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县县城总体规划
- 格式:docx
- 大小:31.10 KB
- 文档页数:25
蒲城县县城总体规划蒲城县县城总体规划第一条规划背景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推进、关中一线两带和城镇群的快速发展、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的正式批复蒲城的经济发展背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区域重大基础设施的建设对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新的条件蒲城城市的交通区位优势显得更为突出重点建设项目的启动对城市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城市的性质、结构、功能等都会带来非常大的影响未来五至十五年是蒲城抢抓机遇加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必须以科学规划为先导全面实施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战略构筑城乡一体、统筹协调的区域发展新格局实现蒲城全面、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
第二条规划目的和依据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决策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发挥蒲城在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中的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及《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编制本规划。
第三条本次规划修编的重点1、确定县域城镇化水平及人口规模制定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和社会经济发展规划。
2、优化调整产业结构集中有限财力做强做大主导产业带动县域经济的全面发展。
2、确定城市性质和城市发展目标。
3、明确城市规划区范围确定城市空间结构及预测发展规模。
4、确定城市发展方向调整城市布局形态。
5、完善道路、给排水、电力等市政基础设施加强城市绿化建设提高人居环境质量。
6、明确城市特色彰显历史文化名城底蕴。
第四条规划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为指导抓住国家西部大开发和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正式批复实施的历史性机遇抓住区域重点项目的建设机遇发挥城市的交通和资源优势壮大支柱产业建设工业强县明确城市发展的方向和目标完善城市功能促进社会、经济与环境可持续发展把蒲城城市建设成为经济发达、环境友好、社会和谐的现代化城市。
第五条城市规划区范围1、县域城镇体系规划范围本规划范围为全县行政辖区1583.58平方公里。
华容县滨江新城施工方案1. 引言华容县滨江新城的规划建设是华容县政府为了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而采取的重要措施。
本文档将详细介绍华容县滨江新城的施工方案,包括项目概述、施工计划、工程建设、安全管理等内容。
2. 项目概述华容县滨江新城位于华容县市区南部,总规划面积约1000亩。
项目旨在打造一个现代化的滨江新城,包括商业区、住宅区、公园绿地等配套设施。
项目将重点解决市区人口过剩、道路拥堵等问题,提升华容县的城市形象和生活质量。
3. 施工计划项目的施工计划分为四个阶段:3.1 第一阶段:前期准备工作•完成土地平整和清理•撤除原有建筑物和设施•进行勘察和测量工作,确定地基及地质情况•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和时间表3.2 第二阶段:基础设施建设•建设道路网络,包括主干道和支路•建设供水、供电、排水等基础设施•建设公共交通设施,包括公交站点和轨道交通线路•建设公园绿地和游憩设施3.3 第三阶段:建筑物和住宅建设•根据规划设计,建设商业区、办公楼、住宅区等建筑物•进行施工过程监管和质量控制•完成外立面装修和室内装修3.4 第四阶段:完善配套设施和收尾工作•建设商业中心、医疗设施、学校等配套设施•完成项目验收和竣工手续•进行环境整治和绿化工作4.1 道路网络建设道路网络是滨江新城的重要基础设施。
根据规划,主干道采用宽度为40米,支路采用宽度为20米的双向四车道设计。
道路建设需要考虑交通流量、交通安全和道路通行能力等因素。
4.2 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包括供水、供电、排水等设施的建设。
供水系统需满足滨江新城日常生活用水和消防用水需求。
供电系统需要满足商业和居民用电需求。
排水系统需要进行合理规划,确保雨水和污水的排泄畅通。
4.3 建筑物和住宅建设建筑物和住宅建设是滨江新城的重点工程。
根据规划设计,商业区和办公楼将采用现代化的建筑风格,住宅区将建设多样化的居住模式,包括高层住宅和别墅等。
绿化工程是滨江新城建设的重要环节。
华府板块周边发展规划方案一、背景介绍华府板块位于城市的中心位置,是城市的核心商业区之一。
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华府板块周边区域的发展已经成为了城市规划的重点。
本文将针对华府板块周边的发展进行规划,旨在提升该区域的整体形象,并为周边居民提供更好的生活质量。
