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园林句子赏析
- 格式:doc
- 大小:22.00 KB
- 文档页数:7
苏州园林哪些句子有说明方法苏州园林,以其典雅精致的布局、优美自然的景色著称于世。
在这些园林中,不少句子巧妙地运用了说明方法,使得园林之美得以淋漓尽致地展现。
以下将为您详细解析苏州园林中具有代表性的说明方法句子。
一、对比说明在苏州园林中,对比说明的句子常用于突出景物的特点。
例如:1.“池广鱼肥,林茂鸟聚。
”这句话通过对比池塘之广与鱼儿之肥、林木之茂与鸟儿之聚,生动地展现了园林中生机勃勃的景象。
二、排比说明排比说明在苏州园林句子中的应用,使园林景色更具韵律美。
例如:2.“翠竹青松,碧水白石,曲径通幽。
”这句话通过排比的手法,将翠竹、青松、碧水、白石等景物一一列举,形象地描绘了苏州园林的清幽之美。
三、拟人说明拟人说明在苏州园林句子中,使得园林景物更具生命力。
例如:3.“柳枝轻舞,荷花含笑。
”这句话将柳枝和荷花拟人化,仿佛它们有了情感和生命力,使园林景色显得更加生动有趣。
四、借景说明借景说明在苏州园林句子中,巧妙地引入了他处景物,以丰富园林的意境。
例如:4.“远眺虎丘,近闻寒山。
”这句话通过借景的手法,将园林与周边的虎丘、寒山寺等名胜相连,拓宽了园林的视野,丰富了园林的意境。
五、夸张说明夸张说明在苏州园林句子中,使园林景色更具艺术魅力。
例如:5.“一步十景,百步千姿。
”这句话夸张地表现了苏州园林中景色的丰富多样,使人流连忘返。
总结:苏州园林中的句子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既展现了园林的优美景色,又表达了园林的文化内涵。
描苏州园林的优美句子1.苏州园林,是一种细腻的美,无论是假山还是流水,都显得那么精致,让人沉醉其中。
2.苏州园林,是一种宁静的美,无论是阳光还是阴雨,都显得那么恬静,让人心情舒畅。
3.苏州园林,美轮美奂,每一座园林都有着它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景观特色,让人感受到了人类艺术和自然美的完美交融。
4.苏州园林,是一种古典的美,无论是花鸟还是石兽,都显得那么优雅,让人流连忘返。
5.苏州园林,如诗如画,漫步其中,仿佛置身于一幅生动的水墨画卷。
绿树环绕,花香四溢,每一处景致都精雕细琢,颇具匠心。
6.曲径通幽处,苏州园林中的小径蜿蜒伸展,引领着游人领略园林的精髓和古人的智慧。
7.苏州园林,如诗如画,绿树掩映,清新静谧,让人心旷神怡。
8.苏州园林,融自然美与艺术美于一体,亭台楼阁、假山流水,相映成趣。
游人在此可感受到江南水乡的温婉韵味和文人墨客的雅致情趣。
9.苏州园林,细腻入微,精美绝伦,展现了东方园林艺术的精致之美。
10.苏州园林,宁静致远,每一处景致都显得那么幽静、典雅,让人心旷神怡。
11.每一处苏州园林都有它的独特之处,或小巧玲珑,或规模宏大,或精致典雅,或富丽堂皇,让人赞叹不已。
12.苏州园林,如诗如画,独具匠心,令人陶醉。
13.苏州园林,古老而充满活力,每一个角落都展现出精湛的工艺和无比的精致。
14.苏州园林,四季如春,满园绿意盎然,花团锦簇,让人流连忘返。
15.苏州园林,如诗如画,每一个角落都透露着精致和匠心。
16.就是花繁草茂满园的华丽,就是翠竹落英山石的雅致,就是鱼戏绿波花浓的和谐,就是出水芙蓉连天的古典。
苏州的园景,有如持伞而过的江南少女,凌波微步,充满诗情画意的古韵。
17.被绿意包围,与古韵共舞。
苏州园林,是大自然的诗篇,是艺术的宝藏。
18.苏州园林,精美绝伦,每一处都充满着匠心独具的精致之感。
19.苏州园林,幽雅恬静,漫步其中仿佛置身于一个童话般的世界,让人忘却了尘世的烦恼与喧嚣。
20.苏州园林在设计上的匠心独运,使得每个角落都能呈现出如画般的景致,令人陶醉。
形容苏州园林的美句
苏州园林,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气质,一直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和园林爱好者。
其美丽和神秘感密切相关,在苏州园林中漫步,仿佛
进入一个迷人的世界。
以下是几句形容苏州园林美丽的句子。
1. 苏州园林如同织就的一件精美的锦缎,由无数纤细的丝线编织而成,梦幻而又细腻。
2. 抬头仰望,碧绿的树叶在阳光下闪耀,小河缓缓流过,澄清的水中
