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质量评价在中医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15.00 KB
- 文档页数:3
中医护理方案及中医护理操作技术在临床应用价值体会1. 中医护理方案中医护理方案是指将传统中医疗法与现代护理理论相结合,利用中医的诊疗方法和护理手法,对患者进行个体化的护理方案设计。
在中医护理方案中,将中医的辨证施治原理和护理学的专业知识相结合,通过刺激穴位、推拿按摩、气功调理等手法,调理患者的阴阳平衡,调节气血运行,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从而达到治疗和预防疾病的目的。
中医护理方案突出了以病人为中心的医疗理念,注重个体差异和整体观念,强调整体护理,注重自然疗法和非药物治疗手段,因此备受临床医生和护士的青睐。
2. 中医护理操作技术中医护理操作技术是中医护理方案的具体落实手段,包括推拿按摩、艾灸、拔罐、针灸等一系列的中医护理手法。
这些操作技术的特点是简便易行、疗效明显、副作用小,适应范围广。
在实际的临床应用中,中医护理操作技术的价值逐渐凸显出来。
在护理患者时,能够运用艾灸、拔罐等方法疏通经络,舒缓患者的疼痛,促进血液循环,加速组织修复,达到护理的目的;在骨折后恢复训练中,能够运用推拿按摩等手法促进患者的康复,减少功能障碍;在疼痛管理中,针灸等中医护理操作技术也能够发挥独特的作用,减轻患者的疼痛感。
中医护理操作技术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3. 实际应用体会在我多年的临床护理工作中,我不断尝试和探索中医护理方案及中医护理操作技术的应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在一次护理老年病房患者的过程中,我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病情特点,设计了一个中医护理方案。
我利用中医推拿按摩手法,疏通患者的经络,促进气血运行,缓解患者的风湿痛感。
我采用艾灸的方法,帮助患者调节脏腑功能,缓解腹胀消化不良的症状。
我还结合患者的病情特点,进行了针灸的治疗,减轻患者的疼痛感。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患者的症状明显好转,生活质量得到了提高,得到了医生和家属的一致好评。
在这个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中医护理方案及中医护理操作技术的价值。
中医护理方案设计合理、操作方法具体,有针对性强,通过合理的护理手段,可以对患者的症状起到明显的缓解作用。
中医护理质量评价(2019年02月份)检查内容:通过现场询问、检查各种台账记录、护理病历,考核中医护理方案的应用、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及中医护理技术的应用、中医健康宣教康复指导、中医护理常规等中医护理内容。
存在问题:1、个别科室护士应用中医护理方案相对少,主要是只使用几个病种的护理方案,其他的护理方案形同虚设。
2、中医护理技术操作数量较上个月有所提高,但应该继续加强。
原因分析:1、低年资护士对本科室护理方案掌握不够熟练,不愿主动应用;科室收治病人不多,病种单一,护士应用的机会也就更是有限。
2、中医护理技术局限性。
中医护理技术在治疗上设施简单,看上去不够高端,大多数病人不愿接受,尤其是年轻病人;二是治疗时间长,疗效慢难以立竿见影,因此他们更愿意接受西医护理手段。
3、护士的中医护理理论体系不完整中医院校毕业的护士极少,护士本身中医基础理论底子薄,使护士在工作中缺乏指导工作的理论依据,影响了中医护理技术操作的开展。
4、病人的信任度低选择中医技术的病人多数对护士的技术不信任,都愿意选择到康复科或找医生去接受治疗。
改进措施:1、加强对护士的中医护理方案的培训,使护士都能熟练掌握本科室开展的中医护理方案病种;逐步增加中医护理方案的病种,完善中医护理方案便于临床使用。
2、在临床工作中加大力度宣传中医祖国医学,强调中医药特色医疗在慢性病治疗中的优势,如失眠病人配合耳穴埋豆、肛肠科病人的中药熏洗、坐浴等中医技术,在临床可取得单纯西医治疗达不到的效果。
3、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
科室应增加对护理人员的中医理论、中医护理方案、中医护理技术操作的培训力度,逐步提高护理人员的中医理论及中医护理技术水平,让每一位护士都能熟练应用本科的中医护理方案。
4、护士应积极主动的进行中医药特色宣教,以提高中医护理技术操作的使用率,体现中医药护理特色。
护理部。
中医护理管理中运用护理质量评价管理的效果观察
护理质量评价管理是以患者为中心的全面性管理过程。
中医护理管理中的护理质量评价管理可以有效帮助提升患者的健康水平和护理服务的质量,这也是中医护理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首先,护理质量评价管理可以帮助中医护理管理实现优质服务。
