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发射机的技术71页PPT
- 格式:ppt
- 大小:4.72 MB
- 文档页数:71
第三章 调频广播发射机3.1 概述在声音无线广播领域,目前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工作于中波和短波波段的调幅广播方式,一种是工作于VHF波段的调频广播方式。
我国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首先要解决幅员辽阔、人口覆盖问题和对外宣传问题,因此以中波和短波为主要方式。
进入80年代后,随着人们对高质量广播的需求越来越高,调频广播方式开始为各级电台采用,到80年代后期我国的调频广播迅速的发展起来。
中央及各级调频台大部分采用1K W~10KW功率等级发射机,发射台一般设置在高山上和电视塔上,覆盖着城市稠密的人群;中小城市一般采用自立式铁塔作支撑架设天线,多采用300W~5KW发射机,而县乡城镇多采用小调频10W~100W 发射机。
现在,我国的调频广播发射机研制生产能力已得到长足的进步。
本公司陆续推出了3W~10KW各功率等级的全固态调频立体声广播发射机,并已批量生产。
以后调频广播主要向数字化方向发展。
本书以本公司的部分调频发射机为参考机型,讲述调频立体声广播发射机的原理、操作与维护。
3.2调频广播的理论知识3.2.1 调频和调频波各种方式无线电广播都是把电磁波作为载体,以不同的方式把信息装载后发射出去,在接收端再以相应的方式把信息取出来。
前一过程称之为调制(Modulation),后一过程称之为解调(Demodulation)。
作为载体的电磁波称为载波;用数学表达式可表示如下:u c(t)=U c cos2πf c t 或u c(t)=U c cosωc t 式(3-1)式中:u c(t)为任意时间t的电压瞬时值;U c为载波信号的最大振幅;ωc(=2πf c)为载波信号的角频率;f c-载波频率;作为调制信号的音频,以单音为例,用数学表达式可表示如下:uΩ(t)=UΩcosΩt=UΩcos2πFΩt 式(3-2)式中:uΩ(t)为调制音频电压瞬时值;UΩ为调制音频电压的最大峰值;ωΩ为调制音频的角频率;FΩ为调制音频频率;到目前为止,作为发射机的主要调制方式有两种,即调幅AM(Amplitude Modulation)和调频FM(Frequeny Modulation)。
中波广播发射机工作原理及调制形式授课人于开山近年来,我国中波广播发射机技术发展很快,从电子管到固态机,为广播的安全播出打下坚实的基础。
实践证明,中波广播发射机的运行过程中会受到设备自身和外界条件的干扰而发生多种故障,影响中波广播发射机的正常工作,对此,对使用过程中的维护技术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对设备的功能和运行阶段进行分析,及时发现其中的问题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这些问题,是保证设备正常传播信号的前提,这就要求相关的维修技术人员掌握中波广播发射机工作的原理,熟悉设备的运行系统,积累丰富的维护经验。
调制的概念调制和解调是通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调制和解调,就无法实现信号的远距离通信。
所谓调制,就是将我们要传输的低频信号“装载”在高频振荡信号上,使之能更有效地进行远距离传输。
所要传输的低频信号是指原始电信号,如声音信号、图像信号等,称为调制信号。
具体地说,调制就是用调制信号控制载波的某个参数,并使其与调制信号的变化规律成线性关系。
因此,对模拟信号具有三种调制方式:调幅、调频和调相。
为了提高信号的频率,以便更有效地将信号从天线辐射出去。
由天线理论可知,只有当辐射天线的尺寸与辐射的信号波长相比拟时,才能进行有效的辐射。
而我们需要传送的原始信号,如声音等,通常频率较低(波长较长),所以需要通过调制到高频信号上,以便于天线辐射。
一、中波广播发射机的工作原理1、中波调幅的基本原理调幅基本原理为:一是需要调制的调制信号或叫基带信号,也就是我们要传送的有用信号,如声音、图形或编码信号,简称低周系统。
二是需要传送这些调制信号的载波(高频、射频)信号,简称高周系统。
低周信号从外界输入,高周信号由发射机振荡电路产生,分别经过各自的放大电路进行逐级放大,最后通过调制器对高频功率放大器进行幅度调制,由传输网络及馈线至天调网络上天线,完成发射工作。
中波广播发射天线实际是一个能量转换器,是把已调制的高频功率信号转化为电磁波信号来实现向外辐射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