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地试验室 作业指导书(改)
- 格式:pdf
- 大小:1.23 MB
- 文档页数:93
xxx工程xxx标段工地试验室作业指导书xxx有限公司xxx标工地试验室2017年9月目录1. 目的及适用范围 (1)2. 编制依据 (1)2. 试验设备操作规程 (2)2.1 HYE-300型压力试验机操作规程 (2)2.2 HJW-30/60型强制式单卧轴混凝土搅拌机操作规程 (2)2.3 维卡仪操作规程 (3)2.4 HCZT-1型混凝土程控磁盘振动台操作规程 (3)2.5 YDT-II型多功能电动击实仪操作规程 (3)2.6 BSC-TY80型混凝土标准养护室控制仪操作规程 (4)2.7 雷氏夹测定仪操作规程 (4)2.8 JJ-5型行星式水泥胶砂搅拌机操作规程 (4)2.9 ZS-15型水泥胶砂试体成型振实台操作规程 (5)2.10 NJ—160型水泥净浆搅拌机操作规程 (5)2.11 KZJ-500型电动抗折试验机操作规程 (5)2.12 SYE-2000型混凝土压力试验机操作规程 (6)2.13 YH-40B型水泥标准恒温恒湿养护箱操作规程 (6)2.14 电子天平操作规程 (6)2.15 LP-100D数显式土壤液塑限联合测定仪 (7)2.16 FZ-31A型沸煮箱操作规程 (7)2.17 HN101-2A电热恒温干燥箱操作规程 (8)2.18 WT50001SF型净水天平操作规程 (8)2.19 JF2004分析天平操作规程 (8)2.20 FBT—9型全自动比表面积自动测定仪操作规程 (9)2.21 92A型震击式标准振筛机操作规程 (9)2.22 温湿度控制仪操作规程 (9)3. 水泥试验作业指导书 (10)4. 细集料试验作业指导书 (12)5. 粗集料试验作业指导书 (14)6. 外加剂试验作业指导书 (17)7. 钢筋力学、机械性能试验作业指导书 (18)7.1 钢筋原材 (18)7.2 钢材拉伸试验作业指导书 (20)7.3 钢材冷弯试验作业指导书 (22)8. 土工试验作业指导书 (24)8.1 引用标准 (24)8.2 适用范围 (24)8.3 试样制备 (24)8.4含水率试验 (27)8.5 密度试验 (28)8.6 颗粒分析试验 (30)8.7 界限含水率试验 (32)8.8 击实试验 (34)9. 混凝土试验作业指导书 (37)9.1材料 (37)9.2试件制备 (37)9.3 仪器设备 (38)9.4 试验步骤 (38)9.5 试验结果计算 (39)9.6 配合比设计混凝土试件成型 (39)9.7 养护 (40)9.8 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 (40)10. 沥青混合料试件制作方法(击实法)作业指导书 (40)11. 结构物回弹检测 (42)12. 结构物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 (43)13. 土方路基压实度检测 (44)14. 试验设备校验规程 (45)14.1 碎石或卵石压碎指标仪校验方法 (45)14.2 碎石或卵石针状规准仪校验方法 (47)14.3 碎石或卵石片状规准仪校验方法 (48)14.6 击实仪校验方法 (49)14.7 密度测定器及标准砂校验方法 (51)14.8比重瓶校验方法 (54)14.9 环刀校验方法 (55)14.10水泥透气比表面积仪校验方法 (56)14.11水泥试模校验规程 (58)14.12水泥抗压夹具校验方法 (60)14.13混凝土坍落度筒校验方法 (61)14.14容量筒校验方法 (64)14.15混凝土及砂浆试模校验方法 (65)15. 外委检测 (67)试验作业指导书1. 目的及适用范围为明确相关生产原材料的检验项目频次,检验要点和要求,明确混凝土浇注等相关工艺过程标准规范的指标,半成品、成品验收等特制定本标段工地试验室作业指导书。
试验作业指导书为有效加强和控制5分部施工过程中的试验和监控,确保试验工作的规范运行,预防和消除工程中的施工质量隐患。
特编制以下作业指导书。
试验室A、所有试验人员必须持证上岗,试验室要挂牌,明确各种规章制度、责任。
B、每次混凝土施工前必须通知试验人员到场,由试验人员现场调好用水量和坍落度后正式开盘。
做坍落度时要检测混凝土的和易性和保水性。
以确保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并严格按施工规范留置抗压、抗渗、同条件养护试件。
C、试验室必须要留置同条件试件,并做好温度记录。
