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方法探析
- 格式:pdf
- 大小:257.60 KB
- 文档页数:3
试论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方法一、高等教育学多学科研究的必要性任何学科的基本构成要素都是两个,即“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前者回答的是该学科研究什么的问题,后者回答的则是怎样研究的问题对不同学科来说,由于这两个要素本身的性质不同,两个要素之间的组合关系不同,因此,就表现出了不同的学科属性和发展特点。
按照日本东京大学社会学教授富永健一对社会科学所作的“领域学”与“学科”两大类型的划分[1],高等教育“是建立在普通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教育,以培养专门人才为目标”。
表明高等教育学属于“领域学”, “领域取向”是高等教育学的学科属性。
从各个学科发展的现实状况来看,同一个对象领域是可以由不同的学科来研究的,反过来,不同的对象领域也可以由同一学科来分析,“领域”与“学科”之间实际上存在着多种不同的组合。
按照富永健一的界定,“学科”是认识及系统化之原理的特定化(它具有明显的“理论科学”的性质),而“领域”则是认识及系统化之对象的特定化[2]按照这一标准,经济学、社会学和心理学被视为学科,而企业、教育、宗教、文化等则是领域。
将这些领域中的某一个确定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如管理学、教育学、宗教学、文化学等就属于“领域学”当然,在“学科”和“领域学”之间的界限,并不一定泾渭分明,纯粹意义上的“学科”或“领域学”是不多见的。
用“学科取向”或“领域取向”来分辨学科属性,应当是比较恰当的。
就高等教育学来看,它具有明显的“领域取向”的学科属性。
这就意味着它要把自身研究的重点不是单纯追求构建完整而严密的“科学理论”体系,而要“应用教育学基础理论和教育科学中技术理论及相应的研究方法,来认识和解决高等教育中的各种问题”[3]。
由于高等教育活动是非常复杂而综合的,对其所进行的研究就必然是多层次、多侧面和多维度的,孤立的和单一的研究方法往往难以奏效。
而“来自其他学科的理论也能有效地促进创新。
……科学家们在建立一种新范式时,常从其他各种分支学科中寻找这样的理论,与外来理论的结合可以大大增强新范式的分析力。
关于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方式的思考高等教育在现代社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培养人才、推动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
而多学科研究方式作为高等教育中一个重要的研究方法,也在近年来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运用。
多学科研究方式有助于跨学科思维的培养和学科的融合,对于提升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水平,推动学术创新和学科交叉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多学科研究方式有利于拓宽研究视野和深化问题认知。
传统的学科研究往往局限于其中一学科的范围,难以全面理解复杂问题。
而多学科研究方式强调不同学科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交叉,有利于拓宽研究领域,提供新的思路和观点。
例如,在环境保护领域,单纯从自然科学的角度研究难以解决环境问题,而需要结合经济学、社会学、法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来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
其次,多学科研究方式能够促进学科的融合和学术创新。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进步,新的学科和研究领域不断涌现。
传统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不仅能够提供新的研究方向和方法,还能够创造出新的学科和学术领域。
例如,生物医学工程学就是生物学、医学和工程学等学科的交叉融合,通过应用工程学的方法和原理来解决生物医学问题。
这种多学科融合不仅有助于学术创新,也为工业界提供了新的技术和产品。
再次,多学科研究方式能够培养跨学科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传统的学科研究往往强调学科的专业性和独立性,研究者通常只关注自己所在学科领域的问题。
然而,现实世界中的问题往往是复杂的,需要多个学科的知识和专业能力来解决。
采用多学科研究方式可以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培养跨学科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例如,在医学研究中,研究者需要了解医学、生物学、化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同时与临床医生、实验室技术人员等多个职业协作。
最后,多学科研究方式也面临一些挑战和困难。
首先,不同学科之间的语言和理论体系差异较大,理解和沟通存在障碍。
其次,多学科研究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资源,难以满足所有学科的要求。
再次,如何评价和认可多学科研究的成果也是一个问题,传统的学术评价体系往往以学科为单位,难以评价和认可多学科研究的贡献。
作为方法论的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解读在把握高等教育现象的特殊性的基础上,把相关学科的研究范式用作方法和工具来分析、解读高等教育自身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的方法论,具有多元性、开放性、综合性、选择性、实践性等鲜明的特征。
