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物质的量(1)
- 格式:pdf
- 大小:769.21 KB
- 文档页数:9
高一化学物质的量知识点一、化学物质的量的概念化学物质的量是用来表示物质数量的物理量,通常用摩尔(mol)来表示。
化学物质的量与物质的质量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化学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是国际通用的。
二、摩尔质量摩尔质量是指一个物质中含有的质量与该物质的摩尔数之间的比值。
摩尔质量的单位为克/摩尔(g/mol)。
计算摩尔质量的方法是将该物质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的数值与单位g/mol相乘。
三、摩尔体积摩尔体积是指在一定条件下(通常是常温常压下),一个物质的摩尔数所占据的体积。
摩尔体积的单位为升/摩尔(L/mol)。
四、摩尔浓度摩尔浓度是指溶液中溶质的摩尔数与溶液体积的比值。
摩尔浓度的单位为摩尔/升(mol/L)。
计算摩尔浓度的方法是将溶质的摩尔数除以溶液的体积。
五、摩尔分数摩尔分数是指在混合物中,某一组分的摩尔数与所有组分的摩尔数之比。
摩尔分数没有单位,通常用小数表示。
计算摩尔分数的方法是将某一组分的摩尔数除以所有组分的摩尔数之和。
六、化学方程式中的物质的量关系在化学方程式中,各个物质之间的摩尔比可以根据化学方程式的系数得到。
化学方程式中的系数表示各个物质的物质的量比例。
七、气体的物质的量与体积的关系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nRT(P为压强,V为体积,n为物质的量,R为气体常数,T为温度),在一定条件下,气体的物质的量与体积成正比。
当温度和压强一定时,气体的物质的量增加,体积也会增加。
八、物质的量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物质的量是按照化学方程式的摩尔比关系进行反应的。
根据化学方程式中的系数,可以计算出反应物与生成物的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从而进行计量。
九、摩尔计算在化学实验和计算中,常常需要根据物质的质量、体积或摩尔浓度等信息计算出物质的物质的量。
根据摩尔质量、摩尔体积、摩尔浓度等的定义和计算方法,可以进行摩尔计算。
总结:化学物质的量是用来表示物质数量的物理量,摩尔是化学物质的量的单位。
化学高一必修物质的量一、物质的量的概念物质的量是描述物质数量多少的物理量,用符号n表示,单位是摩尔(mol)。
物质的量与物质内含的粒子数有关,即物质的量越大,粒子数也越多。
二、摩尔的概念摩尔是国际单位制中物质的量单位,它表示1摩尔物质内含有6.022 × 10^23个粒子,这个数值被称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用符号N表示。
摩尔是物质的计量单位,类似于张、千克等常见的计量单位。
三、物质的量与质量的关系物质的质量是指物质所含的物质量,用符号m表示,单位是克(g)。
物质的质量与其物质的量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即质量等于物质的量乘以单位摩尔物质的质量。
摩尔物质的质量是指1摩尔物质的质量,用符号M表示,单位是克/摩尔(g/mol)。
四、通过化学方程式计算物质的量化学方程式是描述化学反应过程的一种方法,通过化学方程式可以得到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摩尔比例。
根据摩尔比例关系,我们可以通过已知物质的量计算出其他物质的量。
例如,对于以下的化学方程式:2H2 + O2 → 2H2O根据方程式可知,2摩尔的氢气与1摩尔的氧气反应生成2摩尔的水。
如果已知氢气的物质的量为2mol,那么根据摩尔比例关系,氧气的物质的量为1mol,水的物质的量为4mol。
五、摩尔与体积的关系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气体的物质的量与其体积成正比。
这个规律被称为阿伏伽德罗定律。
根据阿伏伽德罗定律,1摩尔的任何气体在标准状态下(温度为273.15K,压强为1大气压)的体积为22.4升。
根据这个关系,我们可以通过已知气体的体积计算出其物质的量,反之亦然。
六、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控制物质的量,我们可以控制反应的进行程度,实现定量的化学反应。
在化学计算中,我们可以通过已知物质的量计算出其他物质的量,从而确定反应物的配比,以便进行合理的实验设计。
物质的量还可以用来计算溶液的浓度。
溶液的浓度可以表示为单位体积(升)中所含物质的量。
高一化学教案:物质的量 (优秀 6 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我精心为您带来了高一化学教案:物质的量 (优秀 6 篇) ,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家。
《物质的量》是人教版化学必修 1 第二章《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第三节内容。
本节内容在学生学习钠及其化合物、氯及其化合物后,建立宏观物质与微观粒子间的联系,可以帮助我们从定量的角度认识物质及其变化。
其中“配置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为学生必做实验。
对于定量认识物质及化学变化,学生初中学习过基于质量的化学方程式计算,并且掌握情况较好。
所以当学生接触“物质的量”这样一个相对比较抽象的学科概念,是比较难主动使用的。
所以教学过程,应该突出物质的量及相关概念的使用过程,在使用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物质的量及相关概念的的建立,确实为化学研究链接微观和宏观,提供了便捷的途径。
