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技术标准1..
- 格式:ppt
- 大小:960.00 KB
- 文档页数:107
汽车焊接技术标准(点焊)1.适用范围1.1本标准是XX公司负责确立或认可的汽车产品设计提供电阻点焊的焊接技术标准。
除非在焊接图纸上有特定的注释,确立不同的焊接要求,任何与本标准以外的特例,必须征得工艺人员同意。
1.2本标准适用于厚度6mm以下的低碳钢板(08、08AL、10、20、A2、A3等)、低合金高强度钢板(16Mn、09S iV)、含磷钢板(镀锌板、镀铝板、镀铅板等)的点焊。
1.3本标准未包括的材料厚度的点焊技术条件由现场工艺人员参照本标准自行在工艺技术文件中规定。
1.4本标准颁布前已有的产品图,如有不符合本标准之处可不作修改,新图纸设计或旧图纸换版时均符合本标准。
1.5 点焊种类:基本两种类型,结构点焊和工艺点焊。
1.5.1 结构点焊结构点焊是为了达到产品性能而设计的,所有点焊均为结构点焊,除非焊接图纸上特别注明工艺焊缝(点)。
所有的结构点焊应符合结构式样。
1.5.2 工艺点焊工艺点焊是为了简化(在线)工艺装配,但在工艺焊缝(点)的产品结构性能不作要求。
工艺点焊必须接受产品设计部门的认可,并在焊接图纸中注明。
2.点焊接头设计原则2.1点焊接头应为敞开式以利于焊接工具的接近。
如果设计为半敞开式或封闭式须和工艺人员洽商。
(见图1)2. 2点焊零件的板材的层数一般为2层,不超过3层。
2. 3点焊接头各层板材的厚度比不超过2,否则应征得工艺人员同意。
敞开式半敞开式封闭式图 1 点焊接头型式2. 4原则上板材表面不得有任何涂复层(油漆、磷化膜、密封胶),如有特殊需要,设计和工艺双方协商确定。
2. 5 板厚t、焊点直径d、设计时可选取的最小焊点直径dmin,焊点间的最小距离e及焊点到零件边缘的最小距离f见图2-1、2-2和表1。
当焊点为双排或多排时焊点距离参见图2-3和图2-4。
若板材为不同厚度组合,按较薄的板选取。
特殊情况下必须超出表1规定设计点焊接头时应经工艺人员认可。
表1 电阻点焊的焊点尺寸板厚(最薄板)tmm 焊点直径dmm最小焊点直径dminmm二层板焊点间最小距离emm三层板焊点间最小距离emm焊点到边缘距离fmm0.4-0.59 4.5-5.0. 3.0 10-12 13-15 40.6-0.79 5.0-6.0 3.5 12-16 15-20 40.8-1.39 5.5-6.5 4.0 16-25 20-32 5-61.4-1.99 6.0-7.0 4.5 25-40 33-50 7-92.0-2.49 6.5-7.5 5.0 40-50 50-63 9-102.50-2.99 7.0-8.0 5.5 50-60 63-75 10-113.0-3.49 7.5-8.5 6.0 60-70 75-85 11-123.5-3.99 8.0-9.0 6.5 70-80 85-95 12-134.0-4.5 8.5-9.5 7.0 80-90 95-100 13-142. 6 如果采用多点焊机进行多点焊接,焊点距离可能小于2.5条中推荐的数值时,应由设计、工艺双方协商决定。
汽车焊接技术标准(点焊)前言目的:本标准吸收了国外及国内汽车行业的技术标准而制订,为规范本公司在汽车产品设计、试制中焊接(点焊)的技术要求和质量。
非汽车产品的焊接(点焊)等效执行。
内容:1. 本标准的适用范围;2. 点焊接头设计原则;3. 焊点质量标准;4. 焊点质量的检验方法;5. 焊点接头的质量等级;1.适用范围1.1本标准是**公司负责确立或认可的汽车产品设计提供电阻点焊的焊接技术标准。
除非在焊接图纸上有特定的注释,确立不同的焊接要求,任何与本标准以外的特例,必须征得工艺人员同意。
1.2本标准适用于厚度6mm以下的低碳钢板(08、08AL、10、20、A2、A3等)、低合金高强度钢板(16Mn、09S iV)、含磷钢板(镀锌板、镀铝板、镀铅板等)的点焊。
