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河带状绿地在城市绿地系统中的常规定位
- 格式:docx
- 大小:17.52 KB
- 文档页数:3
滨河景观带功能设计要点⼀、引⾔滨河景观带作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为市⺠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场所,更是城市形象的重要展示。
本⽂将详细探讨滨河景观带的功能设计要点,以期为相关设计⼯作提供参考。
⼆、滨河景观带的功能定位1.⽣态保护:滨河景观带作为城市与⾃然的交汇点,应承担起⽣态保护的责任。
设计时应充分考虑河道的⾃然⽣态,保护⽣物多样性,同时构建绿⾊⽣态⽹络。
2.休闲游憩:滨河景观带应为市⺠提供⼀个宜⼈的休闲环境。
应合理布局绿地、⼴场、座椅等设施,满⾜市⺠的休憩需求。
3.⽂化展示:滨河景观带应融⼊城市的⽂化元素,展示城市的历史与特⾊。
可以通过设置⽂化雕塑、景观墙等形式,让市⺠在欣赏美景的同时,感受到城市的⽂化底蕴。
4.防洪安全:滨河景观带的设计应与防洪安全相结合,确保河道⾏洪畅通,提⾼城市的防洪能⼒。
同时,在设计中应考虑河岸的稳定性,防⽌⽔⼟流失。
5.景观美化:滨河景观带的美化程度直接影响城市的形象。
设计时应注重景观的连续性和层次感,运⽤植物、⼩品、灯光等元素,打造优美的滨河景观。
三、滨河景观带的设计原则1.尊重⾃然:滨河景观带的设计应遵循⾃然规律,保护河道⽣态系统,避免过度的⼈⼯⼲预。
2.⼈性化设计:滨河景观带的设计应充分考虑⼈的需求,为市⺠提供便捷、舒适的环境。
同时,应注重⽆障碍设计,满⾜特殊⼈群的需求。
3.可持续发展:滨河景观带的设计应注重资源的可持续利⽤,采⽤节能、环保的材料和技术,降低能耗和环境负荷。
4.⽂化传承:滨河景观带的设计应融⼊城市的⽂化元素,传承历史⽂脉,增强市⺠的⽂化认同感。
5.创新性:滨河景观带的设计应敢于创新,突破传统的设计模式,打造具有特⾊的滨河景观。
四、滨河景观带的空间布局1.⽣态保护区:在滨河景观带中划定⼀定区域作为⽣态保护区,保护河道⽣态系统,维护⽣物多样性。
⽣态保护区的设计应以⾃然为主导,减少⼈⼯⼲预。
2.休闲游憩区:休闲游憩区是供市⺠休憩、娱乐的区域。
在布局上,应充分考虑市⺠的需求,合理设置绿地、⼴场、步道等设施。
城市滨河绿地景观规划探析作者:陈尚凤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15期摘要:城市的发展带动着城市附属绿地的开发,而滨河绿地又是城市附属绿地中景观塑造性相对比较强的一类绿地,改善居民生活环境,提升城市品位和美誉度。
对于规划滨河绿地而言,衰落的滨水区如何更新、改造,使之重获生命力,新开发的滨水区如何处理好与水的关系,如何规划,成为城市建设进程中最引人注目的焦点之一。
本文从绿地定位、常见的设计误区、绿地与城市的关系、尊重场地及文化的引入等方面提出该类型绿地的景观规划设计。
关键词: 滨河绿地;景观规划设计;生态;亲水;夜景观中图分类号:P9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滨河绿地在城市绿地系统中的作用1. 1城市滨河绿地的发展中国传统文化认为:水是万物之灵,生命之源,临近水边给人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框架的拉大,很多城市因河而建、因河而兴,这些河流的滨河地段往往是一个城市商业、文化、休闲的核心地段,赋予城市的历史文化和艺术内涵。
改善居民生活环境,提升城市品位和美誉度。
对于规划滨河绿地而言,衰落的滨水区如何更新、改造,使之重获生命力,新开发的滨水区如何处理好与水的关系,成为城市建设进程中最引人注目的焦点之一。
1. 2 滨河城市绿地环境设计的几大误区1. 2. 1破坏生态环境片石护堤水泥衬底,使曾经是水草丛生、白鹭低飞、青蛙缠脚、游鱼翔底的自然生态状态,变成寸草不生,导致地下水文地位不断下降,彻底破坏物质生态循环,断截了河渠生物的生存条件,就会成为一条死河,没有了生机。
1. 2. 2截弯取直,改变河渠原有的自然弯曲水流应曲曲有情,只有蜿蜒曲折的水流才有生气、有灵气。
现代景观生态学的研究也证实了弯曲的水流更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有利于消减洪水的灾害性和突发性。
