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教学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282.50 KB
- 文档页数:23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用方程解决问题《相遇问题》教学设计师:想一想,怎样做淘气能最快拿到作业本?引导学生得出:两人同时从家里出发,他们在途中相遇最节省时间。
师:像这样的运动有什么特点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相遇问题。
板书课题:相遇问题一、了解相遇的特点师:估计两人在何处相遇?说一说你的想法。
引导学生得出:淘气每分钟走70米,笑笑每分钟走50米,淘气的速度比笑笑的快,估计相遇的地点在邮局附近。
师:那么淘气和笑笑出发后多长时间相遇呢?你能用画图的方式来表示刚才演示的过程吗?展示:师:从线段图中,你能发现数量关系吗?反馈:淘气走的路程+笑笑走的路程=840米师: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课件出示——思考提示:1.淘气走的路程和笑笑走的路程怎么算?2.两人的相遇时间有什么特点?尝试用方程解答。
反馈:淘气走的路程=淘气走的速度×时间笑笑走的路程=笑笑走的速度×时间两人的相遇时间相等,所以设出发后x分相遇,淘气就走了70x米,笑笑就走了50x米。
70x+50x=840120x=840x=7答:淘气和笑笑出发后7分钟后相遇。
师:这样列方程算出的答案正确吗?想想怎么检验。
展示:淘气走的路程:70×7=490(米)笑笑走的路程:50×7=350(米)总路程:490+350=840(米)与原题符合,是正确的。
师:这道题还有可以怎么解决?课件出示:师:通过填表,想想还可以先算什么?引导学生观察得出:还可以先算两人一分钟走的速度和,再把“速度和×相遇时间”就等于总路程。
师:你能用这种方法算算吗?反馈:(1)我用方程。
解:设出发后x分相遇。
(70+50)x=840x=7(2)我用算术法:相遇时间=总路程÷速度和。
840÷(70+50)=7(分)答:出发后7分钟后相遇。
三、巩固应用课件出示:如果淘气的步行速度为80米/分,笑笑的步行速度为60米/分,他们出发后多长时间相遇呢?先想一想,再列方程解决问题。
第1课时邮票的张数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课本P69-P70教材分析:《邮票的张数》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用方程解决问题的第一课时,本课是学生学习了等式的性质,会解形如3x +2=5这样的简单方程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是以后学习(运用方程解决简单的百分数问题)的基础和前提,因此本课内容在小学数学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的观察能力、归纳概括能力已逐步形成,他们在探索新知识的过程中,主动性已比较强了。
同时他们具备了一定的探究能力和小组合作意识,但在问题解决中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水平还不高。
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会解形如ax±x=b这样的方程,这些都是学习本课内容的基础。
教学目标1.通过解决姐弟二人的邮票张数问题,学会解形如ax±x=b这样的方程,进一步理解方程的意义。
2.会分析简单实际问题中的数量的相等关系,会用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能够正确的分析并找出数量之间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
教学用具:教具、学具(秘密武器)课件。
教学过程:一、课前游戏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出一个谜语,看谁能马上猜出来:明星双休日(打一字)生:冥思苦想。
有学生尝试回答,师:通过学生的回答,揭示出“‘明星双休日’,就是将‘明星’里的两个日去掉后,剩下的月’和‘生’组成‘胜’。
”师:再来猜一个?听好了,还是一个字谜:“月亮跟着月亮走。
”生:“朋”。
“月亮跟着月亮走,”就是将两个月放在一起,所以就是“朋”。
师:为什么大家猜第一个谜语时不容易猜出,却轻而易举地猜出了第二个谜语呢?生:因为我知道了第一个谜语的思路,有了这个思路,第二个谜语就不是问题了。
师:对,数学的学习也是如此,学的也是一种思路,有了这种思路,许多数学难题都会迎刃而解!师:我们今天探索的课题是—邮票的张数(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
1、课件出示情景图。
(1)、提问:从这幅图中,你了解了哪些数学信息?(2)、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一个什么数学问题?根据学生回答出示:弟弟和姐姐各有多少张邮票?请尝试用方程解决问题。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统计教案及教学反思五年级数学教案第七单元统计第一课时扇形统计图【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实例,认识扇形统计图,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能力目标:能读懂扇形统计图,从中获取有效信息。
情感目标: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 1、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2、能读懂扇形统计图,从中获取有效信息。