1.3本标准未包括的材料厚度的点焊技术条件由现场工艺人员参照本标准自行在工艺技术文件中规定。
1.4本标准颁布前已有的产品图,如有不符合本标准之处可不作修改,新图纸设计或旧图纸换版时均符合本标准。
1.5 点焊种类:基本两种类型,结构点焊和工艺点焊。
1.5.1 结构点焊结构点焊是为了达到产品性能而设计的,所有点焊均为结构点焊,除非焊接图纸上特别注明工艺焊缝(点)。
所有的结构点焊应符合结构式样。
1.5.2 工艺点焊工艺点焊是为了简化(在线)工艺装配,但在工艺焊缝(点)的产品结构性能不作要求。
工艺点焊必须接受产品设计部门的认可,并在焊接图纸中注明。
2.点焊接头设计原则2.1点焊接头应为敞开式以利于焊接工具的接近。
如果设计为半敞开式或封闭式须和工艺人员洽商。
(见图1)2. 2点焊零件的板材的层数一般为2层,不超过3层。
2. 3点焊接头各层板材的厚度比不超过2,否则应征得工艺人员同意。
敞开式半敞开式封闭式图 1 点焊接头型式2. 4原则上板材表面不得有任何涂复层(油漆、磷化膜、密封胶),如有特殊需要,设计和工艺双方协商确定。
2. 5 板厚t、焊点直径d、设计时可选取的最小焊点直径dmin,焊点间的最小距离e及焊点到零件边缘的最小距离f见图2-1、2-2和表1。
工艺管道焊接技术标准
编制:
审核:______ _
批准:_____________
四川永祥新能源有限公司
2017 年8月 20 日
针对四川永祥新能源有限公司现场焊接作业,为了保证焊接质量,通过焊接标准进一步规范,从焊接辅材、方法、环境、检查项目方面制定:
1、焊条:
焊条选用、焊条外观检查、焊条烘烤保温
2、焊丝:
焊丝选用、焊丝外观检查
3、焊接时的环境:
温度、湿度、风速
4、焊口组对:
焊口焊接前的备料、清理、焊口组对技术要求、焊口坡口技术要求
5、焊前预热:
预热技术要求
6、焊接:
手工焊接方式的选用、焊接过程的技术要求
7、焊缝外观:
外观检查的技术要求
8、焊后热处理:
焊后热处理的技术要求
9、无损检测:
我们常用无损检测的种类和焊缝最低探伤合格等级要求
四川永祥新能源焊接参照标准表
钢材焊接材料对照表附录A
常用异种钢材焊接材料对照表附录B
焊条烘烤表附录C
氩弧焊焊丝附录D
焊缝坡口形式附录E
设备容器对接焊错边量要求附录F
不等厚对接焊组对附录G
等厚对接焊组对附录H。
焊接工艺标准1一般规定1.焊工必须经考试合格并取得合格证书,分配焊工必须在其考试合格项目及其认可范围内施焊。
2. 施焊完成后,焊工必须在规定的位置大下钢印。
3. 设计要求的全熔透的一、二级焊缝应采用超声波进行内部缺陷的检验。
4. 引弧应在旱道处,不得擦伤母材。
5. T形接头、十字接头、交接接头等要求熔透的对接和角对接组合焊缝,其焊角尺寸不应小于t/4;设计有疲劳验算要求的吊车梁或类似构件的腹板与上翼缘板的焊脚尺寸为t/2,且不应大于10mm。
焊脚尺寸的允许偏差为0~4mm。
6. 焊接时起落弧点距焊缝端部宜大于10mm,弧坑应填满。
7. 焊缝观感应达到:外形均匀,成形好,焊道与焊道,焊道与基本金属间过渡交平滑,焊渣和飞溅物清除干净。
焊缝表面不得有纹裂、焊瘤等缺陷。
一级、二级焊缝不得有表面气孔、夹渣、弧坑裂纹、电弧擦伤等缺陷。
且一级焊缝不得有咬边、未焊满、根部收缩分等缺陷。
焊缝金属与母材间应过渡平缓。
2材料的规定1. 钢材应符合下列要求:1)清除待焊处表面的水、氧化皮、锈、油漆2)焊接坡口边缘上钢材的夹层缺陷长度超过25mm时,应采用无损探伤检测其深度,如深度不大于6mm,应用机械方法清除;如深度大于6mm,应用机械方法清除后填满。
2. 焊接材料应符合下列要求:1)焊条、焊丝、焊剂和熔嘴应存放在干燥、通风良好的地2)焊条、熔嘴、焊剂和药芯焊丝在使用前必须按产品说明书或按下面规定使用:酸性和碱性焊条烘焙条件注:焊条在使用过程中反复烘焙次数不得超过3次焊剂的烘焙3)低氢焊条烘干温度为350~380摄氏度保存时间为1.5~2小时,烘干后应缓冷放置与110~120摄氏度的保温箱中存放,待使用;使用时应置于保温筒中,烘干后的低氢型焊条在常温下放置时间超过3小时应重新烘干;焊条重复烘干次数不宜超过两次,受潮的焊条不应使用。
