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科切片质量控制评分表
- 格式:doc
- 大小:42.50 KB
- 文档页数:3
病理常规石蜡包埋HE染色切片质量标准及评分表
(参照)
优质标准满分(分) 质量缺陷减分
组织切面完整10 组织稍不完整:减1~3分;不完整:减4~10分
切片薄(3-5μm),厚薄均匀10
切片厚(细胞重叠),影响诊断,减6~10分;厚薄不均
匀,减3~5分
切片无刀痕、裂隙10 有刀痕、裂隙,尚不影响诊断,减2分;影响诊断,减5分切片平坦,无皱褶、折叠10
有皱褶或折叠,尚不影响诊断,各减2分;影响诊断,各减
5分
切片无污染物10 有污染物,减10分
无气泡,盖玻片周围无胶液外溢10 有气泡,减3分;胶液外溢,减3分
透明度好10 透明度差,减1~3分;组织结构模糊,减3~7分
细胞核与细胞浆染色对比清晰10
细胞核着色灰淡或过蓝,减5分;红(细胞质)与蓝(细胞
核)对比不清晰,减5分
切片无松散,裱贴位置适当10 切片松散,减5分;切片裱贴位置不当,减5分
切片整洁,标签端正粘贴牢固,编
号清晰10
切片不整洁、标签粘贴不牢,各减3分;编号不清楚,减4
分
合计100
注:切片质量分级标准:
甲级片:≥90分(优);乙级片:75~89分(良);
丙级片:60~74分(基本合格);丁级片:≤59分(不合格)
267。
病理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表病理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表:全面评估和深度探讨导言作为一门关乎人类健康的学科,病理学在医疗领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病理学家通过对组织和细胞的研究,为临床医生提供关键的诊断和治疗建议。
然而,为了保证病理学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医疗质量控制指标表应运而生。
本文将针对病理专业的医疗质量控制指标表展开全面评估,并从不同角度多次提及该主题,以期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和应用此表。
第一部分:病理专业质量控制概述病理学作为一项专业技术,涉及到对疾病的诊断、分型和预后的研究。
在现代医疗体系中,为了确保病理学的准确和可靠,病理学界制定了一系列的医疗质量控制指标表。
这些指标表旨在评估病理诊断的准确性、报告的及时性和病理学家的专业水平。
第二部分:病理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表的构成病理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表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评估内容:1. 病例选择和标本处理:病理学家应该根据临床信息和病人病情的重要性,合理选择需要进行病理学检查的病例。
对标本的处理也是关键的控制点,包括标本固定、切片和染色的质量等等。
2. 病理诊断与报告准确性:病理学家的诊断准确性是影响病理学质量的核心因素。
通过对组织切片的观察和分析,病理学家应该恰如其分地提供诊断结果,并将其写入病理报告中。
3. 报告及时性:病理学报告对于疾病的处理和治疗决策至关重要。
对于病理报告的及时性也是必要的评估内容。
4. 病理学家的专业水平与继续教育:病理学家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对于准确和可靠的病理诊断至关重要。
定期的继续教育和专业培训能够帮助病理学家跟上最新的研究进展和诊断标准。
5. 质量管理:为了确保病理学质量的可控和持续改进,质量管理措施和评估系统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这些措施可以包括内部质量控制、外部质量评估和质量保证等。
