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上册 1.2 我们怎样学地理(第二课时)教案 湘教版
- 格式:doc
- 大小:55.00 KB
- 文档页数:4
湘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学期《我们怎样学地理》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学期《我们怎样学地理》教学设计2,主要围绕地图的利用、地理图表的阅读、地理信息的获取和地理实践活动的开展等方面进行教学。
本节课旨在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地理学习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于地理学科有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在地理学习方法和学习技巧方面还不够成熟,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地图的种类和作用,掌握地图的阅读方法。
2.让学生学会通过地理图表获取地理信息,提高学生的地理信息素养。
3.引导学生运用地理实践活动中获取的地理信息,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
4.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地图的种类和作用。
2.地理图表的阅读方法。
3.地理信息的获取和运用。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地图的种类和作用,地理图表的阅读方法等。
2.采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的地图和地理图表,让学生学会获取和运用地理信息。
3.采用小组合作法,让学生在地理实践活动中,提高地理实践能力。
4.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各种类型的地图和地理图表,用于教学演示。
2.准备地理实践活动所需的材料和设备。
3.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案例,用于分析讲解。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各种类型的地图和地理图表,引导学生思考地图和地理图表在地理学习中的作用。
2.呈现(10分钟)展示各种类型的地图和地理图表,让学生了解地图的种类和作用,掌握地图的阅读方法。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地理实践活动,通过实地考察和观察,获取地理信息,并运用地理信息解决问题。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在地理实践活动中获取的地理信息,互相学习和交流。
1.2 第二节我们怎样学地理第二课时教案(湘教版七年级上)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八个基本方向,掌握八个基本方向的符号、位置关系。
2、知道在一般地图上“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3、了解在有指向标或经纬线的地图中,方向如何表示。
4、了解在实际中判别方向的基本方法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学会图上方向与实际方向的对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教学重点:1、知道在一般地图上“上北、下南,左西、右东”2、了解在有指向标或经纬线的地图中,方向如何表示3、了解在实际中判别方向的基本方法教学难点:1、了解在实际中判别方向的基本方法2、通过实践学会图上方向与实际方向的对照学情分析:学生大多数在小学对方向有了一定的了解,但也有的学生对方向一无所知,循序渐进,务求扎实掌握,打好基础教学方法:读图法、实践法教学媒体:地图、指南针教学过程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组织教学引入新课:回顾检查、总结作业情况设疑创设情景通过作业,虽然学生画的都是同一所学校,但是各不相同,为什么?如果一个从未到过我们学校的人拿着你们的图,能找着北么?在地图上怎样才能表示出正确的方向?根据提问积极思考,并积极回答学生虽然会画学校平面略图,但是画的还不准确,这样提问,引出地图的要素:方向讲授新课:逐步理解:八个基本方向的知识1.在一般的地图上“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认真学习,巩固记忆先了解八个基本方向,为方向的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有指向标的方向的表示方法经纬网定向2.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并不是一概的上北下南,而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指向标指的方向是北,根据北再确定其他方向3.在较为特殊的经纬网地图上,要根据经线纬线确定方向,认真学习巩固记忆充分练习系统学习方向并落实到图上过渡:既然知道了在图上怎样表示方向?那么我们画的学校平面图上怎样表示呢?要使图的方向与实际方向一致,还必须知道怎样辨认实际中的方向,并学会怎样在地图中标注方向。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我们怎样学地理》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湘教版初中地理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第二节《我们怎样学地理》,主要介绍了地理学科的基本内容和学习方法。
通过了解地理学的定义、内容和分类,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认识,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地理学的定义、内容和分类。
2. 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认识。
3. 掌握一些基本的地理学习方法。
三、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地理学的定义、内容和分类。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认识。
四、学情分析:学生是初中七年级的学生,他们对地理学科可能还不太了解,对地理学的学习方法也不够熟悉。
因此,需要通过生动的教学方式和实例,引发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五、教学过程:第一环节:新课导入1. 教师利用多媒体工具展示一些美丽的风景图片,如壮丽的山川、绚丽的日落等,引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
