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 问卷
- 格式:doc
- 大小:27.00 KB
- 文档页数:2
社会心理学试题单选多选填空判断一、单选题: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良好人际关系原则的是(C)。
A、相互性原则B、平等性原则C、强化原则 D、交换性原则2、刻板印象具有(D)的意义,使人的社会知觉过程简化。
A、消极B、破坏性C、概括定型D、社会适应3、历史上最早的社会心理学研究,是围绕(D)的哲学争辩。
A、社会分层B、本能和教育C、遗传和环境D、人性4、首因效应的存在表明(B)很重要,个体对后续信息的解释往往是以其为根据来完成的。
A印象形成B第一印象C信息加工D印象管5、霍兰德(E. P. Hollander,1976)认为社会心理学的历史按顺序可划分为(B)等三个阶段。
A、经验描述、实证分析与哲学思辨 B、哲学思辨、经验描述与实证分析 C、哲学思辨、实证分析与经验描述 D、实证分析、经验描述与哲学思辨6、社会行为是人对(B)引起的并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反应系统。
(1.0分) A、周围环境B、社会因素 C、现实生活 D、即时情境7、美国心理学家罗特(J. Rotter)关于个体归因倾向的理论是(A)理论。
A、控制点B、稳定性C、可控性D、内外因8、在斯坦伯格(R. Sternberg,1988)的爱情三角形中,一见钟情属于(C)。
A、迷恋爱B、愚蠢爱C、浪漫爱D、空洞爱9、我国的劳动教养和劳动改造制度是一种(C)的机制。
A、终身社会化B、继续社会化C、再社会化D、早期社会化10、受(A)的影响,个体记住的,往往是对他有意义的或者是以前知道的东西。
A、图式B、自我意识C、遗忘曲线D、印象11、对肯定自我价值的他人,个体对其认同和接纳,并反过来予以肯定与支持。
这一现象说明了(B)。
A、人际关系的相互性原则B、人际关系的自我价值保护原则C、人际关系的交换性原则D、人际关系的平等性原则12、在海德的P-O-X态度转变模型中,O代表(C)。
A、个体 B、环境C、他人D、另一对象13、(B)是指在印象形成的过程中,最新获得的信息的影响比原来获得的信息的影响更大的现象。
社会⼼理学综合测试社会⼼理学综合测试(应⽤⼼理学2015级)姓名:学号:⼀、单项选择题(每⼩题4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个最佳答案,请将答案填写在下表所对1、社会⼼理学史发展的第⼆阶段是( )A 哲学思辩阶段B 经验描述阶段C 实验分析阶段D 现代阶段2、霍兰德认为社会⼼理学的历史按顺序可分为()等三个阶段。
A哲学思辩-经验描述-实证分析 B 哲学思辩-实证分析-经验描述C实证分析-哲学思辩-经验描述D经验描述-实证分析-哲学思辩3、以下选项中属于社会⼼理学研究的个体⼼理的是()A 归因问题B 侵犯⾏为C 助⼈⾏为D 种族偏见4、归因问题属于社会⼼理学研究的()A 社会层⾯B 个体层⾯C ⼈际层⾯D 团体层⾯5、勒温的场理论⽤公式表⽰是B=f(P,E),其中E代表( )。
A ⾏为B 个体C 个体所处环境A ⾏为B 个体C 个体所处的情境D ⾏为倾向7、“针对性强,较省时省⼒,收集信息量较⼤”是对哪种研究⽅法的优点描述( )。
A 档案法B 实验法C 观察法D 调查法8、全部社会化的前提是( )。
A性别社会化B政治社会化C道德社会化D语⾔社会化9、个体为了适应社会⽂化与⽣活⽅式的急剧变迁⽽进⾏的社会化是()A 继续社会化B 再社会化C 发展社会化D 反社会化10、性别表⽰()A 男⼥在⼈格特征⽅⾯的差异B 社会对男⼥在态度、⾓⾊、等⽅⾯的期待C 男⼥在⽣物学⽅⾯的差异D 男⼥在社会学⽅⾯的差异11、⼼理咨询师属于()⾓⾊A 表现型B 功利型C 先赋型D 不⾃觉12、农民是种()⾓⾊A 先赋⾓⾊B 表现性⾓⾊C 功利性⾓⾊D 规定性⾓⾊13、⾓⾊承担者不得不退出舞台,放弃原有⾓⾊,这属于( )A ⾓⾊冲突B⾓⾊不清 C ⾓⾊中断D⾓⾊失败15、态度的ABC模型中,B指()。
A ⾏为B情感C感觉D⾏为倾向16、测谎仪是⼀种使⽤()测量技术的仪器。
A 内隐联系B ⽣理反应C 投射原理D 社会距离17、受()的影响,个体记住的,往往是对他有意义的或者是以前知道的东西。
