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概念 和公式
- 格式:pdf
- 大小:137.11 KB
- 文档页数:9
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知识点概括总结1.大数的认识:(1)亿以内的数的认识:十万:10个一万;一百万:10个十万;一千万:10个一百万;一亿:10个一千万;2.数级:数级是为便于人们记读阿拉伯数的一种识读方法,在位值制(数位顺序)的基础上,以三位或四位分级的原则,把数读,写出来。
通常在阿拉伯数的书写上,以小数点或者空格作为各个数级的标识,从右向左把数分开。
即以三位数为一个数级的分级方法。
这西方的分级方法,这种分级方法也是国际通行的分级方法。
如:千,数字后面3个0、百万,数字后面6个0、十亿,数字后面9个0……。
4.数位:数位是指写数时,把数字并列排成横列,一个数字占有一个位置,这些位置,都叫做数位。
从右端算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第四位是“千位”,第五位是“万位”,等等。
这就说明计数单位和数位的概念是不同的。
5.数的产生:阿拉伯数字的由来:古代印度人创造了阿拉伯数字后,大约到了公元7世纪的时候,这些数字传到了阿拉伯地区。
到13世纪时,意大利数学家斐波那契写出了《算盘书》,在这本书里,他对阿拉伯数字做了详细的介绍。
后来,这些数字又从阿拉伯地区传到了欧洲,欧洲人只知道这些数字是从阿拉伯地区传入的,所以便把这些数字叫做阿拉伯数字。
以后,这些数字又从欧洲传到世界各国。
阿拉伯数字传入我国,大约是13到14世纪。
由于我国古代有一种数字叫“筹码”,写起来比较方便,所以阿拉伯数字当时在我国没有得到及时的推广运用。
本世纪初,随着我国对外国数学成就的吸收和引进,阿拉伯数字在我国才开始慢慢使用,阿拉伯数字在我国推广使用才有100多年的历史。
阿拉伯数字现在已成为人们学习、生活和交往中最常用的数字了。
6.自然数:用以计量事物的件数或表示事物次序的数。
即用数码0,1,2,3,4,……所表示的数。
表示物体个数的数叫自然数,自然数由0开始(包括0),一个接一个,组成一个无穷的集体。
7.计算工具:算盘、计算器、计算机。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整理(完整版)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一、数的认识(一)数的产生:古时候,人们在生产劳动中,逐渐有了计数的需要(结绳计数,刻道计数)。
(二)计数单位1、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
2、十进制计数法: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也就是“满十进一”的计数方法。
(三)数位顺序表1、数位(1)概念:在用数字表示数的时候,这些计数单位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2)数位上的数字表示相应数位上计数单位的个数。
2、数级(1)概念: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从右边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依次是个级、万级、亿级…(2)个级:个位、十位、百位、千位属于“个级”(表示几个一)。
(3)万级: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属于“万级”(表示几个万)。
(4)亿级:亿位、十亿位、百亿位、千亿位属于“亿级”(表示几个亿)。
3、数位顺序表:把数位按照从低位到高位、从右向左的顺序排列起来,可制成数位顺序表。
(四)自然数1、概念: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6,7,8,9…都是自然数;一个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
2、范围: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所有的自然数都是整数。
二、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含有两个数级)(一)读数的本质就是读出每个计数单位的个数,整万、整亿数可以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读完后要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或“亿”字。
(二)读法:(1)先读万级、再读个级;(2)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
(3)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其他数位上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0(三)写法(1)先写万级,再写个级;(2)哪个数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在哪个数位上写“0”;三、数的大小比较(1)位数不同时,位数多的那个数大。
(2)位数相同时,从最高位比起,最高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依次比较下一个数位上的数,直到比较出大小。
四年级上册数学公式
1.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
2.1倍数×倍数=几倍数,几倍数÷1倍数=倍数,几倍数÷倍数=1倍数。
3.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
4.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
5.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6.四年级上册数学公式还有:两点之间线段的长度叫做两点间的距离;角的两边在一条直线上叫做平角;把计数单位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他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等。
以上是部分四年级上册的数学公式,仅供参考,建议查询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材获取更全面的公式内容。
数学四年级上册概念整理第一单元 大数的认识1、亿以内数的认识: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
2、一(个)、十、百、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
3、在用数字表示数的时候,这些计数单位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4、位数:一个数含有几个数位,就是几位数,如652100是个六位数。
