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探亲假规定
- 格式:doc
- 大小:27.50 KB
- 文档页数:2
机关事业单位探亲假有关规定
机关事业单位探亲假是指员工在特定条件下享受的用于探望亲
属的休假制度。
为了照顾员工的家庭需求,维护员工与家庭的关系
和健康发展,机关事业单位制定了一系列探亲假有关规定。
一、探亲假的适用范围
1. 探亲假适用于机关事业单位的在职员工,包括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事业单位等。
2. 探亲假适用于员工的近亲属,包括父母、配偶、子女等。
二、探亲假的申请条件
1. 员工必须与被探望的亲属具有直系亲属关系。
2. 探亲假必须提前向主管部门提交请假申请,并获得批准。
三、探亲假的时长和次数
1. 探亲假的时长根据员工与亲属的具体关系而定。
一般情况下,探亲假的时长在3-7天之间。
2. 探亲假的次数通常每年限制在一定范围内,具体限制根据单位规定而定。
常见的限制是每年不超过3次。
3. 特殊情况下,如驻外使领馆等单位,探亲假的时长和次数可能会有不同的规定。
四、探亲假的工资待遇
1. 一般情况下,员工在享受探亲假期间,单位将视其为正常工作状态,并按照正常工资进行发放。
2. 在特殊情况下,如员工的家庭遭遇重大变故等,单位可能会根据情况给予一定的特殊待遇。
五、其他相关规定
1. 探亲假期间,员工应当履行请假手续,并保持联系畅通,以备单位紧急联系或工作需要。
2. 在探亲假期间,员工必须遵守单位规定的各项管理制度,不得从事与工作岗位无关的活动。
3. 如员工未按规定请假或擅自延长探亲假期,单位有权据实情况进行处理。
以上就是机关事业单位探亲假的有关规定,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障外地员工的工作与家庭生活平衡,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满意度,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外地籍员工,即与配偶或父母分居两地、相距600公里以上的员工。
第三条探亲假制度遵循国家法律法规,尊重员工意愿,体现人文关怀,确保公司正常运营。
第二章探亲假规定第四条探亲假分为春节探亲假和其他时间探亲假。
第五条春节探亲假:1. 春节探亲假时间为1次,具体时间与天数由公司视当期实际情况而定,以下发的放假通知为准。
2. 春节探亲假期间,员工可享受往返路途时间和法定假期。
第六条其他时间探亲假:1. 与配偶或父母分居两地、相距600公里以上的外地籍员工,每年享有4次探亲休假机会。
2. 其他时间探亲休假每三个月休一次,在无特殊情况的前提下,限逢法定假期休(如不在法定假期休假者将不另加法定假)。
3. 每次探亲休假为7天(含节假日在内),含往返路途时间,另加法定假期,法定假不得两次合并休假。
第七条当年度中途入职或离职的人员,其年度可享受的探亲假天数按实际工作月数按比例计算。
第三章探亲假申请与审批第八条员工需提前7天向直属部门负责人提交探亲休假申请表,经审批后报送行政部审核。
第九条行政部在收到申请后,对申请进行审核,并将审核结果报送副总经理批准。
第十条探亲休假人需做好工作安排,确保请假期间工作不受影响。
第十一条探亲休假人休假期间,如遇特殊情况需调整休假时间,需提前向直属部门负责人提出申请,经审批后报行政部备案。
第四章探亲假待遇第十二条探亲休假期间,员工享有保留工作岗位和工资待遇。
第十三条员工休假期间,如需报销往返路费,按照公司相关规定执行。
第五章附则第十四条本制度由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解释。
第十五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原有相关规定与本制度不一致的,以本制度为准。
第十六条公司可根据实际情况,对探亲假制度进行修订和补充。
事业单位探亲假规定
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事业单位员工享有探亲假。
探亲假是指员工为了探望亲属,可以请假一段时间。
以下是事业单位探亲假的规定:
1.假期时长:
根据国家规定,事业单位员工享受探亲假的时长一般为最多30天。
具体的假期时长可以根据员工的具体情况灵活调整。
2.请假程序:
员工想要请探亲假,应提前向上级领导提出申请,并填写请假单,详细说明请假原因、时间等。
上级领导经过审批后,决定是否批准员工的探亲假申请。
3.请假条件:
员工可以请探亲假的条件一般为:
(1)员工所要探访的亲属为直系亲属,如父母、配偶、子女等;
(2)员工需要提供亲属的相关证明材料,如户口簿、身份证等。
4.工资待遇:
在享受探亲假期间,事业单位一般会按照相关规定支付员工劳动报酬,并与正常工资相当。
5.休假期间:
员工在探亲假期间,无需工作。
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事业单
位可能会要求员工随时保持联系,处理必要的工作事务。