2. 提问:你们对地理学有什么了解?你们觉得地理学是研究什么的?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学生回答的问题进行点评和引导,例如:- 学生A:地理学是研究地球的学科。
教师可以肯定学生的回答,并进一步问道:那你觉得地理学具体研究地球的哪些方面呢?- 学生B: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山川、河流、气候等的学科。
教师可以赞许学生的回答,并引导其他学生补充其他方面的内容。
第二环节:呈现与讲解1. 教师简要介绍地理学的定义和内容,帮助学生初步了解地理学的范围。
- 教师可以说:“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和人类活动的学科,它包括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两个方面。
”- 自然地理学主要研究地球的自然环境,如地形、气候、植被等。
- 人文地理学主要研究人类在地球上的分布、活动和影响等。
2. 利用多媒体工具呈现地理学的分类,如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并解释它们的区别。
- 自然地理学关注的是地球自然环境的研究,如地形、气候、植被等。
- 人文地理学关注的是人类在地球上的分布、活动和影响等。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1.2我们怎样学地理教学设计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了解比例尺的定义、公式及换算,会运用比例尺量算实地距离,培养学生能根据需要选择并使用地图的能力。
2.通过读图,识记地图上常见的图例,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3.通过了解地图的种类及收集地理信息的途径和方法,学会观察和思考地理问题,培养学生在户外观察自然现象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了解比例尺的定义、公式及换算,会运用比例尺量算实地距离。
难点:运用比例尺量算实地距离。
【评价任务】1.能说出比例尺的定义,写出比例尺的公式、换算出图上距离和实地距离。
2.通过测量图上距离,会运用比例尺公式换算出实地距离。
3.明确图例和注记的概念,能识记地图上常见的图例4.能说出地图的种类及收集地理信息的途径和方法。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评价要点一、导入环节(2分钟)(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上一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地图的第一个要素,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地图的第二、三个要素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板书课题。
(二)出示学习目标“过渡语”:看一下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学生齐读。
“过渡语”:明确了学习目标,让我们带着目标开始学习。
拿出学案,根据自学指导进行自学。
导入简洁,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清楚明白。
明确学习目标,给本堂课的学习有个明确的定位。
(一)出示自学指导(阅读课本第9页—第13页,在课本上划出并记住以下问题的答案。
如果有不会的问题,可以把题号写在“我的疑惑”中)1.比例尺定义: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的程度。
公式:比例尺=2. 比例尺表示方式:式:如1:100000,式:如“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千米”式:如3.(补充)比例尺大小的比较:分子是1,分母越大,比1.能用规范的语言叙述比例尺的定义,并说给对桌听。
2.能正确说出比例尺的公式及换算公式。
二、先学环节(15分钟)例尺越小,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
(记在课本第9页)4.地图上表示的地区,有的范围大,有的范围小,有的内容详细,有的内容简单,因此,绘制地图时,选用的比例尺大小不同,范围小的选择的比例尺,范围大的选择的比例尺。
湘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我们怎样学地理》教学设计
文字式: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100米
线段式:
教师:强调比例尺的图上距离一般用厘米,实地距离一般用千米或米做单位。
计算过程中单位必须统一。
厘米换千米,去掉5个零;厘米换米,去掉2个零。
小试牛刀:根据图中的比例尺,估算宾馆到火车站的直线距离。
(3千米)
小组探究:比例尺的大小与表示范围大小和内容详略之间的关系?(学生分组探究并填表)
比例尺范围内容中国地图小大简略
北京地图大小详细
总结:在图幅相同的情况下,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则反之。
教师:多媒体展示校园地图和中国地图,判断比例尺大小,总结画地图时应选用什么样的比例尺?
学生:比较、分析回答:校园选择大比例尺,中国地图选择小比例尺。
【设计意图】学生自主探究和教师引导相结合,帮助学生明确比例尺的使用,提高学生自主探究问题的能力。
2.教师讲解:地图的种类和应用
(1)地图的种类
教师:多媒体图片展示各种地图,并总结地图分为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遥感地图和电子地图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中。
引导学生讨论电子地图的传统纸质地图的优缺点。
学生:认真观看图片,识别不同类型的地图。
并结合生活实际,总结:电子地图内容更新快,携带方便;传统纸质地图内容更新慢,携带不方便。
【设计意图】大量的图片展示,让学生直观地认识地图、了解地图。
(2)地图的应用场景
情景探究:
想知道巴以冲突的发生地,应查阅什么地图?(世界政区图)。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二节《我们怎么学地理》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二节《我们怎么学地理》,主要介绍了学习地理的方法和技巧。
本节内容通过讲解地理学习的途径、地理学习的方法和地理学习的技巧,使学生能够掌握地理学习的基本方法,提高地理学习的效果。
二. 学情分析面对刚进入七年级的学生,他们对地理学科有新鲜感,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困惑。
大部分学生可能对地理学习的方法和技巧知之甚少,甚至有些学生可能认为地理学科只需要死记硬背。