二、目标和原则本规划的目标是将华府板块周边打造成为繁荣、宜居的城市区域。
在达成这一目标的过程中,我们将坚持以下原则:1. 保护环境:在发展过程中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保持绿地面积,增加植被覆盖率,降低周边的空气和噪音污染;2. 提供便利:通过优化交通网络、增加公共设施、规划商业中心等方式,提供便利的交通和生活条件,满足居民的各种需求;3. 产业协调发展:鼓励各类产业的发展,形成合理的产业结构,促进经济的协调发展,并提供充分的就业机会;4. 民众参与:在规划的过程中注重民众的意见和需求,通过多种形式的社区参与,形成共识,增强居民的归属感和参与感。
三、规划内容1. 交通规划- 强化公共交通网络:增加公交车线路和站点,提高公交车的频率和服务质量,缓解交通拥堵问题,鼓励市民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提升道路交通能力:加宽主要道路,增设人行道和自行车道,提高交通流动性,改善通行条件;- 建设停车场:增加停车场数量和规模,解决停车难问题,鼓励市民使用公共交通和非机动交通方式。
2. 环境保护和绿化- 建设绿道系统:打造休闲健身的绿道系统,提供市民运动和休闲的场所;- 增加绿化面积:在街道、公园和广场等公共区域增加植被覆盖,提高空气质量,减少噪音污染;- 加强垃圾处理:改善垃圾分类和处理设施,提高废物的回收率,减少环境污染。
3. 公共设施建设- 建设教育设施:增加学校数量,提升教育质量,满足不同年龄段居民的教育需求;- 建设医疗设施:增加医院数量和规模,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提高居民的健康水平;- 增设社区文化设施:建设图书馆、艺术中心、博物馆等文化设施,提供多元化的文化活动。
临武县城总体规划(修改)(2010-2020)·文本目录第一篇总则 (1)第二篇县域村镇体系规划 (2)第一章县域城乡统筹发展目标与战略 (2)第二章产业发展及空间布局规划 (3)第三章县域人口与城镇化水平预测 (4)第四章县域村镇体系规划 (4)第一节村镇空间结构 (4)第二节村镇等级与规模结构 (4)第三节村镇职能结构 (5)第四节重点村镇发展指引 (5)第五节村庄建设与发展 (5)第六节土地利用与村镇建设用地规模 (5)第五章县域基础设施规划 (6)第一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 (6)第二节给水工程设施规划 (6)第三节排水工程设施规划 (7)第四节供电工程设施规划 (7)第五节邮电通讯工程设施规划 (8)第六章县域社会服务设施规划 (8)第一节教育科技事业发展规划 (8)第二节文化体育发展规划 (8)第三节医疗卫生发展规划 (9)第四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 (9)第五节保险、社会福利及民政事业发展规划 (9)第六节市场服务体系规划 (9)第七节公安派出所和警务室规划 (9)第八节社会服务设施配制规划 (10)第七章县域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 (11)第一节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规划 (11)第二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及开发利用 (13)第三节旅游资源保护及开发利用 (13)第四节水资源保护及开发利用规划 (14)第五节耕地资源保护及开发利用规划 (15)第八章县域综合防灾规划 (15)第九章县域空间管制规划 (16)第十章近期发展规划 (17)第十一章规划实施政策与措施 (17)第三篇县城区规划 (18)第十二章城市发展战略与建设目标 (18)第一节城市发展战略 (18)第二节城市建设目标 (18)第十三章城市性质与城市规模 ........................................................................................................................ 18第十四章城市用地布局规划.. (19)第一节城市总体布局 (19)第二节城市公共设施用地规划 (20)第三节城市居住用地规划 (21)第四节城市工业与仓储用地规划 (22)第五节城市地下空间开发与利用 (22)第六节土地使用强度管制区划 (23)第十五章城市综合交通规划 (23)第一节城市对外交通规划 (23)第二节城市道路交通规划 (23)第十六章绿地系统规划 (24)第十七章景观系统规划 (25)第十八章环境保护规划 (26)第十九章市政设施规划 (26)第一节给水工程规划 (26)第二节排水工程规划 (27)第三节供电工程规划 (27)第四节通信工程规划 (27)第五节燃气工程规划 (27)第六节环境卫生规划 (28)第七节殡葬设施规划 (28)第二十章综合防灾规划 (28)第一节防洪工程规划 (28)第二节防震工程规划 (28)第三节消防安全规划 (28)第四节人防工程规划 (29)第二十一章空间管制与“四线”控制规划 (29)第二十二章城市空间发展时序 (30)第一节近期建设规划 (30)第二节城市远景规划构想 (31)第二十三章规划管理措施与实施建议 (31)第二十四章附则 (32)附表1:XX县域村镇体系规划目标指标体系汇总表 (33)附表2:各乡镇城镇人口规模表 (33)附表3:县域村镇体系规模等级结构一览表 (33)附表4:县域行政区划调整一览表 (34)附表5:县域村镇体系职能类型结构一览表 (34)附表6:XX县文物保护单位一览表 (34)附表7:县城区规划用地汇总表 (34)附表8:县城区规划建设用地平衡表 (35)附表9:县城区主干道一览表 (35)第一篇总则第一条为适应XX县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促进县域村镇发展与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科学指导县域村镇体系发展和县城区建设,确保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经XX市人民政府同意,对上版城市总体规划进行修改,编制《XX县城总体规划(修改)(2010-2020)》(以下称“本规划”)。
