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改完)
- 格式:doc
- 大小:203.06 KB
- 文档页数:18
人教版本新课标高中语文选修文章写作与修改第一章课件练习第一章第一节写出自己的个性应用演练提升1.阅读下面的文章,对其有个性的地方进行点评。
我的外公外婆陈吉我在外公外婆家住了将近十年。
外公外婆是一对非常刻板的老人,很少见他们俩说话,我是指两人之间的悄悄话,就像现在的年轻人。
每天只是简单不变的台词:“吃饭了。
”“该把衣服收回来了。
”……包办的婚姻,哪儿有幸福?不过,他们也有浪漫的时候,每天早上四点多,全城还在梦乡之中,他俩已悄悄爬起,去“压马路”。
虽从不手拉着手,而且总是一前一后。
但在寂静的晨雾中,光是那种默契,已让人觉得有点味道——外公走在前面,可他从来不用回头,就知道该走多快,他能用心感受外婆的脚步,于是她快他也快,她慢他也慢,从没出过错。
有一次,外公去单位领退休金,回来得晚了,而外婆因做饭需要盐,又找不上人帮忙,便独自去买。
这本是我的工作,可惜那天染了小恙,外婆心疼,没让我去。
大约五点多,外公回来从邻居那儿借盐做好了饭,左等右等就是不见外婆回来,这下外公急了,说什么也不肯先吃。
我没法了,只好陪着等。
外公在家里等得着急,竟跑出门,站在路口张望,终于,我俩从街头熙熙攘攘的人群中见到外婆的身影,外公迎了上去。
我到现在也没看出,外婆是怎样将手中盐袋交给外公,仿佛已排练了千百次,外公那样自然地从外婆手中接过包。
我第一次见外公与外婆并肩走路。
当晚,第一次听到外公对外婆发火,还对她进行管制:“以后没人陪,不许一个人去办事。
”当时没在意,现在回想起来,总觉得被一丝不易察觉的什么东西感动着。
大年夜,吃过了年夜饭,孩子们围着电视机,大人们忙着收拾碗筷。
我走过去,对外公说:“外公,说说你与外婆当年的事吧。
这也算是传家宝呀!我听说过,外婆当年是全村的大美人!”一句话,将孩子们全部移离电视机,围坐在外公周围。
外公看看我们,又看看外婆,不紧不慢地拉开话匣:“你们的外婆呀,当年可是全村的大美人呀!我和她呀……”这时,外婆正收拾桌子,听到这里,狠狠地瞪外公一眼,又用手掐了外公一把。
第一章课后习题答案三、思考题1.为什么说货币形式从实物货币到金属再到信用货币是必然规律?货币形式的演变过程体现着一个基本规律,即货币形式的发展必须适应生产力水平的发展。
在所有经济因素中,生产力因素是决定性的,货币同其他因素一样,都要适应生产力海水平。
不管是形式多样的实物货币,还是曾经发挥过巨大促进作用的金属货币,都不可避免地被淘汰,而信用货币则是适合当前生产力水平的货币形式。
2.支付手段职能导致货币危机性的原因何在?它与通货膨胀有何关系?⑴支付手段可能引发债务链条,从而导致货币流通和商品流通的不正常。
并且,货币具有相对独立运行的能力,在无发行信用保证时,可能引发货币的超量发行从而导致货币危机的发生。
⑵从表面上看,支付手段是货币进行单方面的转移,与商品脱离了关系,所以容易给人一种错觉,认为货币本身就是一种财富,货币越多财富就越多,导致货币量急剧增长,严重偏离商品和劳务总量,最终的结果只可能是物价上涨引致通货膨胀。
3.金属货币的贮藏手段职能为什么可以自发调节货币流通量,而信用货币不能?在金属货币条件下,当经济中出现一定的物价上涨时,人们会倾向于收藏货币等待物价回落,而金属货币“窖藏”的贮藏方式可以使流通中货币实实在在地减少,从而使物价回落;在信用货币的条件下,由于信用货币本身是价值符号,人们面对物价上涨就会尽可能地将货币换成商品,而且即便人们愿意贮藏,信用货币的主要贮藏方式是存款,存款不仅不会减少流通中货币量,相反还可能通过银行信用创造出更多货币,所以,自发调节货币流通量的功能就不存在了。
4.电子货币的发展会对货币层次和货币范围产生怎样的影响?在传统的货币理论中,根据金融资产流动性的高低,将货币划分为四个不同的层次,然而,对货币层次进行划分要具备两个基本的前提:一是要客观存在具有明显不同流动性和收益的金融资产;二是各种金融资产之间的界限十分明显并且在统计时点前后的一段时间内保持相对稳定性。
在电子货币条件下,传统货币层次的划分前提受到了挑战。
教育部《中小学生行为规范(2023年修改)》
全文
第一章总则
本规范旨在引导中小学生树立正确的行为观念,培养良好的品