一条自然的河流,必然有凹岸、凸岸,有深潭、浅滩和沙洲,这样的河流形态能为各种生物创造了适宜的生境,减低河水流速,蓄洪涵水,为人类提供富有诗情画意的感知与体验空间。
城市滨水绿地的分类与作用分析作者:全明宰来源:《科技资讯》 2011年第36期全明宰(吉林松花江三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吉林省吉林市 132013)摘要:城市绿地是城市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综合体现,是城市中最能体现生态性的生态空间,是构成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对城市滨水绿地进行了分类研究并对其作用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城市滨水绿地分类生态中图分类号:TU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1)12(c)-0114-011 城市滨水绿地的分类1.1 按水域的性质分类滨溪型绿地:从邻近溪流而构建的绿地。
滨河型绿地:结合邻近的河流而建的绿地。
滨江型绿地:与毗邻的江水共同营造的滨水绿地。
滨海型绿地:依毗邻的海洋而构建的绿地。
1.2 按水域护岸的整治形式分类硬质护岸型滨水绿地:以防洪、抗洪为目的的滨水区域,其护岸材料多使用块石、现浇混泥土及钢筋混泥土等。
软质护岸型滨水绿地:防洪、抗汛目的不强,可被水流短期淹没的滨水地区,其护岸构成是由泥土、植物等形成自然草坡、沙滩、卵石滩等。
如滨水湿地型绿地等。
1.3 按空间特征分类点状滨水绿地:由于无法形成系统的绿地整体,而采用见缝插绿的方法局部设置而成,一般作为小型城市滨水绿地景观节点。
线状滨水绿地:沿水边而建成的带状滨水绿地,宽度从十几米到几十米不等。
面状滨水绿地:面积相对较大的滨水绿地,如滨水公园等。
1.4 按性质分类滨水广场绿地:沿水边而修建的广场绿地。
滨水公园:沿江、河、湖、海等而修建的公园。
滨水防护林带:沿水边而修建的防护林带。
滨水景观林带:沿水边而修建的具有景观效果的林带。
2 滨水绿地对城市的作用2.1 对城市生态系统具有重要作用滨水区有水域及近水陆域两个子系统、水域由水体、滩地、湿地、泥沙石、堤岸、植被及水生生物等因子所构成,近水域由陆地建筑物、地下水、植被及陆生生物等因子所构成。
水域、陆域两大子系统,构成一个复杂的滨水生态系统。
河流绿地[摘要]随着城市的发展,一些穿城而过的河流附属带状绿地得到了城市管理者的重视,城市滨水区作为城市中人类活动与自然过程共同作用最为强烈的地带之一,其规划涉及多学科、多方面的问题,要求设计人员以综合的视角、进行多目标的规划设计,通过形式多样的造景手法创造丰富的空间变化,形成优美的水体景观。
文章从绿地演变、设计误区、绿地与城市的关系、尊重场地、亲水环境的创造及文化的引入等方面提出该类型绿地的景观设计方法。
一、引言城市河流是城市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的发展进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早期的城市与河流之间是一种和谐的依存关系,城市河流不但提供了城市赖以生存的水源,而且是重要的水运通道,并塑造了独具特色的城市滨水景观。
随着近现代工业化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河流的原有功能被逐渐弱化,城市产业结构的重组进一步改变了河流沿岸地区城市用地的功能,河道被大量填埋,没有节制的乱排乱放使绝大多数河流的水体受到严重污染,城市的滨河特色正逐渐丧失,城市与河流逐渐走向对立。
由于环境问题的不断出现和人们生活需求的提高,人们对河流在城市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了重新评价,逐渐认识到人与自然应最大限度地和谐统一,城市的自然化将成为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日益高涨的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关注及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影响下,引入生态理念对河流进行修复和改造成为河流治理的必由之路。