社会心理学知到章节测试答案智慧树2023年最新浙江师范大学第一章测试1.早期西方社会心理学的代表作有()参考答案:其他三项选项都是2.本能心理学是由谁提出的()参考答案:麦独孤3.马基雅维里认为()参考答案:人生来是自私和邪恶的,必须受到法律的强制4.代表作之一是《民族心理学》,被称为现代心理学之父的是()参考答案:艾宾浩斯5.西方社会心理学发展阶段可以划分为()参考答案:经验描述;哲学思辨;实证分析6.经验描述期的社会心理学理论表现为()参考答案:社会心理学;群众心理学;民族心理学;本能心理学7.二战后社会心理学发展的特点()参考答案:研究为了应用,不仅解释且预测控制;研究理论多元,出现“小理论”;研究领域拓宽,涉及人类的方方面面8.罗斯著作《模仿律》认为模仿可以用来解释一切社会现象。
()参考答案:错9.西方社会心理学的实证分析期实现了从定性研究向定量研究转化,从纯理论转向应用研究。
()参考答案:对10.冯特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提出;“心理学有一个漫长的过去,却只有一个短暂的历史。
”()参考答案:错第二章测试1.虚假独特性是指个体往往会低估自身()和()的普遍性。
()。
参考答案:能力、品德2.自我妨碍是指人们通过设置障碍来阻挠自己成功,来达到()的目的。
参考答案:保护自我3.自我感觉、自我观察、自我分析和自我评价都属于()参考答案:自我认识4.由他人的判断所反映的概念,称为()参考答案:镜我5.自我概念发展的影响因素包括()参考答案:他人的态度与反应;社会比较;重要他人的评价;个体的行为与表现6.以下哪些观点代表内控型?()参考答案:人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
;发生在我身上的事是由我自己导致的;成功主要靠个人努力获得7.詹姆斯的经典公式:自尊=成功/抱负,意思是说,自尊取决于()参考答案:获得的成功对个体的意义;成功8.研究发现,自我监控与自我表现具有一定的关系,高自我监控者与低自我监控者比较起来()参考答案:低自我监控者不善于自我表现;低自我监控者常常更重视表达自己的真实态度与感受;高自我监控者常常根据情境和他人的需要来塑造自己的行为9.自我觉知,是指个体对自己的生理属性、社会属性和心理属性及其状态的认识和了解。
(一)填空题1.1908年,美国社会学家(罗斯)和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各出版了一本社会心理学专著,标志着社会心理学终于从促使其诞生的社会学和心理学土壤中脱生出来,并走向独立。
2.观察法有多种形式,可分为(实验室)与( 现场).3.调查法分为两种,一种是(访谈法),另一种是(问卷法)。
4.实验法有别于其他研究方法的重要特点在于对所研究的情境给予一定程度的控制,突出(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5.再社会化有两种不同性质的形式:一是(强制性的),二是(非强制性的).6.角色冲突的类型可分为两大类:(角色内)冲突和(角色间)冲突。
7.根据角色扮演者受角色规范的制约程度的不同,可将角色分为(规范性)角色和(开放性)角色。
8.根据角色扮演者获得角色的方式不同,可以把角色分为(先赋)角色和(自致)角色.9.个体对自我的认识,即自我概念可分为(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
10.根据希金斯(Higgins,1987)的自我差距理论,个体有两种内在的标准:(理想的自我)与(应该的自我)。
11.琼斯与戴维斯(JonesDavis,1965)提出的对应推论理论认为,人们常假设他人的内在( 品质)与他们的外在(行为)相对应.12.言语之外的一些行为,如(面部)表情、(身段)表情、(言语)表情等却很难被人有意识地加以控制,从而能更真实地揭露人们内心的想法、情绪、性格等。
13.刻板印象的形成主要通过两种途径:一是个人的(亲身经历);二是(社会学习)。
14.伍德(Wood,1989)把社会比较的方式分为(向上比较)、(相似比较)与(向下比较)三种.15.凯利的三度归因理论把行为的原因分为三种,即(行动者)、(行动者知觉的对象)和(行动产生的环境)。
16.根据认知失调理论,消除失调状态的方法有(改变认知)、(改变行为)和(增加新的认知)。
17.社会认知是个体通过(人际交往),根据认知对象的(外在特征),推测与判断其( 内在属性)的过程。
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知识1.社会心理学与心理学、社会学与文化人类学联系密切。
2.1908年罗斯《社会心理学》英国麦独孤《社会心理学导论》这两本著作标志着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诞生。
