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徐堃)
- 格式:ppt
- 大小:6.34 MB
- 文档页数:45
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实验室中制取CO2的反应原理。
(2)探究实验室中制备CO2的装置。
(3)了解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
2.过程与方法在本课题中,教室教师采用了生活实验探究、指导学生实验、组织讨论、指导阅读等方式进行教学,着重指导学生进行实验装置的设计与选择实验的进行,从而引导学生通过探究式学习、讨论等方式自主得出结果,这样有利于学生初步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使学生逐步形成了好的学习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设计装置和制取气体的过程中获取成就感,进一步增强学习化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即突破1.重点(1)实验室中制取CO2的反应原理。
(2)实验装置的设计与选择。
(3)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
2.难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实验装置、制取方法和检验方法。
3.教学突破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整个过程包括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的设计与选择、操作顺序以及二氧化碳气体的制取、收集及验满,可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这样有利于学生理解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
教具准备教师用具:电脑及投影仪。
学生用具:(1)仪器:小试管、药匙、注射器、锥形瓶、烧杯、大试管、集气瓶、长颈漏斗、(带导管的)双孔塞及单孔塞、带塞子的弯导管、水槽;(2)药品:石灰石、碳酸钠、稀盐酸、稀硫酸、澄清的石灰水、火柴。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比较归纳】类型高锰酸钾过氧化氢类别药品及反应物状态反应条件反应原理发生装置收集装置A B CD E学生回顾实验室制取氧气的相关知识填写上表,表发言。
在以上回顾氧气的实验室制取的探究后进一步有学生和教师总结出实验室中气体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依据。
小结:发生装置的选择依据:1、反应物的状态2、反应条件(是否需要加热)收集装置的选择依据:1、气体的密度与空气密度的比较2、气体的溶解性教师引导学生看书确定气体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时应考虑的因素。
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本课题主要研究实验室中如何制取二氧化碳。
教材首先给出了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原理,然后采用活动与探究的方式来研究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这是本课题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材首先给出了确定气体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因素,然后让学生从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条件、气体密度与空气的大小比较和是否与水反应等方面来比较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异同。
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一些仪器,由学生自己来组装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
最后,教材给出了制取二氧化碳的一种装置,并在“学完本课题你应该知道”中总结了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分析氧气的实验室制法,讨论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设计思路。
(2)根据实验室内制取气体的一般设计思路进行二氧化碳制取的探究实验。
(3)通过探究实验初步掌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装置和操作。
(4)了解二氧化碳的部分物理性质,学会收集、检验和验满二氧化碳的方法2.过程与方法(1)使学生初步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和基本过程,能提出问题,进行探究活动。
用科学的方法去推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2)通过探究实验培养学生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模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增强学生对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探究欲。
能从探究活动中获得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及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和实验装置,并利用设计装置制取二氧化碳。
【教学难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装置的设计思路。
【教学准备】仪器:锥形瓶(或广口瓶、大试管)、长颈漏斗,带导管的双孔塞、集气瓶、玻璃片、导气管等。
药品:大理石(或石灰石)、碳酸钠溶液、稀盐酸、稀硫酸溶液。
教具:多媒体电脑平台和PPT课件一、导入新课[设问]在课题1中我们学过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高温下碳还原氧化铜都可以生成二氧化碳,在实验室里制取二氧化碳是否可以利用这些反应呢?[提问]请同学们讨论总结:根据前面学过的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设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思路是什么?[总结]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是:选择适当的反应,包括反应物和反应条件;选择合适的实验装置;检验所制得的气体等。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教学简案江苏省如东县实验中学缪徐一、教学目标:1.知道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研究思路。
2.通过探究活动了解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和制取装置。
3.初步学习二氧化碳的制取、验证、验满等操作。
4.运用设计装置、动手实验等方法,激发学生参与问题探究的积极性。
二、重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原理和装置的探究。
三、难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装置的设计。
四、教学用品:媒体;实验仪器和药品(试管;锥形瓶;带导管的橡皮塞;集气瓶;可乐饮料;大理石;稀盐酸;碳酸钠;澄清的石灰水等)。
五、教学过程1.新课导入。
2.知识回顾。
(1)学生回顾实验室制取氧气的相关知识。
(2)教师总结。
3.探究活动1: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
(1)师生活动——议一议(2)学生实验——做一做(3)学生活动——说一说(4)学生活动——想一想(5)师生活动——理一理4.探究活动2: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
(1)师生活动——相信你会思考(2)师生活动——相信你会选择(3)师生活动——相信你会变通(4)师生活动——相信你会设计5.探究活动3:探究二氧化碳的验证和验满。
(1)过渡与讲述。
(2)引导学生分析两者的区别。
6.探究活动4:制取一瓶二氧化碳气体。
(1)回忆操作步骤。
(2)学生实验。
(3)反思评价。
7.课堂小结。
(1)学生回顾所学知识。
(2)学生回顾所用方法。
