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
- 格式:ppt
- 大小:3.20 MB
- 文档页数:52
40例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的护理体会脑器质性精神障碍是一种由脑部器质性病变引起的精神障碍,主要表现为认知功能障碍、情绪波动、行为异常等症状。
护理脑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也需要关怀和爱心。
在工作中,我结合自己的经验总结了一些护理体会,希望对大家的工作有所帮助。
1.了解患者的病情和个性特点。
脑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病情复杂,具有较强的个性特点,护理人员需要了解患者的病情和个性特点,根据其不同的表现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
有些患者可能对疼痛和不适更为敏感,需要更加细致的护理。
2.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
与脑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交流需要细心和耐心,要尊重患者的意见和情感。
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能够更好地促进患者康复。
在与患者交流时要注意语速和语音的清晰度,避免使用过于复杂或抽象的语言。
3.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
脑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病情波动大,护理人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作出相应的处理。
有些患者可能会出现焦虑、抑郁、幻觉等情绪和行为问题,护理人员需要及时进行干预和处理。
4.营造舒适的护理环境。
脑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弱,护理人员需要营造一个舒适、安全的护理环境,减少患者的紧张和焦虑感。
可以在病房内加入一些舒缓的音乐或自然声音,让患者感到放松和安心。
5.合理安排患者的生活和作息。
脑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作息和起居规律较容易紊乱,护理人员需要合理安排患者的生活和作息,提倡有规律的生活习惯。
可以定时进行心理护理活动,引导患者保持积极的心态和生活状态。
6.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治疗。
脑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治疗过程较为复杂,护理人员需要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治疗,协助患者完成各项治疗任务。
需要协助患者进行药物治疗、康复训练和心理咨询等工作。
7.关注患者的情感需求。
脑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常常会感到孤独和焦虑,护理人员需要关注患者的情感需求,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和陪伴。
可以与患者进行交流、陪伴他们进行康复锻炼,让他们感受到关爱和温暖。
40例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的护理体会【摘要】脑器质性精神障碍是一种较为严重的精神疾病,需要细心而全面的护理。
本文通过40例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的护理体会总结出了一些重要的经验。
在观察方面,要加强对患者的观察,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在生活作息方面,要合理安排患者的作息时间,保证良好的生活质量。
保持患者的安全是护理工作中的重要任务之一,控制躁狂情绪和提供心理抚慰也是关键步骤。
综合护理措施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只有综合多方面的护理手段,才能更好地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在护理经验的总结中,可以不断总结经验,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通过这些护理体会,我们能更好地帮助患者应对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的挑战。
