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高三一轮必修2二单元检测试卷10
- 格式:doc
- 大小:514.00 KB
- 文档页数:19
人教版化学必修二第二单元测试题(附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下列属于二次能源的是( )A.氢气B.煤C.石油D.天然气2.直接提供电能的反应一般是放热反应,下列反应中能提供电能的是( )A.Ba(OH)2·8H2O与NH4Cl反应B.酸碱中和反应C.灼热的炭与CO2反应D.H2与Cl2燃烧反应3.(2012·温州高一检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锌锰干电池是二次电池B.铜片、锌片、导线和高橙组成的水果电池,负极是铜片C.铅蓄电池的放电过程,从能量转换形式看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D.原电池工作时溶液中的阳离子移向负极4.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合成氨的反应(N2+3H22NH3),根据下列在相同时间内测定的正反应速率判断,生成NH3的速率最快的是( )A.v(H2)=0.3 mol·L-1·min-1B.v(N2)=0.2 mol·L-1·min-1C.v(NH3)=0.3 mol·L-1·min-1D.v(H2)=0.005 mol·L-1·s-15.已知2SO2+O22SO3为放热反应,对该反应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O2的能量一定高于SO2的能量B.SO2和O2的总能量一定高于SO3的总能量C.SO2的能量一定高于SO3的能量D.因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不必加热就可发生6.(2012·南阳高一检测)为了说明影响化学反应快慢的因素,甲、乙、丙、丁4位同学分别设计了如下4个实验,你认为结论不正确的是( )A.将形状、大小均相同的镁条和铝条与相同浓度的盐酸反应时,两者反应速率一样大B.在相同条件下,等质量的大理石块和大理石粉末与相同浓度的盐酸反应,大理石粉末反应快C.将浓硝酸分别放在冷暗处和强光照射下,会发现光照可以加快浓硝酸的分解D.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的氯酸钾,其中一支试管中再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同时加热,产生氧气的快慢不同7.有关零排放车载燃料电池叙述正确的是( )A.正极通入H2,发生还原反应B.负极通入H2,发生还原反应C.导电离子为质子,且在电池内部由正极定向移向负极D.总反应式为:2H2+O2====2H2O8.(2012·温州高一检测)已知可逆反应:N2(g)+3H2(g)2NH3(g)ΔH=-92 kJ·mol-1,下列关于此反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加压可使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加快B.升高温度,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加快C.将1 mol N2和3 mol H2混合进行反应,反应完成时放出的热量为92 kJD.单位时间内生成1 mol N2,同时消耗3 mol H2,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9.研究物质变化时,人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来认识物质变化时所引起的化学键及能量变化。
最新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单元测试题全套及答案模块综合测评(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 •化学与人类生活、环境保护及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大量开发利用深海可燃冰,有助于海洋生态环境治理B.汽车尾气中含有大量大气污染物,其原因是汽油的不完全燃烧C・煤炭燃烧过程安装固硫装置,目的是提高煤的利用率D・PM2.5表面积大,能吸附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对人的肺功能造成很大危害【解析】A项,大量开发深海可燃冰可能会影响海洋的生态环境;B项,汽车尾气中的NO是N2与。
2在放电条件下生成的,与汽油是否完全燃烧无关;C项,煤炭燃烧固硫是为了减少污染物SO2的排放。
【答案】D2.关于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原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A.非金展元素间形成的化学键都是共价键B.第三周期主族元素的最高正价等于它所处的族序数C•短周期元素形成离子后,最外层都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D.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原子属于同一族且化学性质相似【解析】铁盐中全部是非金属元素,可以形成离子键,A错误;第三周期的元素都有最高正价,B正确;Li+是2个电子,H+没有电子,C错误;氮和皱最外层都是2个电子,但不属于同一个族,且化学性质不相似,D错误。
【答案】B3.(2015-福建蒲田一中检测)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聚乙烯是由乙烯加聚生成的纯净物B.蛋白质和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都是氨基酸C.油脂、纤维素、淀粉在一定条件下均可发生水解反应D.蛋白质、纤维素、蔗糖都是高分子化合物【解析】高分子化合物的聚合度不同,属于混合物,A错;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为氨基酸,而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为葡萄糖,B错;蛋白质和纤维素为高分子化合物,但蔗糖为双糖,分子式为C12H22O11,不是高分子化合物,D错。
【答案】C4.下列事实不能作为实验判断依据的是()A.钠和镁分别与冷水反应,判断金属活泼性强弱B.在MgCb与AlCb溶液中分别加入过量的氨水,判断镁与铝的金属活泼性强弱C.硫酸与碳酸钠溶液反应产牛co2,判断硫与碳的非金属活泼性强弱D.与【2分别与足量的H2反应,判断澳与碘的非金属活泼性强弱【解析】在MgCl2与AlCh溶液中分别加入过量的氨水发生的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没有得失电子,所以不能判斷镁与铝的金属活动性强弱,B错;C体现了非金属活动性强弱与最高价含氧酸酸性强弱的关系。
第二单元测试卷化学物质及其变化(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 Fe 56 Cu 64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每小题2分,共40分)1.分类法在化学学科的发展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分类标准合理的是A.根据是否具有丁达尔效应,将分散系分为溶液、浊液和胶体B.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C.根据水溶液是否能够导电,将物质分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D.根据是否含氧元素,将物质分为氧化剂和还原剂2.符合如图中阴影部分的物质是A.Na2CO3 B.Cu2(OH)2CO3C.NaCl D.NaHCO33.下列是某同学对KHSO4的物质类别进行的分析,其中不正确...的是A.根据元素组成知它是化合物B.因它含有钾离子与酸根离子,故KHSO4是钾盐C.KHSO4可以称为硫酸盐D.因为它含有与酸相同的元素氢,故KHSO4也可称为酸4.小明在奥运五连环中填入了5种物质(如下图所示),相连环的物质间所发生的反应中,没有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A.分解反应B.复分解反应C.化合反应D.置换反应5.Fe(OH)3胶体区别于FeCl3溶液最本质的特点是A.Fe(OH)3胶体粒子的大小在1~100 nm之间B.Fe(OH)3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C.Fe(OH)3胶体是均一、稳定的分散系D.Fe(OH)3胶体的分散质能透过滤纸6.磁流体是电子材料的新秀,它既具有固体的磁性,又具有液体的流动性。
