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长江大学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620-地质学综合
- 格式:doc
- 大小:37.00 KB
- 文档页数:5
附件5
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
工程地质学科目考试大纲
一、考查目标
工程地质学是地质学的重要分支,也是许多学科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
要求考生对其基本概念有较深入的了解,能够系统地掌握工程地质学的基本内容,掌握工程地质评价和分析方法,并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各种工程地质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1、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3、试卷题型结构
(1)名词解释 30分(10小题,每小题3分)
(2)判断题 20分(10小题,每小题2分)
(3)简答与论述题 70分
(4)综合分析题 30分
三、考查范围
(一)矿物岩石部分
1. 造岩矿物的物理性质
2. 岩浆岩的成因与产状、岩浆岩的结构、岩浆岩的构造、岩浆岩的分类、主要岩浆岩的特征
3. 沉积岩的形成过程、沉积岩的矿物成分、沉积岩的结构、沉
1。
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西医综合科目考试大纲Ⅰ.考试性质西医综合考试是为我校校招收学术型医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而设置具有选拔性质的全国统一入学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备继续攻读学术型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所需要的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有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医学及相关专业优秀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确保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质量。
Ⅱ.考查目标西医综合考试范围为基础医学中的生理学、生物化学和病理学,临床医学中的诊断学和外科学总论。
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上述医学学科中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综合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Ⅲ.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300 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基础医学约70%(其中生理学约25%;生物化学约25%;病理学约20%)临床医学约30%(其中诊断学约25%;外科学总论约5%)四、试卷题型结构A型题第1~90小题,每小题1.5 分,共135分第91~120 小题,每小题2 分,共60分B型题第121~150 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X型题第151~180 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Ⅳ.考查内容一、生理学(一)绪论1.体液、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
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
2.生理功能的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
3.体内反馈控制系统。
(二)细胞的基本功能1.细胞的跨膜物质转运:单纯扩散、经载体和经通道易化扩散、原发性和继发性主动转运、出胞和入胞。
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
城市规划理论科目考试大纲
一、考试性质
城市规划原理考试是为招收城市规划设计方向硕士研究生设置的专业考试科目之一,指导思想是有利于高层次人才的选拔,以保证被录取者具有基本的专业理论素质。
二、考试的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较系统地掌握城市规划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具备应用城市规划原理分析、思考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考试方法和考试时间
