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标准体系(DOC 36页)
- 格式:doc
- 大小:202.11 KB
- 文档页数:40
广东省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一、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分类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是反映财政支出绩效总体现象的特定概念和具体数值,是衡量、监测和评价财政支出经济性、效率性和有效性,揭示财政支出存在问题的重要量化手段;是根据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要求,按照一定的分类标准,对财政支出内容和评价对象进行科学合理、层次清晰、实用可行的分类形成的指标体系。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两大类。
它是动态的,开放的,可扩充的,所选用的指标既可从每类指标和备选指标库中选取,也可以根据评价对象的特性设置指标,从而保证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一)定量指标。
定量指标指通过对收集的数据进行计算分析,以数量结果来说明评价对象的情况,包括基本(通用)指标和个性(选定)指标。
1、基本(通用)指标是被广泛应用在综合性绩效评价以及公共支出项目绩效评价的指标,包括基本财务指标、国家(国际)通行指标、公众关注指标等。
2、个性(选定)指标是在确定具体评价对象后,通过了解、收集相关信息、资料,结合评价对象不同特点和财政支出具体目标来设置(选定)的特定指标,包括绩效指标和修正指标,其中绩效指标按照财政支出的功能划分为九大类指标。
(二)定性指标。
定性指标指难以通过数量计算分析,而采取对评价对象进行客观描述和分析来反映评价结果的指标。
二、定量指标解释(一)基本(通用)指标。
基本(通用)指标主要评价财政支出绩效的共性方面,它是每个评价对象都必须采用的指标。
由资金到位率、资金使用率和支出效果率三项指标构成。
实际拨付金额其中:(1)目标效益是指项目申报时,可行性分析报告中明确提出所要达到的效益。
(2)实际达到的效果是指项目完成后实际达到的效益。
当效益是可以量化的数额时,采用相应的数额;当效益不可量化时,可采用专家评议、委托中介机构问卷调查、涉及对象评议等方法,得出结论。
具体如下:评议分为优、良、中、低、差五等,目标效益为100。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是指对政府部门及其项目实施的财政支出的效果、成果和影响进行评价的过程。
该评价探讨了财政支出的有效性、效率、公平性和可持续性等方面的问题。
在现代社会中,财政支出涉及到众多领域,如教育、卫生、基础设施等,因此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成为有效管理和使用财政资源的重要工具。
对于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定义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是评价财政支出绩效的前提。
根据具体项目和领域的不同,评价指标可以包括投入指标、产出指标和结果指标。
投入指标主要从资金、人力、物资等方面衡量;产出指标则是评价财政支出项目所产生的具体成果或提供的服务;而结果指标则是对财政支出产生的短期和长期影响进行评价。
2.评价绩效的方法和途径:绩效评价可以采用定性和定量的研究方法,如问卷调查、访谈、案例研究等。
此外,还可以运用相关统计数据、专家评估等手段进行评价。
为了提高评价的可信度和可靠性,绩效评价应该采取多种方法进行交叉验证。
3.确定评价的时间节点:根据不同的财政支出项目,评价的时间节点也有所不同。
有时需要评估短期内财政支出的绩效,有时则需要评估长期内财政支出的绩效。
确定时间节点是保证评价结果客观、科学和准确的关键。
4.制定评价的合理参照标准:评价绩效需要制定合理的参照标准。
这些标准可以是财政支出管理制度,也可以是同类项目的平均水平。
通过参照标准的比较可以更加客观地评估财政支出的效果。
5.制定评价绩效的信息公开和问责机制:评价绩效的过程应该具有信息公开和问责机制。
这样可以保证评价工作的透明度和公正性,同时也能形成正确的激励机制,推动政府部门和项目实施机构更加注重财政支出的效果和绩效。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目的是促进财政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财政支出的效益。
通过评估财政支出项目的绩效,可以发现问题、调整政策,从而提高财政支出的效果和成果。
同时,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还可以促进政府的透明度和责任感,增强政府与公民的互信关系。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框架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是对政府财政支出活动的效果和影响进行评估的过程。
通过评价财政支出绩效,可以帮助政府提高资源分配效率、优化政策制定和调整政府预算,进而提高公共服务的供给质量和满足公众需求。
下面是一个关于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框架的概述。
一、目标导向的评价指标1.经济效益:衡量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就业和投资的促进作用,如GDP增长率、就业率、投资增长等。
2.效率效益:评估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包括资源分配效率、节约成本和生产率的提高等。
3.财政可持续性:评价财政支出对财政可持续性的影响,包括财政收支平衡、债务水平、财政稳定性等。
二、社会绩效评价指标1.社会公平:评估财政支出对社会公平的影响,包括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和减贫等方面。
2.教育和健康:评价财政支出对教育和健康领域的投入和效果,包括教育经费占比、教育质量和教育平等程度,以及卫生保健资源投入和健康服务水平等。
3.基础设施建设:衡量财政支出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和效果,包括交通、水利、能源和通信等方面。
三、项目绩效评价指标1.效果评价:评价财政支出对项目实施效果的影响,包括预期成效的达成情况、项目实施情况和目标受众的满意度等。
2.过程评价:评估财政支出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绩效,包括项目管理效率、合规性、风险管理等方面。
四、可持续发展绩效评价指标1.环境影响:评估财政支出对环境的影响和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包括资源利用效率、排放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
2.城乡发展均衡:评价财政支出对城乡发展差距的影响,包括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供给的均衡和农村经济发展等方面。
