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涡流检测
- 格式:doc
- 大小:194.00 KB
- 文档页数:12
12×2—103—4—5—6—2×图1 涡流渗透深度与激励频率的关系图2 藕合线圈的互感电路a) 藕合线圈电路b)互感作用电路c) 藕合线圈等效感电路折合阻抗与一次线圈本身的阻抗之和称为图3 交流电路中电压和阻抗平面图线圈等效电路b)电压向量图c)阻抗向量图图4图5 阻抗平面图a)线圈阻抗平面b)归一化阻抗曲线图5 福斯特的假想物理模型表2 不同频率f/fg 的有效磁导率μeff的值表中:f为涡流检测的激励频率,也称之为工作频率,fg 为特征频率。
f/fg为频率比,它是涡流检测中的一个重要参数。
因此归一化电压为:数所决定,即:a)绝对式2-检测线圈3-管材在裂纹)时。
检测线圈就有信号输出,来实现检测目的。
标准的比较式1-参考线圈2-检测线圈4-棒材线圈感应输出急剧变化的信号。
c)自比较式1-参考线圈2-检测线圈3邻桥臂上。
用于管子检测的探头线圈在交流桥路中的位置电桥个参考线圈。
绝对式探头1 2线圈2 3-软定心导板4-接插件5探伤的材料进行检测。
差动式探头1 2线圈2 3-软定心导板4-接插件5-外壳二. 涡流检测的频率选择用于非铁磁性圆柱形棒料的检测频率选择图图中:IACS 为国际退火铜标准图的使用方法如下:1) 在A 线上取棒料电导率σ;2) 在B 线上取棒料直径d ;3) 将这两点间的连线延长使之与C 线相交;4) C 线上的交点垂直向上画直线,与所需的kr 值所对应的水平线相交得到一点;5) 根据交点在频率图(斜线)中的位置,即可读出所需的工作频率。
只要适当调节控制信号OT的相位,使θ2=90º,那么,干扰信号的输出为零,而总的信号输出(OC=OAcosθ1仅与缺陷信号有关,消除了不平衡电桥法工作原理在涡流检测中用作参考标准的人工缺陷的种类和形状检测线圈的阻抗特性表面探头以50Hz的频率检测厚铝板缺陷绝对式探头检测阻抗图b)差动式探头检测阻抗图1、2-裂纹3-表层下洞穴时处理,并将结果在CRT上进行实时显示。
涡流检测原理
涡流检测是一种非破坏性的测试方法,常用于检测导体中的表面缺陷和材料的导电性能。
它的原理基于一个重要的物理现象,即当导体中的电流受到变化时,会在导体附近产生涡流。
涡流产生的基本原理是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根据这个定律,当导体中通过电流或者导体相对于磁场的运动时,会在导体的表面上产生电位差。
这个电位差会导致电流在导体表面形成一个闭合环路,即涡流。
通过测量涡流的强度和分布情况,可以得出导体表面的不均匀性和缺陷信息。
当涡流在表面遇到缺陷或者不均匀性时,它们会改变涡流的强度和分布情况。
这些变化可以通过传感器检测到,并转化为电信号进行分析和处理。
涡流检测的实施过程通常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将被测试的导体放置在磁感应装置中,通过施加交变电流或者交变磁场来产生涡流。
接下来,将传感器放置在导体表面,用于测量涡流的强度和分布情况。
通过对传感器信号的分析,可以确定导体表面的缺陷和不均匀性。
涡流检测的优点包括快速、准确、非接触和适用于各种导体。
然而,它也有一些限制,如对导体材料和几何形状的要求,以及无法检测深层缺陷等。
总之,涡流检测利用涡流的产生和变化来检测导体表面的缺陷
和不均匀性。
它是一种非破坏性的测试方法,在工业领域中广泛应用于质量控制和产品检测中。
涡流检测原理涡流检测是一种非接触式的无损检测方法,它利用涡流感应原理来检测材料中的缺陷和异物。
涡流检测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电力设备、石油化工等领域,成为工业生产中重要的质量控制手段。
涡流检测原理的核心是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当交变电流通过线圈时,会在线圈周围产生交变磁场,如果有导电材料靠近线圈,磁场会在导电材料中感应出涡流。
这些涡流会影响线圈中的感应电流,从而实现对材料缺陷和异物的检测。
涡流检测的原理可以简单概括为三个关键点,涡流感应、缺陷检测和信号分析。
首先,涡流感应是涡流检测的基础。
当交变电流通过线圈时,产生的交变磁场会在导电材料中感应出涡流。
这些涡流会在材料内部产生额外的磁场,从而影响线圈中的感应电流。
通过检测感应电流的变化,可以得知材料中是否存在缺陷或异物。
其次,涡流检测可以实现对材料缺陷的精准检测。
由于涡流是在导电材料中感应出来的,因此可以对导电材料中的各种缺陷进行检测,如裂纹、疲劳损伤、腐蚀、异物等。
而且,涡流检测对材料的尺寸、形状和表面状态要求不高,适用范围广泛。
最后,对涡流检测信号进行分析是保证检测准确性的关键。
涡流检测信号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如材料的导电性、磁导率、几何形状等。
因此,需要对信号进行精确的分析和处理,以确保对缺陷和异物的准确检测。
总的来说,涡流检测原理是一种基于电磁感应的无损检测方法,具有高灵敏度、高分辨率和快速检测的优点。
它在工业生产中起着重要作用,为保障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希望本文对涡流检测原理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无损检测技术涡流检测优质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深入探讨《无损检测技术》教材第五章“涡流检测”部分的内容。
