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CI理念下的药物临床试验管理
- 格式:pdf
- 大小:1.13 MB
- 文档页数:3
基于JCI标准对手术室高危药品管理的效果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手术室在临床上广泛应用,手术室中的高危药品管理至关重要。
JCI(Joint Commission International,国际联合委员会)是一个专门负责医疗服务质量控制的国际组织,其标准被广泛应用于医疗机构。
本文将探讨基于JCI标准对手术室高危药品管理的效果。
JCI标准要求手术室建立合理的高危药品使用流程。
手术室内高危药品的使用需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以确保安全。
JCI标准要求医疗机构制定并严格执行高危药品的配药、核对、签收、保存、使用和废弃等流程。
这样可以有效地保证高危药品在手术室内的正确使用,减少使用过程中的错误和事故发生。
JCI标准要求医疗机构建立高危药品库存管理制度。
手术室内常常需要使用一些高危药品,为了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药品的供应,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合理的高危药品库存管理制度。
JCI标准要求医疗机构建立药品库存管理的标准化过程,包括库存的数量控制、库存的周期盘点、库存的管理和使用情况的统计分析等。
这样可以保证手术室内高危药品的有效供应,及时补充和调配。
JCI标准要求医疗机构进行高危药品使用的风险评估和控制。
手术室是一个高风险的临床环境,高危药品使用可能存在很多意外和风险。
JCI标准要求医疗机构进行高危药品使用的风险评估,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医护人员在使用高危药品时应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和反应,及时处理可能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
基于JCI标准对手术室高危药品管理的效果手术室是医院中最危险的工作环境之一,使用高危药品的操作也是极具风险的。
对手术室高危药品的管理至关重要。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医院开始采用JCI(美国医疗保健联合委员会)标准来规范手术室高危药品的管理,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手术室的正常运营。
本文将基于JCI标准讨论手术室高危药品管理的效果。
JCI标准要求手术室建立并实施严格的药物管理制度。
手术室需要设立专门的药物管理岗位,并配备专业的管理人员。
这些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药学知识和临床经验,能够对高危药品进行合理的选择、储存和使用。
通过这样的药物管理制度,可以确保高危药品的数量和种类得到控制,避免因药品管理不当而引发的安全事故。
JCI标准要求手术室建立和实施药品匹配和核查制度。
在手术室使用高危药品之前,需要进行匹配和核查工作,以确保药物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匹配和核查的过程包括校对患者的身份信息、核查药物的名称、剂量和批号等。
只有在匹配和核查工作完成之后,才能进行高危药品的使用。
这样的匹配和核查制度可以有效避免因药物错误而导致的患者风险。
JCI标准要求手术室建立并实施药品使用后的监测和报告机制。
一旦发生药物相关的不良事件,手术室需要及时进行监测和报告,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纠正。
监测和报告的过程需要涵盖对药品使用的全过程进行跟踪和评估,以了解可能存在的问题和风险,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改进。
通过这样的监测和报告机制,可以不断提高手术室对高危药品的管理水平和安全性。
基于JCI标准对手术室高危药品管理的效果是显著的。
通过建立严格的药物管理制度、实施药品匹配和核查制度、注射和给药的双重验证机制以及药品使用后的监测和报告机制,可以有效保障手术室使用高危药品的安全性和准确性,避免因药品管理不当而引发的患者风险。
建议更多的医院借鉴JCI标准,进一步优化手术室高危药品的管理,提高手术室的整体管理水平和安全性。
药品管理基于JCI标准的高危药品管理的实践【摘要】目的建立基于JCI标准的高危药品管理,减少或避免高危药品用药错误的发生,保证患者的安全。
方法:对基于JCI标准的高危药品管理在我院的实施进行回顾性总结。
结果我院于2012年12月以9.942分的成绩通过了JCI认证,其中药物管理和使用由原来3.3分升至满分10分,高危药品管理满分并受到评委的高度赞扬。
结论:基于JCI标准的高危药品的管理,如制订和完善高危药品管理制度和目录,建立高危药品医嘱警示系统,规范使用权限、警示标识、调配、使用,加强健康教育,发挥临床药师的作用,加强培训和督导等,能促进高危药品的安全管理。
高危药品是指少数特定的、若使用错误会对患者造成严重伤害甚至死亡的药物。
高危药品管理和风险防范是医院所面临的重大课题[1_2]。
高危药品管理不但是卫生部患者十大安全目标,也是JCI评审标准六大安全目标之一[3]。
