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文化符号图标
- 格式:doc
- 大小:1.60 MB
- 文档页数:3
1. 哈佛大学由清教徒创始于1636 年,位于麻州剑桥Cambridge市,在美国历史上和世界学术界的地位迄立不摇,全美最古老的高等学府。
以商学院、法学院、医学院和肯尼迪公共管理学院最著名。
最早的校徽上有拉丁文“Ve-ri-tas”真理,分布在三本书上,周围环绕着“pro Christo et ecclesia”,即“为基督及教会的真理”。
校徽中两本书是向上翻开象征上帝启示给人类的知识,另一本书则朝下扣着象征人类对上帝的真理不可能全部掌握,上帝有上帝的奥秘,人对上帝应有敬畏之心。
今天的校徽保留Ve-ri-tas,但三本书都是向上翻开,周边有着宗教意味的拉丁文消失了,意味着宗教的一些变革。
2. 宾夕法尼亚大学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创立于1740 年,初期叫费城教会慈善学院。
富兰克林是创建者之一。
虽然宾大不是因为任何基督教宗派所创建,但仍是由英格兰教会成员建立。
宾大以沃顿商学院、医学院、护理学院和工程学院最出名。
宾大校徽上面有两本书,海豚代表富兰克林家族,三个圆盘代表费城的基督徒创校者,缎带拉丁文座右铭是“没有道德,法律一无是处”,拉丁文原文:Legessine moribus vanae,英文:Laws without morals are useless。
3. 耶鲁大学(Yale University)1701 年,十位卫理公会基督徒加尔文教创建了这所大学。
当时新英格兰,希伯来文、希腊文和拉丁文这三种“基督教的语言”被认为是经典语言。
耶鲁曾要求所有学生学习希伯来文和希腊文。
这两门语言今天仍是基督教神学生必修课程。
该校以法学院、文学院、音乐学院和医学院著称。
校徽上书本和缎带上的文字是校训“光明与真理”,分别用希伯来文和拉丁文书写。
4. 普林斯顿大学被称为“美国的思想摇篮”的普林斯顿Princeton大学由长老会创立于1746 年,旨在培养未来的牧师和公众领袖。
以数理学院,伍德鲁威尔逊公共与国际事务学院著称。
个别班徽图片及标识寓意
——以跃进里小学为例
标识寓意:愿我们的一班能在知识的海洋里扬帆远航,大家一起肩并肩手拉手共同进步,在经历风浪的时候能够勇往直前,做永争第一的团队!我们有信心,有决心!
标识寓意:圆代表教室,YJ代表跃进里小学,底部为一本书,还有一个学生形象,整体代表学生们在跃进里小学一年一班这个大家庭里认真地读书,努力学习。
标识寓意:此标志以抽象的铅笔图案作为主体,并组合成了1.1班的造型,简洁明快,寓意在丰富多彩的学习中,力争向上,体现出一年一班不断进取的精神,生命力,现代感突出,易于识别,从视觉上产生很强的亲和力与记忆力。
标识寓意:此标志以抽象种子或绿色植物为主体,代表学校和老师,寓意在学校和老师的辛勤培育中幼苗茁壮成长,体现出1.1班不断进取的决心和顽强的生命力,从视觉上产生很强的亲和力与记忆力。
一所大学最基本的文化符号便是“校训”“校歌”“校徽”。
他们伴随着百年南大,历经几十年风雨沧桑,至今回味起来仍是余味无穷,令人感慨不已。
最能反映一所大学传统和特色的是校训,因为校训是学校制定的对全校师生具有指导意义的行为准则,是对学校办学传统与办学目标的高度概括。
校训对激励全校师生弘扬传统,增强荣誉感、责任感,继续奋发向上,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南大“诚朴雄伟,励学敦行”八字校训,不仅言简意赅,琅琅上口,易于传记,而且端庄大气,寓意深刻,富有哲理。
“诚朴”是诚恳朴实的意思,其中“诚”是核心为人要诚朴,就是要诚心正意,朴实无华,以诚相待。
大学校歌,是大学校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精神文化的浓缩,是学校办学宗旨的写照。
在南大学生活动楼入口就刻有其校歌。
该校歌由现代中国音乐界一代宗师李叔同先生制谱,南高师首任校长江谦先生作词。
校歌内容弘扬了南大传统的诚朴精神。
在南大,基本大二以上年级都是能准确背出学校校训,会唱南大校歌的。
大一新生可能由于不是很了解学校,对南大校歌不很熟。
大学校徽是一所大学的外在形象标志,具有丰富的象征性意义,诠释了大学的特有的历史,理念,追求,是大学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南大校徽被镌刻在东门的石碑上体现了南大人坚忍不拔的精神。
在南大,大一大二学生们普遍认为南大的校风是包容开放,而大三大四及研究生则更加同意南大校风是严谨务实的。
我想这大概是因为不同阶段的学习内容不同造成的吧。
大一大二学习内容较基础,学生相对更活跃。
