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样检验概论
- 格式:ppt
- 大小:126.00 KB
- 文档页数:34
抽样检验相关基础知识引言抽样检验是统计学中常用的一种推断性统计方法,用于对总体特征或参数进行推断。
在许多实际问题中,由于种种原因我们无法对总体进行全面调查,而只能通过对总体的一个子集进行抽样,并根据抽样结果对总体进行推断。
抽样检验就是根据样本数据对总体进行推断的一种方法。
本文将介绍抽样检验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常见的假设检验方法。
抽样检验的基本概念总体和样本在抽样检验中,我们关心的是一个特定的总体(population)。
总体是指我们想要研究的一群个体的集合。
例如,我们可能想研究全国成年人的平均身高,那么全国成年人就是我们要研究的总体。
由于总体往往很大或很难获取全部数据,我们需要通过抽样来获取总体的一部分数据,这部分数据称为样本(sample)。
样本是从总体中抽取的、能够代表总体特征的一部分个体的集合。
通过对样本数据的研究,我们可以对总体进行推断。
假设检验在抽样检验中,我们常常对总体的某个特征或参数值进行假设,并通过样本数据来判断这个假设是否成立。
在假设检验中,我们通常会提出一个原假设(null hypothesis)和一个备择假设(alternative hypothesis)。
原假设是对总体特征或参数的一个假设,我们希望通过样本数据来检验这个假设的正确性。
备择假设是对原假设的反面假设,它表示我们认为原假设不成立。
抽样检验的原理抽样检验的原理基于统计推断的思想,即根据样本数据对总体进行推断。
在抽样检验中,我们通常会选择一个合适的统计量作为检验统计量(test statistic)。
检验统计量是样本数据的一个函数,它能够反映样本数据与原假设的一致性。
常见的检验统计量有均值、比例、差异等。
然后,我们会根据原假设的设定,计算出这个统计量的取值,并根据概率分布来进行判断。
根据概率分布,我们可以计算出在原假设成立的情况下,出现检验统计量取值的概率。
如果这个概率(称为p值)很小,低于事先设定的显著性水平(significance level),我们就有理由拒绝原假设,接受备择假设。
第三章抽样检验大纲要求与内容提要一、基本概念1、掌握抽样检验、计数检验、计量检验、单位产品、(检验)批、不合格、不合格品、批质量、过程平均、接收质量限及极限质量的概念1.1抽样检验(p130)——按照规定的抽样方案,随机从一批或一个过程中抽取少量个体(作为样本)进行的检查,根据样本检验结果判定一批产品或一个过程是否可以被接收。
1.2计数检验(pp.130-131)——包括计件和计点抽样检验。
计件抽样检验——根据被检样本中的不合格产品数,推断整批产品的接收与否。
计点抽样检验——根据被检样本中的产品包含的不合格数,推断整批产品的接收与否。
1.3计量检验(p131)——通过被检样本中的产品质量特性的具体数值并与标准进行比较,进而推断整批产品的接收与否。
1.4单位产品(p131)——为实施抽样检验需要而划分的基本产品单位。
……在抽样标准中定义为可单独描述和考察的事物。
……1.5(检验)批(p131)——提交检验的一批产品,亦为检验对象而汇集的一批产品。
——它应由同型号、同等级和同种类(尺寸、特性、成分等),且生产条件和生产时间基本相同的单位产品组成。
——又分为孤立批和连续批:孤立批——指脱离已生产或汇集的批而不属于当前检验批系列的批;连批批——指待检批可利用最近已检批所提供质量信息的连续提交检验批。
1.6批量(p131)——检验批中单位产品的数量,常用N表示。
1.7不合格(p132)——单位产品的任一质量特性不满足规范要求。
常据不合格的严重程度必要时将其由重到轻分类为A、B、C类不合格。
1.8不合格品(p132)——具有一个或一个以上不合格的单位产品。
对应于不合格分类而为A、B、C类不合格品。
1.9批质量(p132)——单个提交检验批产品的质量。
由于质量特性值——计数值、计量值的属性不同而对之表示方法有别。
a.计数值有:i) 批不合格品率(计件)——批的不合格品数D 除以批量N: P=D/N, ii) 批不合格品百分数(计件)100p iii)批每百单位产品不合格数(计点):批的不合格数D 除以批量N:u=D/N b. 计量值有:i) 批中所有单位产品的某个特性的平均值μ;ii) 批中所有单位产品的某个特性的标准差σ或变异系数/V C σμ=等。