具体包括:涡流检测的原理、检测设备、检测过程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分析。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涡流检测的基本原理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操作方法。
2. 学会分析涡流检测的优缺点,并能针对具体问题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案。
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实际工程案例进行涡流检测的模拟操作。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涡流检测原理的理解,特别是对电磁感应和趋肤效应的掌握。
教学重点:涡流检测设备的选择、操作及应用案例分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涡流检测仪、各种金属试块、PPT课件。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展示涡流检测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案例,引发学生对涡流检测的兴趣。
2. 理论讲解(20分钟)详细讲解涡流检测的原理、设备及其操作过程。
3. 例题讲解(10分钟)通过具体案例,演示如何进行涡流检测的操作。
4.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针对给出的实际工程案例,进行涡流检测的模拟操作。
5. 互动环节(5分钟)学生提问,教师解答,共同讨论涡流检测在实际应用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六、板书设计1. 涡流检测原理2. 涡流检测设备3. 涡流检测操作过程4. 案例分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检测铝合金板材内部的裂纹。
(2)检测铁磁性材料表面缺陷。
2. 答案:(1)采用高频激励,穿透力较强的涡流检测仪。
(2)采用低频激励,灵敏度较高的涡流检测仪。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是否成功引导学生理解涡流检测的原理,掌握操作方法,并能够针对实际问题进行案例分析。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涡流检测在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等领域的应用案例,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涡流检测原理的理解,特别是电磁感应和趋肤效应。
2. 涡流检测设备的选择和操作。
3. 实际工程案例的涡流检测模拟操作。
第五章涡流探伤的基本方法5.1 涡流探伤方法分类根据检测对象,检测要求,检测条件,采用方法不一样5.1.1 按检测线圈的类型分类B(1)穿过式线圈适用于管、棒、线、材等轴对称形状工件的探伤①工件直径小时,灵敏度高线圈覆盖区域小②工件直径大时,灵敏度低线圈覆盖区域大③直径加大时,要放宽灵敏度要求标准7735 中有管直径越大标准伤透孔直径越大,但最大口径不得超过180mm(2)探头式线圈适用于管、棒、线、材等圆形工件的探伤也适用于板、坯、带、材等平面型工件的探伤①扫描检查方式效率较低覆盖的区域较小灵敏度高精度高②探头尺寸一旦确定检测灵敏度不在与被检工件的大小有关(3)马鞍式线(圈扇形探头)适用于直焊缝,焊管焊缝检查①与穿过式线圈相比,马鞍式线圈的磁场为开放型有一部分磁力线泄露在空气中而损失掉,所以灵敏度低一些②马鞍式线圈的尺寸一旦确定,其检测灵敏度与被检焊管的直径大小关系不大按绕组的电路连接方式不同分为三种1绝对式线圈2自比式线圈3他比式线圈以上三种特点见第四章5.1.2 按检测线圈与被检工件的相对运动方式分类(1)探头不动,工件直线前进 A这是自动化探伤中应用最多的一种方式①适用于管、棒、丝、直焊缝的马鞍式②速度快③设备简单④实现对整个表面检查⑤调整操作简单此种方法对大口径管、棒、材穿过式线圈的灵敏度低,可采用沿管、棒、材圆周安放几个扇形线圈的方式,对于钢轨可用多个放置式探头将钢轨包围探测(2)探头旋转,工件直线前进 B当灵敏度要求较高时采用注意:①信号耦合问题转速一般在2000r/min 棺材直径小于200mm工件②抑制提离对探伤影响(3)探头不动,工件螺旋前进 C①适用于较大直径管、棒自动化探伤管子直径大于180mm 棒的直径大于100mm时旋转头难于制作,此时用点探头不动的方法可以提高灵敏度②这种探伤的检测速度较慢(1)工件原地旋转,探头直线前进C①适用于超大直径钢管、轧辊探伤的工作方式,当直径大于500mm以上时使用工件原地旋转,探头直线前进②不易实现在线检测(2)探头横向扫查,工件直线前进 C①适用于大面积试件表面检测的工作方式5.2 探伤前的技术准备5.2.1 探伤方法的选择B首先考虑被探工件的材质、形状、数量,其次考虑工件的用途、灵敏度、探伤速度、探伤可靠性见书P87 举例5.2.2 检测线圈的选择B(1)线圈类型的选择①考虑试件的形状和大小来选择线圈②取信号的方式自比差动:取电压变化↘要与仪器电特性一致,要与仪器匹配ŋŋ自比桥式:取阻抗变化↗③考虑被检缺陷的类型轴向缺陷用点探头,根据缺陷的取向考虑选择探头注意对分层缺陷用U型线圈(2)线圈参数的选择①穿过式线圈要考虑填充系数,填充系数过大,灵敏度高,磁场强度的变化率较大,易出现抖动噪声,同时擦伤试件损坏线圈,填充系数过小,灵敏度低。