6.延长假期:
如果员工在探亲期满后需要延长假期,需要提前向上级领导提交申请,并说明延长假期的原因。
上级领导会根据情况来决定是否批准延长假期。
7.违规处罚:
如果员工未经批准擅自延长探亲假期,属于违规行为,可能会受到相应的处罚,如减少工资、停止奖金发放等。
总结来说,事业单位探亲假的规定为员工提供了探访亲属的机会,让员工能够更好地照顾家庭,维护亲情关系。
但在享受探亲假的同时,员工也应注意履行相应的程序和规定,避免违规行为带来的不良后果。
关于明确外地籍员工往返路费报销标准的通知
各部门:
为进一步规范管理,经公司研究,现就外地籍员工往返路费报销标准明确规定:
一、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非*****籍的外地员工。
二、报销标准
(一)入住未****宿舍的非舟山籍员工按以下标准凭票按实报销:
1、浙江省内籍的员工每人每月报销标准400元,全年4800元;
2、浙江省外籍的员工每人每月报销标准600元,全年7200元。
(二)未入住*****宿舍的非舟山籍员工:
外地员工转正后满一年的,如在上半年的,当年即可报销每年一次的往返探亲路费。
如在下半年的,次年起报销每年一次的往返探亲路费。
三、报销方式
1、员工因工作原因当月不能报足的,可在下月累计报销。
截止年底如还有余额则直接转入员工工资。
2、根据公司制度及财务等规定,外地员工的往返及探亲路费报销票据原则上应为高速路桥费,火车票,长途大巴车票、轮船票等有效票据(飞机票除外)。
3、路费原则上每月报销一次,但最多不应超过一季度,公司综合部负责做好台帐登记工作。
四、本报销标准从*****起实行。
特此通知!。
国家休假探亲假规章制度一、休假制度1. 定义休假是指员工在规定的时间内,享受的有薪休息期间。
根据《劳动法》的规定,员工在连续工作一年以上的单位,享受有薪年假;连续工作满6个月不满1年的员工,享受有薪带薪休假。
2. 休假时长员工在单位工作满一年的,享有带薪假期。
带薪假期时间为每年15个工作日,并按照规定安排。
员工在连续工作6个月以上不满1年的,享有有薪年假。
年假时间为每年10个工作日,并按照规定安排。
3. 休假申请员工在享有休假时,需提前向单位提交休假申请,获得单位批准后方可休假。
在特殊情况下需要紧急休假的,员工应向单位提供确凿理由,并经单位同意后方可休假。
4. 休假薪资员工在休假期间,单位应按照员工的正常工资标准支付工资。
员工在休假期间享受的休息工资不得低于当月正常工资的80%。
5. 休假遵守员工在休假期间,应尽量保持良好的生活作息,不得在休假期间从事违法活动,如有违法行为,单位有权追究员工的法律责任。
二、探亲假制度1. 定义探亲假是指员工在休假期间,可以利用休假时间与家人团聚,增进亲情,拉近家庭关系的特殊假期。
探亲假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员工与家人团聚的需要,增进亲情,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幸福感。
2. 探亲假时长员工在休假期间,可以利用休假时间与家人团聚,享受探亲假。
探亲假的时长不得超过休假时间的一半,即带薪休假时间为15天,探亲假时间不得超过7.5天。
3. 探亲假申请员工在休假期间需提前向单位提交探亲假申请,并附上相关证明材料,如探亲家人的证件等。
单位在核实相关情况后批准探亲假。
4. 探亲假薪资员工在探亲假期间,单位应按照员工的正常工资标准支付工资。
员工在探亲假期间享受的休息工资不得低于当月正常工资的80%。
5. 探亲假遵守员工在探亲假期间,应尽量与家人团聚,增进亲情,不得在探亲假期间从事违法活动。
如有违法行为,单位有权追究员工的法律责任。
综上所述,休假和探亲假是员工在工作之余,可以放松身心,调整心态,与家人团聚,增进亲情的重要方式。
劳动法探亲假最新规定
一、探亲假的定义
探亲假是指员工因需要探望亲属而请假的一种特殊假期。
亲属一般包括父母、配偶、子女等直系亲属。
二、探亲假的时间
根据最新的劳动法规定,员工可以享受探亲假的时间为每年一次,假期不得超过10天。
但是,单位也可以根据员工的具体情况,适当延长假期时间。
例如,员工探望生病的父母,单位可以根据情况给予更长的探亲假期。
三、探亲假的报备
四、探亲假的工资待遇
员工在享受探亲假期间,单位应按照正常工资待遇给予其工资,即员工仍然能够获得正常的工资收入。
五、探亲假的临时替代
工作需要的岗位,单位可以在员工请假期间,安排其他员工或临时工进行替代,以确保工作的正常进行。
六、探亲假的延期与修缮
如果员工在探亲假期间遇到特殊情况无法返回工作岗位,例如亲属突发事故、疾病等,员工可以向单位申请延长请假时间。
单位会根据情况进行评估并决定是否批准,请假的延长时间一般不得超过10天。
七、休假结算与年假关联
探亲假与年假有一定的关联。
如果员工有剩余年假,员工可以将探亲假与年假进行抵扣。
即员工在享受探亲假期间,可以选择将部分或全部的年假用作补偿,请假期间的工资待遇按照正常标准给付。
总结而言,劳动法对探亲假的规定明确了员工在探望亲属时享受的权益,单位也应该依法提供相应的假期和工资待遇。
这些规定旨在保护员工的合法权益,加强员工与单位之间的相互关爱和合作。
