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与人相处-班会课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44.50 KB
- 文档页数:4
初中与人相处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与人相处的重要性,认识到友好相处、尊重他人、宽容待人、诚实守信等品质对于个人成长和社会和谐的作用。
2. 培养学生善于倾听、表达自己、理解他人、化解矛盾等与人相处的能力。
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
二、教学内容:1. 与人相处的重要性2. 与人相处的基本原则:尊重他人、宽容待人、诚实守信3. 与人相处的方法:善于倾听、表达自己、理解他人、化解矛盾4.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发生在校园里的故事,引发学生对与人相处的思考。
2. 新课导入:介绍与人相处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认识到友好相处、尊重他人、宽容待人、诚实守信等品质对于个人成长和社会和谐的作用。
3.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具体的案例,让学生了解与人相处的原则和方法。
如:如何尊重他人、如何宽容待人、如何诚实守信、如何善于倾听、如何表达自己、如何理解他人、如何化解矛盾等。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
5. 总结提升:对课堂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与人相处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6. 课后作业:布置一道关于与人相处的实践作业,让学生在课后进行思考和践行。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与人相处的重要性、原则和方法。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案例,让学生了解与人相处的原则和方法。
3. 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 实践作业法: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在实践中思考和践行与人相处的原则和方法。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表现,评估学生的参与程度。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沟通交流、合作意识等。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的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以及实践应用能力。
《认识自我,学会与人相处》一年级一班一活动目标1、认知辅导目标:通过学习让学生树立与人交往的意识,懂得与人相处应该互相尊重、理解、关心、接纳。
2、情感教育目标:使学生体验交往的乐趣。
3、能力训练目标:学习人际交往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培养学生正确的人际交往态度,帮助学生掌握人际交往的基本技能,提高他们与人交往的实际能力.三教学方式小组讨论。
四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五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先思考1+1=?看一则故事,小明最爱玩跷跷板。
一天,他一个人从游乐场玩,可蹭了半天也没翘起来。
这时小强来了,他也爱玩跷跷板。
于是小明和小强为跷跷板归谁玩而争了起来,最后谁也没玩成. (二)小测试1、有很多人总是故意跟我过不去。
2、碰到熟人,当我向他打招呼而他视若无睹时,最令我难堪。
3、我讨厌和整天沉默寡言的人一起生活、工作。
4、有的人哗众取宠,说些浅薄无聊的笑话,居然能博得很多人的喝彩.5、生活中充满庸俗趣味的人比比皆是。
6、和目中无人的人一起共事真是一种痛苦。
7、有很多人自己不怎么样却总是喜欢嘲讽他人.8、我不能理解为什么自以为是的人总能得到领导的重用.9、有的人笨头笨脑,反应迟钝,真让人窝火.10、我不能忍受上课时老师为迁就差生而把讲课的速度放慢。
11、有不少人明明方法不对,还非要别人按着他的意见行事。
12、和事事争强好胜的人呆在一起使我感到紧张。
13、我不喜欢独断专行的领导.14、有的人成天牢骚满腹,而我觉得这种处境全是他们自己造成的。
15、和怨天忧人的人打交道使自己的生活也变得灰暗。
16、有不少人总喜欢对别人的工作百般挑剔,而不顾及别人的情绪。
17、当我辛辛苦苦做完一件工作却得不到别人的认可和赞赏时,我会大发雷霆.18、有些蛮横无礼的人常常事事畅通无阻,这真令我看不惯。
测试结果:13--18分,说明你需要在生活中加强自己的灵活性,培养宽容精神;7—-12分,表明你具有常人的心态,尽管时时碰到难相处的人,有时也会被他们的态度所激怒,但总的来说尚能容忍;0—-6分,说明外界的纷繁复杂很难左右你平和的心态。