因此,在教学本节内容时,需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地理学习,教授他们有效的学习方法和技巧。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地理学习的途径,掌握地理学习的方法和技巧。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树立正确的地理学习观念。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地理学习的途径、地理学习的方法和地理学习的技巧。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地理学习,教授他们有效的学习方法和技巧。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教师讲解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生地理学习的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图片等教学资源,丰富课堂教学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我国地理景观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地理学科,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2.讲解新课:讲解地理学习的途径、方法和技巧,结合案例进行分析,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地理学习的方法。
3.学生活动: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地理的心得体会,互相交流学习方法和技巧。
4.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地理学习的方法和技巧。
5.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地理学习的效果。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我们怎么学地理1.地理学习的途径2.地理学习的方法–联系实际法3.地理学习的技巧–制定学习计划八. 说教学评价本节课的教学评价主要从学生的课堂表现、课后作业完成情况和小组讨论参与度等方面进行。
教案:我们怎样学地理教学主题:我们怎样学地理年级:七年级上课程类型:地理教学目标:1. 使学生了解地理学科的特点和学习方法。
2. 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和地理观察力。
3. 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教学重点:1. 地理学科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地理学科的学习方法和技巧。
教学难点:1. 如何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2. 如何将地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教学准备:1. 地理教材和相关地图。
2. 多媒体教学设备,如投影仪、电脑等。
3. 学生活动材料,如地理拼图、地球仪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1. 通过展示世界地图,引起学生对地理的兴趣。
2. 提问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初步认识和理解。
二、新课讲解(20分钟)1. 介绍地理学科的定义和研究内容。
2. 讲解地理学科的重要性,如了解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等。
3. 介绍地理学科的学习方法,如观察、比较、分析等。
三、互动活动(15分钟)1. 分组讨论:每组学生讨论一个地理现象,如气候变化、城市发展等。
2. 每组选出代表,向全班展示讨论结果。
四、实践操作(15分钟)1. 使用地球仪和地图,让学生了解不同地区的地理位置。
2. 指导学生如何阅读和使用地图。
五、案例分析(10分钟)1. 选择一个具体的地理案例,如长江流域的地理特征。
2. 引导学生分析案例,理解地理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六、总结回顾(5分钟)1.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学习方法。
2. 强调地理学科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七、布置作业(5分钟)1. 让学生收集自己家乡的地理信息,准备下节课的分享。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和思考地理现象。
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方法是否有效,学生是否能够理解和掌握地理知识。
2. 思考如何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我们如何学地理(第 2 课时)课题我们如何学地理(第 2 课时)备课人安艳丽课新授课时 1型知1、掌握比率尺的定义,认识比率尺的几种表示方法和换算。
2、运用比率尺换算实质距离。
识与3、熟习比率尺的大小、范围及详略关系的比较,能力4、认识图例和注记的含义。
教过联合地图和实质问题学会比率尺的换算、熟习和使用图例和注记学与程目方法标1、提升着手操作能力。
情感态2、能够提出问题并发布自己的看法。
度价3、建立地理意识与创新精神值观课标要求依据需要选择常用地图,在地图上量算距离1、掌握比率尺的定义和公式。
要点2.熟习图例和注记难点比率尺的大小、范围及详略关系的比较教法解说法、自主学习教具学具教课程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组织教课复习发问:地图上的方向复习回答提出疑问思虑激情导入当我们拿着我们画的图时,能够看出到哪里去,应当往那边走,可是走多远呢自主学习精讲点拨组织学生阅读教材思虑:1、什么是比率尺2、它有哪几种表达方式3、如何进行比率尺的比较带着问题阅读教材找出问题答案并标在课本上当堂检测利用学生所熟习的分数来解说比率尺的大小比较,经过分数的性质引申出比率尺的大小。
(分子不变时,分母越大分数越小)回想、议论、联小节利用地图 , 熟习识记主要常有的图例 , 以及应用方法 .拓展延长板书设计利用不一样的地图察看总结地图比率尺大小对地图的影响。
当图幅越小内容越详尽 , 比率尺越小表示范围越大 , 内容越大略 . 如何丈量距离计算比率尺 , 以及如何利用比率尺量算距离也需要频频练习分母越大,比率尺越小,表示范围越大,内容越大略分母越小,比率尺越大,表示范围越小,内容越详尽利用课本、地图册、填补图册解说当堂检测:利用书、填补图册检测任选一张旅行地图,设计一条旅行路线,沿路线读出方向、图例、比率尺等各因素1、比率尺( 1)表示方法:数字式、文字式、线段式系理解娴熟计算换算频频练习分组议论总结充足利用各样地图多读图多熟习阅读课本、地图册、填补图册课下合作达成( 2)比率尺的大小分母比率尺表示实质范围内容越大越小越大越大略越小越大越小越详尽2、常有的图例教讲练联合,更有益于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