5、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从右边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
6、亿以上数的读法:① 先分级,从高位开始读起。
先读亿级,再读万级,最后读个级。
② 亿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亿”字。
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
③ 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
其他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整数部分 数级 … 亿级 万级 个级 数位 … 千亿位 百亿位 十亿位 亿位 千万位 百万位 十万位 万位 千位 百位 十位 个位 计数 单位 … 千亿百亿 十亿 亿 千万 百万 十万 万 千 百 十 个都只读一个“0”。
7、亿以上数的写法:①从最高位写起,先写亿级,再写万级,最后写个级。
②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8、比较数的大小:①位数不同的两个数,位数多的数比较大。
②位数相同的两个数,从最高位开始比较。
9、求近似数: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要看千位上的数;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要看千万位上的数。
这种求近似数的方法叫“四舍五入法”,是“舍”还是“入”,要看省略的尾数最高位上的数是小于5 还是等于或大于5 。
小于5就舍去尾数,等于或大于5就向前一位进1,再舍去尾数。
10、表示物体个数:1,2 ,3,4,5 ,6 ,7 ,8 ,9 ,10,……. 都是自然数。
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来表示,0也是自然数。
所有的自然数都是整数。
11、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12、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公式大全表必背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公式如下:1. 乘法分配律:a(b+c)=ab+ac2. 乘法结合律:(a×b)×c=a×(b×c)3. 加法交换律:a+b=b+a4. 加法结合律:(a+b)+c=a+(b+c)5. 差的基本性质:a-b-c=a-(b+c)6. 商不变性质:a÷b=(a×c)÷(b×c)=(a÷c)÷(b÷c) (c≠0)7. 除法的基本性质:a÷b=(a÷c)÷(b÷c) (c≠0, b≠0)8. 直角三角形两个锐角互余9. 直角三角形斜边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10. 三角形面积公式:S=1/2ab11. 梯形面积公式:S=(a+b)h÷212. 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S=ah13. 圆的面积公式:S=πr²14. 长方形的周长公式:P=2(a+b)15. 正方形的周长公式:P=4a16. 圆的周长公式:C=2πr17. 正方形的面积公式:S=a²18. 长方形的面积公式:S=ab19. 圆柱的侧面积公式:S=ch20. 圆柱的表面积公式:S=2πrh+2πr²21. 圆柱的体积公式:V=πr²h22. 圆锥的体积公式:V=1/3πr²h23. 圆环的面积公式:S=(R²-r²)π24. 每条边都相等且每个角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25. 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
26. 有三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
27. 有两个锐角相等的直角三角形叫做等腰直角三角形。
28. 一个三角形同一边上的两个角相等,则这一边所对的边叫做对称轴。
29. 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30.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底角。
31. 等腰三角形的底角是顶角的一半。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公式表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公式表》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加法公式:a + b = c
2. 减法公式:a - b = c
3. 乘法公式:a ×b = c
4. 除法公式:a ÷b = c
5. 乘方公式:a的n次方= b
6. 开方公式:√a = b
7. 等于的概念:= 表示两边的值相等
8. 大于的概念:> 表示左边的值比右边的值大
9. 小于的概念:< 表示左边的值比右边的值小
10. 大于等于的概念:≥表示左边的值比右边的值大或相等
11. 小于等于的概念:≤表示左边的值比右边的值小或相等
12. 相反数的概念:-a = b
13. 数轴的概念:数轴是一条带有正负数的直线,用来表示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14. 数字的分类:正数、负数、零
以上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公式表》的主要内容,通过学习这些公式和概念,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四年级数学的基本知识和运算方法。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全)
本文档归纳了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的全部知识点,具体内容如下:
1. 数位及数的读写:
- 了解数位的概念及其位置价值;
- 能正确读写四位数及其以下的整数。
2. 数的比较与大小:
- 掌握比较运算符的含义;
- 能通过比较两个数的大小,确定它们的关系。
3. 数的顺序比较:
- 掌握比较三个以上数的大小;
- 能够按照顺序比较多个数。
4. 数的组成与拆分:
- 了解数的拆分与组成的概念;
- 能够将两位数拆分成十位数和个位数,将两位数根据十位数和个位数合成。
5. 数的相等关系:
- 掌握相等的概念;
- 能够判断两个数是否相等。
6. 数量与长度:
- 了解数量的概念和长度的测量;
- 能够表示和读写长度。
7. 图形的分辨:
- 掌握图形的形状和名称;
- 能够分辨不同形状的图形。
8. 图形的绘制和填色:
- 能够准确绘制指定形状的图形;
- 能够根据要求进行图形的填色。
9. 物体的重量比较:
- 了解重量的概念和轻重的比较;
- 能够比较物体的重量大小。
10. 货币的使用:
- 了解人民币的基本单位和面值;
- 能够正确识别各类硬币和纸币。
这些知识点是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的核心内容,通过学习这些知识,孩子们可以掌握基本的数学概念,培养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概念公式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一、亿以内的计数单位有: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且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十”。
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从个位起,从低位到高位每四位分一级,分别是个级、万级、亿级。
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
二、亿以上数的读法:(1)先读亿级,再读万级,最后写个级。
(2)读亿级和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一个“亿”字和“万”字。
(3)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中间或前面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0。
三、亿以内数的写法:(1)先写亿级,再写万级,最后写个级。
(2)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
四、比较数的大小位数不同时,位数多的数大于位数少的数;位数相同时,从最高位比起,最高位上的数大,这个数就大;如果最高位上的数字相同,就比较下一位,直到比较出大小为止。
多个数进行比较大小时,要看清楚要求,别丢数。
可以先把相同位数的数组成一组,然后再逐一进行比较。
五、整万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的方法:将万位后面4个0省略掉,换成一个“万”字。
整亿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的方法:将亿位后面8个0省略掉,换成一个“亿”字。
例:400000=40万 12000000000=120亿六、求一个数的近似数首先要确定省略哪一位后面的尾数,然后看清省去部分的最高位,最后按“四舍五入”法求其近似数。
567850≈57万 1356965487≈14亿12756≈10000 1389000≈1390000=1万 =139万小于5,把它和右面的数全舍去, 大于5,向前一位进1,再把它和右面的改写成0. 全舍去,改写成0。
是“舍”还是“入”,要看省略的尾数部分的最高位是小于5还是等于或大于5。
七、人们在数物体时,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6、……是自然数。
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
0也是自然数。
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的概念和公式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的概念和公式第一单元:多位数的认识1.十个一千是一万,十个一万是十万,十个十万是一百万,十个一百万是一千万,十个一千万是一亿,十个一亿是十亿,十个十亿是一百亿,十个一百亿是一千亿。
2.按照我国的计数惯,从右边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见到一个数,第一步先分级)。
数位不等于计数单位。
3.数位顺序表:数级:亿级万级个级数位:千百十千百十位位位位位位计数单位:亿亿亿亿万万万万千百十个4.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的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5.读数时,只在每一级的末尾加上“万”或“亿”字;每级末尾的都不读,其它数位有一个或几个,都只读一个“零”。
例如:一百二十亿三千六百万零三百。
6.写数时,万级亿级上的数都按照个级上数的方法来写,哪一位不够用来补足。
(先把亿和万圈出来)7.改写“万”或“亿”作单位的数,只要将末尾的4个或8个去掉加上“万”或“亿”字就行了。
8.通常我们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看尾数最高位上的数,如果是4或比4小,就把尾数舍去,并把尾数的各位都改写为0;如果是5或比5大,要在前一位加1,再把尾数的各位都改写为0.9.最小的自然数是1,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10.算盘是我国古代的发明,至今还在使用,一个上珠表示一个五,一个下珠表示一个一。
计算器是广泛使用的计算工具。
当今世界最快的计算工具是计算机。
第二单元:公顷和平方千米1.米、分米、厘米、毫米是长度单位。
平方千米、公顷、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是面积单位,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不能比较。
2.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
3.测量土地的面积,用公顷作单位。
计量比较大的土地,常用平方千米作单位。
3.1.1公顷=平方米。
1平方千米=xxxxxxx平方米=100公顷。
4.一个指甲盖约等于1平方厘米,一张邮票约等于1平方分米,课室一块地砖约等于1平方米。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概念公式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一、亿以内的计数单位有: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且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十”。
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从个位起,从低位到高位每四位分一级,分别是个级、万级、亿级。
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
二、亿以上数的读法:(1)先读亿级,再读万级,最后写个级。
(2)读亿级和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一个“亿”字和“万”字。
(3)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中间或前面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0。
三、亿以内数的写法:(1)先写亿级,再写万级,最后写个级。
