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吉网络营销案例分析
- 格式:docx
- 大小:15.82 KB
- 文档页数:6
网络营销的成功案例——王老吉(总3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网络营销成功案例——王老吉事件核心提示:封杀王老吉,是一次取得巨大成功的网络营销。
但在这成功的背后,又有着什么样的故事和道理?值得我们细细回味和思考。
在网络高度发达的信息社会,广大消费者的爱憎,往往会影响并左右市场已有商业格局,影响力不容小觑。
从这一点来看,王老吉卖断货,并非偶然。
封杀王老吉,是一次取得巨大成功的网络营销。
但在这成功的背后,又有着什么样的故事和道理?值得我们细细回味和思考。
在网络高度发达的信息社会,广大消费者的爱憎,往往会影响并左右市场已有商业格局,影响力不容小觑。
从这一点来看,王老吉卖断货,并非偶然。
企业从事爱心活动和公益事业,是对社会的回报与反哺,是企业社会责任的高度体现。
面对大地震灾难,正是企业社会责任最可表现并最为记忆深刻的时刻。
爱心义举,可以提升企业的公众形象,提升企业品牌价值和整体形象,赢得消费者的信赖,带来的社会效应往往远超广告投入,取得事半功倍效果。
大地震发生后,许多企业品牌形象也发生“大地震”。
一些没有及时捐款或捐款数额不大的企业遭到抨击甚至抵制,人们开始把捐款数额和企业社会责任感挂钩。
观念错位把“国际铁公鸡排行榜”中的企业推到风口浪尖,在对“铁公鸡”口诛笔伐的大环境下,王老吉借助中央电视台的巨大收视效应,做出赈灾爱心义举,让广大消费者看到一个有爱心、负责任的企业形象,并为公众树立了做善事、献爱心、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形象的正面标杆,瞬间便获得极大的市场关注和追捧,品牌价值飙升。
比尔盖茨夫妇曾拿出54%的资产成立比尔盖茨基金会,为获得市场更多好感而让微软产品获得更大市场。
据统计,比尔盖茨的每一美元慈善投入,都换回了1.1美元至2美元的回报。
企业回报社会,社会必然会回报企业。
相反,只捐出200万元的万科,虽其捐款经典理论看似很冷静和理性,法律和道德上也都难以苛责,但却难以得到公众情感趋同和价值认同,不符合公众对万科的爱心期待。
1.试分析王老吉事件中体现出来的网络社区营销策略。
通观王老吉网络营销,反映出一个简单而朴素的道理:”爱人者,人恒爱之。
“王老吉正是用自己对灾区人民的爱心,换来了全国人民对自己的关注和爱护。
王老吉在汶川地震中表现出的大爱,客观上让国货重新以醒目、高昂的姿态进入了国人视野,也前所未有地拉近了国货与国人的心理距离。
加多宝公司财务报表显示:2007年王老吉凉茶业务的总利润也就一亿元,这次捐款等于是捐出王老吉去年全部利润,这才是让广大网友感动不已,并号召”封杀“王老吉的主要原因。
现在,有人说王老吉从主观上或许存在营销策略的考虑,即使主观上确实有营销考虑,但客观上也确实取得了效果,不但无可厚非,反而值得提倡。
很多企业和商家平时总喊要回报社会,回报消费者,在灾难面前站出来,承担起社会责任,就是对社会和消费者最好的回报。
企业通过回报社会,赢得公众赞誉和树立形象,会帮助企业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和选择,促进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以更好地回报社会,这种良性循环,显然是企业和社会都需要的。
王老吉正是在地震面前表现出大爱,才赢得了社会对它”回馈“的大爱。
王老吉不仅实现了社会价值,更借机创造了新的市场增长,也提供了一条企业与社会和谐发展的新思路2.通过王老吉事件,分析网络社区营销成功的关键。
1.借势--事件传播的土壤网络事件营销其本质是利用热点ffl?题、事件为企业扬名,只有事件具有轰动性,才有可能吸引网民的眼球与媒体争相报道。
综观各人企业利用事件进行营销的做法,尽管营销内容、载休各不相同,但有一点却是高度相NI 的,就是充分利用事件进行借势和造势。