涡流检测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涡流检测》的相关知识。
该内容属于《无损检测技术》教材的第五章,详细内容包括涡流检测的原理、检测设备、检测过程以及应用领域。
重点分析涡流检测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实例。
二、教学目标1. 掌握涡流检测的基本原理及其在无损检测中的应用。
2. 学会使用涡流检测设备,并了解其操作注意事项。
3. 能够分析涡流检测的优缺点,并将其应用于实际工程中。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涡流检测原理的理解,检测设备的使用。
教学重点:涡流检测的应用领域及操作注意事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涡流检测设备一套,PPT课件。
2. 学具:笔记本、教材、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个实际工程中涡流检测的应用案例,引发学生对涡流检测的兴趣,进而引入本节课的内容。
2. 原理讲解:详细讲解涡流检测的基本原理,结合PPT课件,使学生理解涡流检测的原理。
3. 设备介绍:介绍涡流检测设备的组成、功能及操作注意事项。
4. 实践操作:现场演示涡流检测设备的操作过程,并指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5. 例题讲解:讲解涡流检测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实例,使学生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6. 随堂练习:布置一些有关涡流检测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涡流检测原理2. 涡流检测设备3. 涡流检测操作流程4. 涡流检测应用实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涡流检测在某一工程领域的应用,阐述其优点及局限性。
2. 答案要点:(1)应用领域: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电力系统等。
(2)优点:无需耦合剂,检测速度快,易于实现自动化。
(3)局限性:对材料导电性有一定要求,检测深度有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际案例导入、原理讲解、设备演示等环节,使学生掌握了涡流检测的基本知识。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节奏。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了解其他无损检测方法,如超声波检测、射线检测等,以便在实际工程中能够灵活运用各种检测技术。
涡流检测原理涡流检测是一种无损检测技术,其目的是检测材料或部件的表面、层间欠完整性,例如裂纹、变形、脆性断裂和腐蚀情况等,也可以用于评估局部的深层结构材料变化。
涡流检测技术利用电磁原理,通过发射和接收脉冲磁场来检测材料表面及其内部的缺陷。
发射的磁场会对缺陷表面以及外部环境产生涡流,而接收器可以接收到这些变化之后的磁场,并将其变换成一个信号。
涡流检测原理主要分两大类,即环境涡流检测(ECT)和带电涡流检测(DCT)。
环境涡流检测是利用磁场感应的涡流动态信号,而带电涡流检测则是利用功率驱动的小的信号电流来检测涡流信号。
环境涡流检测方法,可以利用脉冲磁场来检测工件表面上的裂纹或其它缺陷,经过脉冲磁场作用后,在缺陷处会形成环境涡流,接收装置可以探测到这种涡流脉冲信号。
通过对涡流脉冲信号进行分析,可以判断缺陷的位置、大小和类型。
带电涡流检测原理,其实就是通过一个驱动电源,将一定强度的电流通过工件表面,产生一系列的反应涡流,然后由接收装置接收这些涡流反应信号,经过处理后,可以确定出检测部位的细微缺陷和状态。
另外,对于绝缘材料或其他对电流非常敏感的材料,可以使用非带电涡流检测。
这种检测方法是通过自然风吹动检测物体的表面,从而形成涡流信号,然后用接收装置接收这些信号,根据信号的强弱判断缺陷的位置、大小等,可以检测出绝缘材料或其他对电流敏感的材料的表面细小的缺陷。
总之,涡流检测是一种重要的无损检测技术,它利用电磁原理,利用脉冲磁场、驱动电源电流以及自然风吹动等多种方式,可以快速有效地检测出材料表面及其内部的裂纹、变形、脆性断裂和腐蚀情况等,为材料的质量检测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介绍涡流检测技术的原理和实施步骤涡流检测技术旨在通过应用涡流原理来检测和评估材料或零件表面的缺陷或变化。
该技术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包括航空航天、汽车、电子、金属加工和材料测试等。
