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道德与法治-诚实守信
- 格式:pptx
- 大小:2.92 MB
- 文档页数:20
初中道德与法治:关于诚信的讨论诚信是一个道德理念,它涉及到人们在社会交往和行为中的诚实、真实、正直等方面。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对于诚信的讨论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不仅与个人的品质和行为有关,也影响着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
本文将就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关于诚信的讨论展开探讨。
一、诚信的定义与重要性1.1 义务与自愿在讨论诚信时,首先需要明确其定义。
诚信意味着履行承诺,并以真实、公平和正直的态度对待他人。
这种态度既包括约束力强制的义务层面,也包括由内心自愿产生的主动行为。
1.2 个人品质与社会利益同时,我们还需要认识到诚信作为一个道德准则所承载的个人品质以及对整个社会而言所带来的利益。
在个人层面,保持诚实守信能够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并培养出可靠可信赖之名声;而在社会层面上,它则有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和秩序,促进公平正义的实现。
二、诚信在学习中的作用2.1 学术诚信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诚信尤为重要。
学术诚信是指学生在自己的学习活动中要保持真实性、独立性和合规性。
这意味着不抄袭他人的作品,不利用作弊手段获得好成绩等行为。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术诚信观念可以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并形成自主学习、勇于创新的精神。
2.2 团队合作除了个人层面上的诚实守信,在团队合作中也需要保持诚信。
任何一个团队,在顺利完成任务时都离不开团队成员之间互相信任和遵守共同约定。
因此,鼓励初中生在小组项目或班级活动中坚持真实交流、承担责任,锻炼他们与他人合作,并理解集体荣誉背后所蕴含的道德价值。
2.3 培养责任感与正直品质通过强调对知识获得的途径尊重,初中生将更加注重合法获取信息和资源。
此外,诚实、正直对于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决策与选择也具有重要影响。
只有保持真实,并承担自己的责任,才能有效促进成长、建立正确的人生观。
三、诚信在社会中的地位3.1 经济领域在经济领域中,诚信是商业活动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商业交易中要遵守契约精神,言而有信。
道德与法治复习题诚实守信的例子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诚实守信是道德与法治的重要核心价值观之一。
一个诚实守信的人不仅对自己负责,也对他人负责,同时也能够维护社会的稳定与秩序。
下面,我将为大家举出一些诚实守信的例子,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重要的道德原则。
举一个最简单也最常见的例子,就是在日常生活中的诚实守信。
当我们遇到错误或者犯错时,一个诚实守信的人会勇于承认错误,并及时进行纠正和道歉。
例如,如果我们在学校考试中作弊,一个诚实守信的人会主动向老师坦承错误,接受相应的处罚,并保证今后不再犯同样的错误。
这种诚实守信的行为不仅能够使我们受到他人的尊重,也能够让我们更好地成长和进步。
此外,在商业领域中,诚实守信也是非常重要的。
一个诚实守信的商人会遵守合同精神,履行合同义务,不会欺骗他人。
例如,如果一家公司承诺在一定时间内提供某种产品或服务,一个诚实守信的商人会按时履行承诺,确保产品的质量和服务的准确性。
这样不仅能够维护商业伦理,也会赢得他人的信任和口碑,帮助企业建立良好的声誉。
另外,政府和公务员也应该具备诚实守信的品质。
一个诚实守信的政府会履行承诺,遵守法律规定,并有责任保护人民的合法权益。
例如,在处理公共事务时,政府应该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公民,不偏不倚,不搞特权。
一个诚实守信的公务员也会秉公执法,不受任何私利驱动,将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
诚实守信还体现在日常的互助和帮助他人中。
一个诚实守信的人会遵守承诺,如在他人需要帮助时,积极伸出援手,并尽力帮助他人解决问题。
例如,如果我们答应去帮朋友修理电脑,一个诚实守信的人会按时去完成任务,保证朋友能够尽快使用电脑。
这种诚实守信的行为不仅能够增强人际关系,也能够帮助他人解决困难,共同建立和谐的社会环境。
总之,诚实守信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秉持的道德准则。
无论是在个人生活、商业交往,还是在政府管理中,诚实守信都是社会稳定和人际关系和谐的基石。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时刻牢记诚实守信的重要性,并通过自身的努力成为一个值得信赖的人。
2023年中考道德与法治易混易错:诚信
1. 诚信的含义?