城市规划原理考试为笔试,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四、考试要点
1、城市与城市规划
(1)城市与城镇化:城市的形成和定义,城镇化的含义及其发展阶段
(2)城市规划思想发展:不同历史时期城市的产生和发展以及现代城市规划学科的产生和发展。
特别是近现代城市规划的主要理论和思想。
(3)城乡规划体制:城乡规划的法规系统、行政系统、技术系统以及运作体制。
(4)城市规划的价值观:城市规划的目标与价值观,城市发展的理想目标及实现途径。
2、城市规划的影响要素及其分析方法
(1)生态与环境:人与环境的关系,城市生态系统与城市环境。
(2)经济与产业:经济增长与城市发展,城市空间经济发展的内在机制,城市规划中经济与产业的分析方法。
(3)人口与社会:城市人口与社会要素,与社会发展规律的关系,城市人口与社会的分析方法,城市人口预测的方法研究。
(4)历史与文化:熟悉中外城市建设史上的关键事件的时间、内容和对后世的影响,对未来的借鉴意义。
(5)技术与信息:城市规划常用的技术方法和城市规划信息技术。
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
C++程序设计科目考试大纲
一、考查目标
C++程序设计考试涵盖结构化程序设计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理论、方法与技术。
要求考生比较系统地掌握C++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问题。
二、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1、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3、试卷题型结构
单项选择题 40分(20小题,共40分)
程序填空题 20分(4小题,共20分)
程序阅读题 30分(6小题,共30分)
程序设计题 60分(5小题,共60分)
三、考查范围
1、基本数据类型和表达式
①常量与变量
② C++运算符与表达式
2、C++基本程序结构
①顺序结构
②选择结构
③循环结构。
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
851 地学基础科目考试大纲
一、考查目标
地学基础考试内容涵盖:地球科学的研究内容与方法,宇宙、太阳系、地球的诞生和演化,地球的内部结构、物质组成和地球的运动(自转、公转),地球内部的圈层特性、划分依据,岩石圈内部物质的转化,岩石圈的变形、变位和运动机制,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的物质组成及其运动,地球表部圈层的相互作用。
要求考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本课程的一般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初步具备地学分析、推断问题的思维能力和资源环境意识,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二、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1、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3、试卷内容结构
基本知识85分
综合应用题65分
4、试卷题型结构
名词解释40分
简答题20分
读图填空10分。
附件5
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
农业知识综合二科目考试大纲
一、考查目标
农业知识综合二主要侧重于动物生产的专业基础知识的考查,考试内容应主要涵盖动物遗传学、动物生理学、动物营养学与饲料学、动物繁殖学等课程。
要求考生认识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理解和掌握相关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能够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本考试大纲适用于报考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畜牧、兽医硕士、渔业发展专业学位硕士领域的考生。
二、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1、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3、试卷内容结构
动物遗传学、动物生理学、动物营养学与饲料学、动物繁殖学等课程中选择三门相关科目命制试卷,每个科目的内容各占 50 分。
4、试卷题型结构
名称解释 30分(10小题,每小题3分)
单项选择题 38分(19小题,每小题2分)
简答题 56分(7小题,每题8分)
论述题 26分(2小题,每题13分)
三、考查范围
(一)动物遗传学
1、遗传的物质基础。
