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第二学期音乐教学进度表
- 格式:docx
- 大小:40.28 KB
- 文档页数:10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学科教学计划学科:音乐班级:四年级教师:范满学校:刘茂完小审批教研组长教导主任一、教材分析①教材的编排体系:教材按人文主题单元的体例编写,编排难易适度,思想性强,题材广,儿童易接受,既能开拓学生的视野,又能丰富学生的知识。
教材有计划地编排了一系列中外民歌、风格不同歌曲对比欣赏,通过听、辨、唱等多项内容帮助学生感受音乐、理解音乐,形成正确的审美意识。
②全套教材的特点:全套教材强调音乐学科的人文属性,有鲜明时代感和民族性。
本套教材共18册,每学期一册,每册分简谱、五线谱两种谱式及彩色黑白两种印刷共四个版本,供各地根据实际情况选用。
③本册教材的内容结构及特点:本册教材分为八个单元,每个单元包括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以及学习和了解音乐文化的广阔天地等内容,这些内容均有机的联系。
每个单元由于容量不同,内容可自由组合,课型丰富多彩。
本学期教学内容包括唱歌、欣赏、歌表演、集体舞、活动等,贴近儿童生活,为他们熟悉和理解。
④教材的重点、难点:重点:1、对学唱的歌曲的歌词和曲谱有较深入的理解,演唱时声情并茂,二声部合唱声音和谐动人。
2、了解京剧的发展以及相关剧目和优秀演员。
3、用口风琴和竖笛及打击乐器演奏部分曲目。
4、选择正确的演唱方式表现“音乐剧”中规定的情景。
难点:1、引导学生有表情地演唱歌曲时,要适度而不夸张。
2、引导学生发挥音乐想象时,注意鼓励学生个人独立的感受和理解。
3、通过学生自身体验,培养学生舞蹈的创编能力。
⑤单元教材分析:第一单元“林中的鸟声”,通过对优秀艺术作品的体验和感受,加深对环境保护的认识,用深情、和谐的歌声表达与小鸟“一起生活多愉快”的欢乐心情。
第二单元“绿水江南”,感受江南音乐优美、婉转的特点,了解江南美丽的景色和特定的水乡文化。
第三单元“五十六朵花”,学习民族音乐,感受、体验壮族、侗族、布依族民歌及维吾尔族民间音乐的风格特点。
第四单元“学戏曲”,了解传统戏剧文化,感受京剧艺术的博大精深。
教学计划2013年度第二学期音乐科一级1—4班二级1、2、4班一、教学目的与要求1、以美怡情、以美引善、以美启真,促使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
2、引领学生走进音乐世界,让学生在真、善、美、爱、情、仇等等各种音乐的感悟与体验中去获得感受力、鉴赏力、表现力和创造力的培养。
让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审美,在听、唱、视、奏、动、写、忆、创的活动中去感受音乐,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音乐中来,在参与音乐艺术实践的活动中获得概念的理解与技能的掌握,以达到审美体验的目标。
3、以听觉为中心辅以视觉、动觉等感知官能的配合,诱发与培养学生的音乐潜能。
4、在音乐教学中,加强学生安全意识教育,增强交通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树立交通安全文明公德。
二、教学措施(一) 唱歌①培养学生在唱歌时能保持身体与头部的正确姿势。
②培养学生能按乐句自然地吸气、吸气时不出声,不耸肩,唱歌时不紧张,不叫喊,发声自然。
③培养学生能理解教师的指挥动作,能随之整齐地开始与结束。
④培养学生用普通话清楚地有感情地演唱歌唱。
(二)音乐知识与技能训练①能辨别音的高低与长短、手号。
②能唱准1---1八个唱名。
③能听琴模唱各音。
④初步培养学生与节拍强弱感。
(三)能力培养①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听辩歌曲和乐曲所表达的情绪,培养他们的记忆力、想象力,逐步提高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
②教学中要求学生对所唱、听的音乐作品作比较与对比从而掌握音乐所表达的各种情绪和、的节拍,逐步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③培养学生正确地、有表情地演唱各种不同题材、情绪的歌曲,逐步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