借势,是指企业及时抓住了广受关注的社会新闻、事件,结合企业或产品在传播或销售上的目的而展开的一系列相关活动。
借势最常用的方式为赞助、冠名体育赛事、举办公益活动或与电视节目合作等。
从王老吉的事件营销来看,如果说“灾难营销”有点太苛刻,但王老吉的捐款数额是足以引起一片赞誉的,况且是在当时“比富(比谁捐款多)”的大舆论背景下。
案例一:论坛营销------王老吉案例介绍:“王老吉,你够狠!捐一个亿”,一个名为“封杀王老吉”的帖子得到网友的热捧,帖子号召大家“买逛超市的王老吉,上一罐买一罐”,“让它从大家面前彻底消失!”王老吉通过在汶川大地震间的绝妙网络营销方案,使得自己的知名度迅速提升,当之无愧的名列榜首。
案例分析:很明显,这个帖子是推销王老吉饮料的,号召大家去买王老吉,把这样一个目标通过这样一个有歧义的标题引起大家的关注,把事件再一次推向高潮,这个背后,可以更加清晰的看出此事件有着大量的网络推手在对这个事件进行推动。
但在另外一方面,事件营销有很多不确定性,可能会带来一些坏的影响。
这个时候,论坛开始出现一些反对王老吉借地震事件来炒作自己,抵制王老吉,这时就需要正确去引导事件的发展。
这个时候王老吉通过网络推手在网络上宣传另一种驳斥的理论,认为无论是不是炒作自己,但是王老吉是捐款一亿到地震灾区,给地震灾区的重建给予了资金支持,这个就是好事,很好的抵制了那种认为王老吉是借地震炒作自己的论断。
通过这两个曲折的事件,使王老吉事件在网上的热度大大增强,持续的时间更久,把这个事件的影响力又扩大到很多倍。
成功原因:王老吉从2007年就开始重视网络营销的传播效果,并在该领域有所投入,“常规时期在论坛上每个月的投入数额都比较大”。
他认为,正是因为有此前的资源和经验积累,加多宝才能在捐款后的关键时刻快速、高效地开展网络营销。
“一个公众瞩目的企业行为、一条引人关注的帖子、一群高效有力的网络推手,以及最终引发的一个广受关注的社会新闻,这些重要因素都天衣无缝地融合在一起,可以说是一个网络营销的经典案例。
”企业在自然灾难中通过巨额捐款提升自己的品牌价值,其动机其实并无不妥。
Sonia从网络营销的角度表达了其对“封杀”王老吉一事的认可。
她在博客上说:“这是一次完美运用了互联网传播力量的网络营销事件。
”她认为这不仅帮助加多宝树立了良好的形象,还提升了消费者对王老吉品牌的忠诚度。
王老吉网络营销经典成功案例导读:真正使王老吉一跃成为国产饮料第一品牌的则是2008年王老吉“一捐成名”的网络营销战。
王老吉——一个百年凉茶品牌,发明于清道光年间(1828年),距今已有184年,有“凉茶王”之称。
王老吉虽有百年历史,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王老吉仅在广东、浙南等区域市场内小有名气,在发展到一定规模后,企业受到产品概念模糊、区域消费者认识不同等原因的影响,想要继续发展,走向全国相当困难。
如何找到突破口,让百年品牌在全国打响名号?王老吉做出了种种努力,将定位调整为“预防上火的饮料”后,进行的一系列“怕上火,喝王老吉”的广告运动,成功提升了销量。
但真正使王老吉一跃成为国产饮料第一品牌的则是2008年王老吉“一捐成名”的网络营销战。
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发生,在5月18日的赈灾募捐晚会上,1亿元的巨额捐款,让“王老吉”背后的生产商——广东加多宝集团“一夜成名”。
就在加多宝宣布捐款1亿元的时候,社会公益产生的口碑效应立即在网络上蔓延,许多网友第一时间搜索加多宝相关信息,结果是消息传出10分钟后,加多宝网站被瞬间刷爆。
“要捐就捐1个亿,要喝就喝王老吉!”“中国人,只喝王老吉”等言论迅速得到众多网友追捧,王老吉的知名度迅速提升,随之而来的企业形象也被无限放大。
这一网络营销事件使王老吉红遍全国,一战成名,迅速占领了全国消费者的视线,在2008年王老吉销量便突破100亿元大关,成为最成功的网络营销案例典型代表。