第三部分:病理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表应用与展望病理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表作为一项重要的质量评估工具,不仅仅是对病理学家自身的要求,也是对整个医疗体系中病理学流程的规范。
病理检测技术评分标准概述本文档旨在提供病理检测技术评分标准,以帮助病理学家和医学实验室对病理样本进行准确的评估和诊断。
本评分标准基于现有的病理学知识和技术能力,可用于不同类型的病理检测,包括组织切片检测、细胞学检测等。
技术评分指标以下是常见的病理检测技术评分指标,可用于评估技术质量和结果准确性:1. 样本制备:- 标本收集完整性:评估标本采集的完整性和适当性。
- 标本固定质量:评估组织切片和细胞样本的固定质量,确保细胞结构和染色的稳定性。
2. 切片和染色:- 切片质量:评估病理组织切片的厚度、平整度和清晰度。
- 染色质量:评估组织切片的染色效果,包括颜色均匀性和染色质量。
3. 显微镜观察:- 显微镜调整:评估显微镜设置的准确性和清晰度,保证对细胞和组织结构的准确观察。
- 观察记录:评估病理学家对病理变化的精确描述和记录能力。
4. 组织学诊断:- 病理诊断准确性:评估病理学家对组织学变化的准确识别和诊断能力。
- 诊断报告质量:评估病理诊断报告的完整性和规范性,包括关键信息的包含和格式准确性。
评分标准本评分标准采用综合评分的方式,将每个评分指标按照重要性和影响力进行加权。
评分范围从1到10分,10分表示最佳表现,1分表示最差表现。
病理检测技术评分标准应由专业病理学家或具备相关专业知识的团队制定,并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定期更新和优化。
结论病理检测技术评分标准是保证病理检测质量和准确性的重要工具。
通过准确评估和优化病理检测技术,可以提高病理学家的诊断水平,并为临床医学提供准确可靠的病理诊断结果。
> 注意:本文档提供的病理检测技术评分标准仅为参考,应根据实际情况和专业要求进行具体调整和应用。
---注:此为创作参考文本,具体内容和格式应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
病理常规石蜡包埋HE染色切片质量标准及评分表(参照) 附件24
病理常规石蜡包埋HE染色切片质量标准及评分表
(参照)
优质标准满分(分) 质量缺陷减分组织切面完整 10 组织稍不完整:减1,3分;不完整:减4,10分
切片厚(细胞重叠),影响诊断,减6,10分;厚薄不均切片薄(3-5μm),厚薄均匀 10
匀,减3,5分
切片无刀痕、裂隙 10 有刀痕、裂隙,尚不影响诊断,减2分;影响诊断,减5分
有皱褶或折叠,尚不影响诊断,各减2分;影响诊断,各减切片平坦,无皱
褶、折叠 10
5分
切片无污染物 10 有污染物,减10分
无气泡,盖玻片周围无胶液外溢 10 有气泡,减3分;胶液外溢,减3分透明度好 10 透明度差,减1,3分;组织结构模糊,减3,7分
细胞核着色灰淡或过蓝,减5分;红(细胞质)与蓝(细胞细胞核与细胞浆染色对比清晰 10
核)对比不清晰,减5分
切片无松散,裱贴位置适当 10 切片松散,减5分;切片裱贴位置不当,减5
分切片整洁,标签端正粘贴牢固,编切片不整洁、标签粘贴不牢,各减3分;编号不清楚,减4
10
号清晰分
合计 100
注:切片质量分级标准:
甲级片:?90分(优);乙级片:75,89分(良);
丙级片:60,74分(基本合格);丁级片:?59分(不合格) 267
268。
临床医疗各科室医疗质量通用考核表(200分)科室:日期:得分:考核内容考核方法与评分标准分值扣分存在的问题1、依法执业抽查的病历中,发现有不具备独立执业的人员或超范围执业,报院办公会讨论处罚。
一票否决。
102、认真履行岗位职责,遵守劳动纪律迟到一人扣1分,迟到达半小时扣2分;经查擅离职守扣5分;旷工与擅离职守,另行处理。
103、行为规范以病员投诉核实为准,态度不好一次扣2分,吵架扣5分并另行处理。
