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级高三第一次月考理科综合
- 格式:doc
- 大小:822.50 KB
- 文档页数:5
江西省莲塘一中2015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高三2010-09-08 22:06江西省莲塘一中2015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2010.8.28第Ⅰ卷(选择题共42分)一、(本大题共7小题,每题3分,共21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 癸丑(guí)侮辱(wǔ)晦朔(suî)箪食壶浆(sí)B. 团箕(jī)咒语(zîu)梼杌(dǎo)难辞其咎(jiù)C. 媛女(yuàn)蕈菌(jùn)伶俜(pīng)管窥蠡测(lí)D. 瞥见(piē)乍看(zhà)斑驳(bō)涸辙之鲋(fú)【答案】C:A. 癸丑(guǐ)晦朔(shuî)箪食壶浆(sì);B. 咒语(zhîu)梼杌(táo);D.斑驳(bō)涸辙之鲋(fù)2.下列字形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 通辑起迄下工夫名门望族B. 疏浚膨涨座右铭无计于事C. 呕气伫立座标系兴高彩烈D. 赝品亵渎天然气罢黜百家【答案】D:A. 通缉、起讫;B.膨胀、无济于事;C. 怄气、坐标系、兴高采烈。
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①文水县灭火指挥部下达命令:在过火区进行“拉网式”,灭绝一切阴燃点。
②广大群众认为綦江市彩虹桥倒塌案公开审理是公平性、公正性原则的体现。
③从整体上看,我国的事业发展速度相当快,但西部地区的滞后现象不容忽视。
A. 探察法治电讯B. 探察法制电信C. 巡查法制电讯D. 巡查法治电信【答案】D:“巡查”意为边走边查看,指工作人员或警员的工作检查。
“探察”指探听侦察,察看。
“巡查”与句意相符,所以选C或D。
“法治”指根据法律治理国家。
“法制”指统治阶级执照自己的意志,通过政权机关建立起来的法律制度,包括法律的制定、执行和遵守,是统治阶级实行专制的方法和工具。
“电讯”指用电话、电报或无线电设备传播的消息。
2015年上学期第一学月工作讲评材料刘金辉2015年4月2日同志们:开学以来,学校捷报频传,接连获得了几项省市大奖:在“湖南省学生中华经典诵读大赛”中,我校代表岳阳市的选送节目《少年君子吟》荣获省一等奖;在省教科院组织的“全省优秀教研组评比活动”中,我校化学组荣获“省优秀教研组”的称号;在“第十届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中,我校高二孙琴同学获全国一等奖,并获得2015年4月在上海举行的总决赛及颁奖典礼资格(湖南省仅4人);在岳阳市教育局组织的“2015年优秀校刊校报、主题班团队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优秀案例评选活动”中,我校校报《华容一中》、主题班团队活动“学习身边的榜样”均获市一等奖。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体师生团结拼搏、共同努力的结果,相信我们的老师在新学年会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将学校各项工作做得更好、更优!下面,我就开学以来的各项工作作一个简要讲评。
一、本学月的主要工作情况(一)常规教学扎实开展1、教案检查情况。
教务处于3月9日对全校教师的备课情况进行了全面的检查,教师的备课规范认真,要素齐全,操作性强,有较详细的学法指导,对教法能够进行及时认真的反思。
备课优秀的有:政治:胡灵芝、黄志辉、张浪、王立明、陈国伟、李建刚语文:张艳、刘小艳、陈继承、徐启波、张友玲、张鹏、王普球、严芳、刘华洪、周佳兵、贺晓群陈卫君数学:周正、刘冬平、李旭、游玉龙、易泸、黄兰军、白斯林、任芳、严若林、严若亮、卿立新、谭华、徐松训、刘志元、陈水莲、郭强、谢朝军、罗迎风、唐其美、徐妩英语:李立云、周丽、冯宏、杨丽、龙赛华、杨济慈、吴定根、易德林、吴永红、周钦苗、吴维炎、毛玲、刘明霞、蔡竞蓉、李萌、孟娟娟、张贵华、陈玲、孟静、江起、贺荣华物理:陈新明、花瑞、姚禹新、胡昌武、陈孝文、杨立先、王逸民、毛高飞化学:王飞鳌、邓宏松、孟建平、何忠建、程双、万菊华、邓云华、夏勇张剑英、吴华光、王华、王群玲、肖庆丰、邹玉莲、张卫平生物:李建仁、罗长江、陈健、申香花、戴方平、朱双喜、吴世平、吴星星、何红梅、贺庆红、竺传福历史:丁选良、张敏芝、杨朝华、陈琪、赵芳、胡贤臣、严芳红、姚晖地理:刘志宏、董德新、王玲、张媛、宋来超、邓亚非、汪志夫、张勇体育:黎执柏、胡博文、朱超、陈浩、王斯华综合:庞伟、高兴、张靖、蒋宏科存在的问题有:个别教师没有累计节数,书写不够工整,没有三维目标,没有学法指导,可操作性不强,甚至有教师备课不够。
偃师市高级中学南院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题3分,共42分。
1~11题为单选,12~14为多选。
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用质量为M的吸铁石,将一张质量为m的白纸压在竖直固定的磁性黑板上.某同学沿着黑板面,用水平向右的恒力F轻拉白纸,白纸未移动,则此时黑板对白纸的摩擦力的大小为A.F B.F2+(mg)2C.mg D.F2+(Mg+mg)22.如图所示,质量为m A和m B的小球与劲度系数均为k的轻弹簧L1和L2连接.静止时,两弹簧伸长量分别为x1和x2,则A.只要m A=m B,有x1=x2B.只要m A>m B,有x1<x2C.只要不超出弹性限度,始终有x1>x2D.只要m A<m B,有x1<x23.某人估测一竖直枯井深度,从井口静止释放一石头并开始计时,经2 s听到石头落地声,由此可知井深约为(不计声音传播时间,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A.10 m B.40 m C.20 m D.30 m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速度方向改变时,它的位移方向可能不变B.物体的速度为零时,它的加速度一定为零C.物体的加速度减小时,它的速度一定减小D.物体的位移为零时,它的速度一定为零5.一物体作匀加速直线运动,通过一段位移Δx所用的时间为t1,紧接着通过下一段位移Δx所用时间为t2。
则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A.Δx(t1-t2)t1t2(t1+t2)B.2Δx(t1-t2)t1t2(t1+t2)C.2Δx(t1+t2)t1t2(t1-t2)D.Δx(t1+t2)t1t2(t1-t2)6.左图是伽利略1604年做斜面实验时的一页手稿照片,照片左上角的三列数据如右表. 表中第二列是时间,第三列是物体沿斜面运动的距离,第一列是伽利略在分析实验数据时添加的. 根据表中的数据. 伽利略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 .物体具有惯性B .斜面倾角一定时,加速度与质量无关C .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与重力加速度成正比D .物体运动的距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7.体育器材室里,篮球摆放在图示的球架上。
西藏拉萨中学2015届高三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理科综合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80分钟,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5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6~8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5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6~8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A 、B 两质点在同一直线上运动,t=0时刻,两质点从同一地点开始运动的t x 图象如图所示,则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 质点以20m/s 的速度匀速运动 B .B 质点先沿正方向做直线运动,后沿负方向做直线运动 C .经过4s ,B 质点的位移大于A 质点的位移D .在图示的运动过程中,A 、B 两质点之间的距离在0-4s内某一时刻达到最大2.如图所示,桌面高度为h ,质量为m 的小球,以v 0速度竖直向上抛到最大的高度为H ,不计空气阻力,假设以最高处的重力势能为零,小球落到地面前的瞬间的机械能应为 A .mgh B .mgH C .mg (H+h ) D .03.一个物体沿粗糙斜面匀速滑下,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机械能不变,内能也不变B .物体机械能减少,内能不变C .物体机械能减少,内能增加,机械能和内能总量不变D .物体机械能减少,内能增加,机械能和内能总量减少 4.如图所示,过山车的轨道可视为竖直平面内半径为R 的圆轨道。
质量为m 的游客随过山车一起运动,当游客以速度V 经过圆轨道的最高点时 A .处于超重状态B .向心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下C .速度V 的大小一定为D .座位对游客的作用力为5.理想变压器上接有三个完全相同的灯泡,其中一个与该变压器的原线圈串联后接入交流电源,另外两个并联后接在副线圈两端,已知三个灯泡均正常发光。
偃师市高级中学南院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第Ⅰ卷选择题(共54分)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共27小题。
每题2分。
共54分)1.信用卡是商业银行向客户发行的一种信用凭证。
近年,银行利用新技术,不断发展信用卡服务。
