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令系统及测试
- 格式:pdf
- 大小:14.37 MB
- 文档页数:62
七号信令基础测试(共计100分)1、单项选择1.1 在设定七号信令数据时,对开双方链路的SLC(信令链路编号)(A)。
(2分)A.必须相同B.最好相同,但可以不同C.必须从1开始D.必须从0开始1.2 某局给定的信令点编码为“27-255-04”(十进制),那么在“MTP 目的信令点表”中信令点编码应配置为(C)。
(2分)A.1834756(十进制)B.27-255-04(十进制)C.1B-FF-04D.1A-FF-041.3 No.7信令通道的速率为(A)。
(2分)A.64kbpsB.128kbpsC.256kbpsD.没有限制1.4 两信令点相邻是指:(A)。
(2分)A.两局间有直达的信令链路B.两局间有直达的话路,不一定有直达的链路C.两局间有直达的话路和链路D.两局间话路和链路都不直达1.5 信令链路编码是对(B)的编码。
(2分)A.连接到一个信令点的所有链路B.两个信令点之间的所有直达链路C.一个链路集内的所有链路D.到达目的信令点的所有链路1.6 一般在收到后向局发送的__B__消息后,表明已经向被叫用户送振铃音。
(2分)A.IAIB.ACMC.ANC/ANND.CBK1.7 两个交换局利用TUP消息完成一次呼叫接续控制,接续过程顺利,双方通话后被叫挂机结束通话。
此次呼叫对主叫计费。
下面列出了几个信令过程,请选出最有可能的一个。
(信令过程以双方发送的消息顺序排列)(C)。
(2分)A.IAM、SAO、SAO、ACM、ANC、CLF、RLGB.IAM、STB、CLF、RLGC.IAM、SAO、SAO、ACM、ANC、CBK、CLF、RLGD.IAM、SAO、SAO、ACM、ANN、CLF、RLG1.8 两个交换局利用TUP消息完成一次呼叫接续控制,但此次呼叫因为被叫用户线故障而失败。
下面列出了几个信令过程,请选出最有可能的一个。
(信令过程以双方发送的消息顺序排列)(D)。
(2分)A.IAI、ACM、ANC、CLF、RLGB.IAM、STB、CLF、RLGC.IAM、SAO、SAO、SST、CLF、RLGD.IAI、LOS、CLF、RLG1.9 两个交换局利用TUP消息完成一次呼叫接续控制,但此次呼叫因为被叫无应答结束。
ntn信令测试方案英文回答:NTN Signaling Test Plan.Introduction.Next-Generation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 (NTN) is a new generation of mobile network technology that is designed to meet the demands of future wireless services. NTN is based on a new architecture that is more flexible, scalable, and efficient than previous generations of mobile networks. Signaling is a critical component of NTN, as itis responsible for the exchange of information between devices on the network.Test Plan.The following test plan outlines the steps that will be taken to test NTN signaling.1. Define test cases. The first step is to define the test cases that will be used to test NTN signaling. These test cases should cover a wide range of scenarios, including both normal and abnormal conditions.2. Configure test environment. The