我院于2010年12月引进美国医疗机构评审国际联合委员会(JointCommissionIntemational,JCI)评审标准,经过2年的努力,于2012 年12月以9.942分(满分10分)通过JCI认证,药品管理得了满分,特别是JCI专家进行了高危药品追踪后,高度赞扬了我院的高危药品管理。
现将我院基于JCI标准的高危药品安全管理报告如下。
1JCI标准对高危药品管理的要求JCI评审标准第4版的药物管理和使用章节共有7个标准88个要素[31,促进高危药品安全管理是JCI医院评审标准国际患者六大安全目标之一。
JCI标准要求医院要采取措施.促进高危药品的安全管理:①多部门协作制订制度或程序,制订高危药品目录,规定高危药品的确认、使用的地点、标识和储存的方式。
②贯彻执行该制度或程序。
③高浓度电解质不能储存在病房。
除非临床需要备用,则应有制度规定这些备用部门如手术室、急诊科等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防止误用。
④高浓度电解质存放在病房中必需使用明显的标识。
基于JCI标准对手术室高危药品管理的效果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手术室作为医院内部治疗的重要场所,其管理工作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手术室高危药品的管理尤为重要,因为这些药品一旦使用不当,可能对患者造成严重的伤害甚至危及生命。
为了有效管理手术室中的高危药品,许多医院采用了JCI (Joint Commission International)标准进行管理。
本文将通过对JCI标准对手术室高危药品管理的效果进行探讨,旨在为医院提供有效管理高危药品的参考。
我们需要了解JCI标准对手术室高危药品管理的具体要求。
JCI是一个国际性的医疗认证机构,它的认证标准代表了国际医疗服务质量的最高水平。
对于手术室高危药品的管理,JCI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高危药品的存储和分发,要求医院建立严格的存储制度,确保高危药品在储存和分发过程中不会受到污染或错误使用;二是使用高危药品的流程管理,要求医院建立规范的使用流程,包括医嘱、核对、计量、给药等环节;三是高危药品的安全使用,要求医院建立药品使用记录和监控机制,确保高危药品的安全使用;四是高危药品的故障报告和改进措施,要求医院建立药品故障报告和改进制度,及时发现和解决药品使用过程中的问题。
通过这些要求,JCI标准为医院提供了一套科学、系统的高危药品管理方案,可以有效降低患者在手术室使用高危药品过程中的风险。
我们需要探讨如何进一步完善基于JCI标准的手术室高危药品管理。
尽管JCI标准对手术室高危药品管理提供了一套科学、系统的管理方案,但是在实际运用中可能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需要进一步完善。
医院需要加强对JCI标准的宣传和推广,提高医护人员对JCI标准的了解和接受度,从而更好地落实JCI标准要求。
医院需要建立健全的药品管理团队,加强对高危药品管理工作的组织和领导,保证高危药品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医院需要建立健全的培训和考核机制,加强对医护人员的培训和考核,提高他们的高危药品管理水平。
基于JCI标准对手术室高危药品管理的效果近年来,社会对医疗行业的要求越来越高,患者的安全和健康问题受到广泛关注。
作为病人接受治疗的重要环节,手术室高危药品管理的质量和效果将对病人的安全和手术治疗质量产生重大影响。
因此,在手术室高危药品管理方面,医院与政府机构共同倡导全面推行JCI标准,以提高手术室高危药品管理的质量和效果。
JCI标准的全称是“国际医疗质量认证标准”,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医疗机构的服务水平、加强医疗质量控制。
JCI标准在管理质量、病人安全等方面规定了一系列的标准要求,医疗机构必须参考这些标准要求来保障医疗安全和效果。
手术室高危药品管理的实际效果以JCI标准为基础,需要医院管理者和医护人员谨慎遵循标准,确保操作程序规范。
JCI标准要求医疗机构在高危药品管理方面做出如下努力:1.设置标准高危药品清单首先,管理者需要制定清单,准确记录手术室中的高危药品。
清单应包括药品名称、规格、数量等信息,内容要清晰明了、易于理解。
只有建立正确的标准高危药品清单,才能确保手术室高危药品管理的可靠性。
2.规范药品储存其次,高危药品的储存应符合标准要求。
属于高危药品的药品应在领药员的陪同下,由专人储存、保管和发放。
药品储存的地点应安放在轻轻易易触及和接近的地方(比如,设在有锁门的药品柜中)。
并且,药品在储存过程中必须保持正确的温湿度和避免受到光照等影响。
3.医护人员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最后,高危药品管理过程中,医护人员要按照标准程序严格执行操作,确保操作的安全性、规范性和可追溯性。
从开药到使用,药品应记录详细清楚,手术室同时还需要要求医务人员处理药品使用后的废物以及药品账务的核查等操作,以增强操作的规范性。
因此,在实现JCI标准的基础上进行手术室高危药品管理,可以使得管理程序更加科学,标准更加严格,进而提高手术室高危药品管理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并为患者带来更安全、更舒适的手术治疗环境。