德和健康的心理,促进全面发展。
第二章学校生活行为规范
第一节出勤要求
1. 中小学生应按时按要求到校上课,不得擅自离校旷课。
第二节服装仪表规范
1. 中小学生应穿戴整洁、文明的校服。
第三节课堂行为规范
1. 中小学生应安静听讲,不得打闹或干扰他人。
第四节课间活动行为规范
1. 中小学生应文明礼貌地进行课间活动,不得追逐打闹、乱扔垃圾等。
第三章家庭生活行为规范
第一节家庭作业规范
1. 中小学生应按时按要求完成家庭作业。
第二节互助关爱规范
1. 中小学生应互相关心、帮助同学和家人。
第三节娱乐休闲规范
1. 中小学生应合理安排娱乐休闲时间,不沉迷于电子产品。
第四章社会活动行为规范
第一节社会交往规范
1. 中小学生应文明礼貌地与他人交往,不诋毁他人、不欺凌他人。
第二节健康生活规范
1. 中小学生应养成良好的饮食和睡眠惯,保持健康生活方式。
第五章处罚措施
本规范设定相应的惩罚措施,对于违反规范的行为将依法予以处理。
第六章附则
本规范自2023年起正式生效。
以上为教育部《中小学生行为规范(2023年修改)》的全文。
第一篇: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第一章第1节指南针为什么能指方向教案第1节指南针为什么能指方向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磁体、磁性、磁极、磁化等概念,了解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2.过程与方法:通过亲身经历探究实验,学会以实验的方法判断磁体的两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破除对磁体的神秘感,体验从现象到本质的思维过程。
2学情分析磁铁是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学生对磁铁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而在小学阶段中学生通过学习已获得了关于磁铁的一些知识,本课时是本章电和磁的第一课时,本课时主要通过对指南针为什么能指方向这一问题的探究,向学生介绍有关磁的一些基本知识:磁性、磁体、磁极、磁化,为本章后续研究磁体作准备。
教材编写怪实验为基础,通过采用实验、观察与思考相结合的方法,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认真的观察和细致的分析,总结归纳出新知识,从而使学生获得学习的成功感3重点难点重点磁极的概念和相互作用规律,磁化的概念。
难点磁化的概念4教学过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磁体、磁性、磁极、磁化等概念,了解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2.过程与方法:通过亲身经历探究实验,学会以实验的方法判断磁体的两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破除对磁体的神秘感,体验从现象到本质的思维过程。
学时难点难点磁化的概念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教学引入(一).【引入】抛出问题:我国的四大发明是什么?【生回答】火药,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
(二)介绍世界上最早的指南工具-我国战国时期发明的司南。
司南是磁石做的,司南柄可以指南,罗盘比较重,并引出本节课的课题。
接着出示现代指南针,追问学生:指南针有什么作用?【生回答】指南针可以用来指南北。
【活动一】我们一起来体验一下指南针是否可以指南北?一、观察规律:将小磁针放在针尖上,用手拨动小磁针,观察静止时的指向。
注意:1、不要让其它磁体靠近它。
2、多做几次你能发现什么规律?现象:让学生现场感受指南针的指向。