近年来,国内外许多城市已将改善城市河流地区生态环境质量作为提升城市形象和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实力的重要举措。
在此背景下,针对河流及其附属带状绿地的生态修复、景观建设等成为当前城市规划的重要内容,这对于水资源丰富的城市尤其具有重要的意义.二、滨河带状绿地在城市绿地系统中的常规定位伴随着科技的进步,穿越城市的河流有很多已经不再扮演资源和物流通道的角色。
由于河流在城市中的功能和地位不同,城市管理者们给予了它们不同的待遇。
那些主干水系,因其富有人文情调和自然风光而得到城市的重视,这些河流的滨河地段往往是一个城市商业、文化、休闲的核心地段,在整个城市绿地系统中声名显赫,唯我独尊,比如上海的黄浦江、哈尔滨的松花江,等等。
第一章园林简史第一节中国古代园林发展史一、单项选择题1.秦代皇家园林的(C)基本脱离了先秦在园林初创期的那种“蓄草木、养禽兽”的单一模式。
A未央宫B大明宫C上林苑D西苑2.以下那个是汉代的皇家宫苑?(A)A未央宫B大明宫C上林苑D西苑3.以下那个是隋代的皇家宫苑?(D)A未央宫B大明宫C上林苑D西苑4.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一座宫苑分置,兼作政治活动的行宫御苑是唐代的(B)。
A未央宫B华清宫C上林苑D西苑5.我国从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私家园林?(B)A秦代B西汉C唐代D明清6.唐代李格非的著作是(B)。
A《洛阳伽蓝记》B《洛阳名园记》C《园冶》D《营造法式》7.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共同遵行的基本原则是(B)。
A富丽华彩B浑然天然C讲究规则D规模宏大二、多项选择题1.世界园林的3大流派是(ABC)。
A东方B西亚C欧洲D中国E美国2.以下属于唐代皇家园林代表的是(ABC)。
A大明宫B华清宫C兴庆宫D圆明园E寄畅园3.下列哪些属于清代皇家园林“三山”?(ABC)A万寿山B香山C玉泉山D五台山E峨眉山4.下列哪些属于清代皇家园林“五园”?(ABCDE)A静宜园B静明园C清漪园(颐和园)D畅春园E圆明园5.下列哪些属于江南私家园林?(ABCD)A个园B片石山房C拙政园D网师园E恭王府6.皇家园林的主要特点是(ABCDE)。
A规模大B造园手法接近写实C设有宫殿D风格富丽华彩E以真山真水为造园要素7.江南私家园林的造园特点包括(ABCDE)。
A规模较小B曲折有致C有水园亭活D园主是官僚兼地主或富商E 园主多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三、判断题1.未央宫是我国秦代著名宫殿。
(错,汉)2.先秦园林初创期的模式为“蓄草木、养禽兽”。
(对)3.北宋由国家颁布的工程做法专著是《营造法式》。
(对)4.秦代园林中最知名的上林苑。
(对)5.圆明园建立于我国明朝。
(错,清)四、简答题1.皇家园林的主要特点是什么?皇家园林的主要特点:1.规模都很大,以真山真水为造园要素,损低益高,十分注意与原有地形地貌的密切配合,更加注重选址,造园手法近于写实;2.皇家园林几乎都有宫殿,集中的宫殿区常在园林入口处,用于听政,供居住用的殿堂则散布在园内;3.艺术风格富丽华采,具皇家气象。
城市滨河绿地景观规划探析发表时间:2018-12-24T17:24:02.913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32期作者:杨景舒[导读] 摘要:城市滨河绿地是构成一个城市文化载体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滨河绿地直接的反映了一个城市对滨河景观的保护程度和人居住的环境条件,间接的体现了城市发展建设的水平。
南京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江苏南京 210000摘要:城市滨河绿地是构成一个城市文化载体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滨河绿地直接的反映了一个城市对滨河景观的保护程度和人居住的环境条件,间接的体现了城市发展建设的水平。