1、使学生初步认识并理解物质的量、摩尔概念的内涵,使学生初步了解物质的量的物理意义和阿伏加德罗常数,使学生初步掌握用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描述微观粒子的量,学生初步掌握微粒数与物质的量之间的换算。
2、能基于物质的量认识物质组成及其化学变化,运用物质的量、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简单计算。
3、认识物质的量在化学定量研究中的重要作用,能结合实验或生产、生活中的实际数据,并应用物质的量计算物质的组成和物质转化过程中的质量关系。
1、“物质的量”的物理意义,对“物质的量” 、“摩尔” 、“阿伏加德罗常数”名称和符号,以及他们之间的基本关系。
2、了解物质的量及其相关物理量的涵义和应用,体会定量研究对化学科学的重要作用。
“物质的量”的物理意义,对“物质的量” 、“摩尔” 、“阿伏加德罗常数”名称和符号,以及他们之间的基本关系。
( 一) 环节一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任务 1]教师引导:讨论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高一化学必修一物质的量笔记
高一化学必修一物质的量笔记
物质的量是高一化学必修一中的重要概念、重要内容,物质量的计算主要针对物质的质量和物质的体积,是测定物质的数量的重要方法。
从物质的体积计算物质量,可以根據比表計算密度來計算物质量,它是物质在某種溫度、壓力及特定液體中每立方厘米的質量。
通過量測物质体積及計算密度就可以求出物質質量,即D= m/V。
也可以用質量定律m=M×V,其中M為物質的摩爾質量而V為体積。
另一種量度物质的方法是以質量為基礎,即針對質量進行測量。
質量量測的類型有衡量天平、電子秤等多種,只要得到物質的質量,求出質量後再除以体積,即可得到物質的摩爾質量,即M= m/V,除以時間后可得到該物質的摩爾質量流速,即n=m/V×t。
物質的量是一個重要的概念,物質的量可以將質量、体積、濃度等參數結合起來計算出來。
它的量的幾種計算方式也是高一化学必修一所研究的重要內容,對于學生來說,弄清楚這些概念有助于以后的學習。
高一上化学知识点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是化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描述化学反应中物质的数量的性质。
在高一上学期的化学学习中,学生将接触到物质的量的概念以及相关的计算方法。
本文将围绕物质的量展开讨论,包括物质的量的定义、单位以及应用等内容。
一、物质的量的定义物质的量是指物质所含有的粒子数目。
在国际单位制中,物质的量的单位是摩尔(mol)。
1摩尔物质的量定义为包含6.02×10^23个粒子的物质。
这个常数被称为阿伏伽德罗常数(Avogadro's number),常用符号为NA。
物质的量可以通过实验测定得到,比如利用电子天平测量物质的质量,然后利用摩尔质量(单位:g/mol)计算出物质的量。
二、物质的量的计算1. 物质的量与质量的关系物质的量与质量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可以通过摩尔质量来计算。
摩尔质量是指1摩尔物质的质量,单位为g/mol。
物质的质量与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下式表示:物质的质量(g)= 物质的量(mol) ×摩尔质量(g/mol)2. 物质的量与体积的关系对于气体而言,物质的量与体积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可以通过摩尔体积来计算。
摩尔体积是指物质在标准状态下的体积,单位为升/摩尔。
物质的体积与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下式表示:物质的体积(L)= 物质的量(mol) ×摩尔体积(L/mol)三、物质的量的应用物质的量的概念在化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1. 物质的量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物质的量与生成物的物质的量存在定量关系。
通过饱和反应,可以确定不同物质的量之间的摩尔比。
这对于计算反应的理论产量以及实际产量非常重要。
2. 物质的量与化学方程式的关系化学方程式可以通过物质的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定量关系。
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系数表示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摩尔比。
通过化学方程式,可以准确地描述化学反应中物质的量的变化过程。
3. 物质的量与溶液中溶质的浓度的关系物质的量与溶液中溶质的浓度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高中化学-高一物质的量(第一课时)教案教学目标:1. 掌握物质的量和摩尔的概念。
2. 理解摩尔质量和摩尔体积的定义及其在化学计算中的应用。
3. 能够根据物质的量计算质量、体积等数值。
教学重点:1. 掌握物质的量和摩尔的概念。
2. 理解摩尔质量和摩尔体积的定义及其在化学计算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1. 让学生理解物质的量和摩尔的概念。
2. 让学生掌握摩尔质量和摩尔体积的定义及其在化学计算中的应用。
教学准备:1. 讲义、教具等。
2. 向学生出示实验器材图和化学反应现象图。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老师向学生出示实验器材图和化学反应现象图,然后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 “这些实验器材和化学反应有关系吗?”指导学生想一想实验器材是怎么来的,为什么能进行化学反应。
二、讲解(25分钟)1. 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是指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含粒子数的多少关系。