本文将介绍涡流检测的原理和实施步骤,以便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这一技术。
涡流检测是基于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原理。
根据该定律,当导体材料表面有变化时,通过其表面的交变磁场会产生涡流。
涡流的产生又会引起感应磁场的变化,进而可以通过检测感应磁场的变化来推断材料表面的变化和缺陷情况。
在涡流检测中,通常会使用一种称为涡流探头或涡流探头的传感器。
这个探头由绕组和核心组成,其中绕组会通过交变电流产生交变磁场,而核心则用于聚焦和增强交变磁场。
当涡流探头靠近被检测材料表面时,涡流会产生并在材料中形成一个环状流动。
涡流的强度和流动方向与材料的导电性、磁导率以及探头和样品的距离有关。
当涡流流过材料表面的缺陷时,其流动会受到干扰,从而改变了涡流感应磁场的分布。
这种改变可以通过检测感应磁场的变化来识别和分析。
实施涡流检测需要以下步骤:1. 设计合适的涡流探头和测试系统:根据需要确定探头的形状、尺寸和材质,以及测试系统的一些参数,例如频率和电流大小。
2. 准备被检测的样品:对于复杂形状的零件,可能需要定制特殊的夹具来保持样品和涡流探头之间的距离恒定。
在涡流检测前,需要确保样品表面整洁,并清除任何可能影响检测结果的脏污或涂层。
3. 确定涡流探头和样品之间的间距:通过调整涡流探头和样品之间的距离,可以影响涡流感应磁场的分布以及对缺陷的探测灵敏度。
通常采用标准试样进行校准,以找到最佳的探测距离。
4. 进行涡流检测:将涡流探头放置在被检测材料的表面,并施加适当的交变电流。
通过检测感应磁场的变化,可以确定任何存在的缺陷或变化。
传统上,可以使用示波器、磁通计或涡流图像系统等设备来记录和分析感应磁场数据。
5. 分析和解释检测结果:根据涡流检测得到的数据,可以准确识别样品表面的缺陷或变化,并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估。
1 涡流检测概念、特点和应用1 涡流检测定义涡流检测(Eddy Current Testing,简称ET),是指利用电磁感应原理,使导电的试件,使导电的试件(导体)内产生涡电流,通过测量涡流的变化量,来进行试件的无损检测以及材质的检验和形状尺寸的测试等。
它适用于铁磁性、非铁磁性的金属或非金属工件的各种物理的、组织的和冶金的状态检测。
2 涡流检测的特点目前,常规无损探伤技术主要有五大类,分别是超声法、射线法、磁粉法、渗透法和涡流法。
本文主要研究涡流法。
其基本原理是基于法拉第的电磁感应现象。
涡流法与其它无损检测方法相比有其独特的优点,与超声法、射线法相比,它不需要耦合剂,可以非接触性测量;与磁粉法相比,对磁性和非磁性材料均有效,而且不污染环境,操作简单,省工省力;与渗透法相比,它不需要清洗试件,便于实现检测自动化。
而且涡流检测信号是许多参数的综合反映,所以它不仅能探伤,还能测试导体的电导率,表面涂层厚度,位移等,因此在现实生活中,涡流检测技术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航空航天、冶金、机械、电力、化工厂、核能等领域都广泛应用于对成品,半成品的在役检测。
但是由于涡流信号和众多参数有关,所以在进行涡流信号获取实验时必须根据不同的实验要求抑制其他因素的影响,这给实验带来一定的困难,同是也给缺陷信号的识别带来困难。
同时,因趋肤效应的影响,涡流无损检测通常只能进行导体表面或近表面的检测,而不能对非导体材料进行检测。
3 涡流检测的应用涡流检测方法是以电磁感应为基础的检测方法,因此电磁感应有关的影响因素,都可以作为涡流检测方法的检测对象。
所以原则上说,所有影响电磁感应的因素都可能作为涡流检测的应用对象。
其中常见的涡流检测应用有以下几个方面:1.测电导率、磁导率、晶粒尺寸、热处理状态(淬硬层)和工件几何尺寸、涂层厚度。
2.检验材料或工件表面和近表面的缺陷,如发纹、裂纹、折叠、夹杂物等。
3.分选不同材料,检查其成分、显微组织和其他物理性能的差异。
涡流检测基本原理涡流检测是一种非破坏性检测技术,用以检测材料内部的缺陷、腐蚀或者测量材料的导电性能。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涡流感应现象,通过检测涡流信号的变化来获得有关被测材料的信息。
涡流感应是指当导体中有一个变化的磁场时,会在其表面产生环流电流的现象。
这个变化的磁场可以由交流电源产生的电磁场或者外加磁场引起。
涡流感应时,原理上电流会在导体内部形成一个环形磁场,这个磁场又会引起一个反方向的涡流,相互作用形成特定的磁场分布。
涡流检测的基本原理是利用被检测材料产生的涡流引起的磁场变化来获取有关材料的信息。
一般情况下,使用交流电源产生一个频率在10Hz至30MHz之间的磁场,当被测材料放置在此磁场中时,会在其表面产生涡流。
涡流的大小与被测材料的导电率成正比,当涡流通过设备内的探测线圈时,会在其上感应出一个电信号。
涡流的大小由以下几个因素决定:被测材料的导电率、外加磁场的频率和强度、材料的几何形状以及探测线圈的特性。
通过测量涡流的大小和相位,可以获得材料的导电率大小和相对位置的信息。
除了测量材料的导电率外,涡流检测还可以用于检测材料表面的缺陷。
当涡流通过材料表面时,如果表面有一个缺陷,比如裂纹或者点蚀,涡流会在这个缺陷处集中,导致涡流的分布图案发生变化。
这种变化可以通过检测线圈记录的信号来识别,从而判断材料是否存在表面缺陷。
涡流检测的应用非常广泛,可以用于检测金属和合金材料的缺陷、腐蚀和疲劳裂纹,也可以用于测量材料的导电率,从而与材料成分和热处理状态相关联。
此外,涡流检测还可以应用在电子元器件、航空航天、汽车制造和石油化工等行业。
