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7:加工中心认识项目
- 格式:doc
- 大小:462.00 KB
- 文档页数:8
加工中心实训报告实训内容一、实训目的和背景加工中心是一种高效、高精度的数控机床,广泛应用于各个制造行业。
为了提高学生的加工技能和对加工中心的操作和维护能力,我们进行了加工中心实训。
二、实训内容1. 设备介绍我们对加工中心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加工中心是一种多功能、高精度的数控机床,具有铣削、钻孔、攻丝等多种加工能力。
我们了解了加工中心的各个部件及其功能,包括主轴、工作台、刀库等。
2. 设备操作我们学习了加工中心的操作流程。
首先是设备的开机操作,包括启动电源、打开主控器等。
然后是设备的程序输入和设置,我们学会了使用G代码和M代码编写程序,设置切削参数和工件坐标系等。
接下来是设备的加工操作,包括夹紧工件、选择刀具、设定加工路径等。
最后是设备的关机操作,包括关闭主控器、切断电源等。
3. 加工实践为了让我们更好地掌握加工中心的操作技巧,我们进行了加工实践。
首先是简单零件的加工,我们根据给定的工艺图纸,选择合适的刀具和加工路径,进行了铣削和钻孔操作。
然后是复杂零件的加工,我们需要自己设计工艺流程和选择刀具,进行多道工序的加工操作。
通过这些加工实践,我们提高了自己的加工能力和技术水平。
4. 故障排除和维护在实训过程中,我们还学习了加工中心的故障排除和维护方法。
当设备出现故障时,我们需要根据故障现象和报警信息,进行问题分析和排除。
同时,我们还学会了设备的日常维护和保养,包括清洁设备、加油润滑等。
三、实训收获通过加工中心实训,我们获得了以下收获:1. 掌握了加工中心的基本操作和编程技巧,提高了自己的加工能力;2. 熟悉了加工中心的各个部件和功能,了解了数控机床的工作原理;3. 学会了使用G代码和M代码编写程序,能够根据工艺要求进行加工操作;4. 熟悉了加工中心的故障排除和维护方法,能够及时处理设备故障和保养设备。
四、实训总结通过加工中心实训,我们不仅提高了自己的加工技能,还增加了对加工中心的了解和掌握。
实训内容包括设备介绍、设备操作、加工实践和故障排除维护等方面,通过系统的学习和实践,我们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加工中心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加工中心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操作方法。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描述加工中心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和应用领域。
2.解释加工中心各种刀具的作用和选用原则。
3.演示加工中心的操作步骤和编程方法。
4.分析加工中心加工过程中的工艺参数和质量控制。
5.探讨加工中心在现代制造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加工中心的基本概念:介绍加工中心的定义、分类和特点。
2.加工中心原理:讲解加工中心的工作原理、结构及功能。
3.加工中心刀具:介绍刀具的类型、选用原则和维护方法。
4.加工中心操作:教授操作步骤、编程方法和加工工艺。
5.加工中心应用:分析加工中心在制造业中的应用案例。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加工中心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操作方法。
2.讨论法:学生探讨加工中心的应用案例和产业发展趋势。
3.案例分析法:分析加工中心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实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实验法:安排学生进行加工中心操作实验,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加工中心教材作为主要教学资料。
2.参考书:提供相关领域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PPT、视频等多媒体教学资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实验设备: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实验课上亲手操作加工中心,提高实践能力。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平时表现:考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和小组讨论的表现。
2.作业:布置适量的作业,评估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3.考试:定期进行考试,全面检验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
评估方式应客观、公正,能够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
我们将结合以上三个方面进行综合评分,以保证评估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六、教学安排本课程的教学安排如下:1.教学进度:按照教材和大纲进行教学,确保完成所有预定内容。
一、实训背景随着我国制造业的快速发展,数控加工中心作为一种高精度、高效率的自动化加工设备,在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精密模具等行业得到了广泛应用。
为了提高我国制造业的竞争力,培养具备数控加工中心操作与编程能力的人才成为当务之急。
本次实训旨在让学生了解加工中心的基本结构、操作方法及编程技巧,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二、实训目的1. 熟悉加工中心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操作方法;2. 掌握加工中心编程的基本技巧,能够独立编写简单零件的加工程序;3. 培养学生实际操作加工中心的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 增强学生对数控加工行业的认识,激发学生对数控技术的兴趣。
三、实训内容1. 加工中心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加工中心主要由床身、工作台、主轴、数控系统、自动换刀系统等组成。
床身是加工中心的主体,起到支撑和固定作用;工作台用于安装和固定工件,可进行X、Y、Z三个方向的移动;主轴用于安装刀具,带动刀具进行切削;数控系统负责对加工过程进行控制和监控;自动换刀系统用于实现刀具的快速更换。
2. 加工中心操作方法(1)开机前准备:检查机床各部位是否正常,调整机床至参考零位,装夹工件。