三、教研专题及措施教研专题:如何在音乐教学中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措施:1、转换教学角色,树立学生主体地在上欣赏课,让学生根据自身对音乐的体验,去理解音乐内容,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用多种思维方式去探索问题。
2、淡化教学目标,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引导开展一系列的学习活动,自觉地完成教师所布置的学习任务。
猪场小学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六年级(1)班音乐教学计划拟写人:陈宗佩一、基本情况分析:六年级(1)班现有学生54人,其中男生29人,女生25人。
现在一般都十二、三岁了,心理都趋向成熟,他们的感知、理解能力更加丰富,对抽象事物思考也会加强,但在想象力上或许有所减弱,换句话讲,他们的表达方式与中低段有明显区别,他们更希望在小范围内讨论。
所以对于这些学生教师应该在语言方面有所改变,可以一种成人式或直接式的对话提问,而且语言中要不时的加入幽默的成份。
二、本册教材分析:本册是六年级下册,本册教材的内容都明显的很有深度,共有六个单元。
第一单元爱满人间第二单元学曲艺第三单元古曲新韵第四单元五十六朵花第五单元歌剧之窗第六单元告别时刻教材编写的思路是:以审美为中心,以(音乐)文化为主线,以(音乐)学科为基点,加强实践与创造,加强综合与渗透,把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贯穿于始终。
1、以审美为中心在整个音乐教学过程中,要以音乐的美感来感染学生,要以音乐中丰富的情感来陶冶学生,进而使学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乐审美观念、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必要的音乐审美能力。
2.以(音乐)文化为主线以往音乐教材的视角往往单纯从音乐到音乐,很少从文化的角度去思考。
近年来国外的音乐教育,很重视从音乐文化上去开拓。
我们通过学习,认识到作为普通中小学的音乐教育,应以普及艺术教育为内容,把单纯的音乐拓展为音乐文化是素质教育的需要,因此,本教材的内容强调了音乐与人、音乐与社会、音乐与民族、音乐与大自然的联系等等,把音乐置身于大文化背景之中,以文化主题组织教材。
3.以(音乐)学科为基点作为一门学科必然有它自身的体系,音乐学科也不例外。
从音乐的诸要素的感性体验到理性认识;从最基本时值“一拍”到各种音符时值;从单拍子到复拍子;从单一音色到复合音色;从基本的舞步到动作组合;从打击乐器到有固定音高的简易乐器的演奏等等,教材都一一通过各单元由浅人深地步步展开,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逐步获得学习音乐必须掌握的浅显音乐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2013-2014学年下学期音乐教学计划七年级一、教学目标(一)、歌唱:1.习惯于自然、放松的歌唱状态并懂得嗓音保护的方法。
2.积极参与齐唱、合唱,对指挥的起、止、表情等做出正确的反应。
3.能正确运用音乐要素去演唱不同风格的歌曲。
4.能自信地、有表情地在同学面前演唱歌曲。
5.能背唱三至四首本学期学的歌曲。
(二)、欣赏:1.具有聆听和探索各种音响的兴趣与愿望,并能从音乐要素方面探索其与音乐情绪之间的关系。
2.感知音乐的结构,能够简单表述所听音乐不同段落的对比与变化。
3.能感受西南音乐体裁的音乐风格。
4.能听辨电声音乐、了解歌剧5.能记住三至四首本学期欣赏过的主题音乐,并说出曲名。
(三)、音乐知识:1.能够跟随琴声或录音视唱乐谱。
2.了解西南音乐、电声音乐的相关知识。
3.了解歌剧及相关音乐文化知识。
(四)、创编与探索:1.能大胆、自信地为歌曲创编伴奏。
2.能够对自己或他人的创编探索活动作出评价。
二、教材分析1.突出了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重视学生对音乐活动的参与,发展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