诚信就是诚实、守信用。
2.为什么要讲诚信?(意义)
①诚信是核心价值观的一个价值准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一项民法原则。
②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
③诚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
④诚信促进社会文明、国家兴旺。
诚信即诚实守信。
“诚”就是内诚于己,诚实无欺、诚实做人、诚实做事,实事求是;“信”,就是外信于人,有信用、讲信誉、守信义。
3.如何做一个诚信的人?
①树立诚信意识,信守承诺。
②运用诚信智慧,做到恪守诚实的要求又尊重他人隐私。
③珍惜个人的诚信记录。
不讲诚信的人可以骗人一时,不能骗人一世,一旦被识破,他就很难在社会上立足,其结果既害了别人,也害了自己,使自己产生信任危机。
为人诚实,言而有信,能得到别人信任,也是自身道德的升华。
践约守信是我们诚实做人的核心。
4.诚信的基本要求
对人守信,对事负责,是诚信的基本要求。
恪守信用落实到具体行动上,即表现为一种积极负责的态度。
“做老实人,办老实事”是人们崇尚的行为准则,实实在在做事是个人得以立足、事业得以成功的保证。
敷衍了事、弄虚作假,就做不好事,更做不成大事。
5.诚实与信任的关系。
坚持诚实,就会赢得信任。
诚实与信任是一颗并蒂莲,诚实是获得信任的前提,对人诚实自然会获得人们的信任,对人不诚实就会产生信任危机。
信任的基础永远是诚实。
6.如何做诚实的人?
第1 页共2 页。
诚信中国热点聚焦信用中国发布失信联合惩戒对象2019年9月3日,国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发布“8月份新增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公示及情况说明”。
8月份,相关部门向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推送失信联合惩戒对象信息新增297623条,涉及失信主体258501个,其中法人及其他组织43870家,自然人214631人。
8月份退出失信联合惩戒对象主体129353个,其中法人及其他组织29726家,自然人99627人。
诚信档案2019年4月,全国20多个省份扎堆进行了2019年度公务员招录考试。
时间进入5月以来,多省份密集公布公务员考试的笔试成绩。
随着笔试放榜,一些省份也向外界披露了公务员考试的违纪情况,不少考生因作弊、雷同卷等问题被记入公务员考试录用诚信档案。
网络诚信宣传7月17日,由某某省委网信办、某某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某某省商务厅共同主办,某某省信用协会、奥一网承办的“打造清朗网络共建诚信某某”——2019年某某省网络诚信宣传活动在某某成功举行。
诚信建设近年来,从限制乘坐火车、飞机,到限制出境、限制购买不动产、限制高消费,严厉惩罚联合惩戒失信行为的制度笼子不断加固,提升了破坏诚信的自我成本,让那些见利忘义、败德失信者付出了代价。
一系列激浊扬清的有力举措犹如徙木立信,在社会上树起了“守信者一路畅通,失信者寸步难行”的风向标。
命题猜想1.经济合作中失信、组织考试作弊等受到惩罚,说明了什么?(1)不讲诚信的人可以欺人一时,不能欺人一世,且识破,就很难在社会上立足,其结果是害人害己。
(2)谁对自己不负责任,谁就要对这种不负责任所造成的后果负责。
(3)我国坚持依法治国。
做到执法必严、某某必究。
2列举社会上的不诚信现象(1)家庭:父母不兑现承诺;子女撒谎;偷拿父母的钱;(2)学校:抄袭作业,考试作弊、借东西不还、欺骗老师;假冒家长签字;涂改、续保自己的成绩;(3)社会:网络欺诈;电信诈骗;学历、职称造假;(4)企业:不履行合同;制假售假;虚假广告、拖欠工资;偷税漏税;价格欺骗;缺斤短两;雇人刷好评。
《诚实守信》说课文本一、教学目标的确立本课是统编《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第四课《社会生活讲道德》第三框的内容。
本框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引导学生知道诚信是一项民法原则,理解诚信的价值和意义,强调知;第二部分主要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践行诚信,在复杂情境中会运用诚信的智慧。
由此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树立诚信意识,做文明诚信的人,能以诚实守信作为为人处世的准则,积极参加社会诚信建设,为营造诚信的社会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2.能力目标:认识在社会生活中失信给个人和社会造成的危害,自觉践行诚信,做文明诚信的人,掌握运用诚信的智慧。
