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概念汇总
- 格式:doc
- 大小:17.50 KB
- 文档页数:2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整理(完整版)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一、数的认识(一)数的产生:古时候,人们在生产劳动中,逐渐有了计数的需要(结绳计数,刻道计数)。
(二)计数单位1、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
2、十进制计数法: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也就是“满十进一”的计数方法。
(三)数位顺序表1、数位(1)概念:在用数字表示数的时候,这些计数单位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2)数位上的数字表示相应数位上计数单位的个数。
2、数级(1)概念: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从右边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依次是个级、万级、亿级…(2)个级:个位、十位、百位、千位属于“个级”(表示几个一)。
(3)万级: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属于“万级”(表示几个万)。
(4)亿级:亿位、十亿位、百亿位、千亿位属于“亿级”(表示几个亿)。
3、数位顺序表:把数位按照从低位到高位、从右向左的顺序排列起来,可制成数位顺序表。
(四)自然数1、概念: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6,7,8,9…都是自然数;一个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
2、范围: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所有的自然数都是整数。
二、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含有两个数级)(一)读数的本质就是读出每个计数单位的个数,整万、整亿数可以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读完后要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或“亿”字。
(二)读法:(1)先读万级、再读个级;(2)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
(3)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其他数位上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0(三)写法(1)先写万级,再写个级;(2)哪个数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在哪个数位上写“0”;三、数的大小比较(1)位数不同时,位数多的那个数大。
(2)位数相同时,从最高位比起,最高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依次比较下一个数位上的数,直到比较出大小。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全部概念
一、数的概念
1.数:用来表示物体数量的符号或符号组合,可以是自然数、零、负数、分数、小数等。
2.自然数:1、2、3、4、5、6、7、8、9、10、11、12、13、14、15……
3.零:表示没有数量的数,是自然数的补充。
4.负数:表示小于零的数,用负号“-”加上自然数表示。
5.分数:表示一个数量分成几份的数,由分子和分母组成,分子表示份数,分母表示总份数。
6.小数:表示一个数量分成无穷多份的数,由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组成,用小数点“.”分开。
二、运算概念
1.加法:将两个数的数量相加,得到一个总数的运算。
2.减法:将一个数的数量减去另一个数的数量,得到一个差的运算。
3.乘法:将两个数的数量相乘,得到一个积的运算。
4.除法:将一个数的数量除以另一个数的数量,得到一个商的运算。
三、图形概念
1.点:图形中最小的单位,表示位置的符号。
2.线段:由两个点连接而成的线段,可以用来表示距离。
3.矩形:由四条相互垂直或平行的线段组成的四边形。
4.圆:由一个点和一个半径组成的圆形。
5.三角形:由三条相互垂直或平行的线段组成的三角形。
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一、整数1. 整数的概念2. 整数组的比较和排序3. 整数组的加减法4. 综合运用整数进行计算二、小数1. 小数的概念2. 小数组的比较和排序3. 小数组的加减法4. 综合运用小数进行计算三、算式1. 算式的构成和意义2. 算式的加减法3. 算式的乘法4. 算式的除法5. 综合运用算式进行计算四、倍数与约数1. 倍数的概念2. 求某数的倍数3. 约数的概念4. 求某数的约数5. 综合运用倍数和约数进行计算五、分数1. 分数的概念2. 分数的加减法3. 分数的乘法4. 分数的除法5. 综合运用分数进行计算六、图形1. 图形的种类和性质2. 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的计算3. 综合运用图形进行计算和分析七、度量衡1. 长度的度量2. 重量的度量3. 容积的度量4. 时间的度量5. 综合运用度量衡进行计算和比较八、时间1. 时间的概念2. 时间的计算3. 综合运用时间进行计算和分析九、数据的收集和整理1. 数据的概念2.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3. 综合运用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十、逻辑推理1. 逻辑推理的概念2. 数字的逻辑关系3. 图形的逻辑关系4. 综合运用逻辑推理进行问题解决十一、面积和周长1.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和周长2. 三角形的面积和周长3. 圆的面积和周长4. 综合运用面积和周长进行计算和比较以上为四年级数学上册的知识点归纳总结,每个知识点都是数学学习的重要内容,通过掌握这些知识点,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提高数学运算能力,为将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一、数与计算1. 认识自然数- 理解自然数的概念,识别和书写1-10000之间的自然数。
- 掌握自然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
2. 分数的初步认识- 了解分数的含义,包括分子和分母。
- 认识等值分数,如1/2和2/4。
3. 四则运算- 复习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
- 学习乘法表,掌握1-9的乘法口诀。
- 引入除法的概念,理解除法与乘法的关系。
- 练习四则混合运算,学习运算的优先级。
4. 应用题- 解决与生活相关的实际问题,如购物、时间计算等。
- 学习列方程解应用题。
二、几何图形1. 平面图形- 认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等基本图形。
- 学习计算简单图形的周长和面积。
2. 空间与立体图形- 认识立方体、长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
- 理解图形的展开图和立体图之间的转换。
三、度量衡1. 长度单位- 掌握米、厘米、毫米等长度单位的换算关系。
- 学习使用尺子进行测量。
2. 重量单位- 了解千克和克,掌握基本的重量换算。
- 学习使用天平进行重量测量。
3. 容积单位- 认识升和毫升,了解容积单位的应用。
四、数据与概率1.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学习如何收集数据,制作简单的统计表。
- 学习数据的分类和整理。