制备时将含等物质的量的FeSO4和Fe2(SO4)3的溶液混合,再滴入稍过量的NaOH溶液,随后加入油酸钠溶液,即可生成黑色的、分散质粒子的直径为5.5~36 nm的磁流体。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所得到的分散系属于溶液B.用一束光照射该分散系时,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C.该分散系不能透过滤纸D.该分散系的分散质为Fe(OH)37.下列状态的物质,既能导电又属于电解质的是A.MgCl2晶体B.NaCl溶液C.液态氯化氢D.熔融的KOH8.有关电解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BaSO4的水溶液不导电,所以BaSO4不是电解质B.CO2的水溶液能导电,所以CO2是电解质C.熔融的铜导电性很好,所以铜是电解质D.熔融的CaO能导电,所以CaO是电解质9.在强酸性溶液中,下列离子组能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是A.Na+、K+、OH-、Cl-B.Na+、Cu2+、SO2-4、NO-3C.Mg2+、Na+、SO2-4、Cl-D.Ba2+、HCO-3、NO-3、K+10.某溶液中只含有Na+、Fe3+、Cl-、SO2-4四种离子,已知Na+、Fe3+、Cl-的个数比为3∶2∶1。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金戈铁骑整理制作第二章单元测试题(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放热的氧化还原反应能设计成原电池。
下列反应中能设计成原电池的是()A.Ba(OH)2·8H2O与NH4Cl反应B.酸碱中和反应C.灼热的炭与CO2反应D.H2与Cl2的燃烧反应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锌锰干电池是二次电池B.铜片、锌片、导线和甜橙组成的水果电池,负极是铜片C.铅蓄电池的放电过程,从能量转换形式看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D.原电池工作时溶液中的阳离子向负极移动3.已知一定温度下,在2 L的密闭容器中,合成氨反应N2(g)+3H2(g)2NH3(g)的各物质数据如下:N2H2NH3起始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mol2.06.002 s末各物质的物质的量/mol1.23.61.6以氨气来表示该化学反应的反应速率为()A.0.2 mol·L-1·s-1B.0.4 mol·L-1·s-1C.0.6 mol·L-1·s-1D.0.8 mol·L-1·s-14.下列各组反应(表中物质均为反应物)在反应刚开始时,放出H 2的反应速率最大的是( )选项 金属(粉末状)及其物质的量/mol酸的浓度及体积反应 温度/℃ A Mg 0.16 mol·L -1硝酸 10mL 60B Mg 0.13 mol·L -1盐酸 10mL 60 C Fe 0.13 mol·L -1盐酸 10mL 60 D Mg 0.13 mol·L -1硫酸 10mL605.一定温度下,反应2SO 2(g)+O 2(g)2SO 3(g),达到平衡时,n (SO 2)∶n (O 2)∶n (SO 3)=2∶3∶4。
必修2化学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 矿泉水B. 蒸馏水C. 空气D. 盐水答案:B2. 化学反应中,质量守恒定律指的是:A. 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B.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C. 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不变D. 所有选项都正确答案:D3. 以下哪个元素的化学符号是正确的?A. 铜 - CuB. 铁 - FeC. 氧 - O2D. 氢 - H2答案:B4. 以下哪个选项是酸的通性?A. 与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B. 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C. 与盐反应生成新酸和新盐D. 所有选项都正确答案:D5. 以下哪种物质不是碱?A. 氢氧化钠B. 氢氧化钾C. 硫酸D. 氨水答案:C6. 根据元素周期表,下列元素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是:A. 碳B. 氧C. 钠D. 硫答案:C7. 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氧化还原反应?A. 2H2 + O2 → 2H2OB. 2H2O → 2H2 + O2C. 2CO + O2 → 2CO2D. 2CO2 → 2CO + O2答案:A8. 以下哪种物质是强酸?A. 醋酸B. 碳酸C. 硫酸D. 硼酸答案:C9. 以下哪种物质是强碱?A. 氢氧化钠B. 氢氧化铵C. 氢氧化钙D. 氢氧化镁答案:A10. 以下哪种物质是盐?A. 氯化钠B. 硝酸C. 硫酸D. 氢氧化钠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化学方程式2H2 + O2 → 2H2O表示的意义是__________。
答案: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水。
2. 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排列顺序是根据__________。
答案:原子序数。
3. 酸雨的pH值通常小于__________。
答案:5.6。
4. 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可以与__________反应生成氢气。
答案:酸。
5. 实验室中,常用的干燥剂有__________。
答案:浓硫酸、氢氧化钠等。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什么是氧化还原反应,并给出一个例子。
人教版必修2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测试题(A卷)本试卷分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40分钟。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10小题,共40分。