3.知识目标:知道对人守信和对事负责是诚信的基本要求,理解诚信的重要性和意义;知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诚信的具体要求。
二、重点、难点的预设本框共有两目:第一目《诚信无价》是本课的重点,引导学生认识到诚信对于个人、企业和社会的重要性;第二目《践行诚信》是教学难点,自觉践行诚信,做文明诚信的人,掌握运用诚信的智慧。
三、教学方法通过情境创设、指导归纳,帮助学生明确探究的方法,再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进行方法的训练,最终达成教学目标。
四、学法指导学习本课时,可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采用小组讨论法进行合作交流。
借助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获得探究、归纳的学习方法。
五、教学设想八年级学生正处于人格成长和形成正确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关键期。
青春期的学生情绪波动性大、易冲动,在朋友面前会轻易许诺而难以兑现;成人感的产生,使他们有爱面子的心理,为保全面子,有时不惜弄虚作假。
同时,学生交往中的诚信问题已经成为校园中值得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如考试作弊、包庇错误行为、言行不一、借物不还、轻易许诺而不兑现等,这些现象时有发生。
讲究诚信做人,拥有诚信的智慧已经成为全社会的要求。
预计安排一课时,使学生在知情意行方面实现统一。
本课设计了四个环节。
分别为:导入:以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诚信”的说文解字和关于“诚信”的名言解析入手。
初中道德与法治诚实守信的重要性在初中道德与法治的学习中,诚实守信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课题。
它不仅是一种道德规范,更是个人在社会中立足和发展的基石。
首先,诚实守信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与同学、老师、家人以及朋友的相处都离不开诚信。
想象一下,如果一个同学总是撒谎,答应别人的事情却做不到,那么其他人还会愿意和他成为朋友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相反,一个诚实守信的人,能够获得他人的信任和尊重,从而建立起真挚、深厚的友谊。
当我们真诚地对待他人,信守承诺,别人也会以同样的方式回应我们,这样的互动能够让我们的人际关系更加和谐、稳定。
其次,诚实守信对于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学习中,只有诚实对待自己的成绩,才能清楚地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从而有针对性地改进和提高。
比如,考试作弊虽然可能会带来一时的好成绩,但从长远来看,它掩盖了自己的真实水平,无法让我们真正掌握知识,最终会影响我们的学业进步。
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诚信更是不可或缺的品质。
无论是求职还是工作中,诚实守信的人往往更容易获得机会和晋升。
一个企业不会愿意聘用一个不诚实、不可靠的员工,因为这可能会给企业带来损失。
再者,诚实守信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
在一个社会中,如果每个人都能够做到诚实守信,那么交易就会更加公平、公正,社会秩序也会更加规范。
例如,在商业活动中,商家如果能够诚信经营,不欺骗消费者,就能够赢得良好的口碑和市场份额;消费者如果能够诚信消费,不恶意拖欠款项,就能促进商业的良性循环。
相反,如果社会中充斥着欺诈、谎言,那么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将被破坏,社会秩序也会陷入混乱,最终影响到每个人的生活质量。
从道德层面来看,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古往今来,有许多关于诚信的故事和名言警句。
比如“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一诺千金”等,都体现了人们对诚信的重视和推崇。
在现代社会,我们依然要传承和发扬这种美德,让诚信成为我们的行为准则。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看到了一些不诚信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