教育学复习资料第一章:教育学和教育⏹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名】⏹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四阶段【简】(1)教育学的萌芽阶段(2)教育学的独立形态(3)教育学的多元化阶段(4)教育学的理论深化阶段⏹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里,教育学处于萌芽阶段,还没成为一门独立学科。
⏹在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我国《礼记》中的《学记》,大约出现在公元前403年至公元前221年,比外国最早的教育学著作、古罗马帝国教育家昆体良所著的《论演说家的培养》一书还早300来年。
【判】⏹“道(引导)而弗牵(走,强通),强(鼓励)而弗抑(打击),开(启发)而弗达(结果)”,“不凌(超越)节(年龄)而施(教育)”“长(发扬)善救(弥补)失”,“禁(预防)于未发”,“教学相长”等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教育的规律,成为千古朗诵的教育格言,至今仍有指导意义。
⏹1632年,著名的捷克民主主义教育家夸美纽斯出版了《大教学论》,这是近代最早的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
⏹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融合了当时伦理学和心理学的成果,使教育理论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它标志着教育学已经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赫尔巴特试图在心理学的基础上建立教育方法论,在伦理学的基础上建立教育目的论。
⏹赫尔巴特被称为奠定科学教育学基础的教育家⏹赫尔巴特的传统教育三中心:教师、教室、书本⏹杜威现代教育三中心:学生、经验、活动⏹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出现了实用主义教育学学说,这种教育学说为杜威所创立,其代表著作是1916年出版的《民主主义与教育》。
杜威从实用主义出发,反对传统的教育以学科教材为中心和脱离实际生活。
⏹1939年,前苏联出版了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
这是一本试图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阐明社会主义教育规律的教育学。
⏹1956年,美国心理学家布卢母制定了《教育目标的分类系统》,他把教育目标分成认识目标、情感目标和动作技能目标三大类。
生产项目准入及预算标准第一册主网技改项目准入及预算标准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二零一五年五月总说明一、《生产项目准入及预算标准》共分十三册,包括:第一册主网技改项目准入及预算标准第二册配网技改项目准入及预算标准第三册其他技改项目准入及预算标准第四册主网修理项目准入及预算标准第五册配网修理项目准入及预算标准第六册其他修理项目准入及预算标准第七册试验检验项目准入及预算标准第八册委托运行维护项目准入及预算标准第九册其他材料准入及预算标准第十册生产低值易耗品准入及预算标准第十一册 A类技改项目可行性研究规范第十二册 A类大修项目可行性研究规范第十三册项目优选评分模型、细则二、《生产项目准入及预算标准》包括项目命名规范、项目准入和工作实施内容、预算标准、A类技改大修可行性研究规范和项目优选评分模型,是生产项目命名、准入、项目优选、A类技改大修可行性研究报告、预算编制和审查的依据。
三、《生产项目准入及预算标准》是按照国家、行业以及南方电网公司现行的有关标准、规程规范并结合生产运行情况而制定的,适用于35~500kV输变电和10kV及以下配电网技改修理,其他技改修理,委托运行维护,其他材料和低值易耗品项目管理。
四、关于项目命名规范:1、项目命名规范以满足并推动公司加强生产项目标准化、信息化管理为基本原则,充分考虑公司项目管理、投资控制等工作的需要,遵循“统一、清晰、明确”的原则确定。