3.美国奥尔波特以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的学科。
4.社会心理学试图了解个体是怎样受他人的现实的、想象的和隐含的存在所影响。
5.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社会情境中的人的心理过程及其行为规律的科学。
6.社会行为是人对社会因素引起的并对社会产生影响的社会系统。
7.社会行为包括1习得行为2亲社会行为3反社会行为4人际合作与竞争5群体决策行为8.勒温公式:B=F(P,E)B是行为,P是个体E是个体所处的情景F是函数关系9.勒温指出“要理解和描述行为,任何他所处的情境必须被看成是一个相互依赖的因素群10.社会心理是社会刺激与社会之间的中介过程11.社会心理学研究层面1个体层面2人际层面3群体层面4社会层面。
群体层面是中观层面。
社会层面内容:风俗,时尚,阶层阶段。
12.社会心理发展划分为1哲学思辨、经验描述与实证分析三个阶段分别是启蒙期,形成期和确立期。
13.哲学思辨:从古希腊至19世纪上半叶围绕“人性”的哲学争论是最早的社会心理学研究2.经验描述: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在观察基础上此时期:A达尔文的进化论B德国民族心理学C法国群众心理学D英国本能心理学E奥地利精神分析学派3实证分析:子20世纪20年代特点:A从描述转向实证研究B从定性到定量C从纯理论到应用研究14最早倡导群体动力学研究的是勒温15.社会心理学之父是勒温,试验社会心理学之父:奥尔波特16.社会心理学研究遵循的原则1价值中立原则2系统性原则3伦理原则17.伦理原则主要守则是1制定计划,应评估其道德接受性2研究前,向被试者说明计划主要部分,征得被试者同意,特殊欺瞒经严格程序,事后说明。
3研究中采取保护被试者措施4被试者有退出自由5对被试者资料加以保密,如公开发表,经被试者同意6不得和被试者建立工作以外关系。
社会心理学题库一、单选题(第1-70小题,每题1分,共计70分)1.社会心理学的哲学思辨阶段从古希腊开始,延续到()。
A.19世纪下半叶B.20世纪20年代C.19世纪上半叶D.18世纪末2.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伦理原则是指()。
A.社会心理学研究要注意密切的联系社会现实B.社会心理学不仅要把所研究的对象纳入系统进行考察,而且要用系统的方法来研究C.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要尽力避免对被试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伤害D.研究者要采取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客观事实不能歪曲和臆测3.社会交换论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创始人是美国社会学家()。
A.霍曼斯B.布劳C.埃莫森D.蒂博特4.关于再社会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教导社会成员树立生活目标B.成年期的社会化C.教导社会成员掌握、遵守社会规范D.对早期社会化及继续社会化过程中没取得合格社会成员资格的个体的再教化5.身份的特点不包括()。
A.客观性B.主观性C.稳定性D.系统性6.首因效应的存在表明()很重要,个体对后续信息的解释往往是以其为根据来完成的。
A.印象管理B.印象形成C.信息加工D.第一印象7.某些人认为个体生活中多数事情的结果是个人不能控制的各种外部力量的作用造成的,相信社会的安排,相信命运和机遇等因素决定了自己的状况,认为个人的努力无济于事。
这种人被称为()。
A.行动者B.观察者C.外控者D.内控者8.恐惧是现实危险引起的情绪体验,恐惧情绪越强烈,亲合倾向()。
A.越强B.越弱C.越稳定D.越难预测9.个体认为自己对实际的或者想象的罪行或过失负有责任,而产生的强烈的不安、羞愧和负罪的情绪体验是()。
A.内疚B.羞耻C.焦虑D.嫉妒10.海德提出的有关态度改变的理论,可简称为()模型。
A.P-O-XB.B=f(P,E)C.A-B-CD.TIRO11.根据霍兰德的观点,社会心理学的形成期是在()。
A.社会哲学阶段B.哲学思辨阶段C.经验描述阶段D.实证分析阶段12.社会行为公式B=f(P,E)中,P指()。
社会心理学复习题单选题1、不属于从冲突起因上来划分群体冲突的是()。