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大纲004海洋地球科学学院初试考试大纲 (2)660一般地质学A (1)955地质学综合 (5)956应用地球物理综合 (7)957一般地质学C (11)复试考试大纲 (20)地球物理勘探综合 (13)地质学基础 (15)初试考试大纲660一般地质学A【一】考试性质一般地质学A是中国海洋大学地质学〔一级学科〕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专业基础课程。
【二】考察目标熟悉并差不多掌握地质学的差不多理论、原理和实际工作方法,学会运用地质学的理论、方法分析地质现象、地质过程、岩矿特征、构造体系和地史演化过程等差不多现象,并能结合实际地质问题深入理解相关概念和方法。
【三】考试形式本考试为闭卷考试,总分值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试卷结构:名词解释、填空题、判断题与选择题:约20%简答题:约40%读图题〔绘图题〕:10%论述题:约30%【四】考试内容1、研究对象与方法〔1〕地质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2〕地质学的研究方法〔3〕地质学的研究意义2、地球概述2.1地球的差不多特征〔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2〕固体地球表面的形态特征2.2地球的结构〔1〕地球的外部圈层及其要紧特征〔2〕地球的内部圈层及其要紧特征2.3地球的要紧物理性质〔1〕地球的密度和压力〔2〕重力〔3〕地磁〔4〕地热3、地质作用3.1地质作用的概念〔1〕地质作用的一般概念〔2〕地质作用的类型3.2内动力地质作用〔1〕地壳运动〔2〕地震〔3〕岩浆作用〔4〕变质作用3.3外动力地质作用〔1〕外动力地质作用的类型及特征〔2〕河流及其地质作用〔3〕冰川及其地质作用〔4〕地下水及其地质作用〔5〕海洋及其地质作用〔6〕湖沼及其地质作用〔7〕风及其地质作用4、地质年代4.1化石〔1〕化石的形成〔2〕化石的类型〔3〕常见的化石4.2地层〔1〕地层及其层序的建立〔2〕地层的划分和对比〔3〕地层学差不多定律〔4〕地层单位和地层系统4.3地质年代〔1〕相对地质年代〔2〕绝对年代5、矿物5.1矿物及晶体的概念〔1〕矿物的概念〔2〕晶体与非晶体5.2矿物的化学成分〔1〕矿物的化学成分〔2〕矿物的化学成分与地壳中元素的关系〔3〕矿物化学成分的变化〔4〕矿物中的水5.3矿物的形态〔1〕矿物的单体形态〔2〕矿物的集合体形态5.4矿物的物理性质〔1〕矿物的光学性质〔2〕矿物的力学性质〔3〕矿物的其他性质5.5要紧矿物介绍〔1〕矿物分类〔2〕矿物命名〔3〕要紧矿物类型6、岩石6.1岩浆岩〔1〕岩浆与岩浆活动〔2〕岩浆岩的成分〔3〕岩浆岩的结构构造〔4〕岩浆岩的产状〔5〕岩浆岩的类型〔6〕岩浆的起源和岩浆的演化6.2沉积岩〔1〕沉积岩的成分〔2〕沉积岩的结构构造〔3〕沉积岩的形成过程〔4〕碎屑岩类〔5〕粘土岩〔6〕碳酸盐岩6.3变质岩〔1〕变质作用与变质岩〔2〕变质岩的成分〔3〕变质岩的结构构造〔4〕变质岩的类型7、地质构造7.1构造运动的概念及差不多方式〔1〕构造运动的概念〔2〕构造运动的差不多方式及其特点〔3〕构造期与构造事件7.2岩层的产状和地层的接触关系〔1〕岩层产状〔2〕地层的接触关系7.3褶皱构造〔1〕褶皱和褶皱要素〔2〕褶皱的形态〔3〕褶皱的组合〔4〕褶皱的成因与研究7.4断裂构造〔1〕节理〔2〕断层的差不多类型〔3〕断层的组合形式〔4〕断层的识别标志8、板块构造8.1大陆漂移〔1〕大陆漂移说概述〔2〕大陆漂移说的证实8.2海底扩张〔1〕海底扩张说的提出〔2〕海底扩张说的证实8.3板块构造〔1〕板块构造的概念〔2〕板块边界类型〔3〕板块的运动〔4〕大洋演化9、块体运动〔1〕妨碍块体运动的要紧因素〔2〕块体运动的要紧类型10、地球的起源与演化10.1大爆炸宇宙说〔1〕大爆炸宇宙说〔2〕大爆炸宇宙说的证据10.2太阳系与地球的起源〔1〕太阳系的起源〔2〕地球的起源10.3地球的演化〔1〕地球内热的演化〔2〕地球层圈构造的形成〔3〕生命的起源11、地质图判读12、地层柱状图编制13、地层剖面图绘制【五】是否需使用计算器否。
综合地层学-绪论一、概念、概述1、岩层:野外成层的岩石,包括沉积岩、变质岩和火山岩。
2、地层:岩层+时代,考虑到了岩层形成的时代。
3、地层的主要属性:多重属性-综合地层学基础,岩性、生物化石、地质时代、地球物理特征、地球化学特征、形状及分布。
4、地层学(Stratigraphy):研究层状岩石的物质属性和特征的四度时空关系及其变化的一门基础学科。
5、综合地层学概念:按照系统科学-系统论的基本原理,综合地层学的实质就是:关于“地层的系统科学”(高等地层学)。
地层学的各分支学科就是系统的组成要素或子系统,因此,综合地层学就是由各组成要素所组成的有机统一体-地层系统。
综合地层学对应的客观物质系统是地层实体本身,地层学分支对应的物质要素就是地层实体的各种物质属性、时间属性和成因特征。
二、地层学研究的主要目的和应用性目的:地层时空关系的研究1、地层划分2、地层对比应用:确定不同地区的地层是否一致,是否等时。