2、项目命名一般依序项目所在站、线名称,项目范围(或项目涉及主要设备)和项目性质及内容等三大命名要素,具体可参考册说明示例,并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
五、关于项目准入:1、项目准入根据国家行业正式发布的规程规范和南方电网公司现行技术导则等编制。
2、技改准入适用于指导各单位技改规划、项目立项申报和审查,可作为设备技改的立项基本依据。
满足相应条款的要求后仍需经状态评价及风险评估证实其不满足生产运行要求,可申报相应技改。
3、修理准入适用于指导各单位修理规划、项目立项申报和审查,可作为设备修理的立项基本依据。
第一章生物学基本知识【知识点】【基础练习】第一节细胞结构一. 填空题1. 是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单位,除外,生物体都是由它构成的。
2. 是生物体的基本功能单位,生物体的一切重要生命活动,都是以它为单位实现的。
3. 生物体是一个。
生物体通过与之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以及内物质和能量的转化,从而达到自我更新的过程,称为简称。
在代谢过程中,生物体通过作用和作用两个代谢过程的交替作用,完成不断自我更新。
如:当作用大于作用时,机体表现为生长,当作用大于作用时,机体表现为衰老。
4. 任何生物体(细胞或个体)在它的生命过程,都可以表现出和的增加,这就是生长。
而生物体的增加可称为繁殖。
但多细胞生物体的细胞增多并不能称之为繁殖而仍然是。
5. 生物的延续性是通过实现的称之为繁殖。
生物的繁殖方式归纳为两大类繁殖和繁殖。
繁殖是生物界最普遍的一种繁殖方式。
6. 由于生物具有性,才能使物种世世代代繁衍不息,仍能保持稳定,才能有物种的概念;正是由于生物具有性,才能使物种后代不断适应变化的外部环境完成进化。
7. 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8. 第一架具有科研价值的显微镜是年国人自制的。
9. 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总结提出划时代的理论,其主要论点是这一理论的提出意义在于,它使我们明白,看起来形态各异的动物和植物都可以在细胞水平上表现出共同性,迄今发现的能独立完成全部生命活动的生命体也只有。
10. 生物简单的分为两大类和。
前者仅由一个细胞构成,低等生物如,,和等都是单细胞生物。
后者这是由许多结构不同的细胞,相互依赖彼此分工,需共同协调,常见都是多细胞生物。
11. 细胞的三大基本结构、、。
12. 细胞膜的作用:,,。
细胞膜是是由双层分子和两侧的构成的流动镶嵌模型。
13. 细胞质主要包括:和。
是细胞新陈代谢的内环境。
14. 根据细胞结构不同,可将细胞分为两大类:和,它们分别构成生物和生物,原核生物是一类比较低等的生物,如,、等;而地球上绝大多数生物是由细胞构成的。
15. 真核细胞的细胞核主要包括三个部分;、、正常细胞若除去细胞核不久即死亡(无细胞核的成熟红细胞寿命不长,这也是人体要维持造血功能的原因)克隆技术主要是对进行处理。
16. 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隔开。
核孔能使核糖酸大分子(RNA)通过,但核仁核染色质却。
17. 核仁是由和共同组成的。
核仁的主要功能是:。
18. 染色质的化学成分为和细胞核中染色体(即染色质)上保存并携带着。
是遗传信息贮存,复制和表达的主要场所。
19. 细胞壁主要存在于中;如果把细胞置于高浓度介质中,在高渗压作用下,细胞内的水分就会外渗。
细胞原生质脱水发生收缩,结果原生质和细胞壁出现分离现象,这种现象称为。
利用质壁分离原理,在对食品进行保藏时,可用浓度的食盐水或糖水进行浸渍处理,使食品,抑制腐败生物的生长,延迟食品的保藏期。
20. 是细胞进行生物氧化的细胞器。
好氧生物所需的能量主要来自;是线粒体进行氧化磷酸化反应,产生ATP的功能单位。
因此,有人把称为细胞内供应能量(ATP)的动力工厂。
21. 内质网普遍存在于真核细胞中,它的存在增大了细胞内的膜表面积,并附着有许多,利用各种生化反应正常进行;核糖体附着于内质网上,是细胞合成蛋白质的场所,喻为蛋白质合成的“装配机器”。