4)实芯焊丝及熔嘴导管应无油污、锈蚀、镀铜层应完好无损。
5)栓钉成品的质量要求,应无有害的邹皮、毛刺、裂纹、扭弯、锈蚀等;保护瓷环的尺寸公差,应能保证与同规格焊钉的互换性。
钢筋与钢板焊接焊缝技术要求(一)钢筋与钢板焊接焊缝技术要求引言钢筋与钢板的焊接焊缝技术是一项关键的焊接工艺,它直接影响到焊接连接的强度和稳定性。
在进行钢筋与钢板焊接时,有一些重要的要求需要遵守,以确保焊缝的质量和可靠性。
技术要求以下是钢筋与钢板焊接焊缝的技术要求:1.焊接设备选择:选择适合钢筋与钢板焊接的焊机和焊接电极,确保设备能够提供足够的焊接电流和热量。
2.表面处理:钢筋与钢板的焊接前,需要进行表面处理以去除油污、锈蚀和杂质等。
通常采用机械刮除、磨削或喷砂等方法。
3.焊缝准备:焊缝的准备包括尺寸规格的调整和几何形状的设计。
确保焊缝具有适当的宽度和深度,以满足强度和可靠性要求。
4.焊接电流控制:在焊接过程中,要控制焊接电流的大小和稳定性,确保焊缝达到规定的强度和质量标准。
5.焊接速度控制:焊接速度的控制与焊接电流密切相关。
过快或过慢的焊接速度都会影响焊缝的质量。
6.焊接顺序和方法:根据具体的焊接要求和设计要求,确定焊接的顺序和方法。
可以采用单面焊接、双面焊接或多道焊接等方法。
7.焊接后处理:焊接完成后,需要对焊接接头进行后处理,例如修整焊缝、去除焊渣和毛刺等。
示例解释举个例子,当我们进行钢筋与钢板的焊接时,首先要选择适合的焊机和电极。
例如,对于较厚的钢板,我们可能需要选择电弧焊机和低氢电极,以提供足够的焊接能量和保证焊缝质量。
在焊接前,我们需要对钢筋和钢板进行表面处理,以去除表面的污垢和锈蚀。
这可以通过使用机械工具进行刮除或磨削,或者采用喷砂的方法来实现。
在焊接过程中,我们需要控制焊接电流的大小和稳定性。
例如,对于焊接较细的钢筋,我们需要较小的焊接电流以避免烧穿。
而对于焊接较厚的钢板,我们则需要较大的焊接电流以保证焊缝的强度。
另外,焊接的速度也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焊接速度过快,焊缝可能无法完全熔化并形成质量良好的焊缝;如果焊接速度过慢,可能会导致过高的热输入,造成焊缝的变形和裂纹。
最后,在焊接完成后,我们需要对焊缝进行后处理。
焊接通用技术条件SDZ018-85本标准适用于水利电力系统一般机械及钢结构产品的手工电弧焊和埋弧自动焊。
凡产品图样或技术文件中无特殊要求时,均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
1 一般技术要求1.1 焊接工作应配备专职的焊接技术人员、焊接检查和检验人员。
1.2 焊工应经专门的技术训练,从事Ⅰ、Ⅱ类焊缝焊接的工人,需按SDZ009-84《手工电弧焊及埋弧自动焊焊工考试规则》或其他有关焊工考试规则进行考试,并取得第三方公证单位认可的焊工合格证。
1.3 焊接原材料和焊接材料的型号、规格和订货要求应符合图样和技术文件规定,材料的代用应执行代用制度。
材料进厂时,应按材料标准的规定检查验收,必要时可进行抽检复验。
对无牌号、规格、无质量保证书的原材料和焊接材料,只有经过检验和鉴定,确定其规格、型号、质量状态后,方可使用。
1.3.1 焊接材料的选用,应根据母材的化学成份、机械性能、焊接接头的抗裂性、焊前预热、焊后热处理及使用条件等因素综合考虑。
参照表1选用。
表1 焊接材料的选用及预热、焊后热处理规范注:回火加热速度不大于200℃/小时,保温时间一般为0.04时/毫米,最低不少于两小时,以2.5~3℃/分钟的速度缓冷至300℃后空冷。
1.3.1.1 同种钢材之间的焊接,焊接材料的选用,一般应符合下列要求:a.焊接接头的机械性能应与母材相当;b.工艺性能良好;c.低碳钢及低合金钢焊接的焊条应符合GB981-76《低碳钢及低合金高强度钢焊条》的要求。
1.3.1.2 异种钢之间的焊接,焊接材料的选用应符合下列要求:a.两侧均非奥氏体不锈钢时,可根据合金元素含量较低(或强度等级较低)的一侧钢材选用。