现场做的试件在脱模后必须放到养护室养护。
养护室的温度为20℃±2℃,湿度不低于95%,对温度和湿度做好记录。
到养护龄期后对混凝土进行抗压强度和耐久性试验,试验结果要做好原始记录。
分部试验室不能检测的,应及时送中心试验室检测。
D、各种记录,检测结果必须做好记录。
材料库原材到场后材料库必须先向分部试验室报检,对未检、待检原材和已检合格的原材要有明显标识牌并划定区域。
所有原材必须检验合格后才能使用。
钢筋加工A、在工程开工正式焊接之前,参与该项施焊的焊工应进行现场条件下的焊接工艺试验,并经试验合格后,方可正式生产。
试验结果应符合质量检验与验收时的要求。
B、钢筋焊接施工前,应清除钢筋、钢板焊接部位以及钢筋与电极接触处表面上的锈斑、油污、杂物等;钢筋端部当有弯折、扭曲时,应予矫直或切除。
C、焊接时,电流要合适,不得烧伤主筋,搭接长度符合规范,焊后钢筋应满足强度要求。
不合格不允许用。
拌和站D、拌和站混凝土的搅拌时间为180s,对拌和司机要进行培训,培训合格后才能上岗。
每班要固定搅拌司机。
E、拌和站不得随意更改拌和时间和用水量及原材用量。
如有特殊原因(如用水量的调整),必须通知试验室,由试验人员到现场确定并同意后才能做出调整。
F、每星期对拌和站的计量器具进行一次自检。
G、冬季施工要对料场、拌和站、混凝土运输工具等采取保温加热措施。
对混凝土施工现场要采取覆盖、加温等保暖措施。
试验作业指导书一、编制目的为明确试验室管理制度,试验室任务及操作程序,规试验操作特制定试验作业指导书指导施工。
二、编制依据1.GB175-1999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2.GB/T17671-1999 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3.GB/T1346-2001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4.GB1345-91水泥细度检验方法;5.JGJ55-2000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6.TB10210-2001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规;7.TB10108-2002铁路隧道喷锚构筑法技术规;8.TB10425-94铁路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9.GB50086-2001锚杆喷混凝土支护技术规;10.GB/T701-1997低碳钢热扎圆盘条;11.GB1499-1998钢筋混凝土用热扎带肋钢筋;12.GB13013-91钢筋混凝土用热扎光圆钢筋;13.GB2649-89焊接接头机械性能试验取样方法;14.JGJ18-96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15.GBJ81-85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16.GBJ50080-2002普通混凝土拌合性能试验方法;17.JGJ63-89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18.GB8076-1997混凝土外加剂;19.JC477-92喷混凝土用速凝剂;20.JGJ52-92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21.JGJ53-92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22.JGJ70-90建筑砂浆基本性能试验方法;23.TB/T2140-90铁路碎石道碴;24.试验室暂行管理办法(项目部制定)三、试验室职责1、参与进场大堆材料的市场调查工作;2、负责原材料进场检验和试验;3、负责产品的复试检验;4、责产品质量的控制;5、参与工程的质量分析会议,提出合理化建议;6、对计量器具进行有效的使用和保养;四、适用围分部。
五、组织机构1、根据工程特点必须配备足够的试验员及一定数量的试验工,试验员必须持证上岗,才可以进行材料试验和签发报告单。
试验室资质评审土工试验作业指导书一、引言试验室资质评审是对试验室的能力和资质进行评估和审查的过程,以确保试验室能够按照像关标准和规范进行土工试验工作。
本指导书旨在为试验室资质评审土工试验作业提供详细的指导和要求。