县城综合提升工程方案一、背景与意义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县城作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由于历史发展原因以及城市化步伐相对滞后,许多县城面临着发展不充分、基础设施滞后、环境质量低下等问题。
因此,对县城进行综合提升,提高城市品质、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已经成为当下的重要任务。
县城综合提升工程旨在通过改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管理水平、促进产业发展、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等手段,全面提升城市品质,创造更加宜居宜业的发展环境,为县城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撑。
二、综合提升工程目标1. 改善基础设施:完善城市交通、水利、供电、供水、供气等基础设施,提升城市设施水平,提高城市运行效率。
2. 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实施智慧城市建设,推进城市管理信息化,提高城市管理效率和水平。
3. 促进产业发展:引进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推动经济结构升级,增强城市经济活力。
4. 改善生态环境: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进生态修复和建设,提升城市环境质量,创造绿色宜居的城市环境。
三、工程实施方案1. 基础设施建设(1)城市交通:更新改造城市道路、架设公交站、建设停车场,优化交通系统,提高城市交通效率。
(2)水利设施:加大供水管网和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力度,解决城市供水和污水处理不足的问题。
(3)供电供气:改造升级供电供气系统,保障城市用电和用气需求。
(4)城市供热:完善城市夏季制冷和冬季供热设施,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舒适度。
2. 城市管理水平提升(1)智慧城市建设:建设城市管理信息平台,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手段提高城市管理效率。
(2)社区治理: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激发居民自治意识,解决社区环境卫生、安全等问题。
(3)城市环境卫生:加大城市环境卫生治理力度,提高城市环境卫生水平。
3. 产业发展促进(1)招商引资:积极引进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引进产业园区、科技园区,推动城市产业结构升级。
(2)优化营商环境:简化审批程序,提高服务效率,吸引更多的企业投资。
太湖县城总体规划简介一、县域城镇体系规划(一)城镇化目标近期(2005年):全县总人口控制在56.7万人以内,城镇化水平达到27.5%;远期(2020年):全县总人口控制在58.5万人以内,城镇化水平达到50%,达到安庆市的平均水平。
(二)城镇发展方针1、采取集中发展策略,优先发展县域;2、择优发展重点镇,提升城镇发展质量;3、引导和培育东部城镇发展轴。
(三)城镇体系等级规模结构规划县域城镇等级规模结构由四个层次组成:第一层次:太湖县城(≥10万人);第二层次:徐桥、弥陀、寺前镇(2—5万人);第三层次:小池、北中、新仓镇(1—2万人);第四以次:牛镇、天华、百里镇(≤1万人)。
(四)城镇体系空间结构:“一城、三镇、一轴”。
1、“一城”——太湖县城;2、“三镇”——东部的徐桥镇、中部的寺前镇和西部的弥陀镇三个县域重点镇;3、“一轴”以沪蓉高速公路、G105国道、合九铁路为依托,以县城为核心,包括小池镇、城西乡,形成县域城镇发展轴。
(五)重点镇选择徐桥镇、寺前镇和弥陀镇。
(六)城镇经济区划分:以县城为中心的东部城镇经济区、以寺前镇为中心的中部花亭湖旅游区和以弥陀镇为中心的西部生态林区。
1、东部城镇经济区:强化县城的服务功能和管理功能,加快工业的发展和旅游服务设施建设;2、中部花亭湖旅游区:重点发展旅游业;3、西部生态林区:进行林业开发,发展商贸业。
二、县城总体规划(一)城市发展目标1、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发掘禅宗文化旅游资源,积极发展旅游业,做大县城,推动县域经济的全面发展;2、建设太湖成为皖西南农副产品加工业基地,皖、鄂、赣三省边界贸易和交通流通中心,以禅宗文化为特色的旅游城市。
(二)城市性质太湖县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皖西南农副产品加工业基地,皖鄂赣三省边界贸易和交通流通中心,以禅宗文化为特色的旅游型小城市。
(三)城市规模1、县城人口规模至2005年为6.5万人;至2010年为9万人;至2020年县城总人口为15万人。