b.其中一侧是奥氏体不锈钢时,可选用含镍、铬量比不锈钢更高的焊条(焊丝)。
1.4 焊前准备。
1.4.1 焊接前必须根据材料的可焊性、结构特点、设计要求、设备能力、使用条件及施工环境等因素编制合理的焊接工艺。
1.4.2 首次使用的钢种以及改变焊接材料类型、焊接方法和焊接工艺,必须在施工前进行焊接工艺试验。
焊接技术标准规范焊接技术在工程领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无论是在建筑、制造、航空航天等众多行业中,焊接都是常见的连接方式。
为确保焊接质量和安全性,制定和遵守焊接技术标准规范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焊接技术标准规范的重要性、内容要点及应用。
一、焊接技术标准规范的重要性焊接技术标准规范的制定和遵守对确保焊接质量和安全性起到关键作用。
以下是焊接技术标准规范的几个重要方面:1. 确定焊接材料和焊接方法:焊接材料和焊接方法的选择对焊缝的质量和强度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标准规范对于材料的选择、焊接方法的规定和使用方面的禁止等进行了规范,以确保焊接的质量和安全。
2. 确保焊接质量:焊接技术标准规范详细规定了焊接过程中的各项参数和工艺要求,以确保焊接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只有按照规范进行焊接,才能保证焊缝的强度、密封性和耐腐蚀性等方面的要求。
3. 保障焊接安全:焊接过程中产生的高温、强光和废气等对人员和环境都存在一定的危害。
通过遵守焊接技术标准规范中的安全要求,可以有效地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保障焊接工人的人身安全和环境的卫生。
二、焊接技术标准规范的主要内容焊接技术标准规范通常包括以下主要内容:1. 材料规范:焊接材料的选择和使用要求,包括焊条、焊丝、焊剂等焊接辅助材料的种类、牌号、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等方面的规定。
2. 焊接方法和工艺规范:焊接方法和工艺对焊缝质量有着直接影响,标准规范中会详细说明不同材料和焊接类型的最佳焊接方法和工艺参数。
3. 检测和评定标准:焊接质量的检测和评定对于确保焊接结构的安全性至关重要。
标准规范中会规定焊缝的检测方法、评定标准和接受标准等,以确保焊接质量符合要求。
4. 安全和环境要求:焊接过程中的安全和环境要求十分重要。
标准规范中会包括焊接工作的人身安全要求、焊接现场的通风要求、工具设备的安全要求等方面的规定,以确保焊接过程中的安全和环境卫生。
5. 基本术语和定义:为了确保标准规范的准确理解和适用,常常会在规范中附带一份基本术语和定义表,对一些常见的术语和概念进行解释和说明。
焊接技术工艺标准一、概述焊接技术工艺标准是指在焊接过程中所需遵循的规定和要求,旨在确保焊接质量、提高工作效率和保障工人安全。
本文档旨在详细介绍焊接技术工艺标准的内容和要点。
二、焊接前准备1. 检查焊接设备和工具是否完好。
2. 清理焊接表面,保证其干净、无油脂和污物。
3. 准备焊接材料,并检查其质量和规格是否符合要求。
4. 检查焊接环境是否通风良好,并提供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
三、焊接过程控制1. 选择适当的焊接方法和材料,根据具体情况确定焊接参数。
2. 发起并维持良好的电弧或熔化状态,在焊接区域内实现良好的熔合。
3. 控制焊接速度,避免焊接过速或过慢导致焊缝质量下降。
4. 注重保护焊接区域,防止氧气进入焊接过程,影响焊接质量。
5. 定期检查焊接质量,及时发现并修复焊接缺陷。
四、焊后处理1. 处理焊接区域的残余材料和焊渣,保持清洁。