A、人际冲突B、目标冲突C、认识冲突D、情感冲突答案:A2 、调查法是社会心理学家在社会行为研究中常用的收集、分析资料的方法,其中不属于调查法的是()。
A、抽样调查B、个案调查C、观察访谈D、典型调查答案:C3、“如果我怀疑我爱的人跟别人在一起,我的神经就紧张。
”这是()的爱。
A、占有式B、好朋友式C、浪漫式D、迷恋式答案:A4 、关于人际关系的类型,按所属群体的形态分类,可以分为()。
A、小群体人际关系和群众性场合的人际关系B、个体与个体的关系、个体与组织的关系、组织与组织的关系C、正式人际关系和非正式人际关系D、长期与短期的人际关系、依赖与独立的人际关系、从属与平衡的人际关系答案:A5 、不属于舆论宣传的特性的是()。
A、有理性和现实性B、社会性C、引导性D、倾向性答案:D6 、双方都有坚持、也有退让,属于哪种冲突管理模式?A、竞争模式B、顺应模式C、妥协模式D、合作模式答案:C7 、在社会心理学领域,最早涉足民族性格研究的是以()为代表的德国民族心理学家。
A、本尼迪克特B、林顿C、冯特D泰勒答案:C8 、时尚的极端形式是()。
A、时髦B、热C、时狂D、流行答案: C9、态度的特性包括()。
A、社会性、内在性、协调性、稳定性、态度的核心是价值观B、社会性、指向性、协调性、稳定性、态度的核心是价值观C、指向性、内在性、协调性、态度的核心是价值观D、社会性、指向性、内在性、协调性、稳定性、态度的核心是价值观答案: D10、历史上最早的社会心理学研究,是围绕()的哲学争辩。
A、社会分层B、本能和教育C、遗传和环境D、人性答案:D11 、下列哪项属于情绪调节的有利方面()。
A、你的行为可能适宜地消除压力源B、可以弥补未发现的损失C、可以维持增长的希望和勇气D、可以提高控制感12、“一个社会的基本的心理过程深刻地反映了文化对心理的造型作用,例如人的风俗习惯便是由文化决定的。
) 1.以下对社会心理学的定义中,不属于社会学取向的观点是() A.社会心理学是“一个人的行为怎样影响其他人的行为的研究” B.“社会心理学可以界说为人类交互作用的研究” C.“社会心理学研究社会制度、社会团体与个体行为之间的关系” D.“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社会交互作用的科学”2.社会心理学在“社会交往心理和行为”这一层面中,不包括以下哪个研究内容() A. 人际关系 B. 人际沟通的内容、功能、程序等 C. 社会影响 D. 集群行为3.以下属于观察法的缺点的是() A.由于对自变量缺乏控制,所以难以得出因果关系的结论 B. 所得结果外在效度较低C. 与现实条件相去甚远 D. 难以消除被试的反应倾向性和研究者对被试者的影响4.以下不属于实验室实验法的优点的是() A.实验者能够控制实验变量,借以达到消除无关变量影响的目的。
B.可以做到严格的控制,做到精确的测量,统计信度高,可反复验证 C.实验结果具有较好的外在效度 D.实验者可以随机安排被试,借此寻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5.以下对调查法的优点叙述错误的是() A. 直截了当,针对性强 B.比较省时省力 C. 收集的信息量大 D. 不受外界因素干扰6.档案研究法可以说是一种特定的调查方法,其优点不包括() A.可以使研究者在较长的时间内和较广的空间中考虑假设 B.容易找到材料验证作为研究出发点的假设 C. 不会出现研究对象的反应倾向问题 D. 可以从不同文化、不同时代的角度去检验假设1.从研究对象的角度,我们可以把社会心理学的体系划分为以下四个层面() A. 个体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 B. 社会交往心理和行为 C. 群体心理 D. 人格心理学 E.应用社会心理学2.社会心理学对个体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的研究,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领域() A. 人的社会化和自我意识 B. 人的社会动机 C. 民族心理 D. 人的社会认知 E.社会态度的改变 3.应用社会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十分广泛,具体包括() A.管理领域 B. 犯罪领域 C. 心理健康领域 D. 环境领域 E. 新闻传播领域4.社会心理学的具体研究方法包括() A. 观察法 B. 实验法 C. 访谈法 D. 问卷法E. 档案研究法 5.现场实验法的缺点包括() A. 