(2)编程:根据零件图纸要求,编写加工程序。
加工程序包括刀具路径、加工参数、刀具补偿等内容。
(3)试切:在加工前进行试切,检查刀具路径是否正确,加工参数是否合理。
(4)正式加工:启动加工中心,按照编程好的加工程序进行加工。
(5)加工后处理:加工完成后,对工件进行检测、清理等工作。
3. 加工中心编程技巧(1)合理选择刀具:根据加工材料和加工要求,选择合适的刀具。
(2)优化刀具路径:合理规划刀具路径,提高加工效率。
(3)设置合理的加工参数:包括切削速度、进给速度、切削深度等。
(4)刀具补偿:根据刀具实际尺寸对加工程序进行补偿,保证加工精度。
四、实训总结本次实训使学生掌握了加工中心的基本结构、操作方法及编程技巧,提高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以下是实训过程中的一些体会:1. 加工中心是一种高精度、高效率的自动化加工设备,掌握其操作和编程技巧对于提高我国制造业的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实习实训目的通过本次加工中心实习实训,旨在了解加工中心的基本原理、操作方法以及应用领域,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技能和工程实践能力,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实习实训时间2021年7月1日至2021年7月31日三、实习实训地点XX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加工中心车间四、实习实训内容1. 加工中心的基本知识加工中心是一种集铣、镗、钻、攻丝等多种加工工艺于一体的自动化机床。
本次实习主要了解了加工中心的结构、工作原理、分类以及应用领域。
2. 加工中心的操作(1)加工中心的基本操作①熟悉加工中心各部分的功能及操作方法;②了解加工中心的启动、停止、急停等安全操作规程;③掌握加工中心的刀具安装、更换、刃磨等操作;④了解加工中心的程序编制、传输、调试等操作。
(2)加工中心的编程①学习加工中心编程的基本知识,包括G代码、M代码、刀具补偿等;②掌握加工中心编程的基本步骤,包括零件图纸分析、编程、仿真、传输等;③学习加工中心编程的技巧,提高编程效率。
(3)加工中心的调试①熟悉加工中心的调试方法,包括试切、检查、调整等;②掌握加工中心的故障排除方法,提高加工中心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 加工中心的维护与保养(1)了解加工中心各部件的结构、功能及维护保养方法;(2)掌握加工中心的润滑、冷却、清洁等保养方法;(3)了解加工中心的安全防护装置及操作规程。
五、实习实训心得1. 加工中心实习实训让我对加工中心的基本原理、操作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自己的实际操作技能。
2. 通过编程、调试等实践操作,我掌握了加工中心的编程技巧和故障排除方法,为今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3. 实习实训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在遇到问题时,与同事共同探讨、解决问题,提高了自己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4. 加工中心实习实训使我认识到,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重要性。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六、实习实训总结通过本次加工中心实习实训,我收获颇丰。
加工中心教案教案标题:加工中心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加工中心的定义、功能和应用领域;2. 掌握加工中心的操作流程和安全注意事项;3. 培养学生的加工中心操作技能和创新能力;4. 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教案步骤:引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习的有关机械加工的知识,如车床、铣床等;2. 引入加工中心的概念,解释其与传统机械加工设备的区别和优势;3. 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他们对加工中心的学习热情。
知识讲解(15分钟):1. 介绍加工中心的基本结构和主要组成部分,如机床、刀库、数控系统等;2. 解释加工中心的工作原理和加工过程,包括自动换刀、自动换工件等;3. 分析加工中心在各个行业中的应用领域,如汽车制造、航空航天等。
操作演示(20分钟):1. 展示加工中心的操作流程,包括开机准备、程序输入、刀具装夹、工件装夹等;2. 演示加工中心的常见操作技巧,如刀具选择、刀具路径规划等;3. 强调操作中的安全注意事项,如佩戴防护眼镜、保持工作区整洁等;4.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操作演示,提问解答和互动交流。
实践操作(3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配备一台加工中心进行实践操作;2. 要求学生根据提供的加工任务,编写相应的加工程序;3. 引导学生进行实际的刀具装夹和工件装夹操作;4. 监督学生的操作过程,及时纠正错误和提供指导。
总结反思(10分钟):1. 要求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总结,回答相关问题;2. 引导学生思考加工中心的优势和应用前景;3.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创新想法和改进建议;4. 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鼓励。
拓展延伸:1.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加工中心的更多应用领域;2. 组织学生参观实际的加工中心,与专业人员进行交流;3. 鼓励学生参加相关的技能竞赛和项目实践活动;4. 提供相关的学习资源和参考资料,帮助学生进一步提升技能。
教案评估:1. 观察学生在操作过程中的技能掌握情况;2. 评估学生对加工中心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3. 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和建议,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4. 根据学生的表现,给予相应的奖励和鼓励。
加工中心实验报告一、引言加工中心是一种用于加工各种复杂形状零件的高精度机床。
它可以完成钻、铣、镗、刨等多种加工工艺,具有高效、精度高、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
本实验报告将详细介绍加工中心的结构、工作原理以及实验结果。