某童装生产企业主通过信用卡透支解决了在购买布料时资金不足的问题,这表明信用卡具有①消费功能②融资功能③储蓄功能④支付功能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中国某企业生产一件A商品,市场售价为63元人民币,假设按同期人民币对美元汇率6.3元人民币=1美元计算,在美国市场销售,可以获取2美元的利润。
如果现在人民币升值5%,如果此时该产品美国市场价格不变,那么销售一件A商品A.多获利2.1元人民币B.损失3元人民币C.多获利0.4美元D.损失1.6美元3.假设商品甲和商品乙互为替代品,商品甲和商品丙是互补商品。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商品乙的需求量增加,下列图示能够表示商品丙的价格和需求变化趋势的是4.下图是某国20年人均消费支出增长率的变化图。
从图中可以推论出该国居民①消费行为越越不理性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③日用品消费支出不断增长④生活水平逐步提高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5.“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成为近期关注度较高的话题。
政府部门对民间资本设立银行的态度日渐明朗,在此背景下,多地许多民营企业开始谋求涉足金融领域。
这表明A.各类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是完全平等的B.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C.国家致力打造多种所有制平等竞争的市场环境D.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6.据统计,某智能手机在预售开始的24小时内收到了超过200万部订单。
这表明A.生产能为消费创造动力B.消费引导生产的发展C.消费对生产具有决定作用D.生产决定着消费的质量和方式7.近年,智能手机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
除传统手机制造商外,许多网络公司也纷纷斥资研发智能手机,并将内置其网络产品的智能手机推向市场。
岑巩县中学2014-2015学年度12月份月考理科综合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l:35.5 Na:23 C:12 O:16 N:14 Ni:59 Ag:108 Ca:40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日本东北大学等研究机构日前发表一份公报称,其研究小组发现,感染一种被称为“同性恋螺杆菌”的致病菌,会使脂肪更容易在血管细胞内蓄积,加速动脉硬化。
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细菌的生物膜系统包括了细胞膜、细胞器膜和核膜B.DNA是该细菌内的主要遗传物质C.该细菌的细胞周期包括间期、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D.它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2.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下面是四位同学实验操作的方法或分析,其中正确的一项是A.观察DNA和RNA分布的实验中,盐酸可使染色体的DNA和蛋白质水解B .洋葱根尖经解离后若发现细胞被龙胆紫染上了色,则表明此时细胞仍为活细胞C.视野中观察到处于质壁分离状态的细胞,不能据此判断该细胞正在失水D.“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选用紫色洋葱鳞片叶的外表皮更易观察3.将小鼠红细胞放入一定浓度的KNO3 溶液中,红细胞体积随时间变化如下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KNO3 溶液的起始渗透压小于红细胞内液的起始渗透压B.与B点相比,A点对应时刻红细胞内液的渗透压较大C.AB段失水使红细胞内液的渗透压大于KNO3 溶液,从而出现BC段的变化D.B点对应的时刻,KNO3 溶液与红细胞内液的渗透压相等4. 下列关于细胞衰老和凋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效应T细胞可诱导其靶细胞发生凋亡B.个体衰老会出现的“老年白”和遗传病中“白化病”都是由酪氨酸酶活性降低引起的C.癌细胞的形成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D.人的造血干细胞和成熟红细胞的染色体数目都能出现周期性变化5.下列有关生物学科历程的描述,错误的是A.温特通过实验法证实了植物向光性的原因B.林德曼利用调查法和系统分析法发现了生态系统能量的特点C.沃森和克里克利用建立模型的方法构建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D.鲁宾和卡门利用同位素标记法发现了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水6.艾弗里及其同事为了探究S型肺炎双球菌中何种物质是“转化因子”,进行了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
青海省西宁市第四高级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理科综合试题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生物体中有关物质的叙述,错误的是()A.叶绿素分子含有元素C、H、O、N、Mg B.血红蛋白分子含有元素C、H、O、N、FeC.甲状腺激素分子含有元素C、H、O、N、P D.磷脂分子含有元素C、H、O、N、P2.下列与实验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马铃薯块茎捣碎后的提取液可检测出蛋白质B.光学显微镜,可用于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现象C.检测酵母菌培养过程中是否产生CO2,可判断其呼吸方式D.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色素的实验结果表明,叶绿素b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最低3.下列关于氨基酸和蛋白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酪氨酸几乎不溶于水,而精氨酸易溶于水,这种差异是由R基的不同引起的B.甜味肽的分子式为C13H16O5N2,则甜味肽是一种二肽C.某二肽的化学式是C8H14N2O5,水解后得到丙氨酸(R基为-CH3)和另一种氨基酸X,则X的化学式应该是C5H9NO4D.n个氨基酸共有m个氨基,则这些氨基酸缩合成的一个多肽中氨基数为m-n 4.下列关于生物体内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糖蛋白、抗体都具有特异性 B. RNA是细胞质内的遗传物质C.大分子蛋白质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细胞D.葡萄糖、乳酸、氨基酸依次是光合作用、细胞呼吸、基因表达的产物5.细胞内很多化学反应都是在生物膜上进行,关于下图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①可以表示对抗体的加工 B.②过程发生在植物细胞膜上C.③发生在类囊体的薄膜上 D.④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6.对绿色植物细胞某细胞器组成成分进行分析,发现A、T、C、G、U五种碱基的相对含量分别约为35%、10℅、20%、20%、15%,则该细胞器能完成的生理活动是()A.吸收葡萄糖,进行需氧呼吸B.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C.结合mRNA,合成多肽D.吸收并转换光能,完成光合作用7. 下列有关表述正确的是()A.(1)(2)(4)(6) B.(1)(2)(5)(8)C.(1)(4)(5)(8) D.(2)(3)(5)(7)8.已知有机物A的结构简式为,可发生硝化反应,则产生的一硝基化合物可能有()。
重庆市南开中学2015届高三12月月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卷分为物理、化学、生物三个部分.物理部分l 至4页,化学部分5至8页,生物部分9至12页,共12页.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 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衙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3.答非选择题和选做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5.考试结束后,将试题卷带走,仅将答题卡交回.物理(共11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如图所示,一只蜗牛沿着葡萄枝缓慢爬行,若葡萄枝的倾角为a ,则葡萄枝对重为G 的蜗牛的作用力为A .GsinaB .GcosaC .GD .大于G2.2013年6月20日上午10时,我国首次太空授课在神州十号飞船中由女航天员王亚平执教,在太空中王亚平演示了一些奇特的物理现象,授课内容主要是使青少年了解微重力环境下物体运动的特.点。
如图所示是王亚平在太空仓中演示的悬浮的水滴,关于悬浮的水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水滴处于失重状态B .水滴处于平衡状态C .水滴处于超重状态D .环绕地球运行时的线速度一定大于7.9 km/s3.电容器C1、C2和可变电阻器R1、R2以及电源E 连接成如图所示的电路。
当Rl 的滑动触 头在图示位置时,Cl 、C2的电量相等。