它是以摩尔为单位,记作mol。
1mol物质中所含粒子的数目称为阿伏伽德罗常数NA。
2. 摩尔摩尔是化学计量中粒子数目的单位,1mol氢原子的质量是1.008g,1mol氧分子的质量是32.00g。
因此,计算摩尔质量、摩尔体积等质量和体积物质的量用的都是摩尔。
3. 摩尔质量摩尔质量是一种物质量的度量单位,通常用于表达摩尔中所含物质的质量。
即物质中每一摩尔的质量称为摩尔质量,用单位g/mol表示。
4. 摩尔体积摩尔体积是指1mol气体的体积,标准条件下为22.4L。
如某些气体在不同条件下的摩尔体积可以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进行计算。
三、实例分析(10分钟)老师向学生出示一个问题:“一个分子的KClO3需要分解为KCl和O2,需要使用多少克KClO3才能得到2mol氧气?”引导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答。
四、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掌握了什么知识和技能?对化学反应有什么更深刻的认识?学生课后需要进行了解和巩固。
五、作业(5分钟)1. 编制2个摩尔质量数值的表格,其中包括一些常见的离子的摩尔质量。
高一上化学(huàxué)讲义(jiǎngyì)七——物质(wùzhì)的量一、有关(yǒuguān)概念1.物质(wùzhì)的量(1)概念:表示物质所含______________的物理量(2)符号:_______ (3)单位:_______2.摩尔(1)概念: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每1mol物质含有__________________个结构微粒。
(2)符号:_______3.阿伏加德罗常数(1)含义:实验测定__________中碳原子的个数(2)符号:______(3)单位:个/mol4.摩尔质量(1)概念:单位___________的物质的_____(2)符号:______ (3)单位:______5.气体摩尔体积(1)概念:单位___________的气体的_____(2)符号:______ (3)单位:______(4)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①标准状况:___℃、1atm即__________Pa②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任何气体):约__________(5)影响物质体积大小的因素: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物质的本性)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温度与压强来共同决定)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物质的量的大小)6.物质的量浓度(1)概念:用_____________溶液中溶解溶质的____________的多少来表示溶液的浓度(2)符号:______(3)单位:______7.稀释定律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加水稀释(xīshì)过程中,溶质的__________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推广(tuīguǎng):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有关(yǒuguān)计算关系1. m、n、N之间的计算(jì suàn)关系 n=____________________2.V、n、N之间的计算(jì suàn)关系 n=_____________________3.c、m、V、N之间的计算关系 c=______________________4.c、m%、ρ之间的计算关系 c=______________________5. 混合气体的平均分子量的有关计算(1)基本计算关系:________(2)变换计算关系:①M—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M—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密度与相对密度(1)密度计算表达式:_________所有物质:__________,标准状况下气体_____________ (2)相对密度计算表达式:______________7.阿伏加德罗定律:同____同____下,相同______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_______。
高一化学必修一物质的量讲解大全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第三节物质的量材料数量讲义(一)一、概念1物质的量(1)概念:表示物质所含微粒数目多少的物理量(2)符号:n(3)单位:摩尔(mol)2摩尔(1)概念: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每1mol物质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结构微粒。
(2)符号:mol(3)注:① 必须指定材料颗粒的名称,而不是宏观材料的名称,例如:不能说1摩尔氢和1摩尔氧,因为是这样指哪种微粒不明确。
