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地层压力检测与地层破裂压力
- 格式:ppt
- 大小:2.53 MB
- 文档页数:40
地层压力(formation pressure)是指由于沉积物的压实作用,地层中孔隙流体(油、气、水)所承受的压力,又称之孔隙流体压力(pore fluid pressure)或孔隙压力(pore pressure)。
正常压实情况下,孔隙流体压力与静水压力一致,其大小取决于流体的密度和液柱的垂直高度,凡是偏离静水压力的流体压力即称之为异常地层压力(abnormal pres.sure),简称异常压力。
孔隙流体压力低于静水压力时称为异常低压或欠压,这种现象主要发现于某些致密气层砂岩和遭受较强烈剥蚀的盆地。
孔隙流体压力高于静水压力时称为异常高压或超压,其上限为地层破裂压力(相当于最小水平应力),可接近甚至达到上覆地层压力。
地层压力分类常用的指标是地层压力梯度(单位长度内随深度的地层压力增量,单位为MPa/km)和压力系数(实际地层压力与静水压力之比)。
本文来自: 博研石油论坛详细出处参考/thread-27166-1-5-1.html压力系数:指实测地层压力与同深度静水压力之比值。
压力系数是衡量地层压力是否正常的一个指标。
压力系数为0.8~1.2为正常压力,大于1.2称高压异常,低于0.8为低压异常。
摘自《油气田开发常用名词解释》压力梯度:首先理解什么是梯度:假设体系中某处的物理参数(如温度、速度、浓度等)为w,在与其垂直距离的dy处该参数为w+dw,则其变化称为该物理参数的梯度,也即该物理参数的变化率。
如果参数为速度、浓度或温度,则分别称为速度梯度、浓度梯度或温度梯度。
当涉及到压力的变化率时,即为压力梯度。
区别之处就在于,压力系数为衡量地层压力是否正常的一个指标,压力梯度为压力的变化率。
压力系数就是实际地层压力与同深度静水压力之比。
压力梯度即地层压力随深度的变化率。
地层的压力系数等于从地面算起,地层深度每增加10米时压力的增量。
压力梯度是指地层压力随地层深度的变化率。
储集层的基本特征是具孔隙性和渗透性,其孔隙渗透性的好坏、分布规律是控制地下油气分布状况、油气储量及产量的主要因素。
第四节地层破裂压力一、地层破裂压力的重要性为了合理进行井身结构设计(套管层次、下入深度)和制定钻井施工措施,除了掌握地层压力梯度剖面外,还应了解不同深度处地层的破裂压力。
在钻井中,合理的钻井液密度不仅要略大于地层压力,还应小于地层破裂压力,这样才能有效地保护油气层,使高低压油气层不受钻井液损害,避免产生漏、喷、塌、卡等井下复杂情况,为全井顺利钻进创造条件,以获得高速、低成本、安全高效钻井。
地层破裂压力还是确定关井极限套压的重要依据之一。
二、影响地层破裂压力的主要因素地层的破裂压力首先取决于其自身的特性。
这些特性主要包括地层中天然裂缝的发育情况,他的强度(主要是抗拉伸强度)及其弹性常数(主要是泊松比)的大小。
地层中孔隙压力的大小也对其破裂压力有很大的影响。
一般来说,地层的孔隙压力越大,其破裂压力也越高。
从力学角度看来,地层的破裂是地层受力作用的结果,除了流体压力的作用外,也和地层中存在的地应力大小有很大的关系。
在地下埋藏着的岩层中,由于受其上方覆盖岩层的重力作用和构造运动的影响,作用着地应力。
这种地应力在不同的地区和不同的油田构造断块里是不同的。
通常,三个主方向上的地应力是不相等(如图1-4-1)。
即有:σx≠σy≠σz (4-1)1、上覆岩层压力图中σz表示上覆岩层压力(有时也用P0表示),它是由深度H以上岩层的重力产生的。