2. 简单概率- 初步了解概率的概念,通过实验和游戏进行概率的初步探索。
五、解决问题1. 策略与方法- 学习解决问题的策略,如尝试与错误、逆向思维等。
- 培养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考能力。
2. 综合应用- 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提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六、数学思维与习惯1. 数学思维- 培养抽象思维能力,通过数学问题解决过程锻炼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自主探索解决方法。
2. 学习习惯-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如定期复习、主动学习等。
- 强调数学学习中的准确性和条理性。
结语四年级数学上册的学习内容涵盖了数与计算、几何图形、度量衡、数据与概率以及解决问题等多个方面。
四年级数学上册重点、难点及基本概念汇总,1四年级数学上册重点、难点及基本概念汇总,1-8单元考点知识梳理!_直线_射线_直角王老师整理了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重点、难点及基本概念汇总,1-8单元考点知识梳理!第一单元1.大数的读法(1)从高位读起,先读亿级,再读万级,最后读个级(2)读亿级和万级时,按个级的读法来读,读完亿级后加上一个“亿”字,读完万级后加上一个“万”字(3)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零都不读,每级中间和前面有一个或连续几个零,都只读一个零2.大数的写法(1)先写出数位顺序表(2)从高位起,先写亿级,再写万级,最后写个级(3)哪一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写0占位3.大数的大小的比较(1)先看位数,位数多的数大(2)位数相同时,比较最高位,最高位大的数就大(3)最高位相同时,再比较下一位,依次找下去4.大数的改写(1)如果是整万的数,直接去掉末尾的4个0,在后面加上“万”字;如果是整亿的数,直接去掉末尾的8个0,在后面加上“亿”字,都用“=”连接(2)如果不是整万的数,就从数的末尾起向左数出4位后,根据“四舍五入”法改写成整万的数;如果不是整亿的数,就从数的末尾起向左数出8位后,根据“四舍五入”法改写成整亿的数。
都用“≈”连接5. 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
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6.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7.所有的自然数都是(整数)8.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第二单元1.测量土地的面积,可以用(公顷)做单位2.计量比较大的土地面积,常用(平方千米)做单位,字母表示为(km2 )3.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4.边长是1千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千米)5.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1平方千米=100公顷1公顷=10000平方米第三单元1.射线,有一个端点,可以向一端无限延长,不可以度量它的长度2.线段,有两个端点,不可以无限延长,可以度量它的长度3.直线,没有端点,可以向两端无限延长,不可以度量它的长度4.射线和线段都是直线的一部分5.经过任意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也可以画无数条射线。
四年级数学上册概念及定义
以下是四年级数学上册的部分概念及定义:
1. 四则运算:加、减、乘、除四种基本运算。
2. 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3. 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和第三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和第一个数相加,和不变。
4. 减法的性质: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从这个数里减去这两个数的和。
5. 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6. 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三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一个数相乘,积不变。
7. 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等于把这两个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所得的积加起来。
8. 除法的基本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9. 小数的定义:小数由整数部分、小数点和小数部分组成。
小数点左边的部分是整数部分,小数点右边的部分是小数部分。
10. 小数的性质: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但计数单位会发生变化。
11. 三角形:由三条边和三个角构成的几何图形。
12. 三角形的分类:根据三角形的角分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
13. 平行四边形的定义:两组相对边平行。
14. 梯形的定义: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
15. 轴对称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后两部分完全重合的图形。
16. 单位换算:例如1米=10分米=100厘米等。
17. 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需四年级数学上册的完整概念及定义,可查阅教材或教辅资料。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全册知识点汇总LEKIBM standardization office【IBM5AB- LEKIBMK08- LEKIBM2C】小学数学四年级知识点汇总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1、10个一千是一万,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
2、10个一千万是一亿,10个一亿是十亿,10个十亿是一百亿,10个一百亿是一千亿。
3、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从右边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
4、数位顺序表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是数位,一(个)、十、百、千、万……是计数单位。
从右往左每四个数位分一级,数级包括:个级、万级、亿级。
5、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的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6、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6,7,8,9,10,11,……都是自然数。
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
0也是自然数。
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7、读数时,只是在每一级的末尾加上“万”或“亿”字;每级末尾的0都不读,其它数位有一个0或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8、写数:万级和亿级上的数都是按照个级上数的方法来写,哪一位不够用0补足。