next step is to configure the test environment. This includes setting up the NTN network and the devices that will be used to test the signaling.3. Execute test cases. Once the test environment is configured, the test cases can be executed. The results of the test cases should be recorded and analyzed.4. Analyze results. The final step is to analyze the results of the test cases. This analysis should identify any areas where NTN signaling is not meeting the requirements.Expected Outcomes.The expected outcomes of the NTN signaling test plan are as follows:NTN signaling will be able to support the demands of future wireless services.NTN signaling will be more flexible, scalable, and efficient than previous generations of mobile networks.NTN signaling will be reliable and secure.中文回答:NTN信令测试方案。
通信网络系统测试及质量标准系统测试及质量标准4.4.1 通信系统工程实施按规定的安装、移交和验收工作流程进行。
4.4.2 通信系统检测由系统检查测试、初验测试和试运行验收测试三个阶段组成。
4.4.3 通信系统的测试可包括以下内容:1. 系统检查测试硬件通电测试;系统功能测试。
2. 初验测试可靠性;接通率;基本功能(如通信系统的业务呼叫与接续、计费、信令、系统负荷能力、传输指标、维护管理、故障诊断、环境条件适应能力等)。
3. 试运行验收测试联网运行(接入用户和电路);故障率。
4.4.4 通信系统试运行验收测试应从初验测试合格后开始,试运行周期可按合同规定执行,但不应少于3个月。
4.4.5 通信系统检测应按国家现行标准和规范、工程设计文件和产品技术要求进行,其测试方法、操作程序及步骤应根据国家现行标准的有关规定,经建设单位与生产厂商共同协商确定。
Ⅰ 主控项目4.4.6 智能建筑通信系统安装工程的检测阶段、检测内容、检测方法及性能指标要求应符合《程控电话交换设备安装工程验收规范》YD 5077—98等有关国家现行标准的要求。
4.4.7 通信系统接入公用通信网信道的传输速率、信号方式、物理接口和接口协议应符合设计要求。
4.4.8 通信系统的工程实施及质量控制和系统检测的内容应符合表4.4.8的要求。
表4.4.8 通信系统工程检测项目表序号检测内容序号检测内容Ⅰ 程控电话交换设备安装工程3)电源供给1 安装验收检查4)接地电阻值1)机房环境要求 2 设备安装2)设备器材进场检验1)管线敷设3)设备机柜加固安装检查2)话筒、扬声器布置4)设备模块配置检查3)摄像机布置5)设备间及机架内缆线布放4)监视器及大屏幕布置6)电源及电力线布放检查 3 系统测试7)设备至各类配线设备间缆线布放1)单机测试8)缆线导通检查2)信道测试9)各种标签检查3)传输性能指标测试10)接地电阻值检查4)画面显示效果与切换11)接地引入线及接地装置检查5)系统控制方式检查12)机房内防火措施6)时钟与同步13)机房内安全措施 4 监测管理系统检测2 通电测试前硬件检查1)系统故障检测与诊断1)按施工图设施要求检查设备安装情况2)系统实时显示功能2)设备接地良好,检测接地电阻值5 计费功能3)供电电源电压及极性Ⅲ 接入网设备(非对称数字用户环路ADSL)安装工程3 硬件测试 1 安装环境检查1)设备供电正常1)机房环境2)告警指示工作正常2)电源供给3)硬件通电无故障3)接地电阻值4 系统检测 2 设备安装验收检查1)系统功能1)管线敷设2)中继电路测试2)设备机柜及模块安装检查3)用户连通性能测试 3 系统检测4)基本业务与可选业务1)收发器线路接口测试(功率谱密度,纵向平衡损耗,过压保护)5)冗余设备切换2)用户网络接口(UNI)测试6)路由选择 a.25.6Mbit/s电接口7)信号与接口 b.10BASE-T接口8)过负荷测试 c.