如果地层孔隙压力是P p,则有σz=σz′+P p (4-2)式中,σz′称为“有效上覆岩层压力”。
它表示扣除孔隙压力的影响后,直接作用在岩层骨架颗粒上的应力。
也称为骨架应力。
2、水平地应力根据该地区有无受到构造运动的影响以及构造运动的形态,可将水平地应力分为三种情况。
(1)未受到地质构造运动扰动过的沉积较新的连续沉积盆地,属于水平均匀地应力状态。
其水平地应力只来源于上覆岩层的重力作用。
设地下岩层为各向同性,均质的弹性体,则根据地层在水平方向上的应变受到约束的条件可以导出:бx′=бy′=μ*бz′/(1-μ) (4-3)式中:бx′、бy′—水平方向的两个有效的主地应力,且有бx′=бx-Pp (4-4)бy′=бy-Pp (4-5)式中:бz′—有效地上覆岩层压力,MPaPp—孔隙压力,MPaμ—地层的泊松比,0<μ<0.5μ/(1-μ)—称为侧压系数由(4-3)可见,бz′>бx′=бy′(2)受到地质构造运动的影响,但构造力在水平各个方向上均相同。
破裂压力计算概述1引言1.1破裂压力概念地层破裂压力(P B)定义为使地层产生水力裂缝或张开原有裂缝时的井底压力,要实现水力加砂压裂的前提条件是应该有足够的地面泵压使井底目的层地层开裂。
实际生产中通常用破裂压力梯度G B(地层破裂压力P B与地层深度H的比值)表示破裂压力的大小,破裂压力梯度值G B一般由压裂实践统计得出。
地层破裂压力与岩石弹性性质、孔隙压力、天然裂缝发育情况以及该地区的地应力等因素有关。
在压裂施工中的地层破裂压力还可以这样来理解就是裂缝即将开启而未开启时的井底压力;在压裂施工作业中,如果起泵初期压力有比较明显的降落时,那么我们就可以确定出破裂压力来这一数值可用下面这一关系式来描述:地层破裂压力=裂施工作业初期的最高套管压力+层中部的液柱压力1.2破裂压力的获取途径水力压裂是油气井最常用的一种增产措施,而地层破裂压力是压裂设计和施工工艺的一项重要参数,确定该参数正确与否,将关系到能否保证压开地层等问题。
该参数的获取有两种途径:一是进行室内岩石力学实验或井场水力压裂施工;二是从测井资料中提取。
目前,用测井资料估算砂泥岩剖面地层破裂压力的方法与技术较为成熟。
由于碳酸盐岩地层原生孔隙很小,次生孔隙的发育使岩石的刚性大大减弱,并呈现出明显的非均质性与各向异性,同时不同的构造部位受构造应力作用的强度难以确定,最小水平主应力和岩体抗张强度的度量较难,造成用测井资料计算的地层破裂压力精度较低。
碳酸盐岩地层破裂压力与测井响应具有密切的关系。
利用能够反映碳酸盐岩地层基本特性和岩石力学性质的测井信息,预测碳酸盐岩地层的破裂压力是一种经济、简便的可靠途径。
1957年,Hubbert和Willis根据三轴压缩试验,首先提出了地层破裂压力预测模式即H-W模式。
到目前为止,国内外提出了许多预测地层破裂压力的方法。
比较常用的有Eaton法,Stephen法,黄荣樽法等。
1997年Holbrook发表了适于预测张性盆地裂缝扩展压力的一种方法。
地层破裂压力和坍塌压力预测摘要地层破裂压力和地层坍塌压力是钻井工程设计的重要依据,对确定合理的钻井液密度和其他钻井参数有重要意义。
在参考了一些书籍和相关论文的基础上,对地层破裂压力和坍塌压力的预测方法做出了较为系统的总结。
地层破裂压力的预测主要有H-W模式和H-F模式,包括伊顿法、黄荣樽法、安德森法等;地层坍塌压力的预测主要基于井壁岩石剪切和拉伸破坏的原理。
关键词:破裂压力;坍塌压力;预测第一章前言地层破裂压力是指使地层产生水力裂缝或张开原有裂缝时的井底流体压力。
它是钻井和压裂设计的基础和依据。
如何准确地预测地层破裂压力,对于预防漏、喷、塌、卡等钻井事故的发生及确保油气井压裂增产施工的成功有着重要的意义。