当然,具体的探亲假政策还会根据国家法律和应对实际情况的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完善。
所以,员工在享受探亲假的时候,要及时了解最新的国家政策规定,与单位进行积极沟通,确保自己的权益得到合理保护。
劳动法职工探亲假的规定
一、探亲假的基本规定
1.探亲假的享受对象是职工和其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
2.探亲假的申请需提前向用人单位提出,并获得单位的批准。
3.探亲假的假期为法定节假日和年假外,具体假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职工和用人单位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确定。
二、探亲假的假期规定
1.探亲假的假期根据职工与探访对象的关系和探访距离的远近,分为
不同等级,假期长度从3天至30天不等。
2.探亲假的具体假期等级和长度如下:
a.配偶、父母探亲假:3天。
b.子女探亲假:7天。
c.兄弟姐妹探亲假:5天。
d.配偶、父母、子女探亲假:10天。
e.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探亲假:20天。
f.配偶、子女探亲假:15天。
g.三代同堂探亲假:30天。
三、探亲假的待遇
1.在职工享受探亲假期间,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支付职工工资和福利待遇。
2.在统筹安排工作之前,用人单位不得随意取消或延长职工的探亲假期。
3.当探亲假期结束后,职工应及时返回工作岗位,并按时参加工作。
四、申请探亲假的程序
1.职工在提出探亲假申请前,应当提供合法有效的与探访对象关系的材料证明。
2.探亲假的申请应当提前通知用人单位,并由单位进行审批。
3.职工应当在探亲假结束后,及时向用人单位提交探亲假期履行的相关材料和证明。
一起来学习探亲假国家规定2023探亲假规定1、职工探望配偶的,每年给予一方探亲假一次,假期为30天。
未婚职工探望父母,原则上每年给假一次,假期为20天,如果因为工作需要,本单位当年不能给予假期,或者职工自愿两年探亲一次,可以两年给假一次,假期为45天。
2、法律主观:探亲假天数的规定:(一)职工探望配偶的,每年给予一方探亲假一次,假期为30天。
(二)未婚职工探望父母,原则上每年给假一次,假期为20天。
(三)已婚职工探望父母的,每4年给假一次,假期为20天。
3、义务兵不能享受探亲假:义务兵不享受正常探亲规定,如因家中遇有特殊情况需请探亲的,要经团以上单位领导批准才行,其往返车船费可以报销。
探亲假的相关规定是怎样的?法律主观:职工探亲假期: (一)职工探望配偶的,每年给予一方探亲假一次,假期为30天。
休探亲假的规定:如果是员工想要探望自己的妻子或者丈夫的,每年给一方一次探亲假,三十天;还没有结婚的员工,每年一次探亲假,二十天或者两年一次探亲假,四十五天;已经结婚的员工,四年一次探亲假,二十天。
探亲假期分为以下几种:(1)探望配偶,每年给予一方探亲假一次,30天。
(2)未婚员工探望父母,每年给假一次,20天,也可根据实际情况,2年给假一次,45天。
(3)已婚员工探望父母,每4年给假一次,20天。
国家相关规定如下:义务兵不能享受探亲假:义务兵不享受正常探亲规定,如因家中遇有特殊情况需请探亲的,要经团以上单位领导批准才行,其往返车船费可以报销。
可以享受本规定探望父母待遇。
但是,职工与父亲或与母亲一方能够在公休假日团聚的,不能享受本规定探望父母的待遇。
第三条职工探亲假期:(一)职工探望配偶的,每年给予一方探亲假一次,假期为30天。
第4条规定探亲假期分为以下几种: (1)探望配偶,每年给予一方探亲假一次,30天。
(2)未婚员工探望父母,每年给假一次,20天,也可根据实际情况,2年给假一次,45天。
(3)已婚员工探望父母,每4年给假一次,20天。
第1篇一、引言探亲假,顾名思义,是指国家法律规定,职工因家庭原因需要探望亲属而享受的带薪休假。
在我国,探亲假是劳动者的一项基本权利,也是体现国家对职工家庭关怀的重要措施。
本文将详细介绍我国探亲假的国家法律规定,包括探亲假的概念、适用范围、休假时间、请假程序、工资待遇等方面。
二、探亲假的概念探亲假是指职工因家庭原因需要探望亲属而享受的带薪休假。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职工在符合规定条件下,可以申请探亲假。
三、探亲假的适用范围1. 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企业、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职工,均可申请探亲假。
2. 探亲假适用于职工的父母、配偶、子女、兄弟姐妹等亲属。
四、探亲假的休假时间1. 职工探望配偶,每年给予一方探亲假一次,假期为30天。
2. 职工探望父母,每4年给予一次探亲假,假期为20天。
3. 职工因特殊情况需要探望亲属,经单位领导批准,可以适当延长探亲假。