总之,严格遵守JCI标准以及高危药品的管理规定,是管理人员和医护人员不可避免的道德使命和责任,涉及医生对患者的生命安全保障,医疗机构必须高度重视,加强人员培训,实现全方位的高危药品管理控制,以确保病人获得最佳治疗效果。
基于JCI标准对手术室高危药品管理的效果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手术室在医疗领域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手术室内使用的高危药品管理一直是医疗机构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
高危药品的使用不仅涉及患者的生命安全,也直接关系到医护人员的安全。
建立高效的高危药品管理机制对于手术室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
本文将基于JCI标准对手术室高危药品管理的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
JCI(Joint Commission International),即国际联合委员会,是全球医疗卫生领域中领先的医疗质量评估和认证机构。
其标准被广泛认可,成为了衡量医疗机构安全和质量的重要指标。
针对手术室内高危药品管理,JCI也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标准和要求。
医疗机构在进行高危药品管理时,遵循JCI标准可以有效提升安全性和有效性,降低风险,保障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安全。
下面将从多个方面分析基于JCI标准对手术室高危药品管理的效果。
JCI标准要求医疗机构建立完善的高危药品管理政策和程序。
这些政策和程序应当涵盖高危药品的采购、存储、配药、使用和废弃等各个环节。
通过制定明确的政策和程序,医疗机构可以规范手术室高危药品的管理,确保每一个环节都有具体的操作规范。
这种规范化的管理模式能够有效减少由于人为操作失误而导致的医疗事故,提高高危药品管理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JCI标准要求医疗机构建立高危药品使用的审批和监测机制。
在使用高危药品前,医护人员需要经过严格的审批程序,确保其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医疗机构也应当建立定期的监测和评估机制,对高危药品的使用进行跟踪和回顾,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
通过这种审批和监测机制,可以有效提高医护人员对高危药品的管理意识和责任感,杜绝不合理使用和滥用高危药品的现象,从而降低医疗风险,保障患者的安全。
JCI标准强调医疗机构对高危药品的存储和配药应当符合相关的规范和标准。
高危药品的存储和配药环节是医疗机构管理的重点和难点。
JCI标准规定,高危药品应当单独存放,在温度、湿度和光线等方面都要符合相关的要求。
在JCI标准指导下住院患儿化疗用药的管理梁志敏摘 要 目的:确保患儿用药安全,提高医院管理质量。
方法:应用国际医疗卫生机构认证联合委员会(JCI)标准,完善各种制度及改进护理流程,建立静脉输液配制中心,完善医院信息化系统,为患儿提供优质安全的护理。
结果:把化疗药物的危害风险降到最低,减少了护理差错的发生率。
结论:JCI标准能帮助医院在管理上更加体现了以患儿为中心的理念,使住院化疗患儿在治疗过程中更合理化、程序化和人性化,有效地保护员工与患儿的安全。
关键词 JCI标准;化疗用药;管理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3.17.042 在恶性肿瘤的治疗中,化疗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肿瘤化疗药物毒副作用很大,在杀伤癌细胞的同时,对正常细胞的杀伤力也很大。
医护人员在药物配制过程中,对自身也造成损伤,因此,化疗药物的管理和使用十分重要[1]。
为了转变医疗管理的理念与模式,从根本上提高医院的管理质量,确保患儿的安全,从2010年至今我院引进国际医疗卫生机构认证联合委员会(JCI)标准,完善各种制度及改进护理流程,为患儿提供了优质安全的护理质量。
在2012年12月,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接受了JCI评审机构的评审,得到了充分的肯定,并以高分通过了JCI的认证。
现将我院化疗药物的管理方法介绍如下。
1 医嘱管理 应用抗肿瘤药物的临床医师必须具有主治医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和相应专业资质,并经过相应的专科培训且考核合格才能开具化疗医嘱。
医师下达医嘱后,发送到护士站,办公护士查对医嘱收费后发送到我院静脉药物配制中心,信息内容包括患儿的姓名、科室、床号、住院号、年龄、药物名称、规格、用法、用量、执行时间、临时医嘱或长期医嘱等基本内容。
办公护士一式三份打印医嘱执行单,经主治医师核对签名后交给管床责任护士,一张作为输液巡视卡夹在患作者单位:510623 广州市 广东省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血液肿瘤科梁志敏:女,大专,主管护师儿的床尾,一张放在治疗室作为接收补液时核对,一张放在办公室作为交接班时核对执行情况。