)1.下列有关电池叙述正确的是A.水果电池是高效环保的家用电池B.锌锰干电池是一种常用的二次电池C.锌锰干电池碳棒是负极,锌片是正极D.锌锰干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锌外壳逐渐变薄2.下列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同时又是吸热反应的是A.Ba(OH)2·8H2O与NH4Cl反应 B.铝与稀盐酸C.灼热的炭与CO2反应 D.甲烷与O2的燃烧反应3.对于100mL 1mol/L盐酸与锌粒的反应,采取下列措施能使反应速率加快的是:①升高温度;②改用100mL 3mol/L盐酸;③多用300mL 1mol/L盐酸;④用等量锌粉代替锌粒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4.下列各变化中,属于原电池反应的是A.在空气中金属铝表面迅速氧化成保护层B.白铁(含锌)表面有划损时,也能阻止铁被氧化C.红热的铁丝与水接触表面形成的保护层D.铁与H2SO4反应时,加入少量ZnSO4溶液时,可使反应加速5.工业生产硫酸时,其中一步反应是2SO2 + O2 2SO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增大氧气的浓度可提高反应速率B.升高温度可提高反应速率C.使用催化剂能显著增大反应速率D.达到化学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且都为零6.下列每组的三种物质中,两边的固体均有导线连接,插入中间的液体中,其中能组成原电池的是A.Zn | H2SO4(稀) | C B.Cu | 酒精 | AgC.Zn | CCl4 | Cu D.Fe | H2SO4(稀) | Fe 7.在2L容器中发生反应N2+3H2 2NH3,经一段时间后NH3的物质的量增加了2.4 mol,这段时间内用氢气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6mol /(L ·s ),则这段时间为A .6 sB .4 sC .3 sD .2 s 8.铜片和锌片用导线连接后插入稀硫酸中,电解质溶液的pHA .不变B .先变小后变大C .逐渐变小D .逐渐变大 9.氢氧燃料电池已用于航天飞机。
章末检测卷(时间: 100 分钟满分: 100 分)一、选择题 (此题包含 16 小题,每题3 分,共 48 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 1.化学反响陪伴着能量的变化。
以下过程中的能量变化不是由化学反响惹起的是 ()A .天然气焚烧B .中和反响C .冰的融化D . Ba(OH) 2·8H 2O 晶体与氯化铵晶体反响 2.对于反响中的能量变化,表述正确的选项是 ()A .放热反响中,反响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B .断开化学键的过程会放出能量C .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响必定是吸热反响D .氧化反响均为吸热反响3.电子计算机所用纽扣电池的两极资料为锌和氧化银,电解质溶液为KOH 溶液,其电极反响式: Zn + 2OH --O --,以下判断 - 2e ===ZnO + H 2 Ag 2O + H 2O + 2e ===2Ag +2OH 不正确的选项是 ( )A .锌为正极, Ag O 为负极2B .锌为负极, Ag 2O 为正极C .原电池工作时,负极区溶液 pH 减小D .原电池工作时,正极区溶液 pH 增大 4.以下对于反响速率的说法错误的选项是 ( )A .反响速率用于权衡化学反响进行的快慢B .可逆反响达到化学均衡状态时,正、逆反响速率都为 0C .决定反响速率的主要要素是反响物的性质D .增大反响物浓度,提升反响温度都能增大反响速率5. 2SO 2(g)+ O 2(g)V 2O 5 )2SO 3(g)是制备硫酸的重要反响。
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 .催化剂 V 2O 5 不改变该反响的逆反响速率B .增大反响系统的压强,反响速率必定增大C .该反响是放热反响,降低温度将缩短反响达到均衡的时间t ~ t 内, SO (g)生成的平D .在 t 、t时辰, SO (g) 的浓度分别是c 、c 2,则时间间隔1231 1 23c 2- c 1均速率为 v = 2 1t- t6.在铜 — 锌 —硫酸构成的原电池中,当导线中有 1 mol 电子经过时,理论上的两极变化是 ( )①锌片溶解 32.5 g ②锌片增重 32.5 g ③铜片上析出 1 g H 2 ④铜片上析出 1 mol H 2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 7.在必定条件下, N 2 和 H 2 在密闭容器内反响合成 NH 3。
第二章单元测试题班级 姓名相对原子质量: Na 23 Al 27 Fe 56 Cu 64 H 1 O 16 C 12 S 16 Cl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切合题意)1.以下能源中,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并且又低价方便的是()A .石油B .天然气C .氢气D.太阳能2.下边的能源中属于二次能源的是()A .电能、蒸汽B .电能、风能C .蒸汽、风能D .煤、石油3. 以下反响中属吸热反响的是()A. 镁与盐酸反响放出氢气B.氢氧化钠与盐酸的反响C. 硫在空气或氧气中焚烧(OH)?8H O 与 NHCl 反响2244. 在空气中发生的焚烧,迟缓氧化和自燃的共同点是( )A. 都需要达到着火点B. 都汲取热量C. 都重点燃D.都属于氧化反响5. 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 需要加热方能发生的反响必定是吸热反响B .放热反响在常温下必定很简单发生C .反响是放热仍是吸热,一定看反响物和生成物所拥有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D .化学反响只生成新物质,没有能量的变化6.已知反响 X+Y = M+N 为放热反响,对该反响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
A . X 的能量必定高于 MB . Y 的能量必定高于 N C. X和 Y 的总能量必定高于 M 和 N 的总能量D .由于该反响为放热反响,故不用加热便可发生 7、决定化学反响速率的主要要素是( )A 、反响物的浓度B 、反响温度C 、使用催化剂D、反响物的性质8.此刻电池的种类特别多,且由电池造成的污染愈来愈严重,以下电池不会造成环境污染的是( )A .锂电池B .锌锰电池C .氢氧燃料电池D .镍镉电池9.以下对于燃料充足焚烧的说法,不正确 的是( )...A .空肚量越多越好B .应通入适当空气C.固体燃料焚烧前要粉碎D.液体燃料焚烧时能够以雾状喷出10、以下各装置中,不可以组成原电池的是(电解质都为稀硫酸) () A 、Zn BFe、CuCFe、CD Fe 、FeC11.火力发电是经过化石燃料焚烧,使化石燃猜中化学能转变为电能, 其能量转变方式正确的是( )A.化学能C.化学能→ 电能→ 热能→电能B.化学能D.化学能→ 机械能→电能→ 热能→ 机械能→电能12.以下相关化石燃料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化石燃料是可重生的,所以地球上的储藏量也是无穷的B.化石燃料固然在地球上的储藏量有限,但形成化石燃料的速率相当快,所以化石燃料相当于是无穷的C.化石燃料的形成特别复杂,需时间较长,但化石燃料在地球上的储藏量是无穷的D.化石燃料在地球上的储藏量是有限的,并且又都是非重生能源13、 20mL L 的盐酸与一块大理石反响,以下举措不可以提升反响速率的是()A、加入 10mL 1mol/L 的盐酸B、加入 30mL 10mol/L的盐酸C、所用的大理石研磨成粉末D、加入 10mL H O214、已知反响 A + 3B= 2C + D 在某段时间内以 A 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化学反响速率为- 1- 1C 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化学反响速率为()1mol· L · min,则此段时间内以A、· L-1· min -1B、 1 mol · L-1· min-1C、 2 mol ·L-1·min-1D、 3 mol · L-1· min-115、铜片和铁片用导线连结后插入稀硫酸中,铁片是()A. 阴极B.正极C.阳极D. 负极16、以下装置中,电流计G中有电流经过的是()17、合成氨的反响为: 3H2+ N 2 2NH3,其反响的速率可分别表示为v(H 2) 、 v(N 2) 、 v(NH3)( 单位为 mol ·L-1·s-1) ,则以下关系正确的选项是()A、 v(H) =v(N)= v(NH)B、 v(H ) =3 v(N)22322C、 v(N) =2 v(NH )D、 v(NH ) = 3/2v(H )233218.以下反响既是氧化复原反响,又是吸热反响的是()A.铝片与稀硫酸反响B. Ba(OH) ·8H O与 NHCl 的反响224C.灼热的炭与 CO反响D.甲烷在 O 中焚烧反响2219、可逆反响 H (g)+ I (g) 2HI(g)达到均衡的标记是()22A、H、I 、HI 的浓度相等B、H、I、 HI 的浓度保持不变2222C、混淆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D、混淆气体的质量不再改变20.以下选项中说明氢气作为燃料的长处的是( )①焚烧时发生氧化反响②充足焚烧的产物不污染环境③氢气是一种重生能源④焚烧时放出大批热量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二、填空题21.从能量的角度看,断开化学键要,形成化学键要。
