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具里的科学1
- 格式:ppt
- 大小:1.29 MB
- 文档页数:21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科学作业第1课玩具里的科学一、查漏补缺1、描述玩具时,可以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进行描述。
2、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对观察过的事物能提出,是我们解决问题、走向创新的起点。
二、我来选择1、为了体验玩玩具的乐趣,下列哪一项更有意义()A.亲手制作一件玩具玩玩B.把玩具手枪带到教室里玩2、我们给玩具分类时,我采取的分类方法是()A.按玩具的颜色和形状分类B.按玩具的形状和大小分类C.按用电与不用电和制作玩具的材料分类三、我来回答为什么轮胎上都有凹凸花纹?批改意见:批阅时间:第2课我们周围的动植物一、我来选择1、下列观察动物的方法,比较科学的是:()A.把自然界的小动物带到教室内观察,并且不要伤害小动物、B.到自然界中观察小动物,并且不要惊扰小动物2、下列观察植物的方法比较科学的是:()A.观察图片上的植物,做好观察记录B.到自然界中观察植物,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下来二、填空1、动物是依靠来养活自己的,我们人类也是动物家族的一员,当然也要依靠才能生存下去。
2、植物的六大器官,即、、、、、三、我来判断1、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我们不要伤害小动物。
()2、看到受伤的小动物要给它治伤,然后放归大自然。
()3、观察植物时,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观察结果记录下来。
()4、有人喜欢在草坪上乱跑,有人把花摘下来插在花瓶里观赏,这是不道德的。
()批改意见:批阅时间:第3课科学在我们身边一、我来填写1.有了科学研究,才会有______________,我们的生活才会_____________,科学与我们的_____________息息相关。
2.科学就是提出,然后想办法解决的过程。
二、判断1、人们的衣食住行离不开科学。
( )2、我们的身边处处有科学。
()3、烧香拜佛有一定的科学道理。
()4、科学研究是没有止境的。
青岛版小学科学《充气玩具里的科学》优课比赛稿教案第一章:导入教学目标:1. 引起学生对充气玩具的兴趣。
2. 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充气玩具的特性。
教学内容:1. 展示各种充气玩具,引起学生兴趣。
2.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充气玩具的观察和体验。
3. 引导学生思考充气玩具的特性,如柔软、弹性等。
教学活动:1. 展示充气玩具,引起学生兴趣。
2.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充气玩具的观察和体验。
3. 引导学生思考充气玩具的特性,如柔软、弹性等。
第二章:探索充气玩具的原理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充气玩具的工作原理。
2. 学生能够观察和描述充气玩具的内部结构。
教学内容:1. 介绍充气玩具的工作原理。
2. 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充气玩具的内部结构。
教学活动:1. 介绍充气玩具的工作原理,如空气的压力和弹性。
2. 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充气玩具的内部结构,如气囊、管道等。
第三章:实验一:充气玩具的弹性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观察和描述充气玩具的弹性特性。
2. 学生能够通过实验验证充气玩具的弹性。
教学内容:1. 介绍充气玩具的弹性特性。
2. 设计实验来验证充气玩具的弹性。
教学活动:1. 介绍充气玩具的弹性特性,如能够弹回原形。
2. 设计实验来验证充气玩具的弹性,如挤压充气玩具后释放。
第四章:实验二:充气玩具的承重能力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观察和描述充气玩具的承重能力。
2. 学生能够通过实验验证充气玩具的承重能力。
教学内容:1. 介绍充气玩具的承重能力。
2. 设计实验来验证充气玩具的承重能力。
教学活动:1. 介绍充气玩具的承重能力,如能够承受一定的重量。
2. 设计实验来验证充气玩具的承重能力,如在充气玩具上放置重物。
第五章:总结与反思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总结充气玩具的特性和原理。
2. 学生能够反思他们对充气玩具的理解和体验。
教学内容:1. 总结充气玩具的特性和原理。
2. 引导学生反思他们对充气玩具的理解和体验。
教学活动:1. 与学生一起总结充气玩具的特性和原理。
青岛版小学科学《玩具里的科学》教案第一章:认识玩具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玩具的种类和特点。