【教学难点】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扇形统计图的特点与作用1、认识扇形统计图。
先出示“我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有宝塔各层的位置和面积,引导学生比较各类食物在膳食中的地位和应占的比重。
再出示小丽一家三口一天各类食物摄入量的统计表。
(1)完成统计表。
师:请同学们根据统计表中的信息,算一算每种食物摄入量占食物总摄入量的百分比。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运用统计图表示上表中的数据。
同时出示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引导学生读懂统计图,并在与条形统计图对比中,认识扇形统计图。
(3)从上面的统计图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组织学生进行交流,体会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不同特点与作用。
●二、体会扇形统计图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1、说一说:观察下面的统计图,说一说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出示教科书第85页四幅扇形统计图。
先让学生自己读图,再说一说,获得了哪些信息?明白了什么?有和想法或感受?2、试一试:看图回答问题。
出示教科书第85页一年级和五年级两幅作息时间安排统计图。
第(1)题让学生读图后交流。
第(2)题引导学生用“24乘每部分所占的百分比”计算。
第(3)题引导学生利用量角器、直尺等工具,仿照上面的统计图,自己画一幅扇形统计图,并与同学交流。
●三、作业设计《新同步》【板书设计】扇形统计图“我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教学反思】在统计教学中,学生已经学过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对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特征和表现形式有一些基本认识。
但学生没学扇形,却要学习扇形统计图,这就要老师居高临下,化难为易,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新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新教材)特别说明:本教案为最新北师大版教材(改版后)配套教案,各单元教学内容如下:第一单元分数加减法第二单元长方体(一)第三单元分数乘法第四单元长方体(二)整理与复习第五单元分数除法第六单元确定位置第七单元用方程解决问题数学好玩第八单元数据的表示和分析总复习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总备一、学情分析我班学生的学习态度、班级的学习风气是比较好的。
我一直对行为习惯的培养很重视,因而这批同学的学习态度端正,作业书写工整、美观。
但也有部分同学由于父母长辈过分宠爱,平时对自己要求不严,学习习惯较差,作业马虎,字迹潦草,由于学习态度不端正,导致学习成绩不理想。
因此,在本学期的数学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要特别加强学生学习习惯和责任心的培养,学会思考方法,养成善于思考的好习惯,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渗透在教学的全过程。
二、教材分析和教学目标(一)数与代数第一单元“分数加减法”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并能正确计算;能理解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正确计算;能把分数化成有限小数,也能把有限小数化成分数;能结合实际情境,解决简单分数加减法的实际问题。
第三单元“分数乘法”结合具体情境,在操作活动中,探索并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探索并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能解决简单的分数乘、除法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第五单元“分数除法”了解倒数的意义,会求一个数的倒数。
能够正确进行分数混合运算;理解整数的运算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结合实际情境,能用多种方法解决简单分数混合运算的实际问题,体会分数混合运算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第七单元“用方程解决问题”在列方程的过程中,会分析简单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提高用方程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由于有两个未知数,需要选择设一个未知数为x,再根据两个未知数之间的关系,用字母表示另一个未知数。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练习七》备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练习七》主要内容包括分数的加减法运算、分数的乘除法运算以及应用题。