二、试验室资质评审的目的和意义1. 目的试验室资质评审的目的是为了确保试验室具备进行土工试验的必要条件和能力,以保证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意义试验室资质评审对于土工工程的设计、施工和质量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惟独具备资质的试验室才干提供可信赖的试验结果,为土工工程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三、试验室资质评审的基本要求1. 试验室资质试验室应具备相应的资质和认可证书,如ISO 17025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国家认可委员会颁发的实验室认可证书等。
2. 试验设备和仪器试验室应配备符合标准和规范要求的试验设备和仪器,包括但不限于压实仪、剪切仪、渗透仪等。
试验设备和仪器应定期维护和校准,确保其精度和可靠性。
3. 试验方法和操作规程试验室应制定完善的试验方法和操作规程,确保试验过程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试验方法和操作规程应包括试验前的准备工作、试验过程的操作步骤、数据记录和分析等内容。
4. 试验人员素质和培训试验室应配备具备相应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试验人员,并定期进行培训和考核。
试验人员应熟悉试验方法和操作规程,能够独立完成试验工作,并对试验结果进行准确的分析和评价。
四、土工试验作业指导1. 试验前的准备工作试验室应在进行土工试验之前,进行充分的试验前准备工作,包括但不限于试验设备和仪器的校准、试验样品的准备和标识、试验方法和操作规程的制定等。
2. 试验过程的操作步骤试验室应按照规定的试验方法和操作规程,进行土工试验。
试验过程中应注意操作的准确性和规范性,确保试验结果的可靠性。
3. 数据记录和分析试验室应对试验过程中产生的数据进行准确的记录和分析。
数据记录应包括试验样品的标识、试验条件、试验结果等内容。
一、作业指导书的结构、格式和内容作业指导书可以是标准、规范、指南,也可以是图表、图片、模型、录像等;结构上可采用标准格式,也可采用非标准格式。
实验室最常用和使用最多的作业指导书,是详细的书面描述文件,如市场抽查检验细则、统检细则、抽样细则、样品制备(准备)指令、仪器设备操作规程等。
作业指导书的结构和格式一般不宜统一为一种结构和格式,但为避免混乱和不确定性,在一个组织内,可以对各类作业指导书规定各自的结构和格式,以保持作业指导书的格式或结构的一致性。
无论采用何种格式或组合,作业指导书内容的表述顺序应当与作业活动的顺序相一致,准确地反映要求及相关活动。
作业指导书的结构、格式以及详细程度应当适合于组织中人员使用的需要,并取决于其描述活动过程的复杂程度、使用的方法、实施前的培训时间与深度,以及具体操作执行人员的技术水平、技能和资格等。
作业指导书应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标题和封面作业指导书应该有明确的标题,即明确写明其描述活动过程的名称,一般可采用“作业活动名称+作业指导书”或“作业活动名称+作业规程/规范”的结构。
如设置封面,则应在封面上写明编号、起草人、审核人、批准人、批准日期及修订状态;若无封面,则这些内容应写在标题下方。
2.目的和范围作业指导书首先应写明其适用的作业范围及不适用的作业范围;其次应简洁地说明编制目的或其实施目标,即为什么要编制该作业指导书,通过编制作业指导书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
3.作业内容与要求作业内容与要求是作业指导书的主体,应当具体、准确地反映作业内容与要求及相关活动。
同时,作业指导书内容的表述顺序应与作业活动的顺序相一致。
必要时,可用图或表,以便于理解。
作业指导书的文字应通俗易懂,尽可能的量化,用数据说话,以便作业人员有唯一正确的理解,实施后确保过程质量的控制。
二、编写作业指导书的注意事项1.作业指导书设计和编写应符合本单位的《质量手册》的规定,作业指导书所规定的程序应符合本单位的实际,包括环境、检验仪器设备、检验范围的要求。
工地试验室主要试验方法作业指导书工地试验室主要试验方法作业指导书第一部分:试验目的和范围1.1 试验目的:(1) 确定材料的力学性能,以评估其适用性。
(2) 检测材料或产品的质量控制。
(3) 满足工地建设相关法规和标准的要求。