现要使Cl 的电量大于C2的电量,应该A .增大R2B .减小R2C .将R1的滑动触头向A 端移动D .将R1的滑动触头向B 端移动4.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的两个平行金属板间存在匀强电场,与两板上边缘等高处有两个质量相同的带电小球,P 小球从紧靠左极板处由静止开始释放,Q 小球从两板正中央由静止开始释放,两小球最终都能运动到右极板上的同一位置,则从开始释放到运动到右极板的过程中它们的A .运行时间Q P t t >B .电势能减少量之比12::=∆∆Q P E EC.电荷量之比12::=QpqqD.动能增加量之比14::=∆∆KQKPEE5.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小球套在光滑竖直杆上,轻质弹簧一端固定于O点,另一端与该小球相连,现将小球从A点由静止释放,沿竖直杆运动到B点,已知OA长度小于OB 长度,弹簧处于OA、OB两位置时弹力大小相等。
宁夏银川九中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理科综合试题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学号填写在答题卡的密封线内。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将答案涂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相应位置上。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填其他答案标号。
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氨基酸、葡萄糖和核苷酸分子均可通过核膜B.叶绿体基质中含有核酸和参与光合作用的酶C.水分子和钾离子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出轮藻细胞D.精细胞变为精子后,尾部的线粒体与其运动有关2.干细胞移植现已成为治疗糖尿病的一种临床技术。
自体骨髓干细胞植入胰腺组织后可分化为胰岛样细胞,以替代损伤的胰岛B细胞,达到治疗糖尿病的目的。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骨髓干细胞与胰岛样细胞的基因组成不同,基因表达产物不同B.骨髓干细胞与胰岛样细胞的基因组成相同,基因表达产物不同C.胰腺组织微环境造成骨髓干细胞基因丢失,分化成为胰岛样细胞D.胰腺组织微环境对骨髓干细胞分化无影响,分化是由基因决定的3.下图表示的是一昼夜北方某作物植株CO2吸收量的变化。
甲图为盛夏的某一晴天,乙图为春天的某一晴天。
对两图的相关原因分析不正确的是( )A.甲图中有机物积累最多的是G点,两图中B点植物干重均低于A点时的干重B.植株有机物总积累量可用横轴上下曲线围成的有关面积表示,适当提高温度可以增加OA的绝对值C.两图中DE时间段叶绿体中C3含量均大大减少D.甲图中E点和G点相比,叶绿体中的ATP含量较多4.在下列有关遗传与变异和进化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二倍体与四倍体杂交可产生三倍体,说明二者之间无生殖隔离B.培育青霉素高产菌株是利用基因突变的原理C.DNA复制、转录和翻译过程都涉及到了碱基互补配对D.基因重组能够产生多样化的基因组合的后代5.赤霉素具有促进植物茎杆伸长的作用,其作用机理如下图所示。
高2015级高三 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16世纪末,伽利略用实验和推理,推翻了已在欧洲流行了近两千年的亚里士多德关于力和运动的理论,开启了物理学发展的新纪元.在以下说法中,与亚里士多德观点相反的是( )A .一个物体维持匀速直线运动,不需要受力B .一个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再受力了,它总会逐渐停下来;这说明,静止状态才是物体长时间不受力时的“自然状态”C .两物体从同一高度自由下落,较重的物体下落较快D .四匹马拉的车比两匹马拉的车跑得快;这说明,物体受的力越大,速度就越大2.在如图所示的位移(s )—时间(t )图象和速度(v )—时间(t )图象中,给出的四条图线甲、乙、丙、丁分别代表四辆车由同一地点向同一方向运动的情况,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车做曲线运动,乙车做直线运动B .0~t 1时间内,甲车通过的路程大于乙车通过的路程C .0~t 2时间内,丙、丁两车在t 2时刻相距最远D .0~t 2时间内,丙、丁两车的平均速度相等3. 利用传感器和计算机可以研究力的大小变化情况,实验时让某同学从桌子上跳下,自由下落H 后双脚触地,他顺势弯曲双腿,他的重心又下降了h .计算机显示该同学受到地面支持力F N 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提供的信息,以下判断不正确的是( )A .在0至t 2时间内该同学处于失重状态B .在t 2至t 3时间内该同学处于超重状态C .在t 3至t 4时间内该同学的重心继续下降D .t 3时刻该同学的加速度为零4.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小球用水平轻弹簧系住,并用倾角为30°的光滑木板AB 托住,小球恰好处于静止状态.当木板AB 突然向下撤离的瞬间,小球的加速度大小为( )A .0 B.233g C .g D.33g 5.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物块用两根轻绳悬在空中,其中绳OA 位置固定不变,绳OB 在竖直平面内由水平方向向上转动,则在绳OB 由水平转至竖直的过程中,绳OB 的张力的大小将( )A .一直变大B .一直变小C .先变大后变小D .先变小后变大6.传送机的皮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α,如图所示,将质量为m 的物体放在皮带传送机上,随皮带一起向下以加速度a(a>gsin α)匀加速直线运动,则( )A .小物块受到的静摩擦力的大小可能等于 mgsin αB .小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的方向一定沿皮带向下,大小是maC .小物块受到的重力和静摩擦力的合力的方向一定沿皮带方向向下D .物体受到的支持力与静摩擦力的合力等于mg7.如图所示,粗糙水平面上放置B 、C 两物体,A 叠放在C 上,A 、B 、C 的质量分别为m 、2m 和3m ,物体B 、C 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其间用一不可伸长的轻绳相连,轻绳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F T .现用水平拉力F 拉物体B ,使三个物体以同一加速度向右运动,则( ).A .此过程中物体C 受重力等五个力作用B .当F 逐渐增大到F T 时,轻绳刚好被拉断C .当F 逐渐增大到1.5F T 时,轻绳刚好被拉断D .若水平面光滑,则绳刚断时,A 、C 间的摩擦力为F T 6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 68 分)二.实验题(20分)8.(一)、在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用两只弹簧秤拉橡皮条时,两细绳之间的夹角必须为90°,以便求出合力的大小B .用两只弹簧秤拉橡皮条时,结点的位置必须与用一只弹簧秤拉时结点的位置重合C .若用两只弹簧秤拉时合力的图示F 与用一只弹簧秤拉时拉力的图示F ′不完全重合,说明力的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不一定是普遍成立的D .同一实验过程中,结点O 的位置允许变动(二)、 (1)在探究影响加速度的因素的实验中,作出了如图所示的甲、乙两图象,图甲中三线表示实验中 ____________不同.图乙中图线不过原点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某同学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时,得到了在不同拉力下的A 、B 、C 、D 、…等几条较为理想的纸带,并在纸带上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即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1 s ,将每条纸带上的计数点都记为0、1、2、3、4、5…,如图所示甲、乙、丙三段纸带,分别是从三条不同纸带上撕下的.①在甲、乙、丙三段纸带中,属于纸带A 的是___________;②打A 纸带时,物体的加速度大小是_____________ m/s 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三、计算题(各题请写出详解答案,只有最后答案不得分,共48分)9.(12分)交通路口是交通事故的多发地,驾驶员到交通路口时也格外小心.现有甲、乙两汽车正沿同一平直马路同向匀速行驶,甲车在前,乙车在后,它们行驶的速度均为v0=8 m/s.当两车快要到十字路口时,甲车司机看到绿灯已转换成了黄灯,于是紧急刹车(反应时间忽略不计),乙车司机为了避免与甲车相撞也紧急刹车,但乙车司机反应较慢(反应时间为t=0.5 s).已知甲车紧急刹车时加速度大小为5 m/s2,乙车紧急刹车时加速度大小为4 m/s2,g=10 m/s2.(1)若甲车司机看到黄灯时车头距警戒线6.5 m,他采取了上述措施后是否会闯红灯?(2)为保证两车在紧急刹车过程中不相撞,甲、乙两车在行驶过程中应至少保持多大距离?μ=.5的水平地面上,小球通过轻10.(17分)一个装有固定斜面的小车静止在动摩擦因数0质细绳与车顶相连,细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7○,斜面光滑,倾角也为37○,如图所示.已知小球的质量为m=1 kg,小车和斜面的总质量为M=4 kg,已知g取10 m/s2,sin37○=0.6,cos37○=0.8.求:(1)小车静止时小球受到的斜面对它的支持力的大小;(2)现对小车施加一个水平向右的恒力F,当F多大时,小球恰好离开斜面?11. (19分)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长木板静止在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m的小滑块以μ,最大静摩擦力一定的水平速度冲上木板,已知滑块和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等于滑动摩擦力,求(1)若滑块在木板上滑动时,木板能保持静止不动,木板和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须满足什么条件?(2)若长木板的质量M=0.2kg,长木板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滑块的质量也为0.2kg。