涡流检测的优点包括非接触性、快速性、高灵敏度和高精度,同时不会对材料造成任何损伤。
然而,涡流检测也存在一些限制,比如只能用于导电材料,对于非导电材料无法进行有效检测。
此外,涡流检测的精度受到材料特性、外界干扰和设备性能等因素的影响。
总之,涡流检测是一种基于涡流感应原理的非破坏性检测技术,可以用于检测材料的导电率和表面缺陷。
人教版高中物理《涡流》的教案第一章:涡流的概念与产生1.1 涡流的定义介绍涡流的定义和特点通过示例图和实际应用来说明涡流的产生1.2 涡流的产生条件介绍产生涡流的条件,包括变化的磁场和导体相对于磁场的运动通过实验和图示来解释这些条件1.3 涡流的能量损耗解释涡流产生的能量损耗,即焦耳热通过示例和计算来说明涡流能量损耗的影响因素第二章:涡流的测量与检测2.1 涡流测量原理介绍涡流测量的基本原理,包括霍尔效应和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通过图示和实验来说明这些原理的应用2.2 涡流检测设备与仪器介绍常用的涡流检测设备和仪器,包括涡流检测仪和涡流探头通过实物展示和操作演示来解释这些设备的使用方法2.3 涡流测量与应用介绍涡流测量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如金属探测器、非接触式温度测量等通过实验和案例分析来说明涡流测量技术的应用和优势第三章:涡流的利用与控制3.1 涡流的热效应解释涡流的热效应,即涡流产生的热量通过示例和实验来说明涡流热效应的应用,如电热器和加热器3.2 涡流的磁效应介绍涡流的磁效应,包括涡流产生的磁场和涡流对原磁场的影响通过实验和图示来说明涡流磁效应的应用,如电磁阻尼和磁悬浮列车3.3 涡流的控制与抑制介绍涡流的控制和抑制方法,如使用绝缘材料和改变导体形状通过实验和案例分析来说明这些方法的应用和效果第四章:涡流的应用实例4.1 涡流在电机中的应用介绍涡流在电机中的作用和应用,如感应电机和同步电机通过图示和原理说明来说明涡流在电机中的工作原理和优势4.2 涡流在transformer 中的应用介绍涡流在变压器中的作用和应用通过图示和原理说明来说明涡流在transformer 中的工作原理和优势4.3 涡流在其他领域的应用介绍涡流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医疗设备、航空发动机等通过实验和案例分析来说明涡流在这些领域的应用和优势第五章:涡流的实验与探究5.1 涡流实验一:涡流的产生与测量设计一个简单的涡流实验,观察涡流的产生和测量涡流的大小通过实验数据和图示来分析涡流的特性5.2 涡流实验二:涡流的热效应设计一个实验来观察涡流的热效应,如加热器或电热器通过温度计和热像仪来测量涡流产生的热量5.3 涡流实验三:涡流的磁效应设计一个实验来观察涡流的磁效应,如电磁阻尼或磁悬浮列车通过实验观察和测量涡流对磁场的影响第六章:涡流的数值分析6.1 数值分析方法介绍数值分析方法在涡流问题中的应用,如有限元法、有限差分法等通过图示和示例来说明这些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步骤6.2 涡流数值分析案例通过具体的涡流数值分析案例,让学生了解如何应用数值分析方法解决实际问题通过案例的求解和结果分析,加深学生对数值分析方法的理解第七章:涡流在电子技术中的应用7.1 电子设备中的涡流介绍涡流在电子设备中的产生和影响,如电路板上的电感和电容元件通过图示和实际案例来说明涡流在电子设备中的具体应用7.2 涡流在电子测量中的应用介绍涡流在电子测量技术中的应用,如涡流探伤和涡流位移传感器通过实验和实际案例来说明涡流在电子测量中的具体应用第八章:涡流在能源领域的应用8.1 涡流在可再生能源中的应用介绍涡流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应用,如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通过图示和实际案例来说明涡流在可再生能源中的具体应用8.2 涡流在能源转换中的应用介绍涡流在能源转换领域的应用,如涡流发电机和涡流电动机通过图示和实际案例来说明涡流在能源转换中的具体应用第九章:涡流在工程中的应用9.1 涡流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介绍涡流在机械工程领域的应用,如涡流减摩和涡流强化通过图示和实际案例来说明涡流在机械工程中的具体应用9.2 涡流在航空工程中的应用介绍涡流在航空工程领域的应用,如涡流发电机和涡流电动机通过图示和实际案例来说明涡流在航空工程中的具体应用第十章:涡流的未来发展趋势10.1 涡流技术的创新与发展介绍涡流技术的创新与发展趋势,如纳米涡流技术和高频涡流技术通过图示和实际案例来说明涡流技术的发展前景和应用领域10.2 涡流在新型领域的应用介绍涡流在新兴领域的应用,如生物医学、环境监测和智能制造通过图示和实际案例来说明涡流在新兴领域的具体应用和潜力第十一章:涡流在其他领域的应用11.1 涡流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介绍涡流在材料科学领域的应用,如涡流时效和涡流退火通过图示和实际案例来说明涡流在材料科学中的具体应用11.2 涡流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介绍涡流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如涡流生物传感器和涡流成像技术通过图示和实际案例来说明涡流在生物医学中的具体应用第十二章:涡流的模拟与仿真12.1 