第二章《化学键化学反应与能量》综合练习2019.04.03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镁燃料电池具有比能量高、使用安全方便、原材料来源丰富、成本低、燃料易于贮运等特点。
研究的燃料电池可分为镁—空气燃料电池、镁—海水燃料电池、镁—过氧化氢燃料电池、镁—次氯酸盐燃料电池。
如图为镁—次氯酸盐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放电过程中OH-移向正极B.电池的总反应式为Mg+ClO-+H2O Mg(OH)2↓+Cl-C.镁燃料电池中镁均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D.镁—过氧化氢燃料电池,酸性电解质中正极反应为H2O2+2H++2e-2H2O2.如图所示,大试管里充满某混合气体,置于光亮处,将滴管里的水挤入大试管后,烧杯中的水会进入大试管,大试管里的气体可能是()AN2、H2;BCO、O2;CNO2、O2;DCH4、Cl2.3.已知甲烷燃料电池的总反应方程式为CH4+2O2CO2+2H2O,其中1个电极的反应式为2O2+ 8H++8e-4H2O,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通入甲烷的一极为负极 B.通入氧气的一极为正极C.正极发生氧化反应 D.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H4+2H2O-8e-CO2+8H+4.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一次能源的是( )A.风能 B.电能 C.太阳能 D.核能5.下列电子式书写正确的是( )A. B. C. D.6.下列变化过程,能放出热量的过程有( )①液态水变成水蒸气②酸碱中和反应③浓硫酸稀释④固体氢氧化钠溶于水⑤H2在Cl2中燃烧⑥灼热的炭与CO2的反应⑦NH4Cl晶体与Ba(OH)2·8H2O混合搅拌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高温高压条件下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B.常温常压下即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放热反应C.氨的催化氧化反应实验中移开加热装置后铂丝保持红热,表明该反应是放热反应D.化合反应都是放热反应,分解反应都是吸热反应8.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a的金属活动性比氢强,b为碳棒,关于此装置的各种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碳棒上有气体放出,溶液的酸性减弱 B. a是正极,b是负极C.导线中有电子流动,电子从a极到b极 D. a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Zn-2e-Zn2+9.共价键、离子键和范德华力是构成物质时粒子间的不同作用力。
高三一轮复习检测题(必修1㊁必修2㊁选修3-5)B 卷ʏ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第一中学(阳逻校区) 胡东明一、选择题(1~6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7~10题有多个选项正确)1.在国际拔河比赛中,运动员必须穿 拔河鞋 或没有鞋跟等突出物的平底鞋,不能戴手套㊂比赛双方相持时,运动员会向后倾斜身体,使地面对人的作用力与身体共线㊂不计拔河绳的质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㊂A.获胜队伍对绳子的拉力大于对方队伍对绳子的拉力B .因为绳子的拉力处处相等,所以两队队员受到的地面摩擦力总相等C .双方相持时,若绳子拉力增大,则地面对运动员的作用力增大D .双方相持时,运动员身体后倾,减小与地面之间的夹角,是为了增加与地面之间的压力2.近年来,国产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大幅增长㊂为检测某新能源汽车的刹车性能,现在平直公路上做刹车实验,测得汽车在某次刹车过程中速度v 与位移x 的关系如图1所示㊂设刹车过程中汽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已知t =0时刻汽车的速度为30m /s,取重力加速度g =10m /s 2㊂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㊂图1A.刹车过程中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0.4m /s2B .路面与车轮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4C .t =3s 时刻,汽车的速率为12m /sD .0~6s 内,汽车的位移为72m图23.每个工程设计都蕴含一定的科学道理㊂如图2所示的两种家用燃气炉架都有四个爪,若将总质量为m 的锅放在如图2乙所示的炉架上,忽略爪与锅之间的摩擦力㊂设锅是半径为R 的球面,则每个爪与锅之间的弹力( )㊂A.等于14m g B .小于14m g C .R 越大,弹力越大D .R 越大,弹力越小4.双人花样滑冰比赛是一项极具观赏性的项目㊂比赛中,女运动员有时会被男运动员拉着离开冰面在空中做水平面内的匀速圆图3周运动,如图3所示㊂目测估计男运动员的手臂与水平冰面之间的夹角约为45ʎ,女运动员与其身上的装备总质量约为45k g,取重力加速度g =10m /s 2㊂仅根据以上信息,可估算( )㊂A.女运动员的向心加速度约为10m /s2B .女运动员的角速度约为6.28r a d /sC .男运动员对女运动员的拉力约为450ND .男运动员对冰面的压力约为450N5.京张高铁将北京到张家口的通行时间缩短在1h 内,成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重要的交通保障设施㊂假设此高铁动车启动后沿平直轨道行驶,发动机的功率恒为P ,且行驶过程中受到的阻力大小恒定㊂已知动车的质量为m ,最高行驶速度v m a x =350k m /h ㊂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㊂A.行驶过程中动车受到的阻力大小为P v m a xB .当动车的速度为v m a x 4时,动车的加速度大小为3Pm v m a xC .从启动到速度增大为v m a x 的过程中,动车牵引力所做的功为12m v 2m a x D .由题目信息可估算京张铁路的全长为350k m6.2021年5月我国天问一号 火星探测器成功软着陆火星表面,实现了我国在深空探测领域的技术跨越㊂假如航天员登陆某星球,并在该星球表面做了如图4甲所示的实验,将一插有风帆的滑块放置在倾角为θ的粗糙固定斜面上,滑块由静止开始下滑,风帆在星球表面受到的空气阻力与滑块下滑的速度成正比,即F =k v ,k 为已知常数㊂航天员通过传感器测量得到滑块下滑的加速度a 与速度v 的关系如图4乙所示,已知图乙中直线在纵轴与横轴上的截距分别为a 0㊁v 0,滑块与足够长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星球的半径为R ,引力常量为G ,忽略星球自转的影响㊂根据上述条件可以判断出( )㊂图4A.