2. 培养学生对玩具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教学内容:1. 玩具的定义和分类。
2. 玩具的特点和功能。
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让学生带来自己的玩具,分享玩具的名称、特点和玩法。
2. 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让学生观察玩具的形状、颜色、材质等特征,思考玩具的功能和目的。
3.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总结玩具的分类和特点。
4. 分享和总结:每个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结果,教师进行总结。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对玩具的认知和描述能力。
2. 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和合作能力。
第二章:玩具的材料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玩具材料的种类和特性。
2. 培养学生对材料的特性和功能的认识。
教学内容:1. 玩具材料的种类:塑料、金属、木材、毛绒等。
2. 材料的特性和功能:轻便、耐用、柔软、易加工等。
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让学生观察和触摸不同材料的玩具,感受材料的特性。
2. 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让学生观察玩具材料的颜色、质地、重量等特征,思考材料对玩具功能的影响。
3.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总结玩具材料的种类和特性。
4. 分享和总结:每个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结果,教师进行总结。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对玩具材料的认知和描述能力。
2. 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和合作能力。
第三章:玩具的设计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玩具设计的原则和方法。
2. 培养学生对玩具设计的创新和评价能力。
教学内容:1. 玩具设计的原则:安全性、趣味性、教育性等。
2. 玩具设计的方法:草图、模型、测试等。
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让学生观察和分析一些经典的玩具设计,思考设计的原理和方法。
2. 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让学生观察玩具设计的细节,思考设计的原则和方法。
3.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总结玩具设计的原则和方法。
4. 分享和总结:每个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结果,教师进行总结。
三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1.玩具里的科学1.把有趣的玩具记录下来:(1)我们身边处处有科学。
(2)树叶的形状都是一样的。
(3)汽车做成流线形主要是为了美观。
(4)要认识一个物体,就要将它拆开研究。
3.做个小游戏:在玻璃杯中放半杯水,在杯口放一块硬纸片,在纸片上放一枚鸡蛋,迅速把硬纸片抽走,结果会怎样呢?快来试一试吧!我的猜想:我的发现:说一说其中的道理:4.万吨货轮为什么能在海上航行?说说其中的道理。
5.生活中有好多玩具是充气的,如果放了气或充气不足,还能玩吗?为什么?举例说明。
6.我来猜想:(1)布娃娃会说话,里面有:(2)电动小车里面有:7.我的创新设想:设计或改进一件玩具。
把自己的想法写出来或画出来。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1.略2.(1)√(2)×(3)×(4)×;理由:略。
3.我的猜想:略。
我的发现:鸡蛋会漏进杯中。
其中的道理:鸡蛋具有惯性,纸片快速抽走后,鸡蛋会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因此,鸡蛋不会被纸片带走,只有漏进杯子中。
4.这是因为万吨货轮在水中受到了大于它本身重量的浮力。
5.不好玩了。
因为压缩空气有弹性。
玩具充满了空气,玩具就具有了弹性,充气越足,弹力就强,弹跳效果就好。
如篮球,充满了空气后弹跳就好,如果篮球的充气不足,就弹跳不起来。
再比如,蹦蹦床充满气后,人就能在上面弹跳,如果充气不足,就无法弹跳了。
6.略。
7.略。
返回2.我们周围的动植物1.我来选一选:(1)下列观察植物的方法中,比较科学的是()。
A.观察图片上的植物,做好观察记录。
