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临床效果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777.30 KB
- 文档页数:2
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目的:观察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随机抽取2014年12月至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胫腓骨骨折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4例,其中对照组实施锁定钢板内固定或切开复位普通钢板治疗,观察组实施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膝关节功能优良率及踝关节功能优良率进行观察比较。
结果:观察组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3.2±5.9)cm、(70.3±34.4)min、(4.5±1.6)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88%,对照组为14.71%,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膝关节功能优良率及踝关节功能优良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确切有效,创伤小,明显缩短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标签:经皮钢板内固定;胫腓骨骨折;临床疗效胫腓骨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类型,近年来,其发病率越来越高。
过去临床治疗主要以切开复位普通钢板进行治疗,而近年的经皮钢板内固定由于其微创优势受到临床青睐。
为观察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本研究随机抽取2014年12月至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胫腓骨骨折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随机抽取2014年12月至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胫腓骨骨折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4例,其中观察组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6例,年龄为16~71岁,平均年龄(40.6±2.8)岁,胫骨平台及上段骨折19例,中断骨折11例,远端机下端骨折4例;简单骨折17例,粉碎性骨折17例。
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临床疗效目的:在针对胫腓骨骨折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探讨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方法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接诊的800例胫腓骨骨折为临床观察对象,对照组400例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所采用的主要为传统的手术治疗方式,观察组400例患者,所采用的治疗方法主要为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的方法。
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接受治疗之后,其临床疗效的优良率以及整体的生活质量评分情况优于对照组患者,而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平均的手术时间、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以及平均的住院时间和骨折的整体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
结论:在针对胫腓骨骨折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相比于传统的手术治疗方式来说,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的治疗方法不仅能够有效提升患者術后的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同时也能有效缩短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平均骨折愈合时间以及平均住院的时间,减少患者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是一种临床应用价值较高的治疗方法。
标签: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临床疗效胫腓骨骨折是临床上发生概率较高的一种骨折损伤类型,在医院骨科,此类骨折损伤十分常见。
以往临床上在针对胫腓骨骨折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多数情况下采用的都是手术治疗的方式,即在患者的骨折位置设置手术切口,使用钢板固定患者的骨折位置,帮助患者实现骨折复位,但是,通过此类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容易导致患者骨折周围位置的软组织出现损伤,进而给最终的治疗效果带来十分不利的影响。
因此,临床上要想有效改善胫腓骨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就需要对临床治疗方法进行创新,在保证患者骨折部位愈合质量的基础之上,减少手术给患者身体带来的损伤。
而在这一过程中,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的治疗方式受到了患者的广泛关注,从同类研究的情况来看,此类治疗方法不仅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愈合速度,同时能够避免给患者身体造成较大的创伤。
文章就对此进行了具体验证。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对照组400例患者,男性患者293例,女性患者107例,患者年龄18~68岁,平均年龄(41.2±9.3)岁,观察组400例患者,男性患者290例,女性患者110例,109例患者属于闭合性骨折患者。
