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下数学总复习
- 格式:doc
- 大小:63.50 KB
- 文档页数:8
这篇《北师⼤版⼩学四年级下学期数学总复习教案》是为⼤家整理的,希望对⼤家有所帮助。
以下信息仅供参考总复习1、数与代数第1课时⼩数天地(第51课时)[复习内容] : 课本第102、103页的有关内容。
[复习⽬标] :1、复习⼩数四则运算,以及运⽤相关知识解决简单问题。
2、对学过的知识进⾏回顾、整理和反思,培养⾃我评价能⼒。
[复习重难点] :1、进⼀步理解⼩数意义。
2、提⾼运算能⼒。
[复习准备] : 课件[复习⽅法] : 练习法、⼩组讨论法。
[复习过程] :⼀、整理导⼊。
本学期我们⼜学了⼀些⼩数知识,回忆⼀下你学到哪些知识?⼆、整理知识。
让学⽣翻阅课本中的第⼀、三、五单元内容。
看看学了哪些知识。
1、学⽣独⽴翻阅课本。
2、让学⽣与同桌的伙伴交流,说说学到了哪些知识。
3、利⽤表格或络图的⽅法进⾏归纳整理。
(脚可以提供⼀些思路或表格)4、展⽰学⽣的作品。
三、课堂练习。
1、⼩数读写。
课件呈现:五点⼋七四⼆百三⼗点九 12.031.0230.082⼗⼆点零三零点零⼋⼆ 230.9⼀点零⼆三 5.87要求:(1)降落伞逐⼀出现,从上⽽下,降落平台⼀次性出现;(2)学⽣看“读数”找“写数”,看“写数””找“读数,判断降落点;(3)完成课本第102页的第1题。
2、⼩数计算。
完成课本第102页第2、3题。
教师以⼝算卡⽚出⽰,学⽣⼝答,部分题⽬让学⽣说说怎么想的,怎么算的,计算法则以及注意点。
3、解决问题。
(1)让学⽣说说⽣活中遇到的⼩数。
(2)结合⽣活情景,提出数学问题。
如:教室的长是7.8⽶,宽6.4⽶。
○1教室的周长是多少⽶?⾯积是多少⽶?长是宽的⼏倍?○2课件呈现:节⽇特别供应精致汉堡每块9.80元薯条每包5.50元可乐每杯3.85元根据情景图,提出数学问题。
学⽣可能会提出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问题。
四、巩固练习。
完成课本第102、103页的第4~10题。
第2课时⽅程(第52课时)[复习内容] : 课本第103、104页的有关内容。
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资料归类整理第一部分数与代数第一单元:四则运算【知识要点1】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重点内容】★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相加的两个数叫做加数,加得的数叫做和。
★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在减法中,已知的和叫做被减数,减得的数叫做差。
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和=加数+加数加数=和-另一个加数差=被减数-减数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加数+差【典型例题】根据864+325=1189直接写出下面两道题的得数。
1189-864= 1189-325=【知识要点2】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重点内容】★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相乘的两个数叫做因数,乘得的数叫做积。
★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在除法中,已知的积叫做被除数,除得的数叫做商。
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积=因数×因数因数=积÷另一个因数商=被除数÷除数除数=被除数÷商被减数=商×除数有余数的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被除数÷除数=商……余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除数=(被除数-余数)÷商商=(被除数-余数)÷除数余数=被除数-除数×商【典型例题】根据36×14=504直接写出下面两道题的得数。
504÷14= 504÷36=【知识要点3】有关0的运算【重点内容】★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
★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
★一个数减去0,还得原数。
★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
★0除以一个非0的数,得0。
★两个不等于0的相同数相除,商一定是1。
★0不能作除数,0可以作被除数。
【典型例题】计算0÷27+5×0+4【知识要点4】四则运算顺序【重点内容】★加、减、乘、除四种运算统称四则运算。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四年级数学下册复习资料1第一单元、乘法1、三位数乘两位数,所得的积不是四位数就是五位数。
2、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法则:先用两位数的个位上的数与三位数的每一位相乘,乘得的积和个位对齐,再用两位数十位上的数与三位数的每一位相乘,所得的积和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3、末尾有0的乘法计算方法:先把两个乘数不是零的部分相乘,再看两个乘数末尾一共有几个零,就在积的末尾加几个零。
4、25×4=100,25×8=200,25×16=400,125×8=1000,125×16=2000,24×5=120,11×11=121,12×12=144,13×13=169,14×14=196,15×15=225,16×16=256第二单元、升和毫升1、容量: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多少叫做这个容器的容量。
2、1升(L)=1000毫升(ml 、mL)3、从里面量长、宽、高都是1分米的正方体容器正好是1升。
从里面量长、宽、高都是1厘米的正方体容器正好是1毫升。
(正方体的长、宽、高都称为棱长)4、生活中一杯水大约250毫升;一个高压锅大约盛水6升;一个家用水池大约盛水30升,一个脸盆大约盛水10升;一个浴缸大约盛水400升;一个热水瓶的容量大约是2升,一个金鱼缸大约有水30升,一瓶饮料大约是400毫升,一锅水有5升,一汤勺水有10毫升,一瓶眼药水大约15毫升。
5、一个健康的成年人血液总量约为4000--5000毫升。
义务献血者每次献血量一般为200毫升。
6、1升水重1千克,1毫升水大约20滴。
第三单元、三角形1、围成三角形的条件(三边关系):较短两条边长度的和一定大于第三条边。
2、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对边的垂直线段是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是三角形的底。