三、地层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和主要分枝学科根据地层的属性确定地层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岩性、岩性组合+矿物=岩石地层学生物化石=生物地层学生物化石+环境=生态地层学化石DNA+有机分子=分子地层学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磁性地层学、地震地层学、测井地层学、化学地层学古代地质事件+标志=事件地层学海平面变化=层序地层学地球旋回性(天文事件对地球的影响)=旋回地层学(高精度地层学)、天文地层学形成环境、形成方式及地质历史。
四、地层学研究简史1、萌芽阶段(17世纪—18世纪中叶)Steno(1631—1687)地层的三大定律:原始水平原理、原始侧向连续原理、叠覆原理罗蒙诺索夫(1711—1765)《论地层》地壳升降引起海陆变迁,化石是另一个时期的生物遗体。
2、地层学的形成时期(18世纪末—19世纪中叶)魏尔纳(A.G.Werner,1775-1817)水成论郝顿(G.Hutton,1726-1797)火成论阿都伊若(G.Arduino, 1715-1795)将意大利北部岩石分为5类:(1)原始的山系:不含化石,构成山脉中心的片岩片麻岩(2)第二纪山系:大理岩和成层灰岩组成,含海相化石;(3)第三纪山系:砾石、砂、粘土和凝灰岩组成,含丰富的海相化石;(4)第四纪的沉积平原,平原上的土堆和石礁;(5)火山喷发形成的熔岩、凝灰岩。
长江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地质学综合》第一篇地球1、地球概说知识点:宇宙概况;地球的形貌;地球的物理性质;地球的圈层结构考核重点:地球内、外圈层的划分依据;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及依据、地球的物理性质2、地壳知识点:地壳的物质组成;地壳的结构和类型;地壳重力均衡基本概念:地壳、大陆地壳、大洋地壳、岩石圈、大气圈考核重点:地壳的类型及特征、地壳的物质组成、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及各岩层的主要特征第二篇地质作用1、地质作用概述知识点:地质作用的一般概念;外力地质作用;内力地质作用。
基本概念:地质作用考核重点:地质作用的一般概念、内外力地质作用间的关系2、外力地质作用与沉积岩的形成知识点:风化作用概念;物理风化作用;化学风化作用;生物风化作用;风化壳、河流概述;河流的侵蚀作用;河流的搬运作用;河流的沉积作用。
地下水类型、成分、物理性质及其运动、存储条件;地下水的潜蚀作用;地下水的搬运和沉积作用。
冰川的形成、运动与类型;冰川的刨蚀作用;冰川的搬运作用;冰川的沉积作用。
风沙运动特点;风蚀作用;风的搬运作用;风的沉积作用。
湖泊及沼泽的地质作用、湖泊成因、分类及湖水来源、成份与运动;湖泊的地质作用;沼泽的地质作用与煤的形成环境。
海洋地地质作用海洋一般特征;海洋的剥蚀作用;海洋的搬运作用;海洋沉积作用。
成岩作用类型和特征、沉积岩的一般特征。
基本概念:河流阶地、深切河曲、侵蚀基准面、风化作用、风化壳、层间水、承压水、层理构造、层面构造、成岩作用、洋流考核重点:不同地质营力的风化作用概念、类型及特征;不同地质营力的剥蚀作用概念、类型及特征;不同地质营力的搬运作用概念、类型及特征;不同地质营力的沉积作用概念、类型及特征;成岩作用的类型、特征;沉积岩的结构、构造。
深切河曲的成因;河流阶地的形成过程;河流地质作用的一般趋势;利用单向环流作用原理,分析与图示河边滩与河曲的形成;利用双向环流作用原理,分析与图示河流心滩的形成;分析与图示机械沉积分异作用;分析与图示化学沉积分异作用;煤的形成过程与主要成煤时期;3、内力地质作用知识点:现代地壳运动和新构造运动的表现;地壳运动的类型;地史期间地壳运动的恢复方法、岩浆作用和变质作用基本概念:变质作用、混合岩化作用、岩浆侵入作用、火山作用、构造运动、新构造运动、断层。
【长江大学】普通地质学复习资料1思考题答案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地球科学:研究地球结构、组成、演化和运动规律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
地质学:研究地球结构、组成、演化和运动规律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
二、填空题1、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
2、地球的内部圈层主要为地壳、地幔和地核。
3、地质学的研究方法为将今论古的历史比较法。
三、判断题(正确∨,错误×)1、地质学与地球科学研究的内容实际上没有本质区别(×)。
2、地球的演变是以渐进的方式持续进行的(×)。
第二章地球一、名词解释地球表面重力:指地面某处受地心引力和该处的地球自转离心力的合力。
重力异常:实测重力值多数与正常重力值不符的现象。
原因:①测点不一定位于平均海平面上;②地壳不同部分物质的密度不同。
磁异常:指地球浅部具有磁性的矿物和岩石所引起的局部磁场,它也叠加在基本磁场上。
实测值经过校正后减去磁场的正常值,其差值为正称正异常,其差值为负称负异常。
地温梯度:在恒温层以下,深度每增加100m增加的温度。
不同地区地温梯度不同,如亚洲的平均值为2.5度;欧洲为3~3.5度。