浅析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骨折临床效果观察【摘要】目的采用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骨折,观察手术情况及术后并发症,评价其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40例胫骨骨折患者作为实验組,对患者实施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同时选取同期接受传统手术治疗的40例胫骨骨折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情况以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在胫骨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当中疗效突出,能够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保障患处的正常愈合。
【关键词】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术;胫骨骨折;并发症;骨骼愈合ABSTRACT: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plate internal fixation for tibial fracture. Methods 40 patients with tibial fracture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5 to January 2017 were selected as the experimental group. 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plate internal fixation was applied to the patients. At the same time,40 patients with tibial fracture treated by traditional surgery were selected as the control group. The clinical effec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clinical situation and therapeutic effect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P < 0.05). Conclusion 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plate internal fixation is effective in the treatment of tibial fracture. It can effectively reduce intraoperative bleeding,shorten the operation time and hospital stay,reduce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and ensure the normal healing of the affected area.Key words: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plate fixation;tibial fracture;complications;bone healing胫骨骨折(fracture of tibia)是临床中常见的骨折损伤,传统上对于胫骨骨折的治疗主要选用的是钢板内固定的方法,也就是切开骨折部位,在完成骨骼复位之后用钢板进行内固定,但该方法会加重患者的软组织损伤,影响手术疗效。
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目的研究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
方法微创经皮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患者63例,设为观察组。
常规切开复位内固定术63例为对照组。
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手术、骨折愈合、住院时间及术中出血量。
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8,P<0.05)。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微创,术中出血少,患者易接受,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标签:微创;加压钢板;内固定;胫骨骨折四肢骨折是临床上的一种常见病,其中胫骨远端骨折约占四肢骨折的1/3[1];具有骨折软组织少,血供差,骨折部位愈合较慢的特点。
传统治疗为切开复位内固定,广泛剥离骨膜后暴露骨折端再复位[2],常见并发症有伤口感染、愈合不良、钢板外露、骨髓炎等,踝关节功能恢复缓慢。
随着科学发展,对骨生物学及生物力学微创理论的研究,锁定钢板内固定通过间接复位技术,经皮微创钢板固定技术尽量减少对骨折部位血供及骨本身的影响,本资料中利用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术治疗胫骨远端骨患者获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1月~12月本地住院治療的微创经皮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的胫骨远端骨折患者63例,设为观察组。
其中男39例,女24例,年龄20~63岁,平均年龄(37.5±15.3)岁;其中交通事故伤37例,重物砸伤18例,高空坠落伤6例,其他原因导致骨折12例;闭合性骨折36例,开放性骨折27例。
骨折AO分类:A型23例,B型患者19例,C型患者21例。
选择2012年1月~12月本地住院治疗的常规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胫骨远端骨折患者63例,设为对照组。
其中男38例,女25例,年龄18~65岁,平均年龄(37.2±16.1)岁;其中交通事故伤36例,重物砸伤19例,高空坠落伤7例,其他原因导致骨折11例;闭合性骨折34例,开放性骨折29例。
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疗效分析目的:探讨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术(MIPPO)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
方法:2011年3月—2014年2月,微创经皮胫骨远端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57例,术前闭合性骨折手法复位,开放性骨折清创、抗感染治疗,术后患者早期功能锻炼,8周后开始部分负重行走,根据Mazur踝关节功能评分对术后疗效进行评定手术疗效。
结果:随访时间8-20个月。
骨性愈合时间平均12.58±2.31周,完全负重时间10.57±5.92周,平均11.7周。
Mazur踝关节功能评定:优54例,良2例,可1例,优良率为94.74%,无明显并发症。