在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中,方法论本身的经验价值常常超过了研究所得到的某个具体特定的结论的价值。
但是作为方法论的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在实际开展过程中却由于对其性质认识不明确而导致了诸多误解、误用现象。
从理解多学科研究的性质归属入手,基于高等教育中实践问题的解决将分散的各个学科的研究观点综合起来,关注学科间的选择性和相容性,强化理论研究的实践检验,加强多学科研究的队伍建设和组织制度建设等是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在困境中寻求突破的基本途径。
[标签]多学科研究方法论内涵特征价值困境1988年,美国著名的高等教育专家伯顿·克拉克所著“Perspectives on higher education—eight disciplinary and comparative views”一书的中文版《高等教育新论——多学科的研究》出版,其中伯顿·克拉克指出:“没有一种研究方法能揭示一切。
宽阔的论述必须是多学科的……如果我们手边没有进行这种研究的各种不同的分析观点,没有历史学、政治学、经济学、组织理论等所提供的观察的方法,我们将不得不发明它们”。
2001年,我国著名的高等教育学者潘懋元先生主编了《多学科观点的高等教育研究》一书,指出:“高等教育学的独特的研究方法可能就是多学科研究方法”。
《高等教育新论——多学科的研究》和《多学科观点的高等教育研究》推动了我国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的积极发展。
特别是自2001年以来,关于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的探讨日渐深入,人们普遍认为多学科研究开辟了高等教育研究的新境界,是高等教育学理论发展的重要取向。
一、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的性质、内涵及特征(一)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的性质归属关于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的性质,至今尚无定论,目前有研究视角说、研究方式说、具体的研究方法说等。
多学科综合研究法多学科综合研究法是一种通过整合不同领域的知识和方法,来解决复杂问题的方法。
它涉及到多个学科领域,例如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等。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的探讨:多学科综合研究法的定义、应用范围、优势和挑战。
一、多学科综合研究法的定义多学科综合研究法是一种跨越不同领域的知识和方法,通过整合这些知识和方法来解决复杂问题的方法。
它可以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等不同领域的专业知识结合起来,以更全面、更深入地理解问题。
二、多学科综合研究法的应用范围多学科综合研究法可以应用于各种领域,例如环境保护、城市规划、医疗保健等。
在环境保护方面,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产生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在城市规划方面,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城市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并提出改善城市环境的方案。
在医疗保健方面,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疾病的发生机制和治疗方法,以及社会文化因素对健康的影响。
三、多学科综合研究法的优势多学科综合研究法有以下几个优势:1. 更全面地理解问题:通过整合不同领域的知识和方法,可以更全面地理解问题,并提出更有效的解决方案。
2. 跨越学科界限:多学科综合研究法可以跨越不同学科领域的界限,使得专业知识可以相互补充和协调。
3. 更好地应对复杂问题:复杂问题往往涉及到多个领域,多学科综合研究法可以整合这些领域的知识和方法,以更好地应对复杂问题。
4. 推动创新:多学科综合研究法可以促进不同领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从而推动创新。
四、多学科综合研究法的挑战虽然多学科综合研究法有很多优势,但也存在一些挑战:1. 学科之间的差异:不同学科之间的方法和理论存在差异,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理解和整合这些差异。
2. 专业知识的限制:由于每个领域都有自己的专业知识,可能会出现某个领域的专家对其他领域的问题不了解或者不感兴趣的情况。
3. 合作困难:要实现多学科综合研究,需要不同领域之间的合作。
2009年6月第13卷第3期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J o ur n a l d Y m gzhou U nivenity(H i如Educati on Study Edit i on)Jun.2009v01.13N o.3我国高等教育学研究方法探析龚玉(华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上海200062)摘要:研究方法是决定一个学科研究水平和成熟度的重要标志。
对我国高等教育学研究方法从整体方法体系、发展演变历程的角度进行梳理。
并着重对两个热点问题,即“高等教育学是否需要独特的研究方法”及“多学科研究方法问题”进行分析,对于保证高等教育学学科地位及成熟度、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理论体系、推动高等教育科学的发展都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叉。
关键词:高等教育学;研究方法;方法体系;多学科中图分类号:G40—034;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606(2009)03一0022—03纵观历史,很多伟人和科学巨匠都十分重视研究方法问题。