五、探亲假的请假程序1. 职工需提前向单位提出探亲假申请,并说明探亲原因、时间和地点。
2. 单位领导审批后,职工方可休假。
3. 职工休假期间,应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不得擅离工作岗位。
六、探亲假的工资待遇1. 职工在探亲假期间,工资照发。
2. 职工探亲期间的交通费、住宿费等费用,由单位按规定予以报销。
七、探亲假的法律责任1. 用人单位应当依法保障职工的探亲假权利,不得无故拒绝职工的探亲假申请。
2. 职工在探亲假期间,应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不得擅离工作岗位,否则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3. 职工因探亲假造成的工作损失,由用人单位按相关规定予以赔偿。
八、探亲假的相关政策1. 职工在探亲假期间,如遇国家法定节假日,可顺延假期。
2. 职工在探亲假期间,如遇单位组织集体活动,可优先安排。
3. 职工在探亲假期间,如遇特殊情况,如家庭突发事故等,可提前或延后休假。
九、总结探亲假是国家法律规定的一项重要福利,旨在保障职工的家庭权益。
2024年探亲假国家规定细则主要涉及到探亲假的范围和条件。
探亲
假是指员工可以根据国家法律规定,在特定情况下获得的一段时间的休假,以便与家人团聚、照顾亲朋好友或处理紧急事务。
下面是具体的规定细则。
一、探亲假的范围:
4.紧急事务:员工如果有紧急事务需要处理,比如家人重病、事故、
丧失等情况,可以申请探亲假。
员工需要提供相关的证明文件。
二、探亲假的条件:
1.工作时间:员工通常需要在公司连续工作满一年后才能享受探亲假。
在连续工作一年后,员工可以申请探亲假。
2.休假时限:员工每年可获得探亲假的最长休假时间为30天。
具体
休假时间的安排,可以根据员工与雇主的协商达成一致。
3.提前通知:员工需要提前通知雇主,提出申请探亲假的具体日期和
时长,以便公司能够安排工作和人员替代。
5.薪资和福利:在探亲假期间,员工通常可以获得部分或全部的薪资,具体薪资待遇可以根据公司政策和双方协商决定。
此外,员工在休假期间,可以继续享受公司的福利待遇。
三、其他注意事项:
1.探亲假不得用于各种旅游和度假目的,违规使用探亲假的员工将会
受到相应的处罚。
2.探亲假可以累积和带到下一年度使用,但是累积的探亲假的最长使
用期限为两年。
3.在探亲假期满后,员工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返回工作岗位,否则将会影响正常工作。
总之,探亲假国家规定细则旨在为员工和家人团聚、照顾亲朋好友或处理紧急事务提供便利。
员工需要根据规定提供相关证明文件,并在探亲假期满后返回工作岗位,以确保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同时,员工还需要遵守相关规定,不滥用探亲假的权益。
附件6:职工探亲假管理制度1 范围1.1 本制度规定了探亲假管理的有关条例.1.2 本制度适用于家在台州外且与父母、配偶不住在一起又不能在公休假日团聚的在岗在编、派谴制、合同制聘用职工(包括月薪制人员)、院内合同工和院聘A人员,不包括临时工(家指婚后常住地)。
此类职工无工作经历的,需在本院工作满一年且经见习期考核合格后次年起享受。
或新入院试聘期考核合格的次年起享受。
调入人员在试用期满后次年开始享受探亲假。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则的引用而成为本规则的条款。
-—国发(1981)36号关于公布《国务院关于职工探亲待遇的规定》的通知——财政部财事字(1981)第113号《关于职工探亲路费的规定》3 术语探亲假:是指按规定给予与家属分居两地的职工在一定时期内回家与父母或配偶团聚的假期。
“不能在公休假日团聚”是指不能够利用公休假日在家居住一夜和休息半个白天。
“父母”包括自幼抚养职工长大,现在由职工供养的亲属,不包括岳父母、公婆。
4 职责4.1 人力资源处负责按国家及浙江省相关政策贯彻执行探亲假制度,负责全院职工探亲假的审核审批。
5 探亲假休假时间规定5.1 职工国内探亲,享受探亲假时间按以下规定执行:2、职工探望配偶的,一年只给予一方探亲假一次。
3、已婚职工探望父母的,在这四年中的任何一年,经单位领导批准即可探亲。
5.2 探亲假原则上不能分期使用,但是,如果确因工作需要,不能让此职工较长时间的离开工作岗位,经所在科室领导批准,可以分期使用。
但是探亲路费,每年只能能报销一次。
5。
3 单位职工如有归侨、台胞、台属的,探亲假按(82)侨政会字第011号、劳人险(1983)16号、劳人险(1984)13号和劳人险(1983)71号等文件规定执行。
6 探亲假的其它规定6。
1 如果职工配偶在外地工作,结婚当年没有探亲假。
职工与配偶分居一年以上者,方可享受探亲假.6.2 职工父或母和职工配偶同居一地的,职工探配偶时,即可同时探望父或母,因此不能另外再享受探父母假。
机关事业单位探亲假有关规定机关事业单位探亲假有关规定一、探亲假概述探亲假是指机关事业单位员工为了探望亲属而暂时离开工作岗位的假期制度。