风帆与滑块的总质量为k a 0v 0B .星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为a 0R s i n θ-μc o s θC .星球的密度为3a 04πG R (c o s θ-μs i n θ)D .星球近地卫星的周期为2πRs i n θ-μc o s θa 0图57.水车是我国劳动人民利用水能的一项重要发明㊂如图5所示为某水车模型,从槽口水平流出的水的初速度大小为v 0,垂直落在与水平面成30ʎ角的水轮叶面上,落点到轮轴间的距离为R ㊂在水流不断冲击下,轮叶受冲击点的线速度大小接近冲击前瞬间水流速度大小㊂忽略空气阻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㊂A.水流在空中运动的时间t =2v 0gB .水流在空中运动的时间t =3v 0gC .水车的最大角速度接近ω=2v 0R D .水车的最大角速度接近ω=3v 0R8.火星距离地球最远时大约为4亿千米,最近时大约为0.55亿千米㊂由于距离遥远,地球与火星之间的信号传输会有长时间的延迟㊂当火星离我们最远时,从地球发出一个指令,约22分钟才能到达火星㊂为了节省燃料,我们要等火星与地球之间相对位置合适的时候发射火星探测器㊂受天体运行规律的影响,这样的发射机会很少㊂已知火星的公转周期约是地球公转周期的1.9倍,为了简化计算,可以认为地球和火星在同一平图6面上,沿同一方向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如图6所示㊂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㊂A.地球的公转向心加速度小于火星的公转向心加速度B .当火星离地球最近时,地球上发出的指令需要约3分钟到达火星C .如果火星运动到B 点,地球恰好在A 点时发射探测器,那么探测器将沿轨迹A C 运动到C 点时,恰好与火星相遇D .相邻两个发射时机的间隔约为2.1年9.如图7甲所示,工人用倾角θ=30ʎ的传送带运送货物,传送带沿顺时针方向匀速转动,把货物从底端A 点运送到顶端B 点,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7乙所示㊂已知货物质量m =10k g,取重力加速度g =10m /s 2㊂则( )㊂图7A.传送带匀速转动的速度大小为1m /sB .货物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32C .A ㊁B 两点之间的距离为16mD .在运送货物的整个过程中,摩擦力对货物做的功为15J图810.如图8所示,质量为M 的长木板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上表面O A 段光滑,O B 段粗糙,且O A 段和O B 段的长度均为l ,长木板左端固定劲度系数为k 的轻质弹簧,右端用不可伸长的轻绳连接于竖直墙壁上㊂质量为m 的小滑块以速度v 从O 点向左运动并压缩弹簧,弹簧压缩量为x 时轻绳被拉断,最终滑块恰好没有从长木板上掉落㊂已知弹簧原长小于l ,重力加速度为g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㊂A.轻绳被拉断瞬间,长木板的加速度大小为k xMB .最终长木板与滑块一起以速度mM +m v向左匀速运动C .弹簧恢复原长时,滑块的动能可能为12m v 2D .滑块与长木板O B 段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M v 2+k x22(M +m )gl 二、实验题图911.某实验小组用如图9所示的装置测量重力加速度㊂将小球A 和手机B 分别系在一根跨过定滑轮的不可伸长的软绳两端㊂打开手机B 的p h y ph o x 软件,令小球A 和手机B 静止,软绳拉紧,然后同时释放小球A 和手机B ,通过p h y p h o x 软件测得手机的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10所示,实验室提供的物理量有:小球A 的质量m A =50.0g ,手机B 的质量m B =150.0g,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 =9.8m /s 2㊂(1)实验测得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图10m /s 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㊂(2)实验测得的重力加速度与当地的重力加速度有明显差异,除实验中的偶然误差外,请写出一条可能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㊂12.为了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某学习小组用如图11所示的气垫导轨装置(包括导轨㊁气源㊁光电门㊁滑块㊁遮光条)进行实验㊂在导轨上选择两个适当的位置A ㊁B 安装光电门Ⅰ㊁Ⅱ,并连接数字计时器;用刻度尺分别测量A ㊁B 两点到水平桌面的高度h 1㊁h 2㊂图11(1)用游标卡尺测量遮光条的宽度d 时,游标卡尺的示数如图12所示,则d =m m ㊂图12(2)某次实验中,测得滑块通过光电门Ⅰ的时间Δt 1=0.026s ,则滑块通过光电门Ⅰ的瞬时速度v 1=m /s(保留两位有效数字)㊂(3)将滑块从光电门Ⅰ左侧某处由静止释放,测出滑块通过光电门Ⅰ㊁Ⅱ的时间分别为Δt 1和Δt 2㊂在误差允许范围内,若h 1-h 2=(用d ㊁Δt 1㊁Δt 2,以及重力加速度g 表示),则可认为滑块在下滑过程中的机械能守恒㊂(4)另一学习小组的同学想用如图13所示的装置做此实验㊂该小组同学认为,利用垫块平衡阻力后由小车和砂桶组成的系统的机械能是守恒的,你是否同意?并说明理由㊂图13三、计算题13.如图14所示,粗糙的水平面A B 与光滑的竖直圆弧轨道B C D 在B 点相切,圆弧轨道B C D 的半径R =0.4m ,D 是轨道的最高点,一质量m =1k g 的物体(可以看成质图14点)静止于水平面上的A 点㊂现用水平恒力F =7N 作用在物体上,使它在水平面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物体到达B 点时撤去力F ,之后物体沿圆弧轨道B C D 运动,物体恰好能通过D 点㊂已知物体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取重力加速度g =10m /s 2㊂求:(1)物体通过D 点时速度v D 的大小㊂(2)物体刚进入圆弧轨道B 点时所受支持力N 的大小㊂(3)A ㊁B 两点之间的距离x ㊂14.如图15甲所示的首钢滑雪大跳台又称 雪飞天 ,是北京2022年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和单板滑雪比赛场地,谷爱凌和苏翊鸣在此圆梦冠军㊂为了研究滑雪运动员的运动情况,建立如图15乙所示的模型㊂跳台滑雪运动员从滑道上的A 点由静止滑下,从跳台O点沿水平方向飞出㊂已知O 点是斜坡的起点,A 点与O 点在竖直方向上的距离为h ,斜坡的倾角为θ,运动员的质量为m ,重力加速度为g ,不计一切摩擦和空气阻力㊂求:图15(1)运动员滑至跳台O 点时的速率v ㊂(2)运动员从离开O 点到落在斜坡上,在空中运动的时间t ㊂(3)运动员从离开O 点到落在斜坡上,在空中运动的过程中动量的变化量Δp ㊂15.质量m =1ˑ103k g 的汽车以速度v 1=36k m /h 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在距离斑马线s =20m 处,驾驶员发现小朋友排着长度l =4m 的队伍从斑马线一端开始通过,他立即刹车,汽车最终恰好停在斑马线前㊂假设汽车在刹车过程中所受阻力不变,且忽略驾驶员的反应时间㊂(1)求汽车开始刹车到停止所用的时间和所受阻力的大小㊂(2)若路面宽度L =6m ,小朋友行走的速度v 0=0.5m /s ,求汽车停在斑马线前等待小朋友全部通过所需的时间㊂(3)假设驾驶员以速度v 2=54k m /h 行驶,在距离斑马线s =20m 处立即刹车,求汽车运动到斑马线时的速度大小㊂图1616.在如图16所示的水平轨道上,A C 段的中点B 的正上方有一探测器,C 处固定一个竖直挡板㊂t =0时刻,质量m =1k g 的物体Q 以向右的速度v 0=9m /s 与静止在A 点质量M =2k g 的物体P 发生碰撞,探测器只在2s ~4s 内工作㊂已知物体P 与水平轨道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1,物体Q 与水平轨道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3,A B 段的长度L =4m ,取重力加速度g =10m /s 2,物体P 与Q ,以及物体P 与竖直挡板之间的碰撞都是弹性碰撞(碰撞时间极短),物体P ㊁Q 均可视为质点,取7=2.65,3=1.73㊂(1)物体P 与Q 发生碰撞后,物体P 能否被B 处的探测器探测到(2)物体P 与Q 能否发生第二次碰撞?若能,请求出从第一次碰撞到第二次碰撞的过程中系统产生的内能;若不能,请求出物体P ㊁Q 之间最终的距离㊂(责任编辑 张 巧)。