抽样与检验的意义概述引言抽样与检验是统计学中常用的两个概念,它们在数据分析和研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对抽样与检验的意义进行概述,解释为什么它们在统计学中如此重要。
抽样的意义抽样是指从一个较大的总体中选择一部分样本来进行研究或分析。
抽样的意义在于通过对样本的研究和分析,可以推断得出总体的特征和参数。
- 第一,通过抽样可以节省资源和时间。
对于大型总体,进行全面的调查或研究是非常困难且成本高昂的,而采用抽样的方法可以节约大量的资源和时间。
- 第二,抽样可以更好地控制实验条件。
在某些情况下,我们难以对总体的每个个体均做全面的实验,而通过抽样的方式可以有效地控制实验条件,从而更好地研究和分析总体。
检验的意义检验是通过收集到的样本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来对总体参数进行推断,并进行假设检验的过程。
检验的意义在于: - 第一,检验可以验证研究目的或问题的假设。
在科学研究或实验中,我们常常需要假设某种假设的成立与否,通过检验可以根据样本数据对假设进行验证和判断。
- 第二,检验可以比较不同样本或群体之间的差异。
通过对样本数据进行分析和比较,我们可以判断样本之间或群体之间是否存在差异,并进行进一步研究和分析。
抽样与检验的关系抽样与检验密切相关,二者相互依赖、相互促进。
抽样是检验的基础,没有合理的抽样方法和抽样样本,就无法进行有效的检验。
而检验则通过对样本数据进行分析和判断,进一步验证抽样的准确性和推断总体参数的有效性。
抽样和检验是统计学中不可或缺的两个环节。
举例说明为了更好地理解抽样与检验的意义,我们来举一个例子:某公司想要了解其员工对工作环境是否满意,总共有1000名员工。
为了调查这个问题,先从这1000名员工中抽取了100名员工作为样本,并对这100名员工进行调查问卷的发放。
通过分析这100名员工的回答,我们可以得出推断总体员工对工作环境是否满意的结论,并进一步进行假设检验。
结论抽样与检验在统计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们可以通过对样本数据的研究和分析来推断总体的特征和参数,验证研究假设以及比较不同样本或群体间的差异。
·检验:ISO9000:2000下的定义:通过观察和判断,适当时结合测量、试验,所进行的符合性评价。
·全数检验:即百分之百检验,一般在以下情况下适用(1)检验是非破坏性的;(2)检验的项目少,数量少,费用少;(3)影响产品质量的重要特性项目;(4)昂贵的、高精度或重型的产品;(5)能够应用自动化检验方法的产品和零部件。
·抽样检验:就是从一批产品中随机抽取一部份进行检验,并据此判定该批产品是否合格的活动。
本教材抽检检验与抽样验收是同一概念。
·抽样检验适用的围:1、破坏性检查验收;2、测量对象是连续体(流程性材料);3、产品数量多;4、希望节省单位检验费用和时间。
·经过抽样检验判为合格的批,不等于批中每个产品都合格。
经过抽样检验判为不合格的批,不等于批中全部产品都不合格,合格批只是允许含有不超过规定限量的不合格品,而被拒收的不合格批,只是不合格品超过限量,其部分可能仍然是合格品。
第一节基本概念一、名词术语1、抽样检验按产品的质量特性不同分为两大类:计件检验:将单位产品简单地分成合格品或计数抽样检验不合格品抽样检验计点检验:只是统计出单位产品中不合格数的检验计量抽样检验:按照给定的产品技术标准,将单位产品的质量特性用连续尺度量出其具体数值的抽样检验。
例:检验一批轴的平均长度是否符合要求和检验一批轴里包含的不合格品数的主要区别在于:A、检验资料性质不同B、抽取样本的方式不同C、抽取样本个数不同2、单位产品:为了实施抽样检验而划分的单位体或单位量:包括自然划分和人为划分。
一台电视机与钢水、布匹等划分单位体的区别。
3、检验批:它是作为检验对象而汇集起来的一批产品:应由生产条件、生产时间基本一样,同型号、同等级、同种类(尺寸、特性、成分等)的单位产品数组成。
它可以和投产批,销售批,运输批一样或不同。
4、批量:检验批中单位产品的数量,用N表示。
5、不合格:单位产品的任何一个质量特性不符合规定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