1.2 试验范围:(1) 混凝土试验:强度、密度、抗震性、收缩性等。
(2) 土壤试验:密度、含水量、压缩性、液性限度等。
(3) 钢筋试验:强度、伸长率、冷弯性能等。
(4) 砂浆试验:强度、可塑性、黏结性、收缩性等。
(5) 沥青试验:黏度、软化点、抗拉强度、抗冲击性等。
第二部分:试验方法2.1 混凝土试验方法:(1) 强度试验:按照国家标准进行压力试验或弯曲试验。
(2) 密度试验:使用密度试验仪测量混凝土的密度。
(3) 收缩试验:使用砂浆板或试验模具进行收缩试验。
(4) 抗震性试验:采用等静力加载试验或动态加载试验。
2.2 土壤试验方法:(1) 密度试验:根据标准操作,使用沉降法或圆锥摊铺法测定土壤的湿密度。
(2) 含水量试验:采用干燥法或重量法测定土壤的含水量。
(3) 压缩试验:使用压缩试验仪测定土壤的压缩系数。
(4) 液性限度试验:采用卡斯塔利亚试验或重塑试验测定土壤的液性限度。
2.3 钢筋试验方法:(1) 强度试验:使用拉伸试验仪测定钢筋的抗拉强度。
(2) 伸长率试验:钢筋在拉伸试验中的伸长率应满足标准要求。
(3) 冷弯性能试验:使用冷弯试验机进行冷弯性能试验。
2.4 砂浆试验方法:(1) 强度试验:按照标准要求,使用振动台或压力试验仪测定砂浆的强度。
(2) 可塑性试验:使用流度试验或坍落度试验测定砂浆的可塑性。
(3) 黏结性试验:采用剪切试验或粘结强度试验测定砂浆的黏结性能。
(4) 收缩性试验:使用试验模具进行收缩试验。
2.5 沥青试验方法:(1) 黏度试验:采用旋转粘度计或锥入度仪测定沥青的黏度。
(2) 软化点试验:使用软化点仪测定沥青的软化点温度。
(3) 抗拉强度试验:使用拉伸试验仪测定沥青的抗拉强度。
1、主要设备及开展项目2. 仪器设备操作规程3. 试验工作程序及样品处置3. 1样品收发程序现场采样〜样品编号一取样品,质检员做好取样登记一实验室进行试验一试验完毕一进行原始记录数据处理一填写实验报告一复审员复审后签字一主任审核后签字一由专人出据试验报告3. 2试验工作程序及物品处理准备取样仪具与材料一取样一试样的保护与存放一完毕3.3操作过程3.3. 1取样3.3. 1. 1取样数量取样数量应符合各相应水泥标准的规定。
3.3. 1.2 分割样袋装水泥:每1/10编号从一袋中取至少6kg。
散装水泥:每1/10编号在5皿内取至少6kg。
3.3. 1.3袋装水泥取样器:随机选择20个以上不同的部位,将取样管插入水泥适当深度,用大拇指按住气孔,小心抽出取样管。
将所取样品放入洁净.干燥. 不易受污染的容器中。
3.3. 1.4散装水泥取样器:通过装懂取样器内管控制开关,在适当位置插入水泥一定深度,关闭后小心抽出。
将所取样品放入洁净、干燥.不易受污染的容器中。
3.3. 2样品制备3.3. 2. 1样品缩分样品缩分可采用二分器,一次或多次将样品缩分到标准要求的规定量。
3.3. 2. 2 试验样及封存样将每一编号所取水泥混合样通过0. 9mm均分为试验样和封存样。
3.3. 2. 3 分割样每一编号所取10个分割样应分别通过0. 9mm方孔筛,不得混杂。
3.3. 2. 4 样品的包装与贮存X 样品取得后应存放在密封的金属容器中,加封条。
容器应洁净、干燥.防潮.密闭.不易破损.不与水泥发生反应。
b、封存样应密封保管3个月。
试验样与分割样亦应妥善保管。
s 存放样应贮存于干燥.通风的环境中。
1、主要设备及开展项目2.仪器设备操作规程2.1电子天平2.1. 1打开电源2.1・2按下标定开关(即TAB键)2.1. 3放上需标定的狂码待显示屏出现所要标定的质量时即可取下磁码2.1. 4将称量的试样放在天平上,待数字不再变动时即可记下读数2.1. 5如还需测量下一个试样的质量时则需要淸零,然后再称量2.1.6试验结束后,关闭天平的电源再将托盘擦拭干净3、试验工作程序及样品处置3.1样品收发程序现场采样一样品编号〜取样品,质检员做好取样登记一实验室逬行试验〜试验完毕一逬行原始记录数据处理一填写实验报告一复审员复审后签字一主任审核后签字f宙专人出据试验报告3.2试验工作程序及物品处理1 •标准稠度用水量:按要求逬行取样〜净浆拌制一逬行试验〜试验结束,剩余样品放样品室集中处理一逬行原始记录数据的处理一填写试验使用记录一出据试验报告一完毕2.凝结时间:按要求进行取样〜拌制标准稠度净浆〜逬行试验一试验结束,剩余样品放样品室集中处理一进行原始记录数据的处理一填写试验使用记录一出据试验报告一完毕3.3操作过程3.3. 1试样的准备3.3. 1. 1水泥试样应充分拌匀,通过0.9mm方孔筛并记录筛余物情况,但要防止过筛时混进其他水泥。