这些内容是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
本节课通过一系列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和掌握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但对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还不够熟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具体的例子和练习题,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分数的运算方法,提高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2.过程与方法:通过练习题和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积极思考和合作探究的学习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掌握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2.难点: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分数的运算方法,解决复杂的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法。
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通过具体的案例和练习题,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分数的运算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黑板、粉笔、练习题、课件等。
2.学具:练习本、笔、计算器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回顾和复习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方法。
例如:请大家回忆一下,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有哪些规则?请大家举例说明。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分数的运算方法进行解答。
例如:小明有2/3的苹果,小红有1/4的苹果,他们一起有多少苹果?3.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例如:计算以下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1/2 + 1/3;2/5 × 3/4;4/7 - 2/7。
数学好玩第1课时“象征性”长跑教学内容北师版五年级下册教材第75~77页。
内容简析活动任务:主要明确本次实践活动的任务是什么。
设计方案:主要探究设计长跑方案前需要解决哪些问题,如:需要调查的内容、应做的准备工作、采取怎样的方式设计活动方案等。
动手实验:让学生分小组收集相关数据,依据收集的数据确定长跑的总路程,人员的安排以及时间安排等,并制订出全班的“象征性长跑活动方案”。
交流反思:让全班同学交流设计的象征性长跑活动方案,反思在设计方案中需要考虑的问题,探寻设计方案中所用到的数学知识和方法。
自我评价:让学生评价自己在设计活动中的表现,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目标1.通过设计“跑向北京”的象征性长跑的活动方案,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2.经历设计活动方案的过程,提高收集数据与处理数据的能力。
3.在收集数据、设计方案、交流等活动中,学会合理地评价活动过程和设计方案等,发展自我反思能力。
教学重点能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出比较合理的“象征性长跑活动方案”,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难点能依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法与学法1.教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小组合作法、实践操作法等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对比、操作等环节设计出“象征性长跑活动方案”。
2.学法:通过分析综合法、观察发现法、合作交流法等方法来探究长跑中的一些实际问题,设计出合理的方案。
承前启后链教学过程一、情境创设,导入课题谈话引入法:同学们,又到了一学期一次的“数学好玩”课程啦。
今天要“玩”的是“象征性”长跑,到底什么意思呢?我们先来看看教材吧。
板书课题——“象征性”长跑【品析....,.节省教学时间。
】............,.直奔主题...:.开门见山情境引入法:教师课件出示下面的信息:为增强体质,培养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月亮湾小学准备组织五年级学生开展“跑向北京”的象征性长跑活动,学校向同学们征集活动方案,请你一起来参与。
用方程解决问题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1课时“邮票的张数”。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通过解决问题,学会解形如ax±x=b这样的方程,进一步理解方程的意义。