2. 进行焊缝检测和力学性能测试,确保焊接质量达标。
3. 根据需要,进行相关的涂层和防腐处理。
4. 记录焊接过程和结果,作为质量控制和追溯的依据。
五、安全注意事项1. 佩戴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面罩和耳塞。
2. 在焊接过程中注意周围环境和其他人员的安全。
3. 防止火灾和爆炸的发生,禁止在易燃物附近进行焊接作业。
4. 研究并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和消防措施。
六、附录1. 相关标准和规范文件2. 焊接设备和材料的选型和使用指南3. 焊接缺陷及其分析处理方法以上为焊接技术工艺标准的大致内容和要点,具体的标准和规定应根据实际需求来制定和确定。
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GBJ236-82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一节概述第二节一般规定第二章碳素钢及合金钢的焊接第一节材料第二节焊前准备第三节焊接工艺要求第四节焊前预热及焊后热处理第三章铝及铝合金的焊接第一节材料第二节焊前准备第三节焊接工艺要求第四章铜及铜合金的焊接第一节材料第二节焊前准备第三节焊接工艺要求第五章焊接工艺试验第一节试验原则第二节试验要求第三节试验评定第六章焊工考试第一节一般规定第二节焊工操作技能考试第三节附则第七章焊接检验第一节焊接前检查第二节焊接中间检查第三节焊接后检查第四节焊接工程交工验收附录附表1附表1-1附表1-2附表2附表3附表4附表5附表6附表7附表8附表9附表10附表11附表12附表13附表14附表15编制说明主编部门:化学工业部批准部门: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实行日期:1982年8月1日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文件(82)建发施字25号关于颁发《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的通知国务院有关部、总局,各省、市、自治区建委,基建工程兵:由我委委托化学工业部负责组织有关单位编写的《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经有关部门会审,现批准为国家标准施工及验收规,编号为GBJ236—82,自一九八二年八月一日起实行。
本规由化学工业部基建局管理和解释。
一九八二年一月二十日第一章总则第一节概述第1.1.1条为指导设备和工业管道的焊接工程特制定本规。
它适用于石油、化工、电力、冶金、机械和轻纺等行业工程建设的施工现场。
第1.1.2条本规适用于碳素钢(含碳量小于或等于0.3%)、合金钢(普通低合金结构钢、低温用钢、耐热钢及奥氏体不锈钢)、铝及铝合金(工业纯铝及防锈铝合金)、铜及铜合金(紫铜及黄铜)的手工电弧焊、氩弧焊、埋弧焊、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和氧-乙炔焊。
第1.1.3条用于现场焊接作业的其他标准和设计文件中的技术要求和规定,不得低于本规。
第1.1.4条焊接作业的安全技术、劳动保护等应按现行有关规定执行。
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36-82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一节概述第二节一般规定第二章碳素钢及合金钢的焊接第一节材料第二节焊前准备第三节焊接工艺要求第四节焊前预热及焊后热处理第三章铝及铝合金的焊接第一节材料第二节焊前准备第三节焊接工艺要求第四章铜及铜合金的焊接第一节材料第二节焊前准备第三节焊接工艺要求第五章焊接工艺试验第一节试验原则第二节试验要求第三节试验评定第六章焊