54、执行首诊负责制,无推诿、拒诊、遗弃病人查实扣5分,情节严重报院办公会讨论处罚 55、知情告知3日内无医患沟通及记录,每次扣2分,记录简单不全面扣2分,缺相关知情同意书每次扣5分,可以倒扣156、医疗技术准入凡擅自开展新技术、新项目,查实扣5分,另报院办公会讨论处罚57、合理用药重点查抗菌药、营养药、激素,凡无指征使用每项扣1分;抗菌素不合理联合使用扣1分;选用抗菌药物不当扣1分。
药品比例超标按医院相关文件执行58、合理检查查阅当月病历,凡发现应检查未检查或者无指征的检查项目,每项扣1分;特殊检查未征得病员及家属同意扣1分;查当月CT、X光片,阳性率<70%分别扣1分109、合理治疗查阅病历,无适宜治疗计划扣1分;特殊治疗未征得病员及家属同意扣1分;输血无明确指征扣1分1010、查对制度每发现一次违规者扣5分 511、单病种管理与临床路径未达到单病种控制指标,每项扣2分,无病种质量与费用分析报告扣2分,临床路径不按要求实施扣2分(此项可倒扣)512、“三基三严”培训、考核“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合格率达100%,1人以上不合格扣5分513、医疗质量与持续改进PDCA未做到扣5分 514、各科室各质控报表数据准确,上报医务科内容不准确一次扣1分;不及时上报每次扣3分;未上报扣5分515,不良事件与隐患上报漏报一例扣5分1016、医疗安全与持续改进小差错一次扣2分;重大差错扣5分,医疗事故另行处理,无持续改进扣5分15考核内容考核方法与评分标准分值扣分存在的问题17、法定传染病报告率100%执行欠缺一次扣2分,未执行扣5分 5 18、入、出院诊断符合率≥95%每低于标准1%扣2分 519、平均住院日≤10天每超过一日扣2分 520、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80%每下降1%扣2分1021、治愈好转率≥85% 每下降1%扣2分1022、临床主要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60%每下降1%扣2分10 23、甲级病历率≥90%,住院病历科室质量管理小组评定病历等级误差<10%,无丙级病历发现一份乙级病历扣10分;出现丙级病历扣40分。
病理常规石蜡包埋HE染色切片质量标准及评分表(参照) 附件24
病理常规石蜡包埋HE染色切片质量标准及评分表
(参照)
优质标准满分(分) 质量缺陷减分组织切面完整 10 组织稍不完整:减1,3分;不完整:减4,10分
切片厚(细胞重叠),影响诊断,减6,10分;厚薄不均切片薄(3-5μm),厚薄均匀 10
匀,减3,5分
切片无刀痕、裂隙 10 有刀痕、裂隙,尚不影响诊断,减2分;影响诊断,减5分
有皱褶或折叠,尚不影响诊断,各减2分;影响诊断,各减切片平坦,无皱
褶、折叠 10
5分
切片无污染物 10 有污染物,减10分
无气泡,盖玻片周围无胶液外溢 10 有气泡,减3分;胶液外溢,减3分透明度好 10 透明度差,减1,3分;组织结构模糊,减3,7分
细胞核着色灰淡或过蓝,减5分;红(细胞质)与蓝(细胞细胞核与细胞浆染色对比清晰 10
核)对比不清晰,减5分
切片无松散,裱贴位置适当 10 切片松散,减5分;切片裱贴位置不当,减5
分切片整洁,标签端正粘贴牢固,编切片不整洁、标签粘贴不牢,各减3分;编号不清楚,减4
10
号清晰分
合计 100
注:切片质量分级标准:
甲级片:?90分(优);乙级片:75,89分(良);
丙级片:60,74分(基本合格);丁级片:?59分(不合格) 267
268。
病理科医疗质量考评标准检查日期:年月日检查者:总分:项目分值考评内容考评方法扣分理由得分一、工作效率及诊断质量 361、病理切片质量12 1)切片场所布局合理,通风和空气质量符合相关规定2)科室制定切片质量控制标准和操作流程,须有专业技术人员负责切片质量控制3)科室每月应对切片合格率进行统计,并有分析4)医疗废弃物处理需符合《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和国家生物安全要求1)未按相关规定执行扣3分2)无质控标准扣1分,无操作流程扣1分,无专人负责扣1分3)无统计扣3分,有统计无分析扣2分4)未按规定执行扣3分2、病理诊断质量14 