通用串行总线(USB)接口9)计费功能 d.PCI总线接口5 系统维护管理3)业务节点接口(SNI)测试1)软件版本符合合同规定 a.STM-1(155Mbit/s)光接口2)入机命令核实b.电信接口(34Mbit/s、155Mbit/s)3)告警系统4)分离器测试(包括局端和远端)4)故障诊断 a.直流电阻5)数据生成 b.交流阻抗特性6 网路支撑 c.纵向转换损耗1)网管功能 d.损耗/频率失真2)同步功能 e.时延失真7 模拟测试 f.脉冲噪声1)呼叫接通率g.话音频带插入损耗2)计费准确率h.频带信号衰减Ⅱ 会议电视系统安装工程5)传输性能测试1 安装环境检查6)功能验证测试1)机房环境a.传递功能(具备同时传送IP、POTS或ISDN业务能力)2)会议室照明、音响及色调b.管理功能(包括配置管理、性能管理和故障管理)4.4.9 卫星数字电视及有线电视系统的系统检测应符合下列要求:1. 卫星数字电视及有线电视系统的安装质量检查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有关规定。
电信信令系统实验报告学生姓名: 王颢学号: 20091001928 专业班级: 07509413 指导教师: 郭金翠一.实验目的●了解七号信令的基本概念以及信令网结构。
●掌握不同的通信过程中信令传输的流程和不同信令消息包含的内容。
●实验室操作,结合理论知识,动手实践,锻炼实际动手能力。
二.实验内容1.固话与固话间通信:(1)主叫和被叫通话,主叫先挂机;(2)主叫和被叫通话,被叫先挂机;(3)被叫拒接,主叫挂机;(4)主叫呼叫,被叫忙;(5)被叫号码是空号;2.固话与移动电话间通信:(1)固话打移动,固话先挂机;(2)固话打移动,移动先挂机;(3)固话打移动,移动忙;(4)移动打固话,固话先挂机;(5)移动打固话,移动先挂机;(6)移动打固话,固话忙;(7)移动打固话,拒接;(8)移动打固话,被叫是空号;三.实验原理No.7信令方式,是在电话网中程控交换局的处理机之间可用一条专门的数据通路来传送通话所需的信令信息的一种信令方式。
七号信令系统在电话网上叠加了一个共路信令网,电话网实行电路交换,而共路信令网实行分组交换,两者互补,使传统电话网的功能得到极大地提高,同时将信令与语音通路分开,采用高速数据链路传送信令,传送速度快、呼叫建立时间短、信号容量大、更改与扩容灵活,通过终端控制设备,可以看清信令系统在交换机上的实现过程,监视通信过程中的信令流程。
四.实验结果1.关于七号信令的组成结构,信令链路,呼叫信令流程等相关知识(1)No.7信令系统组成No.7信令系统由公共的消息传递部分(MTP,Message Transfer Part)和独立的用户部分(UP,User Part)组成,如图所示:No.7信令系统组成MTP的内部由信令数据链路、信令链路功能和信令网功能组成,它们与用户消息处理构成No.7信令系统的四层功能结构。
(2) No.7信令系统体系结构No.7信令系统包含INAP:智能网应用部分;OMAP:操作维护应用部分;MAP:移动应用部分;TCAP:事务处理能力应用部分;BSSAP:基站子系统应用部分;ISUP:ISDN用户部分;TUP:电话用户部分;SCCP:信令连接控制部分MTP:消息传递;ISP:中间服务部分。
蓝牙原理讲解及信令测试流程蓝牙技术是一种无线通信技术,用于在短距离范围内建立设备间的通信连接。
从传输层来看,蓝牙技术使用了一种称为蓝牙协议栈的软件层,负责将数据在不同的设备间传输。
蓝牙的工作原理可以简述为以下几个步骤:扫描、连接、传输和断开连接。
首先,当一个蓝牙设备(通常是移动设备,如手机或电脑)打开蓝牙功能时,它会开始进行扫描。
扫描是通过发出脉冲信号并监听返回的信号来检测周围是否有其他可连接的蓝牙设备。
这些信号被称为蓝牙广播包,其中包含设备的标识信息。
一旦发现了其他设备的蓝牙广播包,设备之间可以开始建立连接。