工考试第一节一般规定第二节焊工操作技能考试第三节附则第七章焊接检验第一节焊接前检查第二节焊接中间检查第三节焊接后检查第四节焊接工程交工验收附录附表1附表1-1附表1-2附表2附表3附表4附表5附表6附表7附表8附表9附表10附表11附表12附表13附表14附表15编制说明主编部门:化学工业部批准部门: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实行日期:1982年8月1日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文件(82)建发施字25号关于颁发《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通知国务院有关部、总局,各省、市、自治区建委,基建工程兵:由我委委托化学工业部负责组织有关单位编写的《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经有关部门会审,现批准为国家标准施工及验收规范,编号为GBJ236—82,自一九八二年八月一日起实行。
本规范由化学工业部基建局管理和解释。
一九八二年一月二十日第一章总则第一节概述第 1.1.1条为指导设备和工业管道的焊接工程特制定本规范。
它适用于石油、化工、电力、冶金、机械和轻纺等行业工程建设的施工现场。
第1.1.2条本规范适用于碳素钢(含碳量小于或等于0.3%)、合金钢(普通低合金结构钢、低温用钢、耐热钢及奥氏体不锈钢)、铝及铝合金(工业纯铝及防锈铝合金)、铜及铜合金(紫铜及黄铜)的手工电弧焊、氩弧焊、埋弧焊、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和氧-乙炔焊。
第1.1.3条用于现场焊接作业的其他标准和设计文件中的技术要求和规定,不得低于本规范。
第1.1.4条焊接作业的安全技术、劳动保护等应按现行有关规定执行。
叉车焊接技术标准
1. 焊接材料,叉车焊接技术标准通常规定了使用的焊接材料的
种类、牌号、规格和质量要求。
这些材料可能包括焊条、焊丝、焊
剂等,要求材料符合特定的强度、韧性、耐腐蚀性等性能指标。
2. 焊接工艺,标准还会详细描述叉车焊接的工艺流程,包括预热、焊接参数设置、焊接顺序、焊接方法等。
这些工艺要求旨在确
保焊接过程中的热变形控制、残余应力控制和焊接质量的稳定性。
3. 焊接质量,叉车焊接技术标准也会对焊接质量进行严格规定,包括焊缝形貌、焊透性、焊接强度、焊接质量检测方法等。
这些要
求旨在确保叉车焊接部位的质量达到设计要求,具有足够的强度和
可靠性。
4. 验收标准,标准还会规定叉车焊接部位的验收标准,包括外
观检查、尺寸检验、无损检测等内容。
这些验收标准旨在确保叉车
焊接部位的质量符合要求,达到安全可靠的标准。
总的来说,叉车焊接技术标准是确保叉车焊接质量和安全性的
重要依据,制定和遵循这些标准对于保障叉车的使用和维护具有重要意义。
焊接工艺及质量验收标准导言焊接是一种将金属材料连接在一起的重要工艺。
它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制造、建筑结构和制造业等领域。
本文将探讨焊接工艺的基本原理以及其质量验收标准。
一、焊接工艺的分类焊接工艺可以根据焊接材料的状态、热源类型以及焊接过程的特点进行分类。
1. 焊接材料的状态:焊接工艺可分为固态焊接和熔融焊接。
固态焊接通过加压使焊接界面达到足够的结合力,而熔融焊接则是通过加热材料使其熔化,并将熔化状态下的材料连接在一起。
2. 热源类型:焊接工艺可以分为火焰焊接、电弧焊接、激光焊接和电子束焊接等。
不同的热源类型适用于不同的焊接材料和应用场景。
3. 焊接过程特点:焊接工艺可以分为手工焊接和自动化焊接。
手工焊接需要焊工凭借经验和技巧进行焊接操作,而自动化焊接则可以通过机器人等设备实现。
二、焊接工艺的基本原理焊接工艺的基本原理包括热源、填充材料和焊接参数三个方面。
1. 热源:热源是焊接过程中产生热量的工具,用于熔化焊接材料。
