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8第一节_藻类植物
- 格式:ppt
- 大小:576.00 KB
- 文档页数:17
引言一、植物界的分门别类地球上的植物种类非常繁多,已被人们发现和记载的大约有50万种以上。
我国植物资源也极为丰富,仅种子植物就有3万多种。
要对数目如此众多,彼此又千差万别的植物进行研究,首先必须根据它们的自然性质进行分门别类,否则便无从入手。
按照林奈在1753年建立的两界分类系统,自然界分为动物界和植物界。
就整个植物界而言,人们通常将其分为16个门,它们是:二、植物分类的阶层系统整个植物界按其性质归纳为16个门,每个门中又包括许多种植物,例如,被子植物门就包含有20多万种植物。
因此,分类仅分到门是不够的,门只不过是植物分类最大的单位,门以下又可分为纲、目、科、属、种等阶层,加上界共是7个阶层。
有的阶层中包括的植物种类仍然很多,根据需要,有时在阶层中再按性质归纳为亚阶层,如亚门、亚科等,详见第三页表1。
三、种的命名㈠、物种的概念⒈ 物种,简称种,是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
但是直到目前为止,对种这个概念还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一书中也未给种下一个定义,是非常遗憾的),这也是长期以来生物学家们一直在争论的问题。
究竟什么是种呢?只能作一些解释,目前较令人信服的解释是:种是具有一定自然分布区和一定的形态、生理特征的生物类群。
同一种中的各个个体具有相同的遗传性状,而且彼此交配可以产生后代。
但与另一个种的个体杂交,在一般情况下,则不能产生有生殖能力的后代(即生殖隔离。
但有例外,如马+驴=骡,骡子有生育能力)。
种是生物进化与自然选择的产物。
如果在种内的某些植物个体之间,又有显著的差异,可视差异的大小,分为亚种、变种、变型等。
⒈ 亚种:是种内的变异类型,在地理上有一定的大的地带性分布区域。
⒉变种:也是种内的变异类型,但在地理上没有明显地地带性分布区域。
⒊变型:指形状变异较小的类型,如有毛无毛、花的颜色等等。
⒋品种:不是分类单位,是人为培育的,多基于经济意义。
㈡、植物命名法每一种植物,由于地区不同,语言不同,往往有不同的名称。
七年级上册生物的第一节藻类植物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生物的第一节藻类植物知识点
1、淡水藻类:蓝藻、水绵、衣藻、刚毛藻、轮藻、小球藻
2、海洋藻类:海带、紫菜、石花菜、裙带菜、马尾藻、鹿角菜
3、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大都生活在水中,少数生活在陆地上的阴湿处。
藻类植物的整个身体都浸没在水中,全身都能从环境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细胞里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
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
4、藻类的.经济意义:①藻类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可以作为鱼的饵料,放出的氧气除供鱼类呼吸外,还是大气中氧气的重要来源(可供地球90%的氧气)。
②海带、紫菜、海白菜等可食用。
③从藻类植物中提取的碘、褐藻胶、琼脂等可供工业、医药上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