3、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也就是当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的长度确定后,这个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都不会改变),生活中很多物体利用了这样的特性。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1.整数加法(1)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2)在加法里,相加的数叫做加数,加得的数叫做和。
加数是部分数,和是总数。
(3)加数+加数=和,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2.整数减法(1)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2)在减法里,已知的和叫做被减数,已知的加数叫做减数,未知的加数叫做差。
被减数是总数,减数和差分别是部分数。
(3)加法和减法互为逆运算。
3.整数乘法(1)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2)在乘法里,相同的加数和相同加数的个数都叫做因数。
相同加数的和叫做积。
(3)在乘法里,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4)1和任何数相乘都的任何数。
(5)一个因数×一个因数=积;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4.整数除法(1)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2)在除法里,已知的积叫做被除数,已知的一个因数叫做除数,所求的因数叫做商。
(3)乘法和除法互为逆运算。
(4)在除法里,0不能做除数。
因为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所以任何一个数除以0,均得不到一个确定的商。
(5)被除数÷除数=商,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
5.整数加法计算法则: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
6.整数减法计算法则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它的前一位退一作十,和本位上的数合并在一起,再减。
7.整数乘法计算法则先用一个因数每一位上的数分别去乘另一个因数各个数位上的数,用因数哪一位上的数去乘,乘得的数的末尾就对齐哪一位,然后把各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8.整数除法计算法则先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除数是几位数,就看被除数的前几位;如果不够除,就多看一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的上面。
如果哪一位上不够商1,要补“0”占位。
每次除得的余数要小于除数。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总复习1数与代数(有答案)一、填一填(17分)1.算式(496-32×5)÷12先算( )法,再算( )法,最后算( )法,结果是( )。
2.小数点左起第一位是( )位,计数单位是( )。
小数点右起第一位是( )位,计数单位是( )。
3.3个100,6个1,9个0.01组成的数是( ),四舍五入保留一位小数是( )。
4.0.26里面有( )个0.01;6.53的计数单位是( ),它有( )个这样的计数单位。
5.0.07扩大到它的1000倍是( ),40缩小到它的是( )。
0.5扩大到它的( )倍是50。
3.5缩小到它的( )是0.035。
6.不改变数的大小,把7.3改写成三位小数是( ),把8改写成两位小数是( )。
7.把8.37精确到十分位是( );1.004保留两位小数是( )。
8.1480米=( )千米 2.56吨=( )千克510平方米=( )公顷 2.34吨=( )吨( )千克9.在里填上“>”“<”或“=”。
5.44+3.94 3.94+5.44 2.03 2.300.76吨76千克 70平方分米7平方米10.41×73+59×73=(+)×,这里逆用了( )。
二、辨一辨(10分)1.在没有括号的四则运算中,一般都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
( )2.因为5.0=5,所以5.0和5没有区别。
( )3.在小数点的后面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 )4.8.15和8.199保留一位小数都是8.2。
( )5.0除以任何数都得0。
( )三、选一选(12分)1.125×8÷125×8的得数是( )。
A.1B.0C.64D.162.在下列数中,0可以去掉的是( )。
A.1.370B.370C.3.007D.0.373.4个百和7个百分之一组成的数是( )。
A.40.007B.400.7C.400.07D.400.0074.甲数是乙数的10倍,如果把乙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后是0.056,则甲数是( ),乙数是( )。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总复习平均数与复式条形统计图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总复习平均数与复式条形统计图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自己喜欢的情境学习数据整理,激发学习兴趣,感知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2、使学生感受、经历数据的整理过程,学会用分一分、排一排、数一数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正确填写统计表,能从中获得简单统计的结果。
3、重视培养学生的分散思维能力和与人合作的交际能力。
4、初步培养学生的有序观察、有条理思考的习惯和应用的意识,体验与同伴合作的欢乐。
教学重点:经历收集和整理数据的过程,初步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
教学难点:感受、经历数据的整理过程,能正确填写统计表,认识统计的意义和作用。
教学过程:一、课前谈话,激发兴趣。
1、今天,教室里来了许多听课的老师,我们应该跟他们说什么?(老师好)2、这节课,老师把小朋友们分成5个小组来共同学习。
还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你们最喜欢的小红花,比比看哪个小组得到的小红花最多,大家有信心吗?二、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1、(出示大象卡通图)小朋友们,瞧,今天谁来到我们班级和我们一起学习?你们喜欢它吗?你们应不应该向大象爷爷问声好呢?2、小朋友真有礼貌!大象爷爷为了感谢大家,决定带小朋友们去他的神奇果树园摘水果吃。
(出示果树)这些果树可真神奇啊!树上长满了苹果、梨、西瓜、桃子、草莓,小朋友想吃吗?每人摘一个自己最喜欢吃的水果。
3、让学生摘自己喜欢的水果。
师:怎样才能很快地看出同学们喜欢的水果的个数呢?4、让学生贴水果。