在连接过程中,设备会交换一系列的信令以进行身份验证和建立可靠的连接。
这些信令通常包括设备的名称、蓝牙地址以及其他的连接参数。
连接建立后,设备之间可以开始传输数据。
蓝牙技术使用一种称为频率跳跃扩频的技术,将数据分成多个小包进行传输,并在不同的频率上发送这些小包。
这种技术可以有效降低干扰,并保证数据的可靠传输。
最后,当设备之间的通信完成时,它们可以断开连接。
断开连接会释放所有与连接相关的资源,并使设备可以重新开始进行其他连接。
在测试蓝牙设备的信令流程时,一般可以遵循以下步骤:1.配置测试环境:确保测试设备的蓝牙功能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可以使用专门的蓝牙测试设备或模拟器来进行测试。
2.启动测试设备的扫描功能:启动设备的蓝牙扫描功能,以便发现周围的可连接设备。
3.选择并建立连接:根据测试需求选择一个或多个可连接设备,并尝试建立连接。
在建立连接过程中,需要确保正确的信令交换以及身份验证过程。
4.传输数据:一旦连接建立完成,可以开始传输数据。
通过发送和接收数据包,测试设备之间的通信是否正常。
5.解析和分析信令:在测试过程中,可以使用专门的工具来解析和分析信令流。
这些工具通常可以显示信令的详细信息,如信号强度、设备标识和连接参数等。
6.测试连接稳定性:可以通过发送大量数据包并检查丢包率以及传输速率来测试连接的稳定性。
信令测试的原理与应用1. 什么是信令测试?信令测试是指对通信系统中的信令进行测试和验证的过程。
信令是指在通信过程中用于控制和管理通信的信息和指令。
信令测试主要包括对信令协议的测试、信令消息的测试、信令交互的测试等。
信令测试的目的是确保通信系统能够正常进行消息的交互和通信的控制。
通过信令测试,可以验证信令协议的正确性、性能和稳定性,帮助发现和解决通信系统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2. 信令测试的原理信令测试的原理是通过模拟信令消息的传输和交互,对通信系统的信令功能进行测试。
具体来说,信令测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信令协议测试:对通信系统使用的信令协议进行测试,验证协议的正确性和稳定性。
比如测试协议的编解码功能、消息的格式和语义是否符合规范,在不同的场景下测试协议的正确处理能力等。
•信令消息测试:对通信系统的信令消息进行测试,验证消息的正确性和完整性。
比如测试消息的组装和解析功能,验证消息的字段和参数是否正确,测试消息的传输和接收的可靠性等。
•信令交互测试:对通信系统中的信令交互过程进行测试,验证交互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比如测试信令的请求和响应的交互流程是否符合规范,测试信令的并发和并行处理能力,测试信令的超时和重传机制等。
3. 信令测试的应用信令测试在通信系统的开发、部署和运维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信令测试的几个常见应用场景:•开发测试:在通信系统开发的过程中,信令测试用于验证开发的信令功能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开发人员可以通过信令测试发现和解决开发过程中的问题,保证系统的质量和稳定性。
•部署测试:在通信系统的部署过程中,信令测试用于验证系统在不同的环境下的性能和功能。
比如测试信令在高负载情况下的表现,测试信令在不同网络条件下的可靠性,保证系统能够正常运行和提供服务。
•故障定位:在通信系统运行过程中,信令测试用于定位和解决系统中的故障和问题。
通过对信令的测试和分析,可以帮助找到故障的原因和发生的场景,提供故障排查和修复的指导。
中国一号信令测试功能 20040401中继板是中国一号信令板卡时,如果在开通过程中,出现号码已发出而接不通电话,或呼入时交换机不能接通分机等现象时,可以利用交换机自带的一号信令测试程序软件分析信令,找出问题,使呼叫正常接续。
一、NO1.前后向信令使用测试软件前,首先要了解中国一号信令的前后向信令。
前向信令为主叫端信令,后向信令为被叫端信令。
前向信令与后向信令在接续过程的不同阶段中,有不同的含义和作用。