倒映着园林里的一草一木,犹如大自然的瑰宝。
3. 苏州园林是人类的艺术杰作,花草树木、池塘小桥,人力和自然的
和谐统一,柔和的色彩和和谐的布局相互衬托,构成了一幅美不胜收
的画卷。
4. 走入苏州园林,仿佛时光倒流,回到了一个古老而传统的时代,经
过千年岁月沉淀而成的绿意盎然的庭院,历史文化之美随处可见。
5. 苏州园林是大自然和人类之间的完美结合,人工善加修饰的园林环
境中有一种自然的氛围,仿佛大自然的力量在其中盈溢。
这些句子都展现了苏州园林的魅力和精彩之处。
苏州园林不仅是一种
园林建筑的形态,更是一种文化的象征。
苏州园林独特的风格和历史
文化的底蕴,使它成为了国内外人们向往之地。
在这里,人们可以放
松心情,寻找灵感,在苏州园林中感受到大自然和人类的和谐之美,让人不忍离去。
描写苏州园林优美的句子【篇一:描写苏州园林优美的句子】【 - 优美句子】园林很美,它因庭院里的花和树、竹子而出名,下面是小编整理编辑,关于描写苏州园林美景的句子,大家一起去欣赏吧!1、园林是美丽的。
夜晚,雨点下在园林的小河里,如同一首轻快的乐曲。
丝丝缕缕的月光洒在小河上,如同闪耀的灯光,为在小河里畅游的小鱼增添了几份美丽。
2、微风拂过,菡萏和着风声浅吟低唱,露水在如玉盘的荷叶上来回滚动。
再向远望,满眼的荷花淡淡地微笑,风声如水汩汩,诉说着古色古香的拙政之园,诉说着如诗如画的古韵苏州。
3、园林的东边有一个庭院,庭院里栽满了鲜花,开的花朵不是很大,从远处看星星点点,颜色有黄、红、白……还散发着阵阵清香,庭院里装修的富丽堂皇。
园林的西部主要是假山。
假山重峦叠嶂,设计的十分逼真,给人的感觉,好像是在真山里游览,栩栩如生。
园林的北部有个小树林,里面种有竹子、杏树、桃树、铁杉等等。
夏天在此遮凉避暑是最好不过了。
4、一条气势雄伟的长龙又盘旋在了我们的眼前,定眼一看,原来是一条曲折蜿蜒的长廊,这长廊古香古色,很是好看。
一阵风吹过,我好像听见了龙的怒吼声;一束阳光照过,我好像看见了龙在展示他的绝技--神龙摆尾。
说这条廊子是龙,实在是形象:以一座小巧玲珑、别具一格的亭子为准,亭子是龙头,那弯弯曲曲、不知去向的长廊便是龙身,可是,龙尾却一直不肯露面,像一位害羞的姑娘用面纱遮住了自己的脸。
这可真是“神龙见首不见尾”呀!5、我抬头望去,这四座亭子造型各异、各不相同,分别是:春、夏、秋、冬亭。
每座亭子里都有每个季节明显的代表性事物,真可谓琳琅满目、五花八门呀!我又来了劲儿,这儿跑跑,那儿看看,不得安稳。
我发现,春亭的窗棂、屏风上雕刻的喜鹊花纹尤其好看,他们象征着喜上眉梢、富贵吉祥、出门见喜……亭子的顶上也分别雕有不同的图案,十分精致,于是,我变静下心来,仔细观察着每一处图案……6、我最喜欢的地方就属长廊了。
长廊好像彩带一样,把各个景点紧密地连接起来,它是我国古建筑和园林中最长的走廊,长廊还是一条优美的画廊,走廊间的每根梁上都绘有彩画,共14000余幅,各不相同。
苏州园林句子赏析说明方法
赏析苏州园林的句子通常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明:
1.描述园林的美景:苏州园林以其精致、雅致的景色而闻名,句子中
可以描绘出园林的建筑特色、绿树成荫的景观、湖水流波的景色等等。
例如:“垂柳依依,春水碧波荡漾;独坐高楼,俯瞰园中亭台楼阁。
”
2.表达园林的文化内涵:苏州园林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和园林艺术,
句子中可以通过表达园林所传递的思想、哲理或者文化内涵来赏析。
例如:“小桥流水人家,寓意着人们过上幸福和谐的生活;假山、水池、亭台,
代表着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4.突出园林的历史价值:苏州园林承载了悠久的历史文化,句子中可
以通过描述园林的历史背景、建筑风格等来赏析其历史价值。
例如:“紧
闭牡丹古寺门,世人都晓神仙好。
只是功名利禄忙,终难逃去著名号。
”
通过以上的方法,可以对苏州园林的句子进行赏析,并凸显其中的美感、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
苏州园林中的说明方法的句子
2.园内的错落有致的景观布局,充满了艺术性和自然美。
3. 园林中的石桥、石阶、石庭等石制品,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
的精髓。