清水县县城总体规划(2016-2030年)文本图集清水县人民政府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二〇一六年六月项目负责人项目审核人项目名称清水县县城总体规划合同编号52014121项目委托单位清水县城乡规划局编制单位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资质证书编号[建]城规编第(141078)规划资质证书等级甲级院长周俭教授合同委托代理人张恺设计部门及负责人规划四所张恺项目负责人张恺主任规划师注册城市规划师项目校对人刘晓主任规划师注册城市规划师项目审核人于莉项目组成员张恺、于莉、王兆聪、陈婷、汤群群、刘晓、陈保禄、蒋理、沈磊、黄守渤、裴家亮、丁凡项目完成时间2016年6月清水县县城总体规划(2016-2030年)文本清水县人民政府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二〇一六年六月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县域城乡发展战略与目标 (3)第三章县域城乡体系规划 (4)第四章规划区城乡统筹规划 (13)第五章城市性质与城市规模 (15)第六章县城总体用地布局 (16)第七章县城综合交通规划 (20)第八章县城绿地景观系统规划 (21)第九章历史文化保护与旧城更新规划 (23)第十章县城市政公用设施规划 (25)第十一章县城综合防灾减灾规划 (27)第十二章县城环境与资源保护规划 (29)第十三章县城建设用地控制 (31)第十四章县城近期建设与远景发展设想 (32)第十五章规划实施措施 (35)第十六章附则 (36)第一章总则第一条规划目的为适应清水县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科学合理地进行城乡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和《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清水县县城总体规划(2016-2030年)》(以下简称本规划)。
本规划是上一轮县城总体规划的修改。
第二条规划编制背景党的十八大报告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及《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国家“十三五”规划、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国家多部委联合发文推进市县“多规合一”试点工作的部署安排对清水县城乡发展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新的行动纲领。
华阴xx生产项目规划设计方案参考范文(下载可编辑)报告说明—华阴市,隶属于陕西省渭南市,因境内的西岳华山而闻名,位于关中平原东部,秦晋豫三省结合地带,东起潼关,西邻华州区,南依秦岭,北临渭水,介于北纬34°19’22″—34°40’00″,东经109°54’00″—110°12’13″之间,总面积817平方千米。
华阴春秋设邑,战国置县,至今已有2300多年历史,自古有“三秦要道、八省通衢”之称,是中原通往西北的必经之地。
1990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市,是陕西四个县级市之一,1993年被陕西省政府命名为历史文化名城。
华阴市是天下杨氏的发源地,有“天下杨氏出华阴,华阴杨氏归东宫”之说,隋朝开国皇帝隋文帝杨坚即为华阴人。
战国时大纵横家公孙衍,东汉两袖清风的名臣杨震也诞生于此。
2018年,华阴市下辖2个街道、4个镇,另设有1个国企。
截至2017年末,华阴市常住人口26.3352万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84.96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6.24亿元,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32.26亿元,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46.46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比为7:38:55,按平均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为32293元。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大多数的行业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空间,呈现出一片良好的走势。
陶粒市场也不例外,随着其的不断发展,已经有原来的土木工程转向了环保的陶粒市场。
随着环境污染问题的恶化,群众和政府对于环保的措施是越来越看重,也出台了很多相关的政策。
环保类的材料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和认可,间接性的促进了陶粒市场的发展和完善。
该xx项目计划总投资18015.03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4552.15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0.78%;流动资金3462.88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9.22%。