涡流模拟与仿真原理介绍涡流模拟与仿真的基本原理,如有限元分析法和边界元法通过图示和示例来说明这些原理在涡流问题中的应用12.2 涡流模拟与仿真案例通过具体的涡流模拟与仿真案例,让学生了解如何应用模拟与仿真技术解决实际问题通过案例的模拟和结果分析,加深学生对涡流模拟与仿真的理解第十三章:涡流的环保与应用13.1 涡流在环保领域的应用介绍涡流在环保领域的应用,如涡流除尘器和涡流脱硫技术通过图示和实际案例来说明涡流在环保中的具体应用13.2 涡流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介绍涡流在环境监测领域的应用,如涡流气体传感器和涡流水质分析仪通过图示和实际案例来说明涡流在环境监测中的具体应用第十四章:涡流的安全与应用14.1 涡流安全问题介绍涡流可能引起的安全问题,如电磁辐射和电击伤害通过图示和实际案例来说明涡流安全问题的具体表现14.2 涡流安全控制与应用介绍涡流安全控制的方法和应用,如绝缘材料和接地措施通过图示和实际案例来说明涡流安全控制的具体应用第十五章:涡流综合案例分析15.1 涡流综合案例一分析一个综合性的涡流案例,如涡流发电站的运行和维护通过图示和实际案例来说明涡流在发电站中的应用和挑战15.2 涡流综合案例二分析一个综合性的涡流案例,如涡流在电动汽车中的运行和控制通过图示和实际案例来说明涡流在电动汽车中的应用和挑战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主要介绍了人教版高中物理《涡流》的相关内容,共分为十五个章节。
涡流检测原理涡流检测是运用电磁感应原理,将载有正弦波电流激励线圈,接近金属表面时,线圈周围的交变磁场在金属表面感应电流(此电流称为涡流)。
也产生一个与原磁场方向相反的相同频率的磁场。
又反射到探头线圈,导致检测线圈阻抗的电阻和电感的变化,改变了线圈的电流大小及相位。
因此,探头在金属表面移动,遇到缺陷或材质、尺寸等变化时,使得涡流磁场对线圈的反作用不同,引起线圈阻抗变化,通过涡流检测仪器测量出这种变化量就能鉴别金属表面有无缺陷或其它物理性质变化。
涡流检测实质上就是检测线圈阻抗发生变化并加以处理,从而对试件的物理性能作出评价。
影响涡流场的因素有很多,诸如探头线圈与被测材料的耦合程度,材料的形状和尺寸、电导率、导磁率、以及缺陷等等。
因此,利用涡流原理可以进行金属材料探伤、测厚、硬度材质淬火等分选。
1.什么是涡流检测?利用铁磁线圈在工件中感生的涡流,分析工件内部质量状况的无损检测方法称为涡流检测(图1)。
2.涡流检测线圈与工件的相对位置(图2)图1 涡流检测原理图2 涡流线圈与工件的三种位置涡流检测是建立在电磁感应原理基础之上的一种无损检测方法,它适用于导电材料,如果我们把一块导体置于交变磁场之中,在导体中就有感应电流存在,即产生涡流,由于导体自身各种因素(如电导率、磁导率、形状、尺寸和缺陷等)的变化会导致感应电流的变化,利用这种现象而判知导体性质、状态的检测方法,叫做涡流检测方法。
在涡流探伤中,是靠检测线圈来建立交变磁场;把能量传递给被检导体;同时又通过涡流所建立的交变磁场来获得被检测导体中的质量信息。
所以说,检测线圈是一种换能器。
检测线圈的形状、尺寸和技术参数对于最终检测是至关重要的。
在涡流探伤中,往往是根据被检测的形状,尺寸、材质和质量要求(检测标准)等来选定检测线圈的种类。
常用的检测线圈有三类:穿过式线圈; 穿过式线圈是将被检测试样放在线圈内进行检测的线圈,适用于管、棒、线材的探伤。
由于线圈产生的磁场首先作用在试样外壁,因此检出外壁缺陷的效果较好,内壁缺陷的检测是利用的渗透来进行的。
《涡流检测》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无损检测》一书的第五章,主要讲述涡流检测的原理、设备和应用。
具体内容包括:涡流检测的基本原理、涡流检测的设备组成、涡流检测的适用范围和限制、以及涡流检测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案例。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涡流检测的基本原理,理解涡流检测的设备组成和工作方式。
2. 通过实例分析,使学生掌握涡流检测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3. 培养学生对涡流检测技术的兴趣,激发学生对无损检测领域的研究热情。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涡流检测的基本原理。
2. 涡流检测设备的组成和工作方式。
3. 涡流检测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PPT课件。
2. 涡流检测设备实物图。
3. 涡流检测实例视频。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涡流检测设备实物图,让学生了解涡流检测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2. 涡流检测原理讲解:讲解涡流检测的基本原理,包括涡流的产生、发展和消失过程。
3. 涡流检测设备组成:介绍涡流检测设备的组成,包括发射器、接收器、探头等。
4. 涡流检测工作方式:讲解涡流检测的工作方式,包括断线检测、裂纹检测、材料识别等。