地温级度是温度每升高1°C,地层所需要增加的深度,单位为m/1℃。
岩石圈:软流圈上部的地球部分称为岩石圈。
包括地壳和上地幔的固体物质。
地壳:是固体地球的最外圈层,由岩石组成,是相对刚性的外壳。
其下届为莫霍面与地幔分开,平均厚度16km。
地壳均衡:地壳为适应重力的作用而不断调整达到平衡的现象。
二、填空题1、莫霍面以上为地壳;古登堡面以上至莫霍面之间为地幔;古登堡面以下为地核。
2、陆壳具有双层结构,其分界面称为康拉德面。
3、陆壳具有双层结构,上部为硅铝质,下部为硅镁质。
三、判断题(正确∨,错误×)1、某地区重力异常,说明该地区重力值偏高(×)。
2、纵波传播速度快,能够在液体中传播,横波传播速度慢,不能在液体中传播(∨)。
3、地下的温度、压力,与地壳的密度成正比(×)。
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大纲科目代码:860科目名称:地质学适用专业:生物学制订单位:沈阳师范大学修订日期:2018年9月《地质学》考试大纲一、考试目的与要求《地质学》考试是沈阳师范大学古生物学院各专业的地质基础课考试。
考试的主要目的是测试学生掌握地质学的基本内容、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建立正确的时空和物质运动、变化的观念。
要求能灵活运用这些理论与方法,分析和解决地质学中出现的问题,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
二、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1、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答卷方式:闭卷,笔试。
3、试卷结构:填空题30分;名词解释40分;判断题20分;论述题60分。
三、试卷内容第—章绪论考核重点:掌握岩石圈的物质组成,构造运动,地壳演化历史,地质学在实践中的应用,地质学发展的新技术和新方法;了解地史学、岩石学、古生物学、构造地质学等学科基本知识;了解学科的实践性、现象的复杂性、认识的局限性;地质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地质学的特点及其研究方法;地质学的研究意义及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第二章地球的基本特征考核重点:了解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地球形状和大小、地球表面形态;了解地球的密度、重力和内部压力,地球的温度,地球的磁性与电性,地球的放射性,地球的弹性和塑性;掌握外部圈层构造,内部圈层构造;了解天然放射性同位素测年方法和原理,其他测年方法和原理,地球的年龄,地质年代和地质年代表;地球的一般概况;地球的物理性质;地球的年龄和地质年代,尤其是中国地质年代表。
第三章地壳及其物质组成考核重点:了解大陆(洋)地壳的划分、特点及关系;了解地壳的活动性,地壳稳定(活动)区的特征;掌握地壳的元素丰度,地壳元素克拉克值的特征及化学意义;掌握矿物的化学成分,矿物形态、物理(化学)性质,矿物分类等;大陆地壳和大洋地壳;地壳的化学成分;矿物的形态、物理性质、分类,尤其是矿物的肉眼鉴定特征。
第四章外力地质作用及其产物考核重点:掌握以下基本概念:地质作用及其类型;风化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成岩作用;沉积岩的基本特征和分类;陆源沉积岩;火山碎屑岩;内源沉积岩;地质营力的地质作用区别;风化作用的类型;河流和海洋的剥蚀作用;沉积作用的主要类型;什么是“鲍马层序”?不同沉积环境的沉积特征;沉积岩的基本特征和分类,尤其是沉积岩成岩作用的主要类型。
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发布时间:2018-9-21 17:14:58001 机械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学院811理论力学.pdf812材料力学I.pdf811理论力学.pdf812材料力学I.pdf813电工学.pdf803电子技术I.pdf812材料力学I.pdf813电工学.pdf809工程力学.pdf813电工学.pdf803电子技术I.pdf809工程力学.pdf813电工学.pdf 004 建筑工程学院841结构力学.pdf833土力学.pdf843钢筋混凝土结构.pdf 845水分析化学与水力学.pdf 846传热学Ⅰ.pdf867流体力学Ⅰ.pdf841结构力学.pdf844水力学Ⅰ.pdf848道路工程.pdf849交通工程.pdf 832交通信息与控制.pdf841结构力学.pdf833土力学.pdf843钢筋混凝土结构.pdf 845水分析化学与水力学.pdf 846传热学Ⅰ.pdf867流体力学Ⅰ.pdf848道路工程.pdf849交通工程.pdf832交通信息与控制.pdf005 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684物理化学I.pdf887无机化学与分析化学.pdf820有机化学I.pdf851传热学Ⅰ.pdf 852工程热力学.pdf814物理化学III.pdf 