2009届鄢陵一高高三第一次月考理科综合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I卷1至3页,第II卷4至8页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号、班级填写在试卷和答题纸上。
2、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请把正确选项填写在答题纸上;第II卷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地答卷上书写作答,写在试题卷上,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共126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Na:23 Mg:24 Al:27 Fe:56 K:39 Cu:64 Ag:108 C:12 O:16 S:32 Cl:35.5 Br:80 Ba:137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面对氮元素与光合作用关系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A.土壤中氮肥含量越多,光合作用速率越快B.追施氮肥,促进叶片面积增大,叶片数目增多,增加了光合作用面积C.施氮肥后,叶绿素含量大增,加速了光反应D.氮肥也能增加叶中蛋白态氮的百分率,酶数量增多,使暗反应顺利进行2.在分化细胞中表达的基因可以分为两类,即管家基因和奢侈基因,前者表达的产物用以维持细胞自身的正常的新陈代谢,后者表达形成细胞功能的多样性。
下列属于肝细胞中奢侈基因表达产物的是( ) A.胰岛素B.谷丙转氨酶C.凝血酶原D.ATP酶3.研究者给家兔注射一种可以特异性破坏胰岛B细胞的药物---------链脲佐菌素(STZ)进行血糖调节研究,为了准确判断STZ是否成功破坏胰岛B细胞,应()①在兔饱足状态下②在兔空腹状态下③测定血糖含量④测定尿液是否含糖⑤测定血液胰岛素含量A.①③④B. ①③⑤C. ②③⑤D. ②③④4.人被犬咬伤后,为防止狂犬病发生,需要注射由灭活狂犬病毒制成的疫苗。
疫苗在人体内可引起的免疫反应是()A.刺激效应T细胞分化成为记忆细胞B.刺激吞噬细胞产生抗狂犬病毒抗体C.可促进效应B细胞释放出淋巴因子D.产生与狂犬病毒特异性结合的抗体5.生物膜在细胞的物质运输、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银川一中2015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理科综合试卷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其中第Ⅱ卷第33~40题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
考生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第Ⅰ卷(共126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1 O-16 C-12 P-31 Li-7 F-19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小题。
每小题6分,共7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是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下列关于细胞内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A.组成细胞干重中含量最多的化学元素是碳B.磷是磷脂、ATP、DNA等化合物的组成元素,是组成生物体的大量元素C.线粒体、叶绿体和核糖体中都能产生水D.在人的一生中,细胞中的自由水/结合水的值逐渐上升2.下列有关物质进出细胞的运输方式的判断,正确的是A.不消耗能量的运输方式一定为被动运输B.消耗能量的运输方式一定是主动运输C.顺浓度梯度的运输方式一定为自由扩散D.需要载体蛋白协助的运输方式一定为协助扩散3.下列关于HIV、大肠杆菌、人体肿瘤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A.都含有DNA B.都属于原核生物 C.都具有增殖能力 D.都含有核糖体4.人体细胞中由C、T、U 3种碱基构成的核苷酸共有A.2种B.4种C.5种D.8种5.肽酰转移酶是催化肽键形成的酶,对RNA酶敏感,对蛋白酶不敏感。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肽酰转移酶催化氨基酸脱水缩合 B.肽酰转移酶对高温和酸碱不敏感C.肽酰转移酶存在于核糖体中 D.肽酰转移酶是具有催化活性的RNA6.在观察藓类叶片细胞的叶绿体、观察DNA在口腔上皮细胞中的分布、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三个实验中,其共同点是A.都要用到显微镜 B.都要对实验材料进行染色C.提高温度都能使实验现象更明显 D.都要使实验材料保持活性7.下列选用的相关仪器符合实验要求的是B8.为实现下列实验目的,依据下表提供的主要仪器,所用试剂合理的是9.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A.只滴加氨水鉴别NaCl、AlCl3、MgCl2、Na2SO4四种溶液B.将NH4Cl溶液蒸干制备NH4Cl固体C.用萃取分液的方法除去酒精中的水D.用可见光束照射以区别溶液和胶体10.设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N A的叙述中正确的有①标准状况下,20 g重水(D2O)中含有的电子数为10N A②0.5 mol Fe2+与足量的H2O2溶液反应,转移0.5 N A个电子③将2 mol NO和1 mol O2混合后,体系中的分子总数为3N A④乙烯和环丙烷组成的42 g混合气体中氢原子的个数为6N A⑤2 mol·L-1碳酸钠溶液中Na+的数目是2N A⑥1 mol氯气溶解在水中得到的新制氯水中氢离子的数目是N A⑦22.4 L的N2的共用电子对数为3N AA.3个B.4个C.5个D.全部正确11.茶叶中铁元素的检验可经以下四个步骤完成,各步骤中选用的实验用品不能都用到的是A .将茶叶灼烧灰化,选用①、②和⑨B .用浓硝酸溶解茶叶并加蒸馏水稀释,选用④、⑥和⑦C .过滤得到滤液,选用④、⑤和⑦D .检验滤液中的Fe 3+,选用③、⑧和⑩12.下列装置应用于实验室制氯气并回收氯化锰的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甲 乙 丙 丁 A .用装置甲制取氯气B .用装置乙除去氯气中的少量氯化氢C .用装置丙分离二氧化锰和氯化锰溶液D .用装置丁蒸干氯化锰溶液制MnCl 2·4H 2O13.已知:将Cl 2通入适量KOH 溶液,产物中可能有KCl 、KClO 、KClO 3,且c (Cl -)c (ClO -)的值与温度高低有关。
清水六中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第一次月考试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部分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的速度越大,其惯性越大 B .速度很大的物体,其加速度一定很大 C .合力与分力是一种等效的研究思想D .亚里士多德设想的理想斜面实验开创了实验研究和逻辑推理相结合的探索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
15、2011年12月在上海举行的汽车展销会上,一辆汽车从静止开始匀加速运动,表中给了某些时刻汽车的瞬时速度,根据表中的数据通过分析、以下结论不正确的是( )A .汽车运动的加速度为3 m/s 2B .汽车前6 s 内的位移为54 mC .汽车第8 s 末的速度为24 m/sD .汽车运动第7 s 内的位移为16 m 16、如图所示,圆柱体的A 点放有一质量为M 的小物体P ,使圆柱体缓慢匀速转动,带动P 从A 点转到A ′点,在这过程中P 始终与圆柱体保持相对静止.那么P 所受静摩擦力的大小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可由下面哪个图表示( )时刻/s1.02.03.04.05.06.0 速度/m ·s -13.06.09.012.015.018.0第16题图第18题图第19题图17、物体沿直线作匀变速运动, 它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是x = 24t -6t 2, (x 的单位是m, t 的单位是s),则它的速度为零的时刻是( )A .sB .4sC .2sD .24s18、科技馆里有一个展品,该展品放在暗处,顶部有一个不断均匀向下喷射水滴的装置,在频闪光源的照射下,可以看到水滴好像静止在空中固定的位置不动,如图所示.某同学为计算该装置喷射水滴的时间间隔,用最小刻度为毫米的刻度尺测量了空中几滴水滴间的距离,由此可计算出该装置喷射水滴的时间间隔为(g 取10 m/s 2)( ) A .0.01 s B .0.02 s C .0.1 s D .0.2 s19、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小球与轻质弹簧Ⅰ和水平细轻线Ⅱ相连,Ⅰ、Ⅱ的另一端分别固定于P 、Q.小球静止时,Ⅰ中弹力大小为T 1,Ⅱ中拉力大小为T 2,当仅剪断Ⅰ、Ⅱ中的一根的瞬间,小球的加速度为a. 则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A .T 1=mgcos θB .T 2=mgtan θC .