必修2化学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A. 氧气B. 蒸馏水C. 空气D. 酒精答案:C2.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不变的是()A. 元素种类B. 分子种类C. 原子种类D. 分子数目答案:A3. 下列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A. 氧气B. 蒸馏水C. 氢气D. 酒精答案:B4. 根据化学方程式2H2 + O2 → 2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B. 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氧气C. 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氢气D. 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答案:A5. 下列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A. 氧气B. 蒸馏水C. 空气D. 酒精答案:A6. 根据化学方程式Fe + CuSO4 → FeSO4 + Cu,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B. 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银C. 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金D. 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锌答案:A7. 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A. 氧气B. 蒸馏水C. 氢气D. 酒精答案:B8. 根据化学方程式2H2O → 2H2 + 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水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B. 水分解生成氢气和二氧化碳C. 水分解生成氧气和二氧化碳D. 水分解生成氢气和氮气答案:A9. 下列物质中,属于酸的是()A. 盐酸B. 氢氧化钠C. 硫酸钠D. 碳酸钠答案:A10. 下列物质中,属于碱的是()A. 盐酸B. 氢氧化钠C. 硫酸钠D. 碳酸钠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根据原子的构成,原子核由____和____组成。
答案:质子;中子2. 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排列顺序是按照原子的____排列的。
答案:原子序数3. 化学方程式2H2 + O2 → 2H2O表示的意义是____。
答案: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4. 根据化学方程式Fe + CuSO4 → FeSO4 + Cu,铁在反应中表现出____性。
2014届高三第一轮复习必修2《化学反应与能量》单元测试姓名 学号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S-32 Al-27 S-32 Cu-64 Ag-108一、选择题(共42分)1.运用有关概念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1molH 2燃烧放出的热量为H 2的燃烧热B .Na 2SO 3和H 2O 2的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C .和互为同系物D .BaSO 4的水溶液不导电,故BaSO 4是弱电解质2.短周期主族元素W 、X 、Y 、Z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 、X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比为4∶3,Z 原子比X 原子的核外电子数多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W 、Y 、Z 的金属性顺序一定是Z>Y>WB .W 、X 、Y 、Z 的原子半径大小顺序可能是W>X>Y>ZC .Y 、Z 形成的分子的空间构型可能是正四面体D .WY 2分子中可能存在非极性键3.用惰性电极电解硫酸铜溶液一段时间后,加入9.8g 氢氧化铜可以恢复硫酸铜溶液的浓度, 则整个电解过程电子转移的物质的量为( )A .0.1molB .0.2molC .0.3molD .0.4mol4.Mg-H 2O 2电池可用于驱动无人驾驶的潜航器。
该电池以海水为电解质溶液,示意图如下。
该电池工作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Mg 电极是该电池的正极B .H 2O 2 在石墨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C .石墨电极附近溶液的pH 增大D .溶液中Cl -向正极移动5.在1200℃时,天然气脱硫工艺中会发生下列反应H 2S (g )+ 32O 2(g)=SO 2(g)+H 2O(g)△H 1 2H 2S(g)+SO 2(g)= 32S 2(g)+2H 2O(g) △H 2 H 2S(g)+12O 2(g)=S(g)+H 2O(g) △H 3 2S(g) =S 2(g) △H 4则△H 4的正确表达式为( )A.△H 4=23(△H 1+△H 2-3△H 3)B.△H 4=23(3△H 3-△H 1-△H 2) C.△H 4=23(△H 1+△H 2+3△H 3) D.△H 4=23(△H 1-△H 2-3△H 3) 6.银质器皿日久表面会逐渐变黑,这是生成了Ag 2S 的缘故,根据电化学原理可进行如下处理,在铝制容器中加入食盐溶液,再将变黑的银器浸入该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发现黑色褪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处理过程中银器一直保持恒重B . 银器为正极,Ag 2S 被还原成单质银C .该过程中总反应为2Al+3Ag 2S=6Ag+Al 2S 3D .黑色褪去的原因是黑色Ag 2S 转化为白色AgCl7.将E 和F 加入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E(g)+F(s)2G(g)。
新课标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 2 第二章测试题班别姓名学号测试时间: 40 分钟,总分 100 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4 分,共 40 分)。