820有机化学I.pdf 878化工原理.pdf856环境影响评价.pdf857微生物基础I.pdf858环境工程学.pdf851传热学Ⅰ.pdf852工程热力学.pdf814物理化学III.pdf820有机化学I.pdf878化工原理.pdf856环境影响评价.pdf857微生物基础I.pdf858环境工程学.pdf 006 应用数理学院663数学分析.pdf865高等代数.pdf662普通物理I.pdf861量子力学.pdf863光学.pdf663数学分析.pdf865高等代数.pdf828激光原理.pdf432统计学.pdf 009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875材料科学基础.pdf875材料科学基础.pdf817资源循环基础.pdf815资源与环境经济学.pdf 011 经济与管理学院804经济学原理.pdf801管理学.pdf804经济学原理.pdf805数据库技术与应用.pdf801管理学.pdf804经济学原理.pdf431金融学综合.pdf资源环境与循环815资源与环境经济学.pdf012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355建筑学基础.pdf504建筑学术快速设计.pdf503城乡规划设计(学术).pdf 633城乡规划原理.pdf建筑学(专业学位)355建筑学基础.pdf 507建筑专业快速设计.pdf城市规划(专业学356城市规划基础.pdf446城市规划设计.pdf013 激光工程研究院662普通物理I.pdf828激光原理.pdf861量子力学.pdf812材料力学I.pdf828激光原理.pdf875材料科学基础.pdf 886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pdf光学工程(专业812材料力学I.pdf828激光原理.pdf875材料科学基础.pdf 015 生命科学与生物工程学院620普通化学.pdf621细胞生物学.pdf854有机化学.pdf886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pdf 806电子技术.pdf809工程力学.pdf810解剖生理学.pdf806电子技术.pdf810解剖生理学.pdf854有机化学.pdf886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pdf026 固体微结构与性能研究所662普通物理I.pdf862固体物理.pdf875材料科学基础.pdf 035 艺术设计学院505快题设计.pdf622设计史论.pdf美术(专业学位)506专业创作.pdf619美术史论.pdf337工业设计基础.pdf502产品设计.pdf036 马克思主义学院65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pdf883思想政治教育基本原理.pdf 039 城市交通学院832交通信息与控制.pdf848道路工程.pdf849交通工程.pdf832交通信息与控制.pdf848道路工程.pdf849交通工程.pdf北京未来网络科技高精尖创新中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897计算机网络.pdf895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pdf计算机技术(专897计算机网络.pdf061 信息学部822信号与系统.pdf823半导体物理.pdf822信号与系统.pdf821自动控制原理.pdf计算机科学与技术895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pdf893软件工程学科专业基础.pdf895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pdf 电子与通信工程822信号与系统.pdf823半导体物理.pdf824电路分析基础.pdf控制工程(专业821自动控制原理.pdf计算机技术(专896数据结构.pdf软件工程(专业892软件工程领域专业基础.pdf062 文法学部652社会学理论.pdf877社会学方法.pdf630教育学综合.pdf261二外日语.pdf 262二外法语.pdf 263二外英语.pdf 610基础英语.pdf 611基础日语.pdf 816高级英语.pdf 818综合日语.pdf社会工作(专业学331社会工作原理.pdf 437社会工作实务.pdf教育(专业学位)333教育综合.pdf 807教育管理与教学.pdf 808教育技术综合.pdf。
附件5
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
沉积岩石学科目考试大纲
一、考查目标
沉积岩石学考试涵盖沉积岩的形成过程、沉积岩的分类和各主要类型沉积岩的主要特征、沉积相的相标志、各种沉积相的主要特征、沉积相研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要求考生比较系统的掌握上述专业基础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沉积岩和沉积相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二、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1、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3、试卷内容结构