1)手术标本病变解剖关系、形态特征记录准确,取材全面2)镜检病变形态、特点记录清楚3)诊断准确,命名规范,不够诊断条件可不诊断或下可疑诊断4)冰冻切片诊断要明确良性、恶性和交界性,难以确诊时要注明“待常规报告”5)冰冻与常规诊断符合率≥90%6)病理报告无遗漏重要的病变7)细胞学检查常规开展并诊断正确1)2)3)4)发现1份1项不合格扣2分5)冰冻与常规诊断不符合1例扣2分6)病理报告遗漏重要的病变1例扣2分7)细胞学诊断与常规病理检查不符合1例扣2分3、病理报告及时10 从收到标本到出报告时间:一般情况下,活检小标本为4个工作日,手术标本为6个工作日,疑难病例、免疫组化病例4-6天,冰冻快速切片<30分钟,宫颈涂片2个工作日。
发现1份不及时扣2分二、质量管理 202、健全病理档案管理10 1)活检登记本、细胞学登记本、免疫组化登记本、特殊染色登记本、会诊登记本、申请单、科研登记本、冷冻登记本、尸检登记本等长期存档保管2)蜡块、切片、细胞学阳性片、免疫组化阳性片长期存档保管3)严格执行标本归档及资料借阅等制度,实行病理资料计算机管理,保证资料完整发现1种未做到扣1分3、标本验收报告收发登记10 接收标本时必须严格进行查对签收,并及时登记、编号再取材;报告字迹清晰无涂改,发出有登记1)拒收标本每次扣1分2)无校对、无登记不得分3)标本遗失1例扣5分*可倒扣三、医疗制度 30 21.科室二级质控8 1)建立科级质量管理组织,2)建立科级质量考核制度(包括具体的操作规范、病例讨论、科室业务学习等内容)3)对科室医疗质量进行考核(每季度至少有1次)记录内容包括现存问题、整改措施等1)无相应组织或制度不得分2)1次未做到扣2分1、技术准入制度81)严格执行病理人员技术准入制度2)完善科室人员管理档案1)未建立制度扣3分;发现1例1次未做到扣5分2)无档案扣2分,档案不齐扣1分4.疑难病例讨论制度9每月对疑难病例进行至少1例讨论(疑难病例随时讨论),并有详细记录。
---------------------------------------------------------------最新资料推荐------------------------------------------------------病理切片质量评估病理切片质量评估日期:病检号:玻片外观染色标签错误□ 苏木素染色太浅□ 封片胶过多或过少□ 苏木素染色太深□ 摊片位置不佳□ 伊红染色太浅□ 气泡□ 伊红染色太深□ 盖玻片滑动□ 细胞核与细胞质染色不清晰□ 人工处理对比度不强□ 组织固定不充分□ 背景染色过深□ 脱钙过度或不够□ 人为失误□ 异常色素颗粒□ 组织污染□ 玻片、染液不洁□ 切片切片过薄或过厚□ 其它(详细描述):刀痕,裂痕□ 刀颤□ 切片不完整□ 切片漂浮□ 切片挤压或皱褶□ 评价病理医生:改进措施:管理员:儿童神经母细胞瘤原癌基因组病理检查单姓名:1 / 7科室:病理医生:送检材料□染色切片□电镜□B M 切片□电镜组织块□未染色切片□电镜固定组织□包埋组织快□CD 临床信息出生日期:(MM/DD/YYYY)原发部位:性别:年龄(手术时):INSS:MYCN:DI:风险:1p:11q:标本状态0=放化疗前1=放化疗后标本收集收到日期(MMDDYY)标本来源如下: 1. 第一次手术第二次手术第三次手术骨髓标本:抽吸/细针穿刺 2. 3. 4. 标本部位和部位说明:1.原发灶评估材料:2.转移灶 1.足够---------------------------------------------------------------最新资料推荐------------------------------------------------------ 3.复发灶 2.