若剪断Ⅱ,则a =gtan θ,方向水平向左D .若剪断Ⅰ,则a =g/cos θ,方向沿Ⅰ的延长线20.如图所示装置,两物体质量分别为m 1,m 2,不计一切摩擦、滑轮质量和滑轮的直径,若装置处于静止状态,则( ) A.m 1可以大于m 2 B.m 1一定大于m 2/2 C.m 2可能等于m 1/2 D.θ1一定等于θ221.如图所示A 、B 两个运动物体的位移—时间图象,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16第20题图第21题图A .A 、B 两个物体开始时相距100m ,同时相向运动 B .B 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大小为5m/sC .A 、B 两个物体运动8s 时,在距A 的出发点60m 处相遇D .A 物体在运动中停了6s第Ⅱ卷三、非选择题22、 (6分)如图所示是在气垫导轨上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示意图,滑块上安装了宽度为L (很小)的遮光条,滑块在钩码作用下匀加速先后通过两个光电门,配套的数字光电计时器记录了遮光条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时间为Δt 1 ,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Δt 2,以及滑块从第一个光电门运动到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t ,并从刻度尺上读得两个光电门之间的距离为x 。
眉山外国语学校高2015届9月月考理科综合测试生物卷 2014、9Ⅰ卷 选择题 (共42分)1、下列关于细胞的分子组成和基本结构的阐述,不正确的是( )A .C 、H 、O 、N 、P 是ATP 、密码子共有的化学元素B .线粒体、核糖体、染色体、溶酶体等结构中都含有DNAC .糖蛋白、载体蛋白、抗体、限制酶都是具有特异性识别能力的物质D .脂质中的磷脂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物质,所有细胞都含有磷脂2、在下列四种化合物的化学组成中,“○”中所对应的含义最接近的( )A .①和②B .②和③C .③和④D .①和④3、如图甲表示某生物膜结构,a 、b 、c 、d 表示物质跨膜运输方式,图乙和图丙表示物质运输曲线。
若某物质跨膜运输过程中,细胞内外该物质浓度变化符合图丙,则该物质跨膜运输方式分别对应图甲和图乙中的()A .a 、nB .b 、mC .c 、nD .c 、m4、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实验,不能证明的是( )A .溶质分子进出细胞的方式B .细胞处于生活或死亡状态C .细胞液浓度的相对大小D .原生质层的伸缩性大于细胞壁的伸缩性5、一系列实验证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荧光抗体免疫标记实验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例子。
右图表示了人、鼠细胞融合过程,研究中分别将带有绿色荧光能与人细胞膜上HLA抗原特异结合的抗体和带有红色荧光能与小鼠细胞膜上H-2抗原特异结合的抗体加入细胞培养液,对人、鼠细胞进行标记。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要使实验现象明显,可以适当提高细胞培养液的温度B.选取不同生物细胞进行融合是因为不同生物细胞表面抗原差异较大C.实验表明不同种细胞可以杂交,同种生物细胞不能进行融合D.实验结果可以直接证明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分子可以运动6、细胞代谢中某种酶与其底物、产物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酶1与产物B结合后失活,说明酶的功能由其空间结构决定B.酶1的变构位点和活性位点的结构取决于特定的氨基酸序列C.酶1有两种底物且能与产物B结合,因此酶1不具有专一性D.酶1与产物B的相互作用可以防止细胞生产过多的产物A7、提取鼠肝脏细胞的线粒体为实验材料,向盛有线粒体的试管中注入丙酮酸时,测得氧的消耗量较大;当注入葡萄糖时,测得氧的消耗量几乎为零;同时注入细胞质基质和葡萄糖时,氧消耗量又较大。
重庆南开中学高2015级9月月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卷分分为物理、化学、生物三个部分,物理部分1至4页,化学部分5至8页,生物部分9至12页,共12页,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3.答非选择题和选做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5.考试结束后,将试题卷带走,仅将答题卡交回,物理(共11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关于物体受力和力与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竖直向上运动的物体,一定受到竖直向上的力的作用B.有一个力出现时,一定有两个与该力相关的物体C.只有在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才能有力的作用D.摩擦力一定是阻碍物体运动的阻力2.如图所示,质量相等的A、B两物体在同一水平线上,当A物体被水平抛出的同时,B物体开始自由下落(空气阻力忽略不计),曲线AC为A物体的运动轨迹,直线BD为B物体的运动轨迹,两轨迹相交于O点,则关于两物体在O点的物理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经O点时速率相等B.运动到O点的时间不相等C.运动到O点的速度改变量相等D.在O点时重力的功率一定不相等3.如图所示,质量为所的物块始终固定在倾角为 的斜面上,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若斜面向右匀速移动距离s,斜面对物块没有做功B.若斜面向上匀速移动距离s,斜面对物块做功mgsC.若斜面向左以加速度a移动距离s,斜面对物块做功masD.若斜面向下以加速度a移动距离s.斜面对物块做功m(g+a)s4.宇宙间存在一些离其它恒星较远的三星系统,其中有一种三星系统如图所示,三颗质量均为m的星位于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三角形边长为L,忽略其它星体对它们的引力作用,三星在同一平面内绕三角形中心O做匀速圆周运动,则:A. 当质量m变为原来的2倍,距离L也变为原来的2倍时,周期变为原来的2倍B.当质量m变为原来的2倍,距离L也变为原来的2倍时,线速度变为原来的2倍C.该三星系统运动的周期跟两星间距离L无关,只与星的质量m有关D. 该三星系统运动的周朔跟星的质量m无关,只与两星间距离L有关5.在广场游玩时,一小孩将一充有氢气的气球用细绳系于一个小石块上,并将小石块置于水平地面上,如图所示.若水平的风力逐渐增大(设气球所受空气的浮力不变),则A.细绳的拉力逐渐减小B.小石块有可能连同气球一起被吹离地面C.地面受到小石块的压力逐渐减小D.小石块滑动前受到地面施加的摩擦力逐渐增大,滑动后受到的摩擦力不变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68分)6.(19分)(1)某学生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小车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时得到一条纸带.他在纸带上便于测量的地方选取第一个计时点A,已知相邻两计时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且测量时发现AC两点间的B点已模糊不清,如图所示,于是他测得AC长为S1,DE长为S2,EF长为S3(CD间还有一些相邻计时点未标出),则打B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为__ __,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__ __.(2)如图,质量为M的滑块A放在气垫导轨B上,C为位移传感器,它能将滑块A到传感器C的距离数据实时传送到计算机上,经计算机处理后在屏幕上显示滑块A的位移一时间(s-t)图像和速率一时间(v-t)图像.整个装置置于高度可调节的斜面上,斜面的长度为l、高度为h.①现给滑块A一沿气垫寻轨向上的初速度,A的v-t图线如题6图所示。
石室中学高2015级2012—2013学年度上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说明: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50分。
考试时间 120 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 共45分 )一、基础知识(30 分 , 每小题 3 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错的一项是( )A.漫溯.sù百舸.gě 遒.qiú劲浪遏.飞舟âB.似.的shì逶.迤wēi青荇.xìng 夜缒.而出zhuìC.亲昵nì惆怅.chàng颓圮.pǐ星辉斑斓.lánD. 长篙.gāo 木屑.xiâ彷.徨páng 载.入史册zài2.下列加点字注音全正确的一项是( )A. 忸怩.ní彳亍.chú给.予jǐ悄.声细语qiǎoB. 埋.怨mán 结.怨jiã藻.饰zǎo 解.甲归田xiâC. 荆棘. jí凌侮. wǔ稠.密chóu 咄.咄逼人duóD 瓦菲.fēi 虱.子shī拜谒.yâ间不容发.fà3.下列四组词语中都有错别字,其中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A. 伴侣慷概飘泊风华正茂B.岐视笙萧废墟激浊扬清C.遐疵追朔叱骂鱼翔浅底D.榆阴摸索星晨天纶之乐4.下列四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河畔挑衅揠苗助长偃旗息鼓B. 苍茫沧桑漫山遍野轻歌曼舞C. 冷漠寂寞未雨绸缪一愁莫展D. 星辉春晖书生意气意气用事5.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新诗是五四前后才出现的,新诗的“新”,是相对古典诗歌而言,“新”在用白话写诗,摆脱古典诗词严整格律的束缚,比较适合表达现代人的思想情感。