(2)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
四、比较数的大小位数不同时,位数多的数大于位数少的数;位数相同时,从最高位比起,最高位上的数大,这个数就大;如果最高位上的数字相同,就比较下一位,直到比较出大小为止。
多个数进行比较大小时,要看清楚要求,别丢数。
可以先把相同位数的数组成一组,然后再逐一进行比较。
五、整万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的方法:将万位后面4个0省略掉,换成一个“万”字。
整亿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的方法:将亿位后面8个0省略掉,换成一个“亿”字。
例:400000=40万12000000000=120亿六、求一个数的近似数首先要确定省略哪一位后面的尾数,然后看清省去部分的最高位,最后按“四舍五入”法求其近似数。
567850≈57万1356965487≈14亿12756≈10000 1389000≈1390000=1万=139万小于5,把它和右面的数全舍去, 大于5,向前一位进1,再把它和右面的改写成0. 全舍去,改写成0。
是“舍”还是“入”,要看省略的尾数部分的最高位是小于5还是等于或大于5。
七、人们在数物体时,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6、……是自然数。
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
0也是自然数。
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一、数与计算1. 认识更大的数- 认识亿以内的数,了解数的组成和顺序。
- 学习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掌握相应的比较方法。
2. 整数运算- 学习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
- 学习两位数除多位数的除法。
- 掌握乘法和除法的基本运算规则,了解乘法表和除法表。
3. 分数的初步认识- 认识分数,了解分子和分母的概念。
- 学习分数的读法和写法。
- 理解分数的意义,初步掌握分数与整数的关系。
4. 小数的初步认识- 了解小数的概念,认识小数点。
- 学习小数的读法和写法。
- 掌握小数与整数、分数之间的简单转换。
二、量与计量1. 长度单位- 学习使用米、厘米、毫米等长度单位。
- 掌握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2. 面积单位- 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如平方米、平方厘米等。
- 学习计算简单图形的面积。
3. 体积与容积单位- 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
- 学习使用升、毫升等容积单位,并掌握其换算。
4. 质量单位- 学习使用千克、克等质量单位。
- 掌握质量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三、图形与空间1. 平面图形- 认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基本平面图形。
- 学习计算正方形、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
2. 立体图形- 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等基本立体图形。
- 学习计算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
3. 空间与方向- 学习描述物体的位置和方向。
- 掌握使用上、下、左、右、前、后等方位词。
四、统计与概率1.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学习数据的收集、整理和表示方法。
- 制作简单的统计表和条形图。
2. 初步概率概念- 了解可能性的概念,能够判断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五、解决问题1. 应用题的解答- 学会从实际问题中提取数学信息。
- 掌握解决简单应用题的基本方法。
2. 逻辑思维与推理-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学会简单的数学推理。
以上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的主要知识点归纳。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教学进度和难度,确保学生能够扎实掌握每个知识点。
四年级数学上册概念公式汇总第一、二单元大数的认识一、亿以内的计数单位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且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十”。
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从个位起,从低位到高位每四位分一级,分别是个级、万级、亿级。
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
二、亿以上数的读法(1)先读亿级,再读万级,最后写个级。
(2)读亿级和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一个“亿”字和“万”字。
(3)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中间或前面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0。
三、亿以内数的写法(1)先写亿级,再写万级,最后写个级。
(2)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
四、比较数的大小位数不同时,位数多的数大于位数少的数;位数相同时,从最高位比起,最高位上的数大,这个数就大;如果最高位上的数字相同,就比较下一位,直到比较出大小为止。
多个数进行比较大小时,要看清楚要求,别丢数。
可以先把相同位数的数组成一组,然后再逐一进行比较。
五、整万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的方法将万位后面4个0省略掉,改写成“万”字。
整亿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的方法:将亿位后面8个0省略掉,改写成“亿”字。
六、求一个数的近似数求一个数的近似数首先要确定省略哪一位后面的尾数,然后看清省去部分的最高位,最后按“四舍五入”法求其近似数。
是“舍”还是“入”,要看省略的尾数部分的最高位是小于5还是等于或大于5。
七、自然数人们在数物体时,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6、……是自然数。
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