不能广泛地观察被试 B.对自变量的控制程度较低 C. 难以保护被试者的权利和安全 D. 被试的报告效率较高E. 无关因素影响的可能性较大6.目前一般认为,每一个社会心理学的研究都要遵循以下三条伦理原则() A. 被试者自愿原则 B. “风险最小化”原则 C.对受到重大和永久性伤害的被试予以经济补偿 D.可以允许研究者对被试有适当的隐瞒和欺骗 E. 研究者要进行“风险——获益分析” 1.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社会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的社会行为或相互影响所产生的行为的科学。
社会心理学第三四节测试1.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倾向称为()。
A.品德(正确答案)B.意向C.态度D.个性2.态度的结构包括()。
A.认知(正确答案)B.情感(正确答案)C.意志D.行为倾向(正确答案)答案解析:态度结构包含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行为成分。
态度的认知成分指个体对态度对象所具有的带有评价意义的观念和信念。
态度的情感成分指伴随态度的认知成分而产生的情绪或情感体验,是态度的核心成分。
态度的行为成分指准备对某对象做出某种反应的意向或意图,即行为的准备状态而非实际的行为。
3.()是态度的核心成分。
A.态度的认知成分B.态度的行为成分C.态度的意志成分D.态度的情感成分(正确答案)答案解析:态度的情感成分指伴随态度的认知成分而产生的情绪或情感体验,是态度的核心成分。
4.下列几种心理特质,()受先天和遗传因素的影响最小。
A.性格B.气质C.情绪D.品德(正确答案)答案解析:气质是先天形成的,受神经系统活动的过程的特性制约;性格是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但也受个体生物学因素的影响;情绪也受先天和遗传的影响;品德是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受社会经验的影响较大,而遗传因素对其影响较小。
5.学生明知故犯,言行不一的主要原因是()。
A.道德认知缺乏B道德意志薄弱(正确答案)C.道德情感异常D.道德行为不良答案解析:道德意志是个体自觉地调节道德行为,克服困难,以实现道德目标的心理过程。
题干中明知故犯指的是道德认识没有问题,但是控制不住自己还是犯了错。
6.()是指个体对道德原则、行为规范以及社会观和人生观的认识和理解,是个体根据已经掌握的道德规范对别人、对自己的道德品质进行的判断和评价。
A.道德情感B.道德认识(正确答案)C.道德意志D.道德需要7.品德的核心是()。
A.道德认知(正确答案)B.道德感情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答案解析:道德认识是指对道德行为准则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是个体品德中的核心部分,是学生品德形成的基础。
西工大2020年4月《社会心理学》作业机考参考答案试卷总分:100 得分:92要答案:wangjiaofudao一、单选题(共16 道试题,共32 分)1.挫折产生的原因既有自然环境、()等外部原因,也有个体主观上的内部原因。
A.生态环境B.社会环境C.个体生理D.个体心理正确答案:B2.社会化是通过个人和与之有关的()相互作用而实现的。
A.其他个人B.其他团体C.其他个人和团体D.社会环境正确答案:C3.所谓成就动机乃是一种()的动力,他与个人对自己的高要求、高标准有关,与个人的高抱负水平有关。
A.想要做好事情B.获得个人名利C.得到外界客观公正的评价D.争取地位正确答案:A4.从众是个人在社会团体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转变原有的态度,采取()的行为。
A.与大多数人一致B.随波逐流C.人云亦云D.顺从正确答案:A5.性别角色是指属于()在一定的社会和团体中占有的适当位置,及其被社会和团体规定了的行为模式。
A.一般个体B.特定性别的个体C.普通个体D.大众个体正确答案:6.暗示从性质看可分为他人暗示、()两类。
A.直接暗示B.间接暗示C.自我暗示D.直接提示正确答案:7.三种基本的人际行为是包容行为、支配行为和()。
A.情感行为B.拒绝行为C.独裁行为D.民主行为正确答案:8.利他行为的4种特性是()、以有益于他人为目的、不附有任何期望他人日后的报答、利他者本身有所损失。