JCI标准对医院药事管理水平的影响目的观察并评价JCI标准对医院药事管理水平的影响。
方法予以JCI标准管理后,调查药事管理质量(配送速度、服务态度、差错纠正、合理用药、科间配合)、药事管理效果(技术考核、制度掌握、临床沟通)。
结果予以JCI标准管理后,试验组的配送速度、服务态度、差错纠正、合理用药、科间配合评分上升显著;试验组的技术考核、制度掌握、临床沟通评分明显上升,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JCI标准是先进医院管理与服务水平的标志,在该标准的指导下,为医务人员提供了稳定的工作环境,保障了患者的用药安全,从而提升了公众对医院的信任度,构建良好的医患关系。
标签:医院药事管理水平;JCI标准;药事管理质量;药事管理效果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医院进行大力的改革,故医院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而如何使得医院拥有更大的生存发展空间,如何满足公众的医疗需求,成为医院所要重视的问题。
JCI标准是医疗管理的最高水平,也是公认的先进医疗服务标准,而药事管理是医疗管理的重要环节[1]。
该标准以患者为中心,尤其突出了以人为本,以患者利益为主,提高对医院、医务人员的管理;评审的核心价值是保障患者的人身安全,降低用药风险,改进医疗质量[2]。
该研究对医院药事管理进行了JCI标准指导,观察其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择取该院于2016年3月—2017年3月就诊的110例住院患者为对照组,年龄:31~78岁,平均年龄(49.52±2.39)岁,性别:男性58例,女性52例;学历:小学学历42例,中学学历39例,大学及以上学历29例;择取该院于2017年5月—2018年5月就诊的110例住院患者为试验组,年龄:29~77岁,平均年龄(50.59±2.61)岁,性别:男性60例,女性50例;学历:小学学历44例,中学学历38例,大学及以上学历28例。
所有患者均符合该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相关要求,且患者知情。
基于JCI标准对手术室高危药品管理的效果1. 引言1.1 背景介绍手术室是医院重要的治疗场所,手术室管理的质量直接影响病人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治疗效果。
在手术室管理中,药品管理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高危药品是指容易引起不良反应、产生严重后果并可能危及患者生命的药品,是手术室管理中的关键点。
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和患者对医疗服务质量要求的提升,要求手术室高危药品管理更加规范化、严格化与标准化。
国际上,Joint Commission International(JCI)是世界著名的医疗服务机构,其发布的医疗标准被广泛认可和应用。
基于JCI标准对手术室高危药品管理,可以提高手术室管理的质量,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手术的成功进行。
本研究旨在探讨基于JCI标准对手术室高危药品管理的效果,通过实施JCI标准改进手术室高危药品管理的方法,评估其效果并分析影响因素。
希望通过对这一领域的研究,为手术室高危药品管理提供更科学、合理的建议,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患者提供更安全、更有效的治疗服务。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对基于JCI标准对手术室高危药品管理的效果进行深入探讨和分析。
通过研究,旨在探讨JCI标准在提高手术室高危药品管理水平和质量方面的作用和影响,为手术室高危药品管理提供更加科学、规范和有效的方法和措施。
通过对基于JCI标准改进手术室高危药品管理的实施方法和效果评估的研究,可以全面了解和评估JCI标准在实际应用中的可行性和效果,为手术室高危药品管理的改进和提升提供依据和参考。
研究还旨在分析影响基于JCI标准对手术室高危药品管理效果的因素,为进一步完善和优化手术室高危药品管理工作提供依据和建议。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旨在为提高手术室高危药品管理水平和质量,进一步提升手术安全保障水平,提供科学依据和实践经验。
1.3 研究意义手术室是医院中最重要的部门之一,其中高危药品的管理尤为重要。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医疗事故的频发,对手术室高危药品管理的要求也日益提高。
JCI标准下我院门诊超说明书用药管理实施探索摘要:目的规范我院门诊超说明书用药管理,保障门诊用药合理性。
方法借助JCI标准探讨我院门诊超说明书用药管理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结果 JCI标准可以规范门诊超说明书用药的管理。
结论 JCI标准下的超说明书用药管理,有利于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和减少不必要的医患纠纷。
