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渗透检测
- 格式:pptx
- 大小:4.46 MB
- 文档页数:54
五大常规无损检测技术之一:渗透检测(PT)的原理和特点渗透检测(PenetrantTesting),业内人士简称P T,是工业无损检测(NondestructiveTesting)应用最早的无损检测方法,由于渗透检测简单易操作,其在现代工业的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渗透检测主要的应用是检查金属(钢、铝合金、镁合金、铜合金、耐热合金等) 和非金属(塑料、陶瓷等)工件的表面开口缺陷,例如表面裂纹等。
工业产品在制造和运行过程中,可能在表面产生宽度零点几微米的表面裂纹,断裂力学研究表明,在恶劣的工作条件下,这些微细裂纹都会是导致设备破坏的裂纹源。
渗透检测是五大常规无损检测技术之一,其他四种是:超声检测(Ultrasonic Testing):A型显示的超声波脉冲反射法、射线检测(RadiographicTesting):射线照相法、磁粉检测(MagneticParticleTesting)、涡流检测(EddyCurrentTesting)。
按照不同特征,可将渗透检测分为多种不同的方法:按显示材料,分为荧光法(Fluorescent)和非荧光法(Non-Fluorescent)。
前者称为“荧光渗透检测”,后者称为“着色渗透检测”。
典型的荧光渗透检测缺陷示意图。
(图片来源于网络)肉眼无法察觉的微裂纹,经荧光渗透检,在紫外线灯的照射下,黄绿色荧光格外醒目,如下图所渗透检测原理渗透检测,本质上是利用液体的表面能。
当液体和固体界面接触时会出现以下三种现象,e称为接触角。
如下图所示:(8)全薛测腥薛升猶迅不润泡(a)8=0°,全部润湿;(b)e<90°,部分润湿;(c)e>90°,不润湿。
对某一液体而言,表面张力越小,当液体在界面铺展时克服这个力做功越少,则润湿效果越好。
表面张力,是液体表面层由于分子引力不均衡而产生的沿表面作用于任一界线上的张力。
毛细现象:当液体润湿毛细管或含有细微缝隙的物体,液体沿毛细缝隙流动的现象。
1. 适用范围1.1本规程规定了金属材料制承压设备的液体渗透检测方法以及质量等级评定。
适用于于非多孔性金属材料或非金属材料制承压设备在制造、使用中产生的表面开口缺陷的检测。
1.2本规程规定了在渗透检测过程中,为获得正确的检测结果所必须遵循的程序和要求。
工件的检测比例、检测部位、质量验收等级应按设计技术要求和有关施工规范确定,并应符合设计图样的规定。
2. 引用标准、法规本规程以现行的有关标准和规范为依据。
NB/T47013.1-2015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1部分通用要求NB/T47013.5-2015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5部分渗透检测TSG G0001-2012 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 Z8001-2013 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考核细则GB/T16507-2013 水管锅炉GB/T16508-2013 锅壳锅炉TSG D0001-2009 压力管道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工业管道TSG 21-2016 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 D0001-2009 压力管道安全技术监察规程GB11533 标准对数视力表3.名词术语3.1 公称厚度:检测对象名义厚度,不考虑材料制造偏差或加工减薄。
3.2 相关显示:缺陷中渗出的渗透剂所形成的迹痕显示,一般也称为缺陷显示。
3.3 非相关显示:与缺陷无关的外部因素所形成的显示。
3.4 伪显示:由于渗透剂污染及检测环境等所引起的渗透剂显示。
4.检测人员资格4.1检测人员应按照TSG Z8001-2013《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考核规则》进行考核,取得PT资格证书,方能承担检测工作,无证人员只可在持证人员的指导下从事辅助工作。
不同技术等级人员,只能从事与该等级相应的无损检测工作,并负相应的技术责任。