【关键词】脑器质性精神障碍、护理、观察、生活作息、患者安全、躁狂情绪、心理抚慰、综合护理措施、护理经验1. 引言1.1 概述脑器质性精神障碍是一种由各种疾病或脑损伤引起的精神障碍,其症状和表现形式各有不同。
患者常常表现出认知能力下降、情绪障碍、行为异常等症状,严重影响其日常生活和社会交往能力。
对于脑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工作至关重要,能够有效帮助他们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在护理脑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时,首先需要加强观察,及时发现和处理患者的症状变化。
合理安排患者的生活作息,保证他们的睡眠和饮食等生活方面的需求。
要重视患者的安全,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他们不会受到伤害。
控制患者可能出现的躁狂情绪,提供心理抚慰和支持,对于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和促进康复至关重要。
综合护理措施的实施对于脑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的康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总结护理经验,不断改进护理工作,能够更好地帮助患者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为患者的康复做出更大的贡献。
2. 正文2.1 加强观察加强观察是脑器质性精神障碍护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观察可以及时发现患者的症状变化,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在进行观察时,护理人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观察患者的行为举止,包括言语和动作是否异常,是否有意识模糊等情况。
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一概述;有明确的生物学病因或发病与某种生物学因素有关的精神障碍器质性精神障碍分为:脑器质性精神障碍,躯体疾病所致的精神障碍,精神活性物质与非依赖性物质的精神障碍。
1.脑部器质性精神障碍:脑变性或退化性疾病,脑炎,脑肿瘤,脑血管病变,脑外伤等引起的精神障碍。
其特点是脑部存在肯定的病理性或损伤结核变化。
这种变化与精神异常之间因果关系,一般比较明显与肯定。
临床多见脑血管病变脑外引起的精神障碍,疗效欠佳。
2.躯体疾病所致的障碍:如心、肝、肾等脏器疾病,内分泌疾病,代谢性疾病,颅外感染性疾病等过程中所伴发的精神障碍。
其特点是颅内只有一些程度较轻的非特异性病变如水肿、充血等。
这种精神异常是原发躯体疾病的症状之一。
通过治疗原发病和对症治疗好转。
3.精神活性物质与非依赖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与外源性物质中毒,成瘾或成瘾后戒断有关。
临床常见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酒精中毒性精神障碍、吸毒),药物依赖。
二、器质性精神停滞的特点、临床特点。
不同的病因引起的精神症状可能相同,也可以相同的病因在不同的人身上可能引发不同的症状。
从精神症状学的角度来说其临场表现基本为:意识障碍,痴呆,遗忘,精神病症状,情感障碍、神经症样症状,人格改变,依赖综合症与戒断综合症等,精神科临床,意识障碍以谵妄多见。
谵妄以意识障碍,显著的兴奋躁动。
感知觉障碍为三联征;一组器质性精神障碍症状群,是急性脑器性反应中最常见的表现。
症状特点:起病大多急性突然发生,少数患者有1-2天的前驱期,表现为怠倦,焦虑,恐惧,失眠,多梦等。
谵妄患者特点是一天之内症状呈波动性表现为昼轻夜重式;落日效应以黄昏时病情为剧。
临床表现:意识障碍:主要是意识清晰度下降,还表现为对外界的感觉和注意减退。
知觉障碍:包括错觉、幻觉、定向障碍。
错觉中以错视最常见,其次为错听;幻觉以幻视最多见;定向障碍根据谵妄的严重程度从轻到重依次为时间→地点→人物→自我定向障碍。
脑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健康教育
(一)疾病简介
脑器质性精神障碍是指由脑部已发现的明显的病理形态和病理生理改变如变性、感染、创伤、肿瘤等引起的精神障碍。
这组疾病的病因不同,但大多数病人具有共同的临床特征,神经系统检查及实验室检查都有阳性发现。
(二)健康指导
1.创造一个整洁、温馨骤的有利于病人康复的家庭环境。
房间的物品尽量简单、安全,对危险物品加强管理。
为了对病人的定向和记忆进行提示,可以标出常用物品的名称、卧室和卫生间的方向、作息时间等。
2.家属督促或协助病人进行日常生活料理,如洗漱、穿衣、吃饭等,帮助病人逐步恢复自理能力。
3.在病情稳定的情况下可以进行扫地、擦桌子等简单易行的体力劳动。