A.自我牺牲B.出自于自觉自愿的行为C.同情D.救难正确答案:9.团体的凝聚力乃是团体成员发生作用的所有力量的汇合。
凝聚力表现在成员的心理感受方面,即()、归属感与力量感。
A.成功感B.认同感C.赞许D.自豪感正确答案:10.侵犯行为乃是指有意伤害他人身心健康的任何行为。
根据侵犯行为的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语言侵犯与()。
A.讽刺B.动作侵犯C.诽谤D.谩骂正确答案:11.影响竞争和合作的因素有:()、对方的力量、交流信息、个性特征、年龄与性别。
《社会心理学》练习题及参考答案《社会心理学》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1、一般认为~社会心理学诞生于1908年2、奥尔波特指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的学科”。
4、勒温关于行为的著名公式是:B,f(P,E)。
其中,E的含义是个体所处的环境5、社会行为是人对社会因素引起的并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反映系统。
7、社会心理是社会刺激与社会行为之间的中介过程~是由社会因素引起并对社会行为具有引导作用的心理活动。
9、在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中时尚属于社会层面的研究内容10、霍兰德认为社会心理学的历史按顺序可划分为哲学思辨、经验描述和实证分析等三个阶段11、社会心理学的形成期是经验描述阶段12、社会心理学的哲学思辨阶段从古希腊开始~延续到19世纪上半叶 13、历史上最早的社会心理学研究~是围绕人性的哲学思辨14、经验描述阶段是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15、经验描述阶段的特点是在观察的基础上~对人类的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进行客观的描述和分析16、实证分析阶段始于20世纪20年代 17、实证分析阶段的特点是:社会心理学从描述研究转向实证研究~从定性研究转向定量研究~从纯理论研究转向应用研究19、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伦理原则是指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往往采用一些手段控制情绪和被试者~因而要特别注意因欺瞒与恫吓所产生的后果~尽力避免对被试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伤害20、口头调查又称访谈法21、访谈可分为直接访谈与间接访谈~前者是面对面的访谈~后者是访谈者通过一定的中介进行的~常见的有电话访谈等22、关于访谈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访谈法就是普通的“聊天”2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研究者研究者应严格按照访谈问卷的顺序和原有问题提问24、关于参与观察~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参与观察的主要目的在于观察者的自我体验25、系统性原则不是问卷设计的基本原则27、关于档案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心理咨询中考察求助者的个人成长报告~不属于档案法29、实验社会心理学的奠基人是奥尔波特31、社会学习论的代表人物是班杜拉 33、社会交换论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创始人是美国社会学家霍曼斯34、关于社会交换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社会交换关系是建立在利益冲突基础上的人们的竞争性活动36、符号互动论的基本假设不包括事物的意义在于得与失的权衡结果 