二、加工中心的结构加工中心主要由机床主体、工作台、主轴、刀库、控制系统等部分组成。
机床主体是整个加工中心的核心部件,承载着各个组成部分的安装和运动。
工作台用于固定工件,通过机床主体的控制进行各种运动。
主轴是加工中心的主要动力来源,通过高速旋转实现切削加工。
刀库是存放刀具的地方,可以根据需要自动更换不同的刀具。
控制系统负责对加工中心进行指令控制,实现加工操作的自动化。
三、加工中心的工作原理加工中心的工作原理是基于数控技术的。
首先,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对工件进行建模,生成加工路径。
然后,将加工路径输入到加工中心的控制系统中。
控制系统根据加工路径生成相关的指令,通过控制主轴、工作台等组成部分的运动,实现对工件的切削加工。
四、实验结果本次实验选择了一个复杂形状的零件进行加工。
在加工过程中,我们通过合理的刀具选择、加工路径规划等措施,成功地完成了对零件的加工。
实验结果表明,加工中心具有高精度、高效率的特点,能够满足对复杂形状零件的加工需求。
五、总结与展望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加工中心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并通过实际操作验证了其加工能力。
加工中心作为一种高精度机床,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未来,我们将进一步研究和改进加工中心的技术,提高其加工精度和效率,为工业生产提供更好的支持。
六、致谢感谢实验中心提供的设备和技术支持,使本次实验得以顺利进行。
同时,也要感谢指导老师对实验过程的指导和建议。
以上是对加工中心实验的详细介绍和分析,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加工中心的结构、工作原理以及实验结果,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加工中心作为一种高精度机床,将在工业生产中发挥重要作用。
数控铣床加工中心教案第一章:数控铣床加工中心概述1.1 课程目标让学生了解数控铣床加工中心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应用领域。
让学生了解数控铣床加工中心的基本结构和组成。
1.2 教学内容数控铣床加工中心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数控铣床加工中心的特点和优势。
数控铣床加工中心的应用领域。
数控铣床加工中心的基本结构和组成。
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数控铣床加工中心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应用领域。
参观法:参观数控铣床加工中心,了解其结构和组成。
1.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学生能够回答数控铣床加工中心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实践操作:学生能够观察和描述数控铣床加工中心的结构和组成。
第二章:数控铣床加工中心的基本操作2.1 课程目标让学生掌握数控铣床加工中心的基本操作步骤。
让学生了解数控铣床加工中心的安全操作规程。
2.2 教学内容数控铣床加工中心的基本操作步骤。
数控铣床加工中心的安全操作规程。
2.3 教学方法演示法:演示数控铣床加工中心的基本操作步骤。
实践操作法: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数控铣床加工中心。
2.4 教学评估实践操作:学生能够独立完成数控铣床加工中心的基本操作。
课堂问答:学生能够回答数控铣床加工中心的安全操作规程。
第三章:数控铣床加工中心的编程与操作3.1 课程目标让学生了解数控铣床加工中心的编程原理和方法。
让学生掌握数控铣床加工中心的编程操作步骤。
3.2 教学内容数控铣床加工中心的编程原理和方法。
数控铣床加工中心的编程操作步骤。
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数控铣床加工中心的编程原理和方法。
实践操作法: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数控铣床加工中心进行编程操作。
3.4 教学评估实践操作:学生能够独立完成数控铣床加工中心的编程操作。
课堂问答:学生能够回答数控铣床加工中心编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第四章:数控铣床加工中心的刀具选择与更换4.1 课程目标让学生了解数控铣床加工中心的刀具选择原则。
让学生掌握数控铣床加工中心的刀具更换方法。
4.2 教学内容数控铣床加工中心的刀具选择原则。
加工中心操作实验加工中心是一种高效、高精度的数控机床,广泛应用于航空、汽车、通讯、电子、医疗等领域。
本篇实验报告将介绍在加工中心上进行的操作实验。
一、实验目的1.了解加工中心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2.掌握加工中心的操作方法;3.学习使用加工中心进行工件加工的技巧。
二、实验设备与材料1.加工中心一台;2.工件材料;3.刀具。
三、实验内容1.加工中心的基本组成:实验开始时,首先介绍了加工中心的基本组成,包括机床主体、数控系统、刀库、主轴和工作台等。
学生通过实际触摸和观察加工中心,了解了每个部件的位置、形状和功能。
2.加工中心的工作原理:然后,实验教师通过示意图和实物演示,详细介绍了加工中心的工作原理。
学生们了解到加工中心是通过数控系统将刀具的运动轨迹和参数输入,控制机床的各个部件进行精细的工件加工。
3.加工中心的操作方法:在掌握了加工中心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后,学生开始学习加工中心的操作方法。
首先,他们学习如何正确打开和关闭机床的电源,并了解各个面板和按钮的功能。
接下来,他们学习了机床参数的设定和调整,包括进给速度、主轴转速和刀具补偿等。
4.工件加工实践:在掌握了加工中心的操作方法后,学生开始进行实际的工件加工实践。
首先,他们根据给定的零件图纸和工艺要求,选择合适的刀具,并进行刀具的装夹和校准。
然后,他们通过数控系统设定刀具路径和运动参数,并开始进行工件加工。
在整个加工过程中,学生需要不断观察和检查工件的加工质量,并及时调整刀具路径和运动参数,以保证工件加工的精度和表面质量。
同时,他们还需要注意保持机床的清洁和润滑,以确保机床的正常运行和寿命。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学生们成功完成了工件的加工,并取得了较好的加工质量。
实验教师对学生们的表现给予了肯定,并对他们的操作技巧和注意事项做了一些指导。
同时,实验教师还根据实际情况,对加工中心操作方法做了一些补充和修正。
五、实验心得通过参与加工中心操作实验,我进一步了解了加工中心的基本构造、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