“善用民意”王老吉网络力量助推情感营销2008年5月18日晚,由多个部委和央视联合举办的赈灾募捐晚会上,加多宝集团代表阳先生手持一张硕大的红色支票,以1亿元的捐款成为国内单笔最高捐款企业,他们的善举顿时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第二天在一些网站论坛,不断流行着这样一个名为《封杀王老吉》的帖子:王老吉,你够狠!捐1个亿,胆敢是王石的200倍!为了整治这个嚣张的企业,买光超市的王老吉!上一罐买一罐!不买的就不要顶这个帖子啦!“这热帖被各大论坛纷纷转载。
“封杀王老吉”事件营销-事件营销第一篇:“封杀王老吉”事件营销-事件营销网络营销经典案例——“封杀王老吉”事件营销2008年5月18日,在中央电视台《爱的奉献》大型募捐活动中,生产红罐王老吉的加多宝集团为四川灾区捐款1亿元,一夜之间这个民族饮料品牌迅速成为公众聚焦的中心。
5月19日晚,天涯论坛上出现了名为《让王老吉从中国的货架上消失,封杀它!》的贴子,王老吉,你够狠!捐一个亿,胆敢是王石的200倍!为了整治这个嚣张的企业,买光超市的王老吉!上一罐买一罐!不买的就不要顶这个贴子啦!”这个热帖迅速被搜狐、网易、奇虎等国内人气最旺的论坛转载,受到网友的热捧,几天之后,类似的贴子已经充斥大大小小各类网络社区,“要捐就捐一个亿,要喝就喝王老吉”、“为了…整治‟这个嚣张的企业,买光超市的王老吉!上一罐买一罐!”等等言论如病毒般迅速在网络里扩散,成为民众热议的话题。
因为一个亿,加多宝被推到舞台中心,吸引了无数公众的关注,在此背景之下网络话题被挑起,显得如此名正言顺,以至于不少网民觉得支持王老吉是应该的事,如同受恩应回报一样理所当然。
如此的创意,高关注度、好口碑指数都在意料之中,“封杀王老吉”事件当仁不让的入选2008上半年度最典型、最成功的网络口碑营销个案之一。
究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借鉴:一是口号有创意:“让王老吉从货架上消失,封杀它!”“封杀王老吉”、“够狠”等字眼正话反说、利用带有负面字眼的标题吸引网民关注,深具“标题党”的创意,引人入胜的标题是话题成功的关键之一二是情节够煽情:利用在中央电视台大型募捐活动中突出表现,通过一个“封杀王老吉”的口号,把“一个亿”吸引到的公众目光转移到企业自身,借助公益来煽情,把网民的好感直接引导为实际行动。
三是对比引争议:利用当时人们热衷比较各企业捐款数额的舆论背景,在贴子中直接将王老吉与王石进行对比,惹起争议,突出自身,在加速话题的扩散的同时,又争取到网民对自己的支持,提高事件的网络口碑指数。
经典营销案例:王⽼吉的1亿元营销案例分析
在此次汶川地震后,相当数量的企业和个⼈都进⾏了捐赠活动,有的企业通过捐赠,有效地提⾼了企业的美誉度,但有的企业则起到了反作⽤。
和王⽯捐款事件完全相反,王⽼吉利⽤捐款事件,成功的进⾏了⼀次整合营销。
王⽼吉的此次营销,涉及多⽅⾯的营销⽅式,应该算是⼀次成功的整合营销。
1.事件营销
5⽉18⽇晚,在CCTV2捐款晚会,⽣产罐装王⽼吉的加多宝公司向地震灾区捐款⼀亿元,⽴刻成为捐款最多的企业,同时,更是⼀鸣惊⼈、妇孺皆知
2.论坛营销
在宣布捐款⼀亿元10⼏分钟后,封杀王⽼吉的帖⼦⼏乎充斥着各⼤⽹站和论坛,点击率在短时间内飚升
3.博客营销
王⽼吉的⼀亿元营销事件,很快成为各个博客分析、对⽐(和万科)的材料,⽽且频频曝光、频频讨论,也包括我
4.⼝碑营销
王⽼吉的⽹络营销,并不限于论坛,很多⼈在msn的签名档上开始号召喝罐装王⽼吉,同时有很多⽂章通过QQ、QQ群、邮件进⾏传播
5.⽹络营销
其实王⽼吉很早就开始注意⽹络营销,在今年初,就在天涯上开辟“天下第⼀罐”专栏,连发帖的图标都是王⽼吉的红⾊易拉罐。
虽然王⽼吉有意炒作,虽然王⽼吉贴⼦明显为⽹络推⼿所为,但王⽼吉的⼀亿元营销,不愧为⼀次经典的⽹络营销案例,也体现了加多宝团队的灵活与智慧
如果说⽹络营销是企业营销最有发展潜⼒的营销⽅式,则⼝碑营销将是营销的终极⽬标,⽽论坛营销和博客营销将是⼝碑营销的传播渠道。
⽽在真正的⼝碑可遇⽽不可求之际,论坛营销和博客营销将充当助推剂的⾓⾊,如何把产品、营销、⼝碑有机的整合在⼀起,是智慧,也是艺术。
原⽂作者:王通。