9、改写和省略(1)改写去掉末尾的四个0,将数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如:450000=45万去掉末尾的八个0,将数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
如:0=2亿(2)省略去掉末尾的四位数字,将数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3)去掉末尾的八位数字,将数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
(用“四舍五入”法,要注意看清去掉部分的最高位,如果是5或比5大,要向前一位进一。
)如:54340≈5万56070≈6万0≈7亿0≈5亿改写和省略的区别:改写不改变数的大小用=连接如:450000=45万0=2亿省略改变了数的大小用≈连接如:54340≈5万0≈7亿10、计算工具的认识:1、由我国古代发明的,沿用至今的计算工具是(算盘)。
2、算盘的上珠代表5,下珠代表1。
四年级数学上册概念公式第一、二单元大数的认识一、亿以内的计数单位有: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且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十”.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从个位起,从低位到高位每四位分一级,分别是个级、万级、亿级。
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二、亿以上数的读法:(1)先读亿级,再读万级,最后写个级。
(2)读亿级和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一个“亿"字和“万”字。
(3)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中间或前面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0。
三、亿以内数的写法:(1)先写亿级,再写万级,最后写个级.(2)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四、比较数的大小位数不同时,位数多的数大于位数少的数;位数相同时,从最高位比起,最高位上的数大,这个数就大;如果最高位上的数字相同,就比较下一位,直到比较出大小为止。
多个数进行比较大小时,要看清楚要求,别丢数.可以先把相同位数的数组成一组,然后再逐一进行比较。
五、整万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的方法:将万位后面4个0省略掉,改写成“万”字。
整亿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的方法:将亿位后面8个0省略掉,改写成“亿”字。
六、求一个数的近似数首先要确定省略哪一位后面的尾数,然后看清省去部分的最高位,最后按“四舍五入”法求其近似数。
是“舍”还是“入”,要看省略的尾数部分的最高位是小于5还是等于或大于5。
七、自然数人们在数物体时,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6、……是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
0也是自然数.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八、十进制计数法: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第三单元角的度量一、线段的特征:有两个端点,长度有限.射线的特征:只有一个端点,可以向一端无限延伸;直线的特征:没有端点,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射线,经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经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
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完整版) 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1.数的组成:十个一千是一万;十个一万是十万;十个十万是一百万;十个一百万是一千万;十个一千万是一亿;十个一亿是十亿;十个十亿是一百亿;十个百亿是一千亿。
2.数级:数级是为方便记读阿拉伯数的一种识读方法。
在位值制(数位顺序)的基础上,以三位或四位分级的原则,把数读、写出来。
通常在阿拉伯数的书写上,以逗号或者空格作为各个数级的标识,从右向左把数分开。
3.数级分类:1)四位分级法:即以四位数为一个数级的分级方法。
我国读数的惯,就是按这种方法读的。
如:万(数字后面4个)、亿(数字后面8个)、兆(数字后面12个,这是中法计数)……。
这些级分别叫做个级,万级,亿级……。
2)三位分级法:即以三位数为一个数级的分级方法。
这是西方的分级方法,也是国际通行的分级方法。
如:千,数字后面3个、百万,数字后面6个、十亿,数字后面9个……。
4.数位:在用数字表示数的时候,这些计数单位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5.数位顺序表:1.十进制计数法: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的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即满十进一)。
6.含有两级的数的读法:1)先读万级,再读个级;2)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3)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都不读,其他数位上有一个或连续几个,都只读一个。
7.含有两级的数的写法:1)先写万级,再写个级;2)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8.亿以上的数的读法:1)先分级,再从最高级读起;2)读完“亿级”或“万级”的数要加“亿”字或“万”字;3)每级末尾的零都不读,其他数位上有一个或连续几个,都只读一个0.9.亿以上的数的写法:1)先看这个数有几级,再从最高级写起;2)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10.两个数比较大小:1)首先看位数,位数多的那个数就大;2)位数相同的两个数,从最高位比起,最高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个数位上的数。
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数字的认识和应用1.数字的基本表示方法和认识–阿拉伯数字0-9的认识–数码的认识–数的读法和写法2.二位数的认识和应用–十位数和个位数的区分和认识–二位数的拆分和合并–二位数的大小比较3.简单的加法、减法应用–加法和减法的认识和定义–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相关应用题的解答掌握简单的长度、面积、体积等概念1.长度–长度的身体体验和认识–厘米、分米、米的认识和换算–相关长度问题的解答2.面积–面积的身体体验和认识–单位面积(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的认识和换算–相关面积问题的解答3.体积–体积的身体体验和认识–单位体积(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的认识和换算–相关体积问题的解答数据统计1.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数据的基本概念–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数据的表示方法(图片、表格等)2.数据的分析和处理–数据的分析和处理方法–数据的表示方法(直方图、折线图等)–常见数据分析问题的解答时间和计数1.时间–时间的基本认识和定义–小时、分钟的认识和换算–相关时间问题的解答2.计数–数量的计数方法–奇偶数的认识和区分–相关计数问题的解答图形和空间1.图形的认识和分类–基本图形的认识(如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等)–图形的分类和比较–相关图形问题的解答2.空间的认识和应用–空间位置的描述方法–二维和三维空间的概念和区别–相关空间问题的解答以上就是四年级数学上册的知识点总结了。