达产年营业收入33941.00万元,总成本费用25730.27万元,税金及附加344.67万元,利润总额8210.73万元,利税总额9687.91万元,税后净利润6158.05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3529.86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45.58%,投资利税率53.78%,投资回报率34.18%,全部投资回收期4.43年,提供就业职位557个。
资料范本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澧县县域村镇体系规划与县城总体规划地点: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本资料适用于约定双方经过谈判,协商而共同承认,共同遵守的责任与义务,仅供参考,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不需要的部分可直接删除,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澧县县域村镇体系规划和澧县县城总体规划第一部分澧县概况澧县,因澧水流经县境而得名。
地处湘鄂边界,常德地区的北部,东临安乡县,南靠临澧,西接石门,北与湖北省松滋市、公安县接壤。
澧县行政区划面积为2107.3平方公里,现辖15个建制镇(包括澧阳镇)、17个乡。
作为澧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的县城位于县域中部的澧阳平原上,南濒澧水,东距津市市8公里。
澧县是位于我国三级经济开发轴线(焦柳铁路线和二广高速)上的节点城市,常德市和荆州市的几何中心。
处于湖南西北部边境,临近中部两大城市群—长株潭“3+5”城市群和武汉“1+8”城市群,处于两大城市群的直接辐射交汇地域的西部。
澧县在湖南自东向西的经济梯度格局中处于第二梯级的位置,并且是环洞庭湖城市群以及我国沿江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承东启西的战略位置,必将成为未来湖南省经济开发的重点地区。
澧县经济发展迅速,是个农业大县和资源大县。
20世纪80年代后,澧县的资源优势逐步转化成了经济优势,经济实力迅速增加。
2008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1008902万元,比上年增长13.0%。
其中:一产业增加值321568万元,同比增长6.6%;二产业增加值353176万元,同比增长17.3%;三产业增加值334158万元,同比增长15.3%。
三次产业构成比为31.9:35:33.1。
全县完成财政预算总收入45103万元,增长7.95%。
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784315万元,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669815万元。
澧县交通发达,地理位置优越。
焦柳铁路由北向南跨过长江进入湖南。
清水县县城总体规划(2016-2030年)文本图集清水县人民政府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二〇一六年六月项目负责人项目审核人项目名称清水县县城总体规划合同编号52014121项目委托单位清水县城乡规划局编制单位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资质证书编号[建]城规编第(141078)规划资质证书等级甲级院长周俭教授合同委托代理人张恺设计部门及负责人规划四所张恺项目负责人张恺主任规划师注册城市规划师项目校对人刘晓主任规划师注册城市规划师项目审核人于莉项目组成员张恺、于莉、王兆聪、陈婷、汤群群、刘晓、陈保禄、蒋理、沈磊、黄守渤、裴家亮、丁凡项目完成时间2016年6月清水县县城总体规划(2016-2030年)文本清水县人民政府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二〇一六年六月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县域城乡发展战略与目标 (3)第三章县域城乡体系规划 (4)第四章规划区城乡统筹规划 (13)第五章城市性质与城市规模 (15)第六章县城总体用地布局 (16)第七章县城综合交通规划 (20)第八章县城绿地景观系统规划 (21)第九章历史文化保护与旧城更新规划 (23)第十章县城市政公用设施规划 (25)第十一章县城综合防灾减灾规划 (27)第十二章县城环境与资源保护规划 (29)第十三章县城建设用地控制 (31)第十四章县城近期建设与远景发展设想 (32)第十五章规划实施措施 (35)第十六章附则 (36)第一章总则第一条规划目的为适应清水县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科学合理地进行城乡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和《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清水县县城总体规划(2016-2030年)》(以下简称本规划)。
本规划是上一轮县城总体规划的修改。
第二条规划编制背景党的十八大报告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及《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国家“十三五”规划、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国家多部委联合发文推进市县“多规合一”试点工作的部署安排对清水县城乡发展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新的行动纲领。