5. 实例分析:通过涡流检测实例视频,分析涡流检测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6.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实例,分析涡流检测的适用范围和限制。
7. 板书设计:涡流检测原理、设备组成、应用案例。
8. 作业设计:题目1:涡流检测的基本原理是什么?答案:涡流检测的基本原理是利用交变磁场在导体中产生的涡流效应,对导体进行无损检测。
题目2:涡流检测设备主要由哪些部分组成?答案:涡流检测设备主要由发射器、接收器、探头等部分组成。
题目3:涡流检测在实际工程中有什么应用?答案:涡流检测在实际工程中可以用于断线检测、裂纹检测、材料识别等。
六、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
2. 探讨涡流检测在其他领域的应用,激发学生的研究热情。
3. 搜集更多关于涡流检测的最新研究成果,下一节课与学生分享。
第五章涡流检测涡流是当金属导体处在变化着的磁场中或在磁场中运动时,由于电磁感应作用而在金属导体内产生的旋涡状流动电流。
(我们在实践中会遇到一些涡流现象,如金属存在电阻,当电流流过金属导体内时会产生焦耳热。
工业上利用这种热效应制动了高频感应电炉来冶炼金属。
这种电炉的炉壁上绕有线圈,当线圈接通高频大功率电源时,炉体内随之产生很强的高频交变磁场。
在炉体放置一定数量的金属,金属中便产生强大的涡流致使金属被加热至熔化。
) 涡流检测具有以下特点:①由于检测是以电磁感应为基础的,探头线圈不需接触工件,因此检测速度快。
(对管、棒材。
每分钟可检测几十米,线材可检测几百米实)易于实现自动化检测。
②对工件表面和近表面的缺陷,有较高的检测灵敏度。
③能在高温状态下,对管、棒、线材和坏料等进行检测。
④涡流检测技术是一种多用途的检测技术,除探伤外,还能测量工件、涂层的厚度、间隙以及工件的机械和冶金性能等。
⑤能提供缺陷的信息。
⑥实验结果可与检测过程同时得到,记录可长时期保存。
由于感生涡流渗入工件的深度与频率的平方根成反比(感生涡流具有趋肤效应)。
这个深度不大,因此,涡流检测目前只能检测表面及近表面的缺陷。
另外,因为影响涡流检测的因素如导电率、磁导率、缺陷、工件形状和尺寸以及探头线圈与工件之间的距离等,要取得所希望得到的检测参数,需要较复杂的信息处理技术。
还有涡流检测对复杂表面的检测效率低。
第一节 涡流检测的物理基础一、材料的导电性(一)材料的导电率根据欧姆定律,沿一段导体流动的电流强度与其两端的电位差成正比。
即:RU I = 根据一定材料的导体,它的电阻与导体长度(L)成正比,与导体的截面积(S)成反比。
即:SL R ρ= 我们称ρ为导体的电导率单位为:(Ω·mm 2/m)或(μ·Ω·cm)(二)影响电导率的因素1.杂质含量如果在导体中掺入杂质,杂质会影响原子的排列,引起电阻率的增加。
2.温度随着导体的温度升高,导体内的原子热振动加剧,自由电子的碰撞机会增加,电阻率随之增加。
3.冷热加工材料的冷热加工,可能产生内应力而使原子排列结构变形。
这时,电子受到碰撞次数增加,电阻率也会上升。
4.合金成份对于固溶合金(杂质在基体金属内均匀分布),一般说来电阻率随着合金成分的增加而增加。
二、材料的磁特性(一)磁场及其量度(略)(二)电流产生的磁场(略)(三)材料的磁特性(略)(四)影响磁导率的因素1.化学成份和热处理状态材料的化学成份和热处理状态不同,表现的磁导率也不同。
如不同含碳量的碳钢,在退火状态比淬火材料磁导率要高,而随着含碳量的提高,相对磁导率也会降低。
2.冷加工如300系列不锈钢非磁性的奥氏体钢经冷却加工后形成马氏体相,就会增加磁导率。
相反,大多数铁磁材料的导磁率会减小。
3.温度各种磁性材料的居里点:铁(769℃)、钴(1118~1124℃)、镍(353~358℃)、钇(16℃)、渗碳体Fe 2C(215℃)、硫化铁FeS(320℃)、四氧化三铁Fe 3O 4(575℃)、三氧化二铁Fe 2O 3(620℃)、软磁铁氧体(50~600℃)三、电感感应(一)电感感应现象楞次定律:闭合回路中产生的感应电流有确定的方向,它所产生的磁通总是企图阻碍原来磁通的变化。
(二)电磁感应定律闭合回路(螺线管回路)中产生的感应电流,是由于这回路中有电动势存在。
法拉第最先确定了这种电动势的大小和磁能量变化间的数量关系。
法拉第根据能量守恒定律推导得出:dtd φε= 式中:ε-感应电动势d φ/dt -是磁通随时间的变化量上式为单匝线圈的回路,对于n 匝线圈的回路其电电势为: dtd φn -=ε 在MKS 单位制中,各物理量的单位如下:ε-伏特、n -匝、d φ-韦伯、dt -秒(三)自感应现象在任意闭合回路中,当接有线圈和负载时,回路中的电流在空间作一点所产生的磁感应强度,和电流强度成正比,因此,磁通量也和电流成正比。
即有:φ=L 0·I比例系数L 0叫做回路中的自感系数,它与回路的几何形状、大小、匝数及回路中的介质有关。
自感系数的常用单位是享利。
回路中的自感电动势ε0的关系式为: t I -L 00∆∆=ε (四)互感应现象如果有两个螺线管线圈的闭合回路靠在一起,当第一个通上电流I 1,在第二个回路中就会产生感生电流。
如果第二回路的互感系数为L 21(享利),在第二回路中产生的感生电动势ε2,则有:dtdI -L 1212=ε第二节 涡流检测的基本原理一、涡流的产生及其数学表达式将两上线圈作中安排,当线圈1中通过变化电流时,会在另一个线圈中产生感生电动势。
如果线圈2是闭合的,就会有电流流过。
若用金属板来取代线圈2,这时金属板的匝数相当于1,电阻为R(电阻很小)的一个线圈,在金属板内同样会产生感生电流。
由于这种电流的形状呈旋涡状,故称为涡流。