希望同学们能够根据这个总结来对自己的学习进行系统、全面的总结和回顾。
四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概念汇总
第一单元《认识更大的数》
1、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
2、一(个)、十、百、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都是计数单位。
3、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6,7,8,9,10,11,…都是自然数。
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
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4、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记数法。
5、多位数的读法:先把多位数分级,再从高位起,一级一级地往下数;读亿级或万级的数时,在后面加上“亿”或“万”字;每级末尾的0都不读,其它数位有一个0或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0。
6、多位数的写法:对照数位顺序表,从高位写起,一级一级往下写;哪一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7、比较数的大小:从高位开始比较,位数多的数比较大;位数相同时左数第一位上的数大,这个数就大。
8、把整万数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把末尾4个0改写成“万”字;把整亿数改写成以“亿”为单位的数,把末尾8个0改写成“亿”字。
9、“四舍五入”:一种求近似数的方法。
四舍,就是如果尾数最高位上的数字是4或比4小,就把尾数舍去;五入,就是如果尾数最高位上的数字是5或比5大,就把尾数改写成0,还要向它的前一位进一。
第二单元《角的度量》
1、射线有一个端点,可以向一端无限延伸;直线没有端点,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线段有两个端点。
2、从一点出发可以画无数条射线;经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经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
3、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这一点是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是角的边。
角通常用符号“∠”来表示。
4、量角的大小,要用量角器。
角的计量单位是“度”,用符号“°”表示。
把半圆分成180等份,每一份所对的角的大小是1度,记作:1°。
5、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画出的长短没有关系,角的大小要看两边叉开的大小,叉开得越大,角越大。
6、我们学过的角有: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
锐角小于90度,直角=90度,钝角大于90度而小于180度,平角=180度,周角=360度。
1平角=2直角,1周角=2平角=4直角
第三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
两个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或除以几),积也随着乘几(或除以几)。
换一句话说:两个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几倍(或缩小几倍),积也随着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两个数相乘,一个因数乘几,另一个因数除以几,积不变。
两个数相乘,一个因数乘几,另一个因数除以几,积不变。
速度×时间=路程路程÷时间=速度路程÷速度=时间
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 数量总价÷数量=单价
第四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1、在同一个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也可以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
2、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垂直,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3、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最短,它的长度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
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4、过直线外一点只能画一条已知直线的垂线;过直线外一点只能画一条已知直线的平行线。
5、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
6、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长方形和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7、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具有不稳定的特性。
8、从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一点到对边引一条垂线,这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平行四边形的高,垂足所在的边叫做平行四边形的底。
9、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
等腰梯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10、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11、我们学过的图形中,长方形、正方形、等腰梯形、菱形是对称图形。
12、三角形内角和180度,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四边形内角和360度。
,
第五单元《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1、除法计算法则: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先用除数试除被除数的前两位,如果前两位不够除,就试除被除数的前三位,除到哪一位,商就上到哪一位的上面,每次除得的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2、商不变性质: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几(或同时除以几),(0除外)商不变。
3、在除法里,除数不变,被除数乘几(或除以几),商也要乘几(或除以几)。
4、在除法里,被除数不变,除数乘几(或除以几),商反而要除以几(或乘几)。
5、有余除法关系式: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除数=(被除数-余数)÷商
余数=被除数-商×除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