必胜客与王老吉的网络营销案例在现代社会中,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为企业的销售和推广提供了无限的机遇。
两个知名的品牌,必胜客和王老吉,都充分利用了网络营销的力量,取得了巨大的商业成功。
必胜客是全球最大的连锁披萨餐厅之一,而王老吉则是中国最著名的传统中草药饮料品牌。
这两个品牌在营销方面采取了不同的策略,但都取得了卓越的成果。
首先来看必胜客。
这个品牌通过网络营销广泛推广他们的产品和服务。
他们在各大社交媒体平台上都有活跃的存在,包括微博、微信和抖音等。
他们不仅在这些平台上发布有吸引力的图片和视频,还与消费者互动,回答关于披萨的问题,并提供优惠券和折扣信息。
此外,必胜客还以可口的披萨为诱饵,与一些知名的网红合作,通过直播和短视频平台展示披萨的制作过程,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他们还利用大数据分析,根据用户的个人喜好,向用户推送个性化的广告和优惠券,提高消费者的购买意愿。
另一个成功的网络营销案例是王老吉。
这个品牌充分利用了中国人对传统中草药的偏好,通过网络营销来传播他们的产品和优势。
他们在各大电子商务平台上设立了自己的官方旗舰店,销售王老吉饮料和其他相关产品。
在网销方面,王老吉也非常重视社交媒体平台的运营。
他们与一些健康养生、美容养颜等领域的知名博主和网红进行合作,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与中草药相关的内容,吸引粉丝的注意。
他们还利用线上问答的方式,回答用户对中草药的疑问,并推广王老吉作为健康饮料的优势。
此外,王老吉还通过线上抽奖、线上活动等方式吸引用户参与互动,增加品牌的知名度和用户粘性。
他们还通过与知名电商平台合作,在特定时间段推出限量版的产品,吸引消费者抢购。
综上所述,无论是必胜客还是王老吉,在互联网时代都充分利用了网络营销的力量。
他们通过社交媒体平台的活动,与消费者互动,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和用户忠诚度。
他们还通过个性化推荐和线上活动来吸引消费者,增加销售额。
这些成功案例再次证明,在互联网时代,网络营销是企业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王老吉网络营销案例分析一、公司简介广州王老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始创于 1828年,历经百多年的发展,现已成为我国中成药生产企业50强之一,曾荣获“中华老字号”、“全国先进集体”、“广东省医药行业质量效益型先进企业”和中国五星级企业等荣誉称号等。
王老吉药业拥有先进的厂房设备,管理规范、获得国家药检局颁发的GMP证书。
主要产品有王老吉系列、保济丸、保济口服液、小儿七星茶、清热暗疮片、克感利咽口服液、痰咳净、藿胆丸等,其中王老吉清凉茶、王老吉广东凉茶颗粒、保济丸、痰咳净等都被评为“广东省、广州市名牌产品”和“中国中药名牌产品” 。
王老吉药业一贯重视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公司内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约占员工总数的 50%。
公司承担的“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仪技术在中草药中的应用研究与开发”项目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广州市科技进步一等奖;首家建成全自动立体仓库;自行研制成功具国内外先进水平的全自动保济丸包装机,生产效率为引进的日本包装机的4倍。
公司积极与科研单位及大专院校合作,运用中药现代化最新的“三超”技术研制保济片、克感利咽口服液等新产品。