涡流现象可用下面的数学等式进行描述:如果通过探头线圈的电流是正弦电流,则有:t)sin(I 0p ω=i该电流所产生的磁通量φp 与线圈的圈数N 和电流i p 成正比: φp ∝N ·i p如果探头线圈靠近工件,工件中将会产生涡流:s s Z μM i s =式中:M -线圈和试件的互感Z s -试件的阻抗μs -试件的磁导率试件当中的电导率、磁导率、缺陷以及厚度等尺寸的变化都会引起Z s 的改变,所以通过检测i s 的变化就可以检测工作的材质、尺寸和完整性。
根据楞次定律,涡流磁场和探头线圈所产生的磁场相反,故总的磁通量为:S P E -φφφ=式中:φS 是涡流产生的磁通;φP 是线圈产生的磁通;φE 是在探测试件时线圈中的总的磁通量。
涡流的减少,引起线圈磁通量的减少,就等于线圈阻抗的减少。
二、涡流的基本性质1.在垂直于磁力线的平面内流动,呈旋涡状,通常涡流的流动路径平行于线圈的线阻,也平行于工作表面(决定于探头线圈的结构)。
涡流仅局限于变化磁场存在的区域。
2.因为感应电动势与磁感应的磁通量的变化速度成正比,所以磁场变化愈快,即交流电流的频率愈高,所产生的涡流愈大。
3.交流电流的频率还决定了涡流在试件中流动的深度。
我们所它叫穿透深度,随着频率的升高,穿透深度减小,涡流的分布均集中在试件的表面。
(产生趋肤效应的原因是:工件中不同深度流动着的涡流都要产生一个与原磁场相反的磁场,这使得总的磁通量减少并随着深度的增加涡流也大大的消弱。
换句话说,靠近表面的涡流可以看作为对线圈磁场的屏蔽,因而随着深度的增加减弱了磁场并减少了感生电流。
)4.如果在无限大的平面导体内,涡流密度随着深度的增加呈指数地减小。
三、缺陷信号的接收缺陷所产生的信号取决于受缺陷影响的电流信号的幅度和相位。
位于表面比较小的缺陷和内部比较大的缺陷可能在线圈阻抗幅度上产生同样的变化。
但是因为信号随深度变化产生相位滞后,这将是线圈阻抗矢量不同的特征,这一效应能帮助确定缺陷的位置。
对于无限厚的材料:)(X 弧度δβ=当X 为1mm 时:︒⨯=57Xδβ式中:X -表示离表面的距离β-表示表面的涡流信号和表面下的距离X 处的涡流信号之间的相位差当X 等于穿透深度δ时,即为1mm 时,相位滞后为57°,或者一个弧度。
如果δ穿透深度为以上2倍时(2mm ),则反馈信号的涡流相位滞后表面涡流相位.114°。
在有限厚度的试件中,涡流相位滞后和标准相位滞后相比稍小一些。
相位滞后在涡流检测信号分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这里的相位滞后不要误解为交流中电压和电流之间的相位角,实际上,感应电流和感应电压随着深度的变化都有相位滞后的问题。
)第三节 涡流检测设备一、探头及其阻抗涡流检测是通过测量涡流在工件中的流动分布来实现的。
涡流的流动和分布是间接地测量探头的阻抗来完成的。
所以,有必要讨论一下探头的基本结构及其阻抗。
简单的涡流探头就是一只线圈,是一个电感和电阻串联的电路,电感表示线圈的电抗部分,而电阻表示线圈中导线及其电缆的电阻。
在涡流检测中,如果探头线圈接近工作之后,探头的电阻分量或抗分量的改变都会改变阻抗矢量端点ρ的位置,ρ点通常称为“工作点”。
2.接触工件后的探头模型检测探头线圈靠近或放置在工件上时,线圈可以被看成是变压器的初级绕组。
交流在线圈中所产生的磁场在工件中感应出涡流,这时工件的作用正如一个单匝的次级线圈绕组。
涡流产生的磁场将线圈中的磁通φp减弱。
如果工件中有缺陷或者材质、尺寸的变化,会引起Zs改变,可以通过测量探头线圈两端的电压Vp(Vp=TpZp)来“感知”Zs的变化。
根据变压器工作原理,Zp随次极的负载而变化,所以通过测量Zp可以得到次极负载中(即工件)电阻分量Rs和电感分量Ls的变化。
(涡流检测中有时也采用收、发探头,它使用两个线圈。
)二、涡流检测仪涡流检测仪的各类仪器电路的组成有所不同,但工作原理基本是相同的。
涡流检测仪的基本原理:信号发生器产生交变电流供给检测线圈,线圈产生交变磁场并在工件中感生涡流,涡流受到工件性能的影响并反过来使线圈阻抗发生变化,然后通过信号检出电路取出线圈阻抗的变化,其中包括信号放大、信号处理消除干扰,最后显示检测结果。
1.振荡器振荡器的作用是产生一个交变电流(通常是正弦电流)。
频率一般在1KH至几MHz,固定频率或连续可调。
对于某些特殊应用,也可产生更低或更高的频率,甚至使用脉冲电流激励探头线圈。
(在确定检测频率时,要考虑材质、试样尺寸等因素。
)2.电桥电桥的作用是利用电桥的平衡检测功能检测探头阻抗的微小变化(因为探头经过缺陷,有时阻抗的变化还小于1%),从而给放大器提供变化的信息信号。
3.放大器放大器用于放大微弱的输入信号,提高检测灵敏度。
一个较好的涡流检测仪,放大器增益可达80分贝左右。
4.移相器将某一个给定的电压矢量旋转一个固定的相角的装置称为移相器,为了选择任意相角,移相器最好能进行360°移相而且保持输出辐度不变。
移相器的作用主要是提供参考相位。
5.相敏检波器相敏检测器的作用主要是选择控制信号的相位和干扰信号相差90°进行检波,在输出信号中消除干扰信号而保留有用信号(因为干扰信号和有用信号之间存在相位差)。
(一般采用场效应管作为开关元件。
)6.滤波器滤波器的作用是选择合适的通过频率来滤掉干扰信号。
如探头和工件之间间隙变化、工件因加工工艺(轧、热处理、校直等)而引起的材质变化都会产生一个低频调幅波,而缺陷一般产生的是时间短的高频调制波。
7.幅度鉴别器幅度鉴别器的作用是建立一个鉴别电平,这样,在此电平以下的噪声信号均可滤掉,提高信噪比,有利于缺陷信号的观察和分析,提高检测结果判断的准确性。
(因为经过相位分析和频率分析以后除了有用信号外,还伴有被测信号同一数量级的杂波干扰信号,这些杂波的存在会给缺陷信号的观察带来不便。