与同学友好相处主题班会教案三篇与同学友好相处主题班会教案1小学四年级《与同学友好相处》主题班会教案汇编(3篇) 教育目标:引导学生认识同学之间为什么要友好相处的道理,教给学生和同学友好相处的方法。
通过教师的讲解和课堂活动,懂得什么是尊重、宽容、信任、真诚及信义。
在与同学相处中,要把已学懂的道理用于学学习和生活中。
一、导入教师:同学们,我们今天讲新课:与同学友好相处。
二、讲授新课教师讲《一支铅笔》的故事。
教师:同学们,世界上最纯洁的友情是同学的情谊,因此,你们要关心、爱护和帮助同学,像故事中班长和红红那样。
你们生活在下一个班集体中,难免有些碰撞,发生一些小矛盾、小冲突,只要站在对方立场上想一想,学会宽容和尊重,知错就改,这些小矛盾就不难解决,要像玲玲、强强那样做。
三、课堂活动1、想想议议教师:现在分小组讨论以下三个问题,然后各组选派代表发言。
这三个问题是:A、为了同学之间友好相处,玲玲、红红、班长、强强都是怎么做的B、你是如何与同学友好相处的能举下一个例子吗C、你与同学闹过另别扭吗为什么目的是让学生说说与同学相处的做法和体会。
2、想想说说教师在黑板上出示三块纸板,上面分别写有三段小故事及问题。
A、课间时,兵兵把毛毛虫放到小美笔盒中,当小美上课拿笔时,她吓得大叫起来。
兵兵做得对吗为什么B、考试进行中,惠惠的圆珠笔写不出字了,同桌的东东有两支笔,他为了超过惠惠的分数,不肯把笔借给惠惠用。
东东舍做得对吗为什么C、下雨了,丽丽带了雨伞,可蕊蕊没带雨伞,丽丽撑伞把蕊蕊先送回家,然后自己才回家的。
丽丽做得对吗为什么教师:请一位同学念一遍,大家思考一分钟,然后自由发言。
目的是了解学生对本课知识程度,让学生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
3、想想判断教师在教室前屏幕上打出两段故事及选择题目。
教师念第一段故事,试让学生自由回答问题,然后教师念第二段故事,再让学生自由回答选择题。
目的是训练学生劫所学知识提高判断问题的能力。
(探索版)人际沟通主题班会教案
1. 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并掌握人际沟通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沟通能力,提高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交流效果。
2. 教学重难点
- 重点:掌握人际沟通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 难点: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沟通技巧,提高沟通效果。
3. 教学准备
- 教案、PPT、音响设备
- 小组活动材料
- 教学视频或案例
4. 教学过程
4.1 导入新课
通过一个发生在生活中的沟通案例,引发学生对人际沟通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2 知识讲解
1. 人际沟通的基本原则:尊重、倾听、表达、同理心等。
2. 人际沟通的方法:提问、倾听、反馈、表达等。
4.3 实例分析
分析一些实际生活中的沟通案例,让学生了解在不同的情境下,如何运用沟通技巧,提高沟通效果。
4.4 小组活动
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现实生活中的人际沟通
场景,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运用所学知识。
4.5 总结提升
针对小组活动的成果,进行总结和点评,引导学生认识到沟通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沟通技巧。
4.6 课后作业
布置一道关于人际沟通的课后作业,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反思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沟通行为,提高沟通能力。
5. 教学反思
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6. 教学评价
通过课后作业、学生反馈、小组活动等形式,评价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沟通能力的提升情况。
学会与人相处,懂得尊重他人——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孩子们从小就需要学会与人相处,尊重他人。
这不仅是他们成为有素质、有良好品德的人的必要条件,也是他们在今后的生活中通过社交关系实现自我价值的必备技能。
因此,今天我为大家介绍一份幼儿园大班的社会教案,旨在帮助孩子们学会与人相处,懂得尊重他人。
一、教学目标1.了解与他人相处的重要性,明确尊重他人的态度。
2.掌握礼貌用语,培养良好人际关系。
3.学会与人分享,提高合作意识。
二、教学准备1.磁性黑板、多色彩笔及漂亮颜色的贴纸。
2.5个海绵小球,手指木块3个。
3.《我们的朋友圈》、《我的大家庭》、《十万个为什么》等幼儿启蒙读物。