地层坍塌压力是指随着钻井液密度的降低,井眼围岩的剪应力水平不断提高,当超过岩石的抗剪强度时,岩石发生剪切破坏时的临界井眼压力。
它的确定对于确定合理的钻井液密度和钻井设计及施工有重要意义。
地层三项压力研究历史及发展现状:✧八十年代以前,地层孔隙压力以监测为主,地层破裂压力预测处于经验模式阶段,如马修斯-凯利模式、伊顿模式等。
没有地层坍塌压力的概念。
✧八十年代,提出了地层坍塌压力的概念,从理论上对地层三个压力进行了公式推导。
✧九十年代以来,一般根据岩石力学的基本原理由地应力和地层的抗拉强度预测地层的破裂压力,进入实用技术开发阶段。
目前,地层三项压力预测技术已经得到广泛的重视,也从各个方面对其进行了研究和应用:●室内实验研究方法(研究院)●地震层速度法(石大北京)●常规测井资料法(华北钻井所、石大)●页岩比表面积法(Exxon)●人造岩心法(Norway)●岩屑法(Amoco、石油大学)●LWD、SWD法(厂家)●经验模式法(USA)第二章 地层三项压力预测机理2.1 地应力模型1、各向同性模型利用电缆地层测试或压力恢复测试资料,在不考虑构造应力影响情况下,各向同性模型计算水平应力公式为:()p p b x P P P PR PR αασ+-⎪⎪⎭⎫⎝⎛-=01(2-1) 式中:PR — 泊松比;Pob — 上覆岩层压力;Pp — 孔隙流体压力;α — Biot 常量。
地层破裂压力试验方法一、地层破裂(漏失)压力概念二、确定地层破裂压力的方法三、地层试漏曲线分析四、地层破裂(漏失)压力计算五、地层破裂(漏失)压力试验目标一、了解地层破裂(漏失)压力概念,会分析地层试漏曲线。
二、掌握地层破裂(漏失)压力试验方法及步骤及曲线绘制。
三、掌握地层破裂(漏失)压力及允许关井套压计算方法。
地层破裂压力是指某一深度地层发生破碎和裂缝时所能承受的压力。
当达到地层破裂压力时,地层原有的裂缝扩大延伸或无裂缝的地层产生裂缝。
一、地层破裂压力一般情况(遵循压实规律)下,地层破裂压力随着井深的增加而增大。
在钻井时,钻井液柱压力的下限要保持与地层压力相平衡,实现压力控制。
而其上限则不能超过地层的破裂压力,以避免压裂地层造成井漏。
一、地层破裂压力地层漏失压力是指某一深度的地层产生钻井液漏失时的压力。
对于正常压力的高渗透性砂岩、裂缝性地层以及断层破碎带处,往往地层漏失压力比破裂压力小得多,而且对钻井安全作业危害很大。
一、地层漏失压力习惯上以地层漏失压力作为确定井控作业的关井压力依据。
这样更加趋于安全。
一、地层漏失压力1、预测法——应用经验公式预测地层破裂压力,作为钻井设计的依据。
2、验证法——在下套管固井后,必须进行试漏试验,以验证预测的破裂压力。
二、确定地层破裂(漏失)压力的方法在做地层破裂压力试验时,在套管鞋以上钻井液的静液压力和地面回压的共同作用下,使地层发生破裂而漏失1、漏失压力(PL)从图中可以看到:一开始,立压变化几乎与注入量成一直线关系,这说明井下尚无漏失现象。
但从L点发生转折,试验曲线偏离直线,呈曲线变化,但压力继续上升。
表明此时地层的骨架颗粒开始分离,但未形成裂缝,钻井液开始漏失(但漏速小于注入量)。
试验曲线偏离直线的点,是地层开始漏失的点,这时地层所承受的压力称为地层漏失压力。
三、典型试漏曲线分析2、破裂压力(PF)从图中可以看到:从L点发生转折后,呈曲线变化,但压力仍继续上升,至最大峰值F点后下降,这时地层破裂,形成裂缝,钻井液向裂缝中漏失(漏速大于注入量),其后压力将下降。
破裂压力计算概述1引言1.1破裂压力概念地层破裂压力(PB)定义为使地层产生水力裂缝或张开原有裂缝时的井底压力,要实现水力加砂压裂的前提条件是应该有足够的地面泵压使井底目的层地层开裂。