22.植物细胞有细胞壁,而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
另外,植物细胞区别于动物细胞的又一个最重要的特征是:细胞内质体的三种类型、、。
其中,白色体在光照下可转变为叶绿体,具有功能;叶绿体含有能进行;并且叶绿体也可转化为有色体,有色体又称;是植物细胞吸收CO2和H2O生成糖的主要场所。
23.在细胞内,一些水解酶被合成出来后,往往携带一层膜脱离高尔基体形成了细胞内的,另一类有单层膜所包裹的细胞器是,主要有两种类型:和。
24.液泡是细胞液,主要成分是。
后含物又称内含物主要指积累在细胞基质中的细胞合成产生的各种,,等颗粒物。
二、表格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主要区别(六点)比较重点原核细胞真核细胞大小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细胞分裂实例三、简答题1. 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是什么?【生命的基本特征】2. 高尔基体的作用:一.二.【本节答案】一、填空题1. 细胞;病毒2. 细胞3. 开放系统;外界环境;生物体;新陈代谢;代谢;同化;异化;同化;异化;异化;同化4. 质量;体积;数量;生长5. 繁殖后代;细胞或个体数量增加的现象;有性;无性;有性6. 遗传;变异7. 细胞8. 1665;英;胡克9. 细胞学说;所有的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10. 单细胞生物;多细胞生物;细菌;酵母菌;原生动物;高等动植物11. 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12. 保护细胞;传递信息;细胞内外物质的交换(交换作用);磷脂;蛋白质分子13. 基质;多种细胞器;细胞基质14. 原核细胞;真核细胞;原核;真核;细菌;蓝细菌;放线菌;真核15. 核膜;核仁;染色质;细胞核16. 核膜;不能通过17. 核糖核酸RNA;蛋白质;进行核糖体RNA的合成18. 脱氧核糖核酸(DNA);蛋白质;细胞遗传信息;细胞核19. 植物和微生物细胞;质壁分离;高;脱水20. 线粒体;线粒体;基粒;线粒体21. 酶;核糖体22. 细胞内有质体;白色体;叶绿体;有色体;光合作用;叶绿素;光合作用;杂色体;叶绿体23. 溶酶体;微体;过氧化物酶体;乙醛酸循环体24.水;糖类;脂类;蛋白质二、表格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主要区别比较重点原核细胞真核细胞大小很小较大细胞壁主要由肽聚糖组成,不含纤维素主要由纤维素组成,无肽聚糖细胞质绝大多数无细胞器有各种细胞器细胞核无核膜、核仁,为拟核有核膜、核仁为真核细胞分裂无丝分裂能进行有丝分裂实例细菌、放线菌、蓝细菌、蓝藻菌动物、植物、真菌三、简答题1.答:①生物都具有新陈代谢作用②有生长和繁殖的现象③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④并且能对环境的刺激产生应答。
2.①加工并积累储存蛋白质②与糖类物质合成有关第二节细胞的化学性质一、填空题1.种元素是生物细胞必须的,称它为元素,按其在体内的含量,分为元素和元素两类。
已知常量元素有等11种其余为微量元素。
其中对生物起特别重要作用的是6种元素。
2. 构成细胞的化合物,包括和,有机物主要指,,和等大分子。
无机物包括和(如磷酸盐、硫酸盐)因这些有机物在自然界中仅仅存在于生物体内,它们是生物体特有的标志物,所以人们将生物体又称为或,生物中各种化合物成分比例最大的为约。
3. 细胞中的生物大分子常见的有、、和其中是构成生物细胞的一类最重要的有机高分子含氮化合物,它们都含有四种元素,多数还含有。
4. 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组成蛋白质分子的α—氨基酸共有种,其中种氨基酸是人体不能合成,也不能有别种氨基酸转化,必须从食物中获得,称为。
分别是:、、、、、、、。