不够,说明: *活检部位说明:这是修改过的形式吗?0=是1=否形态特点 1、肿瘤类型□ 节细胞性神经瘤□ 节细胞性神经母细胞瘤□ 神经母细胞瘤□ 外周神经母细胞瘤(非特殊型)2、节细胞性神经瘤□ 即将成熟型□ 成熟型3、节细胞性神经母细胞瘤□ 混合型□ 结节型 4、神经母细胞瘤和节细胞性神经母细胞瘤(结节型)的神经母细胞成分1)神经母细胞分化程度□ 未分化型□ 分化型□ 分化差型□ 不确定型 2)MKI □ 低(100/5000 细胞)□ 高(200/5000 细胞)□ 中等(100200/5000 细胞)□ 不确定国际神经母胞瘤病理分型施万基质的发展预后评估□ 良好□ 不好评论病理技术质量日报表切片标签质量控制差良好优固定质量包埋质量切片质量HE 染色冰冻切片染色细胞涂片染色特殊染色免疫组化染色免疫荧光染色总体质量病理医生签名日期病理科质量管理月报表外检● 外科病例汇总--------------------------------------------------------------------------------------83 ● 冰冻切片汇总-----------------------------------------------------------3 / 7---------------------------14 ● 冰冻切片和最终诊断不一致病例汇总---------------------------------------------------------0 ● 原病理医生和QA 团队未达成一致意见的外科病例汇总---------------------------------0 (*)改进措施:N/A 细胞病理● 细胞病理病例汇总---------------------------------------------------------------------------------0 ● 细胞病理与最终 DX 未达成一致意见的病例汇总------------------------------------------0 (*)改进措施:N/A 尸检● 尸检病例汇总---------------------------------------------------------------------------------------2 ● 尸检病例与最终 DX 未达成一致意见的病例汇总------------------------------------------0 (*)改进措施: N/A 实验程序错误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 HE 切片汇总-------------------------------------------------------------------------------------1653 分析前 1.大体描述错误----------------------------------------------------------0 2.输入错误---------------------------------------------------------------最新资料推荐----------------------------------------------------------------------------------------------------------------------0 3.其它---------------------------------------------------------------------5 分析中 1.程序错误---------------------------------------------------------------0 2. 包埋错误---------------------------------------------------------------0 3.组织块旋转方向错误--------------------------------------------------0 4.切片质量/外观----------------------------------------------------------15.染色质量-----------------------------------------------------------------0 6.切片标签-----------------------------------------------------------------0 7.