试验室作业指导书1、检验原始记录填写及数据更改的规定作业指导书文件代号第版第次修订共2 页标题:检验原始记录填写及数据更改的规定实施日期1、目的为使每份检验原始记录客观、真实、规范、完整,在相同条件下均能复现,特制订本规定。
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站检验原始记录填写及数据更改。
3、职责检验人员应严格执行本规定,质量监督员对执行情况进行监督。
4、原始记录的填写要求4.1、原始记录必须记录在经审批符合本站规定的记录表格中,不得临时使用其它纸张代替。
4.2、原始记录可用蓝色或黑色钢笔、签字笔、圆珠笔填写,不得用铅笔填写。
4.3、原始观测记录应在检验活动中及时记录,不允许追记。
4.4、原始记录内所有文字、数字、签名都应字迹工整、清晰、排列整齐,不允许任意涂改、填写时一般不越过边框底线。
4.5、原始记录内的数据、有效文字、单位、符号的填写应符合现行有效的国家标准和国家法定计量单位,不得出现以“0”代替“0.0”及“0.00”等类似的错误。
4.6、每份原始记录应包含足够的信息,以识别影响不确定度的各种因素。
在需要时按这些信息可保证检定、校准和检测的再次复现,因此:(1)、原始记录的信息一般应等于或多于报告上的信息,即报告上给出的信息(涉及到本站的地址、声明、授权、搠源性的说明除外),包括建议、其它说明等,原始记录上均应有响应的记录。
(2)、原始记录的通用信息部分均应逐栏如实填写不许空白,不作填写要求的栏目应画上一根长斜线杠掉或用文字说明。
5、原始记录的填写说明5.1、通用信息栏目(1)、技术依据可以只填写代号,但企业说明书等就注明技术指标。
(2)、一栏内有两个内容的(如温度、湿度、型号、规格)可写完一个内容后空一格接着写另一内容或用“/”分隔。
(3)、报告上填写了检测日期的原始记录也应有记录。
(4)、其它说明。
可填写分包、检验的主要建议、方法偏离、例外等内容。
(5)、每份记录必须有检验人员和复核人员的亲笔签名以作确认。
实验室作业指导书实验室作业指导书【最新资料,⽬WORD⽂档,可编辑修改】第⼀部分:化验室⼿册⼀、组织机构及职责⼆、实验室设施与环境三、化验仪器药品的管理控制四、检验样品的管理五、化验室记录清单第⼆部分实验室检验规程⼀、概况(⼀)质量⽅针及⽬标(⼆)执⾏标准(三)⼈员构成情况(四)主要监视和测量装置情况(五)主要检验项⽬及周期⼆、职责和权限三、⼯作要求四、考核制度(⼀)考核表(⼆)⼯作分⼯表(三)记录五、安全操作规程(⼀)防⽕(⼆)灭⽕(三)防爆(四)防毒(五)防风六、设备仪器操作规程(1)722分光光度计操作规程(2)分析天平操作规程(3)PH计操作规程(4)冰箱操作规程(5)⼲燥箱操作规程(6)⽔浴锅操作规程(7)浊度仪操作规程(8)蒸馏⽔操作规程(9)超声波洗涤操作规程(10)显微镜操作规程七、溶液配制及标定(1)氢氧化钠溶液配制及标定(2)盐酸溶液配制及标定(3)硫酸溶液配制及标定(4)硫代硫酸钠溶液配制及标定(5)碘溶液配制及标定(6)x 溶液配制及标定(9)配置溶液的⼀般要求⼋.样品试验⽅法第三部分⾷品安全管理⼀、⾷品安全管理⼈员制度⼆、⾷品安全检查制度三、原料采购制度四、从业⼈员健康管理制度五、从业⼈员个⼈卫⽣制度六、仓库卫⽣岗位责任制第四部分检验的基本知识⼀、⾷品检验的基础知识⼆、检验试剂的要求三、检验器⽫的要求四、检验的⼀般步骤五、检验的⼀般要求六、实验室安全防护知识七、实验室安全⽤电知识企业标准QB/LHH6406□□⼝□⼝第六部分检验⽅法第七部分校验仪器记录化验室⼿册引⾔吴忠兰花花实业有限公司成⽴于2010 年10 ⽉,占地164 亩,检验科化验室⾯积2058 平⽅⽶,微⽣物、理化实验室现有技术⼈员4 名,微⽣物实验室负责⽣产加⼯环境、原辅材料购进、使⽤,⽣产各环节半成品、成品的微⽣物监测,严格按照化验规划化验,确保达标,理化实验室负责理化指标(⾷品添加剂、营养成份)的检测,确保公司的“猛豹“合格率达到100% ,编制说明检验科化验室作为吴忠兰花花实业有限公司的检验机构,在控制原料质量、产品质量及⽣产车间卫⽣状况⽅⾯起着重要作⽤。
陕西中铁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有限责任公司**********项目工地试验室水泥检测作业指导书编制人:审核人:签发人:学习文档仅供参考2017年3月12日发布2017年3月12日实施目录 (3) (3) (3)密度检验 (4)1.1.3水泥细度检验 (6)1.1.4水泥标准稠度、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 (11)1.1.5水泥胶砂强度检验 (17)1.1.6水泥胶砂流动度检验 (23)学习文档仅供参考1.0 引用标准GB175—2007 通用硅酸盐水泥JTG E30-2005 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1.1 检测细则学习文档仅供参考本标准规定了水泥取样的工具、部位、数量及步骤等。