1.列说法中错误的选项是()A.化学反响中的能量变化往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B.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响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由C.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响必定是吸热反响D.反响物总能量和生成物总能量的相对大小决定了反响是放出能量仍是汲取能量2.以下各组的电极资料和电解液,不可以构成原电池的是()A.铜片、石墨棒,稀硫酸B.铜片、石墨棒,硝酸银溶液C.锌片、铜片,稀盐酸D.铜片、银片, FeCl3溶液3.以下对于化学反响速率的说法中,不正确的选项是()A.化学反响速率是权衡化学反响进行快慢程度的物理量B.化学反响速率往常用单位时间内生成或耗费某物质的质量的多少来表示C.在同一个反响中,各物质的反响速率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的系数比-1-1)4.已知反响 X+Y= M+N为吸热反响,对这个反响的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X 的能量必定低于 M的, Y 的能量必定低于 N 的B.因为该反响为吸热反响,故必定要加热反响才能进行C.损坏反响物中的化学键所汲取的能量小于形成生成物中化学键所放出的能量D.X 和 Y 的总能量必定低于 M和 N的总能量5.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镍氢电池、锂离子电池和碱性锌锰干电池都是二次电池B.燃料电池是一种高效可是会污染环境的新式电池C.化学电池的反响基础是氧化复原反响D.铅蓄电池放电的时候正极是Pb 负极是 PbO26.在一个密闭容器中,盛有 N2和 H2,它们的开端浓度分别是mol ·L-1和 mol ·L-1,在必定的条件下它们反响生成NH3, 10min 后测得 N2的浓度是 mol · L-1,则在这10min 内 NH3的均匀反响速率是()A. mol ·L-1·min-1B. mol ·L-1· min-1C. mol ·L-1·min-1D. mol ·L-1· min-17.以下反响属于吸热反响的是()A.稀硫酸与氢氧化钾溶液反响B.氢气复原氧化铜的反响C.锌与稀硫酸的反响D.生石灰变为熟石灰的反响放电充电8.镍氢电池的总反响式是H2 +2NiO(OH)2Ni(OH) 2 ,依据此反响式判断,此电池放电时,负极上发生反响的物质是(A.NiO(OH)B.Ni(OH)2)C.H2D.H2和NiO(OH)9.决定化学反响速率的主要要素是()A.参加反响的物质自己的性质B.催化剂C.温度、压强以及反响物的接触面D.反响物的浓度10.A、B、C都是金属,把 A 浸入 C的硝酸盐溶液中, A 的表面有 C 析出, A 与 B 和酸溶液构成原电池时, B 为电池的负极。
化学必修2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 空气B. 纯水C. 矿泉水D. 液态氧气2. 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原子序数与其原子结构中的哪一个量是一致的?A. 电子数B. 中子数C. 质子数D. 质量数3. 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A. 光能B. 电能C. 热能D. 机械能4. 下列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 酸碱中和反应B. 金属与酸的反应C. 盐与酸的反应D. 盐与碱的反应5. 根据化学方程式,下列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摩尔比为1:2的是:A. 2H2 + O2 → 2H2OB. 2Na + Cl2 → 2NaClC. 2CO + O2 → 2CO2D. 2H2O → 2H2 + O26. 根据化学平衡原理,下列条件中,可以增加反应速率的是:A. 降低温度B. 增加反应物浓度C. 减少催化剂用量D. 减少反应物浓度7. 根据勒夏特列原理,下列操作中,可以使得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是:A. 增加反应物浓度B. 减少生成物浓度C. 增加生成物浓度D. 减少反应物浓度8. 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A. 金属B. 玻璃C. 纯水D. 氯化钠溶液9. 根据酸碱质子理论,下列物质中,属于酸的是:A. NaOHB. H2OC. HClD. NH310. 根据电离平衡原理,下列物质中,属于弱电解质的是:A. HClB. NaClC. H2CO3D. H2SO4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1. 原子核由________和________组成。
12. 根据化学键理论,水分子中的化学键类型是________。
13. 在标准状况下,1摩尔气体的体积是________升。
14. 根据电子排布规律,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元素属于________区。
15. 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原理,氧化剂在反应中________电子,还原剂在反应中________电子。
第1页 共20页 ◎ 第2页 共20页绝密★启用前化学高三一轮必修2二单元检测试卷10**测试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 卷(选择题)请修改第I 卷的文字说明 一、单项选择1. 已知反应X +Y===M +N 为吸热反应,对这个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X 的能量一定低于M 的,Y 的能量一定低于N 的B .因为该反应为吸热反应,故一定要加热反应才能进行C .破坏反应物中的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小于形成生成物中化学键所放出的能量D .反应物X 和Y 的总能量一定小于生成物M 和N 的总能量 2. 当温度不变时,恒容的容器中进行反应2A===B ,若反应物的浓度由0.1 mol·L -1降到0.06 mol·L -1需20秒,那么由0.06 mol·L -1降到0.036 mol·L -1,所需反应的时间为( )A .等于10秒B .等于12秒C .大于12秒D .小于12秒3. 第十一届中国国际环保展览暨会议于2009年6月3日至6日在北京举行。
海外展商有包括美国、法国的23个国家和地区。
大会的主题是“节能减排,和谐发展。
”你认为下列行为中有悖于这一主题的是() A.开发太阳能、水能、风能、可燃冰等新能源,减少使用煤、石油等化石燃料B.将煤进行气化处理,提高煤的综合利用效率C.研究采煤、采油新技术,提高产量以满足工业生产的快速发展D.实现资源的“3R ”利用观,即:减少资源消耗(Reduce)、增加资源的重复使用(Reuse)、资源的循环再生(Recycle)4. 有A 、B 、C 、D 四块金属片,用导线两两相连插入稀硫酸中,可以组成各种原电池。