B.到自然界中观察植物,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下来。
(2)“没有大胆的猜测,就不会有伟大的发现。
”这句话是()说的。
A.牛顿 B.爱迪生 C.爱因斯坦(3)我们在研究科学时,要先提出问题,再对问题进行(),然后再想办法解决问题。
A.验证 B.猜想与假设 C.观察与汇报(4)下列物体中,有生命的是()。
A.火 B.松树 C.石头(5)自然界中的动物和植物是()。
《14 充气玩具里的科学》教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空气被压缩后有弹性和反冲力的性质。
2、了解空气被压缩后有弹性和反冲力的应用。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比较自己的研究结果与已有的科学结论得出结论。
2、通过简单的器材进行实验并记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心新科技,新发明对生活的重大影响,善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
二、教学重点了解压缩空气有弹性,反冲。
三、教学难点了解压缩空气有弹性,反冲。
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准备篮球:若干个(其中一个气不足)、气球:若干个、光盘、胶带、小刀等。
六、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充气玩具不仅给我们带来快乐,里面还隐藏着很多的科学道理呢!新课讲解:一、探究充气玩具里的科学1、探究压缩空气有弹性玩皮球。
师:拍一拍我们带来的球,你有什么发现?生分组拍球。
汇报感受:(用力越大球弹得越高)比一比,谁的球弹得高?师宣读比赛规则,课件显示:(1)两名选手单手拍球,规定次数下球弹得高者获胜。
(2)四人分组比赛,其余同学大声加油。
比赛结束后师:请获胜的同学说一下此时的感受。
(获胜同学,输的同学分别说说感受)师:大家能帮输的同学找找原因吗?它们到底输在哪里?(得出:他们用的球气不足,弹性差)师:怎样使球的弹性变好呢?(给他充气。
)师生共同给球充气。
输的同学再次拍球,球的弹性很好。
师:通过刚才的研究说明球会弹起来是谁起主要作用?是球的外壳还是里面的空气?(里面的空气。
)师:我们身边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空气可以被压缩,被压缩的空气我们叫做压缩空气。
2、探究反冲性质玩气球。
师:刚才的活动中,同学们表现的非常好,小小的一个问题却发现了充气玩具的一个大秘密,真是了不起。
现在用你最喜欢的方法玩气球。
学生选取材料,自由的玩气球。
提示玩得过程中注意解决以下问题:(1)气球的运动与什么有关系?为什么?(2)气球运动的方向与气喷出的方向有什么关系?汇报展示学生说自己的玩法。
结合自己的玩法解释以上问题。
《玩具里的科学》说课稿说教材:这节课的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到今后学生对科学课的认识及学习科学课的兴趣。
玩具是学生的童年伙伴,每个小学生都是在玩玩具中成长的。
对于玩玩具,学生具有非常鲜活的生活经验。
学生通过玩玩具,用感官观察物体的外部特征,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能够满足学生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强烈的探究欲望,体验探究的乐趣。
初步感受玩具里面有科学,科学并不神秘,我们也能研究科学。
说学情:作为初入三年级的学生,他们对于科学这个学科尚未认识,他们的理解层面及科学知识的结构还很不全面,因此,本课对于初学者来说,就显得尤其重要。
作为科学教师,就要充分利用这一节课,让学生认识科学学科,充分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兴趣的培养除了玩具这个显性实物之外,我们更应该引导学生通过隐性的方面进行兴趣的培养,如:引导学生去发现、去提问、去思考,让学生体验到思考的快乐、提问的快乐、创意的快乐。
这才是这节课所真正要培养的目标。
说目标:上面已经谈到了,值得强调的是:我们应以知识为主,通过知识来培养学生能力的发展,这一理念贯穿于教学的每一环节的设计。
说教具:学生自带各种玩具,不要局限于教村中的7种玩具。
教师要准备实物投影和部分玩具的构造图等。
说教法:创设情境法,在课堂上教师应尽可能多地通过学生的提问与思考解答进行环节的教学,教师的语言应精炼,少讲,在重点环节上只起到一个过渡的作用即可。
说学法:学生通过动手、观察,动脑思考等,充分调动感官进行探究。
在活动中,要引导鼓励学生小组合作、相互学习与发现。
说教学过程:整个教学过程共有四大部分,分别是导入、新授、课堂评价、拓展延伸。
先说说导入的设计:导入主要采用师生谈话的方式,启发学生研究的兴趣,带领学生走进科学的大门。
我是这样设计谈话的:“同学们,从今天起我们要认识一位新朋友(举起书)--科学,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们会不断去了解它、熟悉它。