8.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略)。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教学设计禹州市顺店镇第四初级中学杜亚品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实验室制取CO2的反应原理和原料;探究实验室中制备CO2的装置并利用装置制取二氧化碳;了解实验室里制取气体的基本思路和方法;2. 过程和方法:能合理使用课堂资料,会利用这些资料设计和改进实验方案,并设计装置进行制取和收集;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验、问题的讨论,培养学生求实、创新、合作的科学品质;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体验探究成功乐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形成持续不断的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学方法启发探索法、实验探究法:讲解、讨论、实验的引导探究。
教学重点:探究实验室中制取CO2的装置,并制取CO2。
教学难点:通过二氧化碳的制取过程,总结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
教学准备:仪器:试管架、注射器、锥形瓶、平底烧瓶、大试管、小试管、集气瓶、普通漏斗、长颈漏斗、分液漏斗、(带导管的)双孔塞及单孔塞、带塞子的弯导管、水槽、集气瓶、酒精灯、药匙、弹簧夹、解剖针。
药品:碳酸钠粉末、石灰石、稀盐酸、稀硫酸。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主要讲解原理、装置,第二课时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课题二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一、原料的选择和反应原理原料:稀盐酸与石灰石或大理石原理:CaCO 3+2HCl =CaCl 2+H 2O+CO 2 ↑ 二、装置的确定发生装置:固液不加热型 收集装置:向上排空气法《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导学案( 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实验室中制取CO 2的反应原理和装置;2、了解实验室里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3、通过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的探究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
【导学过程】一、课前准备(学过的,永不忘记!)1、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思路和方法的再现 ⑴发生装置的确定⑵收集装置的确定二、二氧化碳的性质(相信你能完成!)1、阅读下列信息,并填写下列空白。
课题: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单位:临沂市罗庄区华盛教育中心姓名:徐加奎“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教学设计一、课题分析碳元素是继氧、氢元素之后学习的又一重要的非金属。
二氧化碳不仅是重要的含碳化合物,而且在自然界整个生态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有着广泛的用途。
本课题主要研究实验室中如何制取二氧化碳。
首先利用所学知识探究了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然后采用活动与探究的形式来研究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并利用设计的装置制取二氧化碳,这是本课题的重点难点,并且通过比较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
在“学问本课题你应该知道”中总结出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
充分利用前后知识的联系,挖掘实验功能,突出解决气体制取的一般思路和方法,加强分析、归纳能力养成,为能更好地学习碳以及含碳的其他化合物及它们之间的演变关系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2)探究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3)了解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2、能力目标(1)通过对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提高和锻炼收集、加工简单信息的能力(2)探究氧气、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归纳出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增强对知识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3、情感目标(1)认真经济开展科学探究,在探究中培养集体协作的精神与能力(2)从设计装置和制取气体的过程中获取成绩感,进一步增强学习化学的自信心三、重点和难点利用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采用活动探究的方式来研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并利用设计的装置制取二氧化碳。
四、教学策略分析本课题应紧紧围绕“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应从哪几个方面来研究”这一主题,采用实验探究的活动课方式,层层展开。
首先让学生回顾制取氧气的方法,分组讨论、分析、归纳出本节需要探究的课题。
1、探究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原理;2、探究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3、验检二氧化碳的方法和验满方法的探究。
当确定的三个课题探究完成后,要求各组学生利用提供的仪器,设计一套制取和收集二氧化碳的装置,并用这套装置制取并收集一瓶二氧化碳气体,并验证是否收集满。
第六单元课题 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南化二中蒋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掌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装置的选取、操作步骤,检验、验满及收集。
2 初步懂得所选药品、装置的原因。
3 提高和锻炼学生收集加工简单信息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学会通过已经掌握的知识和实验技能类比归纳出气体制取的过程和方法,通过学生学生自学讨论、实验方案、动手实验、巩固提高等合作式学习,使学生参与整个教与学的过程中,充分让学生认识体会过程性的学习,使学生逐渐形成科学的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1 继续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好奇心和探究的欲望,激发和发展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 通过合作和实验活动,培养学生求实、创新、严谨、合作的科学品质,集体协作的团队精神。
重点、难点:1药品选用、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设计选择、操作步骤顺序。
2二氧化碳的检验、验满。
3二氧化碳和氧气制取实验及相关性质比较。
4.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备的化学方程式的反应本质理解,方程式的正确书写应用。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七组药品和实验仪器,多媒体课件,学案。
学生准备:1.阅读课本,对本节课进行预习,并且完成学案的“课前预习”部分。
2.预习教材第113页第5题教学方法:分组合作学习法,实验探究法。
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课题 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1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药品:大理石或石灰石、稀盐酸原理:CaCO3 + 2HCl == CaCl2+ H2O + CO2↑装置特点:固体液体直接反应操作步骤:(略)检验:倒入澄清的石灰水是否变浑浊验满:燃着的木条伸到集气瓶口是否熄灭2 实验室制取气体装置的确定:固体和固体反应物的状态固体和液体发生装置液体和液体反应条件(是否需要加热、加催化剂等)密度比空气的大——向上排气法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的小——向下排气法收集装置排水法(不易溶于水、不与水发生反应)教学反思:我们学校现在正在推进学习杜郎口学校的教学经验的“315工程”,由一些315示范班级展示教师的比较成功的教学检讨课,笔者在听课中,感受到教师设计课堂流程和教学环节是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参与课堂的活动和活动的效果,突出的是学习团队的相互竞争,学习成员的相互合作,在班级形成整体向学的学习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