巴甫洛夫针对科学研究工作说过“科学是随着研究方法所获得的成就而前进的”,“方法掌握着研究的命运”。
【l】著名科学家伽利略、笛卡尔、赖尔、达尔文、爱迪生、爱因斯坦等不仅做出了重大的科学发现,同时也是创新方法大师。
L2j科学史上无数事实证明,掌握科学研究方法是人们取得科研成果的一个关键。
自我国高等教育学诞生之日起。
高等教育理论界就认识到研究方法的重要性。
研究方法是决定一个学科研究水平和成熟度的重要标志。
对于高等教育学这个学科来说,探讨它的研究方法并自觉加以运用,对于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学术研究、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理论体系、推动高等教育科学的发展都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对于高等教育研究者来说,影响他们进行高等教育学研究并取得成果,除了研究者的智慧和勤奋等因素之外,其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否正确与科学,也是决定研究能否取得成效的一个重要因素。
选择正确的方法可以使研究者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42从文化观点看高等教育——解读《高等教育新论——多学科的研究》刘斌 河海大学常州校区 熊伟 江苏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王幸 河海大学常州校区摘要:英国学者托尼•比彻在书中的《文化的观点》一文中,界定了文化的概念,分析了文化的内在和外在的决定因素、学术文化的若干环境因素、知识的性质及其对学术文化的影响、文化分析方法的范围和局限等。
他为高等教育文化研究拟定了一个分类框架,为我们提供了从文化的角度研究高等教育的新视野。
关键词:高等教育;文化;学科由美国著名学者伯顿•R•克拉克主编的《高等教育新论——多学科的研究》是一部研究高等教育系统的经典名著。
其中托尼•比彻从文化的观点对高等教育进行了分析,从学科、学术文化及其环境,知识的性质及其对学术文化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剖析,同时指出正确的文化分析应该允许既有统一性又有多样性为我们提供了从文化的角度研究高等教育的新视野。
一、文化的概念与理论背景托尼•比彻认为文化联系了共同的思维方式与集体的行为方式、学术探索群体,把哲学分析与现象调查编织在一起对文化研究尤为重要。
文化的基本意义是“智力的发展,心灵的发展”,人类学中则表示生活在共同的环境中,由共同的行为习惯、共同的理想和共同的生活方式联系在一起的人类群体,同时还包括使人们重视培养社会的人的过程和形式,也可称作支配着社会或社会群体的行为的一系列价值观念、信仰和信条。
他还进一步指出“对事物不抱想当然”的态度是理解文化的重要出发点。
与文化分析的理论背景有联系的领域:第一类研究是对学术生活进行小说式的描述;第二类研究是历史和回忆录;第三类研究以强调约定俗成的东西为特征;第四类作品着眼于面向有知识的公众。
相对于社会的其他组织机构而言,高等教育或大学是一种文化性的存在方式,大学的主流文化是历史的积淀。
诚如哈佛前校长洛韦尔所说:“大学的存在时间超越了任何形式的政府,任何传统、法律的变革和科学思想,因为它满足了人们的永恒需要。
在人类的种种创造中,没有任何东西比大学经受住漫长的、吞没一切的时间历程的考验。
从“多学科”研究走向“跨学科”研究高等教育学科的方法论转向1. 本文概述随着知识体系的不断扩展和深化,高等教育学科的研究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传统的“多学科”研究方法,虽然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不同学科间的交流和对话,但其局限性也日益凸显。
在这种背景下,本文旨在探讨高等教育学科研究的方法论转向,即从“多学科”研究走向“跨学科”研究。
本文首先分析了多学科研究在高等教育学科中的应用及其局限性,接着阐述了跨学科研究的概念、特点及其在高等教育学科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本文探讨了实现跨学科研究的方法和途径,包括构建跨学科研究框架、促进学科间的深度合作、以及培养具有跨学科素养的研究者。
本文总结了跨学科研究对高等教育学科发展的意义,并展望了未来高等教育学科研究的发展趋势。
2. 多学科研究方法在高等教育学科中的应用与局限多学科研究方法在高等教育学科中的应用历史悠久且广泛,其核心在于从不同学科的角度审视和分析高等教育现象。
这种方法的应用,既展示了多角度分析的丰富性,也暴露了一些局限性。
课程设计与开发:教育学家、心理学家、社会学家等不同领域的专家共同参与,形成了多元化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
教育政策分析: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结合,为教育政策的制定和评估提供了更全面的视角。
学生发展研究: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等学科的交叉,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学生的发展需求和成长轨迹。
教育技术研究:技术专家、教育学者、心理学家等多学科合作,推动了教育技术的创新和应用。
学科之间的壁垒:不同学科之间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差异较大,导致在实际研究中难以实现真正的融合。
研究结果的碎片化:多学科研究往往导致研究结果的碎片化,难以形成统一的理论框架。
研究资源的分散:多学科研究需要整合不同学科的资源,这在实际操作中往往面临协调和资源分配的难题。
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多学科研究可能过于注重理论层面的探讨,而忽视了对实际教育问题的解决。
鉴于多学科研究方法在高等教育学科中的局限性,转向跨学科研究显得尤为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