37、集体潜意识不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论的主要概念39、“集体潜意识”理论是由荣格提出来的40、霍妮认为男女间的心理差别是由文化因素决定的41、沙利文认为人际关系是人格形成和发展的源泉42、早在公元前328年~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就指出~人在本质上是社会性的动物43、社会化是个体由自然人成长、发展为社会人的过程44、我国的劳动教养和劳动改造是一种再社会化的机制45、对于再社会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对早期社会化及继续社会化过程中没有取得合格社会成员的个体的再教化 46、观念不是社会化的载体47、个体的全部社会化是以语言社会化为前提的48、“性别”表示男女在人格特征方面的差异50、社会角色是个体与其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行为方式和相应的心理状态51、企业家属于功利型角色52、角色承担者不得不退出舞台~放弃原有角色叫角色失败53、作为教师~既需要权威者的角色~又需要和学生作朋友的角色~这两种角色有时难以协调~这是角色间冲突 55、由他人的判断所反映的自我概念~是镜我57、身份的特点不包括系统性 59、自尊是个体对其社会角色进行自我评价的结果60、社会知觉是个体对他人、群体以及对自己的知觉61、人的社会化过程~人的社会动机、态度、社会行为的发生都是以社会知觉为基础的63、自我图式是个体在已往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对自己的概括性的认识。
李克特量表一、基本含义李克特量表是总加量表的一种特定形式,是社会调查问卷中用得最多的一种量表形式。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李克特(R.A.Likert)于1932 年在原有的总加量表基础上改进而成。
李克特量表由一组对某事物的态度或看法的陈述组成,回答者对这些陈述的回答被分成“非常同意、同意、不知道、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5类,或者“赞成、比较赞成、无所谓、比较反对、反对”五类。
人们在态度上的差别,就在这一组的多样选择中被巧妙地反映出来。
二、具体操作第一步:对象填表请你对下列看法发表意见(请在每一行选一个方框打√ )非常同意同意无所谓不同意很不同意看法① 婚事应该尽量办得简单一些。
口口口口口看法②结婚是人生一件大事,婚事应该办得隆重、热闹,花再多钱也值得。
口口口口口看法③就是有钱,婚事也不应大操大办。
口口口口口看法④为了不让别人笑话,就是借钱也要把婚事办得像个样子。
口口口口口第二步:统计得分对于赞同节俭办婚事的看法,我们按1=非常同意、2=同意、3=无所谓、4=不同意、5=很不同意来赋值;而对赞同婚事大操大办的看法,我们则按5=非常同意、4=同意、3=无所谓、2=不同意、1=很不同意来赋值。
这样,上例 4 种看法的具体赋值情况就如下表:四种看法的赋值非常同意同意无所谓不同意很不同意看法①3 41 25看法②3 25 41看法③3 41 25看法④3 25 41每一个回答者在这一量表上的 4 个得分(每行一个答案所对应的码值)加起来,就构成他对婚事操办方式的态度得分。
第三步:形成结论按上述赋值方式,一个回答者在该量表上的得分越高,表明他的态度越倾向于婚事大操大办。
三、设计方法①围绕要测量的态度或主题,以赞成或反对的方式写出与之相关的看法或陈述若干条(一般为20-30 条)。
对每一陈述都给予 5 个答案:非常同意、同意、无所谓、不同意、很不同意,并根据赞成或反对的方向分别赋以1、2、3、4、5 分。
②在所要测量的总体中,选择一部分对象(一般不能少于20 人)进行试测。
社会心理学试题一、单选题:1、霍尔(E. T Hall ,1959)对美国白人中产阶级的研究表明,公众距离为( ) 。
A0英寸〜18英寸B、12英尺〜25英尺C、4英尺〜12英尺D、1.5英尺〜4英尺2、个体运用身体或肢体动作表达情感及态度的体语,称之为( ) 。
A、身体运动B、外部语言C姿势D触摸3、行动者(当事人)和观察者(局外人)对行动者行为原因的看法有差别,对行为原因的解释也会有明显的不同,这表明( ) 影响归因过程及其结果。
A、态度B、利益C社会视角D控制点4、协变原则认为人们归因时如同科学家在科研中寻求规律,试图找出一种效应发生的各种条件的( )变。
A、规律性B、特异性C共同性D —致性5 、关于社会交换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社会交换关系是建立在利益冲突基础上的人们的竞争性活动B趋利避害是人类行为的基本原则,C人们在互动中倾向于扩大收益、缩小代价或倾向于扩大满意度、减少不满意度D社会交换论是主张从经济学的投入与产出关系的视角研究社会行为的理论6、个体与个体、群体与群体之间争夺一个共同目标的行为,称为( ) 。