B. 我国首座自主建造、设计、开发的第六代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在我国南海海域正式开钻,标志着我国海洋石油工业深水战略迈出了实质性步伐。
第I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Fe:56 C:12 Na:23 Cl:35.5 O:16 N:14 Cu:64 K:39一、选择题:本大题共l3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水绵和衣藻都能通过叶绿体的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B.K+出神经元的方式与神经元释放递质的方式不同D.并非所有细胞中核糖体的形成都与核仁密切相关D.癌细胞中糖蛋白和核糖体的数量明显少于衰老细胞2.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作用的专一性时,不可用碘液替代斐林试剂进行鉴定;探索α-淀粉酶活性受温度影响实验中,一般不用过氧化氢与过氧化氢酶B.在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用无水乙醇进行提取,叶绿素b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最低,扩散速度最慢C.用某一浓度的硝酸钾溶液处理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不一定观察到质壁分离复原现象;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可以用是否产生二氧化碳来予以确定D.在“观察洋葱根尖有丝分裂”和“观察细胞中RNA和DNA分布”的实验中加入盐酸的质量分数和目的都不相同3.下图是描述生命现象的模型(部分),以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若A代表人体下丘脑,a为血糖浓度下降,则b、c可分别代表胰岛A细胞和肾上腺细胞分泌活动加强B.若A代表棉铃虫种群,a为诱捕雄虫,则b、c可分别代表性别比例失调和种群密度升高C.若A代表草原,a为过度放牧,则b、c可分别代表土地荒漠化和抵抗力稳定性提高D.若A代表人体B淋巴细胞,a为抗原刺激,则b、c可分别代表抗体和记忆细胞4.豌豆子叶黄色和绿色是一对相对性状,绿色子叶细胞中含有较多的叶绿素,下列对这一现象叙述正确的是 ( )A.控制该相对性状的等位基因是染色体结构改变造成的B.子一代豌豆子叶颜色的统计在子一代植株上进行C.基因对子叶颜色的控制是基因直接表达的结果D.叶绿素只存在叶绿体中,液泡中的色素不含叶绿素5.A.B.场所②为叶绿体类囊体薄膜,该场所产生的ATP可用于各项生命活动C.场所③为高尔基体,该生理反应在有丝分裂后期较为活跃D.场所①②③④均属于生物膜系统的范畴,且场所④的形成与核仁有密切关系6.正常情况下,下图各曲线中改变横或纵坐标所示含义后,对曲线形状变化影响最小的是A.图①中曲线也可以用来表示ATP浓度变化对协助扩散过程中物质运输的影响B.图②中曲线也可以用来表示群落的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的变化C.图③中曲线也可以用来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一条染色体中DNA数量的变化D.图④中曲线也可以用来表示细胞分化过程中细胞核中基因数量的变化7.2014年1月我国大部分地区被雾霾笼罩,1月12日北京PM2.5指数濒临“爆表”,空气质量持续六级严重污染.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2.5×10-6m)的细小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A.大雾的形成与汽车的尾气排放有一定的关系B.微粒直径为2.5微米的细小颗粒物与空气形成的分散系属于胶体C.实施绿化工程,可以有效地防治PM2.5污染D.PM2.5表面积大,能吸附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8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②③⑤9.下列解释物质用途或现象的反应方程式不准确的是A.硫酸型酸雨的形成会涉及反应:2H2SO3+O22H2SO4B.热的纯碱溶液可以清洗油污的原因:CO32—+2H2O2CO3+2OH¯C.盛放NaOH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玻璃塞:SiO2+2OH¯=SiO32—+H2OD.成分为盐酸的洁厕灵与84消毒液混合使用易中毒:Cl-+ ClO-+2H+= Cl2↑+ H2O10.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Q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的气态氢化物极易溶于Y的氢化物中,常温下,Z的单质能溶于W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稀溶液,却不溶于其浓溶液。
银川一中2015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理科综合试卷(物理)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其中第Ⅱ卷第33~40题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
考生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第Ⅰ卷(共126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1 O-16 C-12 P-31 Li-7 F-19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4.2011年12月在上海举行的汽车展销会上,一辆汽车从静止开始匀加速运动,表中给出了某些时刻汽车的瞬时速度,根据表中的数据通过分析、以下结论不正确...的是A.汽车运动的加速度为3 m/s2 B.汽车前6 s内的位移为54 mC.汽车第8 s末的速度为24 m/s D.汽车运动第7 s内的位移为16 m15.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直角劈B放在水平面上,在劈的斜面上放一质量为m的物体A,用一沿斜面向上的力F作用于A上,使其沿斜面匀速上滑,在A上滑的过程中直角劈B相对地面始终静止,则关于地面对劈的摩擦力F f及支持力F 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F f向左,F N<Mg+mg B.F f=0,F N=Mg+mgC.F f向右,F N<Mg+mg D.F f向左,F N=Mg+mg16.一质点沿x轴做直线运动,其v-t图像如图所示.质点在t=0时位于x=5 m处,开始沿x轴正向运动.当t=8 s时,质点在x轴上的位置为A.x=3 m B.x=8 m C.x=9 m D.x=14 m17.科技馆里有一个展品,该展品放在暗处,顶部有一个不断均匀向下喷射水滴的装置,在频闪光源的照射下,可以看到水滴好像静止在空中固定的位置不动,如图所示.某同学为计算该装置喷射水滴的时间间隔,用最小刻度为毫米的刻度尺测量了空中几滴水滴间的距离,由此可计算出该装置喷射水滴的时间间隔为(g取10 m/s2)A.0.01 s B.0.02 s C.0.1 s D.0.2 s18.三个共点力大小分别是F1、F2、F3,关于它们的合力F的大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F大小的取值范围一定是0≤F≤F1+F2+F3B.F至少比F1、F2、F3中的某一个大C.若F1∶F2∶F3=3∶6∶8,只要适当调整它们之间的夹角,一定能使合力为零D.若F1∶F2∶F3=3∶6∶2,只要适当调整它们之间的夹角,一定能使合力为零19.如图所示装置,两物体质量分别为m1,m2,不计一切摩擦、滑轮质量和滑轮的直径,若装置处于静止状态,则A.m1可以大于m2B.m1一定大于m2/2C.m2可能等于m1/2D.θ1一定等于θ220.如图所示A、B两个运动物体的位移—时间图象,下述说法正确的是A.A、B两个物体开始时相距100m,同时相向运动B.B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大小为5m/sC.A、B两个物体运动8s时,在距A的出发点60m处相遇D.A物体在运动中停了6s21.如图所示为位于水平面上的小车,固定在小车上的支架的斜杆与竖直杆的夹角为θ,在斜杆的下端固定有质量为m的小球。
淄博一中高三入学考物理试题一、选择题。