若A 和B 相连时,A 为负极;C 与D 相连时,C 溶解,D 上有氢气生成;A 与C 相连时,C 为正极;B 与D 相连时,电子由D 极经导线流向B 极,则这四种金属的活泼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A. ABCD B. ACDB C. CADB D. BDCA5. 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M +N Q 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M 、N 、Q 三种物质的浓度一定相等B .M 、N 全部变成了QC .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不再变化D .反应已经停止6. 酯化反应属于A.中和反应B.不可逆反应C.离子反应D.取代反应7. 在C(s)+CO 2(g)2CO(g)反应中可使反应速率增大的措施是() ①增大压强 ②增加碳的量 ③通入CO 2 ④恒压下充入N 2 ⑤恒容下充入N 2 ⑥通入COA .①③⑤B .②④⑥C .①③⑥D .③⑤⑥第3页 共20页 8. 在一定条件下,容器内 某一反应M 、N 的物质的量 的曲线如 图所示,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M NB.t 2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达到平衡C.t 3时,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D.t 1时,N 的浓度是M 的浓度的2倍 9. 下图各装置中,不能..构成原电池的是(酸)( )10. 对于可逆反应2SO 2+O 2 2SO 3, 在混合气体中充入一定量的18O 2足够长的时间后, 18O 原子()A. 只存在于O 2中B. 只存在于O 2和SO 3中C. 只存在于O 2和SO 2中D. 存在于SO 2、O 2和SO 3中11. 用电解法提取氯化铜废液中的铜,方案正确的是() A .用铜片连接电源的正极,另一电极用铂片 B 极,另一电极用铜片C .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阴极产物 D第6页 共20页在相同温度下,将3种形式的能量转化Y 中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O 2+2H 2O+4e —=4OH —X 能实现燃料电池的燃料和氧化剂再生X 、Y 形成的子系统能实现物质的零排放,并能实现化学能与 可用于电动汽车的铝—空气燃料电池,通常以NaCl 溶液或NaOH 溶( ) NaCl 溶液或NaOH 溶液为电解液时,正极反应都为:O 2+2H 2O +4e -NaOH 溶液为电解液时,负极反应为:Al +3OH --3e -=== Al(OH)3↓ NaOH 溶液为电解液时,电池在工作过程中电解液的pH 保持不变 在一定温度、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有如下平衡:H 2(g)+I 2(g) == ,已知H 2和I 2的起始浓度均为a mol/L ,达平衡时HI 的浓度为;若H 2和I 2的起始浓度均为2amol/L ,则平衡时H 2的物质的量浓 ( ) B .2bmol/L C .(2a-b)mol/L2b)mol/L第7页共20页◎第8页共20页22. 将1gH2和4gO2混合点燃,充分反应,放出71.45kJ热量,同样条件下1molH2在O2中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A.71.45kJ B.142.9kJ C.571.6kJ D.285.8kJ23. 在298 K、100 kPa时,已知:2H2O(g)===O2(g)+2H2(g) ΔH1Cl2(g)+H2(g)===2HCl(g) ΔH22Cl2(g)+2H2O(g)===4HCl(g)+O2(g) ΔH3则ΔH3与ΔH1和ΔH2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A.ΔH3=ΔH1+2ΔH2B.ΔH3=ΔH1+ΔH2C.ΔH3=ΔH1-2ΔH2D.ΔH3=ΔH1-ΔH224. 实验室用Zn与稀H2SO4反应来制取氢气,常加少量CuSO4来加快反应速率。
为了研究CuSO4的量对H2生成速率的影响,某同学设计了实验方案(见下表),将表中所给的试剂按一定体积混合后,分别加入四个盛有相同大小的Zn片(过量)的反应瓶(甲、乙、丙、丁)中,收集产生的气体,并记录收集相同体积的气体所需的时间。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1=t2=t3=t4B.V4=V5=10 C.V6=7.5 D.V1<V2<V3<2025. 镁及其化合物一般无毒(或低毒)、无污染,且镁原电池放电时压高而平稳,使镁原电池越来越成为人们研制绿色原电池的关注焦点。
其中一种镁原电池的反应为:xMg+Mo3S4Mg x Mo3S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放电时,负极反应为Mg-2e-=Mg2+ B.放电时,Mo3S4发生氧化反应C.放电过程中Mg2+向正极迁移 D.充电时,阳极反应为Mg x Mo3S4-2xe-=Mo3S4+xMg2+26. 在C(s)+CO2(g)2CO(g)反应可使反应速率增大的措施是()①增大压强②增加碳的量③通入CO2④恒压下充入N2⑤恒容下充入N2A.①③⑤B.②④C.①③D.③⑤27. 下列热化学方程式叙述正确的是(H的绝对值均正确)A.25222C H OH(1)+3O(g)=2CO(g)+3H O(g);ΔH=-1367.0kj/mol(燃烧热)B.2NaOH(aq)+HCl(aq)=NaCl(aq)+H O(l);ΔH=+57.3kj/mol(中和热)C.222S(s)+O(g)=SO(g)=SO(g;)ΔH=-269.kj/mol(反应热)D.222NO=O+2NO;ΔH=+116.2kj/mol(反应热)28. 在一恒定的容器中充人2molA和lmolB发生反应:2A(g)+B(g)x C(g)达到平衡后,C的体积分数为α%;若维持容器的容积和温度不变,按起始物质的量A为0.6mol, B为0.3mol,C为1.4mol充入容器中,达到平衡后,C的体积分数仍为α%,则z的值为()A.只能为2 B.只能为3 C.可能为2,也可能为3 D.无法确定29. 下列各组物质中化学键的类型完全相同的是()A.NH3H2O CO2B.H2O Na2O CO2第9页 共20页 ◎ 第10页 共20页C .CaCl 2 NaOH H 2OD .HCl MgCl 2 NH 4Cl 30. 某温度下,在定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2A (g )=2B (g)+C (g ),若开始时只充入2 mol A 气体,达平衡时,混合气体的压强比起始时增大了20%,则平衡时A 的体积分数为( )A.60%B.50%C.70%D.40%第II 卷(非选择题)请修改第II 卷的文字说明 二、实验题31. 给你提供纯锌、纯铜片和500 mL 0.2 mol ·L -1的H 2SO 4溶液、导线、1000 mL 量筒。
试用如图装置来测定锌和稀硫酸反应时在某段时间内通过导线的电子的物质的量。
(1)如图所示,装置气密性良好,且1000 mL 量筒中已充满了水,则开始实验时,首先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 电极材料为________,其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 电极材料为________,其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量筒中收集672 mL 气体时(已折算到标准状况下),通过导线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
三、计算题32. 已知可逆反应CO + H 2O(g)CO 2 + H 2,达到平衡时。
(1)830K 时,若起始时:c (CO) = 2 mol/L ,c (H 2O) = 3 mol/L ,平衡时CO 的转化率为60%,水蒸气的转化率为________;K 值为________。
(2)830K ,若只将起始时c (H 2O)改为 6 mol/L ,则水蒸气的转化率为______。
(3)若830K 时,起始浓度c (CO) = a mol/L ,c (H 2O) = b mol/L ,H 2的平衡浓度 c (H 2) = c mol/L ,①a、b 、c 之间的关系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当a = b 时,a = _____c 。
33. 将等物质的量的A ,B 混合于2L 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 3A(g)+B(g)===XC(g)+2D(g),经5min 后,测得D 的浓度为0.5mol/L ,c (A)∶c (B)=3∶5,C 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mol/(L ·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