刀颤----------------------------------------------------------------0 8.工作查对差错---------------------------------------------0 9.其它-(切片不完整) -------------------------------------------------1 分析后 1.补充报告5 / 7----------------------------------------------------------------7 2.其它-----------------------------------------------------------------------0 (*)改进措施:分析前:其它(5)错误与信息缺失有关分析中:切片质量(1)S13-1167HE 染色质量差所有切片 chatter 记号提供反馈的监督员将错误与技术员交代,并将监督技术员的切片(?)。
组织切片制备的质量控制评分标准1.组织制片过程中,应确保切片号与蜡块号一致。
2.制片工作一般应在取材后2个工作日内完成(不含脱钙、脱脂等特殊自理的标本)。
3.制片完成后,技术人员应检查制片质量,并加帖标有本病理科病理号的标签。
常规石蜡包埋—HE染色片的优良率(甲、乙级切片所占的比例)≥90%,优级率(甲级切片所占的比例)≥35%。
不合格切片应立即重做。
切片质量的基本标准参见下表。
常规石蜡包埋—HE染色切片质量的基本标准评分序号优质标准满分质量缺陷减分①组织切面完整,内镜咬检、穿刺标本切面数10组织稍不完整:减1~3分;不完整,:减4~10分;未达到规定面数:减5分②切片薄(3~5μm),厚薄均匀10切片厚(细胞重叠),影响诊断:减6~10分;厚薄不均匀:减3~5分③切片无刀痕、裂隙、颤痕10有刀痕、裂隙、颤痕,尚不影响诊断:减2分;有刀痕、裂痕、颤痕,影响诊断:减5分④切片平坦,无皱褶、折叠10有皱褶或折叠,沿不影响诊断:各减2分;有皱褶或折叠,影响诊断:各减5分⑤切片无污染物10有污染物:减10分⑥无气泡(切片与载玻片间/盖玻片与切片、载玻片间),盖玻片周围无胶液外溢10有气泡:减3分;胶液外溢:减3分⑦透明度好10透明度差:减1~3分;组织结构模糊:减5~7分⑧细胞核与细胞质染色对比清晰10细胞核着色灰淡或过蓝:减5分;红(细胞质)与蓝(细胞核)对比不清晰:减5分⑨切片无松散,裱贴位置适当10切片松散:减5分;切片裱贴位置不当:减5分⑩切片整洁,标签端正粘牢,编号清晰10切片不整洁:减3分;标签粘贴不牢:减3分;编号不清晰:减4分合计100注:切片质量分级标准:①甲级片:≥90分(优);②乙级片:75~89分(良)③丙级片:60~74分(基本合格);④丁级片:≤59分(不合格)4.制片过程发生意外情况时,有关技术人员和技术室负责人人应及时向病理科主任报告,并积极设法予以补救。
5.制片完成后,技术人员应将所制片与基相应的活检申请单/活检记录单、取材工作单等一并移交给病理医师。
病理常规石蜡包埋HE染色切片质量标准及评分表(参照) 附件24
病理常规石蜡包埋HE染色切片质量标准及评分表
(参照)
优质标准满分(分) 质量缺陷减分组织切面完整 10 组织稍不完整:减1,3分;不完整:减4,10分
切片厚(细胞重叠),影响诊断,减6,10分;厚薄不均切片薄(3-5μm),厚薄均匀 10
匀,减3,5分
切片无刀痕、裂隙 10 有刀痕、裂隙,尚不影响诊断,减2分;影响诊断,减5分
有皱褶或折叠,尚不影响诊断,各减2分;影响诊断,各减切片平坦,无皱
褶、折叠 10
5分
切片无污染物 10 有污染物,减10分
无气泡,盖玻片周围无胶液外溢 10 有气泡,减3分;胶液外溢,减3分透明度好 10 透明度差,减1,3分;组织结构模糊,减3,7分
细胞核着色灰淡或过蓝,减5分;红(细胞质)与蓝(细胞细胞核与细胞浆染色对比清晰 10
核)对比不清晰,减5分
切片无松散,裱贴位置适当 10 切片松散,减5分;切片裱贴位置不当,减5
分切片整洁,标签端正粘贴牢固,编切片不整洁、标签粘贴不牢,各减3分;编号不清楚,减4
10
号清晰分
合计 100
注:切片质量分级标准:
甲级片:?90分(优);乙级片:75,89分(良);