滨河绿地景观的设计是城市特色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除去为数稀少的地标性建筑和商业区,滨河绿地直接向人们展示城市现有的面貌。
关键词:城市滨河;绿地景观;规划1 滨河绿地对城市的作用1.1滨河绿地对城市生态环境的作用水滨空气环流过程、水滨生物过程是发生在滨水地区最基本和最重要的两种自然过程,也是对城市等人类聚居环境质量影响最大的两种自然作用力。
由于下垫面的不同,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与反射程度也不同,大面积的水体吸收和存储了大量的太阳辐射能。
由于水体的热容大于陆地,其升温和降温速度都远远慢于陆地,从而在两者上部出现空气环流,产生我们通常在水边都能感到的凉爽、清新、湿润的“水陆风”。
这就减弱了地面温度的骤变。
另一方面,河流朝向水面方向的水滨空间都呈开敞形式,缓解了城市热岛效应。
1.2滨河绿地对城市社会环境的作用滨河区往往是人类经济的活动中心。
滨河绿地可以为相当大的城市面积提供休闲面积,人流的汇集必然能带来更多的商机。
滨水游憩绿化有机地纳入城市绿地系统之中,充分利用水体和临水道路,点缀以园林小品和装饰小品,成为附近居民及游人的休息、娱乐、观光场所。
2滨河绿地景观规划设计方法2.1总体定位如果从城市绿地系统功能上划分,作为有保护意义的生态廊道是所有河道的基本功能,除此之外这条河流本身的历史文化积淀、它所流经的区域在城市中所处的位置、滨河绿地邻接用地的功能都会对滨河绿地的性质产生影响。
城市滨河绿地设计研究城市滨河绿地设计研究一、引言滨河绿地作为城市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生态与社会功能。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滨河绿地设计也成为各城市规划和建设的重要议题。
本文将探讨城市滨河绿地设计的重要性、目标、设计原则和实践案例,希望为城市滨河绿地的规划和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二、城市滨河绿地设计的重要性滨河绿地在城市中起到了重要的生态和景观功能。
首先,滨河绿地可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供生态系统服务,如净化空气、调节气温、保持水源、增加植被覆盖等,有利于改善城市人居环境。
其次,滨河绿地具有重要的景观价值,可以为城市增添一道美丽的风景线,提升城市整体形象和品质。
三、城市滨河绿地设计的目标城市滨河绿地设计的目标是根据城市具体情况和需求,创造一个与城市生态系统相协调、与城市社会需求相契合的滨河绿地空间。
具体目标包括:1. 提供多样的生态功能,维护生态平衡。
滨河绿地设计应充分考虑生物多样性保护、水资源利用、水体净化等生态功能,为城市提供健康、生态平衡的环境。
2. 满足社会需求,提升居民生活质量。
城市滨河绿地设计要考虑市民休闲、娱乐、健身等社会需求,提供多样化的活动场所和设施,增加居民生活的幸福感。
3. 强化滨水空间特征,塑造独特的城市形象。
滨河绿地应与滨河水系相融合,通过创造独特的滨水景观,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和魅力。
四、城市滨河绿地设计的原则城市滨河绿地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1. 生态优先。
滨河绿地设计应尽量保留原有的湿地、植被和野生动物栖息地,最大程度地保护和恢复滨水生态系统,以实现生态系统服务。
2. 多功能。
滨河绿地应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提供多样化的功能和活动场所,包括休闲娱乐、健身运动、文化活动等,以满足市民的多样化需求。
3. 连续性和连通性。
滨河绿地应与周边的城市绿地和公共空间相连通,形成一个整体的绿色空间网络,提供便利的交通和流线,方便市民的出行和活动。
4. 可持续性。
1.临沂滨河大道景观简介滨河大道景观绿化工程南起金九路大桥,北至双岭路与外环路交汇处,规划里程18.2公里,总面积达147万平方米,绿化面积达78.2万平方米。