通过贴水果的活动,初步感知分一分、排一排、数一数的方法。
三、合作探究,体会领悟。
1、师:今天是大象爷爷的生日。
(出示图)看,很多客人领着全家、带着礼物来到大象家给他过生日(动物们头戴面具依次出现)。
你听,他们一起为大象爷爷唱起了生日歌(播放音乐)大家跟着一起唱吧!(学生欢快地唱起了生日歌)师:看了这张图,你想知道些什么?(学生提问题。
人教版小学四4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计算综合复习(附解析)1.直接写得数。
1138+= 43510-= 327-= 20.55+= 35= 7766+= 2539+= 7388+= ()()59÷= 30.85-= 2.直接写得数。
(结果化成整数或最简分数) 318-= 5299+= 1123+= 751010-= 111232+-= 5162-= 1245+= 2439-= 11=89- 134677++= 3.口算。
2133+= 1123+= 39+1010= 1156-= 5184-= 1-3÷8= 255366-+= 23155--= 4.直接写出得数。
1128-= 13108+= 317-= 2136-= 73÷= 1169-= 2511+= 11410+= 10.34+= 429-= 5.直接写出得数。
15612+= 7184-= 3144-= 425979++= 20.3= 561111+= 119-= 5193+= 733888-+= 250= 6.直接写出得数。
35188--= 5166-= 6477+= 3.9÷0.13= 20÷25= 1.02÷0.3= 14.1-2.7= 0.25÷5= 1.2÷0.06= 13.5÷5=7.口算。
5166+= 519-= 441111-= 31144-+= 3-17= 9155+= 50.78-= 3+16= 2.35+35= 2626913913+-+= 8.直接写出得数。
1324+=1159-=4193+=0.32= 3377-= 1147+= 2355+= 213-= 9.直接写出得数。
1139-= 1162+= 7299-= 731010-= 3348+=2113-= 1455+= 1178-= 1243+= 235-=10.直接写出得数。
5188-= 1134+= 519-= 31188--=30.45+= 7÷13= 35= 3534114+-=11.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练习题四年级下数学第一部分:小数知识班别。
姓名。
评价:一、填空:1、小数点左边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小数点右边第一位是小数位,第二位是小数点后一位。
2、小数的计数单位有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万分之一、十万分之一、百万分之一,分别写作0.1、0.01、0.001,其中最大的计数单位是百万分之一。
3、整数部分的计数单位有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其中最小的计数单位是个位。
2587100用小数表示是1.00,1000用小数表示是1.000,10用小数表示是10.000.1000用小数表示是1000.000,1000用小数表示是1000.000,1000用小数表示是1000.000.5、10.025读作十点零二五,100.005读作一百点零零五。
三百点七一写作300.71,零点零八九写作0.089.6、在下面的○里填上“>”、“<”或“=”。
3<2.6,4<7.23,0.458<0.546角<0.5元,4厘米<0.4米,5千克=500克3分米<13.0厘米,8.99元<9.00元7、0.32里面有32个0.01.0.7里面有7个0.1.1里面有10个0.1,0个0.01,0个0.001.8、0.5表示5个十分之一,0.87表示87个百分之一。
9、3.54中的3表示个位,5表示十分位,4表示百分位。
10、0.34的计数单位是百分之一,它表示有34个这样的计数单位。
11、一个数由8个百,3个一,5个十分之一,8个千分之一组成,这个数是0.8358,读作八百三十五点八三五八。
12、化简下面各数。
0.40=0.4,1.850=1.85,2.900=2.9,0.0800=0.08,12.000=1213、不改变数的大小,把下面各数写成三位小数。
0.9=0.900,30.04=30.040,5.4=5.400,8.18=8.180,14=14.00014、把3.6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是0.36,把3.14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是0.0314.15、把0.03扩大1000倍是30;把42缩小到它的千分之一是0.042.16、5.4扩大100位是540;0.0065缩小100是0..17、13厘米=0.13米,86克=0.086千克,109分米=1.09米5360米=5.36千米,25平方分米=0.0025平方米18、1.09米=109厘米,2.56吨=2560千克,2.3千克=2300克0.4平方千米=40公顷,0.04吨=40千克,0.05平方米=500平方分米。
四年级下册数学复习教案(精选5篇)小学数学总复习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通过分类活动,整理与疏通运算定律、性质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弄清简便计算的来龙去脉,体悟到凑整思想。
2.通过错例诊断、跟进练习,在真实场景中查漏补缺、自我反省,提高简便计算能力。
3.通过另眼鉴赏,从另一个视野体验运算定律的应用价值。
教学流程:一、激活知识、整理疏通1.收集课前学生出的可以简便计算的试题。
并校对反馈1259872+93+2821254(3/8+4/12)24546+541/53/8+5.36+4.642.对试题按一定标准分类。
(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交流等方式让学生自主探索分类。
)3.全班反馈。
预计学生会出现如下几种请款(1)按照各种运算定律各一类。
(五类,在黑板上贴出来)(2)按照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分成三类。
二、查漏补缺、跟进练习1.猜测前测题中哪些题错误的人数最多?762.50.44.4252/53.6-2/52.125641253/5+2/53/5+2/52.出示全班每题出错的统计数据,说一说感受。
3.错例诊断:通过让学生圈一圈、想一想、评一评等诊断与反思手段,达到对知识的查漏补缺,进一步完善运算定律与性质。
4.渗透简便计算的策略多样化与优化。
5.跟进练习(1)怎样简便就怎样算2-5/7+2/7(0.7+0.7+0.7+0.7)255.80.125+11.6(11+14)7.60.4(2)选一选1/381/38的正确答案选()(3/7+7/11)711的简便计算方法是()三、回顾整理,提炼思想。
对复习方法以及简便计算的思想作梳理与提炼四、另眼鉴赏,拓展提升小学数学复习教案篇二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的复习包括本册所学的主要内容。
复习共分为七部分: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万以内的加、减法,克和千克,图形与变换,解决问题,统计。
本学期所学的“找规律”内容,目的是开括学生的思路,不作为基本要求。