适用于质量控制取样。
①.取样工具c.也可采用其它能够取的有代表性样品的手工取样工具。
①.取样部位a.水泥输送管路中b.袋装水泥堆场c.散装水泥卸料处或输送水泥运输机具上。
注:不应在污染严重的环境中取样。
①.样品数量1.混合样的取样数量应符合各相应水泥标准的规定。
2.分割样的取样量应符合以下规定。
a.袋装水泥:每1/10编号从一袋中取至少6kg;b.散装水泥:每1/10编号在5min内取至少6kg;学习文档仅供参考①.取样步骤a.散装水泥取样管取样:当所取水泥深度不超过2m时,每一个编号内采用散装水泥取样器随机取样。
通过转动取样器内管控制开关,在适当位置插入水泥一定深度,关闭后小心抽出。
将所取样品放入洁净、干燥、不易受污染的容器中。
b.袋装水泥取样管取样:每一个编号内随机抽取不少于20袋水泥,采用袋装水泥取样器取样,将取样沿对角线方向插入水泥包装袋中,用大拇指按住气孔,小心抽出取样管,将所取样品放入洁净、干燥、不易受污染的容器中。
①.样品制备b.将所取水泥混合样通过0.9mm方孔筛,一次或多次将样品缩分到相关标准要求的定量,均分为试验拌和封存样。
注:样品不得混入杂物及结块。
①.样品的包装与贮存a.样品取出后应存放在密封的金属容器中,加封条。
福建省XX建设有限公司商品混凝土试验室检测作业指导书(检验实施细则)文件编号:FJYX-SYS-03实施日期:2011.10.20版本:第 1 版受控状态:分发号:持有者:目录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检测实施细则1.概述普通混凝土干密度为2000—2800kg/m3的水泥混凝土。
根据相应规范制定本检测实施细则,对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相关试验的检验依据、试验所需仪器设备、试验步骤、操作中应注意的事项等作出较详细的规定。
2.适用范围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3.引用标准3.1 JGJ 55—2000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3.2 GBJ 50080—2002 《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3.3 GBJ 50081—2002 《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3.4 GBJ 82—85 《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利耐久性能试验方法》3.5 JGJ 52—92 《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4.仪器设备4.1电子称:0-lOOkg,感量:0.01g4.2混凝土搅拌机:60L。
4.3坍落度筒。
4.4混凝土捣棒:φ16mm。
4.5钢直尺:精度lmm。
4.6容量筒:5L、10L、20L、30L。
4.7混凝土试模:100mm×l00mm×lOOmm,150mm×l50mm×l50mm、l50mm×l50mm×550mm 175mm×185mm×150mm4.8混凝土振动台:(50±3)Hz。
4.9压力试验机:测量精度为±1级。
5.检测条件5.1混凝土配合比试验室温度(20±5)℃。
5.2养护室温度(20±2)℃、相对湿度≥95%。
6.检测程序:6.1混凝土配制强度的确定混凝土配制强度应按下式计算:f=f cu,k+1.645σcu,o式中f cu,o——混凝土配制强度(MPa)f——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MPa)cu,kσ----混凝土强度标准差(MPa),其取值见表1。