结论: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疗效显著,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标签:微创;内固定术;胫骨远端骨折【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12-0228-01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的增加和现代化建设的开展,车祸及坠落伤逐年增加,胫腓骨骨折是常见的管状骨骨折的发生部位[1],特别是胫骨远端骨折,如果治疗不当会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影响患者行动能力。
我们采用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术(MIPPO)治疗57例胫骨远端骨折患者,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1年3月—2014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胫骨远端骨折患者,57例,其中男38例,女19例;左侧20例,右侧37例;年龄17—62岁,平均37.48±20.23岁。
受伤原因:车祸38例,坠落伤9例,摔伤7例,其他3例。
根据AO分型[2]:A型20例,B型25例,C型4例,开放性骨折10例。
所有患者均在外伤后10天内行MIPPO治疗。
1.2治疗方法患者入院后均行胫腓骨全长正侧位X线片及踝关节CT检查。
闭合性骨折行手法复位,给予外伤常规治疗;开放性骨折行清创及缝合术治疗。
所有患者10天以内择期手术。
1.3手术方法采用硬膜外麻醉。
患者取仰卧位,在X线机透视下牵引结合手法复位,纠正下肢畸形。
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胫骨骨折患者的效果分析摘要:目的:评价对胫骨骨折采用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胫骨骨折患者计114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传统钢板固定治疗对照组(n=57)与采用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实验组(n=57),对比手术情况以及骨折疗效。
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
实验组治疗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
结果:对胫骨骨折患者采用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效果优于传统手术,有利于患者的康复,且可提高骨折愈合的优良率,值得推广。
关键词: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胫骨骨折;闭合复位胫骨骨折属于骨科常见的骨折类型。
胫骨生理解剖位特殊,附着肌肉、软组织少,血运不佳,故在高能量损伤的情况下,极容易出现骨折。
对胫骨骨折,临床多采用内固定手术治疗,而合理的内固定方式对复位的效果以及患者的预后均有着较大的影响[1]。
我院在采用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骨折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故以我院收治胫骨骨折患者57例为对象,就传统钢板与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手术效果做一随机对比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择我院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胫骨骨折患者计114例。
纳入标准:(1)满足胫骨骨折诊断标准;(2)符合内固定手术治疗指征;(3)非开放性骨折;(4)依从性良好。
排除标准:(1)合并其他骨折者;(2)合并恶性肿瘤者;(3)既往精神疾病史者;(4)全身血液系统疾病者;(5)严重感染者;(6)不同意参与研究者。
本组114例患者中男71例,女43例,年龄25~72(44.81±12.46)岁,包括胫骨近端骨折60例,胫骨远端骨折54例。
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传统钢板固定治疗对照组(n=57)与采用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实验组(n=57),分组后两组基础资料对比,P>0.05,可比。
1.2方法对照组传统钢板内固定治疗,切开复位,剥离骨膜并完成对固定器的安装,后在胫骨骨面之上完成钢板的安装,于钢板孔中心拧入螺钉固定,后常规关闭切口即可。
经皮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目的:分析经皮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2月-2012年1月收治的40例胫骨骨折患者分为观察组(n=20)和对照组(n=20),观察组采用经皮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
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計学意义(P<0.05)。
结论:经皮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骨折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标签:微创;锁定钢板;胫骨骨折胫骨骨折是临床上一种比较常见的骨折类型,多为高能量损伤,骨折类型复杂,并且以粉碎性骨折最为常见。
由于胫骨局部软组织覆盖较少,血供较差,营养条件较差,若治疗不当,患者很容易发生切口感染、骨坏死、骨筋膜室综合征、骨折延迟愈合、甚至骨折不愈合等并发症[1-2]。
传统的治疗胫骨骨折的方法以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髓内钉以及外固定支架为主,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经皮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骨折已逐渐应用于临床[3]。
笔者所在医院近年来采用经皮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骨折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2月-2012年1月收治的40例胫骨骨折患者,术前均经X线、CT确诊,根据患者本人和家属意愿的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
观察组患者20例,男14例,女6例;年龄19~73岁,平均(38.46±8.14)岁;受伤时间2~15 h,平均(5.45±1.27)h;左侧骨折患者12例,右侧骨折患者8例,均为闭合性骨折;骨折按AO分型为A型骨折患者5例,B型骨折患者9例,C 型骨折患者6例;患者致伤原因包括交通伤患者7例,摔伤患者5例,高处坠落伤患者5例,砸伤患者3例;采用经皮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