本章节将详细介绍探亲假的适用范围、假期长度和假期安排等内容。
1.适用范围探亲假适用于机关事业单位员工的亲属探访,亲属包括直系亲属(父母、配偶、子女)和其他亲属(兄弟姐妹、祖父母等)。
2.假期长度(1)直系亲属探亲假:最长假期不超过15个工作日。
但是当直系亲属患重病或者因特殊情况需要长时间照顾,可申请延长假期,最长延长不超过30个工作日。
(2)其他亲属探亲假:最长假期不超过5个工作日。
3.假期安排员工需提前向上级主管部门提交请假申请,经批准后方可离岗,假期期间不计入年休假。
二、请假申请与审批流程本章节将详细介绍机关事业单位员工探亲假的请假申请与审批流程。
1.请假申请员工提出的请假申请应包含以下内容:(1)请假事由:明确说明是探望哪位亲属,探亲原因。
(2)请假时间:明确请假起止日期。
(3)请假地点:明确探亲目的地。
(4)假期安排:如有特殊安排,需说明具体计划。
2.审批流程(1)员工填写请假申请,并提交给上级主管部门审批。
(2)上级主管部门审批通过后,将请假申请转交给人事部门备案。
(3)人事部门将请假情况通知员工,做好假期离岗手续。
三、离岗管理及返岗手续本章节将介绍机关事业单位员工离岗管理措施和返岗手续的具体要求。
1.离岗管理员工离岗前需办理以下手续:(1)提前通知:员工需提前通知直接上级及相关部门,确保工作交接。
(2)离岗记录:人事部门将离岗情况记录并归档。
2.返岗手续员工需要在假期结束后,提前一天向上级主管部门申请返岗,并按时履行返岗手续。
四、法律法规及注释1.本文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如下:(1)劳动法: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的劳动法律。
(2)机关事业单位:指国家行政机关、事业单位以及其他依法成立、由国家授权、调度的组织。
(3)探亲假:员工为了探望亲属而暂时离开工作岗位的假期制度。
浙江省探亲假规定参考文号:国发(1981)36号、(81)劳总险字12号、浙人字(81)052号、浙人字(81)080号、(81)财预字第265号、浙人薪[1997]163号为了解决职工同亲属长期分居两地的探亲问题,关心分居两地职工的生活,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使之安心地工作,解除职工的后顾之忧,国务院从1958年起建立了职工探亲假制度。
具体内容如下:(一)享受探亲假的条件1、探配偶的条件:凡在国家机关、人民团体和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工作满一年的固定职工,与配偶不住一起,又不能在公休假日团聚,可以享受探望配偶的待遇。
2、探父母的条件:凡在国家机关、人民团体和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工作满一年的固定职工,与父母不住在一起,又不能在公休假日团聚的,可以享受探望父母的待遇。
3、在杭省直单位享受探亲假的区域:在杭省直单位享受探亲假的区域,可参照杭劳薪(82)160号文件规定执行,即:凡本市公共汽车沿线经过和到达的地方,或本单位享受市公共交通月票待遇的,均不享受探亲待遇。
(二)职工探亲假期1、职工探望配偶的,原则上每年给假一次,假期为30天。
2、未婚职工探望父母,原则上每年给假一次,假期为20天;两年给假一次,假期45天。
3、已婚职工探父母的,每四年给假一次,假期为20天。
(三)探亲路程假职工享受探亲假待遇的,可根据实际需要给予路程假。
(四)路费报销职工探望配偶和未婚职工探望父母的往返路费,由所在单位负担。
已婚探父母的往返路费,在本人月基本工资(包括职岗津贴、省直补贴)30%以内的,由本人自理,超过本人月基本工资30%部分由所在单位负担。
(五)探亲假工资待遇职工在规定的探亲假期和路程假期内,按照本人基本工资标准发给工资,不包括奖金。
职务岗位津贴全额发给。
(六)探亲假、路程假均包括公休假日和法定节日内。
(七)探亲假中的有关问题说明1、职工与父母或母亲一方能在公休假日团聚的,不能享受本规定探望父母的待遇。
2、“父母”包括自幼抚养职工长大,现在由职工供养的亲属,不包括岳父母、公婆。
浙江省最新年休假、产假、婚假、病假规定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第一条为了维护职工休息休假权利,调动职工工作积极性,根据劳动法和公务员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等单位的职工连续工作1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以下简称年休假)。
单位应当保证职工享受年休假。
职工在年休假期间享受与正常工作期间相同的工资收入。
第三条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
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年休假的假期。