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有的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某人骑自行车在平直道路上行进,图中的实线记录了自行车开始一段时间内的v-t图象,某同学为了简化计算,用虚线作近似处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t1时刻,虚线反映的加速度比实际的大B.在0~t1时间内,由虚线计算出的平均速度比实际的大C.在t1~t2时间内,由虚线计算出的位移比实际的大D.在t3~t4时间内,虚线反映的是匀速运动2.如图所示的各图象能正确反映自由落体运动过程的是()3.如图1-3-17甲所示,绷紧的水平传送带始终以恒定速率v1运行.初速度大小为v2的小物块从与传送带等高的光滑水平地面上的A处滑上传送带.若从小物块滑上传送带开始计时,小物块在传送带上运动的v-t图象(以地面为参考系)如图乙所示.已知v2>v1,则()甲乙图1-3-17A.t2时刻,小物块离A处的距离达到最大B.t2时刻,小物块相对传送带滑动的距离达到最大C.0~t2时间内,小物块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先向右后向左D.0~t3时间内,小物块始终受到大小不变的摩擦力作用4.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木块在质量为M的长木板上受到向右的拉力F的作用向右滑行,长木板处于静止状态.已知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的大小一定是μ1mgB.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的大小一定是μ2(m+M)gC.当F>μ2(m+M)g时,木板便会开始运动D.无论怎样改变F的大小,木板都不可能运动5.(2013届汉口模拟)如图2-2-23所示,A、B两木块放在水平面上,它们之间用细线相连,两次连接情况中细线倾斜方向不同但倾角一样,两木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先后用水平力F1和F2拉着A、B一起匀速运动,线上的张力分别为F T1和F T2,则()图2-2-23A.F1≠F2B.F1=F2C.F T1>F T2D.F T1=F T26.如图所示,将质量为m的滑块放在倾角为θ的固定斜面上.滑块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若滑块与斜面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重力加速度为g,则()A.将滑块由静止释放,如果μ>tan θ,滑块将下滑B.给滑块沿斜面向下的初速度,如果μ<tan θ,滑块将减速下滑C.用平行于斜面向上的力拉滑块向上匀速滑动,如果μ=tan θ,拉力大小应是2mg sin θD.用平行于斜面向下的力拉滑块向下匀速滑动,如果μ=tan θ,拉力大小应是mg sin θ7.如图所示,有一辆汽车满载西瓜在水平路面上向左匀速前进.突然发现意外情况,紧急刹车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则中间一质量为m的西瓜A受到其他西瓜对它的作用力的合力的大小和方向是()A.ma,水平向左B.ma,水平向右C.m g2+a2,斜向右上方D.m g2+a2,斜向左上方二、实验题(共18分)8.某同学在家中尝试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他找到三条相同的橡皮筋(遵循胡克定律)和若干小重物,以及刻度尺、三角板、铅笔、细绳、白纸、钉子,设计了如图2-5-5所示实验:将两条橡皮筋的一端分别挂在墙上的两个钉子A、B上,另一端与第三条橡皮筋连接,结点为O,将第三条橡皮筋的另一端通过细绳挂一重物.图2-5-5(1)为完成该实验,下述操作中必需的是________.A.测量细绳的长度B.测量橡皮筋的原长C.测量悬挂重物后橡皮筋的长度D.记录悬挂重物后结点O的位置(2)钉子位置固定,欲利用现有器材,改变条件再次验证,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图3-4-7为“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砂和砂桶的总质量为m,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为M.实验中用砂和砂桶总重力的大小作为细线对小车拉力的大小.(1)实验中,为了使细线对小车的拉力等于小车所受的合外力,先调节长木板一端滑轮的高度,使细线与长木板平行.接下来还需要进行的一项操作是()图3-4-7A.将长木板水平放置,让小车连着已经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给打点计时器通电,调节m的大小,使小车在砂和砂桶的牵引下运动,从打出的纸带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运动B.将长木板的一端垫起适当的高度,让小车连着已经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撤去砂和砂桶,给打点计时器通电,轻推小车,从打出的纸带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运动C.将长木板的一端垫起适当的高度,撤去纸带以及砂和砂桶,轻推小车,观察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运动(2)实验中要进行质量m和M的选取,以下最合理的一组是()A.M=200 g,m=10 g、15 g、20 g、25 g、30 g、40 gB.M=200 g,m=20 g、40 g、60 g、80 g、100 g、120 gC.M=400 g,m=10 g、15 g、20 g、25 g、30 g、40 gD.M=400 g,m=20 g、40 g、60 g、80 g、100 g、120 g(3)图3-4-8是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A、B、C、D、E、F、G为7个相邻的计数点,相邻的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量出相邻的计数点之间的距离分别为:s AB=4.22 cm、s BC=4.65 cm、s CD=5.08 cm、s DE=5.49 cm,s EF=5.91 cm,s FG=6.34 cm.已知打点计时器的工作频率为50 Hz,则小车的加速度a=________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图3-4-8三、计算(18分+20分+12分)11.如图3-2-22所示,传送带与地面倾角θ=37°,从A到B长度为16 m,传送带以10 m/s的速度逆时针转动.在传送带上端A处无初速度的放一个质量为0.5 kg的物体,它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求物体从A运动到B所用时间是多少?(sin 37°=0.6,cos 37°=0.8,g=10 m/s2)图3-2-2212.如图3-3-27(a)所示,质量m=1 kg的物体沿倾角θ=37°的固定粗糙斜面由静止开始向下运动,风对物体的作用力沿水平方向向右,其大小与风速v成正比,比例系数用k表示,物体加速度a与风速v的关系如图3-3-27(b)所示,(sin 37°=0.6,cos 37°=0.8,g=10 m/s2),求:图3-3-27(1)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2)比例系数k.13.一小圆盘静止在一长为L的薄滑板上,且位于滑板的中央,滑板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图3-3-28所示.已知盘与滑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盘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现突然以恒定的加速度a(a>μ1g),使滑板沿水平地面运动,加速度的方向水平向右.若水平地面足够大,则小盘从开始运动到最后停止共走了多远的距离?(以g表示重力加速度)答案:1、BD2、C3、B4、AD5、B6、C7、C9、(1)BCD(2)更换换不同的小重物10、(1)B(2)C(3)0.4211、【解析】 物体放在传送带上后,开始的阶段,由于传送带的速度大于物体的速度,物体所受的摩擦力沿传送带向下,受力如图甲所示,物体由静止加速,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 sin θ+μmg cos θ=ma 1解得a 1=10 m/s 2物体加速到与传送带相同的速度需要的时间为t 1=v a 1=1010 s =1 s 物体加速到与传送带相同的速度经过的位移为s =12a 1t 21=5 m由于μ<tan θ(μ=0.5,tan θ=0.75),物体在重力作用下将继续加速运动,当物体的速度大于传送带的速度时,物体受到沿传送带向上的摩擦力,受力如图乙所示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 sin θ-μmg cos θ=ma 2解得a 2=2 m/s 2设后一阶段物体滑至底端所用时间为t 2由L -s =v t 2+12a 2t 22解得t 2=1 s(t 2=-11 s 舍去)所以,物体从A 运动到B 所用时间t =t 1+t 2=2 s.12、【解析】 (1)对初始时刻,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 sin θ-μmg cos θ=ma 0由图读出a 0=4 m/s 2解得μ=g sin θ-a 0g cos θ=0.25.(2)对于末时刻加速度为零,则mg sin θ-μF N -k v cos θ=0而F N =mg cos θ+k v sin θ由图得出此时v =5 m/s联立解得k =mg (sin θ-μcos θ)v (μsin θ+cos θ)=0.84 kg/s.13、【解析】 圆盘在滑板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设圆盘离开滑板前,加速度为a 1,速度为v 1,位移为x 1,滑板的位移为x 0.对圆盘有a 1=μ1g ,v 1=a 1t 1,x 1=12a 1t 21对滑板有x 0=12at 21,又x 0-x 1=L 2圆盘离开滑板后做匀减速运动,设圆盘从离开滑板到静止时的位移为x 2,加速度为a 2对圆盘有a 2=-μ2g0-v 21=2a 2x 2联立以上各式,解得圆盘从开始运动到最后停止的位移x =x 1+x 2=μ1gL 2(a -μ1g )+μ21gL 2μ2(a -μ1g )=μ1gL (μ1+μ2)2μ2(a -μ1g ).。
2015级高三第一次月考理科综合
物理试题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
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牛顿提出万有引力定律,并利用扭秤实验,巧妙地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
B.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二定律都可以通实验来验证