在NO1信令标准中将前向信令分为前向I组与II组,后向信令分为后向A组与B组。
在后向A组的A3信令(即转向B组信令)发出前,由前向I组与后向A组构成互控关系;在A3信令发出后,由前向II组与后向B组构成互控关系。
前向I组信令主要代表数字信息,II组信令代表发端业务类别:KA信令在长途全自动接续时使用,为发端局向发端长话局前向传送的主叫用户类别信令;KC为长话局之间前向传送的接续类别信令;KE为市话局之间前向传送的接续类别信令;数字:1—0表示主叫号码、被叫区号和被叫用户号码。
向长途局KD为前向II组信令,表示本次呼叫发端业务类别表1 前向信令后向A组信令起控制前向数字信息的发码位次与证实作用,B组信令表示被叫用户状态。
A信令控制和证实前向I组信令的作用;KB信令表示被叫用户状态,作为前向II组的互控信令。
表2 后向信令信令发码顺序:交换机---端局的呼叫信令发送顺序注:发码顺序的文字符号,设被叫地区号码为2位--- X1 X2,被叫用户号码为6位—PQABCD,主叫用户号码为6位—P`Q`A`B`C`D`。
二、信令测试步骤:1.首先选择要测试的一号信令板地址,2.出入选择:测试呼出:电话经该中继板打出时信令过程测试呼入:有电话经该中继板打入时信令过程注:在测试时,不要同时有打出和打入,只能根据测试选择状态打出或打入,否则显示的命令将是错误的。
3.按‘开始测试’按钮,进入测试状态。
‘输出’为本端状态、‘输入’为对端状态,根据测试选择状态打出或打入一个电话,此时信令状态栏所占用的时隙会显示‘3’、‘7’、‘B’或‘F’,代表该时隙的不同状态:测试呼出时:‘B’为空闲/主叫或被叫挂机、‘3’为出局占用、‘7’为被叫应答、‘F’为主叫阻塞或出局占用证实。
实验三信令系统(2)有线接口信令一、实验目的1.通过对移动通信综合实验系统的操作、测量,了解移动通信系统与固定电话网的接口方式;2.观测掌握用户线接口方式时信令的种类及作用等。
二、实验内容1.用示波器观测实验系统有线接口单元的用户线信令。
2.用示波器观测MS操作时实验系统有线接口单元对MS-BS之间无线数字信令及有线接口单元-小交换机之间用户线信令的转换、转发。
3.用示波器观测MS主呼有线电话的呼叫接续信令传输全过程。
三、基本原理通信系统中除用户信息(如话音)外的一系列控制信号称为信令。
信令系统是整个通信网络的神经中枢,完成呼叫接续的建立、拆除、监控,以及信息的交换等一系列的操作与控制,保证用户信息有效且可靠的传输。
按信令传输通道与用户信息传输通道在物理上是否独立,信令分为共路信令及随路信令。
共路信令集中在独立的信令通道中传输(如固定电话网交换局间的信令)。
随路信令则在用户传输信息通道中采用时分、频分等方式随同用户信息一起传输。
移动通信系统中的信令又可分为有线信令和无线信令,空中接口信令(无线信令)在实验二中已详细研究,本实验将重点研究有线接口信令。
移动通信网接入公用电话网的方式通常有端局方式、中继线方式和用户线方式三种。
♦端局方式对于公用移动通信网和大型专用移动通信网,通常移动交换局作为市话网的一个分局通过局间中继线接入市话网,这就是端局方式。
这种方式系统容量大、接续速度快、使用方便。
♦中继线方式一些小型专业移动通信网,通信业务主要集中在移动通信网内部,当用户数不多、到市话网的总话务量不大时,就可通过小交换机接入市话网,小交换机通过若干条市话中继线和市话分局连接,各移动台相当于小交换机的无线分机。
这就是中继线方式。
♦用户线方式这种方式是直接把移动用户作为市话局的一个用户,进行有线转无线的移动通信,所有的交换业务全由市话交换局完成。
本实验系统采用用户线入网方式。
为方便起见,用一台小交换机模拟市话交换机。
Wi-Fi的信令测试原理主要是模拟现实网络的呼叫连接,通过AP(接入点)与Station(终端)之间的握手消息交互完成信号连接。
测试仪表会扮演Station或AP的角色,与被测件建立无线连接,并测试被测件的无线性能指标。
这种测试在某种程度上模拟了手机和基站注册、寻呼以及MOC、MOT的呼叫过程和通话过程。
然而,这种与测试仪表建立的通信与实际通信存在区别,例如,为了测试需要,如测试BER(比特错误率),有时需要被测件环回(loop back)基站发出的数据,这在实际情况中是不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