实际生产中通常用破裂压力梯度GB (地层破裂压力PB与地层深度H的比值)表示破裂压力的大小,破裂压力梯度值GB一般由压裂实践统计得出。
地层破裂压力与岩石弹性性质、孔隙压力、天然裂缝发育情况以及该地区的地应力等因素有关。
在压裂施工中的地层破裂压力还可以这样来理解就是裂缝即将开启而未开启时的井底压力;在压裂施工作业中,如果起泵初期压力有比较明显的降落时,那么我们就可以确定出破裂压力来这一数值可用下面这一关系式来描述:地层破裂压力=裂施工作业初期的最高套管压力+层中部的液柱压力1.2破裂压力的获取途径水力压裂是油气井最常用的一种增产措施,而地层破裂压力是压裂设计和施工工艺的一项重要参数,确定该参数正确与否,将关系到能否保证压开地层等问题。
该参数的获取有两种途径:一是进行室内岩石力学实验或井场水力压裂施工;二是从测井资料中提取。
目前,用测井资料估算砂泥岩剖面地层破裂压力的方法与技术较为成熟。
由于碳酸盐岩地层原生孔隙很小,次生孔隙的发育使岩石的刚性大大减弱,并呈现出明显的非均质性与各向异性,同时不同的构造部位受构造应力作用的强度难以确定,最小水平主应力和岩体抗张强度的度量较难,造成用测井资料计算的地层破裂压力精度较低。
碳酸盐岩地层破裂压力与测井响应具有密切的关系。
利用能够反映碳酸盐岩地层基本特性和岩石力学性质的测井信息,预测碳酸盐岩地层的破裂压力是一种经济、简便的可靠途径。
1957年,Hubbert和Willis根据三轴压缩试验,首先提出了地层破裂压力预测模式即H-W模式。
到目前为止,国内外提出了许多预测地层破裂压力的方法。
比较常用的有Eaton法,Stephen法,黄荣樽法等。
1997年Holbrook发表了适于预测张性盆地裂缝扩展压力的一种方法。
地层破裂压力和地层坍塌压力预测新算法地层岩石作为一种多孔两相固体物质,其应力分析与普通单相固体物质是有区别的,但是,在我们目前所使用的地层岩石应力分析模型、理论中,都有意或无意地使用了单相固体应力分析的方法。
为了分析两者的区别,在这里我们首先引入有效应力的概念。
有效应力的概念是由李传亮老师首先提出来的,该理论认为岩石由两个有效应力:本体有效应力和结构有效应力。
本体有效应力决定岩石的本体变形,结构有效应力决定岩石的结构变形。
p s P .1Φ+-=σφσ)( (1)p s P P .)1(eff φσσφσ-=-= (2)p c c c P .1φσφσ+-=)( (3) p c c c s P .)1( eff φσσφσ-=-= (4)式中:σ——上覆地层压力;s σ——岩石骨架应力; c σ——岩石接触应力;eff P σ——岩石本体有效应力;eff s σ——岩石结构有效应力;φ——岩石孔隙度;c φ——岩石触点孔隙度;(φ=c φ)P p ——岩石空隙流体压力。
有效应力通过孔隙度把普通材料和多孔介质统一起来了,有效应力计算公式中的孔隙度反映了孔隙压力对有效应力的贡献权值。
在地应力分析中,我们所指的应力是结构有效应力。
(1)借助结构有效应力公式,我们首先分析在非均匀地应力作用下井眼周围周向结构有效应力和径向结构有效应力分布规律。
θφσφσφσφσσθ2cos )31(2).().()1(2).().(4422rr p p r r p p wp c h p c H w p c h p c H eff s +---++-+--=(5)式中:θσeff s ——距井轴r 距离并与H σ按逆时针方向成θ角处的周向结构有效应力。