C.单位cm、kg、s都属于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其中cm不是国际单位
制中单位。
D.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第二定律在加速度等于零下的一个特例。
15.如图所示,吊床用绳子拴在两棵树上等高的位置.某人先坐在吊床上,
后躺在吊床上,均处于静止状态.设吊床两端系绳中的拉力为F1、
吊床对该人的作用力为F2,则()
A.坐着比躺着时F1大B.躺着比坐着时F1大
C.坐着比躺着时F2大D.躺着比坐着时F2大
16. 在地面上某一高度处将A球以初速度v1水平抛出,同时在A球正下方地面处将B球以初速
度v2斜向上抛出,结果两球在空中相遇,不计空气阻力,则两球从抛出到相遇过程中:
>v2
A.A和B初速度的大小关系为 v
B.A和B加速度的大小关系为 a A> a B
C.A作匀变速运动,B作变加速运动
D.A和B的速度变化相同
17.物体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8s,改为匀减速直线运动,经过4s停下。
关于该物体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加速、减速中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1:2
B.加速、减速中的平均速度大小之比为2:1
C.加速、减速中的位移大小之比为1:2
D.通过题目给出的数据,可以求出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
18. 如图所示,是某课外研究小组设计的可以用来测量转盘转速的装置。
该装置上方是一与转盘
固定在一起有横向均匀刻度的标尺,带孔的小球穿在光滑细杆上与一轻弹簧相连,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转轴上,小球可沿杆自由滑动并随转盘在水平面内
转动。
当转盘不转动时,指针指在O处,如果转盘转动的角速
度为ω1,指针指在A处,当转盘转动的角速度为ω2时,指针
指在B处,设弹簧均没有超过弹性限度。
则ω与ω的比值为:
19. 甲、乙两车从同一地点同一时刻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其速度图象如下图所示,在这20s 内,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加速度小
B .20s 以前甲始终在乙的前面
C .10s 末两车相遇
D .10s 末 两车相距最远
20.光滑斜面上放一质量为m 的物体,如斜面和物体一起以加速度a 向左运动,则斜面对物体 弹力大小是( )
A .N=mgcos θ
B .N=mg/cos θ
C .N=ma/sin θ
D .N= 22)()(mg ma
21. 如图所示,倾斜的传送带顺时针匀速转动,一物块从传送上 端
A 滑上传送带,滑上时速率为v 1,传送带的速率为v 2,且v 2>v 1,不计空气阻力,动摩擦因数一定,关于物块离开传送带的速率v
和位置,下面哪个是可能的( )
A .从下端
B 离开,v>v 1
B .从下端B 离开,v<v 1
C .从上端A 离开,v>v 1
D .从上端A 离开,v<v 1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68分)
22. (6分)学校科技活动小组的同学们准备自己动手制作
弹簧秤.他们选了甲、乙两根规格不同的弹簧进行测试,得
到图示图像.图像中只有OA 段和OB 段是弹性形变.弹簧
乙的劲度系数为 N/m 若他们要制作量程较大的弹
簧秤,应选弹簧_______;若要制作精确程度较高的弹簧秤,
应选弹簧__________。
23.(9分)如图所示为“探究加速度与物体受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图。
图中A 为小车,质量为m 1,连接在小车后面的纸带穿过电火花打点计时器B ,它们均置于水平放置的一端带有定滑轮的足够长的木板上,p 的质量为m 2 , C 为弹簧测力计,实验时改变p 的质量,读出测力计不同读数F ,不计绳与滑轮的摩擦。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一端带有定滑轮的长木板必须保持水平
B .实验时应先接通电源后释放小车
C .实验中m 2应远小于m 1
D .测力计的读数始终为 m 2g/2
(2)下图为某次实验得到的纸带,相邻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没有画出。
A 、B 、C 、D 、E 是依次排列的5个计数点,测出其中它们到零点的距离分别为:
X A =3.30cm 、X B =5.70cm 、X C =8.59cm 、X D =11.98cm 、X E =15.88 cm
由此可求得小车的加速度的大小是 m/s 2。
(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 ,结果保留二位有效数字)
(3)实验时,某同学由于疏忽,遗漏了平衡摩擦力这一步骤,他测量得到的a —F 图像,可能是下图中的图线( )
24.(13分)下图是《驾驶员守则》中的安全距离图示和部分安全距离表格.
请根据该图表计算说明
(1)如果驾驶员的反应时间一定,求表格中A 的数据;
(2)如果路面情况相同,求表格中B 和C 的数据;
(3)如果路面情况相同,一名喝了酒的驾驶员发现前面50 m 处有一队学生正在横穿马路,此时他的车速为72 km/h ,而他的反应时间比正常时慢了0.1 s ,请推导判断他能在50 m 内停下来吗?
25、(19分)某电视台娱乐节目在游乐园举行家庭搬运砖块比赛活动.比赛规则是:如图甲所示向滑动行驶的小车上搬放砖块,且每次只能将一块砖无初速度(相对地面)地放到车上,车停止时立即停止搬放,以车上砖块多少决定胜负.已知每块砖的质量m =0.8 kg ,小车的上表面光滑,比赛过程中车始终受到恒定牵引力F =20 N 的作用,未放砖块时车以v 0=3 m/s 的速度匀速前进.当只放一块砖时,小车运动的v -t 图象如图,g=10 m/s 2.求:
(1) 为使砖不从小车掉落,小车的长度至少为多大;
(2) 小车的质量及车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3)若获得冠军的家庭上场比赛时每隔T =0.8 s 搬放一块砖,车停
止时,车上放有多少块砖。
三、选做题(第33、34题和35题各15分,考生从中选做一题,若两题都做,则按第10题计分,其中选择题仅有一个选项正确,请将选做题目的标号填入答题卡对应的位置)
33.【物理——选修3-3】(15分)
(1)(6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有()(填正确答案标号。
选对1个得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6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气体的压强越大,分子的平均动能越大
B.自然界中所进行的涉及热现象的宏观过程都具有方向性
C.外界对气体做正功,气体的内能一定增大。
D.温度升高,物体内的每一个分子的热运动速率都增大。
E. 扩散现象与布朗运动都与温度有关
F. 第二类永动机违反了热力学第二定律
(2)(9分)如图所示,粗细均匀的玻璃细管上端封闭,下端开口,竖直
插在大而深的水银槽中,管内封闭有一定质量的空气,玻璃细管足够长,
管内气柱长4cm,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为10 cm. 现将玻璃管沿竖直方向
缓慢移动. (大气压强相当于75cmHg)求:
①若要使管内外水银面恰好相平,此时管内气柱的长度;
②若要使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为15 cm,玻璃管又应如何移动多少距离.
34.【物理——选修3—4】(15分)
(1) (6分)如图,a. b, c. d是均匀媒质中x轴上的四个质点.相邻两点的间距依次为2m、4m和6m一列简谐横波以2m/s的波速沿x轴正向传播,在t=0时刻到达质点a处,质点a由平衡位置开始竖直向下运动,t=3s时a第一次到达最高点。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正确答案标号。
选对1个得3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6分。
每选错1
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在t=6s时刻波恰好传到质点d处
B.在t=5s时刻质点c恰好到达最高点
C. 质点b开始振动后,其振动周期为4s
D. 在4s<t<6s的时间间隔内质点c向上运动
E.当质点d向下运动时,质点b一定向上运动
(2)(9分)如图乙所示,ABCD 是一直角梯形棱镜的横截面,
位于截面所在平面内的一束光线由O 点垂直AD 边射入。
已知棱 镜的折射率2=n ,AB=BC=8cm ,OA=2cm ,∠OAB=60°。
○1求光线第一次射出棱镜时,出射光线的方向?
○2第一次的出射点距C 点多远?。
35.【物理——选修3—5】
(1)(6分)下列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
选对1个得3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6分。
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 .氢原子由基态跃迁到激发态时,电子的动能减少,原子的电势能增加
B .氢原子被激发后发出的可见光光子的能量大于x 射线光子的能量
C .β射线是由原子核内放射出的电子,与γ射线相比它具有较强的电离能力
D .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不会随着温度或压强的变化而变化
E .核反应2382349290
U T h +Z 是β衰变 (2)(9分)光滑的水平地面上,用钉子固定一块木板,木板的质量为M =2kg 的,一颗质量为m =0.04kg 的子弹以速度v 1=500m/s 射入,射出时子弹速度v 2=300 m/s ,如图所示,今将钉子拔掉,子弹穿出木块后的速度多大?(设前后两次子弹和木块的作用力相同,且可当做恒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