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图书馆(2013)
- 格式:ppt
- 大小:12.26 MB
- 文档页数:35
第75期2012..4.10兰州交通大学移动图书馆 1 移动图书馆设计坚持以移动无线通讯网络为支撑,以图书馆集成管理系统平台和基于元数据的信息资源整合为基础,以适应移动终端一站式信息检索应用为核心,以云共享服务为保障,通过手机、iPad、PSP等手持移动终端设备,为图书馆用户提供检索和阅读数字信息资源,自助查询和预约续借业务,为实现数字图书馆最初的梦想: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获取所需要的任何知识构建现代图书馆信息移动服务平台。
优势特点1.基于元数据的一站式检索系统应用元数据整合技术对馆内外的中外文图书、期刊、报纸、学位论文、标准、专利等各类文献进行了全面整合,在移动终端上实现了资源的一站式搜索、导航和全文获取服务。
●提供一套适合手机应用的操作界面●可随时随地获取任何资源,解决手机不能访问图书馆IP内资源问题2.适合手机的信息资源充分考虑到手机阅读的特点,移动图书馆专门提供3万多本e-pub电子图书7800多万篇报纸全文供手机用户阅读使用。
3.云服务共享移动图书馆接入功能强大的云共享服务体系,平台提供24小时云图书馆文献传递服务,无论是电子图书还是期刊论文,都可以通过邮箱接受到电子全文。
系统接入文献共享云服务的区域与行业联盟已达78个,加入的图书馆已有723家;24小时内,文献传递请求的满足率:中文文献96%以上,外文文献90%以上。
4.个性化服务体验通过设置个人空间与图书馆OPAC系统的对接,实现了馆藏查询、续借、预约、挂失、到期提醒、热门书排行榜、咨询等自助式移动服务。
并可以自由选择咨询问答、新闻发布、公告(通知)、新书推荐、借书到期提醒、热门书推荐、预约取书通知等信息交流功能。
关于禁止批量下载电子资源的通知 1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图书馆投入大量经费购买了2012年度的外文全文数据库(大部分已经开通)供我校师生使用,在较大程度上满足了我校教学科研对国外期刊论文的需求。
图书馆引进的电子文献资源仅限在兰州交通大学校园网内供本校师生为教学科研的目的使用。
图书馆泛在服务模式初探摘要:随着泛在网络的发展,泛在图书馆及图书馆泛在服务概念也随之产生,“泛在图书馆”是基于网络传递信息和服务的,它是未来发展的趋势。
泛在图书馆的基本理念是读者可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通过网络通信设备获取自己想要的信息,如何利用泛在图书馆的6个基本特点为读者带来完美的服务是泛在服务的关键,文章以超星公司推出的超星移动图书馆为例探讨了移动图书馆是图书馆泛在服务模式之一。
关键词:图书馆泛在服务中图分类号: g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1(b)-0-02回顾这些年图书馆的发展,出现了数字图书馆(digital library)、虚拟图书馆(virtual library)、全球图书馆(globe library)、多媒体图书馆(multimedia library)、无墙图书馆等等提法,20世纪末又有学者提出了泛在图书馆( ubiquitous library)。
以计算机、通讯、多媒体技术完美结合的网络给图书馆服务模式带来的将是脱胎换骨的改变,进入网络化社会,使一种无所不在的图书馆服务理念应运而生。
1 “泛在”概念的历史渊源日本东京大学坂村健教授和施乐公司首席科学家马克·威瑟是最早提出“泛在”概念的。
ubiquitous(无所不在)源自拉丁语,意为普遍存在、无所不在( existing everywhere)。
1991年,马克·威瑟在《21世纪的计算》一文中提出了“泛在计算(ubiquitous computing)”的思想,强调把计算机嵌入到环境或日常生活常用工具中去,智能设备将遍布于周边环境,无所不在。
[1] ibm 公司在2008年底率先在全球范围内首次提出“智慧地球(smart planet)”概念。
得到了美国政府的认可。
2009 年,我国政府提出的“感知中国”战略,提出我国“泛在信息社会”国家战略。
泛在网络作为服务社会公众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强调面向行业的基础应用,更好地为社会信息化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