实验报告:金工实习加工中心操作一、实验目的1. 掌握加工中心的基本结构、功能和操作方法;2. 学习加工中心在实际加工中的应用和操作技巧;3. 培养动手能力,提高实际操作技能。
二、实验内容1. 加工中心的基本结构及功能了解;2. 加工中心操作步骤及方法学习;3. 加工中心加工实例演示。
三、实验过程1. 实验开始前,先由指导老师讲解加工中心的基本结构、功能和操作方法。
我们了解到,加工中心是一种高精度、高效率的数控机床,具有自动化、智能化程度高、加工范围广等特点。
它主要由数控系统、机床本体、刀库和换刀装置、冷却和润滑系统等部分组成。
2. 了解加工中心的基本结构后,我们开始学习操作步骤。
首先,要进行开机自检,检查各部分是否正常;然后,进行参数设置,包括加工速度、进给速度、刀具补偿等;接下来,进行程序编写,根据加工需求编写加工程序;最后,进行加工操作,按照程序进行自动加工。
3. 加工中心加工实例演示。
指导老师选择了一个简单的加工实例,让我们亲自动手操作。
首先,我们根据加工需求编写加工程序,然后进行模拟仿真,检查程序是否正确。
确认无误后,开始自动加工。
在加工过程中,我们要时刻关注加工情况,确保加工质量。
四、实验心得与收获通过本次金工实习加工中心操作实验,我们对加工中心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基本的操作方法和技巧。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如何编写加工程序,掌握了加工中心在实际加工中的应用。
同时,我们还培养了动手能力,提高了实际操作技能。
实验中,我们也认识到加工中心操作的严谨性。
任何一点操作失误都可能导致加工失败,因此,我们要时刻保持警惕,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此外,加工中心操作还需要不断地学习和实践,只有通过不断地积累经验,才能提高操作水平,更好地发挥加工中心的作用。
总之,本次实验使我们受益匪浅,不仅掌握了加工中心的基本操作,还培养了动手能力。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操作技能,为我国制造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加工中心实体教学设计加工中心实体教学设计是指通过实际的加工中心设备进行教学活动,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学习和掌握加工中心的操作技能和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下面是一个关于加工中心实体教学设计的详情:1.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加工中心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和加工过程;(2)能力目标:熟练操作加工中心设备,能够进行基本的编程、工艺参数设置和操作调试等;(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加工中心技术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2. 教学内容(1)加工中心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2)加工中心的安全操作规程;(3)加工中心的操作技巧和编程技术;(4)加工中心的常见故障排除方法。
3. 教学方法(1)理论教学:通过课堂讲解、讲义资料和多媒体教学等方式,传授加工中心的基本知识和工作原理;(2)实训操作:学生在实际的加工中心设备上进行操作演示和实验,通过亲身体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3)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分析实际加工中心的操作案例,加深对理论知识的应用和理解;(4)小组合作学习: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团队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4. 教学步骤(1)引入:通过实际案例或短视频等方式,引起学生对加工中心的兴趣,激发学习的积极性;(2)理论教学:讲解加工中心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3)实训操作:学生进行加工中心设备的操作演示和实验,学习加工过程的具体要求和技巧;(4)案例分析:学生分析实际加工中心设备的操作案例,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中,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5)总结反思:学生团队讨论和总结加工中心操作的注意事项和经验教训,反思自己的不足和改进方法;(6)评价与展示:通过考核和展示的形式,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体会。
5. 教学评价(1)过程评价:通过学生的实训操作和案例分析等活动,观察和评价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应用能力,给予及时的指导和反馈;(2)成果评价:通过实训操作的考核和知识测试等方式,评价学生对加工中心的掌握程度和学习成果。
加工中心实践报告
综合加工中心实践报告
一、实践目的
本次实践旨在通过对综合加工中心的学习和实践,掌握综合加工中心的操作方法和加工工艺,提高对综合加工中心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二、实践内容
1. 综合加工中心的结构和特点
综合加工中心是一种将铣削、钻削、攻丝、铣齿、镗削等多种工序集中到一台机床上进行加工的设备。
它具有加工精度高、自动化程度高、生产效率高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制造业领域。
2. 综合加工中心的操作方法
通过学习综合加工中心的操作手册和实际操作,我们掌握了综合加工中心的操作方法。
包括启动和关闭综合加工中心、选择加工程序、安装工件、选择刀具、设定切削参数等步骤。
3. 综合加工中心的加工工艺
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学习了综合加工中心的加工工艺。
根据不同工件的要求,我们选择合适的加工方法和切削参数,进行精确的加工操作。
三、实践经验
通过本次实践,我们深刻认识到综合加工中心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只有熟练掌握综合加工中心的操作方法和加工工艺,才
能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四、实践总结
综合加工中心是现代制造业中不可或缺的设备之一。