4. 苏州园林的景点及建筑物,融合了自然山水和人文气息,让
人感受到历史与文化的底蕴。
5. 园内的假山造型各异,从不同角度欣赏,会感受到独特的美感。
6. 园林中的植物种类繁多,不同季节的花卉变化,使人们感受
到大自然的生命力和变幻无穷的美。
7. 园林的设计和构造让人们感受到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
8. 园林中的小桥流水,倒映着周围的景色,营造出一种如诗如
画的美丽场景。
9. 苏州园林的传统文化和建筑技艺,已经成为了世界文化遗产
的代表之一,具有非常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10. 苏州园林以其独特的设计和构造,向人们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 1 -。
苏州园林句子赏析苏州园林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杰出代表,以其精致的设计、精湛的工艺和独特的风格而闻名于世。
下面将对苏州园林进行句子赏析,通过一些经典的描述,带领读者领略苏州园林的独特魅力。
1. "苏州园林,一座庭院里的江南。
" 这句话将苏州园林比作一座庭院,展现了其小巧玲珑、精致典雅的特点。
江南一词则让人联想到水乡的柔情和丰饶,暗合了苏州园林以水为灵魂的设计理念。
2.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 这是苏州园林中常见的景致,曲径蜿蜒,通向幽静的地方,禅房掩映在花木丛中,给人一种清幽淡泊的感觉。
3. "小桥流水人家,古镇夜色沉沉。
" 这句描述将苏州园林与古镇、流水、夜色联系在一起,展现了苏州园林夜晚的宁静和美丽,小桥流水、古镇夜色相映成趣。
4. "山水园林,一步一景。
" 这句话表达了苏州园林的设计理念,山水相间,每走一步都能看到不同的景致,给人以无限的惊喜和享受。
5. "烟雨江南,园林如诗。
" 这句话将苏州园林与江南的烟雨联系在一起,将其比作一首诗,展现了苏州园林的柔美和意境。
6. "亭台楼阁,曲径通幽。
" 这句话展现了苏州园林中常见的建筑风格,亭台楼阁错落有致,曲径蜿蜒通向幽静之处。
7. "园林之美,无需多言。
" 这句话简洁明了地表达了人们对苏州园林的赞美之情,其美丽不言而喻。
8. "春来花满园,夏至荷花香。
" 这句话通过描绘不同季节园林中的花草景致,展现了苏州园林的四季之美。
9. "园中有景,景中有园。
" 这句话表达了苏州园林的设计理念,园林中的景致相互映衬,形成一幅幅美丽的画卷。
10. "一步一景,处处皆景。
" 这句话再次强调了苏州园林的景致变化之处,无论走到哪里都能看到美丽的景色。
苏州园林以其独特的设计理念和精湛的工艺,吸引着无数游人前来观赏。
苏州园林作比较的句子君到姑苏间,人家皆枕河。
故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
君到姑苏间,人家皆枕河。
园林的东边有一个庭院,庭院里栽满了鲜花,开的花朵不是很大,从远处看星星点点,颜色有黄、红、白……还散发着阵阵清香,庭院里装修的富丽堂皇。
园林的西部主要是假山。
假山重峦叠嶂,设计的十分逼真,给人的感觉,好像是在真山里游览,栩栩如生。
园林的北部有个小树林,里面种有竹子、杏树、桃树、铁杉等等。
夏天在此遮凉避暑是最好不过了。
苏州的园林,有如天造地设一般。
至于苏州以沧浪亭、狮子林外、拙政园区、留园号称宋、元、明、清四大名园。
留园与拙政园同建于清者,何分列于两代,此又令人不解者。
余谓以静观为主之网师园,动观为主之拙政园,苍古之沧浪亭,华瞻之留园,合称苏州四大名园,则予游者以易领会园林特征也。
不知城市有山林,谢公丘壑应无负。
小桥流水人家。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
”唐代诗人杜荀鹤给我们描绘了一个令人迷醉的江南水乡之梦。
苏州是一座清丽婉约的小城,四处可见小桥、流水、人家赞美苏州的优美句子(为苏州点赞)赞美苏州的优美句子(为苏州点赞)。
人家临水而居,水上有着千姿百态的小石桥。
那些石板桥、石拱桥大多构思精巧,形态各异,新颖别致,周庄的双桥古朴简洁,吴门桥高雅秀丽,江村桥如长虹卧波,宝带桥似柔软玉带……它们和岸边的那些树木花草相互映衬着倒映在水中,成为苏州最具特色的一景。
绝怜人境无车马,信有山林在市城。