而大三以后,学习更加深入就需要更加严谨。
总的来说,南大的学校风气是很良好的,学风浓厚。
大部分南大学生反映应该加强文体活动这方面的文化建设。
大型的,有影响力的活动比较少。
步入南京大学校园,你无时无刻不为学校生机勃勃的校园文化所“冲击”。
无论是图书馆前络绎不绝的人流,还是科技馆内如火如荼的社团活动,甚至融古典神韵和现代气息的历史建筑,仿佛都在向人们诉说,这所百年老校的历史传承和时代更新。
吴铺初级中学学校标志说明
吴铺初级中学是一所久负盛誉的学校。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从本校走出去的学生,先后有数十名学生走入清华、北大、武大、浙大、上海交大等名校。
学校标志整体以黄色为基调,寓意成就、热烈,充满活力。
图标中心的双手设计为紫色,形状为向上捧着一颗心,恰合陶行知的名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象征教师用慈爱和博大的胸怀,呵护着每一个学生。
双手上方的图形,既象一颗心,更象一棵嫩芽,设计为绿色,寓意青少年学生朝气蓬勃,积极向上。
双手和嫩芽组成一个稳定的三角形,围以一圈蓝色,线条形状介于方圆之间,圆,是团结和谐的象征,方,是经纬天地,锐意进取的象征。
学校全称中文以黑色置于标志上方,按中国传统篆刻艺术,黑色
为阳文,属天,当置于上,意寓学校争创省内名校的追求。
学校全称
拼音字母以白色置于标志下方,白色为阴文,属地,当置于下,意寓学校广大教职员工脚踏实地的工作精神。
图案外围是红色的圆环。
红色是生命的色彩,体现了学校尊重、关爱、发展人的核心精神;又能体现学校“构建和谐校园,增强教师幸福感;完善校园生态系统,提高学生满意度”的办学理念。
杜林乡一中校徽及创意说明一只鸽子衔着橄榄象征象征着宁静祥和,同时异形成熊熊燃烧的火炬,中间书本托起的太阳,代表着在杜林一中的学子们就象初升的太阳一样在团结、友爱的氛围下学习知识,终究会像四周的麦穗一样取得金灿灿的成果。
杜林乡二中校徽及创意说明设计说明:校徽标志背景以绿色色调为主要色调,意味着教育和文明,圆形的构图,张开的书本代表了智慧和价值,也寓意着知识的海洋,体现了学校的文化底蕴。
扬起的风帆寓意着二中莘莘学子们在知识的海洋里扬帆起航奔向美好的未来。
后流幼儿园园徽及创意说明中间采用的是一个既像手,又像萌芽的图形,一方面代表了托起孩子们的希望之手,另一方面则象征着孩子在广阔的土地上和灿烂的阳光下健康成长。
将太阳的光芒替换成了孩子们起舞的剪影,象征着“后流堂幼儿园”的孩子们散发着耀眼的光芒。
回二小学校徽及创意说明台阶图案的设计将回二小学拼音蕴含其中,蕴含着回二小学将扎扎实实走好每一步,努力前行。
沿着阶梯向着更高更远的朝阳前进。
同时预示着回二小学的明天更加美好。
回小幼儿园园徽及创意说明红色五角星是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象征性标志。
我们的祖国是社会主义国家。
幼儿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
园徽寓意: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在党的关怀照耀下,茁壮健康成长。
今日幼苗,明天国之栋梁。
回一小学校徽及创意说明校徽主图案为大写变形英文字母“H”和“Y”,即HUI YI(回一)的开头字母。
“H”的一横既是变形字母“Y”,又是一本打开的书,“H”和“Y”又组成一副梯子的形状,寓意书是我们进步的阶梯。
校徽中心是一轮初升的太阳,象征着孩子们就像初升的太阳和无限的生命力。
太阳里面有一团和平鸽形状的熊熊燃烧的火炬,寓意和平、热情和蓬勃向上。
布村幼儿园园徽及创意说明设计说明:拟人的苹果象征着平安、快乐,将其拟人化为一个带博士帽的小孩,意在说明“布村幼儿园”的教育理念很好,可以让家长放心的将孩子送到幼儿园接受教育,下面的绿叶象征活力,象征着快乐成长。
校徽设计含义解读
校徽含义解读:
1、校徽由校名、办学思想及其英文大写、三个人、一颗红心、一本开启的书、一双手、一个金色的太阳以及多范围的同心圆共同构成。
2、“同心圆”寓意宽和校园氛围。
“三人”表示学生、教师、家长相互支撑、团结协作,携手共筑孩子成长乐园。
“一颗红心”表示学校教育“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为了一切孩子,”;“一本开启的书”,寓意学校厚重的文化氛围。
“一双手”托起“一个金色的太阳”表示家校携手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阳。
3、校徽中绿、白、红三主色浑然融合,寓意学校是充满热情和朝气的“生命场”,是饱含情感和人文的“幸福、阳光殿堂”。