通过对综合加工中心的学习和实践,我们加深了对综合加工中心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希望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我们能够更好地运用综合加工中心,为企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以上为综合加工中心实践报告。
加工中心实训报告1. 概述加工中心是现代制造业中一种常见的机械设备,它能够进行多种工序的加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在本次实训中,我们进行了加工中心的实操训练,学习了加工中心的基本原理、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2. 加工中心的基本原理在加工中心中,工件通过夹持装置固定在工作台上,然后由主轴驱动刀具进行加工。
同时,加工中心还具有自动换刀、自动换工作台等功能,能够实现多种工序的连续加工。
加工中心采用数控系统控制加工过程,可以实现高精度、高效率的加工操作。
3. 加工中心的操作方法3.1 加工前的准备工作•确保工作台、刀具等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检查加工程序是否正确,包括刀具路径、切削参数等;•选择合适的刀具、夹具和工件材料。
3.2 加工过程中的操作步骤1.启动加工中心,进行自检和设备预热;2.导入加工程序,设置刀具路径和切削参数;3.安装工件并进行夹持固定;4.进行试切和修正刀具路径;5.开始正式加工,观察加工过程并及时调整参数;6.完成加工后,关闭加工中心并清理工作台和刀具。
3.3 加工中的安全注意事项•注意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护目镜等;•切勿将手或其他物体伸入加工区域;•禁止在加工过程中进行机械设备的调试和维护;•定期检查和保养加工中心,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4. 加工中心的应用领域加工中心广泛应用于各个制造行业,包括航空航天、汽车、电子等领域。
它能够加工各种复杂形状的工件,实现高精度、高效率的生产。
加工中心的出现极大地推动了制造业的发展,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
5. 实训心得体会通过本次加工中心的实操训练,我深刻理解了加工中心的原理和操作方法,掌握了加工中心的基本技能。
实训过程中,我遵守操作规程,注意安全事项,并通过与同学的合作,进一步提高了团队合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实训让我对制造业有了更深的了解,为我的职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6. 结论加工中心是一种重要的制造设备,能够实现多工序、高精度的加工操作。
数控加工中心实训教案一、课程背景数控加工中心是现代制造业中常用的高精度加工设备。
随着制造业的不断发展和现代化的要求,数控加工中心的应用范围和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为了适应这一需求,制造业中的操作员需要具备熟练的数控加工中心操作技能和相应的专业知识。
因此,本次实训旨在培养学生对数控加工中心的理解和操作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就业和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通过本次实训,学生将能够:1.理解数控加工中心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方式。
2.掌握数控加工中心的常见操作方法和技巧。
3.了解数控编程和加工工艺规范。
4.熟悉数控加工中心的维护和故障排除方法。
三、教学内容1.数控加工中心的原理和分类。
2.数控加工中心的操作界面和基本操作方法。
3.数控加工中心的编程方法和加工工艺规范。
4.数控加工中心的维护和故障排除方法。
四、教学过程1.课堂理论讲解引入数控加工中心的重要性,介绍数控加工中心的基本原理和分类。
讲解数控加工中心的操作界面和基本操作方法,包括机床的开启与关闭、坐标系的设置和坐标系的转换等。
2.实训操作演示在实训室中进行实际操作演示,通过展示数控加工中心的操作过程和技巧,让学生了解数控加工中心的具体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3.学生实训操作将学生分成小组,在实训室中进行实际操作,模拟加工操作流程,让学生亲自操作数控加工中心进行加工。
老师和助教将进行指导和辅导,帮助学生解决实际操作中遇到的问题。
4.数控编程教学讲解数控编程的基本概念和编程语言,引导学生进行数控加工中心的编程操作。
通过编写简单的加工程序,让学生了解数控编程的流程和规范。
5.实际加工操作学生按照给定的加工工艺规范和编写的加工程序,进行实际的加工操作。
老师和助教将进行实时指导和检查,保证学生的加工质量和效率。
6.数控加工中心的维护和故障排除讲解数控加工中心的常见维护方法和故障排除技巧。
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维护和故障排除方法,提高数控加工中心的使用寿命和稳定性。
五、实训评估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和理论考试,对学生的实训成果进行评估。
第1篇一、教学背景随着我国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加工中心作为制造业的核心设备,其应用越来越广泛。
为了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适应制造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本课程设计了加工中心实践教学。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加工中心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操作方法和编程技巧。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具备加工中心操作、编程和故障排除的能力。
3. 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创新意识和严谨的工作态度。
三、教学内容1. 加工中心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1)加工中心的基本结构:包括主轴箱、进给箱、刀架、床身、尾座等。
(2)加工中心的工作原理:通过主轴箱、进给箱和刀架的运动,实现对工件的加工。
2. 加工中心操作方法(1)加工中心启动与停止:了解加工中心的启动和停止步骤,确保操作安全。
(2)加工中心对刀:掌握对刀方法,确保刀具与工件加工尺寸的准确性。
(3)加工中心加工工艺:了解加工中心加工工艺流程,包括工件装夹、刀具选择、切削参数设置等。
3. 加工中心编程与仿真(1)加工中心编程语言:掌握G代码编程语言,具备编写简单加工程序的能力。