第四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享受当年的年休假:(一)职工依法享受寒暑假,其休假天数多于年休假天数的;(二)职工请事假累计20天以上且单位按照规定不扣工资的;(三)累计工作满1年不满1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2个月以上的;(四)累计工作满10年不满2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3个月以上的;(五)累计工作满20年以上的职工,请病假累计4个月以上的。
第五条单位根据生产、工作的具体情况,并考虑职工本人意愿,统筹安排职工年休假。
年休假在1个年度内可以集中安排,也可以分段安排,一般不跨年度安排。
单位因生产、工作特点确有必要跨年度安排职工年休假的,可以跨1个年度安排。
单位确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职工休年休假的,经职工本人同意,可以不安排职工休年休假。
对职工应休未休的年休假天数,单位应当按照该职工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
第六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人事部门、劳动保障部门应当依据职权对单位执行本条例的情况主动进行监督检查。
工会组织依法维护职工的年休假权利。
第七条单位不安排职工休年休假又不依照本条例规定给予年休假工资报酬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人事部门或者劳动保障部门依据职权责令限期改正;对逾期不改正的,除责令该单位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外,单位还应当按照年休假工资报酬的数额向职工加付赔偿金;对拒不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赔偿金的,属于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人员所在单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以及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属于其他单位的,由劳动保障部门、人事部门或者职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事业单位享受探亲假的规定审批稿一、总则为了保障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合法权益,规范探亲假的管理,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二、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本事业单位正式在编工作人员。
三、探亲条件(一)工作人员与配偶不住在一起,又不能在公休假日团聚的,可以享受探望配偶的待遇。
(二)工作人员与父亲、母亲都不住在一起,又不能在公休假日团聚的,可以享受探望父母的待遇。
“不能在公休假日团聚”是指不能利用公休假日在家居住一夜和休息半个白天。
四、探亲假期(一)探望配偶,每年给予一方探亲假一次,假期为 30 天。
(二)未婚工作人员探望父母,原则上每年给假一次,假期为 20 天。
如果因为工作需要,本单位当年不能给予假期,或者工作人员自愿两年探亲一次的,可以两年给假一次,假期为 45 天。
(三)已婚工作人员探望父母,每四年给假一次,假期为 20 天。
五、假期计算(一)探亲假期包括公休假日和法定节日在内。
(二)新录用的工作人员在试用期内不享受探亲假。
试用期满转正后,符合探亲条件的,方可享受探亲假。
(三)工作人员在探亲往返途中,遇到意外交通事故,造成交通停顿,以致不能按期返回工作岗位的,在持有当地交通机关证明,向所在单位提出申请后,其超假日期可以算作探亲路程假期。
六、审批程序(一)工作人员填写《探亲假申请表》,注明探亲对象、探亲地点、探亲时间等信息,并提交相关证明材料,如户籍证明、结婚证明等。
(二)所在部门负责人对申请表进行初审,核实工作人员的探亲条件和工作安排情况,签署意见后报人事部门。
(三)人事部门根据本规定对申请进行审核,确定是否批准探亲假,并根据工作需要合理安排探亲时间。
(四)经批准的探亲假申请,由人事部门通知工作人员,并办理相关手续。
七、相关待遇(一)工作人员在探亲假期间,工资、福利待遇不变。
(二)工作人员探望配偶和未婚工作人员探望父母的往返路费,由所在单位负担。
已婚工作人员探望父母的往返路费,在本人月标准工资 30%以内的,由本人自理,超过部分由所在单位负担。
探亲假国家规定根据我国《劳动法》的规定,企事业单位应当依法采取探望父母假、探望配偶假、探望子女假等休假制度,给予员工探亲假。
探亲假是指员工为了探望父母、配偶、子女等直系亲属而享受的休假制度。