赞美苏州园林的诗句。
对菊别圃移来贵比金,一丛浅淡一丛深。
萧疏篱畔科头坐,清冷香中抱膝吟。
数去更无君傲世,看来惟有我知音。
秋光荏苒休辜负,相对原宜惜寸阴。
微风拂过,菡萏和着风声浅吟低唱,露水在如玉盘的荷叶上来回滚动。
再向远望,满眼的荷花淡淡地微笑,风声如水汩汩,诉说着古色古香的拙政之园,诉说着如诗如画的古韵苏州。
名冠财神,商称圣手,树一座丰碑,声蜚海宇;园林俊秀,水木清华,看半城宅院,景胜苏州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
苏州园林引用的句子和作用
苏州园林是中国著名的古代园林之一,古人把园林视为家的精神家园,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
因此,苏州园林中的每一句引用都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并为人们提供了情感的灵感和智慧的启发。
苏州园林中一些著名的引用及其作用有:
一、引用“四季花开,时光凝囊”,它可以使人们从不同季节中欣赏苏州园林的美景,穿越时空,享受自然的美妙。
二、引用“三人行,必有我师”,它可以激励人们以及路途中的同行者,与自然交流,发掘苏州园林的宝藏,收获无尽的乐趣。
三、引用“离情别绪,泪湿锦衣”,它能唤起人们看到苏州园林时情感上的挣扎、幸福感和分离的悲伤。
四、引用“横江千里,归来何时”,它可以使人们从这种深邃引人入胜的风景中思考起自己的梦想,着眼于未来,追求更大的成功。
五、引用“问世间,情为何物”,意在提醒人们感受苏州园林以及园林中精美的景色,勇敢去追求自己的爱情,勇敢地去冒险,追求真正的幸福和快乐。
六、引用“养心地,花开春深”,这句话提醒人们认清自己,了解和释放自己内心深处的激情,以精神上的高度来欣赏苏州园林的美景。
苏州园林的句子和作用有上述六种,它们各自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都能给人们带来灵感或智慧的启发,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和探
讨自己的实力,并使人们获得更多智慧和内涵。
因此,每一句苏州园林的引用都不仅能带给人们心灵的洗礼,还能给人们智慧、洞察力、发现力以及激情和创新,使人们更好地理解自然和现实生活,感受更大的温暖。
苏州园林课文中的说明方法的句子引用
1.苏州园林课文中,作者记录了一个苏州园林及其相关建筑的形制,景观和构成,利用描述性的语言来充分展示园林独特的美感。
2.作者首先用清新简炼的语言来描绘园林的规模,“一大片极美的园林,水域伸展重叠,两河交会,遍布小湖”,展示了园林的大气张扬的环境。
3.接下来,作者采用富有传奇色彩的叙述语言,描述了园林中每一处重要建筑的样貌,“别墅厢楼娉婷深深,盘线细引,峰丹翠竹,墙上朱漆
纹路若环绕”,使得形象生动自然。
4. 在描述园林里建筑的过程中,作者对构造、位置、形状、装饰等进
行了详细的介绍,“翠栏杂壁,宫阁青山,草坛石桥,塔楼高低拱卫”,展示了园林精致的气概。
5. 最后,作者采取了抒情的语言来描述其心中的感受,“风拂沙澜,烟
笼雾绕,神仙乐土,凡夫莫迹”,把唯美的园林写得恣意如诗似画。
苏州园林句子赏析
一篇《苏州园林》介绍了苏州园林的建筑风貌,那么同学们要如何做这篇文章的句子赏析呢?整理了《苏州园林》文章句子赏析,希望对你学习《苏州园林》有所帮助。
《苏州园林》文章句子赏析1、“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
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
”
多么富有画意的句子。
“盘曲嶙峋”,写藤萝的古老,“珠光宝气”,显示藤萝花的典雅风韵,构成一幅生意盎然的画面,烘托出园林的繁华气氛。
2、“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中“标本”一词有典范、代表的意思。
它形象地表明苏州园林继承了我国古代园林艺术传统,浓缩了中国园林艺术精华,具有典范性和代表性。
3、如何理解“可是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傍的,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大多”表示很多、大部分。