(2)加工中心仿真软件:利用仿真软件进行加工过程模拟,检验编程的正确性。
4. 加工中心故障排除(1)加工中心常见故障及原因分析:了解加工中心常见故障,分析故障原因。
(2)加工中心故障排除方法:掌握故障排除步骤,提高故障处理能力。
四、教学过程1. 理论教学:讲解加工中心基本结构、工作原理、操作方法和编程技巧。
2. 实践操作:指导学生进行加工中心操作,包括启动、停止、对刀、加工等。
3. 编程与仿真:让学生使用仿真软件进行编程,检验编程的正确性。
4. 故障排除:模拟加工中心故障,让学生进行故障排除练习。
5. 小组讨论与总结: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总结实践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参与度和互动情况。
2. 实践操作:评估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技能水平和故障排除能力。
加工中心培训总结1. 引言加工中心是现代制造业中一种常见的先进设备,主要用于完成高精度、复杂形状的零部件加工。
本文主要总结了我参加的加工中心培训课程的内容和学习收获,包括加工中心的基本知识、操作技巧和注意事项。
2. 加工中心概述加工中心是一种集铣削、钻孔、攻丝、镗孔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数控机床。
它具有高速、高精度、高自动化程度和多功能等特点,广泛应用于航空、汽车、电子等领域。
在培训中,我了解到了加工中心的结构、组成部分以及工作原理。
加工中心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机床主体、数控系统、刀库、工作台、主轴和进给系统等。
机床主体是加工中心的主要结构,承担着装夹工件、传递切削力等功能。
数控系统是加工中心的核心部分,可以实现对机床的控制、运动和程序的编辑。
刀库用于存放不同类型的刀具,以满足不同加工需求。
工作台是装夹工件的平台,可以实现多轴、多面加工。
主轴是切削工具的驱动部分,负责旋转刀具进行切削。
进给系统用于控制工件和刀具之间的相对运动。
3. 加工中心操作技巧在培训过程中,我学习了加工中心的操作技巧,包括机床开机、刀具装夹、工件装夹、加工参数设置等方面。
3.1 机床开机机床开机前需要检查各部分的运动是否正常、润滑油是否充足以及数控系统是否工作正常。
开机后,需要进行系统初始化、回零操作,确保机床的零点和参考点确定。
3.2 刀具装夹刀具装夹是加工中心操作的重要环节之一。
在装夹前,需要确保刀具具备良好的切削性能,检查刀具的磨损情况。
装夹时,应按照相关规定选择合适的装夹方式,并确保刀具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3.3 工件装夹工件装夹对加工精度和质量有重要影响。
在装夹前,需要根据工件的形状和尺寸选择合适的装夹方式,并进行装夹力的计算。
装夹时,应保证工件与机床之间的位置关系、稳定性和刚性。
3.4 加工参数设置加工参数设置是保证加工质量和效率的关键。
在设置加工参数时,需要考虑切削速度、进给速度、进给量和切削深度等因素。
合理的加工参数可以降低切削力、提高加工效率、延长刀具寿命。
加工中心实训报告1. 背景加工中心是一种高精度、高效率的机械加工设备,广泛应用于汽车、航空航天、电子等行业。
本次实训旨在通过对加工中心的操作和实践,提高学生的机械加工技能和实际操作能力。
2. 分析2.1 加工中心的原理和结构加工中心是一种集铣削、钻削、攻丝、镗削等功能于一体的多功能机床。
其主要由机床主体、控制系统、刀库和主轴等部分组成。
通过控制系统对刀具进行自动换刀,并通过数控程序控制刀具在工件上的运动轨迹,从而实现复杂零件的加工。
2.2 实训内容和目标本次实训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加工中心的基本操作:包括开机关机、刀具装卸、程序输入和修改等。
•零件夹紧和定位:学习如何正确夹紧零件,并使其准确定位,以确保加工精度。
•刀具选择和切削参数设定:根据不同材料和零件要求,选择合适的刀具,并设定合理的切削参数。
•加工过程监控和质量检验:学习如何监控加工过程中的切削力、温度等参数,并进行质量检验。
实训目标是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加工中心的操作技能,了解加工中心的原理和结构,能够独立完成简单零件的加工任务,并能进行质量检验和故障排除。
3. 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训,学生们取得了以下成果:•学生们掌握了加工中心的基本操作,包括开机关机、刀具装卸、程序输入和修改等。
•学生们学会了正确夹紧零件并准确定位,保证了加工精度。
•学生们了解了不同材料和零件要求下的刀具选择和切削参数设定方法。
•学生们学会了监控加工过程中的切削力、温度等参数,并进行质量检验。
通过实际操作和实践,学生们提高了机械加工技能和实际操作能力。
他们在实训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但通过自己的努力和老师的指导,最终都得到了解决。
4. 建议针对本次实训的情况,我们提出以下建议:•加强理论培训:在实训前加强对加工中心原理和结构的理论培训,以提高学生的理论基础。
•增加实践机会:增加学生的实际操作机会,让他们能够更多地进行实际操作和实践,进一步提高他们的技能水平。
•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定期对加工中心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避免故障发生。
一、实训背景随着现代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加工中心作为一种高效、精密的数控机床,在机械加工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为了提高我的数控加工技能,我参加了本次加工中心实训课程。
通过本次实训,我深入了解了加工中心的基本原理、操作方法以及编程技巧,提高了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
二、实训内容1. 加工中心基础知识实训初期,我学习了加工中心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分类以及数控系统等基础知识。
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我对加工中心有了全面的认识。
2. 加工中心操作在掌握了加工中心的基础知识后,我开始学习加工中心的操作。
实训过程中,我学习了开机、关机、工件装夹、刀具安装、机床调试等基本操作。
同时,我还了解了加工中心的安全操作规程,确保实训过程中的安全。
3. 加工中心编程编程是加工中心操作的核心环节。
实训中,我学习了加工中心编程的基本方法,包括程序编制、代码输入、程序校验等。
通过实际编程练习,我掌握了常见的编程指令和编程技巧。
4. 典型零件加工为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我参与了典型零件的加工实训。
实训过程中,我根据零件图纸,独立完成编程、装夹、加工等操作。