三、教学过程1.引入(10分钟)教师向幼儿提问,“你喜欢和爸爸妈妈玩吗?你和小伙伴相处愉快吗?”然后引导幼儿回忆有没看过《我们的朋友圈》、《我的大家庭》等童话故事,并让他们描述故事里的主人公是如何相处的,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2.活动(30分钟)教师让幼儿分成两组,用海绵小球互相投掷,加强相互协作的合作意识。
接下来,教师将三个手指木块放在桌面上,让孩子按某种规律将它们排成对称图案,既锻炼了孩子们的协调能力,又增强了他们的耐心和毅力。
3.总结(20分钟)教师向幼儿简单介绍尊重他人的态度,告诉孩子们,一个有礼貌的人,应该遵从规则、尊重他人、关注别人感受,并引导幼儿说出一些礼貌用语,如“请”、“谢谢”、“对不起”等等。
4.落实(10分钟)教师向幼儿展示装满漂亮贴纸的盒子,并让孩子们分享自己的欣喜。
教师告诉幼儿,这些贴纸是奖励孩子们在整个活动中尽力协作、礼貌用语做得好的一份奖励。
教师让孩子们排队领取他们所得到的贴纸,回忆刚才活动的过程,并夸奖他们在活动中的优秀表现。
四、教学创新1.强调人际交往能力的重要性,教孩子们沟通、协调、合作,提高了他们团队共同进步和个人能力水平。
2.对于幼儿园大班儿童,可以以游戏和趣味为主,将活动的目的包装成游戏,让孩子们乐在其中。
人际关系与沟通技巧主题班会教案
一、活动目的
通过本次主题班会,让同学们了解人际关系和沟通技巧的重要性,提高同学们的人际交往能力,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更加和谐地与他人相处。
二、活动内容
1. 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首先,我们将介绍人际关系的概念和重要性,让同学们认识到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个人发展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建立与他人良好的关系。
2. 沟通技巧的培养
其次,我们将重点介绍沟通技巧的培养,包括积极倾听、表达自己的观点、尊重他人等方面的技巧,让同学们在沟通中更加得心应手。
3. 情景练习
最后,我们将安排一些情景练习,让同学们在模拟的情况下实践人际关系和沟通技巧,从而更好地掌握这些技能。
三、活动步骤
1. 开场白:介绍本次主题班会的目的和内容。
2. 人际关系的重要性:讲解人际关系的定义和意义。
3. 沟通技巧的培养:介绍沟通技巧的相关知识和方法。
4. 情景练习:安排同学们分组进行情景练习,模拟实际生活中的交流场景。
5. 总结:对本次主题班会进行总结,强调人际关系和沟通技巧的重要性。
四、活动效果
通过本次主题班会,相信同学们会更加深入地认识到人际关系和沟通技巧的重要性,提高自己的交际能力,从而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更加游刃有余地与他人相处。
希望同学们能够在今后的成长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人际关系和沟通技巧,成为更加优秀的自己。
【此内容仅供参考,实际内容以您的需求为准】。
《与人友好相处》主题班会教案内容一、教案背景班会主题:与人友好相处课时:1课时年级:八年级二、教学目标三、教学内容2. 友好相处的表现3. 友好相处的方法与技巧4. 友好相处在班级中的应用5. 班级友好相处的实例分享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发生在班级里的友好相处的故事,引发学生对主题的思考。
3. 课堂互动:分组讨论友好相处的表现,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4. 教师讲解:讲解友好相处的方法与技巧,引导学生学会尊重他人,关心他人,乐于助人。
5. 案例分析:分析班级中存在的友好相处的实例,让学生从中学习和借鉴。
6. 小组活动:让学生分组策划一次友好相处的活动,如友谊运动会、互助学习等。
8. 布置作业:让学生写一篇关于友好相处的感悟文章,加深对主题的理解。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了解他们对友好相处的认识和体会。
2. 学生表现: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和活动策划中的表现,检验他们是否学会了友好相处的方法和技巧。
3.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的感悟文章,了解他们对友好相处的理解和践行情况。
4. 班级氛围:观察班级氛围的变化,评估友好相处对班级氛围的积极影响。
六、教学资源1. 故事素材:收集一些关于友好相处的故事,用于导入和案例分析。
2. 活动策划模板:为学生提供活动策划的模板,方便他们分组策划友好相处的活动。
3. 感悟文章评价标准:制定感悟文章的评价标准,确保对学生作品的评价客观公正。
七、教学建议1. 课堂氛围: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2. 小组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 活动策划:引导学生充分发挥创意,策划具有特色且有利于友好相处的活动。