3.社会责任:评估财政支出对社会权益、公共利益和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包括减少社会不平等、保障社会权益和促进企业可持续经营等方面。
以上是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框架的一个概述,根据具体评价对象和评价目的可以进行细化和拓展。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需要结合具体的评价对象和评估方法,建立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从多个维度对财政支出的绩效进行全面评估,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
一、财政支出定量指标
1、财政总支出:指政府在一定时期内,依据财政法及其他财政立法规定,实施各项财政支出的总额。
2、支出占GDP比重:指政府财政支出金额占GDP金额的比例,用来衡量政府支出在经济发展中的比重。
3、财政支出增长率:指财政总支出在一定时期内,同比增长的幅度,是衡量政府支出水平变化的指标之一。
4、财政支出结构:指财政支出去向构成的结构,反映政府在资源配置中各部门的程度。
二、财政支出质量指标
1、支出效率:指政府财政支出与服务产出之间的关系,政府支出分配是否合理、是否能够发挥最大的投入产出比率最大化,是衡量政府支出的一项重要指标。
2、支出质量:指政府财政支出出口涉及的项目、事项、服务项目等符合法律法规、各项政策和政府收支政策,项目完成质量合格的程度。
3、支出效力:指政府财政支出能够提高社会效益和发展水平、改善社会环境、改善人民生活、推动经济发展程度。
4、单位成本效益:指政府财政支出投入获得的相应效益,以投入财政支出金额和效益金额的比例来衡量政府支出的效益是否充分。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三篇篇一: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一级指标分值二级指标分值三级指标分值指标解释评价标准项目决策20项目目标4 目标内容 4目标是否明确、细化、量化目标明确(1分),目标细化(1分),目标量化(2分)决策过程8决策依据 3项目是否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部门年度工作计划;是否根据需要制定中长期实施规划项目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部门年度工作计划(2分),根据需要制定中长期实施规划(1分)决策程序 5项目是否符合申报条件;申报、批复程序是否符合相关管理办法;项目调整是否履行相应手续项目符合申报条件(2分),申报、批复程序符合相关管理办法(2分),项目实施调整履行相应手续(1分)资金分8 分配办法 2 是否根据需要制定办法健全、规范(1附件1财政支出项目绩效评价报告√完成结果评价评价类型:□实施过程评价□项目名称:信息系统运行维护项目单位:XX省海防与口岸办公室信息中心主管部门:XX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评价时间:20XX年1月1日至20XX年12月31日组织方式:□财政部门□主管部门□√项目单位√项目单位评价组评价机构:□中价机构□专家组□评价单位(盖章):XX省海防与口岸办公室信息中心上报时间:20XX年5月21日项目绩效目标表项目名称:信息系统运行维护障率-95% -90% 网络运行故障率1% 5%以下5%(含)-10%10%(含)-15%15%(含)以下项目测算明显或实施计划填写项目基本信息一、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实施单位主管部门项目负责人联系电话地址邮编项目类型经常性项目()一次性项目()计划投资额(万元)284.04实际到位资金(万元)284.04实际使用情况(万元)281.60其中:中央财政其中:中央财政省财政284.04 省财政284.04市县财政市县财政其他其他二、绩效评价指标评分一级指标分值二级指标分值三级指标分值得分项目决策20 项目目标 4 目标内容 4 4财政支出项目绩效评价报告一、项目概况(一)项目单位基本情况XX省海防与口岸办公室信息中心(以下简称信息中心)于20XX年1月19日正式批准设立,为省海防与口岸办公室下属的正处级财政预算管理事业单位,内设综合科、海防打私监管科、电子口岸监管科、邮轮游艇监管科4个科级机构。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方案1. 背景介绍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是政府部门衡量政府财政资源利用情况的重要手段之一,它能够评估政府的财政支出政策与目标的实现情况,同时也可以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目的是提高财政资源利用的效率和效果,以确保公共财政资金的合理分配和使用。
因此,建立一套有效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方案对于加强财政管理、提高财政资源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2. 目标和原则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目标是提高财政资源利用的效率和效果,实现合理公共财政资金的分配和使用。
在设计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方案时,需要遵循以下原则:•客观性:评价结果应基于客观的数据和事实,避免主观因素的影响;•全面性:评价范围应涵盖所有相关财政支出项目,并考虑到各方面的因素;•简洁性:评价方案应简明扼要,易于理解和实施;•可比性:评价结果应具有可比性,能够进行不同时间段和不同地区的比较。
3.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是评价财政支出绩效的重要依据,它包括经济效益指标、社会效益指标和环境效益指标。
下面是一个基本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示例:3.1 经济效益指标•资金利用效率:衡量财政支出资金的利用效率,如投资回报率、资金使用率等;•经济增长效果:评估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如GDP增长率、就业率等;•经济结构调整效果:评价财政支出对经济结构调整的作用,如产业结构调整、消费结构优化等。
3.2 社会效益指标•教育水平提高:评估财政支出对教育水平的提高影响,如教育经费占比、教育质量等;•医疗保障改善:衡量财政支出对医疗保障的改善效果,如医疗保障覆盖率、医疗服务质量等;•社会安全保障:评估财政支出对社会安全保障的影响,如社会保障覆盖率、社会福利等。
3.3 环境效益指标•环境污染减少:评价财政支出对环境污染的减少效果,如空气质量改善、水质改善等;•资源利用效率:衡量财政支出对资源利用效率的影响,如能源使用效率、水资源利用效率等;•生态保护:评估财政支出对生态环境保护的作用,如森林覆盖率、湿地保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