是一处生态型、环保型、人文型滨水绿化公园。
设计上将公园与城市道路景观的规划设计原则相互结合,最大限度的保持原有自然地貌。
背景林栽植方式由直线的列植改为曲线的列植方式,营造活泼、动态的景观空间美。
两岸种植银杏、竹子等各种绿色植物,选用色叶树种紫叶李,与常绿背景雪松形成强烈的色彩对比,形成季相景观丰富、清新宜人的观赏空间。
创造出“河在城中流,城在岸边长”的都市生态景观新形象使沂河两岸一派“碧水晴空,芳草绿树”的美丽景象。
1.1四大区段主题鲜明根据周边用地性质以及场地自身特点,临沂滨河大道景观工程共分为四个区段。
第一区段:临西八路至通达路,设计主体为“创业篇”。
该区段有位于双岭路的广场等景点。
第二区段:通达路至解放路,设计主体为“德厚篇”。
这里是沂河、?河、小涑河和柳清河四河交汇处,景色优美,是临沂市标志性的景观段。
位于这一区段的景观点有隐逸湾、骆驼山庄小广场、凤凰广场、平野晓霁园、九曲沂河桥下广场等。
第三区段:解放路至小埠东橡胶坝,设计主体为“思源篇”。
这一区段有位于银雀山路尽头的广场、游艇码头等。
第四区段:小埠东橡胶坝至金九路南沂河大桥,设计主体为“创新篇”。
位于这一区段的有观坝广场、高尔夫球场等。
1.2设计新颖精品迭出位于银雀山路的广场是滨河大道景观绿化工程“思源篇”主体设计的核心,广场位于银雀山路尽端、沂河高低桥和九曲桥之间,占据了整个游览线路的视觉焦点。
广场中设置了精致的喷泉景观和造型独特的雕塑,用以象征“饮水思源,幸福不忘革命先烈”的主题思想。
凤凰广场位于沂河、梓河、小涑河三河交界处,整个广场筑台于西北,展翼于西南,以栈桥为脉,借碧水为羽,如凤凰展翅,表达了祝福临沂社会稳定、经济腾飞的寓意。
位于双岭路的广场紧靠商贸城,是来创业者们休闲娱乐的好地方,整个设计思路寓意沂蒙大地人杰地灵,沂蒙人民幸福美满,改革成果硕果累累,经济和社会发展繁荣昌盛。
新的《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85-2017(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的修订根据XXX《关于印发的通知》(建标[2013]6号)的要求,本标准经过广泛征求意见后进行了修订。
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包括总则、绿地分类和绿地的计算原则与方法。
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是调整绿地大类、公园绿地的中类和小类、附属绿地中类、其他绿地的名称并增加中类内容,以及对相关条文进行补充修改。
本标准由XXX负责管理,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由XXX负责。
如果在执行过程中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至XXX。
参编单位包括XXX、XXX、XXX、XXX、XXX和XXX。
总则为了统一城市绿地的分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科学地编制、审批、实施绿地系统规划,规范绿地的保护、建设和管理,便于改善城乡生态环境,促进城乡的可持续发展,制定了本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绿地的规划、设计、建设、管理和统计等工作。
除执行本标准外,绿地分类还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绿地分类应遵循《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2011,包括城市建设用地内的绿地和广场用地,以及城市建设用地外的区域绿地。
绿地应按照其主要功能进行分类,并采用大类、中类、小类三个层次进行分类。
绿地类别应使用英文字母或英文字母和阿拉伯数字的组合来表示,并符合表2.0.4-1和表2.0.4-2的规定。
表2.0.4-1为城市建设用地内的绿地分类和代码,其中大类为G1,中类包括G11、G12、G13,小类包括G131、G132、G133、G134、G135和G139.这些绿地包括向公众开放、以游憩为主要功能、兼具生态、景观、文教等多种功能的公园绿地和应急避险等功能绿地,以及动物园、综合公园、专类公园等不同类型的绿地。