通过加工典型零件,我巩固了所学知识,提高了自己的加工技能。
三、实训收获1. 理论知识方面通过本次实训,我对加工中心的基本原理、操作方法以及编程技巧有了深入的了解,为今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 实践操作能力实训过程中,我学会了加工中心的实际操作,包括开机、关机、工件装夹、刀具安装、机床调试等。
同时,我还掌握了常见的编程指令和编程技巧,提高了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
3. 团队合作精神实训过程中,我与同学们相互帮助、共同进步,培养了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4. 安全意识通过本次实训,我充分认识到安全操作的重要性,增强了安全意识。
四、实训体会1. 理论联系实际实训使我深刻体会到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
只有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操作中,才能真正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
2. 耐心细致加工中心操作需要耐心细致,任何一个小小的失误都可能导致加工失败。
课题7:加工中心认识项目7.1任务:定位孔板的加工定位孔板零件如图2.1.1所示,在400mm×300mm×70mm板料上加工4个φ30H7通孔、2个φ40H7盲孔、4个M10的螺纹孔,零件上下表面和台阶面已加工至尺寸。
图2.1.1 定位孔板零件图7.2 加工中心加工对象加工中心是在数控铣床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它和数控铣床有很多相似之处,主要区别在于增加了刀库和自动换刀装置,能自动更换刀具对工件进行多工序加工。
通过在刀库上安装不同用途的刀具,加工中心可在一次装夹中实现零件的铣、钻、镗、铰、攻螺纹等多工序加工。
随着工业的发展,加工中心将逐渐取代数控铣床,成为一种主要的加工机床。
7.3换刀相关指令与长度补偿指令1.自动返回参考点G28指令机床参考点(R),是机床上一个特殊的固定点,一般位于机床坐标系原点的位置,可用G28指令移动刀具到这个位置。
在加工中心上,机床参考点一般为主轴换刀点,使用自动返回参考点G28指令主要用来进行刀具交换准备。
格式:G28 X__Y__Z__;式中,X、Y、Z为中间点在工件坐标系中的坐标值。
该指令将刀具以快速移动速度向中间点(X Y Z )定位,然后从中间点以快速移动的速度移动到原点。
如G90 G28 X100.0 Y100.0,执行该程序段时,刀具从当前点移动到参考点的路线如图2.1.5所示。
在立式加工中心编程中,G91 G28 Z0比较常见,该程序段表示主轴由当前Z坐标(中间点,X、Y坐标保持不变)快速移动到机床坐标系的Z轴零点。
G90 G28 Z0则表示主轴快速移动到工件坐标系的Z轴零点(中间点,X、Y 坐标保持不变),然后快速移动到机床坐标系的Z轴零点。
在G28中指定的坐标值(中间点)会被记忆,如果在其他的G28指令中,没有指定坐标值,就以前G28指令中指定的坐标值为中间点。
3.换刀功能及应用(1)T指令T指令用来选择机床上的刀具,如T02表示选2号刀,执行该指令时刀库将2号刀具放到换刀位置做换刀准备。
(2)M06 指令M06 指令实施换刀,即将当前刀具与T指令选择的刀具进行交换。
(3)自动换刀程序的编写①无机械手的加工中心换刀程序T02 M06或M06 T02;换刀程序的含义:将2号刀具安装到主轴上。
换刀过程:先把主轴上的旧刀具送回到它原来所在的刀座上去,刀库回转寻刀,将2号刀转换到当前换刀位置,再将2号刀装入主轴。
无机械手换刀中,刀库选刀时,机床必须等待,因此换刀将浪费一定时间。
②带机械手的加工中心换刀程序…T02;刀库选刀(选2号刀)…使用当前主轴上的刀具切削……M06;实际换刀,将当前刀具与2号刀进行位置交换(2号刀到主轴)…使用当前主轴上的刀具切削……T05;下一把刀准备(选5号刀)…使用当前主轴上的刀具切削……这种换刀方法,选刀动作可与前一把刀具的加工动作相重合,换刀时间不受选刀时间长短的影响,因此换刀时间较短。
4.刀具长度补偿(1)长度补偿的目的刀具长度补偿功能用于在Z轴方向的刀具补偿,它可使刀具在Z轴方向的实际位移量大于或小于编程给定位移量。
有了刀具长度补偿功能,当加工中刀具因磨损、重磨、换新刀而长度发生变化时,可不必修改程序中的坐标值,只要修改存放在寄存器中刀具长度补偿值即可。
其次,若加工一个零件需用几把刀,各刀的长度不同,编程时不必考虑刀具长短对坐标值的影响,只要把其中一把刀设为标准刀,其余各刀相对标准刀设置长度补偿值即。
(2)长度补偿指令格式:G43(G44) G00(G01) Z H ;G49 G00(G01) Z ;G43为刀具长度正补偿,G44为刀具长度负补偿,G49为取消刀具长度补偿指令,均为模态G代码。
格式中,Z值是属于G00或G01的程序指令值。
H为刀具长度补偿寄存器的地址字,它后面的两位数字是刀具补偿寄存器的地址号,如H01是指01号寄存器,在该寄存器中存放刀具长度的补偿值。
在G17的情况下,刀具长度补偿G43、G44只用于Z轴的补偿,而对X轴和Y轴无效。
执行G43时,Z基准刀=Z指令值+H ;执行G44时,Z基准刀=Z指令值-H 。
例:钻图2.1.6所示的孔,设在编程时以主轴端部中心作为基准刀的刀位点。
钻头安装在主轴上后,测得刀尖到主轴端部的距离为100mm ,刀具起始位置如图中所示。
钻头比基准刀长100mm ,将100mm 作为长度偏置量存入H01地址单元中。
加工程序为:N10 G92 X0 Y0 Z0; 坐标原点设在主轴端面中心N20 S300 M03; 主轴正转N30 G90 G43 G00 Z-245 H01;钻头快速移到离工件表面5mm 处N40 G01 Z-270 F60; 钻头钻孔并超出工件下表面5mmN50 G49 G00 Z0; 取消长度补偿,快速退回 在N30程序段中,通过G43建立了刀具长度补偿。
由于是正补偿,基准刀刀位点(主轴端部中心)到达的Z 轴终点坐标值为(-245+(H01))mm=-145mm ,从而确保钻头刀尖到达-245mm 处。
同样,在N40程序段中,确保了钻头刀尖到达-270mm 处。
在N50中,通过G49取消了刀具长度补偿,基准刀刀位点(主轴端部中心)回到Z 轴原点,钻头刀尖位于-100mm 处。
(3)刀具长度补偿量的确定 方法一:① 依次将刀具装在主轴上,利用Z 向设定器确定每把刀具Z 轴返回机床参考点时刀位点相对工件坐标系Z 向零点的距离,如图2.1.7所示的A 、B 、C (A 、B 、C 均为负值,即各刀具刀位点刚接触工件坐标系Z 向零点处时显示的机床坐标系Z 坐标),并记录下来。
② 选择一把刀作为基准刀(通常为最长的刀具),如图中的T03,将其对刀值C 作为工件坐标系中Z 向偏置值,并将长度补偿值H03设为0。
③ 确定其他刀具的长度补偿值,即H01=±│A-C │,H02=±│B-C │。
当用G43时,图2.1.6 刀具长度补偿实例 图2.1.7 刀具长度补偿量的确定若该刀具比基准刀长则取正号,比基准刀短取负号;用G44时则相反。
方法二:①工件坐标系中(如G54)Z向偏置值设定为0,即基准刀为假想的刀具且足够长,刀位点接触工件坐标系Z向零点处时显示的机床坐标系Z值为零。