p C p C b H P P P A .).)(1(0φφμμσ+-+-= (6)p C p C b h P P P B .).)(1(0φφμμσ+-+-= (7)μ——岩石泊松系数;A ,B ——构造应力系数(构造应力系数对于不同的地质构造是不同的,但在统一构造断块内部,它是一个常数,且不随地层深度变化);P P ——地层孔隙流体压力; bP 0——上覆地层压力。
用液压试验测定地层破裂压力的方法步骤
钻开套管鞋以下第一个砂层,一般钻进3—5m,最多钻进lOm新地层。
(1)循环调整钻井液性能,保证钻井液密度均匀,上提钻头至套管鞋内,关闭防喷器。
(2)缓慢启动泥浆泵,或使用专用试压泵,以0.66—1.32升/秒的排量向井内注入钻井液。
(3)按一定的时间间隔记录注入量和立管压力。
并作出地层破裂压力试验曲线图。
(4)从图上确定漏失压力PL、破裂压力PR和传播压力Pro的值。
PL——开始偏离直线之点的压力(MPa)。
PR——最大压力点的压力(MPa)。
Pro——压力趋于平缓点的压力(MPa)。
(5)确定地层破裂压力梯度。
根据漏失压力PL值计算压力梯度。
Gf=O.0098ρm+PL/H
(6)确定最大允许钻井液密度。
ρmax=ρm+102PL/H-Sf
式中:ρmax——最大允许钻井液密度(g/cm3)。
ρm——原钻井液密度(g/cm3)。
H——测试井深(m)。
PL——漏失压力(MPa/m)。
Gf——破裂压力梯度(MPa/m)。
Sf——安全附加系数,表层取O.06g/cm3,技术套管取0.12g/cm3。
地层压力一、基本概念1、静液压力:是由钻井液柱重量引起的压力。
2、地层压力:是指作用在岩石孔隙内流体(油气水)上的压力,也称为地层孔隙压力。
3、上覆地层压力:指覆盖在地层以上的地层基质(岩石)和孔隙中流体(油气水)的总重量造成的压力。
4、破裂压力:在井中一定深度处的地层,其承受压力的能力是有限的,当压力达到某一值时会使地层破裂,这个压力称为地层的破裂压力。
5、压力系数:是地层原始压力与同一深度地层水静水柱压力的比值(实际仍是当量密度,只是去掉密度量纲)。
6、当量钻井液密度:某深度处的钻井液液柱压力(包括循环阻力和波动压力等)等于该深度的地层压力时的钻井液密度(ECD=101.97*压力梯度)7、静水压力(Hydrostatic Pressure):指单位液体重量与静液柱垂直高度的乘积。
ph = (g*ρ*H )/1000 ≈ (ρ*H)/1000ph------ 静水压力 Mpag ------ 重力加速度 9.81m/s2ρ ------ 钻井液密度 g/cm3H ------ 垂深 m8、静水压力梯度(HydrostaticPressureGradient):静水压力梯度是指每单位深度上静水压力的变化量。
Hpg = ph/H ≈ ρ*g/1000Hpg ------ 静水压力梯度 MPaρ ------ 单位体积质量 g/cm3体积密度法:Hpg =(103* ph)/g*H9、地层孔隙压力(Pore Pressure):指作用地岩石孔隙中流体上的压力。
对于现场计算,孔隙压力与流体液柱的密度及垂直深度有关pf = (ρf*g*H)/1000pf ------- 地层孔隙压力 MPaρf ------- 地层流体密度 g/cm310、地层孔隙压力梯度( Pore Pressure Gradiet):指单位深度上地层孔隙压力的变化量。
pfg = pf/H ≈ ρf*g/1000体积密度法:pfg =(103* pf)/g*H孔隙压力梯度等于或接近于静水压力梯度时称为正常孔隙压力梯度;低于静水压力梯度时称为低压力异常孔隙压力梯度,简称低压力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