除以上各种专类公园外,还有具有特定主题内容的绿地,如儿童公园、体育健身公园、滨水公园、纪念性公园、雕塑公园、城市湿地公园和森林公园等。
这些绿地除了用地独立、规模较小或形状多样、方便居民就近进入、具有一定游憩功能外,还有绿化占地比例应大于或等于65%的游园和带状游园的宽度应大于或等于12m的绿地。
滨河带状绿地在城市绿地系统中的常规定位
滨河带状绿地在城市绿地系统中的常规定位
1 在几千年的人类文明进化史中,河流一直扮演着重要角
色
一些滨河而居的村落随着商业的发展而逐渐形成了一个个
庞大的城市。
但是,伴随着科技的进步,穿越城市的河流有很多已经不再扮演资源和物流通道的作用。
其角色的转变似乎更能体现人类社会的事态炎凉。
很少有人会怀疑每个城市都会有一条河流穿过,由于河流在城市中的功能和地位不同,城市管理者们赋予了她们不同的待遇,对于那些主干水系,由于富有人文情调和自然风光而得到城市的重视,这些河流的滨河地段往往是一个城市商业、文化、休闲的核心地段,在整个城市绿地系统中声名显赫,唯我独尊,比如上海的黄浦江,哈尔滨的松花江等等。
而那些支流,尽管在城市生态系统中起到一定的作用,但由于其功能、名气、位置、自然风光等方面存在不足,那么在城市绿地系统中的待遇就差得多,有些居然沦为垃圾河和污水河。
更有甚者被城市用地填埋,永久地结束了自己的历史使命。
目前的城市管理者们由于经济和水利安全方面的考虑,将这些河流的功能定位于行洪河道、排污河道,与这些河流相邻的绿地变成了功能单一的防护绿地。
在近几年的工作中有幸接触到了几条类似命运的河流滨河绿地改造,由于
城市经济的发展,这些河流有幸等来了受到尊重的机会,这些河流绿地将和周边用地紧密结合共同为城市发挥更广泛的作用。
出自天成国际景观
2 重视河流作为城市生态基础设施的作用
从理论上说,我们应该学会理智地顺从自然的流变,但是对于中国这样快速发展的国家来说,做到这一点需要牺牲一些眼前利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会遇到一些阻力。
但可喜的是所有的城市都接受了可持续的观念,并付诸实施。
山东德州岔河风景区和临沂沂河两岸的景观设计就是这样的两个案例,本论文的形成就得益于在这两个项目设计过程中得到的启发。
这两个城市的领导在城市发展战略中认识到了滨河绿地的重要性,同其他类型的城市绿地相比,滨河带状绿地的基础条件有着明显的优势。
第一、除已经规划的滨河城市绿地外(指河道防洪堤外城市预留绿地),由于不占用城市建设用地,如将其开发成休闲绿地将会
减少大量的投资。
第二、生态条件优秀。
每一条河流都是一条生态廊道,尽管在河道沿线上有一些水利设施的拦截,但洪水和带状防护林仍然有效保持了城市与外界元素交流的通道,来自乡间的清爽的空气通过河流廊道。
在一些没有受过污染的河道中,优美的湿地,成片的树林为鱼类和鸟类提供了良好的栖居环境。
相比于这些条件,一般的城市绿地由于多数都是孤立的斑块,彼此之间很难联系,因此在生机活力方面明显不足。
第三、水质有保障,亲水环境好。
在南方的一些富水城市,由于水网密布,绿地系统中的水质基本由保证。
但是对于干旱地区的城市,城市绿地中的水体一般都是通过管道和运河的形式引进水体,通过挖湖堆山的形式创造丰富的空间变化,形成优美的水体景观。
河流与之相比最大的优势在于一个是活水,一个是死水,城市绿地水系的管理是一笔巨大的开销。
第四、服务范围广,利于商业开发。
一些著名的河流沿岸往往是城市商业繁荣的区域,这是和城市的发展历史相关联的。
对于那些次要的河流也同样具有这样的潜力,一条河流蜿蜒几十公里,穿过城市内部不同的功能区域。
由于人们天生亲水的特性,一些休闲活动会集中发生在滨水绿地当中。
如果以500米为标准的话,滨河绿地可以为相当大的城市面积提供休闲面积,人流的汇集必然能带来更多的商机,因此说提升滨河绿地的功能定位对周边区域的经济会带来很大的帮助。
当然,有优势必有劣势,河流季节性的洪水会对绿地内的设计产生影响。
一方面为防护五十年一遇而修筑的大堤就会对景观设计产生不利的影响。
另外,有关河道管理的法规对行洪区域的高秆植物有一定的限制,因此在植物配置方面只能点缀高大乔木,也不能成片密植灌木。
这项限制对于利用种植和地形来创造变化的空间来说就很不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