数学思考:1、结合具体情境,通过画一画、写一写、说一说学会分析题目中数量间的关系。
2、通过数学学习活动,学会用方程解决问题。
问题解决:1、在观察、分析、抽象和交流的过程中,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为方程。
2、通过自主探究和讨论交流,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进一步体会方程的思想方法和价值。
情感态度:1、在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学习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的学习习惯。
2、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教学重点:会分析题目的数量关系,根据数量关系设未知数并列方程解决问题,会解形如ax±x=b这样的方程。
教学难点:根据不同的等量关系,用不同的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课堂实录:课前互动:1、老师自我介绍,个别学生自我介绍。
2、师:张老师今年44岁,小明同学11岁,根据这两个信息,知道了什么?生:张老师和小明一共55岁。
生:张老师比小明大33岁,小明比张老师小33岁,张老师和小明相差33岁。
生:张老师的年龄是小明的4倍。
一、唤醒旧知、串联知识。
1、看图填空。
师:白兔只数是黑兔的几倍?生:白兔只数是黑兔的3倍。
师:黑兔有5只,白兔有几只?黑兔有8只,白兔有几只?黑兔有10只,白兔有几只?黑兔有X只,白兔有几只?生:白兔有15只,白兔有24只,白兔有30只,白兔有3X只。
师:这四道题都是用什么方法求白兔的只数,怎样求白兔的只数?生:黑兔的只数×3=白兔的只数师:这就是这4道题的等量关系式,请看第二题,读句子,找等量关系式。
2、读句子,找出数量关系式。
师:红花和黄花共20朵。
生:红花朵数+黄花朵数=20朵师:男生比女生多8人。
|生:男生人数-女生人数=8人师:题目中数量间的关系,可以用直观图、方格图表示,也可以用等量关系式表示。
1.根据下列题中的信息写出等量关系,再列方程解决问题。
(1)这幅画的长、宽各是多少厘米?根据长是宽的2倍,可以列出等量关系式:长=宽×2画框共有162cm的木条,是长方形的周长是162cm,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解设:长方形的宽是xcm,长是2xcm.(x+2x)×2=1623x×2=1626x=162X=27长:2x=2×27=54答:这幅画的长是27cm,宽是54cm。
(2)白键和黑键各有多少?钢琴是由白键和黑键组成的,根据钢琴有88个键,可以得出白键个数+黑键个数=88白键比黑键多16个,可以列关系式为白键个数-黑键个数=16解:设黑键有x个,白键有(x+16)个。
x+x+16=882x=72x=36白键:x+16=36+16=52答:黑键有36个,白键有52个。
解方程2x+x=3 2x+3x=70 5y+y=964m-m=9 3n-n=50 6x-3x=4.8妈妈的年龄比小丽年龄的3倍多4岁,妈妈今年37岁,小丽今年几岁?列方程解决问题。
根据妈妈的年龄比小丽年龄的3倍多4岁,可以得出关系式小丽的年龄×3+4=妈妈的年龄,而妈妈的年龄是已知量。
解:设小丽今年x岁。
3x+4=373x=33X=11 答:小丽今年11岁。
4.平均每盘有几个橘子?根据题意可以得到的信息是,用有50个橘子,把50个橘子放到4个盘子里,还剩2个,等量关系式:每盘橘子的数量×4+剩下的橘子数量=橘子的总数量解:设平均每盘有x个橘子。
4x+2=504x=48X=12 或者用算术法(50-2)÷4=12(个)答:平均每盘有12个橘子,在这里我们鼓励用列方程解决问题。
5.如图,正方形的周长比等边三角形的周长多5cm,正方形和三角形周长各是多少厘米?根据题意,列出等量关系式:正方形的周长-三角形的周长=5,图中显示等边三角形的边长和正方形的边长是一样的。
戴黄帽的人数-戴红帽的人数=5戴红帽的人数×2=戴黄帽的人数解:设戴红帽的学生有x人,则戴黄帽的学生有2x人。
2x-x=5x=5戴黄帽的学生:2x=2×5=10答:戴红帽的学生有5人,则戴黄帽的学生有10人。
6.光的速度是30万千米/秒,相当于1秒绕地球赤道约7圈还多2万千米。
地球赤道的周长大约多少万千米?地球赤道周长×7+2=光1秒的路程解:设地球赤道周长大约x万千米。
7x+2=30x=4答:地球赤道周长大约4万千米。
三、达标检测7.便利店进了4箱梨后,又进了3箱苹果和一箱梨。
(1)进1箱梨和1箱苹果各需多少元?(2)如果便利店用250元进了5箱苹果后,用剩下的钱最多能进几箱梨?(1)4箱梨一共72元,一箱梨的价钱为:72÷4=18(元)3箱苹果和1箱梨一共108元,已经求出1箱梨18元,所以先用108-18=90元,90元是三箱苹果的价钱,1箱苹果的价钱是90÷3=30(元)(2)1箱苹果30元,5箱苹果的价钱是:30×5=150(元),剩下250-150=100元,每箱梨18元,100÷18=955≈5(箱)8.奇思每分跑280m,妙想每分跑320m。
环湖公路一周的长度是5400m,两人同时反方向跑步。
(1)估计两人在何处相遇,在图中标出来。
(2)多长时间后两人相遇?同时反方向跑,根据题意这是一道相遇问题。
奇思跑的慢,妙想跑的快,相遇地点会离奇思近一些,大概在中间偏向奇思一点儿的位置。
这道题的等量关系式:奇思的路程+妙想的路程=5400奇思的速度×时间+妙想的速度×时间=5400 解:设x分后两人相遇。
280x+320x = 5400x = 9 答:9分后两人相遇。
9.笑笑和妈妈想在六一儿童节前,为希望小学的小朋友编60个笔筒。
妈妈平均每时编3个,笑笑平均每时编2个。
编好60个笔筒,一共需要多长时间?等量关系式:妈妈编的笔筒个数+笑笑编的笔筒个数=60解:设一共需要x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