丙级片:60,74分(基本合格);丁级片:?59分(不合格) 267
268。
病理切片质控制度病理切片质量高低,对病理诊断起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努力提高病理切片质量,尤为重要。
科室要采取各种措施,使切片优良率达到91%以上。
特作如下要求:1. 每日主班医师阅片时,要对当日切片存在问题及时向主班技师告知,找出存在问题的原因,及时纠正。
2. 对不合格切片及时重切纠正。
3. 脱水机的各种试剂每周更换一次。
4. 每月由技师、医师共同对病理切片进行抽查、评分,找出问题。
并进行科内小结。
附病理切片评分表:常规石蜡包埋-HE染色切片质量的基本标准优质标准满分(分) 质量缺陷减分组织切面完整,内镜咬10 组织稍不完整:减1~3分;减、穿刺标本切面数不完整:减4~10分;未达到规定面数:减5分切片薄(3~5μm),厚薄10 切片厚(细胞重叠),影均匀响诊断:减6~10分;厚薄不均匀:减3~5分切片无刀痕、裂隙、颤痕 10 有刀痕、裂隙、颤痕,尚不影响诊断:减2分;有刀痕、裂隙、颤痕,影响诊断:减5分切片平坦,无皱褶、折叠 10 有皱褶或折叠,尚不影响诊断:各减2分;有皱褶或折叠,影响诊断:各减5分切片无污染物 10 有污染物:减10分1无气泡(切片与载玻片间10 有气泡:减3分;胶液外/盖玻片与切片、载玻片溢:减3分间),盖玻片周围无胶液外溢透明度好 10 透明度差:减1~3分;组织结构模糊:减5~7分细胞核与细胞质染色对10 细胞核着色灰淡或过蓝:比清晰减5分;红(细胞质)与蓝(细胞核)对比不清晰:减5分切片无松散,裱贴位置适10 切片松散:减5分;切片当裱贴位置不当:减5分切片整洁,标签端正粘10 切片不整洁:减3分;标牢,编号清晰签粘帖不牢:减3分;编号不清晰:减4分合计 100病理科2006-7-272。
组织切片制备的质量控制评分标准
1.组织制片过程中,应确保切片号与蜡块号一致。
2.制片工作一般应在取材后2个工作日内完成(不含脱钙、脱脂等特殊
自理的标本)。
3.制片完成后,技术人员应检查制片质量,并加帖标有本病理
科病理号的标签。
常规石蜡包埋—HE染色片的优良率(甲、乙级
切片所占的比例)≥90%,优级率(甲级切片所占的比例)≥35%。
不合格切片应立即重做。
切片质量的基本标准参见下表。
常规石蜡包埋—HE染色切片质量的基本标准
评分
序号优质标准
满
分
质量缺陷减分
①组织切面完整,内镜咬检、
穿刺标本切面数10
组织稍不完整:减1~3分;不完整,:
减4~10分;未达到规定面数:减5
分
②
切片薄(3~5μm),厚薄
均匀10
切片厚(细胞重叠),影响诊断:减6~10
分;厚薄不均匀:减3~5分
③切片无刀痕、裂隙、颤痕
10
有刀痕、裂隙、颤痕,尚不影响诊断:
减2分;有刀痕、裂痕、颤痕,影响
诊断:减5分
④切片平坦,无皱褶、折叠
10
有皱褶或折叠,沿不影响诊断:各减2
分;有皱褶或折叠,影响诊断:各减
5分
⑤切片无污染物10 有污染物:减10分
⑥无气泡(切片与载玻片间/10 有气泡:减3分;胶液外溢:减3分
盖玻片与切片、载玻片间),盖玻片周围无胶液
外溢
⑦透明度好
10
透明度差:减1~3分;组织结构模糊:
减5~7分
⑧细胞核与细胞质染色对比
清晰10
细胞核着色灰淡或过蓝:减5分;红(细
胞质)与蓝(细胞核)对比不清晰:
减5分
⑨
切片无松散,裱贴位置适
当10
切片松散:减5分;切片裱贴位置不当:
减5分
⑩
切片整洁,标签端正粘牢,
编号清晰10
切片不整洁:减3分;标签粘贴不牢:减3分;编号不清晰:减4分
合计100
注:切片质量分级标准:①甲级片:≥90分(优);②乙级片:75~89分(良)③丙级片:60~74分(基本合
格);
④丁级片:≤59分(不合格)
4.制片过程发生意外情况时,有关技术人员和技术室负责人人
应及时向病理科主任报告,并积极设法予以补救。
5.制片完成后,技术人员应将所制片与基相应的活检申请单/
活检记录单、取材工作单等一并移交给病理医师。
双方经核
对无误后,办理移交签字手续。
年
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