2.教材中的音乐创造和与音乐相关的文化内容拓展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及提高了人文素养。
3.各单元具有明确的主题,各主题之间具有有机的联系。
4.《标准》中提出的各项“内容标准”,经过精心设计、编排,被合理、巧妙地分布到各单元中。
5.将评价机制渗透在各个单元之中,既注重终结性评价,又注重过程性评价。
6.所选的歌曲、乐曲,大多贴近学生的生活,避免陈旧感,使学生易于学习,乐于学习。
三、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在心理特点和行为习惯上,知识面和学习综合能力日趋成熟,除了继续培养他们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能力之外,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听、唱、创、演各方面能力的培养上,应多加强听和唱方面的培养,多注重对他们音乐感受力、理解力和表现力的培养。
四、教学重难点1.重点:强调正确的唱歌姿势,培养良好的唱歌习惯。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清源镇学区
2013至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
二年级音乐教学设计
教者:
清源镇学区集体备课组
清源镇学区
小学音乐集体备课组成员名单
组长:
王禄
成员:
叶成德王晓梅李平庆王晓霞顾金寿
梁大英叶鹏程武玲陆金华毛晓风
叶菊萍张华庆
备课要求:
1.组长每周四组织备课组成员,对下周所备教案进行讨论修改,定稿后于本周五将教案下传各校。
2各校教导处将教案打印下发上课教师,学校教研组必须督促教师对教案进行再次修改后,经学校教导处或教研组审批后,方可进行课堂教学。
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学计划
1
教学进度计划
第一单元
第二单元
第三单元
第四单元
第五单元
第六单元
第七单元
第八单元
第九单元。
小学五年级音乐教学计划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一、教材分析1.本学科所使用教材的编排体系(1)从教育理念上,强调了以学生发展为本。
(2)音乐教育要面对全体学生,也应当注意学生的全面发展。
、(3)加强实践与创造。
(4)加强综合与渗透。
2.全套教材的特点本册教材共有九个单元,后面还有选唱选听的歌曲共四首。
每一课都有一个主题,每课都包含“演唱”、“聆听”“创编活动”等内容。
在教材中还增加了读谱唱歌、二声部合唱比例增大,难度提升了许多。
在本册中,歌曲难度、篇幅相对加大,歌曲内容较广,让学生体会不同的生活,感受不同国家、地区、民族的音乐风格。
通过学习合唱锻炼学生的沟通能力、相互合作的能力。
音乐常识有:节拍的学习,小节、小节线、终止线、反复记号的学习,以及了解音乐家贺绿汀的故事。
教材中的音乐童话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展现的机会,使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整册教材展现了不同国家、地区、民族的音乐特色,使学生感受各种不同的魅力,更加热爱民族文化。
3.本册教材的内容结构及特点(1)以审美为中心音乐教育的本质是审美教育,离开了审美为中心的音乐,教育将是无源之水,美的感染必须通过自身的体验才能获得。
因此,音乐审美教育不仅要完整地体现在新编的音乐教科书中,体现在教师教育观念中,体现在活动的全过程。
(2)以音乐文化为主线。
我们通过学习,认识到普通小学的教育,应以普及艺术教育为内容,把单纯的音乐拓展为音乐文化,是素质教育的需要,因此本教材的内容强调了音乐与人,音乐与社会,音乐与民族,音乐与自然。
(3)以(音乐)学科为基点从音乐的诸要素的感性体验到理性认识;从最基本的时值“一拍”到各种音符的时值;从单拍子到复拍子;从单一音色到复合音色;从基本的舞步到动作组合;从打击乐器到有固定音高的简易乐器演奏等等,教材都一一通过各单元由潜入到深入地步步展开,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逐步获得学习音乐必须掌握的浅显音乐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