4.2渗透检测人员未经矫正或经矫正的近(小数)视力和远(距)视力应不低于5.0(小数记录值为1.0),测试方法应符合GB11533的规定。
并一年检查一次,不得有色盲。
五大常规无损检测技术之一渗透检测的原理和特点
渗透检测是常规无损检测技术中的一种,它主要用于检测金属和非金
属材料表面的缺陷和裂纹。
渗透检测的原理是利用润湿液或浸渍剂将液体
渗透到被检测材料的缺陷中,通过调整液体浸透时间和液体渗透压力,使
液体进一步浸透到被检测材料的裂纹中,然后再用吸收染色液或吸收剂将
渗透剂吸附到被检测材料表面形成的缺陷部位,从而形成对比度来检测缺
陷的存在。
渗透检测的原理基于相对界面张力和表面张力的性质,它具有以下特点:
1.灵敏性高:渗透检测能够检测到微小的裂纹和缺陷,可以检测到裂
纹长度为几微米的细小缺陷。
2.适用范围广:渗透检测适用于金属、非金属以及非金属与金属的复
合材料等材料,如钢、铸铁、铝合金、塑料、橡胶等。
3.操作简单:渗透检测的操作相对简单,无需复杂的仪器设备,只需
要液体渗透剂、染色液和吸收剂等基本工具即可。
4.目视观察:渗透检测可通过直接观察或使用放大镜进行观察,不需
要借助显微镜等高精密仪器,便于实时观察和判断缺陷的性质和程度。
5.经济实用:渗透检测的设备和材料成本相对较低,操作简便,适用
于工地、车间及现场等各种环境,因此具有较高的经济实用性。
渗透检测技术在航空航天、汽车、石化、钢铁等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可以有效地检测到材料表面及内部的裂纹和缺陷,为材料的质量控制提供
了一种简便、快速和可靠的方法。
使用无损检测技术进行液体渗透测试的操作方法与技巧无损检测技术是一种可以检测材料内部缺陷和表面缺陷的非破坏性测试方法。
在工业领域,液体渗透测试是一种常见的无损检测方法,用于检测金属和非金属材料表面的缺陷,如裂纹、疲劳、焊接缺陷等。
本文将介绍液体渗透测试的操作方法与技巧,帮助读者更好地应用这一技术。
液体渗透测试的操作流程如下:1. 准备工作:首先,确保要检测的材料表面干净、干燥,因为任何污垢或液体残留都可能影响测试结果。
同时,确认测试环境的光线不会对测试结果产生干扰。
选择合适的液体渗透剂和显像剂,根据材料类型和缺陷情况确定测试参数。
2. 清洁表面:将材料表面进行清洁,可使用溶剂或除油剂去除污垢和表面涂层。
对于不易清洁的毛刺或粗糙表面,可以采用机械方法(如打磨、抛光)进行处理,以确保渗透剂能够充分进入缺陷。
3. 涂覆渗透剂:使用刷子、喷枪或浸泡等方法将液体渗透剂均匀地涂覆在材料表面上,并确保涂层厚度符合要求。
渗透剂的适用时间取决于材料类型和要检测的缺陷大小,一般为10至60分钟。
4. 渗透时间:在渗透剂适用时间内,让渗透剂渗入材料表面的缺陷中。
这个过程称为渗透时间,通常为15至60分钟。
确保测试环境的温度和湿度稳定,以确保渗透剂的渗透效果。
5. 渗透剂移除:渗透时间结束后,使用温水、压缩空气或溶剂逐步地将表面上的渗透剂彻底清除。
清洁材料表面是十分重要的,因为残留的渗透剂可能导致误判或对材料性能造成影响。
6. 应用显像剂:将显像剂涂覆在已经清洁干净的材料表面上,显像剂将填充渗透剂残留在缺陷中的空隙。
根据显像剂的类型,可使用喷枪、刷子或浸泡等方式施工。
显像剂的适用时间一般为10至30分钟。
7. 清洗和评估:在显像剂适用时间结束后,使用温水或溶剂将表面上的显像剂进行彻底清洗。
然后,使用适当的照明装置(如紫外线灯)对材料进行观察,并评估缺陷的类型、大小和位置。
在使用液体渗透测试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技巧:1. 阅读说明书:每种液体渗透剂和显像剂都有其特定的应用规范和操作要求,阅读并理解说明书对于正确使用这些剂液非常重要。
pt探伤操作规程PT(液体渗透检测)是一种常用的无损检测方法,用于检测材料表面和焊接接头内部的缺陷。
下面是PT探伤操作规程的概述。
一、检测前准备1. 验证设备和试剂:确认PT设备和试剂的有效期,检查设备是否正常工作。
2. 准备工作区域:确保工作区域干净、整洁,并将检测区域隔离。
二、检测准备1. 清洁待检测表面:使用溶剂或清洁剂,将待检测表面清洁干净,确保表面无杂质和油污。
2. 遮盖无需检测区域:使用胶带或其他遮盖材料,将无需检测的区域遮盖起来。
三、试剂处理1. 倒入溶剂罐:将合适的溶剂倒入容器中,用于清洗待检测表面。
2. 倒入吸收剂罐:在吸收剂罐中倒入足够的吸收剂,用于吸收试剂。
四、涂覆试剂1. 涂覆试剂:使用喷涂器或刷子,在待检测表面均匀涂覆试剂,确保涂层均匀且覆盖全面。
2. 等待渗透:根据试剂的要求,等待规定的渗透时间,使试剂渗透入缺陷。