通过对护理服务的评价和监测,可以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及时进行改进。
通过优化护理流程,提高服务质量,开展病例研讨等质控活动,可以提高中医护理服务的整体质量,给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其次,护理质量评价管理也可以帮助中医护理管理形成有效的管理措施。
通过不断的评价与探究,可以对中医护理服务的各个方面进行分析,制定有针对性的对策,针对存在的问题制订有效管理方案,并开展实际行动,以确保护理服务的质量稳定提高。
此外,护理质量评价管理还可以帮助中医护理管理提升护理队伍的素质和整体水平。
通过对护理服务的规范化管理和培训等教育系列活动,可以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和服务水平,增强护理团队的凝聚力和服务能力,从而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总之,护理质量评价管理,在中医护理管理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只有通过科学的评价系统和管理手段对护理服务的方方面面进行分析、监督和完善,才能为中医护理服务的水平不断提升、为广大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中医护理管理中应用护理质量评价的意义摘要:目的:本文主要讨论的是中医护理管理中应用护理质量评价的意义,最重要的是为了对中医护理管理的工作质量进行全面的评估。
方法:文章选取2022年4月至2023年5月该时间段本院的护士,在实施护理质量评价的管理中,随机选取护士200名,并将其分为甲乙两组,分别采用基础常规以及护理质量评价的两种方式展开管理,对不同管理方式的效果进行汇总和比较。
结果:研究结果显示,应用护理质量评价管理的方式可以有效地提高护士的工作表现和工作效率,提高护理人员的满意程度,与基础常规一组护士相比,具有显著的优势。
结论:在中医护理管理当中,中医护理管理更适合护理质量评价的管理模式,不仅能够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和效率,而且能够使护理人员的满意程度大大增加。
关键词:中医护理管理,应用护理,护理质量评价。
引言在我们国家的发展过程中,患者和患者家属对于护理质量的需求也在不断地提高,目前,国家的医疗行业对西药和护士的重视程度很高,但是最近几年,国家的中医药行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对我们国家的护士和护士的工作感兴[1]趣。
然而,传统的中医药护理管理方式逐渐不能与当前的形势相匹配,有关学者提出,将护士的护理品质评估方式引入到中医药的护理管理中,可以有效地提升其服务品质,并充分发挥中医药的优点。
我们选择了2022年4月至2023年5月间200位护士作为实验对象,进行了比较分析。
一、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文章选取2022年4月至2023年5月该时间段本院应用护理质量评价管理的护理人员200名,男女患者的比例为1:5;随机将其200位护理人员分为甲乙两组,每组各100位。
甲组护士的平均年龄在(27.52±1.23)岁,工作的时间在3~15年,其有专科学历、本科学历、硕士学历四中学历的护士;职称的有护士,护师,主管以及护士长组成。
乙组护士的平均年龄在(27.66±0.89)岁,工作时间在3~16年,也有专科、本科以及硕士三种学历,职称有护士长、护士、护师以及主管四种。
中医护理方案及中医护理操作技术在临床应用价值体会1. 引言1.1 中医护理方案及中医护理操作技术的意义中医护理方案及中医护理操作技术在临床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中医药传统疗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护理方案和操作技术能够有效地调理人体阴阳平衡,促进气血畅通,加强脏腑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疾病、强身健体的目的。
中医护理方案的设计和实施,通过运用中医经络学、五行学等理论,结合病情特点和个体体质,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包括饮食调理、穴位按摩、气功调理等多种方法。
而中医护理操作技术则是指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通过掌握中医经络、穴位和手法技巧,配合适当的药物或草药,进行针灸、拔罐、推拿等操作,达到防病治病的效果。