A、竞争B、让步C合作D妥协7、一般来说,最能准确反映人的内心状况的体语形式是( ) 。
A、目光B姿势C、面部表情D空间距离8、印象管理是个体适应社会生活的一种方式。
现实生活中,个体要为他人、公众与社会所接受,其行为表现必须符合社会对他的( ) 。
A、角色期待B、评价标准C、基本规范D、印象定9、社会心理学的形成期是( ) 。
A、哲学思辨阶段B、学派时代C、经验描述阶段D实证分析阶段10 、暗示刺激发出后,引起被暗示者相反的反应,称为( ) 。
A、逆反B、反模仿C反暗D真暗示11、态度的内化是指( ) 。
A、个体真正从内心相信并接受他人观点,使之纳入自己的态度体系,成为有机的组成部分B个体采用他人观点、信息或群体规范,使自己与他人一致C个体按社会规范和社会期待或他人意志在外显行为方面表现出与他人一致D个体以理智与情感,即认知和情感成分为基础习得一定的态度12、人际关系是人与人在沟通与交往中建立起来的直接的( ) 的联系。
一、被试:选取扬州大学瘦西湖校区在校本科生80名作为被试,男女比例1:1
每组男女各10人
二、实验材料
指示语:你好,我们想了解当代大学生在不同情境下个体对事件原因与责任的不同认知及评价,希望能够得到你们的支持与合作。
本问卷不对外公开,请如实填写。
请您认真阅读材料,按照您的真实想法做出选择:
张敏和李伟是一对恋人,但是最近他们俩人的关系有些紧张,两个人可能会分手,当然也可能从归于好。
今天下午,张敏下班很早,她决定不打招呼就去看李伟。
张敏开车来到李伟家,发现家门口嗨停着另外一辆车。
张敏停好车后向李伟家的房子走去,走到院子的时候,透过窗户,她看见李伟正在沙发上亲吻一位姑娘。
张敏怒不可遏,冲进屋里大吼一声:“你个混蛋,我和你从此一刀两断!”李伟大吃一惊,目瞪口呆。
张敏冲出房门,跑向自己的汽车。
此时此刻,张敏又气又恨。
她决定让李伟为此付出代价,她甚至希望李伟死。
张敏哆哆嗦嗦地找到自己的车钥匙,并发动了汽车。
Ⅰ这时李伟也从屋子里跑出来,他试图劝说张敏,他刚好站在张敏的汽车后面。
张敏从汽车的反光镜里看到了李伟站在车后,她挂上倒档,加大油门把李伟撞到在地。
李伟头部受了重伤,不久死在医院。
问题:1、根据上述情景,你认为张敏在撞人事件中应当承担的责任-----
注:0%表示无责任,100%表示完全责任
2、你认为,张敏因此事应该被判多少的徒刑-------
A不判刑 B 1~5年徒刑 C 4~10年徒刑D 11~15年徒刑
E16~20年徒刑F无期徒刑G 死刑
Ⅱ这时李伟也从屋子里跑出来,他试图劝说张敏,他刚好站在张敏的汽车后面。
张敏从汽车的反光镜里看到了李伟站在车后,她挂上倒档,加大油门把李伟撞到在地。
李伟的腿被撞断,需要住院治疗几个月。
问题:1、根据上述情景,你认为张敏在撞人事件中应当承担的责任-----
注:0%表示无责任,100%表示完全责任
2、你认为,张敏因此事应该被判多少的徒刑-------
A不判刑 B 1~5年徒刑 C 4~10年徒刑D 11~15年徒刑
E16~20年徒刑F无期徒刑G 死刑
Ⅲ这时李伟也从屋子里跑出来,他试图劝说张敏,他刚好站在张敏的汽车后面。
张敏因为神情恍惚,没有注意到了李伟在车后,她挂上倒挡,加大油门把李伟撞倒在地。
李伟头部受了重伤,不久就死在医院。
问题:1、根据上述情景,你认为张敏在撞人事件中应当承担的责任-----
注:0%表示无责任,100%表示完全责任
2、你认为,张敏因此事应该被判多少的徒刑-------
A不判刑 B 1~5年徒刑 C 4~10年徒刑D 11~15年徒刑
E16~20年徒刑F无期徒刑G 死刑
Ⅳ这时李伟也从屋子里跑出来,他试图劝说张敏,他刚好站在张敏的汽车后面。
张敏因为神情恍惚,没有注意到了李伟站在车后,她挂上了倒档,加大油门把李伟撞到在地。
李伟的腿被撞断,需要住院治疗几个月。
问题:1、根据上述情景,你认为张敏在撞人事件中应当承担的责任----- 注:0%表示无责任,100%表示完全责任
2、你认为,张敏因此事应该被判多少的徒刑-------
A不判刑 B 1~5年徒刑 C 4~10年徒刑D 11~15年徒刑
E16~20年徒刑F无期徒刑G 死刑
三、实验设计
本实验为2×2的组间设计
自变量:动机(有意和无意)和后果(严重和不严重)
因变量:责任和判刑
额外变量:被试的性别、年龄、个人经验
四、实验实施过程
1、编制问卷
2、确定被试
3、发放问卷
4、回收问卷,统计数据
5、撰写实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