚元王(刘交)四世孙。
代表作品《新序》《说苑》《列女传》。
另撰有《别录》,为中国目录学之祖。
3.《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学著作,又称《国策》。
记载了西周、东周及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各国之事,记事年代起于战国初年,止于秦灭六国,约有2 40 年的历史。
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游说之士的政治主张和言行策略,也可说是游说之士的实战演习手册。
本书亦展示了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
西汉刘向编定为三十三篇,书名亦为刘向所拟定。
4.宋濂(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谥号文宪。
浦江(今属浙江)人,元末明初文学家,曾被明太祖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
他与高启、刘基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其散文质朴简洁,或雍容典雅,各有特色。
其作品有《宋濂全集》。
5.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北宋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
少时家贫好学,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015)进士及第。
官至参知政事。
范仲淹积极推行“庆历新政”,为人廉洁公正,奉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做人准则。
6.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与父苏洵、弟苏辙同位于“唐宋八大家”之列。
他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成就很高。
其词开创了一个新的流派,表现为题材新、形式新、风格新,具有豪壮、雄浑的风格,后南宋辛弃疾等人继承并发展其词风,形成豪放词派。
最新整理九年级初三语文教案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下
册第三单元知识点整理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知识点整理
第三单元
九、曹刿论战
伐攻打
请见请求谒见(庄公)
乡人同乡的人。
乡:周代地方行政单位,在国都及其近郊一万二千五百家为乡,与后来的乡村有区别。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有肉食俸禄的人(才)谋划这件事,(你)有何必插手呢?之:指代抗击齐军这件事。
何:为什么,表示反问,可译为“何必”。
乃入见于是入朝谒见(庄公)。
乃:副词,于是。
对应答,应对。
所安所用来养生的东西。
所:即“所……(动词)的……事物”。
安:安生,养生,动词。
下视有两种译法,一是走下车去察看;一是在车上往下察看。
夫大国那大国。
夫:在这里当指示代词“那”。
之本课共用了9个“之”字,有如下两种用法:(1)作代词用,这是主要用法。
可以代人,又可代事物或处所。
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他”、“他们”、“它”、“它们”。
如:“公与之乘”,指代“曹刿”;“登轼而望之”、“故克之”、“故逐之”,都是指代齐国军队;“肉食者谋之”,指代事。
(2)作助词用,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的”。
如:“小大之狱”、“忠之属也”。
十、愚公移山
河阳有两种说法。
一说是古县名,治所在今河南省孟西县。
一说指黄河北岸。
阳:旧称山的南面或水的北面。
者(1)助词,表停顿,如:“北山愚公者”。
(2)代词,的人,如:“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乎语气助词,相当于“吗”。
其(1)代词,他的,如:“其妻献疑曰”。
(2)副词,加强反问语气,如:“其如土石何”。
(3)代词,他,如:“惧其不已也”。
叩石垦壤开凿石头,挖走泥土。
叟老头。
残年余年。
残:残余。
毁除掉。
心思想。
不若不如,比不上。
弱子小孩子。
弱:年少。
加更。
于(1)介词,到,如:“达于汉阴”。
(2)介词,向,如:“告之于帝”。
十一、出师表
表古代臣子向帝王上书的一种文体名称,用于向君主陈说作者的请求和愿望。
与“章”、“奏”、“驳议”、“上疏”之类统称“奏议”。
创业创立基业。
辟弊疲困,凋弊,蜀地原为益州所辖,三国时,蜀国地狭人稀,比较弱小,要出兵作战,感到国力困乏。
诚实在,真是。
妄自菲薄过分地轻视自己。
妄:乱,轻率。
菲薄:小看,轻视。
菲:也是薄的意思。
是以即“以是“解释为因此,于这样。
以:因为,于。
是:此。
晓畅通晓熟悉。
此先汉所以兴隆也这就是前汉兴旺发达的原因。
所以:……的原因。
倾颓倾覆衰败。
计日而待计算着日子来等待。
形容时间很短。
闻达指被当权者重用。
闻:驰名。
达:发达得志。
尔来从那时以来。
有同“又”
效奏效,效果,成就。
伤损害。
明明察(的美名)。
南方这里指xx南部和云南一带。
兵甲泛指军队。
兵:兵器。
甲:盔甲。
奖率三军鼓励和率领全军。
中原这里指魏国(曹操)汴(今河南省开封的别称)、洛(今河南省洛阳)一带。
奸凶这里指曹操。
兴复振兴恢复。
兴德之言发扬圣德的言论。
察纳审查采纳。
于本课“于”字有以下两种用法:(1)作介词,表示动作发生的方位、处所,
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在”、“到”等。
如:“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2)作介词,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对……”、“向……”等。
如:“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十二、观潮
伟观雄伟的景象。
盛盛大。
则就像。
雷霆雷暴、霹雳。
震撼震动,摇撼。
激射冲击喷射。
势极雄豪气势雄壮猛烈到了极点。
分列分开排列。
于水面者在水面上的。
四起从四面升起来。
轰震轰隆隆地爆炸开。
崩山大山崩塌。
烟消波静黄烟消散,水面平静。
为火所焚被火烧毁。
争先鼓勇互相抢先,鼓足勇气。
出没出现和隐藏。
以此夸能凭这一手来显示本领。
塞途堵塞了大路。
百物各种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