中医护理方案及中医护理操作技术在临床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能够帮助患者调理身体,加速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中医护理也体现了中医整体观念和预防为主的理念,有助于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减少疾病发生。
中医护理方案及中医护理操作技术的意义不可忽视,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广泛推广和应用。
2. 正文2.1 中医护理方案的核心内容1. 中医辨证施护:中医护理方案首先要根据中医辨证论治的理念,对患者进行辨证施护。
通过对患者的舌苔、脉象、病史等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确定病因病机,再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方案。
2. 中医药物施护:中医护理方案中通常会包含中药调理的内容。
中医药物是中医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护理中可以通过药物的内服或外用来调理患者的病情,促进康复。
3. 中医按摩施护:中医护理方案中常常包括中医按摩的技术。
中医按摩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通过按摩穴位、经络来调理气血,调和阴阳,起到促进循环、消除疲劳、调节情绪的作用。
4. 中医饮食施护:根据中医养生理论,中医护理方案中会包含对患者饮食的调理。
通过合理的膳食安排,可以帮助患者调养身体,提高免疫力,加快康复进程。
5. 中医心理疏导:中医护理方案中也会考虑到患者的心理因素。
中医特色护理质量评价工作中医特色护理质量评价工作中医特色护理质量评价工作临县中医院在“以病人为中心,以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为主题的中医医院管理年活动中,坚持积极开展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和中医特色护理质量评价工作。
以提高护理质量为核心,以提升护理队伍整体素质为目的,以加强护理工作内涵为目标,实施中医护理常规并积极开展专科(专病)中医特色护理,提供具有中医药特色的康复和健康指导,实施持续改进护理质量的新模式,来强化特色护理、来探索辩证施护与现代护理的融合。
积极开展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和中医特色护理质量评价工作。
制定并落实护理质量考核、管理等制度5条,奖惩细则10条,护理考核内容及评分标准以中医特色护理为重,达20多项,全年完善健全制度30条,实施量化工作考核,以《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为标准实施辨证施护考核,共考核10次,以“细、精、实、严”把好质量关,采取宏观制度管理,微观业务考核,确保了护理安全,狠抓中医护理“三基三严”训练,建立个人档案,辩证施护做到培训有计划,技术有考核,成绩有记载,在培训和技术操作中做到评比有依据,考核有记录,奖惩有制度,大大提升了护理质量、保证了护理安全。
有效地提升了中医特色护理质量。
扩展阅读:中医特色护理质量评价制度中医特色护理质量评价制度一、规划目标和任务(一)总目标加强护士队伍建设,提高护士队伍整体素质,规范护士执业行为,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和专业技术水平,拓展护理服务,加强护理管理,规范护理培训教育,促进护理事业与社会经济和医学技术的协调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服务需求。
(二)具体目标和工作任务1、依法加强护士队伍建设,维护护士合法权益。
根据国家颁布实施的《护士管理条例》,完善护士准入制度,加强护士队伍建设,明确护士的权利、义务和执业规则,维护护士合法权益,明确护士的使用、培养、待遇和管理方面的责任。
2、增加临床一线护士总量,实现护士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根据诊疗技术的发展和临床护理工作的需要,合理设置护理岗位,统筹护士人力资源,保证临床护理岗位的护士配备,扭转目前医院临床一线护士缺编的状况。
2013年一月中医特色护理质量评价分析本月按《中医护理质量评价标准》,完成了各项中医护理质量检查。
现将检查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
一、现状与存在问题(一)结合中医护理评价标准,强化培训护士掌握优势病种护理常规和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完善补充健康教育资料,落实中医健康教育。
优势病种中医护理常规掌握好的人:王二平、庞玉莲。
(二)存在问题:1.个别护士对优势病种中医护理常规掌握不全。