不同的热源类型对材料的影响不同,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热源。
2. 填充材料:填充材料是焊接过程中用于补充焊缝材料的材料,用于填充焊缝中的缺陷。
填充材料的选择要考虑到焊接材料的化学成分、力学性能等因素。
3. 焊接参数:焊接参数包括焊接电流、焊接速度、焊接电压等。
这些参数的选择要根据焊接材料的特性以及焊接质量要求来确定。
三、焊接质量验收标准焊接质量验收标准是评估焊接质量的依据,它可以根据不同的应用领域和材料特性进行制定。
1. 外观质量:焊接接头的外观质量是评估焊接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
焊接接头应该光滑均匀,没有气孔、裂纹、缺陷等。
2. 强度性能:焊接接头的强度性能直接影响其应用的安全性。
焊接接头的抗拉强度、抗剪强度、韧性等性能指标应达到相关标准。
3. 无损检测:无损检测是一种通过外部检测手段评估焊接接头内部缺陷的方法。
常用的无损检测方法包括超声波检测、射线检测和磁粉检测等。
4. 尺寸精度:焊接接头的尺寸精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焊接技术规范1.规程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碳素钢、低合金钢及不锈钢槽体焊接的要求和焊缝检验的规程。
本标准适用于母材含碳≤0.25%的碳素钢、σs≤400N/mm的普通低合金钢、SS304不锈钢、1Cr18Ni9Ti不锈钢、SS304L不锈钢;工作压力≤10MPa的焊件的手工弧焊、埋弧焊和气体保护焊;不适用于压力容器的焊接。
2.引用标准:本标准引用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GB/T985-1988 气焊、手工电弧焊及气体保护焊焊缝坡口的基本形式与尺寸GB/T986-1988 埋弧焊焊缝坡口的基本形式和尺寸GB/T2649~2655-1989 焊接接头试验方法GB/T2656-1981 焊缝金属和焊接接头的疲劳试验法GB/T3323-1987 钢熔化焊对接接头射线照相及质量分级GB/T11345-1989 钢焊缝手工超声波探伤方法和探伤结果分级GB/T12469-1990焊接质量保证钢熔化焊接头的要求和缺陷分级GB/T12605-1990 钢管环缝熔化焊对接接头射线透照工艺和质量分级GB/T15830-1995 钢制管道对接环焊缝超声波探伤方法和检验结果的分级JB/T5943-1991 工程机械焊接件通用技术条件JB/T6963-1993 钢制件焊熔化焊工艺评定JB/T7949-1995 钢结构焊缝外形尺寸3.焊接要求:3.1一般要求:3.1.1 焊接件的制造应符合经规定程序批准的产品、技术文件和本标准的规定;3.1.2 焊工和焊接检验、试验人员应经专门培训并考核合格后承担相应的工作;3.2焊接母材和焊接材料的要求:3.2.1用于焊接的母材(钢板、型钢、钢管等)和焊接材料(焊条、焊丝、焊剂)应有生产厂家质量保准书。
其材质、规格、尺寸应符合图样和技术文件的规定并经质检部门验收合格。
材料代用,应办理代用手续。
焊接母材和焊接材料的化学成分如下:表1Q235A碳素结构钢的化学成分表2不锈钢的化学成分表3 不锈钢焊接材料焊缝金属的主要成分3.2.2焊接材料的选用:依据材料类型和机械性能,对于碳素结构钢Q235A焊接材料选用焊条牌号为J422;对于SS304、1Cr18Ni9Ti不锈钢焊接材料选用焊条牌号为A132;对于SS304L不锈钢焊接材料选用焊条牌号为A002;3.2.3CO2的纯度应≥99.5%(体积法),含水量≤0.005%(重量法),当气体压力低于1MPa时,不能继续使用;3.2.4焊接材料应存放在干燥通风处,防止污染锈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