”接着直接引入本课的主角:“刚才,老师看到同学们都拿来了自己最爱的玩具,今天我们就来研究玩具里的科学(板书),那你的玩具都叫什么名字呀?”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品尝自己准备教具的快乐!再来重点说一下新授的设计:这一环节主要由三个活动组成,分别是玩玩具、谈发现、想设计。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充气玩具里的科学》适用年级:小学四年级课时安排:1课时(40分钟)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充气玩具的原理和构造,知道空气在其中的作用。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思考的能力,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3. 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重点:1. 充气玩具的原理和构造。
2. 空气在充气玩具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1. 充气玩具的制作过程。
2. 空气压力的理解。
教学准备:1. 充气玩具样品。
2. 教学视频或图片。
3. 实验器材(如气球、塑料瓶等)。
4. 作业纸。
二、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充气玩具样品,引发学生兴趣。
提问:“你们玩过充气玩具吗?它们是怎么工作的?”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经验。
2. 探究充气玩具的原理:展示教学视频或图片,介绍充气玩具的制作过程和原理。
引导学生关注空气在其中的作用。
3. 实验演示: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如吹气球,让学生感受空气压力的存在。
提问:“吹气球时,我们是怎么让气球变大的?”引导学生思考空气压力的作用。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充气玩具的制作过程,以及空气如何使玩具变得饱满。
每组选一个代表进行分享。
5. 总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充气玩具的原理和空气的作用。
布置作业:画出一个自己设计的充气玩具,并写上它的原理。
三、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展示充气玩具样品、教学视频、实验演示和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了解了充气玩具的原理和构造,知道了空气在其中的作用。
学生在动手操作和观察思考的过程中,培养了实践能力和科学思维。
小组讨论和分享环节,提高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课后作业1. 画出一个自己设计的充气玩具,并写上它的原理。
2. 观察家里的充气玩具,了解它的构造和制作材料,与同学分享。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熟练说出充气玩具的原理和构造。
2. 学生能理解空气在充气玩具中的作用。
3. 学生能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
(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科学在我们身边第1课玩具里的科学1、对观察过的事物能提出“为什么”,是我们解决问题、走向创新的起点。
2、描述玩具时,可以从颜色、形状、性能、大小等方面进行描述。
3、在阳光下,我发现肥皂泡是7种色的。
(或者“五颜六色”)4、万吨轮船为什麽能在海上航行?答:这是因为万吨货轮在水中受到了大于它本身重量的浮力。
5、生活中有好多玩具是充气的,如果放了气或充气不足,还能玩吗?答:不能玩了。
充气玩具是因为充满了空气才有弹性,如篮球,充满了空气后弹跳就好,如果篮球充气不足,就弹跳不起来。
再比如,蹦蹦床充满气后,人就能在上面弹跳,如果充气不足,就无法弹跳。
6、为什么轮胎上都有凹凸花纹?答:轮胎上加花纹的目的是防止车轮在平整光滑的路面上滚动时打滑,轮胎外缘上有了凹凸花纹,能够增加轮子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
第2课我们周围的动植物1、牛顿说:“没有大胆的猜测,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
”2、蚂蚁身体太小,我们要借助放大镜,才能观察它。
3、观察动植物的方法有:放大观察、缩小观察、对比观察。
4、观察植物时主要是观察植物的六大器官,即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5、观察前制定观察方案,准备好观察的工具,才能使观察的收获更大些。
6、壁虎为什么能在墙上爬?答:因为壁虎的脚上有一个个的褶皱,这些褶皱能起到吸盘的作用吸附在墙壁上。
7、猫的胡子有什么作用?答:猫的胡子有测量的作用。
猫在捉老鼠的时候,有些洞口需要猫估测一下是不是能过去,这时就需要有胡须作为测量的工具。