2.辨证施护病历存在问题:(1)护理措施无辩证饮食。
(2)诊断与证型不符,记录无中医术语。
(3)病历未按时交。
3.中医健康宣教未落实。
二、原因分析1.个别护士未能很好地掌握护理常规,理论和实践运用未能相结合,未找到掌握方法。
2.分管护士未按时检查督促病历的收集与记录情况,护士中医知识欠缺,未能运用中医术语记录。
3.护士长对健康教育工作欠重视,责任护士未按工作要求开展中医健康教育指导。
三、改进措施1、继续强化培训中医优势病种护理常规,护士长要指导护士结合实践。
找到掌握方法和技巧,做到人人掌握,并切实落实常规,推动中医护理的发展,要做到不定时提问,反复考核。
2、充分发挥分管护士的职能,认真做好病历收集和检查工作,护士及时检查落实。
下发常用中医术语,指导护士工作。
3、指导护士对照科室健康教育内容,为患者提供具有中医特色和健康教育指导,内容应全面,具体,应及时评估患者了解程度,适时宣教。
4、科室每月按中医特色评价表内容进行检查,通过访谈患者和护士,了解评价中医护理落实情况。
康复科2013年一月28日。
大余县中医院中医护理质量评价方案一、目的中医医院在护理服务中要突出中西医并重的护理服务模式.应用适宜的中医技术与知识,减轻或缓解住院病人的病痛是中医医院护理服务水平与能力的特色与优势。
加强中医护理的质量检查与评价是提高服务质量保证的关键环节.二、中医护理质量的评价依据1、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2006版《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2、卫生部2010年7月发布的《中医医院中医护理工作指南(实行》3、《大余县中医院中医护理质量管理手册》。
4、《大余县中医院常见病中医护理常规》。
5、《大余县中医院各项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开展实施方案》、《赣州市各科中医院中医护理技术操作项目表》、《赣州市中医院中西医护理技术操作规范及相关知识汇编》。
6、《大余县中医院中医护理文书书写规范》。
7、《大余县中医院中医护理质量评价表》。
三、中医护理质量的评价内容及方法(一护理质量控制1、护理质量控制及信息反馈制度。
2、护理质量管理目标及评价方法.3、护理质量控制评分标准。
4、护理质量控制具体内容、原因分析、改进措施、效果评价见各月《全院护理质量检查反馈汇总表》、《护理质量和安全管理改进反馈建议书》。
5、护理质量控制总结详见各季度《赣州市中医院护理质量控制简报》。
(二核心制度落实1、护理指控组进行护理质量控制时对查对工作制度、交接班工作制度、抢救工作制度等核心制度等落实情况进行检查评价。
2、护理安全管理组每月对护理安全管理制度落实情况进行检查评价。
3、院内护理会诊组负责对会诊制度落实情况进行控制。
4、护理文书质控组每月对护理文书书写制度落实情况进行评价.5、护理教学科组每季度对全院进行中医护理业务查房以抽查护理查房制度落实情况;护士长按顺序执行护士长查房制度,护理部不定期抽查其落实情况,护士长按要求参加科主任查房,护理部主任定期参加科室查房。
(三常见病中医护理常规执行1、每年根据各科具体情况修订《赣州市中医院常见病中医护理常规》。
护理质量评价在中医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作者:徐秀英邵殿华
来源:《中国保健营养》2019年第01期
【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在中医护理管理工作中应用护理质量评价的价值。
方法:选取我院72名在病区工作的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两个小组,采取常规中医护理管理的为对照组,在中医护理管理中应用护理评价的则为观察组。
对比并评价两组的护理管理效果。
结果:观察组的中医护理常规应用、中医护理效果评价以及中医护理健康教育等护理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P
【关键词】中医护理管理;护理质量评价;应用价值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1-0178-02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医疗改革的深入实施,我国各大中医院也愈发重视护理工作。
其中,护理质量不仅能够将护理人员的能力水平体现出来,而且也反映了中医院的整体管理水平。
在此种形势下,中医院为向患者提供更加全面、优质的护理服务,就应转变传统的护理管理模式,采取有效措施规范化护理管理工作,在提高护理人员工作能力及服务水平的同时,充分促进中医院护理质量的提升[1]。
基于此,本文以我院72名护理人员为例,就在中医护理管理工作中应用护理质量评价的价值展开分析。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此次试验对象为我院72名在病区工作的护理人员,时间为2016.5~2018.10。