② 常见的微观粒子包括分子、原子、离子、电子、质子、中子或它们的特定组合③当有些物质的微观粒子只有一种时,可以省略其名称3.阿伏伽德罗常数12(1)含义:12gc中碳原子数的实验测定(2)符号:Na(3)单位:个/mol(4)注:① Na的参考值是12g碳-12中的原子数12② C不仅是摩尔的参考物,也是相对原子质量的参考物23③ Na是一个实验值,在本阶段通常取6.02×10计算23④ 注意Na和6.02×10的差异4.摩尔质量(1)概念:每单位物质量的物质质量(2)符号:M-1(3)单位:gmol(4)说明:①使用范围:a.任何一种微观粒子b.无论是否纯净c.无论物质的状态② 与公式数量的比较:公式数量没有单位③ 与1mol物质的质量比较:5.气体摩尔体积(1)概念:每单位物质的气体体积(2)符号:VM(3)单位:lmol(4)标准条件下气体的摩尔体积5① 标准条件:0℃、1atm即1.01×10pa②理想气体:a.不计大小但计质量b.不计分子间的相互作用-1③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约22.4lmol(5)影响物质体积大小的因素:① 组成物质的粒子的大小(物质的性质)②结构微粒之间距离的大小(温度与压强来共同决定)③结构微粒的多少(物质的量的大小)6.物质的量浓度(1)概念:溶液浓度用单位体积溶解在溶液中的溶质量表示(2)符号:C-1(3)单位:moll一-1化学强制1第1章第3节物质的数量(4)说明:①物质的量浓度是溶液的体积浓度② 溶液中的溶质可以是纯物质或混合物,也可以是离子或分子7.相互关系:vn=n=m==cvnamvm(二)二、关于计算关系1.m、n、n之间的计算关系(1)计算关系:n?mn=mnanvv==(v指气体的体积)vmna22.4(2)使用范围:只要物质的组成不变,无论是何状态都可以使用2.v、n、n之间的计算关系(1)计算关系:n?(2)使用范围:①适用于所有的气体,无论是纯净气体还是混合气体-1②当气体摩尔体积用22.4lmol时必须是标准状况3.C、m、V和n之间的计算关系(1)计算关系:C?nmn??Vmvnav(2)适用范围:① 解决方案中必须使用上述计算关系②微粒数目是指某种溶质③ 如果溶液是通过将气体溶解在水中形成的,请特别注意以下几点:a.必须根据定义表达式进行计算b、氨中的溶质主要是nh3h2o,但以NH3为主c.溶液的体积不能直接用气体的体积或水的体积或气体与水的体积之和,而必须是通过v?m计算得到4.c、%、ρ计算关系(1)计算关系:C?1000??%m(2)使用范围:同一种溶液的质量分数与物质的量浓度之间的换算(3)推断方法:①根据物质的量浓度的定义表达式② 溶质的量,n?M五、计算mm③注意溶液体积的单位5.混合气体平均分子量的计算(1)计算依据:①1mol任何物质的质量(以g为单位)在数值上与其式量相等-1②1mol任何气体的体积(以l为单位)在数值上与气体摩尔体积(以lmol为单位)相同的mn―(3)转换计算关系:① M=?ni%mi(2)基本计算关系:m?―②m=―v%mii(4)使用说明:①(2)的计算式适用于所有的混合物的计算② (3)中的计算公式仅适用于与混合气体有关的计算2化学强制1第1章第3节物质的数量③(3)中的两个计算式之间应用了阿伏加德罗定律6.密度和相对密度(1)①计算表达式:??m五、② 使用说明:A.适用于所有物质,不受物质状态的限制,但也适用于所有混合物B.所有物质:m?虚拟机标准条件下的气体?22.4? (2)相对密度①计算表达式:d??1?m1m2? 2.② 使用说明:a.相对密度是在同温同压下两种气体的密度之比b、它不仅可以用于纯气体之间的计算,也可以用于混合气体之间的计算(三)三、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应用:定义: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这就是阿伏加德罗定律(即三同和一同)。
高一化学教案物质的量[第一课时](精选3篇)课时一内容:物质的量概念的引入【教学目标】1. 理解物质的量的概念,掌握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相对式质量和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
2. 能够运用物质的量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 掌握物质的量的概念及其相关术语的定义。
2. 理解物质的量与分子、原子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1. 理解物质的量的概念,能够运用物质的量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2. 理解物质的量与分子、原子之间的关系。
【教学方法】讲授法、示例法、讨论法【教学准备】投影仪、课件、实验器材、板书工具【教学过程】一、引入新知通过投影仪播放一段实验视频,要求学生观察实验,并回答以下问题:1. 实验中的物质量的变化是否与物质的种类有关?2. 实验中的物质量的变化与什么因素有关?二、概念解析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思考物质的量的概念。
然后通过示例解释物质的量的概念:1. 如果有一个苹果,我们可以用苹果的个数来表示,如一个苹果、两个苹果等。
那么,如果有一些水怎么表示呢?是否也可以用个数来表示?2. 由此引出物质的量的概念,并解释物质的量是指物质中含有多少个基本粒子(原子、分子)。
三、物质的量及相关术语的定义1. 引导学生回顾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并给出相对式质量的定义。
2. 给出物质的量的定义:物质的量是指物质中所含有的基本粒子(原子、分子)的个数。
3. 引导学生理解物质的量与分子、原子之间的关系。
四、小结概念,解答疑惑通过讨论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总结物质的量的概念及相关术语的定义。
五、练习与应用1. 练习:完成课本上与物质的量相关的练习题。
2. 应用:运用物质的量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反思】通过实验视频引入新知,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探索物质的性质与物质的量的关系。
通过示例解释物质的量的概念,能够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并且能够运用相关术语。
通过讨论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能够及时解答疑惑,提高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