8、蚂蚁是怎样认路的?答:蚂蚁是依靠气味认路的,具体说就是蚂蚁用触角来辨别气味。
9、要知道大树有多粗,我们要用到尺子量。
10、沙漠中的仙人掌为什么不容易旱死?答:因为仙人掌的叶子是一根根的针状,能有效减少水分的散失。
第3课科学在我们身边1、科学就是提出问题,然后想办法解决问题的过程。
2、有了猜想,才会有发明创造,我们的生活才会不断改善。
3、我们的身边处处有科学,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科学。
第14课充气玩具里的科学【教学目标】:1、在探究活动中,能对研究过程和结果进行评议,并与他人交换意见;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制作带有创造性的科技作品。
2、让学生经历在玩充气玩具中发现科学原理和知识并提出疑问的过程,体验合作探究的快乐;体验到合作交流可以更好地完成认知;关心新科技,新发明对生活的重大影响,善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
3、了解空气被压缩后有弹性和反冲力的性质及应用。
4、通过评价,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方法,提高探究科学知识的兴趣,并将探究延续到课外。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压缩空气有弹性和反冲的原理;压缩空气的应用。
难点: 理解压缩空气有弹性和反冲的原理.【教学准备】:教师:四个充气量不同的排球、透明胶、双面胶、剪刀、喷气式气球、各种气球。
学生:各种不同的充气玩具、水槽、不同形状的气球、线绳、夹子、吸管。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教师出示玩具,谈话:今天,许多玩具朋友也来到我们身边,他们可是一个玩具家族的,知道为什么吗?谁能猜出这个玩具家族的名字是什么?这些充气玩具最喜欢爱动脑筋、发现问题多的同学和合作好的小队。
下面就让我们边玩边了解他们吧。
(出示课题)二.小组学习,合作探究。
1.活动一:比一比,谁的球弹得高。
每个同学分别玩一玩自己带来的球,在玩时看有什么发现。
找几个同学到讲台前玩老师准备的球(球充气量不同)汇报:学生交流汇报自己的发现。
寻找怎样才能使球弹得更高的办法。
2.活动二:实验探究压缩空气的特点(1)、教师提出问题:空气有什么特点?(2)、学生做压缩空气实验。
(3)、实验中我们看到了什么现象?预设1:用力压活塞,注射器空气体积变小:当松手时,活塞又弹回来。
(4)、教师提出问题:实验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5)、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压缩空气有弹性。
(板书)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1、谈话:充气玩具不仅给我们带来许多欢乐,还隐藏着科学秘密呢,只要我们细心观察,动手实践,会发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第一单元科学在我们身边1.玩具里的科学1.把有趣的玩具记录下来:(1)我们身边处处有科学。
(2)树叶的形状都是一样的。
(3)汽车做成流线形主要是为了美观。
(4)要认识一个物体,就要将它拆开研究。
3.做个小游戏:在玻璃杯中放半杯水,在杯口放一块硬纸片,在纸片上放一枚鸡蛋,迅速把硬纸片抽走,结果会怎样呢?快来试一试吧!我的猜想:我的发现:说一说其中的道理:4.万吨货轮为什么能在海上航行?说说其中的道理。
5.生活中有好多玩具是充气的,如果放了气或充气不足,还能玩吗?为什么?举例说明。
6.我来猜想:(1)布娃娃会说话,里面有:(2)电动小车里面有:7.我的创新设想:设计或改进一件玩具。
把自己的想法写出来或画出来。
参考答案:1.略2.(1)√(2)×(3)×(4)×;理由:略。
3.我的猜想:略。
我的发现:鸡蛋会漏进杯中。
其中的道理:鸡蛋具有惯性,纸片快速抽走后,鸡蛋会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因此,鸡蛋不会被纸片带走,只有漏进杯子中。
4.这是因为万吨货轮在水中受到了大于它本身重量的浮力。
5.不好玩了。
因为压缩空气有弹性。
玩具充满了空气,玩具就具有了弹性,充气越足,弹力就强,弹跳效果就好。
如篮球,充满了空气后弹跳就好,如果篮球的充气不足,就弹跳不起来。
再比如,蹦蹦床充满气后,人就能在上面弹跳,如果充气不足,就无法弹跳了。
2.我们周围的动植物1.我来选一选:(1)下列观察植物的方法中,比较科学的是()。
A.观察图片上的植物,做好观察记录。
B.到自然界中观察植物,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下来。
(2)“没有大胆的猜测,就不会有伟大的发现。
”这句话是()说的。
A.牛顿 B.爱迪生 C.爱因斯坦(3)我们在研究科学时,要先提出问题,再对问题进行(),然后再想办法解决问题。
A.验证 B.猜想与假设 C.观察与汇报(4)下列物体中,有生命的是()。
A.火 B.松树 C.石头(5)自然界中的动物和植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