克感利咽口服液因在非典期间表现出对流感病毒和呼吸道常见致病菌有明显抑止作用,被列为“广东省抗 SARA和流感的重点科研攻关项目”;公司还与南丹麦大学签署了《克感利咽口服液抗病毒机理的研究》专项科技合作项目,以“科技输出”的形式成为欧盟传统药品法生效后,国内首家进入欧盟的企业。
王老吉药业一直热心资助社会弱势群体,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
2005年,香港同兴药业强势加盟王老吉。
香港同兴药业拥有雄厚的资本,具有超前的经营理念,管理科学、先进,特别是在中药海外销售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香港和东南亚地区拥有庞大的中药销售网络,将为王老吉产品进入国际市场打通渠道。
展望未来,王老吉药业将继续按照十六大提出的“走新型工业化路子”的目标,以信息化推动工业化,把公司建设成为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型工业企业。
王老吉网络营销案例分析一、公司简介:广州王老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始创于1828 年,历经百多年的发展,现已成为我国中成药生产企业50 之一,曾荣获“中华老字号” 、“全国先进集体”、“广东省医药行业质量效益型先进企业” 和中国五星级企业等荣誉称号等。
二、王老吉产品分析:王老吉以“清热解毒,预防上火” 这个特性打入市场。
2.1 产品的性能:(1)产品的性能有:清热解毒、祛痘养颜。
预防四时感冒发热,声沙哑痛。
主沉熬夜积火,燥热积滞、便秘、口干尿赤,牙痛溃疡等症,清热解毒、祛痘养颜。
(2)产品最突出的性能是:清热解毒预防上火(3)产品最适合消费者需求的性能是:清热解毒预防上火。
2.2:企业赋予产品的形象:王老吉诞生于1828 年,被称为凉茶始祖,成为当地人日常的保健医药饮品,用来“清热解毒袪暑湿” 。
并定位于“预防上火的饮料”推向全国。
2.3:消费者对产品形象的认识:由于“预防上火”是消费者购买红色王老吉的真实动机。
2.5:产品定位:预防上火的饮料。
三、王老吉消费者分析:3.1 消费者的总体态势:1. 广东的消费者饮用红罐王老吉主要在烧烤、登山等场合。
2. 浙南,饮用场合主要集中在“外出就餐、聚会、家庭” 。
3. 消费者的这些认知和购买消费行为均表明,消费者对红罐王老吉并无“治疗”要求,而是作为一个功能饮料购买,购买红罐王老吉的真实动机是用于“预防上火” ,如希望在品尝烧烤时减少上火情况发生等,真正上火以后可能会采用药物,如牛黄解毒片、传统凉茶类治疗。
3.2 现有消费者的态度: 消费者对红罐王老吉的评价是“不会上火”,“健康,小孩老人都能喝,不会引起上火。
四、王老吉的网络营销分析王老吉凉茶发明于清道光年间,至今已有175 年,被公认为凉茶始祖,有“药茶王”之称。
2003 年,王老吉的宣传推广投入4000 多万,2004 年则增加到1 个亿,2005 年1 个多亿,2006 年世界杯期间广告投入更是激增,全年的广告投入估计2 个多亿。
E-Marketin网络营销王老吉网络营销分析报告学号:姓名:授课:李琳王老吉网络营销案例分析报告作业题一一、公司简介王老吉凉茶为广药集团旗下产品,王老吉凉茶创立于清道光年间(1828年),至今近两百年历史,被公认为凉茶始祖。
凉茶起源于广东,经过王老吉企业的不懈努力与科技创新,已将凉茶文化从岭南一隅推广至全国乃至全世界,王老吉凉茶一直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厚爱与青睐。
历经百多年的发展,现已成为我国中成药生产企业50强之一,曾荣获“中华老字号”、“全国先进集体”、“广东省医药行业质量效益型先进企业”和中国五星级企业等荣誉称号等。
二、王老吉产品背景分析2002年以前,从表面看,王老吉是一个很不错的品牌,在广东、浙南地区销量稳定,盈利状况良好,有比较固定的消费群,销售业绩连续几年维持在1亿多元。
王老吉为中国老字号民族品牌,拥有超过170年历史,发展到这个规模后,加多宝的管理层发现,要把企业做大,要走向全国,就必须克服一连串的问题。