因此,在总复习中没有单独安排学习,只是在练习中带着练习。
小学数学同步计算四年级下——总复习总复习(一)1.用简便的方法算一算。
①25×94×8 ②50×24×6③49×12×5 ④37×40×5⑤1260÷28×168 ⑥1440×78÷32⑦52×1734÷51 ⑧441×13÷212.用简便的方法算一算。
①153+(625+77) ②20+(860+80)③136+(94+464) ④599+(190+101)⑤11×150-22×65 ⑥72×83-36×66⑦51×18-72×9 ⑧11×80+56×203.用简便的方法算一算。
①121+(155+89) ②248+(332+52)③415+(492+385) ④869-203-197⑤81×46-27×98 ⑥416-283+75+834.用简便的方法算一算。
①463+45+175+517 ②18.5-0.31-2.69+21.5③(2+4+6+…+98+100)-(1+3+5+…+97+99)④19.9+19.98+19.997+19.9996订正:用时:____________分钟|家长评一评:|签字:___________1.把分数化成小数,算一算。
2.填一填。
①5 t40 kg-679 kg=( )t②7 km37 m-956 m=( )km③8 m26 dm+8 dm15 cm=( )m④3 m190 mm+143 dm=( )m⑤5 元16 角+1 元7 角7 分=()元⑥12 元28 角5 分+158 角=()元3.算一算。
24.3-(11.8-2.91)=16.62+2.35-10.78=9.51+8.66-1.37=23.49-(13.92+2.08)=0.49+13.59-7.55=27.24-19.54+14.39=3.27+9.55-11.86=16.46+9.47-14.65=4.用简便的方法算一算。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知识点一、四则运算1、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3、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4、算式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括号里面的算式计算顺序遵循以上的计算顺序;5、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为四则运算;6、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提前算关于“0”的运算1、“0”不能做除数;字母表示:a÷0错误2、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a+0= a3、一个数减去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a-0= a4、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字母表示:a-a = 05、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字母表示:a×0= 06、0除以任何非0的数,还得0;字母表示:0÷aa≠0= 07、0÷0得不到固定的商;5÷0得不到商.练习:一、填空;1、一个数和0相乘,得 ;一个数和1相乘得 ;2、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 ;0除以任何非零的数都得 ;3、在一个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按顺序计算;4.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 ;5. 90-21×2÷12,计算时要先算 ;小括号里面有减法和乘法,要先算 ;6、650与250的和减去240除以8的商,算式是 ;7、5×□-8=5 □÷2+3=6 320÷□-52=288、南栅小学五年级同学植树45棵,四年级同学植树的棵数比五年级的2倍少18棵,四年级同学植树棵;9、根据下面的算式列出综合算式;1221×3=663 2217+123=340208÷16=13 340÷17=20663+13=676 500-20=480综合算式综合算式三.精心筛选;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与12÷4结果相等的式子是①12×2÷4×4 ②12÷2÷4÷2③12+2÷4+2 ④12-2÷12-22.32×5÷32×5=①1 ②0 ③5 ④253.47与33的和除以36与16的差,商是多少正确列式是①47+33÷36-16 ②47+33÷36-16③36-16÷47+33四、计算28÷7×5= 48+32-24= 64÷8-8= 24+16×6=48+52÷4= 100-5×4= 57-27÷3= 80-80÷4=我来当裁判员对的画“√”,错的画“×”并改正1 437-37×2+82 1500÷15-15×4=400×2+8 = 1500÷0×4=8008 = 04、计算下面各题;950+560÷14×28 70+80÷68-18五、解决问题1商店有苹果140千克,梨子是苹果的2倍,是葡萄的4倍,有葡萄多少千克2学校三、四年级都有6个班,三年级平均每班42人,四年级平均每班45人;三、四年级共有多少人二、观察物体二:1、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的范围不同2、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的形状不同知识要点节日礼物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的范围不同1、随着观察位置的高低与远近变化,能判断出观察对象的画面所发生的相应变化;2、根据观察到的画面,判断出观察者所在的位置;红旗广场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的形状不同1、通过观察、比较一些照片,能够识别和判断拍摄地点与照片的对应关系; 2、通过观察连续拍摄到的一组照片,能够判断照片拍摄的前后顺序;练习:下面这些图形分别是从哪些方向看到的2、下面这些图形是小华分别从什么方向看到的3、下面是小华给这个物体拍的照片,;用小正方体拼一个立体图形,使得从左面看和从上面看分别得到下面的两个图形;要搭成这样的立体图形最少需要个小正方体;最多需要个小正方体;这个图形是由8个小正方体拼成的,如果把这个图形的表面涂上红色,那么,只有一面涂红色的有个小正方体;有两个面涂红色的有个小正方体;只有3个面涂红色的有个小正方体;只有4个面涂红色的有个小正方体;只有5个面涂红色的有个小正方体三、运算定律及简便运算:一、加法运算定律:1、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a+b=b+a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一个数,和不变;a+b+c=a+b+c加法的这两个定律往往结合起来一起使用;如:165+93+35=93+165+35依据是什么3、连减的性质: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那两个数的和;a-b-c=a-b+c二、乘法运算定律:1、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a×b=b×a2、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三个数,也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一个数,积不变; a×b × c = a× b×c乘法的这两个定律往往结合起来一起使用;如:125×78×8的简算3、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这两个数分别与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a+b×c=a×c+b×c a-b×c=a×c-b×c乘法分配律的应用:①类型一:a+b×c a-b×c= a×c+b×c = a×c-b×c②类型二:a×c+b×c a×c-b×c=a+b×c =a-b×c③类型三:a×99+a a×b-a= a×99+1 = a×b-1④类型四:a×99 a×102= a×100-1 = a×100+2= a×100-a×1 = a×100+a×2三、简便计算1.