关键词:JCI标准;超说明书;门诊《美国医疗机构评审国际联合委员会医院评审标准》,简称JCI 标准,是目前公认的医疗服务国际标准,可用于有效的医院管理,提高医疗质量和患者的用药安全,代表了医院服务和医院管理的最高水平[1]。
应我院申报JCI认证要求,药剂科开展超说明书用药专项管理改进,以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药物说明书是由药品生产厂家制定的,内含药品成份、适应症、用法用量、不良反应、禁忌、注意事项、药物相互作用、药理作用等与药品相关的信息,是指导临床合理用药的重要资料,同时也是评价用药行为合理与否的法律依据[2]。
超说明书用药是指药品使用的适应症、适应人群、给药方法或者剂量不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批准的说明书范围之内[3]。
1我院超说明书用药情况我院为市级最大的三甲医院,门急诊人次数位居整个赣南地区医院之首。
门诊常见超说明书用药包含A型肉毒素注射液、盐酸二甲双胍片、黄体酮注射液、注射用甲氨蝶呤、沙利度胺片、来曲唑片、柳氮磺砒啶片、炔雌醇环丙孕酮片、螺内酯片、碳酸氢钠注射液、米非司酮片、米索前列醇片、利巴韦林注射液、戊酸雌二醇片等。
具体涉及到超适应症、超用药人群、超给药剂量、超给药方式这几个方面。
2存在的问题2.1制度规范缺失医院对于超说明书用药缺乏明确的制度文件来规范。
导致临床医师在临床用药时,没有超说明书用药概念意识,往往按普通流程开出处方。
导致门诊药师在处方审核时,往往容易按用药不合理处方处理,给患者取药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
2.2门诊药师识别能力门诊药师在日常工作中,缺少超说明书用药审核意识。
基于JCI标准对手术室高危药品管理的效果手术室是医院中最高风险的环境之一,手术操作需要使用各种高危药品,如麻醉药物、肌松药物以及心血管药物等。
正确使用和管理这些高危药品对手术成功和患者安全至关重要。
近年来,由于手术室高危药品管理的重要性越来越被重视,很多医院开始采用国际上通用的“Joint Commission International”(JCI)标准进行管理。
本文将探讨基于JCI 标准进行手术室高危药品管理的效果。
JCI标准要求建立高危药品管理制度。
手术室需要制定相应的管理规范和制度,明确高危药品的种类、储存条件、供应商以及使用流程等。
通过建立制度,医院可以更好地管理高危药品的购买和使用,并确保药物品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JCI标准要求建立高危药品使用的审核机制。
手术室需要对高危药品的使用进行审核,确保使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任何对高危药品的使用都需要经过相关部门的审核和批准,以避免滥用和误用药物,减少可能的风险和安全隐患。
第四,JCI标准要求建立高危药品使用的安全措施。
手术室需要定期检查和评估高危药品的储存和使用环境,确保其符合安全和卫生要求。
手术室需要制定相应的事故和突发事件处理预案,以应对可能的药物事故和安全问题,保障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安全。
JCI标准还要求手术室建立高危药品使用的记录和反馈机制。
手术室需要详细记录高危药品的使用情况,包括药品的种类、剂量、使用时间等信息。
这些记录可以为后续的统计和分析提供依据,帮助手术室改进管理措施,并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问题。
基于JCI标准对手术室高危药品管理的效果是显著的。
通过遵循JCI标准,手术室可以确保高危药品的安全使用,减少潜在的风险和安全隐患,提高手术成功率和患者安全性。
推广和应用JCI标准对于提升手术室高危药品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实施JCI标准改进病区药品管理摘要】目的:加强病区药品管理,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方法:参照国际医院认证联合委员会(JCI)标准,结合我院实际医疗服务特点,制定规范的药品管理制度。
结果和结论:实施JCI标准后,我院病区药品管理合格率明显提高,药品储存更合理、安全。
【关键词】JCI标准;病区;药品管理【中图分类号】R19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06-0372-011.JCI标准及概况JCI是指国际医院认证联合委员会,是国际医疗卫生机构认证联合委员会用于对美国以外的医疗机构进行认证的附属机构,致力于促进全球医疗质量的改进及保护患者安全,提供全球范围内的评审服务,促进国际社会的医疗质量提高[1-3]。
药品管理不仅关系药品安全、有效,直接影响临床用药安全及医疗质量,也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4-5]。
我院于2012年12月通过JCI认证,在实践JCI标准过程中,进一步促进我院病区药品管理的规范化,现介绍如下。
2.备用药品常规管理2.1 病区配备急救用药、专科应急用药和专科常用治疗药品,药品品种及数量根据医疗需要由科室负责人提出申请,经药学部审批确定。
2.2 病区所有药品须按说明书规定条件储存。
注射剂、内服药、外用药分开存放。
药品分品种摆放,标签的药品名称、规格清晰。
2.3 病区药品储存室需上锁,每日早、晚两次检查、记录室内温度、湿度和冰箱温度并控制在正常范围。