3. 清洗试剂:使用溶剂罐中的溶剂,彻底清洗待检测表面上多余的试剂。
五、应用显像剂1. 喷涂显像剂:使用喷涂器,将显像剂均匀喷洒在已清洗干净的表面上。
2. 等待反应时间:根据显像剂的要求,等待规定的反应时间,使显像剂与试剂反应。
3. 清洗显像剂:使用溶剂罐中的溶剂,彻底清洗表面上多余的显像剂。
六、观察和评估1. 观察缺陷:使用裸眼或适当的光源,观察是否有显现出的缺陷,如裂纹、孔洞等。
2. 评估缺陷:根据缺陷的尺寸、形状、深度和位置,评估其对材料安全性和性能的影响。
七、记录和报告1. 记录结果:将检测结果详细记录,包括检测日期、位置、人员等信息。
2. 编写报告:根据记录的结果,编写检测报告,详细描述检测的缺陷和评估结果。
八、清理和维护1. 清理设备:在检测完成后,清洁设备和试剂罐,并妥善存放。
2. 维护设备:定期检查设备的维护情况,如更换滤芯、校准设备等。
以上是PT探伤操作规程的概述,实际操作中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细化。
此规程的目的是保证操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确保探测到材料中的缺陷,从而保证材料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混凝土液体渗透性检测标准一、前言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最常使用的材料之一,其性能对工程质量和使用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其中液体渗透性是混凝土性能中的一个关键指标,也是衡量混凝土质量的重要标志。
因此,为了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必须对其液体渗透性进行检测。
本标准旨在规定混凝土液体渗透性检测的方法和要求,以确保混凝土的质量满足设计要求。
二、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混凝土液体渗透性的检测。
三、术语和定义1、混凝土液体渗透性:混凝土在受到一定压力作用下,液体从混凝土内部渗透到外部的能力。
2、渗透系数:测量混凝土渗透性时所得到的常数,用于反映混凝土的渗透性。
3、渗透压力:渗透液体通过混凝土时所产生的压力。
四、检测方法1、试验设备:(1)渗透试验仪:能够测量渗透液体的流量、渗透压力和时间,且具有稳定的压力泵和流量计。
(2)混凝土试件:应符合设计要求,尺寸应为100mm×100mm×100mm的立方体,表面应平整、光洁,无明显的裂缝和孔洞。
2、试验步骤:(1)将混凝土试件放置在渗透试验仪的测试台上,使试件表面与渗透液体接触。
(2)启动渗透试验仪,将渗透液体注入压力容器中。
(3)调节渗透试验仪的压力泵和流量计,使渗透液体的流量和压力稳定在一定的数值。
(4)记录渗透液体的流量、渗透压力和时间,并计算出混凝土的渗透系数。
3、计算公式:渗透系数K(mm/s)=Q/At其中,Q为渗透液体的流量(ml/s);A为混凝土试件的平面积(cm²);t为渗透液体流经混凝土试件所花费的时间(s)。
五、检测要求1、混凝土试件的表面应平整、光洁,无明显的裂缝和孔洞。
2、渗透试验仪的压力泵和流量计应具有稳定的性能,且应定期维护保养。
3、渗透液体的流量和压力应稳定,不得有明显的波动。
4、混凝土试件应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多次检测,取其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
5、检测结果应符合设计要求,且应记录检测日期、试验人员、混凝土配合比、检测结果等信息,并进行归档保存。
混凝土液体渗透性检测标准一、前言混凝土液体渗透性是混凝土材料重要的性能指标之一,它直接关系到混凝土材料的耐久性和使用寿命。
因此,混凝土液体渗透性检测是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
二、检测原理混凝土液体渗透性检测是通过测量混凝土试样在规定压力下的渗透流量来评估混凝土的液体渗透性能。
在检测过程中,混凝土试样必须保持湿润,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三、检测设备和试剂1.渗透计:一种能够施加恒定压力并测量渗透流量的设备。
2.渗透计配件:包括渗透计垫片、渗透计压力表、渗透计流量计等。