探亲假是劳动者享受的一项合法权益,合理的探亲假政策能够有效地维护劳动者与家庭的关系,增强员工对企事业单位的归属感。
我国《劳动法》规定,员工每年可享受3天带薪探亲假,具体的探亲假条例和标准由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制定,各地区根据实际情况可适当调整。
探亲假的具体安排需要符合以下条件:1. 直系亲属:探亲假通常用于员工探访直系亲属,如父母、配偶和未成年子女等。
2. 限制时间:探亲假通常有一定的时间限制,通常为3个工作日,但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3. 证明文件:为了避免滥用探亲假制度,员工需要提供相应的证明文件,如父母、配偶或子女的身份证明。
4. 薪资保障:探亲假期间,员工仍然享受正常的薪资待遇,不应该因为请假而导致薪资减少。
5. 享受次数:根据《劳动法》规定,员工每年可享受一次探亲假。
探亲假的设立对员工和企事业单位都有一定的好处。
对于员工来说,探亲假能够提高家庭生活质量,增强与家人、亲人的情感沟通,提高家庭幸福感;对于企事业单位来说,探亲假制度能够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满意度,减少员工因家庭原因而产生的离职率,使员工更加稳定和忠诚。
在实施探亲假制度时,企事业单位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公平公正:在员工申请探亲假时,单位应当根据员工的具体情况进行审批,确保公平和公正。
2. 假期规定:单位应明确探亲假下的假期规定,包括假期的起止时间、探亲假的使用方式和假期期间的工资待遇等。
3. 确保工作流畅:单位需要合理安排员工的工作,确保员工请假期间的工作流程顺畅和效率。
4. 关心员工福利:单位应当关心员工的福利,并积极帮助员工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问题。
综上所述,探亲假作为一项合法的员工权益,有助于维护员工与家庭关系的和谐和员工的工作激情。
机关事业单位探亲假有关规定
机关事业单位探亲假有关规定
一、探亲假的概述
探亲假是指机关事业单位为了满足职工与亲属团聚的需求,在特定情况下给予职工的假期。
本章将详细介绍探亲假的适用范围、假期时长和假期费用等内容。
二、探亲假的适用范围
⒈适用对象:机关事业单位在编职工及其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
⒉适用条件:职工在单位连续工作满一年,且未因违纪、违法行为受到纪律处分。
三、探亲假的假期时长
⒈基本假期:职工在单位连续工作满一年后,探亲假基本假期为15天。
⒉特殊情况下的延长假期:特殊情况下,如长途探亲或远离工作地探亲,可根据实际情况延长探亲假期,最多不超过30天。
四、探亲假的假期费用
⒈工资待遇:探亲假期享受正常工资待遇,不扣减工资。
⒉交通费用:职工因探亲产生的往返交通费用,由职工自理。
⒊住宿费用:职工因探亲产生的住宿费用,由职工自理。
五、申请探亲假的流程
⒈提交申请:职工应提前向所在单位的人事部门或领导提出探
亲假申请。
⒉审批流程:单位人事部门或领导审核申请,确认职工符合探
亲假条件。
⒊假期安排:单位根据职工的申请做出假期安排,并通知职工
具体假期开始和结束日期。
六、其他注意事项
⒈假期过程中,职工需时刻保持方式通讯畅通,以备工作需要
联系。
⒉假期结束后,职工应按时复工,如有特殊情况需要延期返岗,应提前与单位沟通并获得批准。
附件:
附件一:探亲假申请表
法律名词及注释:无。
关于职工探亲待遇规定的实施细则为贯彻执行《国务院关于职工探亲待遇的规定》制定了关于职工探亲待遇规定的实施细则,下面是细则的详细内容,欢迎大家阅读。
关于职工探亲待遇规定的实施细则为贯彻执行《国务院关于职工探亲待遇的规定》(国发〔1981〕36号文,以下简称《探亲规定》),结合我省具体情况,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一条《探亲规定》中,职工探亲对象是指职工的父母和职工的配偶,不包括兄弟姐妹。
《探亲规定》所称的父母,包括职工未能独立谋生(十六周岁以前),受其抚养长大,现在仍与职工保持联系或由职工供养的亲属(不包括岳父母、公婆)。
职工的配偶已死亡或离婚,尚未再婚的,按未婚职工待遇办理。
职工的配偶、父母均已死亡,又未重新结婚而且身边没有子女者,如有十六周岁以下的未成年子女寄养在外地的,可参照未婚职工探亲待遇处理。
第二条学徒、见习生、实习生、试用人员在学习、见习、实习、试用期间,不能享受《探亲规定》的待遇,期满转为正式职工的,当年可以享受探亲待遇。
实行熟练期制的工人,在熟练期内不能享受《探亲规定》的待遇。
熟练期满并自参加工作之日算起工作满一年后,可以享受《探亲规定》的待遇。
工作满一年的固定职工已领工资当学徒的,按正式职工享受《探亲规定》的待遇。
原是国家机关、国营企业、事业单位工作满一年的在职职工(不包括学徒)、现役军人,从大、中专及技工学校毕业分配工作后,当年可享受《探亲规定》的待遇。