“无所依傍”指不依靠在其他建筑物上,目的是增加景致的深度。
“隔而不隔,界而未界”的意思是,尽管花墙和廊子作为一个隔界把景致分为几个部分,但是好像并没有真的把景致分开。
因为花墙和廊子的设置是为了避免一览无余。
使整个园林时
而幽曲,时而开朗,有分有合,互相穿插,增加景致的层次和深度,增加观赏者的兴致,在有限的空间里创造无限的意境。
4、“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允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
”
用肯定的语气介绍苏州园林的特征,是为了强调园林特征的共同点,又从反面表明设计者追求目标的坚定态度。
5、“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
”
此句精练而形象,写出了树枝交相辉映的情景,富有动态,给人以错落有致的层次感,而这种“错落有致”是符合自然美的原则的。
6、苏州园林的主要特征是什么,文章从哪几个方面说明了这个特征。
苏州园林的主要特征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文章从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近景远景的层次等四个方面,具体说明了这个特征。
在这之后,文章还附带谈到苏州园林的一些次要特色:角落、门和窗、色彩。
7、“阶砌旁边栽几丛书带草,墙上蔓延着爬山虎或蔷薇木香。
如果开窗正对着白色墙壁,太单调了,给补上几竿竹子或几棵芭蕉。
”
写出苏州园林在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每一个极小的局部都是一幅美的画。
《苏州园林》原文赏析本文先总括苏州园林从整体上呈现出的特点,再从各个方面分别加以说明。
尽管文中没有提到任何一个园林的
名字,没有描述某一处具体的景色,但读者得到的关于苏州园林的知识,是全面、明确的。
同时,读者也从中获得了一些欣赏中国园林的方法。
苏州园林的特点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换句话说,也就是“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
”苏州有许多名园,如拙政园、网师园、留园、沧浪亭、狮子林等是其中最突出者,即以这些园林而论,它们的建筑、山水、花木各不相同,各有特点,这些名园也从而具有了各自的风格与生命力。
如何从这些面貌、风格各不相同的园林中概括出共同点来,大非易事。
作者巧妙地从游览者的角度,从苏州园林给游人留下的印象着眼,“硬”是从不同中找出同来。
中国园林艺术和诗、画艺术相通,中国园林一向被誉为如诗如画,因此,作者的这种作为游览者的感受是精当的、恰切的,这也表明作者深厚的艺术修养。
另外,对于“图画”,我们也应该深究一下,才能更好领会苏州园林的特点。
一般说来,图画中描绘的景致既来自自然,又高于自然,画家将自然天成的景色进行抽取、提炼、集中,然后创作出既不悖于自然之理又更具有美感的画图来。
据此,我们可以领会到,苏州园林的美是经过精心安排而又不损自然的美。
“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眼前总是”强调了苏州园林是一个完美的艺术整体。
苏州园林的整体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
亭台轩榭在布局上“绝不讲究对称”,
作者将苏州园林的布局与中国传统建筑作比较,以图案画与美术画打比方,说明苏州园林具有充满自然之趣的布局美。
(二)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
假山的堆叠有自然之趣,让人忘却其为假山。
池沼则“大多引用活水”,是因为活水才有生趣。
“有些园林池沼宽敞……往往安排桥梁”,讲的是因地制宜,印证了前面所说的“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
两座以上的桥梁,决不雷同,讲的其实也是避免对称,讲究自然之趣。
细处也不放过,如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布置几块石头或种上花草。