近效期药品“首先使用”,有效期在3个月以内的药品须更换新批号。
2.4 药区药品由专人负责管理。
药品按消耗每日补充。
药品管理员每月检查药品品种、数量、质量、有效期及使用情况。
药品须每月盘点,账物相符。
3.高危药品管理3.1 我院的高危药品目录由药学部、医务部和护理部共同制定,经药事委员会讨论后确定,包括高浓度电解质制剂、全麻药、肌肉松弛剂、胰岛素制剂、抗凝血药及其他特殊品种。
高危药品目录每年进行调整和更新。
3.2 高危药品实行专区、专柜、定位、加锁管理,存放处粘贴红底黑字组成的“高危药品”警示标识。
基于JCI标准对手术室高危药品管理的效果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高危药品在医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由于高危药品具有剧烈的药物反应和副作用,一旦使用不当,将会给患者带来巨大的风险。
为了规范高危药品的使用,提高手术室的管理水平,许多医院开始采用国际医疗标准JCI对手术室高危药品的管理进行规范。
JCI(Joint Commission International)是世界上最著名、最权威的国际医疗认证机构之一,其认证标准普遍被各国医院所认可。
JCI标准要求医院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和高质量的医疗服务,涵盖了医院的所有领域,包括医患安全、医疗质量、设施设备、医疗管理等方面。
对于手术室高危药品管理, JCI标准提出了一系列要求,包括:1. 高危药品必须存放在安全的地方,以保证患者不会误服或者被其他人取用。
2. 手术室必须编制严格的高危药品管理制度,明确高危药品的使用程序和规定,并进行定期检查和改进。
3. 对于高危药品的使用,必须有专职的医务人员进行管理和操作,确保使用安全和正确。
4. 高危药品的使用需要严格遵守规定的剂量和使用方法,避免过量使用和误用。
采用JCI标准对手术室高危药品管理进行规范,能够大幅度提高手术室对高危药品的管理水平和患者用药安全。
首先,严格的药品存储措施能够有效避免高危药品被误食或者误用。
手术室是医院中最重要的医疗区域之一,应具备安全可靠的药品存储设施,确保高危药品不被其他人取用和误食。
同时,高危药品也需要分门别类、合理存放,以便于医务人员快速找到需要的药品,减少患者等待时间,提高医疗效率。
其次,在规范高危药品管理制度方面,JCI标准要求手术室必须制定严格的高危药品使用程序和规定,并进行定期检查和改进。
这样一来,可以有效避免高危药品被误用,以及规范医务人员对高危药品的操作,提高手术室对高危药品的管理水平和患者用药安全。
第三,专职的医务人员进行管理和操作,确保使用安全和正确。
对于高危药品的管理需要有专业的医务人员进行操作。
基于JCI标准心血管病房药品管理实践目的探讨JCI标准对心血管病房药品管理中的应用。
方法以JCI标准为基础,通过建立安全管理小组,对药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持续不断地质量改进,规范病房药品使用流程,组织培训等一系列措施,加强心血管病房药品安全管理。
结果JCI标准下心内科病房更加规范了药品管理及药品使用,降低了药品不良事件,护理人员对高危药品的药学知识显著提高。
结论JCI标准下完善药品管理制度和流程,加强药品的安全管理,提高患者用药安全。
标签:JCI标准;心内科病房;药品管理JCI是对美国以外的医疗机构进行评鉴认证的机构,能指导医疗机构所提供的医疗服务在患者安全与患者方面持续不断改善,是医疗安全与规范管理的标志,高危药品的安全管理是JCI最强调和最关注的事件之一[1]。
医院药品管理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维护患者身体健康的一项重要措施,药品管理涉及医院多部门,而病区药物安全管理无疑是很重要的环节。
1 规范药品管理1.1 清理药品基数医院开展中心静脉配置,降低科室液体基数、药品基数,除抢救车药物之外,同科室主任、临床医生、护士共同协商临床中必备的常用药品及液体基数。
然后建立科室高危药品目录,专锁专柜专人管理,贴高危药品标识,高危药品使用时必须登记,科室不存放高浓度电解质。
改革后科室药品基数由原有的32种将为10种,液体基数由原有的180瓶减少至40瓶。
1.2 规范存储环境熟悉每类药物的存储要求,不同的药物的储存温度环境要求不同,例如心血管常用的抗凝药低分子肝素,需要储存温度二十五度以下,硝酸甘油注射液、盐酸胺碘酮注射液、欣康注射液要求是温度在二十度以下。
由于新疆气候特殊,存放药物的治疗室温度变化较大,治疗室及抢救车存放点悬挂温、湿度仪,每班监控记录温湿度,监测药品存放环境是否适宜。
1.3 备用药品由专人负责管理备用药品班班交接,每月由专门药品管理护士进行核对清点检查药物效期,近效期三月、六月张贴不同标识,看似、听似药品分开放置,有明显标识。
在各尽其责的同时又密切配合,集众所长,从而增进管理效应。
ICU将集束化管理应用到呼吸机的管理中,在缓解医护人员呼吸机报警疲劳综合征中取得成效,旨在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为其他管理提供参考。
3.4本研究的局限性本研究仅在本院综合ICU进行,研究范围和对象有一定的局限性,使得研究时间较长;其次,目前对于报警疲劳程度划分尚无公认标准,因而难以对研究对象的报警疲劳程度进行准确评估。