3.试样制备设备:包括混凝土试验机、混凝土搅拌器、试样模具等。
4.试剂:包括水和液压油等。
四、试样制备1.试样尺寸:混凝土试样的尺寸应符合相关标准规定。
2.试样制备:混凝土试样应采用振捣法或压实法制备,并在规定时间内进行养护。
五、检测步骤1.试样湿润:将试样置于水中浸泡至少24小时,以保持试样湿润。
2.试样制备:将试样放入渗透计中,并用垫片密封试样与渗透计之间的空隙。
3.施加压力:在试样上施加规定压力,保持一定时间,记录压力值。
4.测量渗透流量:在一定时间内测量试样中渗透出的液体体积,并计算出渗透流量。
5.重复测试:重复以上步骤,直至测试结果稳定。
六、数据处理1.计算渗透系数:根据测定的渗透流量和试样尺寸计算渗透系数。
2.数据分析: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评估混凝土的液体渗透性能是否符合规定标准。
七、结果判定根据相关标准规定,对测试结果进行判定。
如果测试结果符合规定要求,则试样合格;否则试样不合格。
八、注意事项1.试样应在规定时间内进行养护,以确保试样的强度和稳定性。
2.在测试过程中,试样应保持湿润,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3.测试时应注意施加规定压力,以保证测试结果的可靠性。
九、结论混凝土液体渗透性检测是评估混凝土耐久性和使用寿命的重要手段。
通过制定详细的检测标准和操作规程,可以确保混凝土液体渗透性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混凝土工程的质量控制提供有力支持。
特种设备无损检测统编教材渗透检测1. 什么是特种设备无损检测?特种设备无损检测是指利用各种无损检测技术和方法,对特种设备进行内部和外部的检测和评价,以确保其安全可靠运行的一种技术手段。
2. 渗透检测在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中的作用渗透检测作为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中的重要手段之一,主要用来检测特种设备表面的裂纹、孔洞和其他表面缺陷,以及材料的渗透性能。
3. 渗透检测的基本原理渗透检测是利用液体渗入缺陷并在测定后显示表面反射的方法,来检测材料表面缺陷的一种无损检测技术。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液体的渗透性状况,通过一定的处理方法,在被检测的表面缺陷上形成液体膜,再施以显色剂和去色剂,来观察和判断表面是否有缺陷。
4. 渗透检测的分类按照渗透剂的性质和使用方法,渗透检测可以分为水溶性渗透剂和乳化液渗透剂两种。
水溶性渗透剂适用于对水质要求不高的场合,而乳化液渗透剂则适用于对水质要求较高的场合。
渗透检测还可以根据检测过程中的处理方法和环境条件进行分类。
5. 渗透检测的应用范围渗透检测主要适用于金属、非金属材料和特种设备表面缺陷的检测,已广泛应用于航空、船舶、核电、化工、石化等领域。
6. 特种设备无损检测统编教材中的渗透检测内容在特种设备无损检测统编教材中,渗透检测的内容将涵盖渗透检测的基本原理、分类方法、应用范围、实际操作过程等方面的内容,并且会对渗透检测的意义和注意事项作出详细的解释和说明。
7. 个人观点与理解对于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中的渗透检测,我认为其在现代工业生产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特种设备的安全和可靠运行直接关系到工业生产和人们的生命安全。
特种设备无损检测统编教材中的渗透检测内容,对于提高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培养专业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总结和回顾在本文中,我们对特种设备无损检测统编教材中的渗透检测进行了全面地评估和讨论。
我们从渗透检测的基本原理、分类、应用范围、教材内容以及个人观点进行了阐述。
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帮助您更深入地了解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中的渗透检测,并对此有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