***有限公司***工地试验室作业指导书2019-3-20 发布2019-3-25实施***工地试验室发布目录一、质量记录控制程序 (1)1、试验原始记录填写要求 (1)2、试验报告填写要求 (3)3、文件的编写及存档要求 (5)二、试验设备期间核查实施办法 (6)三、环境条件监控细则 (12)四、试验检测标准文件 (13)五、专业测试室管理制度 (15)六、主要在用仪器设备的操作规程 (20)一、质量记录控制程序(一)试验原始记录填写要求1.1 目的:为了规范试验原始记录(以下简称原始记录)的格式及基本要求和填写要求,特编写本作业指导书。
1.2 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工地试验原始记录。
1.3 工作职责:1.3.1 试验人员对原始记录中的每一项进行填写。
1.3.2 试验工程师对原始记录进行审核。
1.3.3 授权负责人对原始记录进行核对。
1.4 工作程序:1.4.1 基本要求:1.4.1.1 原始记录的内容应包括与试验有关的一切资料、数据和影像,完整地记录试验全过程。
1.4.1.2 每一项试验项目的原始记录应包括试验有关的一切数据资料,并给出足够的信息以保证试验能够再现。
1.4.1.3 原始记录要表格化,并且各种试验应有固定格式。
1.4.1.4 填写原始记录应用黑色钢笔,严禁使用铅笔。
1.4.1.5 字迹清晰、端正,尤其是0到9这10个阿拉伯数字和计量单位的书写,应清晰明了。
1.4.1.6 改写错误的填写项目时要用“杠改法”,并由改写人签字,并标注修改日期,每份原始记录修改处不得多于两处。
1.4.1.7 卷面整齐、洁净,一页不准出现两种颜色的笔。
1.4.1.8 原始记录不准重新抄写整理,要保持原始记录的原始属性。
1.4.2 填写要求:1.4.2.1 试验项目应按照实际试验原始数据填写,并根据标准要求进行数据处理,不书写计算过程,填写得出数据,但应能够反映计算全过程。
1.4.2.2 环境条件:指试验时工作室的温度和相对湿度。
工地实验室操作规程汇总一、概述工地实验室操作规程是为了规范和指导在施工现场设置的实验室开展工作,确保实验室工作的安全和准确性。
本文档旨在总结和归纳常见的工地实验室操作规程,供相关人员参考。
二、实验室负责人员及其职责1.实验室主任:负责实验室的全面管理工作,包括监督实验人员遵守操作规程,保证实验室安全。
2.实验室技术人员:根据实验要求,正确操作仪器设备,记录实验数据,保证实验的准确性。
3.实验室管理员:负责实验室的物资管理和仪器设备的维护工作。
三、实验室安全规范1.实验室内严禁吸烟,禁止擅自调试仪器设备。
2.实验室内使用化学试剂时,必须佩戴防护手套和护目镜。
3.实验操作时需要注意密闭性和通风情况,确保室内空气流通。
4.禁止在实验室内饮食,以免发生意外。
四、实验操作流程1.实验前准备:查阅实验步骤,准备所需的仪器设备和试剂。
2.操作步骤:按照实验步骤逐步进行实验操作,注意操作的细节。
3.数据记录:及时记录实验数据,确保记录的准确性。
4.实验结束:清理实验台面和仪器设备,并妥善保管已完成的实验数据。
五、仪器设备的使用和维护1.仪器设备的使用应按照操作说明书进行,禁止超负荷操作。
2.使用完毕后及时清洗和保养仪器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
3.发现仪器设备出现故障或异常情况时,应及时报告主管人员,进行维修或更换。
六、实验室物资管理1.定期盘点实验室物资,确保物资的充足性。
2.使用实验室物资时,需准确记录物资的使用数量和余量。
3.实验室物资的采购工作由实验室管理员负责,确保物资的及时供应。
七、应急处理措施1.发生意外事故或实验过程中出现异常情况时,应立即停止操作,报告主管人员。
2.在应急情况下,实验室内应配备相应的急救设备,以便进行紧急救治。
八、经验总结与改进措施1.定期对实验室工作进行总结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改进意见。
2.对实验操作流程进行不断优化和改进,提高实验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
以上为工地实验室操作规程的汇总,希望所有实验室工作人员严格遵守规程,确保实验室工作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四川省棋盘关(陕川界)至广元公路工程项目
工
地
试
验
室
作
业
指
导
书
作业指导书
作业指导书
作业指导书
作业指导书
作业指导书
作业指导书
作业指导书
作业指导书
作业指导书
作业指导书
作业指导书
作业指导书
作业指导书
作业指导书
作业指导书
作业指导书
作业指导书
作业指导书
作业指导书
作业指导书
作业指导书
作业指导书
作业指导书
作业指导书
作业指导书
作业指导书
作业指导书
作业指导书
作业指导书
作业指导书
作业指导书
作业指导书
作业指导书
作业指导书。