第三条经劳动部门批准使用的临时工、工,在一个单位连续工作满一年,今后仍继续留用的,未婚的可按《探亲规定》第三条(二)项探望父母,已婚的可按《探亲规定》第三条(一)项探望配偶;在一个单位连续工作满四年,今后仍继续留用的,可按《探亲规定》第三条(三)项探望父母。
第四条男女职工结婚后,分居两地,又不能在公休假日团聚的,当年可享受探望配偶的待遇。
职工带薪脱产到外地学习一年以上,不能在公休假日与配偶或父母团聚的,应利用学习假期回家探亲,可按规定报销其一次往返路费,被探望的亲属原则上不能到临时学习地点探望。
浙江省探亲假规定
参考文号:国发(1981)36号、(81)劳总险字12号、浙人字(81)052号、浙人字(81)080号、(81)财预字第265号、浙人薪[1997]163号
为了解决职工同亲属长期分居两地的探亲问题,关心分居两地职工的生活,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使之安心地工作,解除职工的后顾之忧,国务院从1958年起建立了职工探亲假制度。
具体内容如下:
(一)享受探亲假的条件
1、探配偶的条件:
凡在国家机关、人民团体和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工作满一年的固定职工,与配偶不住一起,又不能在公休假日团聚,可以享受探望配偶的待遇。
2、探父母的条件:
凡在国家机关、人民团体和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工作满一年的固定职工,与父母不住在一起,又不能在公休假日团聚的,可以享受探望父母的待遇。
3、在杭省直单位享受探亲假的区域:
在杭省直单位享受探亲假的区域,可参照杭劳薪(82)160号文件规定执行,即:凡本市公共汽车沿线经过和到达的地方,或本单位享受市公共交通月票待遇的,均不享受探亲待遇。
(二)职工探亲假期
1、职工探望配偶的,原则上每年给假一次,假期为30天。
2、未婚职工探望父母,原则上每年给假一次,假期为20天;两年给假一次,假期45天。
3、已婚职工探父母的,每四年给假一次,假期为20天。
(三)探亲路程假
职工享受探亲假待遇的,可根据实际需要给予路程假。
(四)路费报销
职工探望配偶和未婚职工探望父母的往返路费,由所在单位负担。
已婚探父母的往返路费,在本人月基本工资(包括职岗津贴、省直补贴)30%以内的,由本人自理,超过本人月基本工资30%部分由所在单位负担。
(五)探亲假工资待遇
职工在规定的探亲假期和路程假期内,按照本人基本工资标准发给工资,不包括奖金。
职务岗位津贴全额发给。
(六)探亲假、路程假均包括公休假日和法定节日内。
(七)探亲假中的有关问题说明
1、职工与父母或母亲一方能在公休假日团聚的,不能享受本规定探望父母的待遇。
2、“父母”包括自幼抚养职工长大,现在由职工供养的亲属,不包括岳父母、公婆。
3、学徒、见习生、实习生在学习、见习、实习期间不能享受探亲假待遇。
期满转为正式职工后,上半年转正的,当年享受探亲待遇;下半年转正的,下半年起享受探亲待遇。
4、职工在当年因其他事情已经和家属团聚过30天和30天以上的,不再享受探亲待遇。
5、具备探望父母条件的已婚职工,每四年给假一次,在这四年中的任何一年,经过单位领导批准即可探亲。
结婚当年已探过父母的,四年从下一年底开始计算。
6、当年享受探亲假,年休假减半。
7、探亲假期间结婚的,不再另给假期。
8、探亲假期间如遇丧事,假期不再另给。
9、结婚、离婚当年,不享受探亲假。
10、离休干部符合探亲条件的,可以享受探亲假。
退休的则不能。
11、户口不转而人在外地工作的,不能享受探亲假。
12、已办理过法律手续的,过继给别人,和养父母生活在一起,而不与生身父母生活在一起的,不能享受探亲假去探望生身父母。
只能利用其他假去探望。
13、出国援外人员的探亲的问题,根据(81)劳险便字94号文规定:“凡实行休假制度的职工,应该在休假期间探亲”。
出国援外人员回国休假一个月,已与配偶或父母团聚,故不应另外再享受探亲待遇。
14、职工探亲往返车船费,按下列标准开支:
(1)乘火车(包括直快,特快)的,不分职级,一律报硬席座位费,年满五十周岁以上并连续乘火车四十八小时以上的,可报硬席卧铺费。
(2)乘轮船的,报四等舱位(或比统舱高一级舱位)费。
(3)乘长途公共汽车的,凭据按实报销。
(4)探亲途中的市内交通费,可按起止站的直线公共电车,汽车,轮渡费凭据报销。
但乘坐市内出租机动车辆的开支,应由职工自理,不予报销。
(5)职工探亲不得报销飞机票。
因故乘坐飞机的,可按直线车,船票价报销,多支部分由职工自理。
15、职工探亲住宿费开支标准:
(1)职工探亲往返途中,限于交通条件,必须中途转车,转船并在中转地点住宿的,每中转一次,可凭据报销一天的普通房间床位的住宿费。
如中转住宿费超过规定天数的,其超过部分由职工自理。
(2)职工探亲途中连续乘长途汽车,夜间停驶必须住宿的,其住宿费凭据报销。
16、已婚职工探望父往返路费报销标准:
已婚职工探望父母的往返路费(包括车船费、市内交通费、住宿费),在本人基本工资(包括职务岗位津贴与省直补贴)30%以下的,由职工本人自理,超过部分由所在单位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