体现了学校对“家校一体、共同参与”教育的追求和信仰,对学校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学校logo设计理念阐述
1、logo整体设计为圆形,象征全体师生团结协作。
2、logo的色彩以绿色为主,取自竹子颜色。
圆内红色呈现为渐变,像初升的太阳。
3、环形内分别以中文、拼音呈现规范校名,字体为隶书,颜色为红色,简洁醒目。
4、圆内用三片不同高度、不同颜色的竹叶组成,突出学校竹文化。
⑴竹叶整体似扬帆起航的小舟,希望全体师生能激流勇进;
⑵竹叶自左往右由低到高,激励学校及全体师生节节向上;
⑶竹叶颜色由嫩及老,象征学校日益成熟。
⑷竹叶整体旋转180度形似“下”字。
校旗:
办学理念:树竹之风范育谦谦君子
校园文化建设核心理念:以竹养德以德育人
一训三风
校训:尚德、善思、励志
尚德:崇尚美德
善思:善于思考
励志:志存高远
校风:谦虚、坚毅、包容
以竹子低头弯腰寓意谦虚之品格;以竹子立根破岩寓意坚毅之品格;以竹子竹节中空寓意包容之品格。
学校以竹子“谦虚、坚毅、包容”的精神作为校训,旨在全体师生中开展“谦虚、坚毅、包容”的优秀品格的教育,让全体师生以竹子为榜样,努力使自己在为人处世时坚毅而又不卑不亢,谦虚而又不骄不躁,包容而又不予纵容。
教风:敬业精业乐业
乐业:喜欢自己从事的事业并将教书育人作为一份快乐的工作
敬业:教师在教育工作中,严格遵守道德。
校徽图案及意义
一、校徽图案:
校徽为圆形,图案内容包括学校中英文全称、中心图案和建校时间。
颜色以银朱色和白色相间构成。
二、校徽的意义:
设计主要源于中国汉字--文。
1.“文”最早见于甲骨文,像一个站立着的人形,顶天立地。
北宋思想家、教育家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学校始终秉持“立德树人”宗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文”最初被用来表达对交错、对称、错综统一等特殊性之美的赞叹,随着古人不断发现天地万物的规律与精妙,“文”便被用来形容各种事物有章法地聚在一起而形成的美好和谐的现象。
《易经》中“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学校始终践行“厚德博学、自强不息”的校训,为学生成长、成才、成功服务。
3.文以载道,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培元。
从文字、文学到文化、文明,学校致力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始终传承与发展中华民族5000年赓续不断的中华文明,其中蕴含的家国情怀、责任担当,体现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自信。
泉州第五中学(省立晋中)110周年校庆标志(LOGO)
“祥龙——璀璨五中”
设计者
林山中
泉州五中(省立晋中)110周年校庆标志(LOGO)设计创意说明:
2012泉州五中(省立晋中)110周年华诞,正是壬辰龙年,以祥龙祥云组成飞龙在天的图形作为主体表现形式,将中国传统吉祥图形祥龙祥云,经过艺术手法夸张变形,巧妙地幻化成110数字图形。
图形下用美术字书写1902-2012数字以点明泉州五中(省立晋中)建校110周年,同时和汉字书法“泉州第五中学”校名构成统一整体。
祥龙是渊源深远的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形式,并且至今仍是一种广泛使用的吉祥图形,龙首以古龙抽象泛化而成,寓意学校历史悠久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象征学校如飞龙在天,自强不息,图强奋进,开拓创新。
祥云也是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文化符号,象征吉庆祥和,“渊源共生,和谐共融”,与书法“泉州第五中学”汉字结合,颇具形态之神韵。
标志中卷曲的祥云,翘首的祥龙,是五中师生的盛情,欢迎来自社会各界的校友嘉宾,加入泉州五中(省立晋中)110周年校庆“团结、奋进、创新、发展”的盛典。
续写这百年名校的历史与风貌,进一步感受我们母校的现代气息。
标志是暖阳照耀下的色彩,由晨曦的橘黄色渐变到主体的红色,这是五中人对吉祥、美好的礼赞,象征着五中事业蒸蒸日上,预示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和美好的未来。
(原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