综上所述,集束化管理作为主动预防措施,应用于呼吸机管理中,比传统的被动预防更有针对性,使医患双方共赢,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1]VARPIO L,KUZIEMSKY C,MACDONALD C,et al.The helpful or hin⁃dering effects of in⁃hospital patient monitor alarms on nurses:a qualita⁃tive analysis[J].Comput Inform Nurs,2012,30(4):210⁃217. [2]CVACH M.Monitor alarm fatigue:an integrative review[J].Biomed In⁃strum Technol,2012,46(4):268—277.[3]程宗燕,李福宣,庞蓉.PDCA循环在手术室仪器设备管理中的应用与成效[J].四川医学,2013,34(11):1752⁃1754.[4]郭瑞表.呼吸机临床应用中的安全管理[J].医疗设备信息,2006,21(4):65⁃67.[5]张龙祥,黄正瑞,陶影.数据库原理与设计[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1995:106.[6]BARR J,FRASER GL,PUNTILLO K,et al.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pain,agitation,and delirium in adult patients in the intensive care unit[J].Crit Care Med,2013,41(1):263⁃306. [7]KIM SJ,SUNG MS.Subjective symptoms on fatigue in hospital nurses[J]. J Korean Acad Nurs,1998,28(4):908⁃919.[8]RAYO MF,MOFFATTBRUCE SD.Diagnosing and treating“alarm fa⁃tigue”:pragmatic and evidence⁃based approaches needed[J].Jt Comm J Qual Patient Saf,2016,42(7):291⁃292.[9]CHO OM,KIM H,LEE YW,et al.Clinical alarms in intensive care units:perceived obstacles of alarm management and alarm fatigue in nurses[J].Healthc Inform Res,2016,22(1):46⁃53.[10]HONAN L,FUNK M,MAYNARD M,et al.Nurses′perspectives onclin⁃ical alarms[J].Am J Criti Care,2015,24(5):387⁃395.[11]单君,朱健华,顾艳荭.集束化护理理念及其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J].护士进修杂志,2010,25(10):889⁃891.[12]谭景予,陈锦秀.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集束化护理方案的制定与管理[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7):731⁃733.(收稿日期:2017⁃08⁃06修回日期:2017⁃11⁃10)JCI理念下的药物临床试验管理徐叶偲1,许鸣2(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1.临床试验机构;2.伦理委员会,浙江杭州310016)【提要】按照美国医疗机构评审联合委员会国际部(JCI)标准,通过完善药物临床试验管理机制和建立质量控制小组,从组织管理、制度建设、人员培训、立项审核、伦理审查、药物管理、质量控制等环节规范临床试验管理,促进持续质量改进,最大限度地保障受试者安全和权益。
该文结合作者的工作经历及该院四次通过JCI评审的成功经验,对该院药物临床试验管理工作进行探讨与总结。
【关键词】药用制剂;质量控制;JCI标准;药物临床试验机构;项目管理;持续质量改进DOI:10.3969/j.issn.1009⁃5519.2018.04.055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009⁃5519(2018)04⁃0625⁃03美国医疗机构评审联合委员会国际部(JCI)认证是JCI专门为协助世界各国最优秀的医院融入国际质量评审和保险系统而设计的认证体系,是国际上最广为推崇的医院质量标准[1]。
本院于2006年12月顺利通过了国际医院评审联合委员会的评审,成为中国大陆首家通过JCI评审的公立医院;2009、2013、2016年又均以高分通过JCI复评,成为中国唯一一家连续四次高分通过JCI评审的大型综合性公立三甲医院、中国首家同等规模两院区同时通过JCI评审的医疗综合体,标志着医院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得到了国内外同行认可。
临床试验(Clinical trial),指任何在人体(患者或健康志愿者)进行药物的系统性研究[2]。
为了保障受试者安全及规范临床试验的质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相继出台了《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GCP)《药品注册管理办法》及《药物临床试验数据现场核查要点》。