工地试验室作业指导书工地试验室作业指导书一、实验名称: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二、实验目的:1.掌握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的基本原理和试验规程。
2.检测当前混凝土的质量水平,评价混凝土的实际强度。
3.提高实验者的实验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三、实验器材与试剂:1.混凝土试块2.试验水泥四、实验原理和方法: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是测定混凝土在标准条件下(一定湿度和温度等),经过一定天数的养护期后,在一定速率下受到一定力作用下产生的最大负荷(即破坏荷重)与试块极限截面积之比的试验。
试验的机械循环压力下,混凝土发生的变形和裂纹等现象,显示混凝土材料在外力作用下的强度等物理特性。
五、实验步骤:1.混凝土试块应在露天场地上制备,将混凝土均匀浇铸到模具中,震实,并将模具平放于水平地面上。
2.24小时后,脱模。
脱模后立即用湿布覆盖试块,并保持湿润。
经过养护后,待试块表面完全干燥,计算试块质量,并记录试块编号、制作日期和试块尺寸等必要信息。
3.将制作的混凝土试块放在工地实验室进行试验测定。
4.根据已制备好试块的尺寸,组织人员合理布置试验场地,调整测试设备,安装仪器。
5.将试块放置在试验机的工作台上,并将试验机的上下压头垂直于试块平面,使压头确保与试块无旋转。
6.开始进行试验:首先卸空机器,然后调整加载速度,按照预定的加载速度重新启动测试机。
7.在试验的单程中,随时记录试验数据和各级荷载值。
如发现异常或故障,应立即切断电源并进行处理。
8.记录试验数据,计算出每一试块的抗压强度,并进行比较分析。
分析结果以图形方式表现,并分析原因,确定改进措施。
六、注意事项:1.试块尺寸应满足试验标准的要求,以便在试验的过程中有手能力合理布置测试设备。
2.要保证试块的外形准确、表面平整,以保证试验结果的精度和可比性。
3.仪器设备必须做好检查工作,保证其准确性和精密度。
4.每批制作的试块,应代表同一浇板中混凝土的状态和质量,并设定相同的混凝土配合比和同一混凝土拌和时间和易制备高强度混凝土。
信息化作业指导书编制:审核:2022 年11 月20 日一、编制目的为了明确试验室信息化管理制度,信息化承担的任务及操作程序,规范信息化操作流程特制订信息化作业指导书。
二、编制依据1、《铁路建设项目工程试验室管理标准》 (Q/CR9204-2022);2、《铁路工地试验室标准化管理实施意见》 (工管办涵(2022) 284 号) ;3.号)三、合用范围本办法合用于标所属工程施工期内的试验室信息化管理工作。
四、人员配置1、检测人员①中心试验室配备试验检测人员8人以上(不含辅助人员),其中:试验室负责人应由母体试验室正式聘任的合同制员工担任,试验检测报告批准人应是母体试验室资质认定的授权签字人。
②试验室负责人应由母体试验室正式聘任的合同制员工担任,试验检测报告批准人应是母体试验室资质认定的授权签字人。
③试验室负责人应由母体试验室正式聘任的合同制员工担任,试验检测报告批准人应是母体试验室资质认定的授权签字人。
④应设专人负责工地试验室信息化管理工作,信息化管理人员应具有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 3 年以上试验检测工作经历、熟练操作信息管理系统的技能。
⑤试验检测人员应持铁路试验检测资格证书,在资格证书有效期内,试验检测人员应参加继续教育培训并达到规定的学时要求。
⑥在公司管内项目任职的试验室人员实行建设项目登记管理,不得在其它单位或者项目上兼职。
2、信息员试验室应配备经培训合格的专职信息管理员,具体负责试验室信息化管理工作。
信息管理员应具有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 3 年以上试验检测工作经历并应熟悉计算机应用及掌握信息管理系统操作。
试验室负责人以及信息管理员更换时应报经公司安质部批准,其余人员更换时应报经指挥部批准。
3、持证上岗试验检测人员应持铁路试验检测资格证书,在资格证书有效期内,试验检测人员应参加继续教育培训并达到规定的学时要求。
施工单位试验人员应接受软件应用培训,培训合格后由软件厂商颁发合格证书。
五、信息化设置1.中心试验室和分部(分站)试验室应建立信息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