连加的简便计算:①使用加法结合律把和是整十、整百、整千、的结合在一起②个位:1与9,2与8,3与7,4与6,5与5,结合;③十位:0与9,1与8,2与7,3与6,4与5,结合;2.连减的简便计算:①连续减去几个数就等于减去这几个数的和;如:106-26-74=106-26+74②减去几个数的和就等于连续减去这几个数;如: 106-26+74=106-26-743.加减混合的简便计算:第一个数的位置不变,其余的加数、减数可以交换位置可以先加,也可以先减例如:123+38-23=123-23+38 146-78+54=146+54-784.连乘的简便计算:使用乘法结合律:把常见的数结合在一起 25与4; 125与8 ;125与80 等看见25就去找4,看见125就去找8;5.连除的简便计算:①连续除以几个数就等于除以这几个数的积;②除以几个数的积就等于连续除以这几个数;6.乘、除混合的简便计算:第一个数的位置不变,其余的因数、除数可以交换位置;可以先乘,也可以先除例如:27×13÷9=27÷9×13四、连除的性质: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除以这两个数的积;a÷b÷c= a÷b×c1、常见乘法计算:25×4=100 125×8=10002、加法交换律简算例子:3、加法结合律简算例子:50+98+50 488+40+60 =50+50+98 =488+40+60=100+98 =488+100=198 =5884、乘法交换律简算例子:5、乘法结合律简算例子:25×56×4 99×125×8 =25×4×56 =99×125×8=100×56 =99×1000=5600 =990006、含有加法交换律与结合律的简便计算:65+28+35+72===7、含有乘法交换律与结合律的简便计算:25×125×4×8===乘法分配律简算例子:1、分解式2、合并式25×40+4 135×12—135×2 =25×40+25×4 =135×12—2=1000+100 =135×10=1100 =13503、特殊14、特殊299×256+256 45×102 ===== == =5、特殊36、特殊499×26 35×8+35×6—4×35 =======一、连续减法简便运算例子:528—65—35 528—89—128 528—150+128 =528—65+35 = ==528—100 = ==428 = =二、连续除法简便运算例子:3200÷25÷4=3200÷25×4=3200÷100=32三、其它简便运算例子:五、有关简算的拓展:102×38-38×2125×25×32125×88 37×96+37×3+37易错的情况: 38×99+99四、小数的意义和性质:1.小数的产生:在进行测量和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常用小数来表示;2、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来表示;3、小数是十进制分数的另一种表现形式;4、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分别写作、、……5、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6、小数的数位是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最高位是十分位;整数部分的最低位是16.378的计数单位是0.001;最低位的计数单位是整个数的计数单位26.378中有6个一,3个十分之一0.1,7个百分之一0.01,8个千分之一0.001;36.378中有6378个千分之一0.001;49.426中的4表示4个十分之一0.14在十分位8、小数的读法:先读整数部分按照原来的读法,再读小数点,再读小数部分;读小数部分,小数部分要依次读出每个数字,而且有几个0就读几个0;9、小数的写法:先写整数部分按照原来的写法,再写小数点,再小数部分:写小数部分,小数部分要依次写出每个数字,而且有几个0就写几个0;10、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注意:小数中间的“0”不能去掉,取近似数时有一些末尾的“0”不能去掉;作用可以化简小数等;分位相同,就比较百分位;4以此类推,直到比较出大小;12、小数点的移动长度单位:千米————米————分米————厘米面积单位:平方千米———公顷———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质量单位:吨————千克————克单位换算:1高级单位转化成低级单位=======乘以进率,小数点向右移动;2低级单位转化成高级单位=======除以进率,小数点向左移动;14、小数的近似数用“四舍五入”的方法:1保留整数,表示精确到个位,就是要把小数部分省略,要看十分位,如果十分位的数字大于或等于5则向前一位进一;如果小于五则舍;2保留一位小数,表示精确到十分位,就要把第一位小数以后的部分全部省略, 这时要看小数的第二位,如果第二位的数字比5小则全部舍;反之,要向前一位进一;3保留两位小数,表示精确到百分位,就要把第二位小数以后的部分全部省略,这时要看小数的第三位,如果第三位的数字比5小则全部舍;反之,要向前一位进一;4为了读写的方便,常常把不是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改写成“万”作单位的数就是小数点向左移4位,即在万位的右边点上小数点,在数的后面加上“万”字;改写成“亿”作单位的数就是小数点往左移8位即在亿位的右边点上小数点,在数的后面加上“亿”字;注意:带上单位;然后再根据小数的性质把小数末尾的零去掉即可;5在表示近似数时,小数末尾的“0”不能去掉;练习:一、我会填;1、一个小数由、和三部分组成;2、小数点左边第二位是位,它的计数单位是 ,第四位是位,它的计数单位是 ;小数点右边第一位是位,它的计数单位是 ,第三位的计数单位是 ;3、小数读作 ,2表示 ,5表示 ;4、3个1,5个和1个写成小数是 ;5、的计数单位是 ,它有个这样的计数单位;的计数单位是 ,它有个这样的计数单位;6、大于8而小于9的一位小数有个;7、把扩大倍是15,缩小倍是;把缩小为原数的十分之一是 ;二、我来当法官;1、小数都比1小.2、小林身高是米.3、读作:零点十四4、是1的十分之一, 是的10倍.5、把6写成两位小数是.6、小数点的未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三、单位换算2吨20千克=吨公顷=平方米1时30分=时 