0也是自然数。
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八、十进制计数法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第三单元角的度量一、线段的特征有两个端点,长度有限。
射线的特征:只有一个端点,可以向一端无限延伸;直线的特征:没有端点,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的知识点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大数的认识:包括亿以内数的认识、计数单位、数位和数级、大数的读法、大数比较大小、大数的简写、四舍五入法求大数的近似数等。
2. 数的产生和十进制计数法:介绍数的产生方式,如实物计数、结绳计数、刻道计数等,以及十进制计数法的概念和特点。
3. 认识计算工具:介绍各种计算工具,如算筹计数、算盘、计算尺、机械计算机、电子计算机、计算器等。
4. 亿以上数的认识、读法、写法、简写和求大数近似数:这是本册书的核心知识点,需要掌握如何读写大数,如何简化大数形式,以及如何求大数的近似数。
这些知识点较为抽象,需要学生多做练习,加深理解。
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如实物演示、小组讨论等,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些知识点。
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需背公式整理(人教版)四上课本需要记背的知识点概念及关系:加法:求两个数的和的运算,叫做加法。
加数+加数=和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减法: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被减数-减数=差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加法与减法的关系:加法与减法互为逆运算。
加法中的和相当于减法中的被减数。
乘法: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因数×因数=积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除法: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除数=被除数÷商乘法与除法的关系:乘法与除法互为逆运算。
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我们把每小时(每分、每天等)完成的工作量叫工作效率。
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量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二、单位换算:高级(大)单位→低级(小)单位乘进率低级(小)单位→高级(大)单位除以进率长度单位:km,m,dm,cm,mm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1分米=10厘米=100毫米1厘米=10毫米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0000平方厘米面积单位:1 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1 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 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重量单位:t, kg, g1 吨=1000千克 1 千克=1000克 1 吨=1000000克容量单位:L ,mL1 L=1000 mL在测量水、油等液体的多少时,可以用毫升做单位。
在测量较多的液体的多少时,一般用“升”做单位。
三、分数1、比较分母相同的分数的大小,分子大的分数就大。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1-6单元复习:概念与公式汇总-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概念公式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百万是一千万,10个千万是一亿。
10个一亿是十亿,10个十亿是一百亿,10个百亿是一千亿。
第三单元角的度量1、数位顺序表从右往左数,依次是: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亿位、十亿位、百亿位、千亿位。
计数单位有: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且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从右边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分别是个级、万级、亿级。
2、亿以上数的读法:(1)先分级,再从最高级读起。
先读亿级,再读万级,最后读个级。
(2)读亿级和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一个“亿”字和“万”字。
(3)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其他数位上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0。
3、亿以上数的写法:(1)从最高级写起,先写亿级,再写万级,最后写个级。
(2)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4、比较数的大小:位数不同时,位数多的数就大;位数相同时,从最高位比起,最高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个数位上的数,直到比较出大小为止。
多个数进行比较大小时,要看清楚要求,别丢数。
可先把相同位数的数组成一组,然后逐一进行比较。
5、整万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的方法:先分级,去掉万位后面4个0,写上“万”字。
整亿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的方法:先分级,去掉亿位后面8个0,写上“亿”字。
6、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用“四舍五入”法。
是“舍”还是“入”,要看省略的尾数部分的最高位是小于5还是等于或大于5。
如:省略亿位后面尾数要看千万位,省略万位后面尾数看千位。
7、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6(等等)……都是自然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