渭南市华县瓜坡镇富平县庄里镇韩城市龙门镇蒲城县孙镇华县瓜坡镇一、镇域农村社区布局规划1、镇域概况瓜坡镇位于渭南市华县西部,东距华县县城10公里,西距渭南市15公里。
镇域总面积50.2平方公里,2010年,镇域人口5.32万人,镇区人口1.50万人。
全镇总产值30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712元。
工业、农业和商贸业三大主导产业已初具规模。
工业以化工业为主导,农业以经济作物种植和蔬菜种植等为主。
规划2015年,镇域总人口6.7万人,镇区人口3.0万人,全镇生产总值达60亿元,年均递增15%,农民人均纯收入10000元;规划2020年镇域总人口7.7万人,镇区人口4.0万人。
全镇生产总值超100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6000元。
2、规划目标以统筹区域城乡发展,推进区域城镇化进程为指导,按照农民集中居住、设施配套完善、城乡公共服务均等的原则,以改善农民居住环境,提升农民生活质量,建设农民幸福家园为目标,示范引导、分批推进,逐步吸引镇域农村人口向社区聚居,实现区域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
3、规划思路以华县城镇发展战略为指引,以发展条件较好的村庄为基础,按照“多村一社区”及“一村一社区”的模式布局新型农村社区。
通过改善农民住房条件,配套垃圾、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与幼儿园、小学等公共服务设施,优化社区环境,提升农民生活质量的方式,引导周边村庄逐步向社区集聚;同时大力发展机械制造、水泥建材。
农副产品加工和商贸服务业等,解决好社区农民的生产与生活问题。
4、社区布局根据庄里镇的区域地位、交通条件、用地条件及镇村发展现状,形成“中心街办—中心村(社区)—基层村”三级镇村体系结构。
规划对现状12个村庄进行整合,建设7个新型农村社区,共节约土地102公顷。
此外,规划对并对每个社区(村)的人口、村庄构成、规划用地面积、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建设时序(近期2012-2015年,远期2016-2020年)均进行了安排。
生活的两面性
生活,就像一枚硬币,有着两面性。
一面是光鲜亮丽的,充满着美好和幸福;另一面则是暗淡无光的,充斥着挑战和困难。
生活的两面性让人们在欢乐和痛苦之间穿梭,体验着人生的酸甜苦辣。
在生活的美好一面,我们可以感受到爱与温暖。
家人的关爱、朋友的支持、爱人的陪伴,都让我们感到幸福和满足。
在这一面,我们可以享受美食美景,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丰富。
我们可以追求自己的梦想,追逐自己的目标,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和成就感。
这一面的生活让人心情愉悦,充满希望和信心。
然而,生活的另一面却是充满着挑战和困难。
工作的压力、生活的琐事、人际关系的纷扰,让人感到疲惫和焦虑。
在这一面,我们会遇到失败和挫折,面对困难和磨难。
生活的另一面让人感到沮丧和无助,甚至会让人产生绝望和放弃的念头。
然而,正是生活的两面性让人们变得坚强和勇敢。
在美好的一面,我们学会了感恩和珍惜,学会了享受生活的美好。
在困难的一面,我们学会了坚持和奋斗,学会了克服困难和挑战。
正是生活的两面性让人们变得更加成熟和坚强,让人们学会了在逆境中前行,在挫折中成长。
因此,生活的两面性并非坏事,它让人们更加珍惜生活的美好,更加勇敢地面对困难。
正是因为生活的两面性,我们才能够感受到生活的真实和丰富。
让我们在生活的两面性中,找到平衡和力量,勇敢地面对生活的挑战,享受生活的美好。
华容县2030年规划
路网建设
以路网建设塑造城市骨架,开辟新支路、打通断头路、延伸主干道,升级沿边道,完成新城大道、容城大道、绕城公路、岳阳长江经济带沿江公路(华容段)建设。
新城大道
新城大道地处田家湖生态新区,北起华鲇路、南至田家湖大道,是华容县田家湖生态新区规划中的一条城市次干道。
过去这里是一片鱼塘和淤泥地,周边居民出行极不方便,下雨天更是苦不堪言。
如今,泥地已成记忆,新大道全线贯通。
大大推进了华容县城西扩南移建设,缓解了城区道路通行交通压力,改善了城区交通环境。
工农桥转盘往南行、田家湖大道进城区多了条畅通选择,进一步提升了城市品位,提高了居民生活品质,是一项便民、益民、亲民工程。
华安县丰山镇总体规划
华安县丰山镇总体规划
项目背景:
2007年华安工业集中区在丰山镇正式成立,一些基础设施、工业项目陆续在丰山落地建设,与丰山相关的规划相继编制完成。
2010年7月,丰山列为漳州市综合改革建设试点小城镇,给丰山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为了贯彻落实福建省和漳州市关于开展和推进小城镇综合改革建设试点的实施和指导意见,提高丰山的城镇综合竞争力,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有效指导城镇建设,统筹安排各项建设事业,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设计特点:
一是与丰山相关的各层次规划进行充分的对接;
二是针对丰山所处区位的生态敏感性,进行产业专题研究,提出产业要求。