260平方米=公顷四、涂色表示下面各小数:米五、按要求写数;五、三角形:1、三角形的定义: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或重合,叫三角形;2、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做一条垂线,顶点和垂足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叫做三角形的底;三角形只有3条高;重点:三角形高的画法;3、三角形的特性:1、物理特性:稳定性;如:自行车的三角架,电线杆上的三角架;4、边的特性: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5、为了表达方便,用字母A、B、C分别表示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三角形可表示成三角形ABC;6、三角形的分类:按照角大小来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按照边长短来分:三边不等的△,等腰△等边三角形或正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等边△的三边相等,每个角是60度;顶角、底角、腰、底的概念7、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叫做锐角三角形;8、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叫做直角三角形;9、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叫做钝角三角形;10、每个三角形都至少有两个锐角;每个三角形都至多有1个直角;每个三角形都至多有1个钝角;11、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12、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等边三角形,也叫正三角形;13、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14、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四边形的内角和是360°有关度数的计算以及格式;15、图形的拼组: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一定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16、用2个相同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17、用2个相同的直角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一个长方形、一个大三角形;18、用2个相同的等腰的直角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一个正方形;一个大的等腰的直角的三角形;19、密铺:可以进行密铺的图形有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以及正六边形等;练习:一、我动脑筋,我会填1、三角形按角来分可以分成、、;如果按边来边分可以分为、、;2、三角形具有;3、每个三角形中至少有个锐角;最多有个直角或钝角;4、等边三角形的三条边都,三个角都是;所以等边三角形是三角形;5、每个三角形都有条高;6、三角形的内角都是;7、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第三边;8、等腰三角形的两腰, 也相等;9、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一个锐角等于45度,另一个锐角等于,这个三角形又叫;10、一个等腰三角形,它的一个底角等于70度,它的顶角是;11、在一个三角形中,已知它的两个内角的度数是45度和65度,这个三角形一定是三角形;12①⑥;;二、慧眼识真对的打“√”,错的打“×”1、三角形只能有一个直角或一个钝角;2、所有的等腰三角形都是锐角三角形;3、一个三角形中,最大的角是锐角,那么这个三角形一定是锐角三角形;4、等边三角形一定是锐角三角形;5、用三根分别是3厘米、4厘米和7厘米的小棒可以围成一个三角形;三、对号入座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三角形越大,内角和A、越大B、越小C、是固定的2、一个等腰三角形中,基中一底角是75度,顶角是;A、75度B、45度C、30度D、60度3、一个等腰三角形,底是5厘米,腰是6厘米,它的周长是A、16B、17C、154、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是65度,这个三角形一定是三角形;A、锐角B、直角C、钝角六、小数的加减法:1、计算法则:相同数位对齐小数点对齐,按照整数计算方法进行计算,得数的小数点要和横线上的小数的小数点对齐;结果是小数的要依据小数的性质进行化简;2、竖式计算以及验算;注意横式上要写上答案,不要写成验算的结果;3、整数的四则运算顺序和运算定律在小数中同样适用;简算练习:一、我会填;1、甲、乙两数的和是21,甲数是,乙数是 ;2、的计数单位是 ,它有个这样的单位,再加上个这样的单位就得到4;3、8个和80个合起来是 ;4、++ = + + ;= - +5、在○里填上“>”、“<”或“=”;+2+○11 11○++5二、+○选择题;1、计算的正确竖式是A、 B、 C、-2、如果被减数和减数都增加,那么它们的差A、增加B、不变C、减少D、增加3、把的小数点去掉,这个数比原数大A、 B、300 C、4、用米作单位计算,“8米6厘米+5米60厘米”的正确算式是A、+B、+C、+5、和比较;A、大小相等,意义相同B、大小相等,意义不同C、大小不等,意义相同计算:1、用竖式计算,并验算;+ = =3、小红买词典用去23元5角,比买文具盒多用去8角3分;他一共用去多少元4、李老师身高米,他站在高米的凳子上,他能顶到米高处的灯管吗5、有一捆电线一共长100米,剪下米;剩下的比剪下的长多少米七、图形的运动二一、轴对称;一、熟记知识;1、轴对称图形;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1、轴对称图形可能有一条对称轴,也可能有多条对称轴;2、图形重合时,互相重合的点叫做对应点;互相重合的线段叫做对应线段;2、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和特征;1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是相等的;连接对应点的连接线是互相垂直的;2沿对称轴对折,对应点、对应线段都重合;3、轴对称图形的画法;1找关键点:找出图形的关键点,分别用字母表示;2数格:数出这些点到对称轴有几格;3、描对称点:在对称轴的另一侧找出对应点,每组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地;4连线:按顺序连接原图形关键点的对称点,就画出了所给图形的轴对称图形;如:在方格纸上画出下面图形的轴对称图形;找到B点的对应点B`;对应点在对称轴上时,本身重合,不用再找,如点A和点C2按顺序连接对应点A、B`、C,就得到了原图形的轴对称的图形;注意:物体的对称性与轴对称图形这两个概念是不同的;“对称性”是某些物体的特征,“轴对称”是部分平面图形的特征;2、轴对称图形概念的几种表述:1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折痕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2一个图形可以用一条直线平分成两半,并且这两半完全相同,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3对折后能完全重合的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以上三种概念表述说明:轴对称图形是一个两部分能完全重合的图形;3、类型:左右对称或上下对称的图形,都是轴对称图形;常见的轴对称图形有: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等边三角形;字母是轴对称图形的有:A、B、C、D、E、H、I、 K、M、O、T、V、U、W、X、Y;4、画图:根据轴对称图形的一半,画出它的另一半;A.