注意劳逸结合,避免劳累。
4.家属督促病人严格遵照医嘱服药。
观察病人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后的反应,如果出现双眼上翻、头颈歪斜、肌肉紧张等症状时,及时带病人到医院就诊。
5.本病病人中,有部分病人可能会有残留症状,对时间、地点、人物不能辨别。
病人家属一定要加强安全护理,防止病人走失,同时在病人的衣服口袋里放置家属联系卡(卡上注明家庭地址、家属
名字、与病人关系、联系电话等),以备病人走失时联系。
6.定期门诊复查以及病情有变化时及时就诊。
按照医生要求定期门诊复查,当家属发现病人的情绪、行为、言语等出现异常时,首先注意保护病人的安全并且及时带病人就诊。
精神科护理学第四章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第四章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基本概念:器质性精神障碍、谵妄、痴呆;谵妄、痴呆患者的护理措施谵妄、痴呆的临床表现谵妄、痴呆的病因与临床发病特点1、器质性精神障碍:是指由于脑部疾病或躯体疾病引起的脑部有明显病理改变的精神障碍。
器质性:指有明显病理改变,即有:组织形态或结构⽅⾯的改变。
例如:充⾎、⽔肿、变性、坏死、肿瘤、⾎管硬化、外伤等具有:躯体体征实验室阳性结果2、器质性精神障碍的分类:脑部器质性疾病或损伤所致的精神障碍、躯体疾病所致的精神障碍(躯体疾病所致的精神障碍曾被称为“症状性精神病”)3、常见的脑器质性精神障碍(1)阿尔茨海默病(AD):脑变性疾病(2)⾎管性痴呆(VD):脑⾎管硬(3)颅内感染所致精神障碍:脑炎、神经梅毒(4)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5)脑肿瘤所致精神障碍(6)癫痫性精神障碍4、常见的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1)躯体感染所致精神障碍:肺炎、败⾎症、破伤风、伤寒、流感、狂⽝病、(2)内脏器官疾病所致精神障碍:肺性脑病、肝性脑病、⼼源性脑病、肾性脑(3)内分泌疾病所致精神障碍:甲亢、甲低、肾上腺⽪质亢、经前综合征、糖(4)免疫性疾病所致精神障碍: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5、常见的器质性综合征(1)急性脑病综合征:谵妄(2)慢性脑病综合征:痴呆综合征(3)遗忘综合征(柯萨可夫综合征)(1)定义:是病因学上⽆特异性的急性认知损害综合征,其核⼼表现是在意识清晰度下降的基础上出现意识内容的障碍,可表现为注意、知觉、思维、记忆、精神运动性⾏为、情绪障碍和睡眠-觉醒节律紊乱。
(2)特点A是器质性疾病的常见急性并发症,故也称之为“急性脑病综合征”B急性起病:多夜间发作,病情发展快,病程短暂C是内、外科急症:发⽣率⾼,病死可率达10%D发⽣的必备条件:⽣物学病因(前述⼆⼤类)E易感条件:年龄、物质依赖、过劳、环境病损:为弥漫性、⾮结构性病变,是可逆的(3)临床表现:A少数患者有前驱症状:神经症样症状:倦怠、焦虑、恐惧、失眠、多梦等B三联征:意识障碍;感知觉障碍(意识内容的改变);不协调的精神运动性关键症状是:意识障碍(⼏乎必有定向⼒障碍)C症状呈波动性:表现为昼轻夜重(⽇落效应),故患者⽩天嗜睡,夜晚失眠D意识障碍:清晰⽔平下降,同时意识内容改变定向障碍:严重度依次为:时间→地点→⼈物→⾃我(⾃我定向多保存)&E感知觉障碍:错视、幻视最常见(多带恐怖⾊彩)F不协调的精神运动性兴奋:患者多以兴奋性增⾼为特征G思维障碍:思维不连贯、继发性妄想&H记忆障碍:病中经历⼤多不能回忆I情绪障碍:恐惧、焦虑、抑郁、愤怒、欣快J不⾃主运动:震颤、扑翼样运动K睡眠节律紊乱:⽩天嗜睡,夜晚失眠(昼轻夜重)(4)谵妄的治疗与预后A病因治疗:是避免脑永久性损害的关键B⽀持疗法:补充⽔电解质、营养、VitC对症治疗:⽤药控制兴奋等症状、降温(常⽤安定类等抗焦虑药、抗精神病药的氟哌啶醇)D预后:病程短暂,及时治疗预后⼀般良好(5)谵妄的护理诊断A急性意识障碍、感知改变:幻觉、错觉、定向⼒障碍、营养失调:低于机体B有体液不平衡的危险、焦虑、恐惧、有受伤的危险、睡眠型态紊乱(6)谵妄的护理措施A优先满⾜⽣理、安全的需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命体征、意识、瞳孔饮⾷护理:补充⽔、电解质和营养改善睡眠:按摩、交谈、提供良好环境⼀般不主张⽤镇静安眠药(因会影响病⽣活护理:指导协助或替代,防⽌并发症安全护理:急危症状的处理与护理,防⽌外伤或意外,必要时加⽤保护具症状护理:意识障碍、焦虑恐惧、妄想、定向⼒障碍、语⾔沟通障碍B其次满⾜⼼理社会需要⼼理上给予安慰与⽀持:减轻恐惧与焦虑态感知给予正确反应:告知是病态精⼼设置活动的环境:摆⽇历、钟、熟悉物件提供具体、明确的信息C健康教育:对患者和家属:疾病知识、药疗知识、病情观察、康复知识(1)概念:痴呆是指已经获得的认知功能因器质性病损⽽出现继发性智能减退或缺损,伴有不同程度的⼈格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