将护理人员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6名,其年龄跨度为21至47岁,平均(32.57±4.06)岁;工龄为1至20年,平均(11.08±1.53)年;2名为副主任护师,8名为主管护师,21名护师,41名护士;学历水平:中专21名,大专34名,本科及以上17名。
基本资料方面,两组差异不大,可进行比较。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中医护理管理模式,也即对护理人员掌握中医理论知识的程度,常见疾病的中医护理操作技能,以及辩证施护的實施效果展开考核。
对于观察组的护理人员,则在中医护理管理中应用护理质量评价体系,具体操作如下。
(1)与患者展开访谈。
考核团队通过与患者展开访谈,从而充分了解其中医护理情况(包括住院的环境,病情控制效果,用药及饮食指导,情志护理以及康复护理等)。
通过对患者了解及掌握上述中医护理内容的程度进行考察,并以此为依据,对患者对中医护理服务的满意情况做出评判。
(2)与护理人员展开访谈。
考核团队通过与护理人员展开访谈,从而对其掌握及运用中医护理知识的情况进行考察。
其中,考核的内容主要有中医重点护理内容的掌握程度,疾病症候分型的准确性,以及辨证护理的实施效果等。
考核人员需认真听取护理人员的回答,并以其回答为依据,做出准确评估。
(3)对护理现场进行检查。
安排考核人员对护理人员实际工作情况展开定期或不定期的现场检查,全面了解并评估护理人员中医诊疗仪器的使用是否规范,推拿、按摩的力度及手法是否到位,中药的用量及用法是否准确,各项中医护理操作及病房环境护理的实施效果等。
除此之外,还需检查护理人员是否严格按规范书写护理文书,是否完整且准确记录患者的病例等,及时将中医护理工作中的问题找出,并进行纠正。
(4)提出整改措施并执行。
考核人员应以考核结果为依据,对中医护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整理与分析,并与相关科室的主管人员取得联系,与其就问题的解决方案展开共同探讨,并确保提出的方案具有可行性及针对性。
此外,还需对护理人员展开良好的培训,在促进其中医护理知识掌握程度及中医护理操作技能应用水平提高的基础上,实现医院整体护理质量的提升。
1.3观察指标
采用我院自制问卷表对两组护理人员的中医护理常规应用、中医护理效果评价以及中医护理健康教育等护理质量进行评价。
1.4统计学分析
本实验中涉及到的数据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处理,对于采集到的计量数据,用(平均数±标准差)的方式来表示,当P
2 结果
经统计,观察组的中医护理常规应用、中医护理效果评价以及中医护理健康教育等护理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3 结论
中医作为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一种疗法,其主要研究人体的生理及病理特点,并兼顾疾病的诊治与预防。
近些年来,人们的健康意识逐渐增强,对养生也愈发重视,而在养生方面,中
医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2]。
具体分析,中医护理主张“三分治,七分养”,认为相比于治疗,做好预防工作更加重要。
作为医疗服务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护理工作的质量会直接影响到患者的治疗效果。
因此,医院应积极做好中医护理的管理工作,通过对护理管理体系进行规范与优化,从而充分促进护理人员工作能力及患者信任度与满意度的提高[3]。
本实验中,通过在中医护理管理中应用护理质量评价体系,结果显示,护理人员的中医护理常规应用、中医护理效果评价以及中医护理健康教育等护理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仅采取常规中医护理管理的对照组(P
综上所述,通过在中医护理管理工作中应用护理质量评价体系,可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技术水平及护理整体质量,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周小兰.护理质量评价在提高中医护理管理水平中的应用[J].内蒙古中医药,2016,3(14):165.
[2]高心悦.护理质量评价在中医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25(05):257-258.
[3]张学智.探讨护理质量评价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J].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2018,3(27):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