本院于2005年获CFDA认定的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资格。
目前,本院有11个科室有资质承接各期药物临床试验。
第5版JCI评审标准中涉及临床试验管理的主要有“国际患者安全目标(IPSG)”“药品管理及使用(MMU)”“质量改进和患者安全(QPS)”“人体研究项目(HRP)”等章节。
本文主要探讨基于JCI标准如何规范药物临床试验,保护受试者安全和权益。
1组织管理JCI标准注重医院领导层在质量管理中的作用。
医疗机构需指定1名院级行政领导分管药物临床试验工作,负责协调临床试验的相关部门开展药物临床试验相关医疗条件和研究条件的建设与质量管理[3]。
本院科教副院长担任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负责人,负责配备所需的机构管理人员、必要的办公场所及设备设施,组织、管理、协调机构各专业临床试验。
机构办公室下设专职的主任和秘书,负责机构日常管理工作;独立的伦理委员会对承担的临床试验项目进行评审与追踪审查;药剂科负责全院的药品管理,对临床试验用药专库存放,专业药师负责试验药物的接收、发放、回收和退回工作;临床医学工程科负责对医院所有在用仪器设备开展预防性维修、检测、保养和校验;档案室的专业人员对已完成的临床试验资料作归档工作;检验科作为“浙江省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考核合格单位”“浙江省临床检验中心参比实验室”,开展各类检验项目。
2制度建设JCI标准明确强调规章和制度是开展管理工作的依据和根本[4]。
经过多年的发展,本院已建立完善了临床试验管理制度和标准操作程序(SOP),机构现有22项临床试验管理制度、16项防范预案、10项设计规范、25项标准操作规程。
2016年,机构按照JCI标准,并结合实际临床试验工作,修订了《申办方工作指引》《临床试验严重不良事件处理及报告标准操作规程》等内容。
将制度内化到日常工作中,使本院药物临床试验管理规范化、标准化,保证各项工作能顺利开展。
3人员培训第5版JCI标准要求明确工作人员的资质和权限,同时,新标准重视员工的在职教育,强化医务人员的考核标准,提高员工专业技能和服务水平[5]。
2016年本院先后组织51名医、护、技、管人员参加CFDA组织的GCP培训,通过考核并取得了证书。
机构办公室组织全院性临床试验相关培训11次,组织重点科室开展30余次临床试验相关的科室内学习培训及考核。
近年来,本院600余人取得了GCP培训合格证书,持续的GCP培训为规范的药物临床试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为医院打造了一支更专业、更高水平的临床试验研究队伍。
4立项审核机构办公室制定了完善的临床试验立项流程,根据《药物临床试验机构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6],严格控制同一专业及同一研究者承接项目的种类及数量。
申办方协同研究者在医院官网下载《药物临床试验申请表》,按要求准备立项材料。
机构办公室按照JCI标准对立项资料进行严格审核:申办方是否具有相关的资质证明[企业三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证书]及良好信誉;科室是否为CFDA批准的药物临床试验专业;主要研究者是否具备相关资质、国家级GCP证书,是否有经验及精力组织协调其他研究者开展项目;试验药物是否有在3年有效期内的临床试验批件及相应的药检报告;试验项目是否购买临床试验保险等。
5伦理审查伦理委员会对人体生物医学研究项目进行科学审查和伦理审查[7]。
本院伦理委员会现有4项制度、2项指南、22项标准操作规程。
伦理委员会要依据这些原则对临床研究项目进行独立、称职和及时的审查[8]。
伦理委员会对新项目开展初始审查,尤其关注受试者的安全和权益(如何保护高危人群或弱势群体/知情同意过程/受试者补偿及发生意外的赔偿机制/受试者信息的隐私保护)。
伦理委员会对进行中的项目开展全面的跟踪审查:主审委员快速审查所有方案违背、严重不良事件(SAE)、修正案等涉及受试者安全的事件,必要时上会讨论;跟踪审查每个项目的研究进展报告。
JCI要求临床试验SAE需要按照质量改进与患者安全监测流程进行上报,伦理委员会于2016年6月改进了SAE报告的流程,在原来24h内上报申办方、伦理委员会、药监管理部门的基础上还需登陆医院质量管理网站,在“意外事件上报入口”在线填报SAE报告表,从而将临床试验SAE纳入全院患者安全与质量控制数据中去,保证SAE得到有效监控。
6药物管理药物管理是药物临床试验管理工作的重要部分。
JCI评审标准的“MMU”章节为机构安全有效地管理试验药物提供了依据。
本院药物临床试验机构采用的是试验药物中心药库统一管理的模式,已将临床试验药物纳入医院药品目录统一管理。
中心药库实行专人、专柜、专册管理,建立试验药物接收、储存、发放、使用、回收及退回的管理制度及标准操作规程,规范试验药物管理,保障受试者用药安全。
机构办公室管理人员不定期对GCP药房进行核查,核查药物管理记录是否完整规范、库存是否吻合、储存的温度条件是否符合要求等。
7质量控制持续质量改进是JCI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在全面质量管理的基础上,更注重过程环节质量控制的一种新的质量管理方式[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