②通过机内对刀,确定每把刀具刀位点刚接触工件坐标系Z向零点处时显示的机床坐标系Z坐标(为负值),G43时就将该值输入到相应长度补偿号中即可,G44时则需要将Z坐标值取反后再设定为刀具长度补偿值。
7.4任务决策和执行1.图样分析根据图样需加工4×φ30H7导柱孔,孔距为300±0.015、200±0.015,孔边距50±0.015,孔轴线对底面A的垂直度公差为φ0.015,表面粗糙度为Ra1.6μm;2×φ40H7孔,孔距为120±0.015,表面粗糙度为Ra1.6μm;4×Ml0螺纹孔,深25。
零件上下表面和台阶面已加工至尺寸。
2.工艺分析与设计4×φ30H7导柱孔为7级精度孔,垂直度要求为0.015mm,底孔可钻削完成,考虑其垂直度要求,采用镗孔加工消除钻孔时产生的轴线偏斜影响,最后用铰刀完成孔的精加工。
2×φ40H7孔为盲孔,孔底为平面,精度为7级,可采用钻孔、粗铣、精铣孔方式完成。
螺纹孔钻底孔,然后攻螺纹完成。
工艺过程如下:1) 钻中心孔因钻头定位性不好,先采用中心钻钻出中心孔。
2) 钻底孔用φ29mm钻头钻出4×φ30H7底孔,2×φ40H7孔钻深到29.8mm,用φ8.7mm钻头钻出4×Ml0螺纹底孔。
3) 粗铣孔用φ25mm立铣刀粗铣2×φ40H7到φ39.8mm,切削深度分两层完成。
4) 镗孔用φ29.8mm镗刀对φ30H7孔进行镗孔,纠正钻孔时轴线的偏斜,并且保证铰孔时加工余量。
5) 铰孔用铰刀铰4×φ30H7到尺寸。
6) 精铣孔用φ25mm立铣刀精铣φ40H7孔到尺寸。
7) 攻螺纹孔用M10mm丝锥攻螺纹到尺寸。
3.装夹方案用精密平口钳装夹工件,保证工件下表面水平,基准面与X向平行,夹紧时注意工件是否产生上浮。
4.刀具与工艺参数见表2-1、表2-2。
表2-1 数控加工刀具卡表5-2 数控加工工序卡(4)程序编制工件坐标系X、Y轴原点设置在工件右下角,Z轴原点设在零件最高表面上。
程序如下(立式加工中心,无机械手换刀)。
O0010;主程序名N10 G17 G21 G40 G54 G80 G90 G94 ;程序初始化N20 G28 G91 Z0;回换刀点N30 G00 G90 G54 X-50.0 Y50.0 M03 S400;建立工件坐标系,快速定位到点N40 G43 Z10.0 H01;长度补偿N50 G98 G81 Z-16.0 R-5.0 F100;中心钻孔循环N60 Y250.0;N70 X-350.0;N80 Y50.0;N90 G99 X-140.0 Z-6.0 R5.0;N100 Y250.0;N110 X-260.0;N120 Y50.0;N130 Y150.0;N140 X-140.0;N150 G80 M05;N160 G28 G91 Z0;回换刀点N180 T02 M06;换2号刀N190 G00 G90 G54 X-50.0 Y50.0 M03 S300;N200 G43 Z10.0 H02;N210 G99 G83 Z-79.0 R15.0 Q5.0 F30;钻φ30底孔N220 Y250.0;N230 X-350.0;N240 Y50.0;N250 G80;N260 G00 X-140.0 Y150.0;N270 G99 G83 Z-29.8 R5.0 Q5.0 F30;钻φ40底孔N280 X-260.0;N290 G80 M05;N300 G28 G91 Z0;N310 G28 X0 Y0;N320 T03 M06;换3号刀N330 G00 G90 G54 X-140.0 Y50.0 M03 S600;N340 G43 Z10.0 H03;N350 G99 G83 Z-28.0 R5.0 Q5.0 F60;钻M10螺纹底孔N360 Y250.0;N370 X-260.0;N380 Y50.0;N390 G80 M05N400 G28 G91 Z0;N410 G28 X0 Y0;N420 T04 M06;换4号刀N430 G00 G90 G54 X-140.0 Y150.0 M03 S400;定位在第一个φ40孔上N440 G43 Z50 H04;铣刀长度补偿N450 Z5.0;N460 G01 Z-15.0 F160;第一次铣削深度下刀N470 G91 G41 X5.0 Y-15.0 D04;N480 M98 P0001;调用铣削子程序N490 G90 Z-29.8 F160;第二次铣削深度下刀N500 G01 G91 G41 X5.0 Y-15.0 D04;N510 M98 P0001;调用铣削子程序N520 G90 G00 X-260.0 Y150.0;定位在第二个φ40孔上N530 G01 Z-15.0 F160;第一次铣削深度下刀N540 G91 G41 X5.0 Y-15.0 D04;N550 M98 P0001;调用铣削子程序N560 G90 G01 Z-29.8 F160;第二次铣削深度下刀N570 G91 G41 X5.0 Y-15.0 D04;N580 M98 P0001;调用铣削子程序N590 M05;N600 G28 G91 Z0;N620 T05 M06;换5号刀N630 G00 G90 G54 X-50.0 Y50.0 M03 S300;N640 G43 Z10.0 H05;N650 G98 G85 Z-75.0 R-5.0 F50;粗镗φ30孔N660 Y250.0;N670 X-350.0;N680 Y50.0;N690 G80 M05;N700 G28 G91 Z0;N710 G28 X0 Y0;N720 T06 M06;换6号刀N730 G00 G90 G54 X-50.0 Y50.0 M03 S80;铰φ30孔N740 G43 Z10.0 H06;N750 G98 G85 Z-75.0 R-5.0 F30;N760 Y250.0;N770 X-350.0;N780 Y50.0;N790 G28 G91 Z0;N800 G80 M05;N810 G28 G91 Z0;N820 G28 X0 Y0;N830 T04 M06;换4号刀N840 G00 G90 G54 X-140.0 Y150.0 M03 S400;定位在第一个φ40孔上N850 G43 Z50.0 H04;N860 Z10.0;N870 G01 Z-30.0 F160;N880 G91 G41 X5.0 Y-15.0 D05;半径补偿D05 N890 M98 P0001;调用铣削子程序,精铣孔N900 G00 X-260.0 Y150.0;定位在第二个φ40孔上N910 G90 Z-30.0;N920 G01 G91 G41 X5.0 Y-15.0 D05;半径补偿D05N930 M98 P0001;调用铣削子程序,精铣孔N940 M05;N950 G28 G91 Z0;N960 G28 X0 Y0;N970 T07 M06;换7号刀N980 G00 G90 G54 X-140.0 Y50.0 M03 S60;定位在第一个螺纹孔上N990 G43 Z10.0 H07;N1000 G99 G84 Z-25.0 R5.0 F90;攻螺纹N1010 Y250.0;N1020 X-260.0;N1030 Y50.0;N1040 G80 M05;N1060 G28 X0 Y0;N1070 M30;程序结束铣削子程序:O0001;N10 G91 G03 X15.0 Y15.0 R15.0 F160;N20 I-20.0 J0;N30 X-15.0 Y15.0 R15.0;N40 G40 X-5.0 Y-15.0;N50 G90 G00 Z10.0;N230 M99;练习:加工图示端盖零件,单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