西华县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文本·图册·附件(说明书、基础资料汇编)西华县人民政府二OO三年十二月工程名称:河南省西华县城市总体规划委托单位:河南省西华县人民政府设计单位:武汉理工大学建筑设计院规划资质:城规编第032017乙级院长:卢哲安(教授、高级建筑师)总工程师:贺凯成审定人:兰兵顾问:蔡洪(高级规划师、注册规划师)项目负责人:贺峰(高级工程师)技术负责人:万美强(高级规划师、注册规划师)设计人员:徐敏(注册规划师)万美强(高级规划师、注册规划师)张王景(注册规划师)张小泉(高级工程师)陈克谞(高级工程师、注册规划师)张树辉(助理规划师)田涛(助理规划师)刘润乾(助理工程师)樊春旭(规划师)梁德华(工程师)李耀彩(工程师)文本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社会经济发展战略 (2)第三章县域城镇体系规划 (3)第四章城市性质与规模 (4)第五章城区总体布局规划 (4)第六章城区生态空间及绿地系统规划 (8)第七章城区道路交通规划 (11)第八章城区专业工程规划 (14)第九章环境保护规划 (16)第十章环卫设施规划 (17)第十一章防灾规划 (17)第十二章近期建设规划 (18)第十三章规划实施建议 (20)第十四章附则 (20)第一章总则第1条为实现西华县社会经济发展目标,有效指导城市建设与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有关规定,特编制本规划。
第2条规划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89.12。
2、建设部《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审批办法》1994.8。
3、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1991.9。
4、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1995.9。
5、建设部《县域城镇体系规划编制要点》2000.5。
6、建设部《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
7、《河南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
8、《河南省省域城镇体系规划》。
9、《周口市城市总体规划》。
1
2020年4月19日
华县县城总体规划
华县县城总体规划
( -2020)
陕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华 县 人 民 政 府
二00一年十二月
项目名称:华县县城总体规划
委托方(甲方):华县城建局
承担方(乙方):陕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国家事业法人代码:43520218-9
城市规划设计证书等级:甲级
规划设计证书号码:0290043
院长:丁联社
总工程师:高原
规划设计编制完成时间:二00一年十二月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3
2020年4月19日
审定人:刘建军
所 长:李 斌
主任工程师:张新
项目负责人:秦社芳
参加人员:
城市经济:刘小红(高级规划师)
总 图:秦社芳(规 划 师)
李艳梅(助理规划师)
道路交通:王积仓(工 程 师)
给排水 :刘志盈(高级工程师)
电力电信:关 胜(工 程 师)
供热燃气:王晓梅(工 程 师)
防 洪:刘志盈(高级工程师)
环保环卫:崔 宁(工 程 师)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4
2020年4月19日
抗震防灾:秦社芳(规 划 师)
绿 化:秦社芳(规 划 师)
目 录
第一章 总则―――――――――――――――――1
1、规划编制主要依据―――――――――――――-1
2、规划指导思想-------------------------------1
3、规划目标-----------------------------------1
4、规划年限-----------------------------------2
第二章 县域城镇体系规划----------------------2
1、经济发展战略与发展目标---------------------2
2、人口发展与城镇化水平-----------------------3
3、城镇体系规划-------------------------------3
第三章 城市规划范围、性质及规模--------------4
1、规划范围-----------------------------------4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5
2020年4月19日
2、城市性质与规模-----------------------------4
第四章 城市总体布局--------------------------4
1、用地选择-----------------------------------4
2、功能结构及空间景观组织---------------------4
3、土地利用布局-------------------------------5
第五章 城市工程规划及专项规划----------------6
1、道路交通规划-------------------------------6
2、给水工程规划-------------------------------7
3、排水工程规划------------------------------7
4、防洪工程规划------------------------------7
5、电力工程规划------------------------------8
6、电信工程规划------------------------------8
7、供热工程规划------------------------------9
8、燃气工程规划------------------------------9
9、环境保护规划------------------------------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