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我”变成金色花,为什么不让妈妈 知道?(为什么“我”变成金色花为妈妈 所做的事要“暗暗地”、“悄悄地”呢?) 因为“我”懂得,母爱的奉献是无私的, 对母爱的回报也应该是无私的,“我” 不图妈妈夸奖,只求妈妈生活得更加温 馨。所以不让妈妈知道,只是撒娇。
5、文章第8自然段。“你到哪里去了? 你这坏孩子?”是妈妈在骂孩子吗?为 什么? 不是在骂孩子。因为母亲一天没看见孩 子非常着急,突然见到孩子,又惊又喜, 自然嗔怪孩子起来(或这是嗔怪的语 气)。这是似怪实爱的表现。
泰戈尔:(1861~1941) 印度作家、诗人、社会活动家。 在二十世纪20-40年代对中国文坛产生 了很大的影响。代表作: 诗集《新月集》、 《园丁集》、 《飞鸟集》、《吉檀迦利》。1913年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金色花》写了我和妈妈的哪几次嬉 戏?我当时有什么表现?
①做祷告时,我开放花瓣,散发香气; ②读书时,我将影子投在书页上; ③拿灯去牛棚时,我落到地上,恢复原 形。
4、文章最后一段中“心中的雨点”有 什么象征意义?
“心中的雨点”暗指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磨 难坎坷。
5、怎么理解“母亲啊!你是荷叶,我 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 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文章 最后一段话有何作用及含义?)
这一段点名了文章主旨,深化了文章内涵。 就像荷叶保护红莲一样,母亲为我们遮蔽 风雨,保护我们度过人生路上的坎坷与磨 难。
散文诗是兼有散文和诗歌特点的一种 文学体裁。(它融合了诗的表现性和 散文描写性的某些特点。从本质上看, 它有诗的情绪和幻想,给读者美感和 想像,但内容上保留了有诗意的散文 性细节;从形式上看,它有散文的外 观,不像诗歌那样分行和押韵,但不 乏内在的音乐美和节奏感。它是用散 文形式写成的诗篇,即 “散文其形, 诗意其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