这些安排,使得苏州园林中的假山与池沼虽出自人工,却能宛如天成,这也正是园林中的山水所追求的境界。
(三)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
花草树木的映衬同样“着眼在画意”。
作者先介绍花草树木栽种的良苦用心:既讲究树木的错落有致,又照顾到季节的变化。
再介绍花草树木的修剪技巧:取法自然。
以“像宝塔那样的松柏”“阅兵式似的道旁树”作比较,以“古老的藤萝”作例子,说明花草树木的栽种与修剪符合中国画的审美观。
(四)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巧妙运用花墙和廊子,使苏州园林显得层次多,景致深,景物不是一览无余地展现在游览者的面前,而是逐次展露,游览者可以领略到移步换景的乐趣,获得的审美享受也更为深长。
最后,作者又从园林的细部着眼介绍苏州园林的图画般的美,即讲究每一个角落的构图美,门窗的图案美、雕镂美,园内建筑的色彩美等。
这是对苏州园林的特征的再次强调。
《苏州园林》文章艺术特征一、语言美
说明文的语言要求准确,《苏州园林》的语言不仅准确简练,而且优美耐人寻味。
如“墙上蔓延着爬山虎或者蔷薇木香。
如果开窗正对着白色墙壁,太单调了,给补上几竿竹子或几棵芭蕉”中的“蔓延”、“补”字,表示了匠师们的细心,善于化静为动、化单调为多彩。
“重峦叠嶂”一词写出假山在玲珑小巧的园林中,从平地突兀而起,层层叠叠的景象。
“高低屈曲”状写了池沼河道的边沿很少有砌得整齐的石岸,总是任其自然的特色。
“俯仰生姿”又写出了高树与低树种植在一起,上下相望的风姿,描绘出对各类树木错落有致的精心安排。
“盘曲嶙峋”形容古老藤萝枝条的弯曲枯干,满眼的“珠光宝气”又写出藤萝花的典雅风韵,构成了生意盎然的画面。
二、动态美
“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恰当的引用勾勒出一个情趣横溢的意境:夏秋季节,眼前一片碧绿的荷塘,鲜艳的荷花,美丽的鱼儿游来游去,嬉戏、玩耍。
此时此景构成了一幅生动感人的动态画面,给人以身临其境的美感。
三、谐和美
所谓谐和美,就是指布局、配合得适当、匀称的美。
它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比如布局上的谐和。
苏州园林的布局是不讲究对称的,要求自然之趣,符合“美术画”的要求。
至于假山的堆叠和配合,则使人忘却了苏州城市,给人置身山间的实感。
至于园林建筑色彩的谐和,文章则运用比较的说明方法,把苏州园林的建筑颜色与北京园林
建筑的颜色进行比较,说明苏州园林讲究自然之趣,大多漆广漆(天然漆的一种),这种颜色与周围颜色和谐地统一在一起,从而使人有一种“安静闲适”的感觉。
到了花开的季节,相映成趣,把花衬托得更加“明艳照眼”。
四、映衬美
映衬美称为陪衬、衬托。
园林中花草树木的映衬也着眼于画意:“高树与低树……”两个“……相间”从而使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
远景和近景层次的映衬,园林中设置花墙、廊子和漏窗,其目的都是为增加观赏点,力求从有限的空间创造出更多的优美的意境,让游览者感到美不胜收。
五、结构美
精巧的结构给人以美的感觉。
本文采用总分的结构形式。
文章是在高度概括的基础上从全局到局部,从大的显眼的事物到小的不显眼的事物,分项进行叙述。
全文的结构脉络大致是这样的:首先提出总纲(“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接着说明总体上的特色,阐发总纲的思想(“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然后就形成这个总体上的特色的四设计原则(布局、配合、映衬、层次),分别作出具体介绍、并谈到其他的一些次要特色(门、窗、梁柱的特殊风格);最后结束全文,留有余地,给人回味。
从而使文章严丝合缝。
总之,《苏州园林》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融说明、记叙、议论于一炉,以精炼优美的语言、严谨的结构,从欣赏者的角度抓住苏
州园林的艺术特点,条分缕析地作了正确、深刻的介绍,使文章既眉目清楚,生动形象,又耐人寻味,启人兴趣。
此文章不仅给人以知识,更重要的是给人以美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