对照组患者20例,男15例,女5例;年龄20~71岁,平均(39.13±7.28)岁;受伤时间2~14 h,平均(5.62±1.34)h;左侧骨折11例,右侧骨折9例,均为闭合性骨折;骨折按AO分型为A型骨折患者5例,B型骨折患者9例,C型骨折患者6例;患者致伤原因包括交通伤患者8例,摔伤患者6例,高处坠落伤患者4例,砸伤患者2例;采用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
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效果分析摘要】目的:研究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
方法:从近两年到本院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患者中随机选择70例参与本次研究,按照入院治疗先后顺序将其均分为两组,各35例。
对照组骨折患者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骨折患者进行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将两组胫骨远端骨折患者的疗效进行对比。
结果:观察组胫骨远端骨折患者的骨折部位愈合时间、手术进行时间和住院天数均短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胫骨远端骨折应用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能够有效地促进骨折部位的愈合,减少骨不连、钢板外漏等情况的发生,是一项值得推广的应用。
【关键词】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术;胫骨远端骨折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从2017年6月-2019年6月到本院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患者中随机选择70例参与本次研究,按照入院治疗先后顺序将其均分为两组,各35例。
对照组:年龄27-58岁,平均年龄(36.9±4.7)岁;男、女患者比例19:16;根据Gustilo对骨折类型分型,其中I度22例、II度13例。
观察组:年龄23-59岁,平均年龄(39.7±4.2)岁;男、女患者比例21:14;根据Gustilo对骨折类型分型,其中I度18例、II度17例。
两组胫骨远端骨折患者的年龄、骨折类型等其他信息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纳入科学对比。
1.2 方法对照组胫骨远端骨折患者接受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首先进行硬膜外麻醉处理,将患者的小腿内侧皮肤切开,暴露出骨折部位,将骨折部位进行复位治疗,然后利用AO内固定方法将钢板置入并固定,固定过程为钻孔、测探、攻丝,最后将螺丝拧紧。
如果骨折患者属于粉碎性骨折,那么则需要在手术结束后外固定石膏托2个月左右即可。
观察组胫骨远端骨折患者接受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首先进行硬膜外麻醉,,将腓骨骨折部位切一道创口,置入复位钢板进行内固定治疗,然后观察下行胫骨骨折闭合部位,进行复位治疗,在骨折部位远端切一道创口,利用AO有限接触钢板,折弯后,通过骨膜剥离子建立皮下隧道,将钢板插入后,观察骨折部位复位情况,然后进行孔、测探、攻丝,最后将螺丝拧紧。
微创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摘要】目的:评价微创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在胫骨骨折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研究对象取80例笔者医院自2014年1月份—2015年12月份收治的胫骨骨折患者,临床检查显示均与胫骨骨折的诊断标准相符。
随机性分组,设为对照组(n=40)和实验组(n=40),对照组予以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实验组予以微创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
汇总患者的治疗情况,并予以比较。
结果:实验组的优良率为97.5%(39/40),对照组的优良率为92.5%(37/40),两组患者的优良率数据比较显示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骨折愈合时间比对照组短,出血量比对照组少,数据的比较满足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正位成角、侧位成角相仿,P>0.05,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应用微创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对胫骨骨折进行治疗,出血量少,且患者术后恢复快,值得推荐。
【关键词】微创;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胫骨骨折【中图分类号】R6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01-0187-02在临床上,胫骨骨折是临床骨科的一种骨折类型,发生率较高,主要因轴向压应力、强烈暴力作用所致。
患者如果得不到及时处理,膝关节功能会受到影响。
对于胫骨骨折的治疗,临床上主要以钢板内固定治疗为主,其固定性好,可靠且适合多数人。
然而该术式的切口较大,创伤性大,术后出血量较大,因此临床应用受到影响。
随着骨折治疗理念的不断更新,微创治疗开始得到应用。
笔者医院针对微创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在胫骨骨折中的治疗效果展开研究。
详细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研究对象取80例笔者医院自2014年1月份—2015年12月份收治的胫骨骨折患者,临床检查显示均与胫骨骨折的诊断标准相符。
男性患者有47例,女性患者有33例。
年龄范围为24~72(45.3±1.2)岁。
其中交通事故致伤患者有33例,摔伤患者有24例,重物砸伤有23例。
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的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的方法及其临床疗效,总结临床治疗经验以提高自身水平。
方法对2010年4月——2012年4月我科收治的65例胫腓骨骨折患者施行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记录并作回顾性分析。
结果本组65例患者的手术均获成功,切口一期愈合,复查x线显示骨痂形成时间4-11周,骨折临床愈合时间9-19周,骨性愈合时间3-7个月,无延迟愈合、畸形愈合、不愈合等,内固定无无松动、断裂、暴露;根据johner-wruh标准,患者功能恢复情况中优41例,良19例,可5例,差0例,优良率为92.31%。