画对称轴的方法:左右对称的图形,在它左右两边的最上端找到一组相对称的点,并量出这两个点的中点;然后在最下端量出一组对称点的中点;最后经过这两个中点划出一条虚线;上下对称的图形画法相似B.根据对称轴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的方法:先将已知图形的每个角的顶点,在对称轴的另一端,以对称轴为中点量出与它们的相对称的点;最后将这些点用已知图形的连接方法一一连接起来;记住:找对称点时,必须以对称轴为中心;平移:知识整理1.平移的定义: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这种图形变换称为平移.2.平移变换的性质:1平移前、后的图形不变,即:平移只改变图形的位置,不改变图形的大小;2对应线段平行或共线且相等;3对应点所连的线段平行或共线且相等.例题解析例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有一个△ABC.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画出△ABC向下平移4个单位得到的△A1B1C1;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画出△ABC绕原点O逆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的△A2B2C2;3分别写出△A1B1C1与△A2B2C2各顶点的坐标.练习:一、填空1.对折后,能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2.在W、A、T、E、R这五个字母中,是轴对称的图形有 ;3.在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中, 和是轴对称图形;4.在括号里填上“平移”或“旋转”;1升降国旗 2时针、分针的运动3用钥匙拧开房间门 4拉动抽屉5吊扇在空中运动5.连一连:下面图案是从哪张纸上剪下来的6.二、操作题1.请画出对称图形的另一半.2.按要求移动图形1房子向右平移5格,2小船向下平移4格,再向左5格.七、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练习:八、数学广角:鸡兔同笼练习:1、鸡兔同笼,头共20个,足共62只,求鸡与兔各有多少只2、鸡兔同笼,头共35个,脚共94只,求鸡与兔各有多少个头3、在一个停车场上,停了汽车和摩托车一共32辆;其中汽车有4个轮子,摩托车有3个轮子,这些车一共有108个轮子;求汽车和摩托车各有多少辆。
四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总复习十天冲刺训练第1天(计算专项篇)1、被除数和除数都是12,商是(),除数和商都是12,被除数是()。
2、(1)□×(54÷6)=72 (2)□÷3-12=43、先按顺序计算,填写出□里的数,然后列出综合算式。
(1)32+56 420-7 (2)23 × 34、填上合适的数或运算符号。
549+37+263 = ____+(____ ○____)48×19+21×48 = (____○____)____○5、脱式计算(能简便的要简便计算)5.44+17.8+4.56 47.8-(17.8+0.96)125÷(25÷8)125×56 99×33 405÷15×(198-184)6、青年旅社对某景区一日游推出A、B两种方案。
A方案B方案(1)2个大人,4个小孩,哪种方案买票省钱?(2)4个大人,2个小孩,哪种方案买票省钱?第2天(你真的会单位换算了吗?)1.填空。
(1)15分=()元(2)8分米=()米(3)0.35千克=()克(4)5.6米=()厘米(5)3千米60米=()千米(6)36.45平方分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7)38.5千克=( )吨(8)20.18平方分米=()平方厘米(9)20.18平方米=()平方米()平方分米(10)3厘米=()米(11)2千米90米=()米(12)2千米90米=()千米(13)0.8千米=()米(14)30克=()千克(15)300平方米=()公倾(16)0.8元=()分(17)0.04米=()厘米(18)0.09吨=()千克(19)18平方分米=()平方米(20)1.2平方米=()平方分米(21)9吨25千克=()吨=()千克2.比较大小。
(1)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162.1厘米 3.2米0.63千米134.6米(2)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起来54.23平方分米102.5公顷542.31平方米0.498平方千米3.解决问题。
100千克芝麻可榨油45千克,1千克芝麻可榨油多少千克?1吨芝麻可榨油多少千克?第3天一、填空。
1.在三角形中,已知∠1=55°,∠2=48°,∠3=()。
2.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已知一个锐角是35°,另一个锐角是()°。
3.等腰三角的顶角是60°,它的一个底角是(),它又叫()三角形。
如果底角是70°,顶角是();如果底角是45°,它的顶角是(),它又叫()三角形。
4.一个三角形至少有()个锐角。
二、判断。
1.等腰三角形一定是锐角三角形。
()2.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底角一定是45°。
()3.底和高都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它们的形状一定相同。
()三、选择。
1.在一个三角形中,最大的内角小于900,这个三角形是()三角形。
①锐角②钝角③直角2.当三角形中两个内角之和等于第三个角时,这是一个()三角形。
①锐角②直角③钝角3.有一个角是600的()三角形,一定是正三角形。
①任意②直角③等腰四、操作。
1.下面的物体分别从正面、侧面、上面看到的形状分别是什么?请你在方格纸上画出来。
2.画出三角形对应底边上的高。
第4天一、填空。
1.小丽四门功课总成绩是384分,则平均成绩是()分。
2.小红今年18岁,小兰和小白今年的年龄和是27岁,他们的平均年龄是()岁。
3.小明跳远三次成绩为;0.98米、1.06米、0.99米,他最终平均成绩是( )米。
二、解决问题。