在王老吉进入消费者市场的早期,所有困扰中,最核心的问题是企业不得不面临一个现实难题:1、地域性:红罐王老吉无法走出广东、浙南。
2、消费群体固定:消费群针对南方人及注重养生保健的人为主要消费人群,主要是因为人家有这种习惯,王老吉在北方主要还是做形象,意在培养大众喝凉茶的习惯!3、竞争对手多:放眼整个饮料行业,以可口可乐、百事可乐为代表的碳酸饮料,以康师傅、统一为代表的茶饮料、果汁饮料更是处在难以撼动的市场领先地位。
4、品牌定位模糊:王老吉长着一副饮料化的面孔,让消费者觉得“它好像是凉茶,又好像是饮料”,陷入认知混乱之中。
如果用“凉茶”概念来推广,加多宝公司担心其销量将受到限制,但作为“饮料”推广又没有找到合适的区隔,因此,在广告宣传上不得不模棱两可。
三、成功的营销模式分析王老吉公司通过一些列的网络营销和广告传播等使其品牌知名度迅速上升,成为国内知名的饮料公司。
下面主要分析王老吉公司的病毒性营销(事件营销)、大众传播、分众传播、精准传播的适用对象、运作方式及营销效果分析。
王老吉营销案例王老吉是一种传统的中草药饮料,拥有几百年的历史。
在中国市场中,它一直以来都是一个非常受欢迎的产品。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市场竞争的加剧,王老吉的市场份额逐渐减少。
为了重新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和市场份额,王老吉公司决定推出一系列的营销活动。
首先,王老吉公司决定要重新包装他们的产品。
他们采用了一种更加现代和时尚的包装设计,旨在吸引更多的年轻消费者。
新的包装设计使用了明亮的颜色和吸引人的图案,使产品在货架上更加显眼。
此外,他们还改进了产品的标签和说明,以便消费者更容易了解产品的功效和成分。
接下来,王老吉公司决定利用社交媒体平台进行广告宣传。
他们创建了一个官方的微信公众号,并且在微博和其他社交媒体上发布了大量关于王老吉的内容。
通过这些渠道,消费者可以了解到更多有关王老吉的故事,他们的生产过程和质量控制,以及消费者的反馈和建议。
王老吉公司还利用社交媒体平台与消费者进行互动,回答他们的问题和解决他们的疑虑。
此外,王老吉公司还与一些知名的健康专家和名人达成合作。
这些专家和名人通过在电视节目、广告和活动中推广王老吉,树立了产品的形象和品牌实力,并对消费者产生了更大的影响力。
通过与这些人的合作,王老吉获得了更大的知名度和声誉,增加了消费者的购买意愿。
最后,王老吉公司决定进行一系列的促销活动。
他们推出了购买一送一的优惠,以及限时打折和折扣券等促销方式。
这些促销活动吸引了消费者的兴趣,并增加了他们购买王老吉产品的动力。
这一系列的营销活动有效地提高了王老吉的市场份额和知名度。
通过重新包装产品,利用社交媒体平台推广,与知名专家和名人合作,并进行促销活动,王老吉成功地吸引了更多的消费者,并取得了市场上的竞争优势。
这个营销案例证明了王老吉公司的智慧和勇气,以及他们在市场营销方面的成功。
王老吉的案例分析王老吉网络推广传播方法案例【案例背景】“怕上火,喝王老吉”,近年来,饮料行业的一匹黑马罐装饮料王老吉脱颖而出,一鸣惊人。
透过下面一组数据,我们不难看到王老吉的增长速度。
王老吉2002年销量1.8亿元,2021年销量6亿元,2021年销量15亿元,2021年销量超过25亿元(包括利包装),2021年销量更是超过了35亿元,加上盒装销量近40亿元,2021年销量则高达90亿元。
在南方一些地区的宴席上,“茅台酒、中华烟、王老吉”已成为不可缺少的几小件,打麻将熬夜、运动、看球赛后喝一罐王老吉更是成为一种时尚。
【案例简介】是什么原因使王老吉引爆凉茶市场,迅速飙红呢?梳理王老吉的发展史,我们注意到,有三大营销战役决定了这个品牌的崛起。
经分析,以下几方面是王老吉走向成功的关键。
(1)产品策略:精准的品牌定位任何一个品牌定位的成立,都必须是该品牌最有能力占据的,即有据可依。