结论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的临床效果肯定,值得加强研究,进一步推广使用。
【关键词】胫腓骨骨折;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7.071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7-3573-02胫腓骨骨折为骨科临床上最常见的骨关节损伤性疾病,传统治疗是将软组织切开并剥离骨膜,会严重损失软组织,导致骨折端的血液供应障碍,从而使创伤处发生皮肤坏死、伤口感染、愈合延迟等并发症,治疗的效果不佳[1]。
近年来,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成为该类骨折的治疗金标准[2]。
现将我科采取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的相关临床情况报告如下。
1资料及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4月——2012年4月我科收治的65例胫腓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38例,女性27例;年龄16-68岁,平均32.6岁;受伤到手术时间3h-8d,平均2.7d;患者中交通事故伤34例,高处坠落伤17例,其他14例;闭合性损伤43例,开放性损伤22例;按骨折部位:胫骨下段21例,近端10例,中段3例,腓骨15例,胫腓骨16例。
1.2手术方法[3]患者给予牵引手法后进行复位,c臂机下透视并使用无菌的c型臂套将c臂机包好,检查并确定患者骨折断端的对位情况良好后用7号刀柄、10号刀片小切口依次切开皮肤、皮下组织,暴露骨膜,使用长弯、组织剪刀及骨膜剥离器在深筋膜与骨膜之间细致分离软组织,选用长度合适的塑形后的钢板由骨折近、远端的小切口沿着皮下组织的隧道缓慢插入,放置与胫骨中间位置的骨膜表面上,依据临床骨性标志及x线技术保证患肢的旋转、轴线及长度恢复至正常,两端使用克氏针暂时固定钢板的位置;粉碎性骨块不必要求解剖复位。
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的临床分析【摘要】目的:对锁定钢板内固定方法治疗胫腓骨骨折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分析。
方法:选取2010年10月-2012年5月来笔者所在医院进行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的58例胫腓骨骨折患者为试验组,22例同期传统手术法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疗效,并在术后进行随访。
结果:试验组优良率为93.1%,对照组优良率为63.6%,两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试验组在患者住院第一时间进行伤口处理,给予锁定钢板内固定,具体如下:术前常规跟骨牵引,待局部肿胀消退后进行手术。
手术时,采用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取仰卧位,抬高患肢后消毒,用气囊止血带止血。
切开复位腓骨,以恢复小腿的长度,注意保护骨折块血运,注意矫正骨折的旋转移位。
a型骨折患者复位后用2枚克氏针进行经皮临时固定,以维持复位。
c型臂透视下观察复位满意后,再切口用数枚锁定螺钉固定,对于b、c型骨折患者,采用手法牵引,以维持复位,结合c型臂透视,暴露螺孔后在骨折远、近端拧入数枚锁定螺钉,注意矫正骨折的旋转移位,切口处放置引流管进行引流。
对照组采用传统治疗方法治疗,不再赘述。
患者术后采用常规的抗生素预防感染,2 d后拔出引流管,进行股四头肌的非负重功能训练与踝关节的屈伸活动锻炼;术后1个月根据骨愈合情况鼓励患者利用双拐进行非负重的下地活动,2~3个月后,根据骨骼愈合情况可逐渐恢复自行行走与负重行走,半年后进行复查。
1.3 评价标准根据后期功能(一般为3个月之后)恢复情况将疗效分为四级。
优:无任何后遗症状,可以恢复正常生活工作;良:基本恢复生活工作,可以正常进行原来工作,但劳累后伤口略有疼痛与局部酸痛;可:踝关节活动比较受限,随天气变化伤口有痛感,活动有轻微障碍,不可进行较重体力劳动;差:骨折局部压痛及纵向叩击痛均无改善,x线显示骨折未有愈合,肢体功能没有恢复,有活动障碍。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3.0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锁定钢板内固定对胫腓骨下段骨折的治疗分析摘要:观察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的疗效。
本文对近几年应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30例进行总结分析。
结果骨折全部愈合,下肢功能正常。
结论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
关键词:胫腓骨;锁定钢板;治疗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近年来,随着现代交通的快速发展,交通事故不断增多,高能损伤导致下胫腓骨骨折的发生率也显著增加。
由于胫骨下端血供差,软组织薄,不能提供良好的血供和保护。
因此,对此类损伤的治疗不当容易导致骨不连、畸形愈合、皮肤坏死、感染、关节功能受限等并发症。
2015年1月至2018年5月,对38例下胫腓骨远端骨折采用锁定钢板(LCP)内固定。
报告如下。
本组30例患者,男21例,女9例。
年龄20~68岁,平均42岁。
交通事故致伤25例,重物砸伤5例。
开放性骨折12例(Gustilo分型:Ⅰ型2例,Ⅰ型6例,碟型4例),闭合性骨折18例(AO分型:A型6例,B型16例,C型4例)。
胫腓骨双骨折25例,占83%。
1.2手术治疗方法本组病历入院后根据受伤情况及皮肤情况分别予以手法复位、石膏托外固定/跟骨牵引/皮牵引,待肿胀消退后接受手术治疗。
复合阻滞麻醉采用仰卧位,大腿上中段充气止血带。
以骨折为中心,在胫骨前缘胫骨前嵴外侧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和深筋膜,显露骨折复位端,尽量保持骨膜完整。
采用解剖锁定钢板和螺钉固定骨折。
骨折复位后,采用腓骨远端钢板固定。
对于严重粉碎性骨折或骨缺损,从体内取髂骨移植物。
采用分层缝合切口,胫骨切口下放置硅胶管引流。
术后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低分子肝素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抬高患肢,引导患肢屈伸活动,48小时内拔除引流管,12天拆线。
骨折愈合后每月复查一次X线片,可以帮助伤者落地,逐渐负重行走。
2结果30例患者平均随访18个月(范围8-24个月)。
3例开放性骨折切口红肿,及时用碘伏纱布湿敷,加强抗感染治疗,伤口愈合,无化脓。
经皮微创锁定加压钢板置入内固定对新鲜胫骨远端骨折治疗效果分析【摘要】本研究旨在分析经皮微创锁定加压钢板置入内固定对新鲜胫骨远端骨折的治疗效果。