1.一辆摩托从甲地开往乙地,前2小时每小时行驶60千米,后3小时每小时行驶70千米,这辆摩托车平均没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2.语文、数学、科学的平均分是91分,英语成绩公布后,她的平均成绩提高了2分。
小明的英语考了多少分?三、操作题。
钟表厂为一汽生产配套的钟表。
下面是该厂四个车间1、2季度生产情况统计图。
1.从统计图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至少3条)2.这四个车间生产线上的工人人数分别为:24,26,31,35人,每个车间平均每人生产多少个?第5天1.停车场里三轮车和小轿车共7辆,总共有25个轮子,三轮车有()辆,小轿车有()辆。
2.小刚考试做对一题加5分,做错一题扣3分,当小刚假设全对时,总分比实际总分多了24分,小刚错了( )题。
3.张叔叔跑步锻炼身体,他在一条长500米的跑道上,每天坚持跑3个来回,若全是晴天,他一周一共跑了多少米?4.某地海水每千克含盐0.028千克,100千克海水含盐多少千克?10吨海水含盐多少千克?5.在学校的一次体检中,小明的体重是35.62千克,他比小刚重2.24千克,他俩体重一共是多少千克?6.鸡兔同笼,共有168条腿,且兔子比鸡多12只,求鸡、兔各有几只?第6天一、口算。
12÷1000=120-120÷30=13+77×0=124×5÷124×5=0.74-0.47=0.95-0.09=二、填空。
1.一个三位小数,四舍五入之后是24.70,这个三位小数最大是(),最小是( )。
2.一个小数只读一个零,如果小数点没读,就读作十万零二十,这个小数是()。
3.一个乘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另一个乘数的小数点要向()边移动()位,积不变。
4. 2和2.9之间有()个小数,有()个一位小数。
5.把一个数扩大到原数的100倍,又缩小达到原数的一千分之一,结果是12.56,原来这个数是()。
6.(1)0.43是由()个()和()个()组成。
(2)2.5里面有()个0.01。
7.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边分别是6厘米和12厘米,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
8. 12吨50千克=()吨2.05千米=()千米()米365平方米=()公顷0.72平方千米=()平方米三、脱式计算。
99×78124×99+12488×125四、解决问题。
1.一个直角三角形,一个角是25°,求另一个角。
2.爸爸身高1.75米,小宇站在0.25米的凳子上比爸爸高0.05米,小宇身高多少米?3.娜娜语、数、外三门平均分是90分,科学成绩公布后,平均分下降了2分,娜娜科学考了多少分?第7天一、判断。
1.一个三角形的周长为30厘米,它最长的那条边一定大于15厘米。
()2.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一定是等边三角形。
()3.只有两个锐角的三角形,不是等边直角三角形,就是钝角三角形。
()4.长方形有两条对称轴,三角形有三条对称轴,正方形有四条对称轴,圆有无无数条对称轴。
()二、填空。
1、1连续减去()个0.01后等于0。
2、52.8缩小到它的一千分之一后是()。
3、193840改写成用完作单位是()万,保留一位小数是( )万。
4、一个数有百位和百分位上是5、十分位上是2,其余位上是0,这个数是()。
5、将3.071、31.07、3.701、7.031、0.713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是()<()<()<()<()。
6、72×125×8=72×(125×8)运用了()定律。
7、30平方米=()公2千米90米=()千米三、选择。
1、下面小数中,去掉“0”后大小不变的是()A、12.50B、7900C、10.82、一个三位小数四舍五入之后是12.65,这个数之前最小是()。
A、12.645B、12.654C、12.6403、下面算式中,与46×99相等的算式是()。
A、46×100-99B、46×100-1C、46×100-464、所有等边三角形都是()三角形。
A、锐角 B.直角C、钝角四、脱式计算。
201×99 288-47×(234÷39)928-45-189-155-311五、解决问题。
小文参加演讲比赛,得分情况是2位评委打了87分,4位评委打了93分,3位评委打了96分。
如果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她的平均得分是多少分?第8天一、看谁算得都对。
1.3-0.7 =2.4+0.6 = 7×99+7=24-19+24+19= 7.5-2.8= 4×(36-25)=4.3+1.5= 300-84-16= 2-1.1 =5.5-3.2= 120÷6÷2= 3.7+2.5=二、计算下面各题。
27×12-286÷13 25×294×4(339-67)×15÷24 4000÷125÷8三、填一填。
1、0. 38是由()个0. 1和()0. 01组成的。
2、填上合适的数或运算符号。
549+37+263 = ____+(____ ○____)48×19+21×48 = (____○____)○____3、把下面的各小数填在合适的括号里。
4、0. 16米= ()厘米 2. 4吨= ()千克5、12 2. 15 2. 51 1.52()>()>()>()6、把0. 2扩大到它的100倍是(),把33缩小为原来的是()。
7、保留一位小数时,3. 809的近似数是();保留二位小数时,它的近似数是()。
8、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一个锐角是42°,它的另一个锐角是()。
一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是50°,它的一个底角是()。
四、解决问题。
1、四年级同学去看儿童剧。
一班去了32个学生,二班去了34个学生,还去了2位班主任老师。
学生票6元,成人票12元,买票需要多少钱?2、车棚里共有自行车、三轮车16辆,轮子总数38个,请问车棚里自行车、三轮车各有多少辆?第9天一、填空题。
1、把499000000改写成以“亿”为单位的数是()。
2、5平方米8平方分米=()平方米10.1吨=()千克10厘米5毫米=()厘米2元5分=()元3、当B、C都不等于0时,A÷B÷C=A÷( ) 。
4、把0.36扩大到100倍再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后是()。
5、把0.126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是(),把()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是0.0068。
6、一个直角三角形中,一个锐角是55度,另一个锐角是()度。
7、由4个一、8个十分之一和6个千分之一组成的数是(),读作()。
8、一个两位小数四舍五入后是9.5,这个两位小数最大是(),最小是()。
二、判断题。
1、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0除以任何数都得0。
()2、35×(7×3)=35×7+35×3。
()3、三条边分别是4厘米、4厘米、8厘米的三角形是一个等腰三角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