基本概念 30分
基本原理 65分
岩石特征与成因 40分
沉积相分析 15分
4、试卷题型结构
名词解释 30分
填空题或判断题 15分
简答题 30分
问答题(包括画图) 60分
综合应用题 15分
三、考查范围。
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历史学专业基础(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一、考查目标1.掌握基本史实,了解中外历史发展的主要过程、基本线索和阶段特征。
2.掌握基本理论,能正确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比较和评价重要的历史事件和人物。
3.了解历史研究的基本史料,并能以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解读。
能辨析史料的价值、偏颇或局限,获取有效信息。
4.论据确凿,论证严谨,逻辑合理,文字准确。
二、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考查内容比例中国古代史约60%,中国近现代史约40%。
(四)试卷题型结构名词解释8小题,每小题10分,共80分史料分析题2小题,每小题30分,共60分论述题4小题,每小题40分,共160分三、考查内容全部考察内容分为中国古代史(史前时代——1840)、中国近现代史(1840——1919)两大部分。
具体考察内容如下。
一、中国古代史1.史前时代旧石器时代的人类,新石器时代的主要文化遗存,古史传说2.夏商西周夏朝与夏文化的探究,商朝及其考古发现,西周的盛衰,西周的制度和社会结构,西周的经济与文化3.春秋战国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春秋战国的社会经济发展与社会变动,春秋战国的改革与变法,春秋战国的思想与文化4.秦汉秦朝统一及其历史影响,西汉建立与文景之治,汉武帝的统治与西汉的强盛,西汉后期的社会危机与王莽改制,东汉的政治,两汉社会经济的发展,秦汉社会结构与社会矛盾,秦汉的民族关系,秦汉的思想、文化和科技5.魏晋南北朝三国鼎立与西晋统一,东晋南朝的政治,江南社会经济的发展,十六国北朝的政治形势与民族关系,北魏孝文帝改革,魏晋南北朝时期士族的盛衰,魏晋南北朝的思想、文化和科技6.隋唐五代隋朝的统一与覆灭,唐朝的建立和“贞观之治”,武则天和唐玄宗的统治,隋及唐前期的国家制度与社会经济,安史之乱与中晚唐政局,中晚唐的财政改革与社会经济,隋唐的民族关系与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隋唐的思想、文化和科技,五代十国的政治与经济7.宋、辽、西夏、金、元宋朝建立与专制集权的加强,北宋中期的统治。
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
地球物理测井科目考试大纲
一、考查目标
地球物理测井考试涵盖电法测井原理、声波测井原理、核测井原理等课程。
要求考生比
较系统的掌握上述专业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曲线特点、影响因素和主要应用,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二、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1.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3.试卷内容结构
电法测井原理60 分
声波测井原理40 分
核测井原理50 分
4.试卷题型结构
单项选择题30分(10小题,每小题3分)
简答题:60分(6小题,每小题10分)
综合应用题(含计算推导题):60分(3小题,每小题20分)
三、考查范围
(一)电法测井原理
1.电法测井的基础知识。
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
高等数学科目考试大纲
一、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1、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3、试卷题型结构
单选题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填空题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
解答题(包括证明题) 9小题,共90分
二、考查范围
(一)函数、极限、连续
考试内容
函数的概念及表示法,函数的有界性、单调性、周期性和奇偶性,复合函数、反函数、分段函数和隐函数,基本初等函数的性质及其图形,初等函数,函数关系的建立。