通过对治疗方式、原理、临床研究方法、结果分析以及并发症及预防措施的研究,发现经皮微创锁定加压钢板置入内固定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且并发症较少。
结论表明,这一治疗方法在临床应用中具有广阔的前景,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经皮微创锁定加压钢板置入内固定对新鲜胫骨远端骨折治疗效果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希望通过本研究,能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促进此项治疗方法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
【关键词】经皮微创,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胫骨远端骨折,治疗效果分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胫骨是人体下肢的一根长骨,是膝关节到踝关节之间的主要支撑骨之一。
胫骨远端骨折是常见的骨折类型之一,通常由外力作用引起,病情严重的患者可能面临长期康复和功能障碍的挑战。
传统的治疗方法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但存在治疗周期长、固定效果不佳等问题。
近年来,经皮微创锁定加压钢板置入内固定技术得到了广泛关注,被认为是一种更加先进和有效的治疗方法。
经皮微创锁定加压钢板置入内固定技术通过小切口置入钢板,并通过螺钉加压固定骨折部位,避免了开放手术对软组织的损伤,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同时能够提供更稳定的固定效果,有助于促进骨折愈合。
其治疗效果在临床实践中仍存在争议,因此有必要对经皮微创锁定加压钢板置入内固定技术在新鲜胫骨远端骨折治疗中的效果进行深入分析和评价。
本研究旨在探讨该技术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及其对新鲜胫骨远端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对经皮微创锁定加压钢板置入内固定对新鲜胫骨远端骨折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探讨该治疗方式在临床应用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通过对大量临床资料的回顾和总结,我们旨在评估经皮微创锁定加压钢板置入内固定对新鲜胫骨远端骨折治疗的疗效,并为临床医生提供可靠的依据,从而指导临床实践,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
微创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评价马斌宋永全刘克骏西宁市第二人民医院骨科,青海西宁810003[摘要]目的探讨微创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75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38)和对照组(n=37)。
对照组给予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给予微创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
观察比较两组的优良率、手术时间、切口长度、透视次数及骨愈合时间等一般手术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观察组优23例(60.53%)、良10例(26.32%)、可4例(10.53%)、差1例(2.63%),整体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Z=-2.618,P=0.009);优良率为86.8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86%(χ2=4.964,P=0.026)。
观察组手术时间(70.13±8.64)min、切口长度(3.38±0.75)cm、骨愈合时间(4.69±0.53)月,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t=-13.073,P=0.000;t=-36.150,P=0.000;t=-21.133,P=0.000);观察组的透视次数多于对照组(t=16.926, P=0.000)。
观察组内固定松动断裂、创伤性关节炎等并发症发生率5.2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1.62%(χ2=4.341, P=0.037)。
结论微创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临床疗效显著、牢固性好;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促进骨愈合、恢复踝关节功能,并发症少、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胫腓骨骨折;微创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骨愈合;优良率[中图分类号]R274.1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9701(2020)22-0088-04 Evaluation on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locking plate internal fix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75patients with tibial and fibular fracturesMA Bin SONG Yongquan LIU Kejun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Xining Second People's Hospital,Xining810003,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locking plate internal fixation for the patients with tibial and fibular fractures.Methods75patients who were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8to January2019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an observation group(n=38)and a control group(n=37).