4. 课后跟进:关注学生在课后对友好相处的践行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八、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思考本次班会教学中是否涵盖了友好相处的各个方面,是否有助于学生的成长。
友善相处主题班会教案一、目的友善相处是班级和谐发展的基础,通过开展友善相处主题班会,旨在引导学生学会尊重他人、包容不同、和睦相处,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际交往能力,营造和谐的班级氛围。
二、内容安排1. 开场环节在班会开始之前,播放一段友善相处的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友善相处的重要性,并激发学生对主题班会的兴趣。
2. 互动讨论让学生围绕友善相处展开讨论,引导他们分享友善相处的经验和感受,同时让学生思考友善相处的意义和价值。
3. 角色扮演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模拟校园生活中常见的友善相处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体验友善相处的重要性。
4. 知识普及通过PPT、图片等形式,向学生介绍友善相处的基本原则和技巧,如尊重他人、倾听他人、表达感受等,让学生了解友善相处的关键点。
5. 组织活动安排一些互动活动,如团体游戏、小组竞赛等,通过合作、交流、竞争等方式,拉近学生之间的距离,增进彼此之间的理解和信任。
6. 个人体验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实践友善相处,记录下自己的体会和感悟,并在班会上进行分享,激励其他同学主动融入友善相处的行列。
7. 总结反思结合班会内容,引导学生总结友善相处的经验和收获,思考自己在友善相处上还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制定具体改进计划。
三、活动设计1. 活动名称:友善相处,从我做起2. 参与对象:全体学生3. 活动时间:60分钟4. 活动地点:班级教室5. 活动流程:- 开场视频欣赏(5分钟)- 互动讨论环节(15分钟)- 角色扮演活动(20分钟)- 知识普及介绍(10分钟)- 组织活动(10分钟)- 个人体验分享(5分钟)- 总结反思环节(5分钟)四、预期效果通过友善相处主题班会的开展,预期可以达到以下效果:1. 提高学生对友善相处的认识和重视程度;2. 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沟通技巧;3. 营造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增进同学之间的关系;4. 促进学生树立和谐友善的处世观念,培养团结友爱的班集体氛围。
提升沟通能力与人际关系班会教案
一、活动目的
通过此次班会活动,帮助学生了解沟通的重要性,掌握提升沟通能力的方法,促进良好的人际关系,并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二、活动内容安排
1. 演讲:邀请学生代表进行主题为“沟通的力量”或“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演讲,分享自己的见解和经验。
2.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讨论沟通中常见的问题及解决方法,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并互相倾听思考。
3. 角色扮演:设计几个情境,要求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演练不同形式的沟通方式,以及处理人际关系的方法。
4. 游戏互动:设置一些小游戏,如传话游戏、合作拼图等,以加强学生之间的互动与合作。
5. 反馈分享:结束活动前,让学生分享此次班会所获得的收获与感悟,鼓励他们将所学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三、教学目标
1. 了解沟通的重要性,认识有效沟通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2. 掌握提升沟通能力的方法,包括倾听、表达、表达清晰等技巧。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懂得尊重他人、理解他人的需求。
4. 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学会在人际交往中主动沟通。
四、活动总结
通过本次班会活动,学生们对沟通与人际关系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明白了良好的沟通方式对关系的重要性。
希望他们能将所学运用到日
常生活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沟通能力,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
愿每位
学生都成为懂得倾听、善于表达、尊重他人的沟通达人,带来正能量,创造美好的交往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