数列极限与函数极限的定义及其性质,函数的左极限和右极限,无穷小量和无穷大量的概念及其关系,无穷小量的性质及无穷小量的比较,极限的四则运算极限存在的两个准则:单调有界准则和夹逼准则,两个重要极限。
函数连续的概念,初等函数的连续性,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
考试要求
1.理解函数的概念,掌握函数的表示法,会建立应用问题的函数关系。
2.了解函数的有界性、单调性、周期性和奇偶性。
3.理解复合函数及分段函数的概念,了解反函数及隐函数的概念。
4.掌握基本初等函数的性质及其图形,了解初等函数的概念。
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科目考试大纲
一、考查目标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考试涵盖数据库理论、方法与应用技术。
要求考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问题。
二、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1、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3、试卷题型结构
单项选择题 30分(15小题,共30分)
填空题 10分(5小题,共10分)
简答题 30分(6小题,共30分)
设计题 30分(6小题,共30分)
综合题 50分(3小题,共50分)
三、考查范围
1、数据库系统概述
(1)数据库基本概念
(2)数据管理技术的产生和发展
(3)数据库系统的组成
(4)数据库系统的结构
(5)数据库系统的特点
2、数据模型。
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
地质学综合科目考试大纲
一、考查目标
地质学综合考试涵盖地球科学基础知识、古生物地史学基本原理、沉积学基本原理和构造地质学基本原理等范围。
要求考生在较系统掌握上述专业基础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基础上,能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分析和解决有关地质学的基本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二、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1、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3、试卷内容结构
普通地质 90分
综合地质 60分
4、试卷题型结构
(1)名词解释 30分(10小题,每小题3分)
(2)判断题 20分(10小题,每小题2分)
(3)简答与论述题 70分
(4)综合分析题 30分
三、考查范围
(一)普通地质
1、地球概说
①宇宙及太阳系基本概况;
②地球的形貌特征;
③地球的物理性质;
④地球的圈层结构特征及划分依据
2、地壳
①地壳的物质组成;
②地壳的结构和类型;
③地壳重力均衡;
3、地质作用与地质年代
①地质作用概述;
②地质年代;
②-1相对地质年代的确定
②-2同位素年龄测定
②-3地质年代表
③地层单位;
③-1 岩石地层单位
③-2 年代地层单位
③-3 地层单位间关系
4、内动力地质作用类型及其基本概念;
5、内动力地质作用类型与原理
①构造作用与地质构造
①-1构造作用的主要方式
①-2构造作用的证据
①-3地质构造(产状、褶皱、断裂)
②岩浆作用与岩浆岩
②-1喷出作用与喷出岩
②-2侵入作用与侵入岩
②-3岩浆岩的成因
③变质作用与变质岩
③-1变质作用方式与影响因素
③-2变质作用的类型
③-3变质岩类型与特征
④地震作用
④-1地震的成因类型
④-2地震的强度
④-3地震的分布
⑤岩石圈板块作用
⑤-1大陆漂移说
⑤-2海底扩张说
⑤-3板块构造基本理论
⑥地质图的认读
⑥-1地质图中地层时代;
⑥-2地质图中不整合的类型及发育特征;
⑥-3地质图中褶皱的类型及发育特征;⑥-4地质图中断层的类型及发育特征;
⑥-5论述地质演化过程;
6、外动力地质作用的方式及特征
7、外力地质作用与沉积岩的形成;
①河流的地质作用及特征
②地下水的地质作用及特征
③冰川的地质作用及特征
④风的地质作用及特征
⑤海洋的地质作用及特征
⑥湖泊的地质作用及特征
⑦成岩作用类型和特征、沉积岩的一般特征。
⑧外动力地质作用之间的关系
(二)综合地质
1、古生物学基本理论
①化石的保存类型及特征;
②生物演化的基本理论和规律;
③古生态环境的分析原理与方法;
2、地史学基本理论
①地层划分与对比的原理与方法;
②历史大地构造分析原理与方法;
③古板块构造的恢复方法;
3、各地质历史时期的地史特征
①各个地史时期的古地理、古构造特征;
②各大阶段主要构造运动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③中国主要含油气盆地的地层序列及其演化特征;
参考书目:
1.《地球科学概论》(第二版),柳成志冀国盛等,石油工业出版社,2010;
2.《古生物学与地史学概论》,肖传桃主编,石油工业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