如可口可乐说“正宗的可乐”,是因为它就是可乐的发明者,研究人员对于企业、产品自身在消费者心智中的认知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红罐王老吉的“凉茶始祖”身份、神秘中草药配方、175年的历史等,显然是有能力占据“预防上火的饮料”这一定位。
由于“预防上火”是消费者购买红罐王老吉的真实动机,自然有利于巩固加强原有市场。
可见,王老吉的成功,关键在于确定了自己独特且能打动消费者的品牌定位――“预防上火”。
这一定位具有高度差异性,同时避开了同可乐等国内外饮料巨头的直接碰撞竞争,开辟了自己的生存空间,为王老吉迅速引爆凉茶市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渠道策略:有力的营销手段有力的营销手段也是王老吉走向成功的“杀手锏”。
在销售模式上,王老吉采取总经销制,一个总经销商负责一个区域,经销商下面可发展多家邮差商(分销商),如批发邮差、餐饮邮差、士多邮差、夜场邮差、特通邮差、商超邮差、综合邮差等。
这种营销模式很好地控制整个价格体系,也保证各个分销环节的高利润,提高销售商的积极性。
王老吉网络营销案例分析
一、公司简介:
广州王老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始创于1828年,历经百多年的发展,现已成为我国中成药生产企业50之一,曾荣获“中华老字号”、“全国先进集体”、“广东省医药行业质量效益型先进企业”和中国五星级企业等荣誉称号等。
二、王老吉产品分析:
王老吉以“清热解毒,预防上火”这个特性打入市场。
2.1产品的性能:
(1)产品的性能有:清热解毒、祛痘养颜。
预防四时感冒发热,声
沙哑痛。
主沉熬夜积火,燥热积滞、便秘、口干尿赤,牙痛溃疡等症,清热解毒、祛痘养颜。
(2)产品最突出的性能是:清热解毒预防上火
(3)产品最适合消费者需求的性能是:清热解毒预防上火。
2.2:企业赋予产品的形象:王老吉诞生于1828年,被称为凉茶始祖,成为当地人日常的保健医药饮品,用来“清热解毒袪暑湿”。
并定位于“预防上火的饮料”推向全国。
2.3:消费者对产品形象的认识:由于“预防上火”是消费者购买红
色王老吉的真实动机。
2.5:产品定位:预防上火的饮料。
三、王老吉消费者分析:
3.1消费者的总体态势:
1.广东的消费者饮用红罐王老吉主要在烧烤、登山等场合。
2.浙南,饮用场合主要集中在“外出就餐、聚会、家庭”。
3.消费者的这些认知和购买消费行为均表明,消费者对红罐王老吉并无“治疗”要求,而是作为一个功能饮料购买,购买红罐王老吉的真实动机是用于“预防上火”,如希望在品尝烧烤时减少上火情况发生等,真正上火以后可能会采用药
物,如牛黄解毒片、传统凉茶类治疗。
3.2现有消费者的态度:
消费者对红罐王老吉的评价是“不会上火”,“健康,小孩老人都能喝,不会引起上火。
四、王老吉的网络营销分析
王老吉凉茶发明于清道光年间,至今已有175年,被公认为凉茶始祖,有“药茶王”之称。
2003年,王老吉的宣传推广投入4000多万,2004年则增加到1个亿,2005年1个多亿,2006年世界杯期间广告投入更是激增,全年的广告投入估计2个多亿。
近三年
王老吉广告投入连续以几何的趋势猛增。
通过08年汶川地震捐款事件的营销,让全国观众都进一步认识了王老吉,紧接着又借助北京奥运会,今年,王老吉又向玉树捐款1.1亿,又是广州亚运会的赞助商。
五、王老吉传播方式分析
5.1大众传播
5.2大众传播的受众对象:大众传播的对象是社会上的一般大众。
6 小结
红色王老吉的巨大成功,首先在于企业对产品的准确定位(去上火),发现了红色王老吉自身产品的特
性,从而成功地完成了王老吉的品牌定位。
其次,王老吉成功的网络营销,借助汶川玉树捐款事件的营销,通过北京奥运、广州亚运等活动的支持,建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
最后,王老吉还充分利用了广告传播的效果,使用了大众、分众等传播方式,通过电视广告、POP广告等,使得王老吉迅速最终红遍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