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open reduction plate internal fixation,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locking plate internal fixation.General surgical indicators,such as the excellent and good rate,operation time, incision length,fluoroscopy frequency,and bone healing time,as well as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were observed and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23cases were excellent(60.53%),10cases were good(26.32%),4cases were fair(10.53%),and1case was poor(2.63%).The overall clinical efficacy was bett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Z=-2.618,P=0.009);the excellent and good rate was86.84%,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64.86%in the control group(χ2=4.964,P=0.026).The operation tim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70.13±8.64)min, the incision length was(3.38±0.75)cm,and the bone healing time was(4.69±0.53)months.All indicators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t=-13.073,P=0.000;t=-36.150,P=0.000;t=-21.133,P=0.000);the frequency of fluoroscopy was more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t=16.926,P=0.000).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such as loosen⁃ing and breakage of internal fixation and traumatic arthriti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5.26%,which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21.62%in the control group(χ2=4.341,P=0.037).Conclusion 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locking plate internal fix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tibial and fibular fractures has a significant clinical effect and good firmness; it can effectively shorten the operation time,promote bone healing,restore the function of the ankle joint,has fewer complications,and has a high safety,which is worthy of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Key words]Tibial and fibular fractures;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locking plate internal fixation;Open reduc⁃t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Bone healing;Excellent and good rate胫腓骨骨折是临床骨科常见骨折类型,多由打击、冲撞及压砸等直接暴力所致[1]。
经皮微创锁定加压钢板置入内固定对新鲜胫骨远端骨折治疗效果分析1. 引言1.1 背景这种治疗方法通过小切口进入骨折部位,采用锁定加压钢板进行内固定,能够有效减少创伤并提高术后功能恢复。
经皮微创技术的应用还可以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对患者的心理和生活质量的影响也更小。
对于胫骨远端骨折的治疗来说,经皮微创锁定加压钢板置入内固定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其治疗效果如何还需要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1.2 目的研究旨在探讨经皮微创锁定加压钢板置入内固定对新鲜胫骨远端骨折的治疗效果,评估该技术在临床应用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通过对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并进行随访观察,分析治疗过程中的并发症发生率、骨折愈合时间以及术后功能恢复情况等指标,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具科学依据的治疗方案。
比较与传统手术方法相比,经皮微创锁定加压钢板置入内固定的优势和劣势,为临床决策提供参考意见。
通过该研究,旨在提高治疗新鲜胫骨远端骨折的成功率,减少患者疼痛和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2000字】1.3 方法在本研究中,我们采用了经皮微创锁定加压钢板置入内固定对新鲜胫骨远端骨折进行治疗。
具体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 骨折类型确认:首先需要进行详细的影像学检查,确定胫骨远端骨折的类型、位置和移位程度。
2. 术前评估:在确认患者适合进行经皮微创手术后,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术前评估,包括骨折周围软组织情况、功能状态、合并症等。
3. 术前准备:术前需要完成必要的消毒、麻醉和定位,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4. 手术操作:手术过程中需要精准的定位和操作,将钢板准确置入骨折部位,并进行锁定加压,确保骨折愈合。
5. 术后处理:术后需要密切观察患者情况,注意伤口愈合和功能恢复情况,及时处理并进行康复训练。
2. 正文2.1 患者资料本研究共纳入了100例新鲜胫骨远端骨折患者,其中男性占60%,女性占40%。
年龄范围从18岁至65岁不等,平均年龄为45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