5. 蛋白质分子结构的多样性决定了蛋白质分子的多样性例如:是有催化功能的特殊蛋白质。
6. 是最初从细胞核中提取出来的,呈酸性;核酸由等元素组成。
核酸的基本结构单位是,每个核苷酸都是由、、三个亚单位构成的;核酸分为两大类和。
二者都是细胞内重要的。
7. 糖类是的一类有机化合物,分为,,和三大类,构成糖类分子的三种元素是。
8. 脂类分子都含有三种元素,有的还含有等元素,细胞中的脂类主要包括三大类:、、,对人体来说,有和两种脂肪酸不能合成,称为必须脂肪酸。
9.原生质的概念是年生理学家,首次提出的,后来原生质泛指细胞的全部生命物质,即包括,,和在内的细胞全部生物物质的总和,所以说构成生命的物质是原生质,原生质中包括有、、、等化合物。
现在我们说的原生质实际上是指的总称,人们把称为原生质体。
【本节答案】1.27;生物;常量;微量;C、H、O、N、P、S、Cl、K、Na、Ca、Mg;C、H、O、N、P、S 2.有机物;无机物;蛋白质;核酸;糖类;脂类;水;无机盐;有机体;机体;水;80%~90% 3. 蛋白质;核酸;糖类;脂类;蛋白质;C、H、O、N;S 4. α—氨基酸;20;8;赖氨酸;苯丙氨酸;缬氨酸;甲硫氨酸;色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苏氨酸5. 功能;酶6. 核酸;C、H、O、N、P;核苷酸;含氮碱基;戊糖(核糖);磷酸;脱氧核糖核塘核酸(简称DNA);核糖核酸(简称RNA);遗传物质7. 多羟基的醛或多羟基酮;单糖;二糖;多糖;C、H、O 8. C、H、O;脂肪(三酰甘油);类脂;固醇;亚油酸;亚麻酸9. 1839;捷克斯洛伐克;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核酸;糖类;脂类;蛋白质;细胞膜以内的所有化合物;生活状态下的细胞(不含细胞壁)第三节细胞内的化合物及其作用一、填空题1. 一般来说,动物性蛋白质中的必需氨基酸比植物性蛋白质含量,植物蛋白以中的蛋白质含量较高。
2. 人体所需的能量主要来自食物中的,特别是的供给。
3. 对机体体温的保持,减少器官的摩擦有需要作用,素有“沙漠之舟”之称的骆驼,在其驼峰内能够贮藏大量的作为能源。
4. 维生素是一类相对分子量较小的。
5. 人体若缺乏某种维生素,会引起机体代谢失调严重者可危及生命,这类病称为“”。
6. 根据维生素溶解性的不同,可把它们分为水溶性维生素如:和如:。
7. 水在生物体内主要起,等作用。
8. 水在生物体内两种存在形式:或。
9. 结合水具有和自由水不同的特点:。
在植物的种子细胞核微生物孢子中,水几乎都以形式存在。
10. 是自然界中最好的溶剂,能自由移动的水称为“”。
11. 水分活度可用字母表示,用公式表示水分活度:纯水的水分活度aw=1为最大值不含水的食品的水分活度aw=0为最小值一般食品除含水外还含有蛋白质等,相对来说水少aw小于112. 食品的aw越,微生物越容易繁殖,食品的贮藏性越差。
13. 食品的贮藏是指把食品或食品原料,经过从生产、加工到、的整个环节,保持食品品质不降低的过程。
14. 食品品质主要是指食品的、和。
15. 食品贮藏的传统方法(措施)有:,,。
近年来虽开创新方法,但本质上都是相同的,根据其原理分为两类:(1)杀灭食品中的微生物(或使酶纯化失活)的方法,如:,,。
(2)抑制食品中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或酶活性)的方法,如:,,,,,。
16. 矿物质大多以的形式存在,其中矿物质元素中的含量最高;是人体获得矿物质营养的重要来源;缺得佝偻病和龋齿,缺得营养性贫血;缺得甲状腺肿大;缺得克山病。
17. 食品强化最初是由(国家)在年提出的。
18. 食品添加物的强化营养素大致分为: 、和三大类。
19. . 我国目前主要强化食品:(1)谷类食品在面粉中增补的B族维生素或维生素D属于强化营养素;增补的赖氨酸和蛋氨酸属于强化营养素。
(2)强化乳制品(奶粉)奶粉中添加的强化剂主要是含、的无机盐以及各类。
(3)强化饮料(4)加碘食盐食盐中强化剂是,补充碘可防止病,但已肿大者摄入碘并不能使甲状腺复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